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2 近现中国思想文化(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高考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2 近现中国思想文化(含解析)

专题12 近现中国思想文化 考点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 ‎2018年高考 ‎0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5)5.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的理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入侵的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维新派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严复思想的特点的理解。‎ ‎02.(2018年天津文综历史6)6.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 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 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74‎ D. 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被打破,一般来说,这时候翻译外国的小说应随着闭关锁国状态的打破而增加,但是实际情况却相反,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远远少于晚清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民族危机不断加重的情况下,中国的有知之士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科学技术与制度上不如西方国家,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A项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为战争所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如英法等国,但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使地主阶级的梦想破灭,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得出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但最终没有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而题干中的时间正好符合学习西方的器物与制度的内容。‎ ‎03.(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郑观应说:“外人之商业有政府以为后援,我国之政府对于我商人非惟不知保护,反多障碍,而政府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所以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这思想 A. 促使洋务运动突破了器物层面 B. 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体的联系 C.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D. 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答案】B ‎04.(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最后一卷)历史)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 A. 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 B.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 C. 中国土人面临文化落差一味逃避 74‎ D. 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人以华夏自居,自认为自身文化昌盛,对于文化落后,不识礼义廉耻的民族蔑称为“夷狄”;而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转而“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表明中国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使中国人民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B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及近代国人“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并未体现全盘西化思想,A项错误。面对落后农业文明和先进工业文明的落差,中国士人选择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而不是一味逃避,C项错误。近代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下风,中外文化不是平等交流状态,D项错误。‎ ‎05.(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74‎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不准确。‎ 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 ‎(4)答案示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内容。‎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依据“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比当时的主要思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以俄为师”,救亡图存等可得出严复的思想相对保守,且与当时主流思想不符。‎ 第(3)问,需要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然后对材料三进行分析判断,材料一没有全部否定传统文化,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严复主张回归传统文化,据此判断出“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的评价不符合实际。‎ 第(4)问,属于开放性设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需要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的继承,据此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74‎ ‎02.(广东省汕头市2018年高三普通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 A. 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 B. 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 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 D. 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化也有发展科学精神的条件,意在强调中国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故A正确;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有科学精神,并不是肯定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故B错误;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对进化论的批判,故D错误。故选A。‎ ‎03.(名校联盟2018年高考第二次适应与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鲁迅曾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绝对否定传统文化顺应了时代潮流 B. 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C. 中国的书籍承载了过多的文化糟粕 D. 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思想革新社会 ‎【答案】D ‎0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陈独秀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这反映出 A. 帝制符合中国当时历史潮流 B. 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 C. 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其必然性 D. 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十分落后 74‎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排除A;由材料“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可知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排除B;由材料“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故排除C;‎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传播,中国人民思想有所进步,排除D。‎ ‎05.(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最后一卷)历史试题)下图是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A.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与否定 B. 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机关刊物 C. 象征国共两党着手准备第一次合作 D. 表达出了“以俄为师”的思想倾向 ‎【答案】D ‎0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74‎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范围看,A、C两项均不符合;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己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近代国家观念己在民间悄然形成,故D项正确。‎ 点睛:注意材料中的几个时间“辛亥革命前”“民国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答案。‎ ‎03.(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郑观应说:“外人之商业有政府以为后援,我国之政府对于我商人非惟不知保护,反多障碍,而政府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所以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这思想 A. 促使洋务运动突破了器物层面 B. 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体的联系 C.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D. 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答案】B ‎04.(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最后一卷)历史)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 A. 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 B.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 C. 中国土人面临文化落差一味逃避 D. 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 ‎【答案】B 74‎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人以华夏自居,自认为自身文化昌盛,对于文化落后,不识礼义廉耻的民族蔑称为“夷狄”;而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转而“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表明中国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使中国人民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B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及近代国人“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并未体现全盘西化思想,A项错误。面对落后农业文明和先进工业文明的落差,中国士人选择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而不是一味逃避,C项错误。近代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下风,中外文化不是平等交流状态,D项错误。‎ ‎05.(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74‎ ‎【答案】(1)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不准确。‎ 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 ‎(4)答案示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内容。‎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可得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西方文化的肯定,由“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等信息可得出严复回归传统文化,否定西方文化,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895年”“1918年”,联系维新变法与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归纳即可。‎ 第(4)问,属于开放性设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需要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的继承,据此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017年高考 ‎0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74‎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题干“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随着东西方的交流日益深入,西方殖民者东来,双方在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误解甚至是敌对的矛盾,双方都在不断的研究对方,寻求化解之道;题干中未出现对传统史学的彻底改变之法,排除B;也未出现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和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排除CD;故本题选A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学习器物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近代中国东西方交流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0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答案】B ‎ ‎【考点定位】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清末科举特科考试的论题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理解,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本题契合了“西学东源”和“中体西用”的历史学术热点问题。材料给出的论题实际上反映的是“西学东源”,该理论来源于传统的“中国”观念,华夏文化中心观念预设了华夏文明优越于任何异域文明,因而在处理来自西方的学术上严防“以夷变夏”,维护华夏文化的独尊地位。“西学东源”给予西学以合法的地位,从而为“中体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74‎ ‎0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841年,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重大的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反映了 A. 向西方学习成主流思潮 B. “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发 C. 经世致用影响学术著作 D. 魏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答案】C ‎04.(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文综历史试题)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 A. 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B. 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 C. 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 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 ‎【答案】B ‎【解析】A表述不恰当,错误;“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B正确,D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C错误。