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专题二十五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专题二十五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必备知识】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 “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6、罗斯福新政;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知识框架】 【知识整合】 一、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4、评价: 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目的: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实质: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6、“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7、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三)、“斯大林模式” A、形成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B、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 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C、作 用: 1、积极方面: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方面: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过很大影响。 D、评 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民也是不利的。 E、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经验与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㈠、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 2、措施:首先从农业开始: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缺乏正确理论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改革失败。 ㈡、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 3、评价:①、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 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 ㈢、戈尔巴乔夫改革 1、方针: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2、措施: 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政治改革,从而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3、结局: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三、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2、具体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 3、直接原因:股价暴跌。 (二)、特点: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破坏性严重 (三)、影响:①、动摇了人们对19世纪以来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信心,各种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纷纷出台;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各车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队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四.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 、内容: ①、 整顿财政金融; ②、实行工业复兴法; ③、调整农业生产; 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级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 ①、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 ②、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③、“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⑥、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订指导性经济计划。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三)、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 1、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2、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 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