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 年 3 月 11 日东日本大 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 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 1~2 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解析】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的工业布局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的最优 区位,作为汽车生产,我国具有广阔而又极具潜力的市场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因而能降低 其生产成本,但主要是为中国的合资整车厂而不是日本本土的服务。2、在产业转移时, 技术最核心或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一般是不会转出的,所以放在本土的应该为最重要的核心 零部件厂,如发动机等。 【答案】1.B 2.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 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 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 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 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 3~5 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解析】3、相对于美国而言,巴西还有较大比例的内陆耕地资源待开垦,所以其总产量增 加的潜力大于美国,技术力量美国更优,大豆对水热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气候条件不是主因, 而材料中强调的是技术与管理,不是劳动力数量。4、在四个答案中,对比美国和巴西,很 容易排除 ABC,只有 D 选项符合两者对比后巴西的优势。5、中国与巴西同属发展中国家, 根据材料可知 A 选项正确 【答案】3.C 4.D 5.A 读图 1,完成 6~8 题。 图 1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 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65m D.90m 【解析】6、图中等高距为 5 米,据此可知最低处大于 20 米,最高处小于 85 米,所以 C 正 确。7、图中四个地点只有③地的等高线密度最大,所以河水流速最快。8、大坝选址应为 ①②之间的狭窄部分,海拔约大于 35,若要符合坝高 13 米,则要小于 50 米等高线之间, 根据比例尺可得长度约为 40 米。 【答案】6.C 7.C 8.C 据此完成 9~11 题。 图 2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 P 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 箭头指示北方 10.M、N 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11.T 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解析】9、青藏的高山高原气候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所以河流冬季结冰。据图可知此段铁 路是上坡路段,不与等高线平行。拉萨位于河谷,向北应是上坡,排除 C。正北方则与等高 线接近垂直,不正确。10、根据图中文字位置可知 M、N 间的堆积物应该来源于沟谷的冲 刷搬运。11、T 设施应为护坡设施,再根据其与沟谷的位置可知其主要作用为防御沟部位洪 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答案】9.B 10.C 11.B 36.(28 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2009 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 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上河流最长 不足 16 千米。图 6 示意该国主岛及位置,图 7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图 6 图 7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 分) (2)图 8 为图 6 中 M 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 分)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 分) 图 8 【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及轮廓形态定位为新加坡。(1)、新加坡位于赤道,为热带雨林气 候,终年高温多雨。淡水资源的不足可从供需矛盾两方面分析,供给如国土面积,河湖等地 表水与地下水的储存等,需求则是人口、生产生活等。(2)可从河口咸潮等原理进行分析, 大坝阻止了河水与海水的交换,从而使大坝修建前后的水域盐度出现差异。(3)考查沿海地 区常见的淡水解决方案,如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等。 【答案】 (1)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 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 大。 (2)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 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 水。 (3)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 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 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 生量大。 (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它合理办法均可得分。) 37.图 9 示意 2007 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500 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 9,回答下列问题。 图 9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 分)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 分) 【解析】(1)从图中可知分布明显不均衡,多分布在东部,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等。(2)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区位知识如位置、经济、基础、基础设施、信息、科技、交通等,选择图 中规模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 (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 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 举例。 优势条件。(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 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答出其中 4 个方面且论述正确即可得) 42.(10 分)旅游地理读图 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图 10 【解析】充分利用图中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及特征,,如地理位置、交通距离、便利程度、旅 游市场、资源数量、种类、质量等。 【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 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43.(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 11 所示)。近年来, 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溃、滑坡灾害 图 11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解析】从滑坡的形成原理结合图中的信息分析黄土的性质(节理发育、疏松),地形(起 伏较大),人工建筑(边坡),及夏季暴雨等方面逐一描述。 【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 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 44.(10 分)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 1 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表 1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251 88893 42.99 1986 3721 39639 19.17 2005 1973 19230 9.30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该区域在湿地数量、总面积及比率等各方面都呈下降趋势。对环境 的不利影响可从湿地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减弱进行说 明即可。 【答案】 变化特点:1976~1986 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 减少。