‎ ‎05.(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严复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竞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打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者也。”这一思想 A. 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 C. 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 D. 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 ‎【答案】B ‎【解析】材料指外来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内地旧物种往往被淘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中国优于世界各国的排外思想,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宣传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排除C;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说法错误,排除D。‎ 74‎ ‎06.(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高三三模(最后一卷)历史试题)“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材料中的“新学”‎ A. 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C. 提倡“中体西用” D. 倡导“维新变法”‎ ‎【答案】D ‎【解析】“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即经学,诸子学,西学,把儒家思想和西方学说结合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符合“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07.(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说:”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辩矣。”这表明康有为的主张 A. 触动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B. 阐明了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 C.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D. 明确了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答案】C ‎ ‎ ‎2016年高考 ‎01.(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8分)‎ ‎【答案】‎ ‎(2)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 ‎ 原因: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 ‎【解析】‎ 74‎ 试题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题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对于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天赋人权等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所学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状况从“政治危机、理论指导以及政治变革需要”等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与卢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就是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属于比较简单的考题,仅仅考查了记忆,这就要求高考复习中不能忽视基础史实的背诵问题;第二问中西结合,分析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结合甲午战后中国的时代背景不难分析出答案。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复习要注意重大历史时间的背景、原因等的分析,要把中外历史联系起来复习,注意中外历史事件的关联性。 ‎ ‎0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答案】B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报纸影响 ‎【名师点睛】复习中要掌握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线索: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03.(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74‎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演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名师点睛】“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04.(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33)“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 ‎【答案】A项3分,B、C项1分,D项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说明慈禧太后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变法的,但是她要求“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也就是说制度上不能改变,因为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因此A选项最准确;B选项没有反映出条件;C选项不满足材料含义;D选项错误,材料不是针对洋务运动,只是用洋务运动来举例。‎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清末新政·新政的举措 74‎ ‎【名师点睛】我们往往对慈禧太后的印象都是冥顽不化,因循守旧。其实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支持中国进行改革的,但这种改革是有一定限制的。清朝末年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往往称之为清末新政。新政中涉及到了预备立宪,建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的制度等等。但这都是一种被迫的改变,而且为时已晚,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 ‎05.(2016届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诊断考文综历史试卷)民国二年袁世凯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民国三年,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后仅三个月,就下令取消国会,改任梁启超为币制局总裁。十二月,梁辞去币制局总裁之职。后袁世凯又任命梁启超为政治顾问,梁启超都推辞未就。这说明梁启超 A.由维新改良转向民主共和 C.坚持民主宪政的追求 B.助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D.政治立场摇摆不定 ‎【答案】C ‎ ‎【解析】‎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思想 ‎06.(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896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认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着欲自离,臆度读西书为功。”‎ ‎ ——据《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概括粱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6分)‎ ‎【答案】‎ ‎(1)西方科技较中国发达,思想、学术成果丰硕;须大量引进西学;应不断吸取西学的最新成果。(6分)‎ 74‎ ‎(2)推动西学传播;促进思想启蒙和社会观念转变;为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6分)‎ ‎【解析】‎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康梁维新思想•梁启超的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以梁启超的观点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康梁维新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最大意义是思想的启蒙,因此近几年各地高考试卷多次对其进行考察,这应该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点。本题从题目设计上来说,第一问的解答基本紧扣材料,第二问的解答则更多地运用所学知识,题目难度不大。从社会热点来说,是不是契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梁启超的小儿子梁思礼去世的热点呢?‎ 考点二:新文化运动 ‎2018年高考 ‎01.(2018年江苏卷单科历史9)9. 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工人运动,即正在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B项错误;192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故D项错误。‎ 74‎ ‎02.(广东省汕头市2018年高三普通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 A. 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 B. 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 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 D. 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 ‎【答案】A ‎03.(名校联盟2018年高考第二次适应与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鲁迅曾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绝对否定传统文化顺应了时代潮流 B. 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C. 中国的书籍承载了过多的文化糟粕 D. 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思想革新社会 ‎【答案】D ‎【解析】鲁迅认为“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是因为鲁迅认为当时的中国书多是宣传封建思想和纲常伦理,出于反对封建思想革新社会的需要,鲁迅才提出上述并非是对中国书和外国书的区别进行客观评价的看法。故答案为D项。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分析其优缺点,排除A项;鲁迅的看法有点片面,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中国书籍也有许多文化精华,排除。‎ ‎0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陈独秀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这反映出 A. 帝制符合中国当时历史潮流 B. 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 C. 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其必然性 74‎ D. 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十分落后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排除A;由材料“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可知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排除B;由材料“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故排除C; ‎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传播,中国人民思想有所进步,排除D。‎ ‎05.(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最后一卷)历史试题)下图是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A.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与否定 B. 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机关刊物 C. 象征国共两党着手准备第一次合作 D. 表达出了“以俄为师”的思想倾向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青年》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大力宣传,图片上从东西半球各伸出一只手,紧紧相握,表现了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紧密团结,也暗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寓意,展现了中国向俄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的诉求,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价值判断,无法推断出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与否定,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因此1920年出版的《新青年》不会有成为中共机关刊物的要求,B项错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发生在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 ‎0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74‎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范围看,A、C两项均不符合;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己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近代国家观念己在民间悄然形成,故D项正确。‎ 点睛:注意材料中的几个时间“辛亥革命前”“民国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答案。‎ ‎2017年高考 ‎01.(辽宁省葫芦岛协作体2017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6月)历史试卷)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这反映了 A. 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 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批判 C. 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D. 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五四运动不久……整理国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文化,过于偏颇,“整理国故”反映了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故A选项正确;“整理国故”属于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不是继续批判,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知识阶层的反思,不是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故D选项错误。故选A。‎ ‎02.(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1919年,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这一评论反映了 A. 五四运动推动青年对中国社会的探索 B. 杜威夸大了中国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C. 新文化运动对学生的影响 D. 稳定的社会有利于自由思想的传播 ‎【答案】C 74‎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所以这一评论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学生的影响,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新文化运动推动青年对中国社会的探索而非五四运动推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杜威并未夸大中国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材料中的“新的思想”判断出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对学生的影响。‎ ‎03.(2017届山东省枣庄实验中学高三历史4月份阶段性自测题)1912年10月康有为等在上海成立“孔教会”,宣扬“欲不亡中国乎,必至诚至尊孔子为教主始也”。1914年9月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同年教育部也命令恢复读经、祭孔。这反映出 A. 文化教育事业兴盛发展 B. 儒家思想文化得到弘扬 C. 新文化运动是历史必然 D. 