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分类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分类汇编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之化学实验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10年全国1)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 ‎(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部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 ‎(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该表 仪器符号 仪器中所加物质 作用 A 石灰石、稀盐酸 石灰石与盐酸生成CO2‎ ‎(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 ‎(4)验证CO的方法是 。‎ 解析:(1)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是:先制备CO2,再净化除杂,干燥,接着再与C在高温下反应制CO,再除去未反应完的CO2,最后还需要进行有毒尾气处理,在这里只需要画装置简图即可。‎ ‎(2)产生的气体中CO2‎ 会混有水蒸气和HCl气体,在和碳反应之前需要除去,根据除杂原则结合其性质,分别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反应剩余的CO2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3)见答案 ‎(4)此问答案很多可以点燃,看火焰看产物;也可以E后面再接个灼热CuO的玻璃管后面再接个放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看玻璃管和石灰水的现象。‎ 答案:w_w w. k#s5_u.c o*m ‎ ‎ ‎(2)‎ 仪器符号 仪器中所加物质 作用 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 浓硫酸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D 干燥碳粉 与CO2反应产生CO E 澄清石灰水 吸收未反应的 CO2‎ ‎(3)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同时小试管中充满盐酸,可以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反应剧烈时气体经漏斗冲出 ‎(4)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 ‎2.(2010年全国新课标)w_w w. k#s5_u.c o*m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到答F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和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4)尾气可采用 溶液吸收。‎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常见仪器的识别和基本实验操作。(1)依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可知反应方程式为:H2SO4(浓)+Na2SO3=Na2SO4+H2O+SO2↑;(2)SO2中的硫元素是+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MnO4-+5SO2+2H2O =2Mn2++5SO42-+4H+,SO2+2S2-+2H2O=3S↓+4OH-;(3)SO2的漂白是不稳定的,在加热的情况下会恢复原来的颜色;(4)SO2是属于大气污染物必需进行尾气处理,由于SO2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答案:(1)蒸馏烧瓶 H2SO4(浓)+Na2SO3=Na2SO4+H2O+SO2↑‎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还原性 氧化性 2MnO4-+5SO2+2H2O =2Mn2++5SO42-+4H+‎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 ‎3. (2010年山东)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w_w w. k#s5_u.c o*m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 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 ,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f装置D的作用是_____,装置E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K^S*5U.C#O%下 ‎(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 解析:(1)检验SO2的方法一般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即证明有SO2气体。w_w w. k#s5_u.c o*m ‎(2) 收集干燥的SO2,应先干燥,再收集(SO2密度比空气的大,要从c口进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为SO2易与NaOH反应,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 ‎(3)因为在烧渣中加入了硫酸和足量氧气,故溶液Y中含有Fe3+,故应先加入过量的铁粉,然后过滤除去剩余的铁粉。‎ ‎(4)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为: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到试纸的中央,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比;Fe(OH)3的含铁量比Fe2(SO4)3高,若溶液Z的pH偏小,则生成的聚铁中OH-的含量减少,SO42-的含量增多,使铁的含量减少。‎ 答案:(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 ‎(2)d e c b;防止倒吸;吸收多余的SO2‎ ‎(3)铁粉 过滤 ‎(4)将小片pH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低(小)(答案合理即可)‎ ‎4.(2010年福建)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w_w w. k#s5_u.c o*m K^S*5U.C#O%‎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K^S*5U.C#O%‎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先用 选填序号)。K^S*5U.C#O%‎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的体积分数为 。