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0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高考资源——可成册打印高中历史必修必修必修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 [键入文档副标题]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强文玥 2011/7/1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221年) 一. 原始社会 1. 农业 ⑴ 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南方)和粟(北方)的国家。 ⑵ 耕作方法: ①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用石刀、石斧刀耕火种。 ② 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⑶ 家畜: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 ⑷ 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食用的谷物和药草,创制农具耒耜。 2. 手工业 ⑴ 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 ⑵ 丝织技术: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经养蚕并有了丝织品,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二.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 1. 夏朝和商朝 ⑴ 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⑵ 政治: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⑶ 特点: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① 目的: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② 表现: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2. 西周的政治制度 ⑴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⑵ 西周的分封制: ① 对象: · 周武王把王畿——都城镐京和洛阳附近周王直接统治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 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 ② 层层分封: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诸侯: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 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③ 义务: · 诸侯: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 卿大夫和士: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④ 作用: ·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 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走向严密。 ⑴ 西周的宗法制: ① 目的及作用: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 性质: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③ 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大宗)继承,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小宗) 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大宗)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相对性: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诸侯和卿大夫、卿大夫和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绝对性: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政治上是君臣,血缘上是兄弟 ④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⑵ 西周的礼乐制度: ① 目的: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 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1. 夏商西周的经济 ⑴ 农业的发展: ① 土地制度:井田制 · 名称:那时的耕地形同井字,被成为“井田”。 · 所有权: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 分配: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 · 类型:井田制下有“公田”“私田”之分。 ② 农具: · 青铜农具: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 重要工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⑵ 手工业的发展和官营手工业: ① 手工业的发展: · 冶铜业: 代表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 发展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 意义 精美的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 丝织业:丝织业产生并发展起来。 ② 官营手工业: · 背景: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 生产方式: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 特点:历史悠久,素称发达。 · 内容: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官府供给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⑴ 商业的发展: ① “商人”: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② 政策:商周时期,国家层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前770~前221) 1. 政治变革 ⑴ 政治特点: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⑵ 变革: 经济 社会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加上兴修水利、农田施肥等措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社会生产力发展 土地制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阶级分化:旧贵族势力开始分化,有的没落,有的向新型地主转变 政治 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城邑制→俸禄制 君主与贵族联合专政→中央集权制 改革变法兴起:为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称为别国兼并的对象 时代格局 宗法、分封制→争霸(春秋)兼并(战国)战争 社会关系 世袭→流动 文化学术 贵族→民间 2. 政治形势 ⑴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 ① 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② 形势: · 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 争霸战争: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⑵ 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 ① 称“王”: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封号,纷纷改称“王”。 ② 变法: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 魏国魏文侯(前445):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 楚国楚悼亡:吴起变法。 · 秦国秦孝公:商鞅变法。 3. 秦国的商鞅变法 ⑴ 变法的背景: ① 地理位置:秦国偏居关中,比中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要落后。 ② 秦孝公继位(前361):诸侯会盟拒绝秦国参加,秦孝公决心实现富国强兵。 ③ 秦孝公招揽人才,卫鞅建议秦孝公进行变法改革。 ⑵ 变法的开始:前356年,卫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 ⑴ 变法的目的: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在兼并战争中争取主动,取得优势。 ⑵ 变法的措施: ① 经济改革措施:以农求富(重点) · 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新兴地主积极的利益,提高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鼓励农民耕织 生产粟帛多的免徭役 限制工商业 从事工商业者全家大小投入官府充当奴婢 · 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 ② 强兵措施: · 废除“世卿世禄制”:贵族没有立军功者,要剥夺其贵族身份。 ·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出;按照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 · 禁止和处罚私斗者。 ③ 加强集权: ·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什伍法: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 · 连坐法:奖励告密,一家犯法,各家举报。 · 普遍推行县制:分全国为31县,由君主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 · “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儒家书籍。 · 社会风尚习俗改革: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局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⑶ 变法的结局: ① 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的利益,受到贵族的强烈抵制和抗拒。 ② 商鞅虽死:秦惠文王下令捉拿商鞅,商鞅兵败被杀。 ③ 秦法未亡:他的改革措施保留了下来。 ⑷ 变法的影响: ① 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 ②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③ 商鞅变法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 秦国的统一战争 ⑴ 统一背景及条件: ①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经、军实力日益强大,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 ② 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③ 秦王嬴政吸引各国贤士以实现统一:楚国李斯《谏逐客书》。 ⑵ 统一战争: ①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 王翦灭楚后,灭燕灭齐势如破竹。 ⑶ 秦朝建立: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 农业生产的发展 ⑴ 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② 耕作技术/方法: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 ③ 耕作方式: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 ④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⑵ 土地制度:井田制的破坏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① 春秋时期: · 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井田制遭到破坏。 · 诸侯国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齐国管仲改革赋税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承认了私人对于土地的所有权。 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⑶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 ① 背景及条件: · 耕作方式: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 · 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 土地制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② 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③ 特点: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 评价: ·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 在国家和地主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 · 脆弱性: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⑷ 土地兼并问题: ① 兼并:在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使得土地高度集中。 ② 后果: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③ 措施:政府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2.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⑴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⑵ 民间私营手工业: ① 家庭手工业: · 地位:作为农户的副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 · 产品: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 · 产品用途: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②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1. 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 ⑴ 商业的发展: ①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 ②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⑵ 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 ① 出现: · 春秋以前:国家曾支持商业的发展。 ·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② 原因:春秋之后,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的情况。 ③ 政策: · 农本商末: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是末业。 · 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 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 春秋时期的思想 ⑴ 老子的思想: ① 生平:春秋晚期楚国人,名聃,传说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② 地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③ 著作:《老子》(《道德经》)。 ④ 思想: ·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 一切要顺应自然;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 ·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 辩证法: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⑵ 孔子的思想: ① 生平: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 · 出生没落贵族家庭。 · 研究《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 · 三十岁时,官至司寇。 · 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 回到鲁国: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 ② 地位: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③ 思想:仁、礼、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仁” (思想核心) 本义: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 实现方式: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礼 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目的: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仁与礼结合 有礼无仁: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 有仁无礼:模糊上下尊卑的界限 如何协调: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 “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只有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和谐才能形成完美的事物 ① 教育贡献: · 对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尊称“万世师表”。 · 主张“有教无类”,首创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弟子:“七十二贤”。 · 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六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 言行载于《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② 世界影响: · 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 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和鼓舞。 1.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⑴ 背景: ①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②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⑵ 儒家学派: 人物 生平 思想 孟子 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被认为是孔子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仁政”;民本思想:“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 游历列国,主张不被采用,晚年与弟子著书立说,著有《孟子》。 伦理观:“性本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的 荀子 战国时期赵国人,著有《荀子》 “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⑶ 道家学派: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⑷ 法家学派: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①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② 作用: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⑸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是战国初期鲁国人。 ① 主张:宣扬“非攻”;“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 ② 影响: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2. 科学技术 ⑴ “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⑵ 天文学: ① 先秦时期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哈雷彗星等记录。 ② 战国石申: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后人辑成《石氏星表》,保留一百多颗恒星坐标。 1. 文学艺术 ⑴ 《诗经》:春秋末年 ① 出现:春秋末年,中国出现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① 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 特点:以四言诗为主,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⑴ 楚辞:战国时期 ① 产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② 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⑵ 甲骨文:商朝出现甲骨文,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第二单元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前221年~581年) 一. 秦汉时期的政治(前221~220年) 1. 秦朝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⑴ 中央制度——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 ① 皇权的至高无上: 尊号“皇帝”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 自称“始皇帝” 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 称号 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 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权力 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② 三公九卿: 三公(中央的最高官职) 丞相 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 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非掌握军权) 九卿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⑵ 地方制度——郡县制: ① 郡县制的发展历史: · 春战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国在春秋时已设县)。 ·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 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后: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② 郡县制的内容:郡→县→乡→里→里正 郡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县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基层行政机构 乡 三老:掌教化 游徼:治安 有秩、啬夫:司法和赋税征收 乡下面设里,里下面设里正 ③ 郡县制的作用: ·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 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④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制度+郡县制):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⑴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暴政: ① 巩固统一的措施: ·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准。 ·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陆上交通由驰道、直道等不同道路组成;修筑人工渠道灵渠以沟通自然江河。 ② 暴政: · 严加控制思想文化:“焚书坑儒”。 · 万里长城:连接秦、赵、燕国的长城,形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 · 大兴土木:修宫殿、骊山墓。 ③ 评价: ·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 他的暴政给人民带来灾难,导致秦很快灭亡。 1. 汉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⑴ 中枢权力机构: ① 背景:秦朝和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② 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③ 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等官职,参与军国大事。 ⑵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① 郡国并行制: · 内容: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 后果:诸侯王实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② “七国之乱”(前154年): · 背景:诸侯王对朝廷构成威胁,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 · 叛乱: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 · 平定:汉景帝杀掉晁错,派兵出征,平定叛乱。 · 影响:事后汉朝不断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 颁布“推恩令”: · 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 · 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一. 秦汉时期的经济 1. 农业生产和水利的发展 ⑴ 耕作方式: ① 西汉推广牛耕: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② 犁壁的出现: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③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⑵ 水利:汉朝开凿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 手工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3. 商业的发展 ⑴ 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② 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③ 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⑴ 西汉初年的商业: ① 背景:经济凋敝,富商大贾趁机囤积居奇。 ② 措施:汉武帝对商人征收重税,推行盐铁专卖,从身份上贬低商人地位。 ③ 作用: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⑵ 丝绸之路:西汉时,由于开通了海上和陆地两条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1. 秦汉时期的经济形势 ⑴ 秦朝的暴政和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⑵ 汉初的无为而治和休养生息 一. 秦汉时期的文化 1. 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无为(道家)到有为(儒家) ⑴ 无为: ① 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② 表现: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萧规曹随)。 ③ 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④ 作用: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⑵ 有为: ① 背景: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② 目的/原因: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 ③ 表现: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意义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 科学技术与文学 造纸技术的成熟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数学体系的建立 东汉《九章算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十进位计数法,标志中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算筹,后来算筹演变为算盘 医学的发展 东汉: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文学 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文体赋,汉赋词藻华丽,西汉司马相如是代表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1. 政治: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的高潮) ⑴ 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① 魏晋之际: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游牧于今天的山西和内蒙古一带。 ② 东晋时: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山西),不久被前秦吞并。 ③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迁都平城。 ④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局面。 ⑵ 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改革背景): ① 宗主督护制(中央和地方、豪强和农民间的矛盾):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趁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② 民族矛盾的激化(主要矛盾):拓跋部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地区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定。 ⑶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 改革背景: ·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社会环境稳定,生产发展。 · 社会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豪强与农民、民族之间矛盾尖锐。 ② 改革前期: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背景:北魏官吏原无俸禄,可以任意搜刮百姓。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贪赃枉法者一律处死 颁布均田令 背景: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内容: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本质为土地国有制) 作用:使无地农民和无主荒地结合,缓解了农民土地问题;推动了北方地区农业的恢复,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 三长(邻长、里长、党长)的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 作用: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基层政权,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颁行租调制 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作用:使逃避政府掠夺、受庇于豪强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③ 改革后期:490年,孝文帝亲政。 迁都洛阳 原因: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洛阳 地理位置:对北魏经略南方来说,平城在地理位置上距南方太远 政治: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经济:平城偏处塞上,经济比较落后,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发生困难 军事:与北边军事强敌柔然相毗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 迁都 493年:以南伐为名南下伐齐 495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 重点 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 易服装 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服 讲汉话 宣布汉语“正音”,鲜卑语“北音”,要求群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姓氏 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为全国首姓,门第最高;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 汉朝门阀制度: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 通过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仿汉政治制度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模仿汉族官制,参照汉族门阀制度 ① 改革的影响: · 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手工业产量增加,有很大进步与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在洛阳出现许多大的市场;北魏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西亚都有商业贸易往来。 ·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民族大融合。 1. 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 ⑴ 农业的总体特点: ① 北方农业历经破坏和恢复:均田制对于缓解农民的土地问题和促进北方农业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 南方农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开发。 ③ 生产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⑵ 手工业的进步: ① 制瓷业的发展: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② 南北朝灌钢法: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2. 文化 ⑴ 思想:佛教的兴起和对儒学的影响 ① 儒学: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荣之势。 ② 佛教和道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③ 三教相互渗透: ·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 佛教:吸收儒学渐趋中国本土化。 · 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⑵ 科学技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① 地位: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② 内容:共92篇,主要记录了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北方)的农业生产经验,强调要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 ⑶ 文学艺术: ① 书法: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② 绘画:魏晋画家顾恺之创作了《女史箴图》等作品,提出“以形写神”的艺术思想。 第三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581年~1276年) 一. 隋唐时期的政治(581年~907年) 1. 三省六部制 ⑴ 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⑵ 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① 机构: · 三省: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 六部: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体制。 ② 长官: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③ 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⑴ 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① 幼年:李世民自小演习骑射,研读兵书。 ② “天策上将”:李世民劝说李渊晋阳起兵,推翻隋朝。为李渊称帝、铲平割据势力和统一全国立功,被封为“天策上将”。 ③ 反李世民联盟:李建成与李元吉结成反李世民的联盟。 ④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射死李建成与李元吉,李渊诏立李世民为太子。 ⑵ 统治思想和政策:吸收隋亡的教训 ① 选贤任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任用魏征。 ② “存百姓”: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③ 民本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慎用刑法,用法务在宽简,制定《唐律》减少大量死刑条款。 ④ 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⑤ 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世为唐臣”。630年,西北各族首领请尊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大首领“天可汗”。 ⑶ 统治成就: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⑷ 贞观后期的变化:纳谏:“渐恶直言”;大兴土木。649年51岁的唐太宗去世。 3. 藩镇割据问题 ⑴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往往发展为割据势力。 ⑵ 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二. 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1. 农业 ⑴ 曲辕犁: ① 出现: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② 特点: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耕犁的深浅,简便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③ 意义:至此,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⑴ 水利: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1.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⑴ 丝织业:唐末以前,我国的丝织品主要产地在北方。唐末以后,伴随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丝织品的数量与质量逐渐超过北方。 ⑵ 商业的发展: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⑶ 外贸: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2. 思想 ⑴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⑵ 唐朝: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3. 科技 ⑴ 雕版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⑵ 火药: ① 发明: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②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火箭。 4. 文学艺术 ⑴ 文学:诗歌与传奇小说 ① 诗歌: · 发展: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 原因:开放与繁荣和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 代表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② 唐朝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⑵ 艺术:书法和绘画 ① 书法:唐代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张旭、怀素是草书大家。 ② 绘画:隋唐时期绘画的代表是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一. 北宋时期的政治和改革 1. 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⑴ 中央集权的加强及其影响: ① 改革目的/原因/背景:宋朝吸取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分裂灭亡的教训,采取改革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帝的专权统治。 ② 改革措施:集中行政权、财政权、军权 · 集中行政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派通判负责监督。 · 集中财政权: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 集中军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设立不同的机构管理军队,使兵将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③ 改革影响: ·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 消极: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积贫积弱。 ⑵ 中枢权力——宰相权力的削弱: ① 措施: ·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① 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1. 北宋时期的危机 ⑴ 积弱:改革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 ⑵ 积贫: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增加,使北宋的财政日益入不敷出。 ① 冗官:机构重叠、官职混乱,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② 冗兵:由于对辽和西夏战争的需要,以及统治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而将大量流民招进军队,使得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军费开支高涨。 2. 北宋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 ⑴ 变法的背景: ① 北宋局面:三冗两积的局面。 ② 王安石: · 地方官任职:兴修水利,代粮给百姓,防止高利贷盘剥。加深对社会了解。 · 庆历新政夭折后: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言事书》,要求变法。 · 思想:国家贫困的原因不在开支过多,而在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主张抑制兼并;“三不足”精神。 ③ 宋神宗: · 1068年即位: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决定启用王安石。 ·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⑵ 变法的措施: 方面 政策 内容 影响 积贫:理财措施 青苗法 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财政收入 有些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利益偏高,成为农民负担 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开垦荒地 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使贫瘠的土地变为良田 兴修水利工程 使土地得到灌溉之利 免役法/募役法 政府向不愿服役人户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出钱 使缴纳费用的人从劳役中解放出来; 保证了农时 市易法 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卖出 使原归大商人的巨额利润转归国家所有,增加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丈量核实人户的占地数量,据此征收赋税 均输法 发运使采购物资应减省费用 积弱:强兵措施 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 强化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寓民于兵,实现兵农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条件。积弱局面有所改善,国力增强 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将兵法 将兵结合: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单位,武官担任“将”,专管训练 积弱局面有所改善,国力增强 培养人才措施 改革科举制 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科 整顿太学 太学生优异者:不经过科考直接为官 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⑶ 变法的结局: ①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遭到守旧派的反对。 ② 王安石坚持“三不足”精神:“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①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⑴ 变法的评价: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成功,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⑵ 变法的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国力增强,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善。 积极 青苗法 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 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使贫瘠的土地变为良田;使土地得到灌溉之利 市易法 使原归大商人的巨额利润转归国家所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免役法 使缴纳费用的人从劳役中解放出来;保证了农时 保甲法 强化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寓民于兵,实现兵农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条件。积弱局面有所改善,国力增强 消极 青苗法 有些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利益偏高,成为农民负担 一. 两宋时期的经济 1.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⑴ 经济重心: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⑵ 手工业: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2. 商业经济的重大进展 ⑴ 货币:两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⑵ 城市商业: 宋朝以前 宋朝以后 位置 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坊(民居)市严格分开 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时间限制 有经营时间限制:日中为市 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官府监管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发达城市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扬州成为繁荣的都会 二. 两宋时期的文化 1. 思想 ⑴ 程朱理学: ① 理学的形成: · 形成: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 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时期的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② 理学的基本思想: 本体论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二程 直接联系天理和伦理道德:“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格物致知”:“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朱熹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存天理,灭人欲” ⑵ 陆九渊心学(南宋时期): ① “心”就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①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1. 科学技术 ⑴ 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⑵ 火药: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⑶ 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 文学艺术 ⑴ 宋词: ① 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② 发展原因: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受到市民欢迎。 ③ 地位: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④ 代表人:苏轼、辛弃疾。 ⑵ 小说: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⑶ 绘画: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市井生活的最著名的作品。 第四单元 元明清时期(1271年~1840年) 一. 元朝统治时期(1271~1368) 1. 政治:以中书省为主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省专权) ⑴ 元朝设中书省,代替前代的三省。 ⑵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⑶ 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⑷ 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2. 经济:棉纺织业的发展 ⑴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⑵ 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棉、麻的纺织品比例。 3. 科学技术的发展 ⑴ 天文学:元代科学家郭守敬 ① 简仪: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 ② 编订《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③ 主持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纬度测量。 ⑵ 农学:王祯的《农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之一。 4. 文学艺术:元曲 ⑴ 散曲: ① 发展:宋代时民间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元代时,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② 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具,更为生动活泼。 ⑵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⑶ 元曲:散曲与元杂剧合称元曲 ①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②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 二. 明清时期的政治 1. 明朝建立内阁制度 ⑴ 废除丞相: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 内容: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又设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弊端: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社会动荡 明太祖废除丞相 废丞相:1380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意义: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⑵ 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 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深感力不从心 措施: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内侍机构非决策机构),帮助明太祖处理政务 特点: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内阁出现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内阁地位提高 大学士: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主持阁务的首辅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1. 清朝的军机处 清初 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目的:为办理西北军务 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意义:提高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 2.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康熙帝功绩 ⑴ 平定三藩: ① 背景:亲政后的康熙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三藩”割据。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占有云南、广东、福建等广大地区,割据称雄。 ② 平定: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历时八年平定三藩叛乱。 ⑵ 设台湾府: ① 收复台湾:康熙帝任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 ② 设台湾府: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台湾省,并设兵将驻守台湾、澎湖。 ③ 意义: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⑶ 评定准噶尔分裂叛乱势力: ① 背景:清初,游牧于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发展起来,准噶尔汗葛尔丹暴露出分裂清朝疆土的野心。 ② 平叛:取得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 ③ 接受臣服:康熙帝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正式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⑷ 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① 背景: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 ② 东巡:康熙帝东巡,提出了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 ③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 ④ 1689年《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 ⑸ 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 明清时期的经济 1. 手工业的发展 ⑴ 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明中叶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⑵ 制瓷业的兴盛: ① 兴盛表现: ·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 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 ① 对外影响: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 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 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欧洲从17世纪开始陆续生产瓷器。 · 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格外珍视瓷器。 1. 商业的繁荣 ⑴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⑵ 农副产品(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⑶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⑷ “商帮”:一些地方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称“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晋商和徽商。 2. 重农抑商政策 ⑴ 背景: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⑵ 政策: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① 雍正帝:“农本商末”,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 ② 明清专卖制度:垄断茶、盐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③ 征税: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⑶ 影响:破坏工商业的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3.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清朝) ⑴ 原因: ① “海禁”:为了防范外国人骚扰沿海地区和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② “闭关锁国”:清朝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⑵ 表现: ① “海禁”: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② “闭关锁国”: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 ⑶ 影响: ①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 明清时期的文化 1. 思想 ⑴ 背景: 背景 思想 君主专制加强 黄宗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社会动荡不安,民族、阶级矛盾激化 王阳明心学、李贽离经叛道 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扩大 李贽离经叛道 宋明理学束缚思想 李贽离经叛道、进步思想家倡导个性解放,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顾炎武),出现早期启蒙思潮 ⑵ 明中期以后:王阳明的心学 ① 背景:明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② 思想: · 社会动乱的原因: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政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 镇压农民起义时:“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用“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来否定“格物致知”说。 · “致良知”: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 “知行合一”。 ① “陆王心学”: ·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因此这一学派被称为“陆王心学”。 · 陆王心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⑴ 明朝后期:李贽的离经叛道(著《焚书》《藏书》) ① 背景: · 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的矛盾空前尖锐。 · 江南一带的市民阶层以及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② 思想:李贽自称异端,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 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 是非标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为标准。 ·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 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③ 意义: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⑵ 明清之际: ① 思想特点: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 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② 进步思想家: 进步思想家 思想 影响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天下郡国利病书》:通过实地考察著成,记述山川形势、物产风格、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王夫之 著有《读通鉴论》 历史地位: 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 科学技术 ⑴ 医药学成就: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 ① 李时珍生平: · 出身:明朝中叶、医生世家。 · 京师太医院任太医院院判:阅览医药典籍、见识药物标本、开阔眼界。 · 决心修订药物书籍:翻阅文献、实地调查、深入民间请教、亲身试验。 ② 《本草纲目》(1569年出版)的贡献: · 内容:收载药物、药方。 · 采用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 · 《本》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本》后来流传在海外,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 ·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将本书作为编写《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的重要参考书,并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⑴ 农学成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之一。 1. 文学艺术 ⑴ 小说创作的繁荣: ① 背景: · 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的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② 特点: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超过前代。 ③ 主要著作:四大名著+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⑵ 书画艺术的发展: ①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② 特点: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⑶ 戏曲艺术的成就(清朝): ① 背景: · 北京: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 · 江苏: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和各种地方戏曲同城争辉。 ② 京剧的形成:“徽汉合流” · 徽剧: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 汉剧:道光年间,湖北汉剧(汉调)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 “徽汉合流”: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京剧。 ③ 京剧的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④ 京剧的发展: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 ⑤ 其它剧种:除京剧外,各地出现越剧、粤剧、黄梅戏等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单元 旧民主主革命前期(1840~1895) 一. 鸦片战争 1. 鸦片贸易和禁烟运动 ⑴ 背景:中外形势的变化 世界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中国 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面对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君臣对西方的情况一无所知) ⑵ 贸易: ① 正常贸易: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生丝、茶叶和药材。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 鸦片贸易: · 原因: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贸易逆差。 · 影响: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禁烟的呼声日益强烈。 ⑶ 禁烟运动: ① 背景:在禁烟强烈呼声中,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② 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 影响:虎门硝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英国政府决定借机发动侵略战争。 2. 《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⑴ 鸦片战争过程: ① 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② 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⑵ 条约内容: ①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无处为通商口岸。 ③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币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④ 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⑶ 条约影响: ① 美、法两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② 破坏中国主权;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破坏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 3. 鸦片战争的影响 ⑴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⑵ 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⑶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⑴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 原因及背景: ①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自然经济抵制、通商口岸少、鸦片贸易影响正常贸易的扩大)。 ② 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 ⑵ 战争过程: ① 1856:英法两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 1860: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中国战败求和。 ⑶ 条约: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 ① 增开天津等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 ②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③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④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⑷ 影响: ①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沙俄),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 近代早期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思想) ⑴ 背景: ①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② 清朝君臣对西方的情况一无所知。 ③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思想,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⑵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① 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② 《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 ⑶ 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① 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海国图志》: · 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夷之长技有三:战艇、火器、养病练兵之法。 ② 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 太平天国运动(阶级)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⑴ 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⑵ 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 ⑶ 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各省,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⑷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⑸ 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2. 定都天京和太平天国前期 ⑴ 金田起义: ① 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② 永安建制:起义爆发后,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 ①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⑴ 前期的军事行动(1853~1856):为拱卫天京,太平军进行北伐西征并举。 ① 北伐: · 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由于孤军深入,奋战两年失败。 · 作用: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 西征: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打败湘军。 ③ 意义:1856年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⑵ 政权建设(1853):《天朝田亩制度》 ① 目的:为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进行政权建设。 ② 原则(平均主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③ 内容: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④ 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1. 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后期 ⑴ 天京变乱: ① 背景/原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衰退,生活奢侈,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 ② 1856年发生内讧:太平天国由此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 诸王之间发生混乱,两万余太平军将士惨遭杀害。 · 石达开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兵负气出走,转战南方各省,在四川大渡河被清军杀害。 ⑵ 后期的形势和《资政新篇》: ① 后期的形势: · 天京变乱后:为重整国威,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 · 太平军连挫清军,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② 《资政新篇》: · 背景:洪秀全让洪仁玕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 内容: 政治 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 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化 开设新式学堂 · 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 局限: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并迫于当时形势,未能真正实行。 ⑶ 太平天国的失败: ① 1863年:英法军队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 ② 1864年:洪秀全病逝。 ③ 1864年:太平军将士同围攻天京的湘军展开激烈巷战,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灭下失败。 一. 洋务运动(政治变革) 1. 洋务运动 ⑴ 洋务运动的背景: 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① 洋务派的出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② 思想:兴起“中体西用”“师夷长技”的思想。 ③ 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标/目的:“自强”“求富”/维护清朝统治)。 ⑴ 洋务运动的兴起:兴办近代工业(为近代民族工业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① “自强”:19世纪60年代 · 运动: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 典型: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 ② “求富”:19世纪70年代起 · 原因:财力不足,为解决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困难。 · 运动: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 典型: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 ⑵ 洋务运动的意义: ① 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② 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培养科技人才(新式学堂)。 ③ 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促进自然经济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 洋务派的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⑴ “中体西用”思想: ① 代表作:张之洞的《劝学篇》。 ② 意义:是洋务派的思想,是清末统治者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它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和官僚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革的共识。 ⑵ 洋务派的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① 肯定封建制度,强调封建纲常伦理。 ② 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⑶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① 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文化关系。 ② 焦点:要不要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 ③ 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和“纲常名教”(无原则性分歧)。 ④ 作用: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 经济结构的变化 1.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⑴ 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欧美各国对华倾销商品 ① 背景: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欧美各国对华倾销商品。 ② 特征: · 进口商品中棉纺织品占了绝大部分,洋布、洋棉质美价廉。 · “织”“耕”分离:标志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⑵ 中国农副土特产品的商品化: ① 背景: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② 特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③ 意义: · 中国的丝、茶日趋商品化,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⑴ 产生原因及背景: ① 自然经济的解体。 ② 鸦片战争后,外商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 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⑵ 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① 主体: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② 分布: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③ 典型: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一. 甲午中日战争 1. 战争背景 ⑴ 背景: ① 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向帝国主义过渡。 ② 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的上升,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膨胀。 ③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提出“大陆政策”。 ⑵ 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1894年) ① 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 ② 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增兵以挑起战争。 2. 战争的过程 ⑴ 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⑵ 1894年8月:清政府迎战。 ⑶ 黄海决战:北洋舰队官兵遭遇日舰偷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 3. 《马关条约》及其影响(1895年4月) ⑴ 《马关条约》性质: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⑵ 《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条约内容 影响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在列强干涉下,日本同意中国追加三千万两作为“赎辽费”后归还辽东半岛)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新竹秀才姜绍祖)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不得不举借外债 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⑴ 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争相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⑵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⑶ 甲午战争后国势艰危,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1.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⑴ 发展原因: ① 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⑵ 发展状况: ① 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② 民族资本总额增加,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③ 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开始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 出现实业家:晚清状元张謇 · 倡导“实业救国”,并创办实业。 · 创办企业:南通大生纱厂。 ⑤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第二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1895~1919) 一. 