政府大力倡导传统文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与袁世凯宣扬孔子和儒教,其目的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这属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故C选项正确;尊孔复古不等于文化教育事业兴盛发展,故A选项错误;弘扬儒家思想文化与尊孔复古、复辟帝制也不能等同,故B选项错误;当时北洋政府大力倡导的是孔教文化,不是传统文化,且倡导孔教文化的目的是复辟帝制,故D选项错误。故选C。 ‎ ‎04.(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A. 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 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74‎ C. 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 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故排除A项;材料“1920年1月”“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说明了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B项正确;C项从甲午战后开始,故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016年高考 ‎0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8)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答案】B ‎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时紧扣“20世纪初”,再结合“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可得出作者旨在提倡使用白话文,故B项正确;读经问题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排除;题干中只是通过张三与李四做古文来说明要使用白话文,而非纠正“文学革命”,故C项排除;题干中提倡使用白话文,并不是反对使用白话文,曲解题意,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通过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的能力,解答此类型选择题,不可以只注意历史现象,而忽视历史本质的分析归纳,这也是此类试题的难点所在。解答本题一是需要学生能够通过题干中获取关键信息,如时间“20世纪初”,内容“一目了然”等,其次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作者的本质意图。这就告诉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加强对历史基本理论的复习,特别是加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一定要掌握表明、反映类试题的解法。这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比重很大,其考查的是“现象和本质”的逻辑思维,题目给出的是现象,我们找本质即可。‎ ‎02.(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8)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答案】B ‎ 74‎ ‎【解析】‎ ‎【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中国的革命家·陈独秀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陈独秀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情况,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教材中对于陈独秀历史事件相关有: 1新文化运动发起人“南陈北李”之“南陈”,创有刊物《新青年》;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之一,也是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活动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中共一大书记;在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导致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损失惨重,从而向成熟转变。备考中也可以以重大历史人物为主线梳理其他历史人物的主要历史事迹。‎ ‎03.(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参与政府管理,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故排除;材料信息体现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等体现出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认识 ‎【名师点睛】本题以1919年的进步报刊的刊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表明类”的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关键是弄清逻辑关系。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真正的解放是靠自己的努力”“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这实质上说明知识分子认识到自我觉醒是社会变革的关键。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排除,老师在指导学生做题时要有意识的训练其排除的技巧。‎ 74‎ ‎04.(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答案】C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诗界革命.新文化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本题属于比较简单的试题,契合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和甲午战争120周年的热点,以诗界革命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运用甲午战争和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做题的关键要抓住关键词时间节点“甲午战后”,再利用教材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这启示我们平时学习备考时加强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此题用排除法最容易解决。‎ ‎05.(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22)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中关键找到关键词,本题的关键词是胡适和陈独秀。这两个人的文章使得毛泽东不再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就是说毛泽东抛弃了原有的立宪派的思想。《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故排除A选项。胡适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站点就是《新青年》,因此选择B选项。《民报》是革命派的刊物,《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考点定位】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青年》‎ 74‎ ‎【名师点睛】中国近代化的几个主要阶段都有自己的理论主站点。维新派的主站点有《中外纪闻》(原名《万国公报》)、《国闻报》和《时务报》;革命派创办的报纸非常多,有六十多种,最主要的是机关报·《民报》;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就是《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成为整个思想领域解放的主要战地。到后来的政党政治,也有很多报纸报刊,他们宣传各自的思想主张,成为舆论宣传的主要途径。‎ ‎06.(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7)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答案】A ‎【解析】1917年初俄国十月革命尚未发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尚未从理想变为现实,因此《新青年》对社会主义还存有怀疑态度,故选A。BC都是题干中《新青年》这样回答的内容之一,因此不是对主要原因的正确分析;D是题干中《新青年》这样回答直接反映情况,属于表象而非原因分析。‎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 ‎【名师点睛】本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中国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学说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显然导致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这种认识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四个选项中与之对应的只有 A项。‎ ‎07.(2016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故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这表明胡适 A.对传统思想文化完全否定 B.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 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思想观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胡适的言论可知,胡适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积极有用的思想和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所以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胡适不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故排除A;胡适“整理国故”是要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宗旨,故排除B;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故选D。‎ 74‎ 考点:中国近代的思想姐放潮流·新文化运动·胡适的思想 ‎08.(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2)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 ‎(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速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 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2)略(注: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官方答案为“略”)‎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包含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以及材料二中“不承认任何传统权威和因袭的教条”来回答认识;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背景从“社会原因和思想以及民主发展”等回答即可。‎ 74‎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特点和评价 ‎【名师点睛】历史小论文撰写是江苏卷的独特形式,这种命题思维较高,要求学生要有较高思维能力历史小论文结构可以从以下谋篇布局: ‎ ‎(l)题目:要简洁、醒目,既能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意。为了更好地揭示论点,也常常用副题,作为对正题的补充。 ‎ ‎(2)绪论:主要导出论点。绪论必须写得简明扼要,在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要小。 ‎ ‎(3)本论:必须根据论点,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的看法,要周详地论证文中的全部论点。这一部分内容多,为求眉目清楚,可以加上小标题或用不同的序码。其中小标题可以是并列式、递进式、正驳对照式。基本要求:符合题目要求,做到史论结合,层次分明,段、文中要兼顾逻辑性(主要包括知识逻辑——历史学科的四大要素、思维逻辑),书写工整。本论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必须全力把它写好。 ‎ ‎(4)结论: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中引出结论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8年高考 ‎0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74‎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共在十年对峙中探索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围绕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展开,欧美社会制度不是讨论的中心问题,并不一定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认清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通过这场争论知识分子达成了共识,而且材料中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至少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方式,故D项错误。‎ ‎【答案】C ‎02.(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材料批评社会改良活动,并不主张用民主与科学观念改良中国,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群众,“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与实业救国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造社会,因此材料主张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 ‎03.(北京大教育考试中心2018年文综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文综历史试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及其学说,他们希望找到既能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资本主义弊病的药方。这说明当时 A. 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济基础 B. 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C. 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认识更深入 D.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暴露,尤其是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和争霸的本性,使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故希望找到既能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资本主义弊病的药方,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认识更深入,C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认识更深入,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济基础无关,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而不是适合中国资产阶级的需要,B项错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D项错误。‎ 74‎ ‎04.(山东省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B. 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 C.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答案】B ‎05.(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测试历史(A卷)试题)一战期间,西方社会自相残杀,物质财富惊人毁坏,科学技术误入歧途,整个社会人心动荡,对中西方的思想界震动极大。受其影响,当时中国 A. 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B. 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C. 尊孔复古逆流彻底终结 D. 文学平民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A符合题意;B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说法不正确;D与材料无关。‎ ‎06.(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下表中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A. 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B. 