K^S*5U.C#O%‎ ‎[探究二] w_w w. k#s5_u.c o*m 分析上述实验中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 a. 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除可用测量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解析:(1)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能使铁钉钝化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K^S*5U.C#O%‎ ‎(2)+2价亚铁离子能使酸化的高锰酸钾褪色,溶液中已经有+3价铁离子,选择a会造成干扰。选c生成两种沉淀,受氢氧化铁沉淀颜色的影响无法分辨。K^S*5U.C#O%‎ ‎(3)A除去,B可以检验A中是否完全除去 ‎(4)C+2H2SO4(浓)CO2↑+2SO2↑+2H2O ‎(5)Q为,它与二氧化硫一样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择a或b受二氧化硫的影响无法判断Q的存在;选择d,Q被碱石灰吸收。w_w w. k#s5_u.c o*m K^S*5U.C#O%‎ ‎(6)氢气还原氧化铜会生成水蒸气能使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色。K^S*5U.C#O%‎ ‎(7)中学阶段质量的称量选择托盘天平,分度值0.1g,无法精确称量出差量。K^S*5U.C#O%‎ 答案:(1)铁钉表面被钝化(或其它合理答案)‎ ‎(2)①d ②66.7%(或其它合理答案)K^S*5U.C#O%‎ ‎(3)检验是否除尽w_w w. k#s5_u.c o*m ‎(4)C+2H2SO4(浓)CO2↑+2SO2↑+2H2O ‎(5)c ‎(6)D中固体由黑变红和E中固体由白变蓝 ‎(7)否,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D或E的差量 可,用分析天平称量D或E的差量 ‎5.(2010年安徽)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⑴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 e.在银氨溶液配置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Fe3+‎ 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w_w w. k#s5_u.c o*m ‎①‎ ‎②‎ ‎。。。。。。‎ 若银镜消失,假设②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②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⑷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发生银镜反应时银氨溶液应该是过量的,b错误;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因此ade正确;(2)依据反应的现象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 + Ag = Fe2+ + Ag+;(3)N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氧化性,因此首先要测定溶液的pH,然后在配制相同pH的硝酸溶液进行反应;(4)见答案。‎ 答案:(1)a、d、e (2)Fe3+ + Ag = Fe2+ + Ag+‎ ‎(3)‎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 ‎②配制相同pH的硝酸溶液,将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内 若银镜消失,假设②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②不成立。‎ ‎(4)不同意。甲同学检验出了Fe2+,可确定Fe3+ 一定氧化了Ag;乙同学虽然验证了此条件下NO3-能氧化Ag,但在硝酸铁溶液氧化Ag时,由于没有检验NO3-的还原产物,因此不能确定NO3-氧化了Ag。[(3)(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6.(2010年重庆)某兴趣小组用题27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w_w w. k#s5_u.c o*m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__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_______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氨的催化氧化及其相关实验。(1)NH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NO,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因此不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状态。(3)产物中有NO和没有反应的NH3,NO会被O2氧化生成NO2,NO2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HNO3,而HNO3与NH3反应会产生白烟,因此必需除去未反应的NH3,可以用浓硫酸吸收NH3。(4)装置5与1均产生可以产生NH3。NH4Cl加热分解可得NH3和HCl,而HCl与Na2O2可生成O2。‎ 答案:w_w w. k#s5_u.c o*m ‎(1)4NH3+5O24NO+6H2O (2)放热 ‎(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而冒白烟。‎ ‎ (4)I;Na2O2与HCl反应生成氧气(合理答案均给分)‎ ‎7.(2010年四川) w_w w. k#s5_u.c o*m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 碘缺乏病。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 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 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 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碘是 (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 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I2+6KOH=‎ ‎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阴极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 液中是否有I—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w_w w. k#s5_u.c o*m 要求:所需药品只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 试剂:淀粉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w_w w. k#s5_u.c o*m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及结论 ‎(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 ,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步骤④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w_w w. k#s5_u.c o*m 解析:(1)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较容易。