维新变法运动 1. 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 ⑴ 甲午战争失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①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② 欧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③ 列强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⑵ 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2. 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⑴ 思想主张: ① 强调变法图强的重要性。 ②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制度。 ③ 倡导君主立宪制度、兴民权。 ④ 历史观:康有为“三世”观和严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⑤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 ⑵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70年代 ① 背景: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② 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 经济: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 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③ 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⑶ 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出现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① 康有为: ·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发变法理论,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 著作 内容 影响 《新》 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为变法制造舆论 《孔》 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者 借孔子的改革来论证改革的合理性 ·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 预言人类社会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强调当时的中国应该进入升平世的君主立宪。 ② 梁启超:《变法通议》 · 提出变法图强的重要性,必须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 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③ 谭嗣同: · 特点:思想激进,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色彩。 · 《仁学》:对封建专制和纲常名教进行的猛烈抨击,号召人们“冲决君主、伦常之网罗”。 ④ 严复: · 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创办报刊,翻译西书。 · 《天演论》: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 影响:他的社会进化论观点,影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代知识分子。 1. 维新运动的兴起(1895~1898) ⑴ 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 ① 甲午战争失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②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西学东渐,维新派逐渐形成,形成主张变法图强的思潮。 ⑵ 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 ① 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对比巴黎和会),引起各界人士强烈反应,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 ② 上书主张: · 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 强调变法维新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主张改革内政外交。 · 设“议郎”,议郎由府县民选产生,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 ③ 影响: · 虽然没有上达给皇帝,但却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由办报刊、翻译西书发展为政治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⑶ 维新运动的展开:(影响各级人士→统治者→全国) ① 背景/开展特点: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维新人士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② 第一阶段:1895年8月,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 宗旨:强学会以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为宗旨。 · 主体:参加的有维新派、开明人士,如洋务派、传教士等(扩大影响)。 · 发展:成立上海强学会,南北呼应,使东南地区的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 解散:1896年,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上海强学会解散。 · 影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③ 第二阶段: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即《上清帝第六书》。 · 背景:1897年,德国军队抢占胶州湾。 · 内容:上书指出如果再不下决心彻底变法自强,清朝将面临灭亡,主张进行全面改革。 · 影响:上书产生重大影响。 总理衙门 将康有为阐述变法主张的一份新奏疏(《上清帝第六书》)转呈光绪帝,主张进行全面改革 光绪帝 帮助光绪帝坚定开展维新变法的决心 ④ 第三阶段: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北京上海建立总会。 ·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 号召:救亡图存。 · 影响: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2.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⑴ 变法的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⑵ 变法法令:新政的许多措施切中时弊。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冗员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局限:未采纳康梁等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 经济 建立清政府职能部门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工、农、商业 设立铁路、矿物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发展工业技术,提倡私人兴办工厂,奖励创新发明 文化教育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 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加强海军实力 ⑴ 变法的结局: ① 反对势力: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动势力很大,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② 光绪帝和维新派希望得到列强和袁世凯的支持,但袁世凯却与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相勾结,列强也不予支持。 ③ 慈禧发动政变: · 新政开始后不久:慈禧强迫光绪解除光绪帝老师翁同和的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 9月21日:慈禧太后和旧势力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 ·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光仁被杀。 ④ 结局: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⑵ 变法的影响: ① 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 爱国: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 实践:通过变法维新派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 ② 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的可能性,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 · 促进了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③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君主立宪制度、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④ 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更为中华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 · 解放思想、变革观念。 · 建立社团、创办报刊。 · 兴办学堂、提倡女学。 · 移风易俗、精神遗产。 一. 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 1. 义和团运动 ⑴ 背景:19C末,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⑵ 运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组织,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1. 八国联军侵华 ⑴ 侵华战争: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以“救助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⑵ 侵华过程: ① 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阻击。 ②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 ③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命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④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⑶ 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9月 ① 内容: ·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 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② 影响:(标着这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 中国人民普遍认为清廷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 清廷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企图挽救危局。 一. 辛亥革命 1.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⑴ 兴中会的成立: ① 背景: · 清廷新政、预备立宪: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条件。 · 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新式学堂及留学教育的发展。 · 西方民主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 甲午中日战争前,孙中山上书想依靠清政府走改良道路,发展资本主义。上书受挫后,走上了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 ② 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檀香山 · 地位: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 纲领:“驱逐鞑虏,回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 目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⑵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① 成立: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大会召开,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② 性质: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 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④ 机关刊物:创立机关刊物《民报》。 ⑤ 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政治纲领进一步阐述为三民主义。 · 内容: 民族主义(驱、恢)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解决土地问题 · 意义: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是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① 思想发展: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把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发展为五权分立,增加了“考试权”“监察权”。 ⑴ 武装起义: ①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② 1911年4月黄兴等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1.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⑴ 背景: ①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② 迫于形势,请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⑵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⑶ 过程: ① 1905年秋: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② 1908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近代宪法)。 ③ 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大权掌握在皇亲贵戚手中,史称“皇族内阁”,引起各界不满。 2.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⑴ 武昌起义: ① 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革命党人率先起义(黎元洪领导)。 ② 成功: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未成立)。 ③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⑵ 中华民国成立: ① 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②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 内容 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有进步意义 3.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⑴ 背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压力下任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清廷),主持军政,企图挽救危局。 ⑵ 条件: ① 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 ② 列强:以军事威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支持袁世凯。 ③ 立宪派和旧官僚:攻击革命党人。 ④ 革命党人:孙中山被迫妥协。并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⑶ 就任: ①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①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②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⑴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实践)。 ⑵ 它推翻了清王朝(民族、民权的实现),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⑶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⑷ 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⑸ 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 中华民国初期的社会 1. 反对复辟帝制的斗争 袁世凯的独裁和复辟帝制 维护共和的斗争 背景 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实行独裁统治,遭到各派力量反对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民生主义,发展实业;各派力量反对袁独裁 1913年 刺杀革命党人宋教仁,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 二次革命: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掀起“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1914年 用《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 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护国运动: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各种反袁势力纷纷响应,形成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孙中山积极参加 1916年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去世) 1917年 军阀割据(北洋军阀拒不恢复临时约法) 护法运动:孙中山发起了恢复民主共和象征的《临时约法》和国会的护法运动 2. 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⑴ 原因/背景: ①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②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1915年对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 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⑵ 表现: ①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 ② 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⑶ 萧条: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 新文化运动 ⑴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①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② 一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③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⑴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从第二卷起改为《新青年》)。 ②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③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 《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 ⑵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 · 民主: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 科学: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 陈独秀《敬告青年》: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陈独秀指出旧道德的本质是为封建政治服务。 · 出现“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③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形式: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文体自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 内容: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 新文学的典范: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⑶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 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③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④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49) 1. 五四运动(1919) ⑴ 背景: ① 政治: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军阀混战。 ② 经济:中国民族工业落后。 ③ 阶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发展。 ④ 思想: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 ⑤ 世界: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 一战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民族危机加深。 ⑵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① 1919年初: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② 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③ 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⑶ 过程: ① 1919年5月4日示威游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② 波及全国: · 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从此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随后波及全国。 ③ 作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 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 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⑷ 意义: ①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 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③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⑸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① 李大钊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 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 ③ 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其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 ⑴ 建党的条件: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⑴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23日上海 ① 参与者:出席会议的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 ② 党的纲领: ·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 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 ③ 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人运动。 ④ 领导人: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⑤ 意义:“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 国民大革命运动(1924~1927) ⑴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① 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党的中心工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必须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② 孙中山: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使他认识到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同时认识到武装的重要性:黄埔军校)。 ③ 共产国际: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孙中山统一国共合作。 ⑵ 国民党“一大”和新三民主义:1924广州 ① 改组:大会通过宣言,改组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 ② 三大政策: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③ 新三民主义: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内容 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核定地价,解决土地问题 意义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④ 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但又有原则的区别。 ⑤ 召开意义: · 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 此后,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⑶ 黄埔军校:1924 ① 背景:经过数次革命后,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之一是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② 建立:1924年,孙中山联合共产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③ 意义: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一批军事骨干,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 ⑷ 1924年孙中山北上(1925年病逝): ① 目的:为了谋求国家的和平统一,推翻军阀统治。 ② 主张:宣传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 ⑸ 北伐战争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①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 ① 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⑴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探索:国民革命时期 ①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领导权):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②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基础):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十年内战(1927~1937) 1. 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4)=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⑴ 南昌起义: ① 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② 原因: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 ③ 过程: ·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起义成功。 · 南下广东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 · 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④ 意义: ·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军节)的开始。 ⑵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①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②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⑶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①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进攻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②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革命道路。 ③ 意义:井冈山革命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井冈山革命地建立后,中共开辟一系列革命根据地)。 ⑷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探索: ① 基础:在总结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失败的教训、井冈山等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城市失败,农村成功)。 ② 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火燎原》。 ③ 思想:将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斗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④ 意义: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探索出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革命道路。 2. 30年代初中日矛盾的显现:九一八事变 ⑴ 背景:日本政策、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内战。 ⑵ 过程: ① 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东北沦陷。 ② 华北:向华北进逼,出现华北危机。 ⑴ 影响: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民族危机加深。 1.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⑴ 背景及原因: ① 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 ②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⑵ 遵义会议: ① 召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② 会议内容: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改造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⑶ 长征胜利: ① 背景/原因: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 ②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③ 1936年10月:红二、四、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一.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 20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 2.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⑴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侵华:九一八事变)。 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 建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次合作,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 ② 意义: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3. 战争的过程 ⑴ 战争特点: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⑵ 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主战场,共产党配合 ① 四大会战: ·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 徐州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 · 武汉会战、太原会战。 ② 结果:中国军队无力抵抗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③ 日本侵略罪行:1937年12月首都南京(南京自27年~建国一直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中国首都)大屠杀。 ⑶ 相持阶段(1938.10):敌后战场是主战场,国民党配合 ①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② 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根据地军民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抗战时期的经济政治:国民党统治区和解放区 ⑴ 国民党统治区:日渐萎缩的民族工业 ① 表现:抗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② 原因: · 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的掠夺主要采取“军事管理”方式,进行经济掠夺。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 · 国民政府:借机强化对经济的控制,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在夹缝中生存的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⑵ 解放区:民主政治建设 ① 延安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 · 原则: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人员分配按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的比例执行。 · 作用:团结了广大群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② 普选制度: 施行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 作用 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参加到各级政权的行政管理中 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抗战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 ⑴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⑵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⑶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⑷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3.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⑴ 《新民主主义论》(40年抗战期间): ① 内容: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解决了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② 意义: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⑵ 中共“七大”: ① 背景:抗战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②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⑴ 背景: ①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的两种命运的抉择。 ②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准备发动内战。 ③ 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⑵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① 谈判: · 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 · 共产党接受谈判原因: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 ① 会谈纪要“双十协定”(10月10日):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在适当的时间召开政协会议,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⑴ 政协会议的召开(1946年重庆):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① 内容: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② 结果:会议结束后,国民党继续坚持一党独裁的方针,先后制造了一系列迫害民主人士的惨案,破坏政协决议。 ⑵ 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 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 ⑴ 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7月~1947年6月 ① 粉碎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经过8个月作战,歼敌71万多人,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② 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 ⑵ 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秋 ① 攻击中原原因: · 当时敌人力量在山东、陕西,中原区防守力量较弱。 · 中原区战略位置重要,威胁到国统区南京、武汉。 ②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⑶ 人民民主运动的蓬勃展开: ① 1947年5月:在中共领导下,国统区掀起了反对国民党的人民民主运动: · 运动:1947年5月,上海学生发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迅速发展成全国性的学生运动。 · 运动意义: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的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战线(第一战线:解放区共产党)。 ② 1948年4月: · 运动内容:中国中央颁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 · 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民主人士形成稳定团结的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⑷ 战略决战的胜利:1948年9月~1949年1月 ① 背景:1948年秋,解放军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② 三大战役: · 辽沈战役(1948年9月):战略决战从东北展开,东北解放军经过两个月作战,解放东北全境。 ·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解放北京和天津,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 ·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中原地区展开决战,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 ③ 结果: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长江以北基本解放)。