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 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D 74‎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流行话题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成了五四运动后流行话题的变化为,平民、劳工、劳动和阶级等,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后的流行话题与传统文化无关,A不正确;B与史实不符,中国没有完成反封任务;C与史实不符。‎ ‎2017年高考 ‎0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文综历史试题)有人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段话说明 A. 不同阶级政见相似 B. 变法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C. 上海多元文化并存 D. 上海是近代化先行地 ‎【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而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无产阶级思想;由“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可以看出康梁维新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后面的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C项错误,康梁思想与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是同时并存的;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上海的地位。‎ ‎02.(湖南省湘潭市2017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其意在说明 A. 中国文化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C. 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D. 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因素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相似之处,这说明当时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因素,故D选项正确;中国文化不可能包含马克思主义,故A选项错误;大同社会的理想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故选D。‎ ‎03.(2017届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有人把马克思译为“马客偲”“麦喀”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讲求安民新学”等。这表明当时 A. 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 B. 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态势减弱 C. 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 D. 各种新思想在中国同时存在 ‎【答案】C 74‎ ‎04.(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0)(18分)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式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8分)‎ ‎① 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② 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答案】:①转折点及理由: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②传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出现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的是基本史实,抓住题目实际上问的是什么就行了。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问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问的是该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进程,列举并连接好相关历史事件即可。‎ ‎【考点定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名师点睛】本题不难,关键是这块知识点这样考查的方式比较少见,同时知识点相对考查较少,因此,学生在这题的时候可能会遗漏要点。同时,本题是契合时事政治热点,启示我们复习过程中适当结合时事政治热点来着重复习。‎ ‎2016年高考 ‎01.(2016届安徽安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 74‎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工人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A、B、C都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但并未颠覆中国的传统文化,故选D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意义 ‎02.(2016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1月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 目的是要按厢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但是要使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实 现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铲除现在的资本制度。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 家的国家材料表明当时的共产党人 A.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 B.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基本国情 C.倡导苏俄的城市中心暴动道路 D.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观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题干的核心,“革命气息浓厚”,实际上仍在强调社会形态以及阶级斗争,据此,D项符合题意。其余ABC三项的表述均与题干核心意思不相符合,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03.(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 A.孙中山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十年之久 B.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74‎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答案】C ‎【解析】‎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04.(2016届浙江宁波高三最后模拟文综历史试卷)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反对民主共和制 B.强调思想启蒙 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答案】B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说明陈独秀认为当时的共和立宪不是出于民意,不是真正的共和,他维护民主共和,排除A;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排除C;“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D;1916年正值陈独秀开展新文化运动时期,力图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因此选B. ‎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 考点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018年高考 ‎0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74‎ ‎【答案】C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革命未成功原因:“我党组织之法不善”,俄国革命6年就成功了,就因为“组织之法”好,即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孙中山强调的是学习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方法。故C选项正确。孙中山并非信仰社会主义,其目标还是要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故A和B错误。D选项并非政党组织方法,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孙中山吸取了此前革命失败的教训,借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意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一个像布尔什维克一样团结而有力量的政党。因此改组了国民党,并制订出“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计划,想通过国民党一党专政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然后逐渐进行民主改革,最终达到资产阶级宪政目标。‎ ‎02.(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新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 A. 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B. 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 C. 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 D. 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倡导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基本一致, A项正确。国民革命兴起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故B项错误,排除。第二次国共合作出现于抗战时期,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相关,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而是强调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排除D。‎ ‎03.(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6月份考试文科历史试题)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74‎ C. 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 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 ‎【答案】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结合所学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解答。‎ ‎04.(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近时“志士舌敝唇焦,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尤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A. 反对仿效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 主张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 C. 反对渐进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D. 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 ‎【答案】D ‎【解析】“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等信息说明,孙中山不是主张不再走资产阶级革命的路,而是要将资产阶级革命(即政治革命)与解决民众生活问题(即社会革命)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二次革命,故选D而排除AC;孙中山是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不可能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故B不符合史实。‎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要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关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概念,只有准确理解这几个概念,这一题才容易做对。‎ ‎05.(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历史)下列对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言论解释或评价最为合理的是 74‎ 思想家言论 解释(评价)‎ A 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为民自正 ‎“无为”是要求君主什么事情都不做 B 莎士比亚: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伏尔泰:实行“开明专制”‎ 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D 孙中山: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体现了民生主义中的“节制资本”‎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等字眼体现的是孙中山民生主义中的“节制资本”的思想观点,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无为”是一种治国理念,并非要求君主什么事情都不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古希腊时期的智者运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是宗教改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017年高考 ‎01.(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1924年3、4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他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其解释的本质目的在于 A. 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 C. 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 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答案】D 74‎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等相关知识,特别注意区分民权主义的内容的变化,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新三民主义的 “民权主义”主张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02.(2017届山东省枣庄五中中高三历史4月阶段性自测题)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 B. 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 C. 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 D. 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 ‎【答案】D ‎【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国内外敌人的破坏,故A项错误;孙中山认为欧美革命是成功的,成功之后的建设当中出现问题,而不是革命误入歧途,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信息表明共产党影响了孙中山的解释,而且当时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主要是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故C项错误;孙中山之所以认为革命不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平等自由思想,是把现实中的政治团体的组织涣散、纪律涣散等现象错误的归纳为自由平等思想,故D项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材料“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 ‎03.(山东省莱芜市2017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 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 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 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 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观是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D选项正确;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属于旧三民主义,故A选项错误;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原因之一,故B选项错误;C选项只反映了国内的民族关系,过于片面,故C选项错误。