碘是紫黑色固体易升华。(2)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阴极区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电解氢氧化钾实质是电解水,此时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会有气泡产生。(3)考查I-的检验。此题可以借助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这一特性,要设法将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4)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要求考生对整个流程分析透彻。‎ 答案:(1)紫黑色 升华w w_w.k*s*5*u.c o_m ‎(2);有气泡产生(3)‎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最后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变蓝。‎ 如果不变蓝,说明无I-。(如果变蓝,说明有I-。)‎ ‎(4)冷却结晶 干燥 洗去吸附在碘酸钾晶体上的氢氧化钾等杂质 ‎8.(2010年北京)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w_w w. k#s5_u.c o*m 试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w_w w. k#s5_u.c o*m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 得电子能离逐渐减弱。‎ 解析:(1)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浓盐酸氧化成黄绿色氯气,氯气为双原子分子,其电子式为 ‎。(2)当碘离子被氧化成碘单质后,可以根据碘单质的性质:碘遇淀粉变蓝来证明。(3)B中的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有单质溴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2Br-=2Cl-+Br2。(4)由于C中有单质溴生成,因此之需要将C中的溶液滴入KI溶液中即可。(5)由于氯气也可以将KI氧化成碘单质,所以必需排除氯气对下面实验对干扰。(6)考察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 答案:(1)w_w w. k#s5_u.c o*m ‎ (2)淀粉KI试纸变蓝 ‎ (3)Cl2+2Br-=2Cl-+Br2‎ ‎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9.(2010年海南)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么 (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NH‎4C1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w_w w. k#s5_u.c 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图中标注的导管口符号表示)a→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若测得m(CuO)= a g,m(H2O)= b g,则Ar(Cu)= _______________;‎ ‎ (4)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①Cu0未完全起反应 ② CuO不干燥 ‎ ③Cu0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④ 碱石灰不干燥 ‎ ⑤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 (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达到实验目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氨气的制备、净化、干燥和利用方程式进行的计算以及有关误差分析。氨气具有弱还原性,在加入条件下可以被氧化铜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3Cu+3H2O+N2↑;因为需要测定反应后生成物水的质量,所以必需保证通入的氨气是纯净干燥的,由于浓硫酸可以与氨气反应,因此只能通过碱石灰进行干燥,所以正确的顺序为a→e→b→e;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铜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有以下关系式:=,解得Ar(Cu)==;若Cu0未完全起反应,说明b偏小,结果偏大;若CuO不干燥,说明a偏小,b偏大,结果偏低;若Cu0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说明b偏小,结果偏大;若碱石灰不干燥,说明氨气干燥不彻底,b偏大,结果偏低;若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但只要氨气干燥彻底,对结果不影响。所以选项①③正确;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也可以通过测定m(CuO)和m(Cu)或m(Cu)和m(H2O)来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1)2NH3+3CuO3Cu+3H2O+N2↑w_w w. k#s5_u.c o*m ‎(2)a→e→b→e ‎(3)‎ ‎(4)①③‎ ‎(5)m(CuO)和m(Cu)、m(Cu)和m(H2O)‎ ‎10.(2010年江苏)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如下:‎ ‎ ‎ ‎ (1)制备MnSO4溶液:在烧瓶中(装置见上图)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搅拌,‎ 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SO2,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MnO2‎ ‎+H2SO4=MnSO4+H2O)。