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 1. 解放战争的胜利 ⑴ 北平谈判: ① 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国民党政府发出“求和”声明。 ②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最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⑵ 解放战争胜利: ①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 ② 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③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解放战争取得胜利(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南京国民政府覆灭;区分解放战争与解放全中国)。 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与习俗(衣食住行) ⑴ 服饰: ① 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国民生活当中。 ·“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比如西装。 ② 影响: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进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⑵ 饮食:传统饮食文化受到冲击,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 ⑶ 建筑:在通商口岸和租界,出现了和传统建筑不同的西式洋楼或中西合璧的豪宅,这些建筑与中国传统的民居形成鲜明对比。 ⑷ 社会风俗: ① 戊戌变法时期: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影响下,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 辛亥革命后: ·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 礼仪: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称呼:“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和平等、自由的精神。 · 婚姻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2.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⑴ 铁路修筑: ①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被拆除。 ② 19世界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唐胥铁路)。 ③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其中90%为外国修筑并控制。 ④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 背景:洋务运动时为培养洋务人才,清政府派幼童赴美留学,1872詹赴美。 · 1905年:詹天佑负责修筑京张铁路,用“人”字形路线;1909全线通车。 ⑵ 航运业的发展: 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水上运输(主要为海上)。 ②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开始兴办民用工业,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业的垄断局面。 ⑴ 通讯事业的发展: ① 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有线电报,1899出现无线电报),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从此电报线编辑各省,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② 影响: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1. 大众传媒的发展 ⑴ 报刊业:《申报》(1872~1949,商业性报纸)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政治性报纸:《新青年》《国闻报》《时务报》《民报》《中外纪文》)。 ⑵ 电影业: ① 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②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③ 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⑶ 影响:近代报刊和电影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是政治斗争的武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第四单元 现代史: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 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1. 建国初期的政治和经济 ⑴ 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政治): ① 背景: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未完成,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② 新政协的召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 职能: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初步建立了政协制度)。 ·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 大会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为副主席,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 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 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⑵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经济): ① 新中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长期的战乱,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②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⑶ 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军事):新中国建立前后,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解放军解放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的工作。 2. 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发展+三大改造)和三大改造 ⑴ 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一五计划(53~57) ① 前提:毛泽东于1953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于1953年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 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 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④ 意义: ·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依旧是落后的农业国)。 · 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初步形成合理工业布局。 ⑵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经济上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53~56) ① 前提/背景:根据一五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 三大改造的内容: · 农业: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 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工商业: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① 意义: ·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经济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 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⑴ 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① 表现: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 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 意义: · 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政治上标志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⑵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 1946年政协: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② 1949年政协: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 1954年人大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能,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④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 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 《共同纲领》: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 ② 1954年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66) 1.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⑴ 背景: ① 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56年)。 ② 我国开始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这一过程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⑵ 中共八大(北京召开): ① 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 主要任务: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① 评价:八大的探索是正确的,但其确定的路线并未贯彻。 ⑴ 八届一中全会(1956):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 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1958~1965) ⑴ 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 大跃进: · 背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 内容:片面要求大办农业、大办工业 大办农业 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口号 大办工业 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 工业各生产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美的高指标 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 · 影响: 环境 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 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浪费了人力和资源 ② 人民公社化运动: · 背景:“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中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 内容: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 影响:管理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严重,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与农民利益。 ③ 评价/影响:严重的经济困难 ·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没有正确认识国情,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⑵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60~62(62年恢复) ① 调整: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② 恢复:1962年开始: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③ 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⑶ 经济建设的成就: ① 1959年:在我国黑龙江省西部草原发现了大油田。 ② 1960年:展开大庆石油会战,三年后基本建成大庆油田(1963)。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 文革发生的原因 ⑴ 背景:60年代中期,党内“左”倾错误发展。 ⑵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① 判断:认为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② 出发点: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③ 目的:通过文革,把“走资派”篡夺的权利夺回来。 ⑶ 林彪、江青集团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1. 政治: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⑴ 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 ⑵ 人员: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知名人士和学者遭到批斗、抄家和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⑶ 法律:宪法、法制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⑷ 制度:全国人大十年未召开,人民代表无法正常行使职权;政协制度无法实行。 ⑸ 政府:造反派夺取各级领导机关的权力,各级党政机关陷于瘫痪。 1. 经济:国民经济的劫难 ⑴ 文革的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⑵ 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2. 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3. 纠正文革错误的努力 ⑴ “文革”初期:邓小平受到批判和斗争,被停止职务,下放到江西的工厂劳动改造。 ⑵ “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1. 伟大的历史转折 ⑴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 背景:1977年2月,国内报刊发表社论,提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② 讨论: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局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建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基础。 ③ 讲话:1978年11月邓小平讲话 · 内容: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作用:在中国面临何去何从的重要历史关头,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 ⑵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① 内容: · 思想: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方针: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 重点: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 中心:确立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法制建设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2. 组织: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 3. 民主法制建设 ⑴ 1978年提出法制建设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⑵ 1979年: ①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民主是法制的基础,健全的法制保障民主权利。 ② 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⑶ 1982年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 54年宪法: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大法形式确立人代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标志着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②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⑷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① 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② 发展/影响: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1. 经济体制改革 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① 内容:1978年安徽(最先:凤阳县小岗村)四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含义: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 性质: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经营权、管理权属于人民。 ② 意义: · 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粮食产量,发展农业生产。 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① 内容: ·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 · 所有制: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 影响: · 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 · 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 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2.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⑴ 建立经济特区: ① 背景:1979年初邓小平与广东省领导谈话。 ② 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的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基础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③ 东南沿海地区设置特区的有利条件: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 ④ 发展过程: · “出口特区”:深圳、珠海。 · 1980年:“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① 成果: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⑴ 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 ① 沿海港口城市: · 1984年:国家决定开发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5年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放。 ② 沿海经济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92年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⑵ 浦东开放区: ①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② 意义: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⑶ 对外开放的格局: ① 体系: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边境)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② 标志: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⑴ 背景: ① 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②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思想僵化等),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改革进入低潮。 ③ 国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⑵ 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 “南方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 ② 内容: ·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姓“资”姓“社”的问题: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③ 意义:冲破了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⑶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 祖国统一大业 ⑴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① 背景: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轰金门,实现30年来的真正停火。 · 1981年9月(序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可保留军队;现行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② 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一国),大陆十几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制)。 ④ 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⑵ “一国两制”思想首先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① 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 香港回归: ·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 · 1984年: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人民解放军驻香港。 · 意义:中国人民洗雪香港被侵占的国耻,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成功范例。 ③ 澳门问题: · 背景:香港问题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成功范例。 ·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⑶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 1979年: · 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 交流: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 意义: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 ②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 1992年“九二共识”: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③ 9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两岸民间交流仍冲破阻力,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增强。 1. 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理论发展 ⑴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①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邓小平理论。 · 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会议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②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① 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① 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 意义: ·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③ 发展: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一. 现代中国的外交 1.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次建交高潮: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⑴ 背景: ① 二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② 面对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新中国为保障主权、自由及领土完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 亚非拉许多国家赢得民族独立,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主斗争和反帝运动。 ⑵ 内容: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52年) ① “另起炉灶”: · 内容: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 意义:取消了半殖民地性质的国际关系,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②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③ “一边倒”(外交基础):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利:打破美国封锁包围,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及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国际交往中不处于孤立地位。 · 弊:加大中国与西方差距,对促进交流、经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⑶ 与苏联建交结盟(第一个建交高潮): ① 与苏联建交: ·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49年底: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举行中苏会谈。 · 1950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同盟关系(1980年解除后,支持不结盟政策)。 · 苏联贷款给中国三亿美元: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 在建国后的一年里: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53~55年第二个建交高潮:临近、新兴独立国家) 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 背景:新中国积极同领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② 提出过程: ·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⑵ 日内瓦会议: ① 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② 内容: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中南半岛)和平问题,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⑶ 万隆会议(亚非独立国家会议): ① 会议: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 ② 内容: · 问题: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 · 结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③ 意义: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利于打破美国孤立中国政策。 1.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新局面(第三个建交高潮:与资本主义国家) ⑴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 背景: · 新中国成立:中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 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② 原因/条件: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 恢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23国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⑵ 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 背景:由于美国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② 原因: 世界局势 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美国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 新中国二十多年来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作用重大 中国面临新的战略抉择: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是十分有利的;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 ① 过程: 1971年4月 “乒乓外交” 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访华 “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 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将访问中国 1972年2月 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⑴ 中日关系正常化: ① 背景:二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② 1972年: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⑵ 第三次建交高潮:70年代初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高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1.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改革开放后) ⑴ 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⑵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⑶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 ⑷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一.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 1.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⑴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① “两弹一星”: · 背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以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 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 1970: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② 载人航天:“神舟”飞船于2003年10月14日运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⑵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①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② 影响: · 杂交水稻单产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 ⑴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① 发展: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 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银河1号”。 · 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 ② 意义: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⑵ 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① 李四光创立新的理论:地质力学理论(建国前)。 ② 影响: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我国相继找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油田等大型油田,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1. 建国以来教育的发展 ⑴ “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教育混乱。 ⑵ “文革”结束后: ① 邓小平复出:充分肯定新中国前17年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 ② 1977年:中断的高考制度恢复,当年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考试。 ③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④ 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2. 建国以来的文学艺术 ⑴ “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① 内容:在科学文化工作(学术文艺)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文艺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② 影响: ·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 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开拓新的创作题材和表演形式,取得成就(老舍《茶馆》、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⑵ 曲折的年代: ① 表现:“双百”方针未能贯彻下去,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革”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许多作者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② 文革开始后:全国上下形成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 ⑶ 文艺的春天: ① 重新提倡:“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② 表现: · 在这种形势下,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 出现以反映“文革”为主题的“伤痕文学”(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反思文学”(追寻造成苦难的历史动因),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1. 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⑴ 物质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总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票证供应 当时粮食和日用品产量有限,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粮食、食油、布料)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工农业产品的增加,供应紧张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政府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票证供应 服装 人们以着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当时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加上衣料要凭布票购买,人们衣服少且旧,成为时尚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和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住房 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 ⑵ 大众传媒:互联网进入日常生活 ① 发展: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仅过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② 意义: · 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 世界史 第一单元 古代希腊和罗马 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⑴ 内容: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城邦政治的发展,在雅典等城邦形成了古代民主政治。罗马为维系统治,在发展过程中法律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⑵ 意义: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体制和罗马的法制思想对后世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2. 希腊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⑴ 古希腊文明: ① 爱琴文明时代(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公元前20~12世纪 · 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17):以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为中心。 ·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7~12):以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城为中心,后被北方的一支希腊人南下征服大多数希腊城邦,迈锡尼文明毁灭。 ② 荷马时代(“黑暗时代”):公元前11~9世纪。 ⑵ 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 ① 以海洋为依托,天然良港众多(地理位置):工商业发展,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② 山地纵横,交通不便(地形):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形成统一的国家,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 ⑶ 城邦和公民: ① 城邦(公民社会):中国古代是臣民社会,权利主体为君主 · 含义: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 基本特征:小国寡民(范围小、多小城邦、人数少)和独立自主。 ② 公民资格:凡父母祖籍(氏族)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3.