故选D。‎ 74‎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提取关键材料信息“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结合题干的时间“1924年”、人物“孙中山”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04.(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 A. 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 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 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 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 ‎【答案】B ‎2016年高考 ‎01.(2016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913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还未发生,故A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体现了 孙中山对民生的关注,他一直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未转向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奋斗目标,并非权宜之计,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关注民生,思想与时俱进,故D项正确。‎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74‎ ‎02.(2016届江西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下期中联考文综历史卷)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答案】D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说明是民生主义,故D正确;民族主义主要针对满族,A错误;民权主义属于建立政府,B错误;民主主义不是三民主义内容,C错误。‎ 考点: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名师点睛】平均地权≠平分土地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人民对土地的所有权要求。‎ ‎03.(2016届安徽省名校高三下期中联考文综历史卷)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 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C.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D.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答案】C ‎【解析】‎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来源 74‎ ‎【名师点睛】先秦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要重民,只有以民为本,才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则是强调人民当家做主。二者的性质明显不同,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本题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中国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政府的执政理念、管理社会理念都需要创新和转型。所谓“古为今用”,“读史明志、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照亮行程”等,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通过本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04.(2016届湖南省名校高三下期中联考文综历史卷)孙中山说:“一般普通人民负担的杂捐太重,总是要纳税,所以便很穷,所以中国的穷人便很多。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见 A.孙中山认识到节制资本的重要性    B.孙中山主张申民权进而限制地主 C.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土地不均    D.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知孙中山认为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节制资本,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申民权,故B项排除。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不等于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故C项排除。 ‎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名师点睛】三民主义其实就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国人民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力量。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孙中山本人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三民主义思想。‎ 考点五:毛泽东思想 ‎2018年高考 ‎01.(2018·海南高考·10)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74‎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考点】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解析】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B ‎02.(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些书籍。这表明( )‎ A. 持久抗战得到国共高层认同 B. 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持久抗战方针 C. 中共率先提出持久抗战战略 D. 国民党重视对持久抗战的理论研究 ‎【答案】A ‎【解析】由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等来看,持久抗战得到国共高层认同,故选A;材料中没有体现持久抗战方针由国共两党共同制定,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是中共率先提出持久抗战战略,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国民党更重视对持久抗战的理论研究,排除D。‎ ‎03.(湖北省2018届高考仿真模拟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这一主张的贯彻 A. 巩固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社会基础 B. 有益于内战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 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需要 ‎【答案】C 74‎ ‎【解析】毛泽东是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上述主张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革命的转变关头,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因此这些主张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故答案为C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1949年3月召开,不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也早已结束,排除A、B项;1949年3月属于内战时期,D项“民族解放战争”说法错误,排除。 ‎ 点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的主张。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04.(千校联盟2018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预测文综历史试题)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重要文章《新民主主义论》,全面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为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在有关经济纲领中,他强调对城市工商业应该 A. 没收资本 B. 扶植资本 C. 全面国有 D. 节制资本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该时期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团结工商业阶层抗日,毛泽东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D符合题意;AC均不利于团结工商业阶层抗日;B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不符。‎ ‎05.(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卷一文综历史试题)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 A. 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 B. 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 C. 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 D.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 ‎【答案】D 74‎ 点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的正确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是伴随着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的探索和实践,他们的集体智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并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当然,毛泽东在总结集体智慧并加以理论概括的方面确实作了突出的贡献,所以这一理论成果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而那些属于毛泽东个人的,和被实践检验是错误的言论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2017年高考 ‎0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掉A。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即可知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正确。工农武装割据不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不符合材料,CD错误。 ‎ ‎【考点定位】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的探索 。‎ ‎【名师点睛】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 74‎ 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受法律保护,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使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02.(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时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题干“我们的国家现在时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说明新中国已经成立,和“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AB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是1957年,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曲折发展的十年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中共的建国后的经济建设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因此在备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和学习和解题方法。‎ ‎03.(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 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 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 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答案】B 74‎ ‎04.(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中写道:“‘什么农民协会,砍脑壳会,莫害人!’富农中态度恶劣的这样说。……中农呢?他们锅里有米煮,没有人半夜里敲门来讨账。独自皱着眉头在那里想:‘农民协会果然立得起来吗?’……而他们(贫农)中间有很多人,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他们有什么不进农会?”。这段话意图是 A. 应该按照经济地位的不同区别对待农民 B. 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农民革命态度不同 C. 农民阶级不如工人阶级有坚定革命信念 D. 争取贫农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保障 ‎【答案】A ‎【解析】说明由于经济地位不同,富农、中农、贫农对农民协会的不同态度也不同,应该按照经济地位的不同区别对待农民,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农民对农民协会的态度,没有体现农民对革命的态度,排除B;C选项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无法体现“争取贫农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保障”,排除D。‎ ‎05.(2017届云南省大理州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己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这个论断看,毛泽东当时的意图是为了 A. 揭示各阶层团结的重要性 B. 肯定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C. 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纪念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答案】A 点睛:引文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分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由此可以判断论断发表的时间,有时间就能确定材料是在历史背景了。 ‎ ‎2016年高考 74‎ ‎01.(2016届蚌埠市高三下期中联考文综历史卷) 有人认为,1940 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这种观点的依据主要是该文章 A.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纲领 B.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C.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D.系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学生易误选A项,原因在于对毛泽东思想成熟的理解过于片面;误选C项,原因是对指明中国革命方向的标志性事件认识不清。A、B两项的内容都属于D项的组成部分。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论》‎ ‎【名师点睛】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日战争时期):‎ ‎(1)主要论著: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2)主张:‎ ‎①正确分析中国国情:a.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b.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正确分析中国革命:a.革命对象、任务:反帝反封建;‎ b.革命性质: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c.革命动力:武装斗争,以无产阶级领导、以农民为主体,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在特殊条件下还联合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孤立和打击最主要敌人。‎ d.革命纲领: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文化纲领是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e.革命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3)影响: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4‎ ‎02.(2016届滁州市高三下期中联考文综历史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建国前夕的是( )‎ 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 C.