‎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 ‎③若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Mn2+、SO4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上图。导致溶液中Mn2+、SO42-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2)制备高纯MnCO3固体:已知MnCO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时pH=7.7。请补充由(1)制得的MnSO4溶液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Ca(OH)2、NaHCO3、Na2CO3、C2H5OH]。‎ ‎① ;② ;③ ;④ ;⑤低于‎100℃‎干燥。w_w w. k#s5_u.c o*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1)①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石灰乳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②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要使SO2尽快转化,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或控制气体的流速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③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c(Mn2+)增加的频率减缓,甚至浓度下降,而c(SO42-)一直增加。因为客气中存在大量的氧气,而氧气可以与亚硫酸反应,Mn2+在O2与H2SO3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2)因为制得的MnSO4溶液显弱酸性,根据题给信息,可以得出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流程:加入NaHCO3或Na2CO3溶解,同时控制溶液的pH<7.7→过滤、洗涤→检验SO42-是否被除去→为了降低MnCO3的损耗,用C2H5OH洗涤→低温干燥。‎ 答案:(1)①Ca(OH)2+SO2=CaSO3+H2O ②控制适当的温度 缓慢通入混合气体 ③Mn2+催化O2与H2SO3,反应生成H2S04‎ ‎(2)①边搅拌边加入NaHCO3(Na2CO3),并控制溶液PH<7.7w_w w. k#s5_u.c o*m ②过滤,用少量水洗涤2~3次。‎ ③检验SO42-是否被洗涤除去 ④用少量C2H5OH洗涤 ‎(凡合理答案均可)‎ ‎11.(2010年江苏)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i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后溶液中pH=1,Ba(FeO2)2与HNO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且不使用浓硝酸,原因是 、 。‎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 (填化学式);中和Ⅰ使溶液中______ (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少(中和Ⅰ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 (4)上述流程中洗涤的目的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无机化工流程的分析,此题为化工生产题型,主要考察了化合物性质和制备。(1)HNO3是强酸,与Ba(FeO2)2反应,生成对应的硝酸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2)控制温度,不用浓硝酸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同时浓硝酸容易挥发分解,且浓度越大,越易分解;(3)要除去调节pH且不在引入新的杂质,以及通过产物,结合溶液的酸碱性,选用的X应该为BaCO3;因为在I中含有Fe3+、H+和Ba2+、NO3-等,加入BaCO3后,能使H+浓度降低,进而促进Fe3+水解而降低其浓度;(4)在废渣中存有可溶性钡盐,而钡盐有毒,因此,洗涤的目的是减少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w_w w. k#s5_u.c o*m 答案:(1)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2)防止反应速度过快 浓HNO3易挥发、分解 ‎(3)BaCO3 Fe3+ H+‎ ‎(4)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 (凡合理答案均可)‎ ‎12.(2010年江苏)对硝基甲苯是医药、染料等工业的一种重要有机中间体,它常以浓硝酸为硝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甲苯的硝化反应制备。‎ 一种新的制备对硝基甲苯的实验方法是:以发烟硝酸为硝化剂,固体NaHSO4为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在CCl4溶液中,加入乙酸酐(有脱水作用),‎45℃‎反应1h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分别用5% NaHCO3溶液水洗至中性,再经分离提纯得到对硝基甲苯。‎ ‎(l)上述实验中过滤的目的是 。‎ ‎(2)滤液在分液漏斗中洗涤静置后,有机层处于 层(填“上”或“下”);放液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 。‎ ‎(3) 下列给出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影响的实验结果。‎ 催化剂 n(催化剂)‎ 硝化产物中各种异构体质量分数(%)‎ 总产率(%)‎ n(甲苯)‎ 对硝基甲苯 邻硝基甲苯 间硝基甲苯 浓H2SO4‎ ‎1.0‎ ‎35.6‎ ‎60.2‎ ‎4.2‎ ‎98.0‎ ‎1.2‎ ‎36.5‎ ‎59.5‎ ‎4.0‎ ‎99.8‎ NaHSO4‎ ‎0.15‎ ‎44.6‎ ‎55.1‎ ‎0.3‎ ‎98.9‎ ‎0.25‎ ‎46.3‎ ‎52.8‎ ‎0.9‎ ‎99.9‎ ‎0.32‎ ‎47.9‎ ‎51.8‎ ‎0.3‎ ‎99.9‎ ‎0.36‎ ‎45.2‎ ‎54.2‎ ‎0.6‎ ‎99.9‎ ‎①NaHSO4催化制备对硝基甲苯时,催化剂与甲苯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②由甲苯硝化得到的各种产物的含量可知,甲苯硝化反应的特点是 。‎ ‎③与浓硫酸催化甲苯硝化相比,NaHSO4催化甲苯硝化的优点有_ 、 。‎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物质的性质和制备,同时考查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能够迅速在表中提取到有用信息,利用信息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1)因为NaHSO4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而NaHSO4不溶于CCl4,所以此反应后过滤的目的是为了回收NaHSO4w_w w. k#s5_u.c o*m ‎(2)因为该反应是以CCl4 作为有机溶剂的,CCl4的密度比水大,故有机层在下层;分液漏斗里的液体放不下来,除了分液漏斗堵塞,还有可能是分液漏斗上口活塞未打开,导致内外压强不相等。