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⑴ 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8~6世纪:雅典从君主制发展到贵族制): ① 表现: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 ② 政治: · 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战神山议事会议”)。 · 公民大会名义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 · 出现僭主政治的倾向。 ③ 经济:债务奴隶制 · 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 · 平民:无力还贷,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所有的贷款或租地都要以人身作为抵押,如果交不起债务或地租,他本人或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 ④ 后果:贵族的专横和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给贵族统治敲响了警钟。 ⑵ 雅典城邦的政治派别: ① “平原派”:贵族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② “山地派”:下层平民主张进行激进的民主统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③ “海岸派”:工商业者主张温和的政治改革,与“山地派”的共同目标是反对 贵族专权。 ⑴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期) ① 梭伦出身:出生于贵族家庭,后外出经商谋生,了解各地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② 背景: · 矛盾:公元前594年,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 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被授予“仲裁者”和“立法者”的权利。 ③ 内容:打破贵族专权/扩大平民政治权利 · 废除债务奴隶制(第一个改革措施):颁布“解负令” 内容 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释放债务奴隶 意义 巩固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实质 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用财产等级取代血缘等级 内容 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应尽的义务越多 意义 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 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使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道路 · 重组国家机构: 公民大会 为打破贵族专权,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建立:从组成雅典的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职责: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司法制度 建立:设立公民陪审法庭(无财产限制,最低等级公民可以参加)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意义: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被打破 · 鼓励发展工商业: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发展贸易。 方面 内容 农业 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的出口;禁止粮食出口 抑制粮食涨价,保障平民生活的稳定 手工业 大力促进手工业的发展 雅典公民须学一门手艺 吸引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对携带家属移民雅典的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 商业 改革币值与度量衡制,推动雅典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④ 梭伦改革的影响: · 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 改革的问题和矛盾:贵族和平民都有许多不满 “平原派” 企图恢复旧秩序 “山地派” 不满足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推行改革 “海岸派” 拥护梭伦的新政策,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消除纷争 ⑴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后期) ① 措施:沿着梭伦开辟的道路进行政治改革(贵族与平民利益的分配),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五百人会议” 内容 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氏族部落(每个地域部落为三派的融合),每个部落中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 作用 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削弱了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削弱血缘关系,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 推行“陶片放逐法” 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势力,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② 意义: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⑵ 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 ① 改革措施: · 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 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 · 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② 改革意义: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伯利克里时期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体现:哲学高度+民主政治完善)。 1. 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⑴ 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任期制),尊重城邦独立和主权(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⑵ 主要政权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⑶ 作用: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⑷ 局限: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的政治制度,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无民主;直接民主泛滥。 一. 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公元前五世纪:伯利克里时期) 1. 希腊自然哲学 ⑴ 地位:希腊哲学是欧洲及至西方哲学的源头。 ⑵ 形成前提:为希腊哲学的产生和高度发展创造了前提。 ①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 ② 奴隶制的发展。 ③ 相对民主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④ 缺乏系统严格的宗教教条和宗教伦理。 ⑶ 希腊哲学家: ① 智者学派:伴随着民主社会政治发展而产生的智者学派将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人和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②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丰富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对世界思想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⑷ 希腊自然哲学的意义:意味着人开始脱离宗教的束缚对世界的本原进行独立探索,标志着西方人的精神的觉醒。 1. 人文主义思想和兴起 ⑴ 人文主义思想兴起的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带来人的自信,又由于政治活动和法律的需要,出现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把人放到思考的核心地位,思考人的问题。(对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反教会、恢复人的尊严和地位) ⑵ 智者学派的兴起及其人文主义精神(讲人不讲道德): ① 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出现了智者学派(伴随着民主社会政治发展而产生)。 ② 思想: · 智者学派开始以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 · 社会道德: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实质上忽视了伦理道德问题(相对主义倾向)。 ③ 代表人物:普罗泰德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 ⑶ 苏格拉底(讲人也讲道德:“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智者学派同时代): ① 内容:“美德即知识”(知识第二、三类:对于“应该如何”的规范性洞见,对真正自我的洞见。知识=知识+应该怎样做且能够做到:美德即知行合一) · 认为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 · 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② 意义: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⑴ 柏拉图的出身与政治活动:反民主的政治态度 ① 出身: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理想的教育环境,充裕的财富和闲暇伴随一生。 ② 教育: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 ③ 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与雅典之战):雅典惨败(根本原因:民主决议战争策略),战后雅典恢复了民主制,新政权以渎神罪对苏格拉底处以极刑,此事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与不满。 ④ 三次游历叙拉古: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去埃及、意大利游历,三次游历意大利叙拉古,考察各地制度风俗,与各地学者接触。第一次游历叙拉古时,在埃及结识了阿启泰,对于他理想的国家理论形成有重要影响。 ⑵ 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本体论和社会理论) ① 理念论(本末倒置的唯心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 · 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真实、完美而永恒。 · 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虚假、残缺而变幻。 ② 《理想国》:《国家篇》集中了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 · 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哲学王”担任。 · 国家由三阶级构成:护国者(治理国家,有智慧之德)、卫国者、生产者。 · 若三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⑶ 教育活动: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① 教育活动: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② 学生:大多来自城邦的上层社会,进入学院必须学好几何学,亚里士多德是其中的代表。 1.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⑴ 师从柏拉图(阿卡德米学园): ① 出身: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马其顿,父亲是御医。 ② 被柏拉图称为“学园的头脑”,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柏拉图十分敬重,但不盲从。 ⑵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① 哲学(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 认为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 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形式属于精神世界,形式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② 逻辑学:创建了被称为工具科学的逻辑学,研究了三段论,即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 ③ 伦理学:“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④ 评价/总结: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学术活动涉及许多学科领域。 ⑶ 教师生涯: ①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请亚里士多德作为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②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建“吕克昂”学园,被称为逍遥学派。 ③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 一.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 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的形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⑴ 背景:罗马共和国 ① 建立:公元前509年(公元前六世纪末期:雅典共和国民主政体基本确立时期): 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寡头政治)。 ② 早期:贵族垄断着司法和立法大权,损害平民利益。 ③ 平民和贵族矛盾的激化(法律产生原因之一)。 ⑵ 《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公民法 ① 出现: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非世界第一个成文法)。 ② 内容及作用: · 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既得”:体现对贵族利益又维护又限制):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可以给他带上镣铐。 · 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形成。 2.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的发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⑴ 背景: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罗马帝国的扩张 至1世纪后期,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 罗马法发展的要求 矛盾:在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 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和贸易有所发展 ⑵ 表现(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 东罗马帝国:罗马法的完善 ⑴ 罗马法体系的完成(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⑴ 罗马法发展过程: 背景 发展 地位 罗马共和国(前6世纪)(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 (《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形成 罗马帝国(3世纪) (疆域扩展) 公民法→万民法 罗马法发展 东罗马帝国(6世纪) 《民法大全》 罗马法完善 ⑵ 人民的概念: 人民 自由民 公民 贵族和平民 公民法 万民法 非公民 非罗马公民,为外籍民 非自由民 奴隶、妇女、非成年男性等 1. 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⑴ 对罗马的影响: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⑵ 历史地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和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 ⑶ 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许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⑷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二单元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15~18世纪) 一.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1. 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 ⑴ 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和条件: ① 思想:15世纪,《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的流传使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 ② 经济: · 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把东方的商品转运到西欧市场,获得丰厚利润。 · 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西欧人渴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③ 政治:当时西欧政局动荡,各国竞争激烈。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中央王权和君主专制兴起),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④ 宗教: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⑤ 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多桅帆船:提高航行速度,在各种风向中操纵自如,适于远洋航行。 · 中国发明的罗盘:确保不迷失方向。 · 地圆学说被人们认可。 ⑵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为了到达东方,葡、西分别组织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时间 国家 航海家 过程 到达地点 影响 1487 葡萄牙(东) 葡萄牙人 迪亚士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非洲最南端“风暴角” 迪亚士命名为“风暴角”后来葡王改为“好望角” 1492 西班牙(西) 意大利人哥伦布 横渡大西洋 美洲巴哈马群岛 称当地居民“印第安人” 后来三次横渡大西洋 美洲大陆沿岸 没有到达亚洲,但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不久 意大利人 亚美利哥 提出美洲不是印度,是新大陆。 大陆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1497 葡萄牙(东) 葡萄牙人达迦马 沿迪亚士开辟航路前行 印度 1519~1522 西班牙(西) 葡萄牙人麦哲伦 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⑶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 世界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 商业革命(西欧): ·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未形成世界市场):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把亚非美的产品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 · 贸易中心转移: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英国获利)。 · 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近代金融和商业的形成):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金融机构)纷纷出现,商业地位日益重要。 ③ 价格革命:大量作为货币的贵重金属投入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地主势力衰落。 ① 欧洲经济:欧洲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 1. 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5~19世纪) ⑴ 殖民扩张的历史发展: ① 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杀人越货的掠夺方式。 ② 工业革命到一战: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商品输出形式。 ③ 一战后:衰落;二战后:殖民体系解体。 ⑵ 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16世纪): ① 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 葡萄牙:在非洲和亚洲沿海建立殖民据点,控制东西方商路(后被荷兰取代)。 ③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屠杀和奴役当地居民印第安人,掠夺金银财富。 ④ 此后: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 ⑶ 荷兰的殖民扩张(17世纪): ① 背景与特点: · 资本主义国家: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未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英国首创政治制度)。 · “海上马车夫”:荷兰有1.5万艘船只,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 ② 殖民活动: · 贸易公司:在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 亚洲:侵入印度尼西亚,取代葡萄牙控制了东西方的商路,一度占领台湾。 · 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纽约)为中心的殖民地。 ⑷ 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① 背景:新航路开辟后,利用大西洋航路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殖民的竞争。 ② 地位确立的过程: a) 西班牙(16世纪): · 英国经常截击西班牙从美洲运送金银的船只,两国矛盾激化。 · 1588年:西班牙派出“无敌舰队”讨伐英国失败,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b) 实力加强(17世纪): ·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 · 17世纪中期:英荷爆发了三次战争,荷兰战败(AMBER)。 · 17世纪末:英国爆发了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实力逐渐增强,为殖民争夺奠定了基础。 c) 荷兰:17世纪中期,英荷爆发了三次战争,荷兰战败。 d) 法国: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⑸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与影响: ① 扩张条件: ·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资本原始积累。 ·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 特点(扩张形式): · 殖民掠夺:西欧殖民者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和殖民据点。 · 垄断性贸易公司:殖民者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 杀人越货:西欧国家生产力不高,依靠正常贸易不能满足贪欲,抢掠欺诈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劣手段。 · 黑奴贸易: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进行黑奴贸易(结束的原因:工业革命后所需劳动力减少+启蒙运动的影响)。 · 各国间的殖民竞争:相互贸易、战争、取代。 ① 影响: 积极 欧洲国家获得大量财富,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消极 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美洲:在西班牙殖民者抢夺大量财富的同时,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 非洲: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上亿的人口 一. 西方人文精神和近代思想的兴起 1. 文艺复兴: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运动(意大利→扩展) ⑴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14、15世纪): ① 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 思想: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控制文化思想的教会否定现世生活,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祈求来世的幸福。 ③ 文化:大量古典文化回流(拜占庭帝国灭亡后罗马文化回流)。 ⑵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 ① 文艺复兴运动: · 这场运动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 实质:不是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② 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 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主张:虽然信仰宗教,但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⑶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艺成就: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① “文学三杰”: · 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示了教士和贵族荒淫伪善的面目,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 但丁《神曲》 ·彼得拉克《十四行诗》。 ② “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 · 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通过宗教题材反映人间母子的亲情。 · 作品特点: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 创作特征: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 ⑷ 文艺运动的扩展: ① 扩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其他国家。 ② 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 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卓越的戏剧家。 · 思想:在作品中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极富个性,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 1. 宗教改革(新教产生) ⑴ 基督教背景:11世纪时,基督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和罗马为中心,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来分别称东正教和天主教,活动范围分别主要在欧洲的东部和西部地区。 ⑵ 中世纪教会的强大势力(中世纪:5~15世纪): ① 中世纪背景: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封建(封邦建国)社会时期。 ② 教权强大: 政治 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确立了对欧洲的神权统治 经济 教会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获取大量的封建地产收入 社会生活 天主教的影响无处不在。教堂星罗棋布,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思想 基督教成为人们长期的普遍信仰 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挑战,教会对“异端”严厉镇压,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异端”裁判所 ③ 王权衰弱: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近代国家未形成,处于分封状态,直到14世纪)。 ④ 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 基督教会是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教会既拥有宗教权利又拥有世俗权力,甚至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 · 罗马教廷鼓吹教权高于王权:11世纪亨利四世的“卡诺莎之辱”是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 · 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进行了长期斗争。 ⑶ 宗教改革背景: ① 中世纪教会的强大势力。 ②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⑷ 德意志宗教改革: ①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背景: · 思想: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 精神:16世纪时(此时教会力量在衰退),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在中央集权的英国势力很小),教会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 · 经济:通过征收什一税、出售赎罪券及教会职务等方式,从德意志掠去了大量的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 直接原因: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派人到德意志地区兜售赎罪券,引起了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的反感,他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荒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 马丁路德主张: · 赎罪券:赎罪券不能赦免罪过,因为教会无权赦免,只有上帝才有赦免权。人们依靠内心的虔诚忏悔才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 · “因信称义”/“因信得救”(理论基础):人们的内心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能够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赦免和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 坚持《圣经》最高权威,反对盲从天主教会: 内容 马丁路德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他将《圣经》译成德文,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作用 有利于宗教改革,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从而推动民族国家(NATION)形成 ·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还提出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① 改革意义: · “九十五条论纲”发表后:消息很快传遍德意志,激起了各地反对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 翻译《圣经》:有利于宗教改革,推动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⑴ 加尔文宗教改革(16世纪): ① 生平: · 出生于法国。 · 流亡海外:因宣传马丁路德的主张,遭法国天主教会指控为异端而流亡海外,期间发表《基督教原理》。 · 1536年来到瑞士的日内瓦: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② 主张: 与马丁路德相同 主张信仰得救 坚持《圣经》最高权威,反对盲从天主教会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废除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建立新的教会组织 思想核心: “先定论” 人在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沉沦,是选民还是弃民;先定不因人的行为改变(反对教会外在的仪式) 获救的标准: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弃民贫困苦难 肯定人的努力和现实成功(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制度:政教合一 规定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但实际上两者已结为一体 禁欲主义 禁止恶习和娱乐活动,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 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和个人 西班牙人文主义科学家塞尔维特由于不同意加尔文的观点被处以火刑 ③ 影响: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 ⑵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① 背景: 王权 16世纪初,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资产阶级 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教会的情绪不断高涨,英王亨利八世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教权 直接原因:教皇未批准亨利八世离婚,双方矛盾激化 ②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 政治: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 · 宗教: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 经济:封闭修道院并没收其财产,转归为王室所有,进一步打击宗教势力。 ③ 作用: · 打击了教会势力。 · 英国国教:宗教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 · 英国民族教会:英国国教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原来是罗马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法令(教权服从王权),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⑴ 宗教改革的意义: ①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波及原来天主教统治下的欧洲广大地区,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② 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 通过宗教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教派,统称为新教。 1. 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兴起(封建中世纪割据势力强,教会控制→13、14世纪中央王权的兴起、君主专制的出现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资产阶级兴起→民主思想的兴起) ⑴ 中世纪的教权和专制主义思想: ① 背景: · 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 基督教会是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基督教成为人们长期的普遍信仰。 · 教会既拥有宗教权利又拥有世俗权力,甚至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 · 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进行了长期斗争。 ②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阿奎那思想(托马斯主义): · 主张: 君权神圣(教权高于王权,王权神圣) 一切权力来自上帝,世俗权力来源于上帝的授予。教皇是上帝的代表,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国王,君主应当服从教会和教皇。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 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国家让一个君主进行统治,以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统一(为维护封建统治)。宇宙中有一个王,人中有一个王,蜂群中有一个蜂王 · 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 目的:论证教权高于王权。 ⑵ 君主专制的兴起及其理论:中央王权兴起致使君主专制的兴起。 ① 君主专制的兴起背景:中世纪(5~15世纪)后期14、5世纪 · 各种势力的兴衰: 教权衰落 封建(封邦建国)割据势力走向衰落:由于社会矛盾尖锐,人民需要结束这种局面 王权兴起 民族主义(即国家主义)和中央王权(由于战争:如英法百年战争中王权兴起)兴起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城市力量壮大,市民阶级兴起 · 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新兴资产阶级和包括教会在内的封建势力旗鼓相当 王权和教权的矛盾 王权和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王与议会间的尖锐对立 ② 君主专制的理论: · 背景:伊丽莎白一世死后都铎王朝灭亡(16世纪末),詹姆士一世继承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 詹姆士一世思想: 继承“君权神圣”思想,鼓吹“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理论 思想:国王权利来自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 目的:为在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中,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 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英国:有限君主专制;法国:绝对君主专制,如路易十四),“王在法上” · 理论的影响: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英国国内关于“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的争论,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查理一世继位后,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⑴ 荷兰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启蒙思想前奏) ① 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意识形态概念)君主专制的斗争。 ② 背景: · 近代民主思想最基本的内涵:欧洲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保护本阶级的利益,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和个人独裁,把“天赋人权”、“分权制衡”、“主权在民”等信条作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则。 · 封建势力:16C中叶,尼德兰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摆脱西班牙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南部比利时与北部荷兰分裂,成立“联省共和国”即“荷兰共和国”,但荷兰内部还存在着封建残余势力。 ③ 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理论,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核心)和民主权利。 · 天赋人权: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 · 民主制是最自然,最自由的政体:只有在民主政治中,所有人才能够平等,才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论自由。 · 政治(权利、专制)的目的是自由。 · 特点(理论基础):包含天赋人权思想和社会契约论色彩。 一. 