“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D.“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出自《井冈山的斗争》,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有关;B出自1948 年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C出自1949年毛泽东提出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奠定了理论基础;D出自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论十大关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因此符合“建国前夕”的是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 ‎03.(2016届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下图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答案】B ‎【解析】‎ 74‎ 考点:20世纪以来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04.(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材料一出自毛泽东哪篇文章?毛泽东批判了哪种错误态度?他对农民运动是如何认识的?(4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又是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4分)‎ 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6分)‎ ‎(4)综上,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4分)‎ ‎【答案】(1)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分) 批判了认为农民运动“糟得很”的错误态度。(1分) 毛泽东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2分)‎ ‎(2)代表农民利益:进行土地改革。(2分) “全力支持”: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2分)‎ ‎(3)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2分)基本方针: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4分)‎ ‎(4)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得领导。(4分)‎ 74‎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我初到长沙时”“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可见该文章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再根据地点可以推测出自《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二小问根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回答。第三小问根据“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回答。 ‎ ‎(2)第一小问根据“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回答。第二小问结合农民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归纳回答。‎ ‎(3)第一小问根据“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根据“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归纳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定位】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建国初期土地政策。‎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设置材料考查考生对近现代农民问题的认识,典型的体现了新高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从能力考查上来说,题目设置的并不太难,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本题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加强对材料阅读和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 考点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8年高考 ‎01.(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九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979年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年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2年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 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74‎ B.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D. 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材料的起始时间是1979年,“文革”指的是1966—1976年,故A项错误;1984年提出“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没有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从1979年到1992年十四大,中共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这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故C项正确;2008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 ‎02.(北京市怀柔区2018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03.(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作主 B.对话协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 C.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 D.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74‎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属于间接民主,故A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A项;“有事好商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C、D三项的表述与史实相符,均与设问要求“不正确的是”不符。‎ ‎04.(2015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期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 A.彻底清除了“左”倾错误 B.破除了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后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A错在“彻底清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没有形成,排除D。C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两次思想解放破除了对“两个凡是”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因此选择B。‎ ‎2017年高考 ‎01.(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苏北三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A. 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D.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答案】A 74‎ ‎02.(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 A.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B. 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C. 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 D. 强调循序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邓小平对立法工作的指示上来看,他认为立法在当时主要体现的是“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这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特别说明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突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03.(湖南省衡阳市十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冲刺预测文综历史试题)“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说明 A. 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变革认识深刻 B. 中国科技发展速度要求思想革命 C. 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D. 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这说明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际变革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科技发展速度不是思想革命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故选D。 ‎ ‎2016年高考 ‎01.(2016届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 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 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答案】B ‎【解析】‎ 74‎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 ‎【名师点睛】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02.(2016届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三者语言中体现出共同的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答案】B ‎ ‎【解析】‎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名师点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引导民族资产阶级武装推翻清政府,成立了中华民国,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导中国人民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历程。‎ 74‎ ‎03.(2016届皖南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92年,A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的内容,B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内容,D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所以本题选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 ‎【名师点睛】主要内容:①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②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04.(2016届皖北协作区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深圳,一天傍晚当散完步拢回走时,市领导建议从原来的路上走回去,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有 ‎① 中国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 ‎② 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③ 中国应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④ 中国应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1992年”,“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反映了中国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故D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故④ 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4年,故③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 74‎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之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考点七:(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018年高考 ‎01.(2018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3)13.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答案】B ‎【解析】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 ‎ ‎02.(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国务院日前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下列与中国航天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 ‎②国家制定863计划 ‎③钱学森舍弃外国优越条件,冲突阻挠归国 ‎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 ③①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③①②④‎ 74‎ ‎【答案】D ‎【解析】东方红一号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是在1970 年,国家制定863计划是在1986年,钱学森归国是在195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是2003年“神舟五号”升入太空。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03.(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一中2018届高三5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2011年美国签署禁令“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进行任何合作”;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该材料说明 A. 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崛起 B. 中国改革开放大势所趋 C. 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D. 科技封锁激发了创造力 ‎【答案】C ‎04.(黑龙江省哈九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下表反映了我国1993—1997年GDP数据及相关要素的贡献率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GDP增长率 ‎14.0%‎ ‎13.1%‎ ‎10.9%‎ ‎10.0%‎ ‎9.3%‎ 资本增长率 ‎24.6%‎ ‎17.3%‎ ‎18.1%‎ ‎8.7%‎ ‎2.4%‎ 劳动力贡献率 ‎4.4%‎ ‎4.1%‎ ‎4.8%‎ ‎7.5%‎ ‎8.1%‎ 科技进步贡献率 ‎29.6%‎ ‎37.1%‎ ‎25.2%‎ ‎55.8%‎ ‎81.5%‎ 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被取代 B. 外向型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C. 国民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 74‎ D.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我国1993—1997年GDP数据及相关要素的贡献率数据看出,科技进步贡献率由1993年的百分之29.6增长到1997年的百分之81.5,说明国民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故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GDP的贡献率数据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D。