1986~2005 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 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答出 4 项或以上即可) 绝密★启用前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 1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1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1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1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图 1 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 最大主跨(1088 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 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 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 浪高)、基岩埋藏深(达 300 米)、航运密度高等。 据此完成 l~2 题。 1.该大桥位于 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苏 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 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 读图 2,完成 3~5 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 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5.甲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某考察小组在 7 月份进入一个海拔 3 000 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 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 6~8 题。 6.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7.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8.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甘 B.新 C.藏 D.滇 图 3 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 3,完成 9~11 题。 9.图 4 中的气候资料,与图 3 中 R 城市气候相符的是 10.Q 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 Q 地 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 11.图 3 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A.牧场辽阔 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 D.水田密布 20 世纪 80 年代初,某国 W 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 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 劲,W 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 12~13 题。 12.W 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研究 B.设计 C.零部件生产 D.组装 13.近几年,W 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 5 示意 1961~ 2007 年我国年平均 PAR 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 14~15 题。 14.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5.乙地 PAR 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口为 26 139 万人,比 2000 年增 11700 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 16~18 题。 16。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7.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18.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图 6 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 6,完成 19~20 题。 19.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 20.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A.高速公路 B。市中心 C.运河 D.机场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1 题~第 23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 答。第 24 题~第 2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必考题(共有 3 道小题,共 30 分) 21.读图 7,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10 分) 22.19 世纪 80 年代,斯里兰卡试种茶树成功,从此,茶叶一直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农 产品。此外,斯里兰卡也出口橡胶和椰子,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分析图文资料,推测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的原因。(10 分) 23.读图 9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10 分) 三、选考题(请考生在第 24、25、26 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4.(10 分)旅游地理 衡山蜿蜒分布于湘江西岸。“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 被称为“衡山四绝”。古人乘船观赏衡山有“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之说。图 10 示意衡山 中心景区。 24 阅读图文资料,简述衡山的优势旅游资源。 25.(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11 示意日本东北部(约 38.8°~39.1°N,141.5°~ 142°E)沿海区域。2011 年 3 月 11 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 级 9.0 级,震中 38.1°N、142.6°E,震源深约 20 千米)引 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26.(10 分)环境保护 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199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 剧增。据 2005 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绝密★启用前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 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 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A 6.B 7.C 8.C 9.B 10.C 11.A 12.D 13。B 14.D 15.D 16.A 17.C 18.B 19.B 20.A 二、必考题 21.答案要点: 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 2 000~3 000 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5 分) 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 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5 分) 22。答案要点: 斯里兰卡位于热带(赤道)地区,纬度差异小,(平原地区)水热条件的空间差异较小(全 年高温多雨)。根据放射状水系和山峰(海拔 2 524 米)推知,中部地区为山地(四周海拔较低, 为平原)。(6 分)各种作物相比较,茶树更适合在山地种植,其他作物(橡胶、椰子、水稻) 适合在平原地区(海拔较低地区)种植。(4 分) 23.答案要点: 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 用强、政策支持等。(每项 2 分,答出 5 项即可得 lO 分。) 三、选考题 24.答案要点: 历史名山,是五岳中的南岳;(2 分)文化底蕴深厚(多古迹,寺庙);(2 分)位于亚热带, 降水丰富(多流泉飞瀑,多云雾),植被繁茂(观赏植物种类多);(4 分) 山地景观多样,风光壮丽。(2 分) 25.答案要点: (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3 分) 位于 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 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 地的破坏格外严重。(7 分) 26.答案要点: 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 河中。(4 分)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 游”;(2 分)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 (2 分)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 分)(其他合理建议酌情评分,每项 建议不超过 2 分,总分不超过 6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