英国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起源 ①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不久,贵族再次与国王发生冲突(中世纪末期贵族和资产阶级与王权冲突)。 ② 1265年:贵族、骑士和市民(资产阶级)等召开会议,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 议会分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 · 议会权力: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新税须获得议会同意。 2. 英国革命的背景 ⑴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新航路开辟内容联系): ①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 16、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位置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工农业促进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也迅速发展 都铎王朝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起来,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 新贵族兴起(圈地运动) 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剧增,巨大利益使贵族地主们竞相圈占农民的土地养羊(由于封建社会形态中土地非私有。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英国农村出现资本主义农牧场,新贵族兴起 ·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许多资阶和新贵族成为议会议员,在议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限制王权的议会力量不断增强。 ① 殖民霸权:16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舰队成为海上强国。 ⑴ 新教教派:清教的兴起(16世纪中后期) ① 要求消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反对繁琐的宗教仪式。 ② 提倡禁欲、节俭和积累财富。 ③ 作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清教徒在英国革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⑵ 国王和议会的矛盾: ① 背景: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② 国王的专制统治: 政治 国王詹姆士一士和继承者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推行君主专制统治。 经济 专卖制度 推行由王室操纵的垄断制度,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无法自由经营企业。 非法征税 由于政府财政拮据,詹姆士一世企图通过增税来解决危机; 20年代查理一世继承王位:财政状况更加恶化,政府以借款维持生存,查理一世试图征收由议会通过的特殊捐税来解决问题。 ③ 议会的斗争: · 专制后果: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激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 1628年《权利请愿书》: 过程: 议会于1628年通过,并声称国王承认后才考虑其征收新税的要求,查理一世同意又反悔后,议会号召人民抗税,查理一世于1629年将议会解散。 内容: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军队不得驻扎在民居。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⑴ 英国革命的爆发: ① 1629年:英国经历了11年无议会的国王个人统治时期。 ② 1634年:查理一世强行征税,恢复“船税”,群众认为这是违背《权利请愿书》的行为,纷纷抗议。 ③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国内形势危急。 ④ 1640年:查理一世于1640年被迫再次召开议会,英国爆发革命。 ⑤ 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列举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抨击苛捐杂税。查理一世打破不以武力侵犯议会的传统,率领士兵到下院逮捕反对派领袖。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内战爆发。 ⑵ 共和国和克伦威尔的统治:(第一个近代共和国出现在美国) ① 内战以议会的胜利告终,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 · 骑兵军:内战爆发后,占据优势的议会军屡战屡败,出生于英格兰贵族家庭的清教徒克伦威尔组织一支骑兵军,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中选出。 · 马斯顿战役:骑兵军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赢得“铁骑军”称号。 · 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以铁骑军为核心,组建了“新模范军”,赢得纳西比战役。 ① 1649年:英国建立英吉利共和国(无议会,无国王),内战中崛起的军人、作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的克伦威尔(1658年去世)掌握了国家政权。 ② 克伦威尔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对内: 军事独裁 掌握国家政权,武力维持统治,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解散议会,实行护国政体,克伦威尔成为共和国的终身“护国公” 压制民主思想,社会生活禁区多 将全国分为11个军事行政区,每个区的将领有军事管制权利(统辖民兵征税+监督居民行为),对克伦威尔直接负责 对外政策 远征爱尔兰+进行英荷战争(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 ⑴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① 复辟原因: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宁愿恢复王权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② 1660年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意流亡海外的查理一世之子带领保王分子返回伦敦,登上王位,成为查理二世,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复辟时期。 ③ 政治统治:查理二世曾许诺赦免一切革命者,尊重于1660年新选出的议会的权利,但后来复辟政府对参加革命的人反攻倒算。 ⑵ “光荣革命”: ① 原因及背景: · 80年代中期,查理一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开始进行统治,他在全国恢复天主教,实行专制统治。 ·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发动了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② “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1.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责任内阁制 ⑴ 1689年《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确立: ① 《权利法案》颁布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 ② 《权利法案》主要内容: 议会权力 议会权力:议会必须定时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 议员自由:议会下院议员自由选举产生(代议制),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和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限制国王 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不得随意征税,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等 ③ 《权利法案》作用: · 以法律条文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 ·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 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及其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议会高于王权。 ⑵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 形成过程: · 传统:英国国王很早就有在宫中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 · 18世纪以后: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 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② 责任制内阁的组成: · 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政府),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 内阁的首脑:首相 来源 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权力(掌握国家大权) 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及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首相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③ 制度的运行原则: ·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 集体责任制: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 两党轮替制:工党和保守党。 ④ 英国的党派: · 英国议会早期:辉格党和托利党,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内阁形成后两党在英国长期轮流执政。 · 19世纪: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为自由党和保守党。 · 20世纪20年代以后:自由党衰落,由工党替代,工党和保守党(在野党)成为英国议会中的两大主要政党。 一. 欧洲的启蒙运动(理性=Reason) 1. 启蒙运动的两大信条: ⑴ 相信在物质的宇宙中存在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自然法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⑵ 相信人类过去充满了黑暗和愚昧,而人类未来则是一片光明,人类的状况总是逐步改善的(人类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2.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思想核心 ⑴ 启蒙运动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② 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 ⑵ 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理性主义思想 ① “理性”精神的来源之一: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物理学的创立)。 ② “理性”含义:人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③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 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 否定一切外在权威,“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 对现实问题的主张和反对: 主张 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反对 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 1. 启蒙运动的过程(英国→法国) ⑴ 17世纪:英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启蒙思想的开端) ① 洛克思想:1689~1690年《政府论》 社会契约论 通过契约组成国家:人民通过互相协议,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 如果国王或政府违背了人民意志,违反了社会契约,人民有权武力推翻统治 国家目的:保护人们生来就有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自然权利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君主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而不是来自于上帝 分权学说 国家存在三种权力:最高权力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对外权属于国王 目的:反对君主专制,为防止专制 ② 洛克理论的作用: · 洛克总结革命经验,为革命和资产阶级、新贵族进行了最有力的辩护。 · 洛克的民主思想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产物,他的分权理论后来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改造,发展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对独立、彼此制约的政治理论,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启蒙思想的影响: · 英国革命的实践对启蒙运动有极大影响,启蒙运动又影响了美法的革命。 · 伏尔泰:用英国革命的经验阐发启蒙思想。 ·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来源于洛克思想。 ⑵ 18世纪中叶:法国的启蒙运动高潮(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反专制、反教会) ①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旗帜,发表大量著作,涉及文史哲等诸多领域。 ·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民反对教会。 ·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 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② 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 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司法权属于法院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 目的:制约君主权力,反对君主专制。 · 作用: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有关国家理论和法的理论的基础。 ③ 卢梭: · 地位: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法国大革命的前驱和精神领袖。 · 著作:教育学《爱弥儿》、自传体《忏悔录》、成名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 · 思想:《社会契约论》 天赋人权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主权在民 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一切权利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社会契约和反抗暴君 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民意,剥夺人民权利,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因此人们以暴力推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是合法且合理的。 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财产。 私有制出现,人类通过订立社会契约建立了国家与法,目的是维护人类自己的自由和平等。 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 ⑴ 启蒙运动的扩展: ① 扩展:启蒙运动很快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 ② 德意志的著名哲学家康德:启蒙运动的总结者和扩展者 · 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 思想: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1. 启蒙运动的影响 ① 启蒙运动宣传人性和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根本)、主张民主和科学,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超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人文主义发展:智者学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②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中国等亚洲国家有深刻的影响。 ③ 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美国和法国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爆发了革命,。 ④ 对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建设起奠基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摆脱封建神学思想束缚和确立资本主义政治法律规范有重要意义。 一.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1. 美国的独立(启蒙运动的影响+美利坚民族国家形成:语言、经济、民族意识) ⑴ 影响美国独立的因素(=大陆会议召开的背景): ① 思想:早在美国独立一百年前,欧洲启蒙思想就开始在北美传播。 ② 美利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共同的语言、经济和民族意识。 ③ 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矛盾的激化: · 七年战争后(英法战争):英国改变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出台税收法令以加重对北美人民的剥削,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日益激化。 · 北美殖民地人民强调:“没有代表权,不许征税”,认为只有殖民地议会具有对殖民地征税的权利。 ·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殖民地与英国矛盾激化。 ⑵ 大陆会议的召开:在殖民地与英国矛盾激化背景下,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华盛顿为参加会议的弗吉尼亚代表。 ⑶ 独立战争的开始: ① 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1775年4月,北美人民在莱克星敦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第一枪。 ② 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费城):决定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 ③ 军队整编:由殖民地民兵联合而成的大陆军由于装备差、指挥难以统一的缺陷而被华盛顿整编为正规军。 ⑷ 《独立宣言》和美国的独立: ① 美国独立的过程: ·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大陆会议指派以杰斐逊为首的五人委员会草拟一份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在第二届大陆会议正式通过,宣布了美国独立。 · 1781年:华盛顿率领大陆军将康华利将军所率英军围在约克镇,将军投降;美国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军队。 · 1783年:美英在巴黎签订合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为独立国家。 ② 《独立宣言》内容: 天赋人权 人人生而平等,人的基本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国王或法律规定的,因此不可剥夺或转让 主权在民 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目的)。 人民革命权利 如果政府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为了保障权利就有权革命以改变或推翻它。 1. 1787年宪法和美国的民主政治建立 ⑴ 1783年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① 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质上是邦联(13个州的松散联盟):《邦联条例》 · 性质:《邦联条例》是一部实质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第一部宪法); · 把13个独立州组成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允许各州保留很大的独立性和一些重要的主权性权利,如征税、征兵和发行纸币等权利。 · 邦联国会是唯一的中央政府机关,但不得干涉各州的内部事务。 ②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华盛顿等领导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⑵ 1787年宪法和美国的民主制度: ① 制宪会议: · 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9月通过1787年宪法。 · 会议主席:华盛顿;核心人物:弗吉尼亚代表麦迪逊。 ② 美国的民主制度:联邦制与三权分立制 联邦制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三权分立 立法权 国会由参议院(每州2人)和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组成,掌握立法权 行政权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 总统的产生: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除非弹劾并定罪,不得被免职 司法权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它的裁决是终审裁决 相互制衡 关系: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原则 总统有权建议国会立法,也可行使否决权阻止其反对的法案通过,或迫使国会进行修改 所有的联邦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终身任职 ③ 1791年《权利法案》——美国国会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 · 背景:1787年宪法原文中并没有保障个人权利的权利法案。在杰斐逊建议下,麦迪逊提出了保障个人权利的宪法修正案,通称“权利法案”。 · 内容:从多方面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如规定宗教、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 ① 1787年宪法的不足: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⑴ 联邦政府的建立和运行: ① 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1789年美国进行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不久第一届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② “美国国父”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 第一届任期(1789年):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 · 第二届任期(1793年):华盛顿在欧洲英法开战的情况下,签署宣言,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从而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之中。 · 1796年9月《告别词》: 内容 华盛顿发表《告别词》,宣布不再争取连任 美欧具有不同利益,不要感情用事地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意义 从而在美国开启了总统任职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这篇告别辞后来被视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在长时间内为美国历任统治者所遵循和发展。 · 开启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1789年4月30 华盛顿在纽约任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1793年 第二届总统 1796年9月 华盛顿发表《告别词》,宣布不再争取连任,从而在美国树立了总统任职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二战期间 由于战争需要,罗斯福第四次当选美国总统,打破了美国总统任职不超过两届的传统 1951年 宪法第22条修正案生效,明确规定总统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一.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⑴ 君主专制统治(绝对君主专制)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① 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 17世纪60年代: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大力强化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挥金如土。 ·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统治更加腐败,国王荒淫无度,他“哪怕死后洪水滔天”,也要及时行乐。 ② 启蒙运动的影响: · 启蒙运动反对专制王权,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 成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的先导。 ⑵ 三级会议和大革命的爆发: ① 会议召开背景: · 路易十六当政时期:国库空虚,债台高筑,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 为了解决危机特别是解决征税问题,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② 1789年5月三级会议: · 第一(贵族)、第二(教士)等级同第三等级(工农、平民、资产阶级)产生了直接的对立: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将国民议会改称制宪会议。 · 路易十六表面上顺应第三等级的要求,暗地里却调遣军队准备围困巴黎。 ①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了象征法国封建专制暴政的巴士底狱,开始了法国大革命(第一次武装起义)。 · 此后,巴黎以外的各城市和乡村也纷纷举行反对封建专制王权的起义。 1.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⑴ 《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大资产阶级(金融)立宪派当政时期): ① 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② 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思想基础 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基本原则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天赋人权,有平等的权利: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 法律: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 财产: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民主权:国家最高权力来自人民 地位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后来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 意义 根本上否定了专制王权(君主)、神权(教会)和特权(贵族),用人权和法制取而代之,体现天赋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与原则 这些原则是对旧贵族和专制王权滥用权力的批判,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宣告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 ③ 君主立宪制政体:1791年9月,制宪会议颁布了法国第一部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⑵ 1792年9月~93年5、6月:吉伦特派当权和第一共和国建立(工商业资产阶级) ① 1792年“八月起义”:第二次武装起义 · 起义:法国人民于8月发动武装起义,占领王宫,逮捕监禁国王,冲垮君主政体。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 吉伦特派当政:作为比较激进的派别,在反封建斗争中比君主立宪派更为坚决。 ② 1792年9月“瓦尔密大捷”: · 背景:欧洲封建君主对法国事态的发展深感不安,进行武装干涉。 · 1792年9月法军在瓦尔密大胜入侵的反法联军,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 ③ 1792年9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经过选举产生的国民公会正式开幕,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宣布废除王权,正式宣布法国共和国成立。 ④ 1793年宣判国王死刑:国民公会作为特别法庭对国王进行审判,并于1793年初宣判国王路易十六死刑。 ⑶ 雅各宾派专政(小资产阶级=无套裤汉): ① 背景: · 外: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和处死国王,加剧了法国的内外紧张局势:英国等其他君主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试图剿灭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 · 内:保王党分子与国外势力相勾结,多次密谋和发动反革命暴乱。 ② 专政时期: · 1793年5、6月: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法国革命进入最激进的阶段,既雅各宾专政阶段。 · 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扭转了国内外的紧张局势,但雅各宾派的内部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化,并最终导致分裂。 · 1794年7月“热月政变”(大革命结束):国民公会中的反动派发动政变,将罗伯斯比尔及其主要同伙逮捕并送上断头台。“热月政变”标志着政权从资产阶级民主派手中转到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手中。 1. 拿破仑帝国的统治(用法律固定革命成果,法国大革命的善后者) ⑴ 拿破仑的崛起: ① 1769年:出生与意大利的科西嘉岛。 ② 1779年: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后来被授予少尉军衔,派往炮兵团服役。 ③ 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拥护雅各宾派:参加共和军围攻土伦之役,攻下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在军界崭露头角,由炮兵上尉破格晋升为炮兵准将。 ⑵ 督政府时期(热月党人):1794年7月~1799年11月 ① 1795年拿破仑平息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巴黎):成为共和国救星,任巴黎卫戍司令。 ② 1796年出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击败反法同盟:法国大革命引起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恐慌,各国封建君主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③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得知督政府统治摇摇欲坠,回到法国。 ⑶ 雾月政变和第一帝国建立: ① 背景:热月政府统治摇摇欲坠 · 热月党人(大资产阶级政党)建立督政府腐败无能,造成政局动荡不定。 · 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稳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 ② 雾月政变: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实行军事独裁。 ③ 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拿破仑称帝(拿破仑一世),改共和国为帝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 ⑷ 《拿破仑法典》(《民法典》): ① 背景: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后,对内采取了一些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下,建立法兰西银行,积极鼓励出口,为资本主义海外贸易开拓市场)的政策措施,自认为他对资产阶级的最大功劳是《民法典》。 ② 《民法典》的颁布:拿破仑继承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法制思想,颁布了《民法典》等法律,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 ③ 《民法典》的内容: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原则和自由平等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制定法典的蓝本。 ⑸ 拿破仑战争和波旁王朝复辟: ① 拿破仑战争: · 1805: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将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最大胜利),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 · 到1812时:拿破仑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第一帝国达到全盛。 · 1812:拿破仑率军进攻俄国,俄国人坚壁清野,拿破仑军队被迫撤退。 · 1814:反法盟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② 波旁王朝复辟与拿破仑复位: ·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登上法国的王位:复辟后,大批逃亡贵族和僧侣返回法国,妄图重建封建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愤怒和资产阶级的不满。 · 1815:拿破仑率几百人在法国南部登陆,并很快进入巴黎,路易十八出逃,拿破仑重登王位。 · 第七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战败(1815年第一帝国覆灭),结束“百日”政权,再度推位,被流放到南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直到1821年去世。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19世纪)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40年代轻纺工业) (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进而形成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民主权利的斗争(二)和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三)) 1.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18世纪) ⑴ 民主制度确立(政治):18世纪时,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⑵ 资金:国外殖民活动和国内经济发展为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 ⑶ 市场:国外殖民地的扩展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⑷ 劳动力:由于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羊毛需求,地主们热衷于圈地养羊;圈地运动(导致农民大量进入工场做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⑸ 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⑹ 直接原因:英国很多商品供不应求,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 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点 ⑴ 生产技术的革命(棉纺织业等部门+机器的出现): ① 工业革命的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 机器在各部门得到应用: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在冶金、采煤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生产领域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② 工业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时代” · 1705年:英国纽可门制成了可以应用于矿井排水的蒸汽机。但不能到各种生产部门中广泛使用。 · 1769年:英国人瓦特开始改良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迅速进入纺织业等工业生产部门。瓦特蒸汽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机器的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 应用于交通运输工具: ·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成为水上运输的交通工具。 ·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 意义: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⑵ 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① 工场的衰落: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 ② 工厂的兴起: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⑶ 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代,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⑷ 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扩展: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1.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 ⑴ 世界市场形成的动机和条件: ① 动机(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所需要的材料来自世界各地。 ② 条件: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加便捷,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⑵ 西方列强拓展世界市场: ① 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西方国家在全世界拓展市场与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② 途径:西方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廉价商品)和军事(炮舰)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以推销工业品(市场),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⑶ 世界市场的格局: ① 19C中后期,一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② 格局: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也是世界贸易中心。来自亚美非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重化工业)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 ⑴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 科研成果:19C中后期,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次:英国一国)。 ⑵ 电气革命的出现与电力的广泛使用: ① 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 应用:技术和机器 · 技术:1866年德国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后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日益完善,电可以输送到很远的地方,供给人们使用。 · 机器: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③ 意义: · “电气时代”: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和一种新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生产: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出现更多的工业部门,生产技术更加先进。 · 生活:电气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⑶ 通讯技术的革命(有线电报、有限电话BELL、无线电报、二战无线电话):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⑷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交通 ① 19C7、80S,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② 人们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的飞机,交通运输日益便利。 ⑴ 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化工业 ① 化学工业:随着煤炭、石油的大量使用,为化学工业提供大量原料,制成染料、塑料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② 钢铁工业: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1. 垄断组织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19世纪末普遍出现) ⑴ 原因: ①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工业和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② 大规模的企业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③ 资产阶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⑵ 形成:一些大企业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⑶ 影响:垄断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2.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⑴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① 背景及原因: · 第二次工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 第二次工革中出现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亚非拉等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⑵ 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① 瓜分完毕: ·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 19C末20C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 掠夺方式: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原料产地、商品市场),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输出资本。 ③ 近代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实践 1. 工人运动的理论 ⑴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① 背景:资本主义弊端的显露 · 工业革命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也日益显露。 · 资本家日益富裕,工人的生活条件极端恶化,工人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结果:工人运动兴起)。 ② 空想社会主义: · 提出: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 局限: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不科学不现实,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①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转变: · 马克思的早年经历和思想转变: 出生 1818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 青年 名言“为人类工作” 大学 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成为这个团体的核心人物 1843年 来到巴黎主编《德法年鉴》,与德、法工人运动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个时期马克思完成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 恩格斯的早年经历和思想转变: 出生 1820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 中学毕业 到柏林服兵役,同时到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 1842 在英国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感受到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受的沉重剥削,坚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为一种更合理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而在生产方式这一变革中,工人阶级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1844~1845 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②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 · 1844年8月:马恩会面开始合作。 · 合作的第一个作品:《神圣家族》。 · 第二年: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 创立:马恩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哲学)。 · 理论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 发表 1847年马恩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同盟(原称“正义者同盟”,经马恩建议改名)代表大会,并接受的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发表。 内容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充分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④ 马克思创作《资本论》: · 创作:1861年开始资本论的写作,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 内容: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1. 工人运动的实践 ⑴ 工人运动的兴起:19C3、40S,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① 英国工人运动背景:1832英国议会改革法案后,工人群众和小资产阶级没有得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② 英国宪章运动:1837~1848年 开始 1836:一批先进的工人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 1837:协会领导人和议员起草《人民宪章》 《人民宪章》 意义:英国“宪章运动”由此开始(目标:普选权) 内容:成年男子享有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财产资格限制+议员支薪+设立平等选区+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影响:得到人民群众响应,全国各地举行集会和游行,要求实行宪章 宪章运动 1839:宪章派提出致议会请愿书,被议会下院否决,遭到政府的搜捕和镇压 1842:提交新的请愿书被再次否决,激起工人阶级的强烈抗议,罢工浪潮席卷全国 1848:法国二月革命振奋宪章派和工人群众,新请愿书再次被拒 1848年后:宪章派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人脱离宪章运动成为改良主义者 意义 影响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影响英国议会改革(长期过程);第一国际的成立与其无关 ⑵ 1864年第一国际和英国选举改革运动: ① 国际工人协会: · 成立: 背景 19C5、60S,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再度高涨 成立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它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 组织 马克思被选入中央委员会,并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 活动 一方面在各国建立支部,另一方面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 · 参与实践:19C60S,英国开展了争取议会改革的选举改革运动。 支持 马克思和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支持国际会员参加这个活动,并组织工人参加斗争,为斗争确定策略 成果 在国际会员的推动下,英国工人参与了群众性的选举改革运动。在工人阶级和其他阶层群众的压力下,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国家政权,工人阶级的上层也获得了选举权 · 作用:第一国际不仅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它用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教育了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主义深入人心。 ② 1871年巴黎公社:巴黎建设无产阶级民主的尝试 背景 1870: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 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队,保卫巴黎 建立过程 革命爆发:1871年3月18日临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一场革命爆发 革命胜利: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当晚就占领了城内的战略要地,临时政府逃亡巴黎郊外凡尔赛 巴黎公社建立: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政权——巴黎公社 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机构和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公职人员:实行人民普选制,巴黎公社委员会的代表及公职人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 公社失败 临时政府调动军队,5月下旬,巴黎公社失败 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⑴ 1889年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 ① 背景: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 ② 成立:在恩格斯的指导推动下,1889年7月,在纪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00周年之际,第二国际成立。 ③ 成立大会内容: · 改善工人境遇:国际劳动立法问题;8小时工作制。 · 通过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④ 影响: · 在第二国际的指导下,欧美工人运动的规模扩大,各国工人政党建立,组织性进一步增强。 · 工人阶级的斗争,也迫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渐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增加了劳动立法,使工人境遇得到改善。 1.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活动 ⑴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① 1848《新莱茵报》: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时,他们创办了《新莱茵报》,这是当时民主运动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 ② 1860、70S第一国际:马克思创建和领导了第一国际的革命实践活动,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③ 1871《法兰西内战》: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支持帮助公社,写出《法兰西内战》,赞扬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有力回击了阶级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诽谤。 ④ 1889年恩格斯创立第二国际。 ⑵ 流亡中的贫困生活: ① 流亡原因:由于从事革命活动,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 ② 流亡: · 1845年:法国政府驱逐,他与家人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 1848年:遭比利时驱逐,迁往巴黎。 · 1848年:回国参加革命。 · 1849年:因普鲁士政府驱逐再次迁往巴黎。 · 不久又因法国当局驱逐移居伦敦,生活到逝世。 一. 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化:由于工业革命引起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1.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工业革命之前:金融、土地资产阶级占主导) ⑴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 ① 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民主权)。 ① 内容: · 调整选区:取消贵族操控的“衰败选区”,增加工业城市议员席位。 · 整顿选举的财产资格:有利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被选举权。 ② 意义: ·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 议会改革后,扩大了人民的一部分民主权利。 · 局限: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未得到普遍权。 ⑴ 工人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 ① 1836~1848年的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 19世纪60年代:英国选举改革运动。 ③ 普选权:到20世纪初(1928),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1.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⑴ 形成: ①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②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③ 19世纪70年代:“驴象之争”,民主党“驴”,共和党“象”。 ⑵ 特点: ① 两大政党控制国会、左右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③ 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相同,执政期间的政策也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2.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⑴ 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1815年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复辟。 ① 复辟王朝: · 路易十八复辟:强化封建专制制度,维护旧贵族的利益。 · 保王党分子:对大革命和帝国的同情者反攻倒算。 · 1824年路易十八弟弟查理十世继位:极端保王党人的复辟活动更加猖獗。 · 1830年7月:查理十世强行解散了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试图恢复专制君主制。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了以奥尔良公爵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② 七月王朝: · 制度: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 · 阶层:七月王朝代表资产阶级中最富有的金融贵族的利益,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被剥夺了参政权。 · 二月革命:1848年七月王朝面临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巴黎人民在2月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 ⑵ 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① 第二共和国(1848):1848年,巴黎爆发革命,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得到农民支持)。 ②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 · 1851:发动政变,解散立法议会。 · 1852:强迫人民投票赞成恢复帝制的决议; 登基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 政策:拿破仑三世推行专制独裁统治,取消“自由、平等、博爱”等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和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 ⑴ 第三共和国和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① 第二帝国覆灭:1870年,法国与普鲁士为争夺欧洲霸权展开了军事决战,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② 第三共和国建立:国民议会内君主派与共和派的斗争 · 君主派因内讧(分别拥护波旁王朝、奥尔良王朝、拿破仑家族)力量削弱。 · 共和制度的确立: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法兰西最终确立。 · 宪法颁布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 ⑵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行政权 总统 掌握行政大权,掌握实际政治权利 产生:国民议会(参、众议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地位: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权力: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立法权 (国民议会) 参议院 间接选举产生,可否决众议院提案 众议院 直接选举产生,可提出和通过议案 司法权 高等法院 参议院授权组成 1. 德意志统一及其君主立宪制 ⑴ 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① 统一背景: ·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几十个邦国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无统一市场+政府无力进行海外争夺),统一呼声日益强烈。 · 统一条件:普鲁士是德意志的一个重要邦国(另一个:奥地利),专制色彩浓厚(专制对统一后有影响),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② 统一:19C6、70S,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1864:普鲁士和奥地利联手打丹麦,启动统一进程;1866:普奥战争,驱逐奥地利;1870:普法战争,法国人阻挠普鲁士统一南德四邦) ⑵ 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 背景: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② 宪法内容: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国家 君主立宪政体和联邦政体 行政权 皇帝 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皇帝有权任免官员:皇帝任命宰相,组成内阁,决定宰相任期,宰相对皇帝负责 帝国宰相 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权 联邦议会(上院) 由各邦代表组成:贵族、大资产阶级;(未经同意任何法律无效) (两院制议会) 帝国议会(下院) 普选产生: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名义上的代议机构,只有起草法案的权力) 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生效 ① 德国政体:二元君主制 · 产生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地主阶级势力较大。 · 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较议会制君主制有更多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 · 特点:二元制君主制国家虽然制定宪法、设立议会,但君主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力于一身,是权利中心和最高统治者。 ⑴ 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① 局限性: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② 积极意义: · 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 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 改革前的俄国经济和社会 ⑴ 农奴制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① 农奴制的强化: · 18世纪以后,俄国历代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 彼得一世甚至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作为工场劳动力。 ② 改革以前(19世纪中叶)农奴境遇: · 农奴数量:俄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中一半以上是农奴。 · 剥削:农奴每周被迫在领主的庄园内无偿劳动三四天,然后耕种自己的份地,同时承担沉重赋税。 ③ 对工业的影响:蒸汽动力、生铁产量、铁路长度远远落后于英国等西方国家。 ⑵ 新思潮的涌动: ① 背景:有识之士认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 ② “十二月党人起义”: · 背景:19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在与拿破仑帝国的战争中受西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对农奴制和封建专制不满。 · 起义:1825年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虽遭镇压,但对俄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 俄国知识分子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19C4、50S):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改革派)。 ⑶ 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 ① 战争过程: · 1853:俄国入侵奥斯曼帝国,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 英法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参战。 · 英法进抵俄国重要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经过一年围困,要塞沦陷,俄国战败。 · 第二年:签订合约——俄国撤回在黑海的舰队,拆毁在黑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交出多瑙河沿岸的战略要地。 ① 结局:1855年战败,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身亡,亚历山大二世继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1.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⑴ 背景: ① 内忧外患的局势:农奴制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社会中出现反对农奴制的力量,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得俄国不得不进行改革。 ② 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不得不走上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⑵ 改革的酝酿: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① 利用舆论: · 措施: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下令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 作用:随着社会舆论对农奴制批评的增加,一些封建地主看到农奴制的废除已经是大势所趋,表示愿意有条件地解放农民。 ② 公开化:亚历山大二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 ⑶ 改革的措施及其局限性: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称“219法令”/解放法令。 ①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地主控制的村社(宗族性质)管理,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 土地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 土地数量少、质量差、赎金高; · 首付一部分,剩下的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只有在49年之内还本付息后,农民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 · 农民对地主承担的义务直到赎金付清为止:男劳力前两年必须每年服40天劳役,之后转化为代役租直到赎金付清。 ③ “219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不久,农民纷纷举起暴动。 ⑷ 改革的影响: 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市场。 · 局限: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依然远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② 政治的缓慢变革: 内容 局限 内容 政治体制 参照西方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里 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司法制度 废除等级审判制度:所有人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循同一程序进行审判 在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 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① 1905年革命: · 革命:1905年底,莫斯科10多万工人罢工,不久演变成武装起义,全国其他很多地方工人纷纷罢工以示声援。 · 结果:革命遭到沙皇的镇压,数万起义者被捕入狱。 · 影响:严重动摇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次总演习。 一. 日本明治维新(属于2) 1. 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 ⑴ 幕府统治下的政治结构:17C初,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首都京都、江户驻地) ① 幕府的最高首领:将军。 ② 全国其他地区分成“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他必须听从于将军。 ③ 将军和大名都养有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他们构成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⑵ 幕府统治下的社会和经济状况: ① 等级制度(社会):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 ② 锁国政策(经济):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使得经济缓慢发展。 ⑶ 西方列强的侵略: ① 背景: · 19C中期,亚洲许多国家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 日本也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目标,俄英等国都试图打开日本国门。 ② 1853“黑船事件”: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③ 1854《日美亲善条约》(佩里同幕府签订): · 内容: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 · 影响: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④ 后英国等国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影响): · 内容:承认西方列强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实行议定关税制度。 · 影响: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2. 推翻幕府统治的斗争 ⑴ “尊王攘夷”运动: ① 运动背景:诸藩的改革措施 · 背景: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的大名看到了幕府的软弱,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 · 措施:对外开放,发展经济,从英国购买先进武器,组织新式军队。 · 意义:诸藩实力大增,为日后日本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② “尊王攘夷”运动: · 开始:19C60S初,以“尊王攘夷”(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为口号的尊攘派走上政治舞台。 · 参与者:中下级武士(主体),得到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的支持。 · 结果: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大压力,为了削弱日益强大的反对势力,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了严厉镇压,支持武士的长州藩在幕府军队和西方列强的围攻下被迫屈服。 ⑴ 倒幕诸藩的兴起和1868年“戊辰战争”:1866年新天皇睦仁登基,倒幕派开始获得京都朝廷的支持,经过一年的征战推翻了幕府统治。 1. 明治维新 ⑴ 废除旧体制: ① “废藩置县”: · 内容:明治政府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 · 意义:地方置于中央的管辖之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② “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贵族特权。 ③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确认土地所有权。 意义:政府财政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保障。 ⑵ 岩仓使团出访欧美(学习): ① 出访: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大型使节团,访问美英法等12个欧美国家。 ② 意义:通过考察,日本认识到了日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⑶ 发展近代经济: ①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 发展近代交通通信事业(铁路、电报、轮船公司):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② 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大部分国营企业以无偿或优惠价格转让给特权资本家,日本出现兴办工业的热潮。 ⑷ 文明开化:倡导学习西方文明 ① 教育: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 · 派日本学生到欧美留学; ·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三级教育体制; · 教学内容:增加自然科学知识。 ② 生活习俗(西化):剪去头上发结、解下佩刀、穿西装、欧式建筑。 2. 1889年宪法(政治改革) ⑴ 背景:自由民权运动(19C7、80S) ① 主体: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 ② 主张: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 影响:运动范围遍及全国,影响非常广泛,冲击了明治维新后的藩阀统治。 ⑵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① 内容: · 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他实际上有绝对的权力。 · 有财产限制的选举权:纳税达到一定数量,25岁以上的男子有选举权(人数少)。 · 议会:权力有限,可以参与制定法律;有权批准财政预算。 ② 特点/意义/局限: · 局限:1889年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里(议会权力有限;选举权有财产限制且有选举权的人数少)。 · 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 · 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1. 对外侵略扩张 ⑴ 国力增强: ① 政治:20C初,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② 经济:随着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国力迅速提升;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和资源不足的情况日益突出,对外扩张的欲望更加强烈。 ⑵ 对外侵略: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打败清政府并强迫其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在侵略中国、称霸亚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 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1. 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 ⑴ 伽利略开创近代实验科学(文艺复兴时期):“实验科学之父” ① 实验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无关。 ② 意义:否定了古希腊以来的错误认识,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 实验2:伽利略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近代科学之父)“日心说”的正确性。 ⑵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1641年英国):标志近代科学体系建立 ① 大学:提出数学上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② 制作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白光由七色光组成。 ③ 在伽利略研究基础上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168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内容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作用力 意义 经典力学体系: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的意义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⑶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859《物种起源》 ① 背景:工业革命(经济)、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启蒙运动(思想)、教会势力下降(宗教)。 ② 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为基础)。 ③ 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⑷ 意义: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相互促进。 2. 文学艺术的发展 ⑴ 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① 西方文学发展:古典主义(文艺复兴)、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18C~19C前期)、现实主义(19C中期以后)、现代主义(20C以后)。 ②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 背景及原因: 社会现状 18C末~19C30S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等,动乱不已。 失望情绪 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社会图景与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差距使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非反对启蒙思想),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 代表:英国雪莱。 ①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 背景:19C30S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 代表: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⑴ 印象派绘画: ① 背景:19C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画家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致力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下世间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② 派别:印象派以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③ 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进一步发展,荷兰梵高、法国塞尚是这一时期印象派的著名代表。 ⑵ 贝多芬的音乐: ① 背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 ② 意义:德意志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③ 特点:他的交响乐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一.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 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条件 ⑴ 俄国社会的发展和矛盾: ① 发展: · 19世纪60年代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 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 ② 矛盾:俄国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⑵ 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领袖: ① 列宁出身:1870年出生。 ② 为建党做准备条件:党的雏形 · 1893年秋:列宁在俄国革命中心圣彼得堡将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一个统一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形。 · 办报:全国性报纸《火星报》,为建党作理论宣传。 ③ 建党:1903年夏,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 大会通过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 · 布尔什维克派拥护列宁,建立了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标志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列宁主义的诞生。 ⑶ 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 俄国经济受到致命打击:工业减产,农业萎缩,交通运输混乱。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②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命不可避免(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 ③ 理论:一战爆发后,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2. 十月革命的胜利 ⑴ 二月革命: ① 背景:一战爆发后,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② “二月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③ 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苏维埃: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 ⑵ 《四月提纲》: ① 背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 · 人民要求: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民生)。 ·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民生)。 ② 《四月提纲》: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推翻封建王朝)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任务。 ① 镇压革命(七月流血事件):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⑴ 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 ① 背景(1917):列宁到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指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② 十月革命: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 起义的工人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 · 阿芙乐尔号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临时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⑵ 十月革命的意义: ①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②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1. 政治建设:新政权的建立(1917) ⑴ 背景: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 ⑵ 大会内容: ① 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 《和平法令》:宣布俄国推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 《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④ 选举产生了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委员会主席。 ⑤ 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 ⑶ 大会意义:标志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 经济建设: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新经济政策 ⑴ 背景: ① 独自探索: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模式,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经济发展道路。 ② 进入国内战争时期: ·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 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 目的: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余粮收集制(1919) 内容: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 作用: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弊端:因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连农民的部分口粮也被征走,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经营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流通 取消自由贸易,国家垄断贸易 生产与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 ① 后果: ·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 政治危机:1921年初,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提出“不要共产党参加的苏维埃”口号。 ⑴ 新经济政策(21~27): ①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规定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国家资本主义 国外: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 国内: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废除实物分配制 ③ 作用: ·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稳定政治形势。 · 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⑵ 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建立,简称“苏联”。 ⑶ 列宁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① 民族问题:撰文阐述共产党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②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 1. “斯大林模式”(27~) ⑴ 含义: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⑵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① 背景: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② 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27年取消完) · 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 农业:苏联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村庄里。 ⑶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① 积极: · 经济: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 工业: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27~37):迅速实现了工业化,37年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② 弊端: 比例失调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积极性 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 僵化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⑴ 甘地早年的经历(1869~1948): ① 1869年: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 ② 15岁:经历人生中第一堂“非暴力”课,感受到爱的力量。 ③ 18岁: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基督教书籍《圣经》中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 ④ 毕业回国:作为律师的甘地应邀前往南非工作。在南非第一次尝到了种族歧视的滋味,萌发了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开始投身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 ⑵ 甘地思想的形成: ① 非暴力的理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② 爱与真理的统一: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③ 非暴力抵抗运动:运用“坚持真理”这个概念进行的政治斗争。 ⑶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民族独立和民族团结 ① 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1915 · 活动: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 · 目的:培养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以自己的耐心和善良制服帝国主义,使印度从英国殖民下独立。 ② 20年代初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 · 不合作范围: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 影响:在甘地及国大党的领导下,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 停止非暴力运动: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甘地绝食。 ③ 调解教派争端(民族团结):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 2.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 ⑴ 凯末尔早年的经历(1881~1938): ① 出生:1881年,凯末尔出生,从小酷爱军事活动。 ② 12岁:考入萨洛尼卡的一所军事学校。认为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才能拯救国家。 ③ 一战爆发:凯末尔从民族利益出发,竭力反对土耳其匆忙参战。 ④ 一战中显示军事才能: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粉碎了协约国优势兵力的进攻,使首都伊斯坦布尔免遭不幸,得到“伊斯坦布尔大救星”的美称。 ⑵ 打败协约国赢得国家独立: ① 背景:土耳其在一战中惨败,被强加停战协定和和平条约《色佛尔条约》。面对领土被肢解的状态,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 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 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当选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临场指挥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的武装入侵。 · 1923年7月: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为土耳其争取了较为有利的新和平条约《洛桑条约》,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 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首都设在安卡拉,凯末尔当选首任总统,现代土耳其民族国家从此诞生。 ⑴ 凯末尔的改革及其成就: ① 改革:土耳其民族革命胜利后,凯末尔选择了西化的现代化道路。 方面 改革前 改革后 国体及政体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其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是王权与教权合二为一 将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教分离 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宗教的最高领袖:苏丹同时拥有哈里发的头衔 废除这两个头衔 政教分离:宗教与国家政权相分离 教育与法律 全国教育机构隶属国家 制定了以西方国家法律为蓝本的刑法、商法等法律 社会生活文化 废除种种陈规陋习 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 文字改革:为方便人们学习和书写本民族语言,废止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工业化建设 将资金集中用于工业化建设 ② 成就: · 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成为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 凯末尔在紧要关头,挽救“西亚病夫”,给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 1934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他“土耳其之父”(阿塔图克)的荣誉之姓。 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⑴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背景: 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 · 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 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资本家获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 美国的高度繁荣(经济过热): · 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 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繁荣,商品丰富、物资充足。 ③ 危机的蓄能器和放大器: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 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 股票投机:股价被哄抬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冲击。 ⑵ 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来临。 ① 标志: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日”,股市崩溃。 ② 表现:生产、流通、金融、就业 · 生产:生产锐减。 · 流通:市场萧条;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 金融: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 就业: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① 特点: · 波及范围广: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破坏性巨大:贸易减少2/3,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1/3以上,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 · 持续时间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 ② 影响: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国内矛盾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 德国、日本国家走上法西斯道路(德国纳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 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中国918事件) 1. 罗斯福新政 ⑴ 背景: ① 民主党人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立即实行新政。 ② 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工农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⑵ 新政的主要措施: ① 金融:整顿财政金融体系,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② 工业: ·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 · 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 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 农业: · 农业政策: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 · 农民: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 农产品: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④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 社会保障: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 “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⑶ 新政的重要影响: ①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②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 · 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20世纪下半叶) 一. 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1. 两极格局的形成 ⑴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① 主要矛盾转变:二战结束后,因法西斯的失败,美苏战时同盟的合作基础丧失; 双方因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矛盾显现,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 ② 国家利益: · 美国:有强大的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 苏联:战后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增强,成为唯一能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③ 美苏两国的对立:美苏之间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使美国更加积极的推行反苏反共政策,美苏从战时的同盟逐渐发展为战后的对手。 ④ 西欧的衰落。 ⑵ “冷战”局面的形成:(47~91年) 美 杜鲁门主义(政治) 内容: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提出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遏制共产主义” 意义:标志“冷战”的正式开始 马歇尔计划(经济)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遏制苏联 美苏 1948年柏林危机 处于各国占领状态的德国成为美苏争斗的热点地区,出现了柏林危机,柏林城被柏林墙分为东西柏林两部分,直到德国重新统一 1949年“北约” 为了遏制苏联,美英法等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年“华约” 建立: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签订了《华沙条约》,简称“华约” 意义:至此,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两极格局形成 ⑶ “冷战”格局下的局部“热战”: ① 背景:冷战时期,爆发了美苏发动或参与的局部“热战”,使世界局部地区经常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② 1950年朝鲜战争: · 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朝鲜战争爆发。 ·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 1953年:交战各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③ 1961年越南战争: · 二战结束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 · 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 在越南人民的打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2.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⑴ 欧洲走向联合: ① 背景: · 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战后初期依靠美国对抗苏联。 ·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走向联合,独立发展成为欧洲各国的共同需求。 ② 欧共体的成立: · 过程: 1951年 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7年 欧洲煤钢、经济、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 意义: 经济 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政治 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多极化 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世界多极化因素加强 ⑵ 日本的崛起: ①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美国 日本 二战后 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日本则追随美国 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冷战后 美国开始扶植日本,减免战争赔偿,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以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日本利用美国在朝鲜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制定各乎国情的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教育,开辟海外市场,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② 影响: · 经济崛起: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政治地位:日本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美国的外交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③ 多极化趋势的意义:日本西欧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既对美国的霸权构成挑战,也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⑶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① 背景与兴起: ·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 · 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② 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③ 政策: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 ④ 意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一.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 1. 战后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金融和贸易 ⑴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背景: ① 建立国际金融机制的需要: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英国在战争中遭到巨大的损失和破坏,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已经难以维系,重建战后世界秩序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机制。 ② 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压倒优势,黄金储备占到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一半以上,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也确立了统治地位。 ③ 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以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⑵ 布雷顿森林会议: ① 会议: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 ② 内容: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简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货币和金融 ① 建立: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 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 · 在货币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上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救济)。 ③ 世界银行: · 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马歇尔计划的执行机构)。 ·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 ④ 控制权: · 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 · 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 ⑤ 影响: · 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基础和标准,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 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⑷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贸易 ① 背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加深了危机。 ② 关贸总协定: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 作用:它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① 意义: ·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和三大支柱。 · 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 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1.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混合经济 ①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政策: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体现:财政金融杠杆/一定程度的国有化和经济计划/再分配(福利)。 · 影响: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 “滞胀”现象: · 出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 表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 措施: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⑵ 建立“福利国家”: ① 背景:(受工人运动影响)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② 实质:“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③ 制度: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④ 作用: · 积极: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消极: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⑤ 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一. 战后的苏联和东欧 1. 战后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⑴ 经济改革的背景: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 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农业成为矛盾焦点):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⑵ 赫鲁晓夫的改革:(~64年) ① 改革内容: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农业 自主权: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粮产: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 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① 改革影响: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② 改革结局: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⑴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64~85年) ① 改革内容: · 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② 改革影响: · 积极: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 消极:军备竞赛(美苏争霸)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⑵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85~91年) ① 背景:1985年,苏联出现社会动荡,戈尔巴乔夫开始执政。 ② 经济改革: 内容 改革的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③ 政治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1.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解体 ⑴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提出以“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引发苏联局势的急剧动荡。 ⑵ 局势变化: ① 东欧:在苏联影响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② 苏联: ·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一. 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 1. 和平与动荡并存 ⑴ 背景:“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⑵ 特征: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动荡共存的局面。 ⑴ 表现: ① 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冲突增加。 ②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向南联盟发动狂轰乱炸。这是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③ “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911)。 1. 多极化趋势加强 ⑴ 多极化趋势: ①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 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 欧洲:欧洲联合的步伐加快,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日本 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俄罗斯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中国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⑵ 现状及发展: ① 现状:至今为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 ② 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一.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全球化 ⑴ 三大支柱:二战后,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为三大支柱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⑵ 意义: ① 三大支柱调整世界金融关系和世界贸易关系,促进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的发展。 ② 三大支柱也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的国际组织。 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⑴ 欧洲联盟: ① 背景: · 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中,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② 成立过程:93年正式成立 1951年 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7年 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67年 各成员国要消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2年 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也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合和欧洲政治联盟 1993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和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 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 ① 意义:欧盟在经济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⑴ 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 背景: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迅猛发展。 · 日本的实力急剧增强,亚洲的经济区域化开始起步。 · 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美国加强了与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 ② 成立: · 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加墨三国之间将逐步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③ 意义: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④ 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美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希望加入。 ⑵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① 成立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下,亚洲太平洋地区开始谋求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 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1991年 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该组织 ② 意义: · 优势: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 局限: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⑴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②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③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④ 载体: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⑤ 政治: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⑥ 经济: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⑵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①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③ 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地位: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 必须制定合理对策,在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全球化进程,谋求经济的全面发展。 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 ① 有利: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② 挑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 ③ 做法:中国的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一. 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1. 科学和技术 ⑴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① 生平: · 1879年,出生于德国。 · 大学:主修数学和物理。 · 大学毕业:在伯尔尼专利局工作。 · 1955年:病逝于美国普林斯顿。 ② 相对论的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背景 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存在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时间 20C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狭义 创立:1905年,发表论文《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含义:空间和时间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 创立:1915年,又将狭义相对论扩大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含义: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③ 社会活动家: · 一战期间:在反战宣言上签字。 · 二战期间:20世纪30年代来到美国,建议美国在德国之前造原子弹。 · 广岛原子弹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议维护世界和平。 ⑵ 量子物理学: ① 量子论的提出: ·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 假说: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② 量子力学的建立: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③ 意义: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这一理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⑶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 ① 发展: ·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 1969年:互联网产生。 ·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② 意义: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2. 文学和艺术 ⑴ 现代主义文学: ① 出现:20世纪,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② 特点: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 ③ 典型: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⑵ 现代主义艺术: ① 背景: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② 出现: · 二战后:现代主义美术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 ·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⑶ 影视艺术: ① 背景/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法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② 发展: 19世纪末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1895年 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早期电影特点: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代笔人物: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富盛名的电影艺术家 1927年 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二战时期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 ③ 意义: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技技术方面的进步,由直接敏锐的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