‎ ‎2017年高考 ‎0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全面提高”不符合史实,材料仅反映医学,A错误。“全社会关注”说法错误,材料仅反映统治者,B错误。京剧《定军山》是我国的传统戏剧,电影是近代科技的成果,C正确。“成功解决了”不符合事实,世界粮食短缺问题还在解决过程中,D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袁隆平杂交水稻 ‎【名师点睛】《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的历史。京剧《定军山》拍摄成电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 ‎02.(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六次检测文综历史试题)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A. 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 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 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 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74‎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1958年6月12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应该是“大跃进”,再结合“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等信息可得出钱学森的科普文章受到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影响,D项正确。A项错在“导致”,钱学森的科普文章对农业“浮夸风”有一定影响,排除。BC项说法错误,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03.(吉林省长春市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四)文综历史试题)老工程师回忆文革时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削发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当时这种现象推动科技突破的成就是 A.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 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神舟”号飞船实验成功 ‎【答案】A 点睛:解决本题抓住两个关键,一是题干中的时间,可知是文革时期;二是联系所学知识逐一明确选项史实的时间。‎ ‎04.(甘肃省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 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 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 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两弹一星”对于本国、本地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都有较大影响,体现了济世的作用,故C选项正确;A选项范围只限于我国,故A选项错误;B选项也只限于中国经济,故B选项错误;“两弹一星”成功后,地区及世界仍然有紧张与动荡,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同时正确理解“两弹一星”的目的和作用、影响。学生容易错选A或D,一定要注意“济世”的含义,明确目的和结果之间往往不一致。‎ ‎2016年高考 74‎ ‎0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9)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买武器来支 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20 世纪40 年代 ‎ B.20 世纪50 年代 C.20 世纪60年代 ‎ D.20 世纪70 年代 ‎【答案】B ‎ ‎【解析】‎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原子能技术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的能力,试题难度不大,但是较为重视基础知识,这也是本套试题的最大特点,也说明了高考必须要有夯实的基础为依托,因此在复习应考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二是构建知识体系,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归纳,不留死角。‎ ‎02.(2016届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写道:“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下列我国的科学技术成果,最能帮助人类接近这一浪漫情景的是 A.核武器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地质学技术 D.运载火箭技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通过“吴刚”“嫦娥”可以看出这一“浪漫情景地”是月球,帮助人类接近这一情景地的是航空航天技术,D项运载火箭技术是航天运输工具,其用途是把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与材料相符,正确。A、B、C项均与航空航天技术无关,与材料不符,均可排除。‎ 74‎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现代中国的科技·运载火箭技术 ‎03.(2016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右图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 ‎①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② 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 ‎③ 有利于民族自信心的增强 ‎④ 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依据图片可知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20世纪60年代,而②是1995年提出,而④与中国国防科技发展无关,主要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所以排除含有②的A项和C项,排除含有④的D项;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打破了美、苏核垄断地位,也可以增强中国的民族自信心,故本题答案选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现代中国的科技·国防科技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考点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2018年高考 74‎ ‎01.(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知识分子,早在1956年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给他们以必要工作条件和适当待遇。这一举措 A. 适应了过渡时期的需要 B. 配合了国家的改革开放 C.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D. 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 ‎【答案】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6年”“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结合所学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分析解答。‎ ‎02.(江西省泰和县二中、吉安县三中、安福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三校联考历史试题)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两部著名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剧照,当时两剧在中国和西方上演时均引起轰动,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A. 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B. 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 C. 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D.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答案】D 74‎ ‎【解析】话剧《茶馆》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等待戈多》剧本所揭示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出现代世界的荒诞和无意义,深深地拨动了那个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弦,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出路,终日无所事事,极端痛苦,又极端无聊,渴望改变,却又无力自拔;所以综上所述,这两个剧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故选D;A不符合史实,B不符合《等待戈多》,C不符合《茶馆》,故排除ABC。‎ ‎03.(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种反差表明 A. 国产电影粗制滥造脱离现实 B. 香港电影艺术高雅贴近现实 C. “大跃进”运动全面深入人心 D.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答案】D ‎【解析】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香港电影不可能反映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故排除B;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跃进运动已逐渐停止,故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中央“双百方针”贯彻较好的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中国文艺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04.(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 “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 B. 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 C. 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 D. 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 ‎【答案】C ‎【解析】材料“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反映了对美术家的作品忽视社会主义建设倾向的批判,说明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故C正确;1955年中国并没有严重的“左”倾错误,故A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故D错误。故选C。‎ ‎2017年高考 74‎ ‎01.(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年高考考前冲刺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答案】C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在20世纪中期,上海的影院可以即可以放映香港影片,也播放反映大跃进的影片,这表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D在题文中没有明确表述,不符合题意。‎ ‎02.(2017届山东省枣庄实验中学高三历史4月份阶段性自测题)1956年1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技术的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必须与党内、党外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门户之觅进行适当的斗争。陆定一的言论 A. 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B. 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 反映了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要求 D. 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 ‎【答案】A ‎03.(2017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一(一模)文综-历史试卷)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对样饭戏感到“心惊肉跳”的主要原因是 A. 文革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B. 样版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74‎ C. 样板戏打上了“文革”阶级斗争的烙印 D. 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 ‎【答案】C ‎【解析】“文革”期间,这说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文艺工作者积极性下降,排除A,故选C。样板戏说明还是存在一定的艺术创作,排除B。样板戏主要是歌颂革命的题材,排除D。‎ ‎2016年高考 ‎01.(2016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党急需团结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毛泽东针对科学文化工作提出了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文艺工作者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党急需团结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促进社会主义建设,B正确;A是邓小平1982年提出;C是1969年;D是文革时期。‎ 考点: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02.(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卷)“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这一讲话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内涵 ‎【答案】D ‎【解析】‎ 7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双百”方针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内容可知上述讲话涉及到了科技和文艺两方面的问题,ABC都知识提到了科技或文艺一方面的内容,概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双百”方针强调在学术上百家争鸣,在艺术上百花齐放,符合题意要求,所以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双百”方针 ‎03.(2016届河南许昌新乡平顶山高三第二次调研文综历史卷)《卧虎藏龙》获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2001年度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音效、视效,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8项大奖。电影《卧虎藏龙》折射出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是 A.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描绘人民幸福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风貌的作品增多 B.一些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色彩被淡化 C.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减少 D.中国文艺内容更加丰富,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答案】D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材料针对《卧虎藏龙》获得诸多奖项,证明中国的文艺发展在世界上是可圈可点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发展的道路上愈加成熟。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文学艺术的发展 考点九:(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8年高考 ‎01.(河北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A. 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 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74‎ D.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56年高校赴校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出,故D正确。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在90年代,故A排除。《义务教育法》在80年代,故B排除。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也在80年代,故C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表现 ‎02.