‎ ‎(3)①从题给数据分析,当催化剂与甲苯的比例为0.32时,总产率最高且对硝基甲苯的含量最高 ②从题给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以何种比例反应,产物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 ③从题给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以何种比例反应,用NaHSO4 做催化剂的优点是在硝化产物中对硝基甲苯的比例提高、同时催化剂NaHSO4能循环使用。‎ 答案:(1)回收NaHSO4‎ ‎(2)下 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未打开 ‎(3)①0.32‎ ②甲苯硝化主要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 ③在硝化产物中对硝基甲苯比例提高 催化剂用量少且能循环使用(凡合理答案均可)‎ ‎13.(2010年天津)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 。‎ 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TiO2粒子的大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 ,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 请回答下列问题:w_w w. k#s5_u.c o*m ‎⑴ 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检验TiO2·x 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下列可用于测定TiO2粒子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核磁共振法 b.红外光谱法 c.质谱法 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⑷ 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简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代号)。‎ ‎ ‎ a b c d e ‎⑸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1)试样w g,消耗c mol·L-1 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判断下列操作对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 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 解析:(1)设TiCl4的系数为1,根据元素守恒,TiO2·xH2O的系数为1,HCl的系数为4;再根据O元素守恒,可知H2O的系数为(2+x),所以方程式为:TiCl4+(2+x) H2O TiO2·xH2O+4HCl。‎ ‎(2)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洗涤液,滴加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除净。w_w w. k#s5_u.c o*m ‎(3)核磁共振谱用于测有机物中含有多少种氢原子;红外光谱分析有机物含有何种化学键和官能团;质谱法常用于测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粒的大小,所以选项d正确。‎ ‎(4)NH4Fe(SO4)2中的NH4+和Fe3+易水解,故需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抑制水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还需要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5)因为是用KSCN作指示剂,终点时NH4Fe(SO4)2不再反应,生成血红色的Fe(SCN)3。‎ ‎(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1Ti3+~1Fe3+,故n(Fe3+)= n(Ti3+)= n(TiO2)=cV×10-3mol,其质量分数为。‎ ‎(7) NH4Fe(SO4)2溶液溅出,其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消耗的体积增大,百分含量偏大;若终点俯视滴定管,读取的体积比实际消耗的体积偏小,质量分数偏小。w_w w. k#s5_u.c o*m 答案:(1) TiCl4+(2+x) H2O TiO2·xH2O+4HCl ‎(2)取少量水洗液,滴加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除净。‎ ‎(3)d ‎(4)抑制 NH4Fe(SO4)2水解 a c ‎(5)溶液变成红色 ‎(6)‎ ‎(7)偏高 偏低 H2SO4‎ CuO 溶液A NH3·H2O 悬浊液B NH3·H2O 溶液C 方案1‎ 方案2‎ 产物晶体 ‎14. (2010年浙江)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为:‎ ‎ ‎ 相关信息如下:w_w w. k#s5_u.c o*m ‎①[Cu(NH3)4]SO4·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 ‎[Cu(NH3)4]SO4·H2O=[Cu(NH3)4]2++SO42-+H2O ‎②(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w_w w. k#s5_u.c o*m ‎(1)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 a. 加热蒸发 b. 冷却结晶 c. 抽滤 d. 洗涤 e. 干燥 ‎①步骤1的抽滤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 ,然后 。‎ ‎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 杂质,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 ‎(2)方案2的实验步骤为:‎ a. 向溶液C加入适量 ,b. ,c. 洗涤,d. 干燥 ‎①请在上述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 ‎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的洗涤液是 。‎ A. 乙醇 B. 蒸馏水 C. 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 饱和硫酸钠溶液 ‎③步骤d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 。