(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1)1951年11月,年轻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巫宁坤回国进入在北京的燕京大学担任西方文化教授,在学校尘封的图书馆中没有看到基本英美文学理论书籍,只找到苏联删减翻印的美国小说,作为他宣讲人文主义的教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 留美学子服务祖国成为时代潮流 B. 新中国政府举办大学的艰难起步 C. 西方文化仍是新中国高校主课程 D. 苏联影响到新中国学习西方文化 ‎【答案】D ‎03.(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 A.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 B. 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 C. 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D. 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 ‎【答案】C 74‎ ‎【解析】根据“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可知,院系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法律应服从政治,C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要反应院系调整以服务于政治需要,无法体现“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B错误;院系大调整与“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无关,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分析解答,排除与关键信息无关选项即可。‎ ‎04.(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 A. 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 B. 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可以得出所述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是在文革之前;C是在1995年提出的;D是在1956年,在文革之前。‎ ‎2017年高考 ‎01.(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材料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排除B项;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人数的增长,并不表明已经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D项。‎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复兴 74‎ ‎【名师点睛】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反映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渴望上大学,大学的“精英式教育”应当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扩招,对个人而言,经过大学教育,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对国家而言,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改善了未来劳动力的水平和结构,带动了教育事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所以,高校扩招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 ‎02.(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图5‎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答案】C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扫盲教育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力要求比较高。本题初看不难,无非考查的是各种画派的绘画特点,但仔细看它需要整合的知识点很多。首先它要求学生读懂图片题目《婆媳上冬学》的信息,尤其是重视的是“冬”字,它能表明画的内容画的是扫盲教育。其次要明确扫盲教育的时间,与题目的时间相对照,看看是否符合。再次明确各种现实主义等画法的特点,最后要整合题目的画与画风间的关系。‎ ‎0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74‎ A. “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 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D.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51年至1958年……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处于一五计划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大量工科专业人才,故D选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故A选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也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故B选项错误;1951年至1958年中国也没有进行文化教育全面改革,故C选项错误。故选D。‎ ‎04.(2017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58年,伴随着大跃进的风潮,当时的教育部红头文件提出要在15年内普及高等教育,因此当年扩招增长率达到151.52%。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 A.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 B. 教育良性发展的势头 C. 较为薄弱的教育基础 D. “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 ‎【答案】C ‎05.(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 A. 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 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 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 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在在文革结束后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A项排除;紧扣题干中“1985年5月”,联系时代背景,可知为了当时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适应了经济改革的要求,1985年的我国进行如题干中的教育改革,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在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1965年形成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故D项排除。‎ 74‎ ‎06.(2017届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卷)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召开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即向大家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这说明 A.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C. “左”倾错误仍在文化领域延续 D. 加快了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 ‎【答案】B ‎【解析】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对文革期间“教育革命”的纠正,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对文化领域“左”倾错误的纠正,故C项错误;材料是恢复高考制度,与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 ‎2016年高考 ‎01.(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3月选考科目模拟历史试卷)下表是1949 一2000 年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表。其中(成人)文盲率变化最大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年份 ‎1949‎ ‎1964‎ ‎1982‎ ‎1990‎ ‎1995‎ ‎2000‎ 文盲人口总数(亿)‎ ‎3.2‎ ‎2.33‎ ‎2.3‎ ‎1.82‎ ‎1.45‎ ‎0.83‎ 文盲率(% )‎ ‎80‎ ‎52.4‎ ‎34.49‎ ‎22.22‎ ‎16.5‎ ‎9.08‎ A.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B.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C.政府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状况,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进行分析比较的的能力。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可知,文盲率变化最大时期为1949年—1964年期间,B项是1966——1976年,C项是20世纪80年代,D项是1995年,这三项时间与此一时期不符,故排除。建国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文盲率大大下降,所以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解答本题型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 :一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 界定大体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 明确内涵和外延。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 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 74‎ ‎ 蕴含的变化,态势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利用阶段特征,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终综合判断,得出答案。‎ ‎02.(2016届宁夏银川宁夏大学附中高三上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卷)以下哪一教育方针最符合我国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国情 A.“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B.“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C.“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 D.“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答案】A ‎【解析】‎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教事业发展·现代中国的教育事业·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教育 ‎03.(2016届安徽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下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科技教育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读下图,同年我国在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是( )‎ A.高考制度的恢复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 ‎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7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时间“1983年”入手,A是1977年底;B是1978年;C是1983年;D是1995年;故本题答案选C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三个面向 ‎04.(2016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检(二模)文综历史试卷)据统计,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国大陆有高校211所,到1953年调整完毕,全国高校被肢解、重组为182所。这些高校以专科为主,专科又以工科为主,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新中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办出特色 ‎ B.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C.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 D.落实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是1952年调整高校学科,没有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故A项错误;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即将进行一化三改造,故B项正确;科教兴国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故C项错误;落实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是1949年的教育方针,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例如本题就是历史人物的言论,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05.(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37)“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8分)‎ 74‎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10分)‎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3)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 ‎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 ‎(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 ‎(3)①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 ‎②观点及论述:(略)(注:开放型试题,答案不唯一,官方正式答案注明“略”)‎ ‎【解析】‎ 74‎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将教育者,其实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编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以概括出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由民国时期的教育宗旨、1957年的教育法和1995的教育法的变化中可以概括出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第二问结合“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3)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可以从工业革命兴起、科学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问本题是开放性论文撰写,对学生要求较高,既需要阅读理解材料摆出自己的观点,又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做此类题目首先注意把观点摆出来,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结合,相互补充。然后可以结合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重要性及科学可能带来的危害性进行论证即可。 ‎ ‎【考点定位】中外教育·中西教育比较·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中国的教育·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特点及背景 ‎【名师点睛】本题 74‎ 作为学科内综合性最强的试题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第(1)问阅读汲取信息后的概括综合,以及分析共同之处,第(2)问历史知识的灵活调动,相关历史知识的分层分类分角度的阐释。第(3)问对历史问题的全新解读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逻辑分析和问题阐释能力。特别是第(3)问的第二个小问题全新的解读,其要求除逻辑清晰表达明确等要求与以往一致之外,解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另外,仍需强调的是,在阐释历史问题的过程中,知识点的罗列不再成为评价试题优劣的唯一标准,更多的侧重于历史思维逻辑的完善与周密,这样的完善周密重点体现在观点的准确与论据的充分。许多问题不要求考生面面俱到而是要观点与史实的逻辑一致性,这仍是近年北京文综考试历史命题非选择题的突出特点。‎ 7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