‎ 解析:本题主要综合考察了过滤、抽滤实验、沉淀洗涤与干燥及结晶等实验操作原理,同时还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抽滤装置的原理是通过气泵(或其他方法)试过滤器下方的压强降低,滤液上下形成压强差,从而加快过滤的速度,所以必需要求布氏漏斗的瓶口斜面朝向抽滤瓶的支管口。‎ 答案:(1)①布氏漏斗的瓶口斜面未朝向抽滤瓶的支管口;断开连接安全瓶与抽气装置间的橡皮管;关闭抽气装置中的水龙头 ‎②]Cu(OH)2或Cu2(OH)2SO4‎ 加热蒸发过程中NH3挥发,使反应平衡往右移动,且Cu2+发生水解。‎ ‎(2)①乙醇 抽滤(或减压过滤、吸滤)w_w w. k#s5_u.c o*m ‎②C ‎ ‎③加热易使[Cu(NH3)4]SO4·H2O 分解(失去水或失去氨气)‎ ‎14.(2010年广东)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 = 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 提出合理假设 .‎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_____________.‎ ②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解析:(1) SO2是亚硫酸对应的酸酐,当NaOH过量时,生成的是正盐,反应的方程式为:SO2+2NaOH =Na2SO3+H2O。‎ ‎(2)从方程式中前后元素的价态变化可以看出,S元素的价态从+4→+6,失去电子表现为还原性,故还原剂为Na2SO3。‎ ‎(3)①很明显,假设3两种离子都存在。‎ ‎②根据两种离子的性质可以鉴别。SO32-、ClO-分别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所以加入硫酸的试管,若存在SO32-、ClO-,分别生成了H2SO3和HClO;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ClO-,否则无;在B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若紫红色退去,证明有SO32-,否则无。‎ 答案:(1) Na2SO3+H2O;(2) Na2SO3;(3) ①SO32-、ClO-都存在 ‎②w_w w. k#s5_u.c o*m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若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ClO-,否则无 步骤3:在B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 若紫红色退去,证明有SO32-,否则无 ‎15.(2010年上海)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 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 .正已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 后溶出 。‎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 ,说明样品已经恒重。w_w w. k#s5_u.c o*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配制、气体的除杂、实验设计和评价、蒸发等化学实验知识。1)配制一定体积比的溶液时,应选用烧杯、玻璃棒和量筒;2)根据实验所用药品,制得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2S、HCl和水蒸气;根据除杂的要求,除去H2S是可选用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3)B物质用于干燥制得的CO2,可选用无水CaCl2;若失效,会导致CO2中混有水蒸气,从而造成测定结果偏低;4)根据石蜡和碳酸钙的有关性质,可选用稀醋酸溶出碳酸钙、正己烷溶出石蜡;5)由于醋酸中的乙酸也是有机物,为防止石蜡损失,一般先溶出石蜡再溶出CaCO3;6)根据实验数据的要求,称重时,当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0.001g,说明达到恒重。‎ 答案:1)abc;w_w w. k#s5_u.c o*m ‎2)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3)无水CaCl2;偏低;‎ ‎4)bd;‎ ‎5)石蜡;CaCO3;‎ ‎6)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0.001g。‎ ‎16.(2010年上海)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w_w w. k#s5_u.c o*m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 B ‎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 、沉淀、 、 、冷却结晶、 、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 ‎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w_w w. k#s5_u.c o*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提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结果的处理等知识。1)沉淀剂A源于石灰窑,说明是生石灰或熟石灰;粗盐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一般用碳酸钠除去;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整个操作过程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几步;3)纯碱生产中碳酸化时,会看到溶液中析出晶体,这是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4)根据操作过程,碳酸化后溶液中主要是NH4Cl;检验其中的氯离子时,要经过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5)滤液中主要含有的是氯化铵,和石灰水反应时:NH4++OH-→NH3↑+H2O ‎;由于滤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故此加石灰水前先加热,是为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6)假设加热前纯碱的质量为m1,加热后的质量为m2,则加热损失的质量为:m1-m2,则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84(m1-m2)/31;故纯碱中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Ca(OH)2或CaO;Na2CO3;w_w w. k#s5_u.c o*m ‎2)溶解;过滤;蒸发;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NH4Cl;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NH4++OH-→NH3↑+H2O;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