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第7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下达标练
第7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虎门销烟的过程中,鸦片入池,经过石灰盐卤浸泡熏蒸,毒气升腾,导致在场多人中毒,一人死亡。这一事件反映了( ) A.鸦片商人的残忍性 B.中国科技的落后性 C.虎门销烟的坚定性 D.中国人民的革命性 解析:选B。材料是关于硝烟的方法,无关鸦片商人的残忍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虎门销烟时不科学的硝烟方法造成多人中毒乃至死亡,说明当时中国科技落后,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虎门销烟的坚定性,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人民的革命性,故D项错误。 2.1843年8月,清政府审定《五口通商章程》,对某些条款表示不同意见,但对领事裁判权却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反映了清政府( ) A.竭力塑造通商大国形象 B.对近代国际关系茫然无知 C.力图改变小农经济状态 D.试图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但对领事裁判权却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反映了清政府的无知,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与本题无关,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必定是不平等关系,故D项错误。 3.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奏折中说:“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分乎?”其意在说明( ) 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 B.鸦片走私导致了财富外流 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大多数 D.鸦片战争实质是贸易竞争 解析:选B。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根据林则徐在奏折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这是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向道光皇帝陈述国人吸食鸦片的危害,当时鸦片战争尚未爆发,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可知鸦片走私导致财富大量外流,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吸食鸦片的国人占多少,故C项错误。 7 4.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解析:选A。本题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考查领事裁判权。由材料可知,领事裁判权客观上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使中国开始了解西方,推动了晚清法制的近代化进程,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对中国的一种侵略,故B项错误;C项所述明显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直接促使人们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因素是鸦片战争的失败,故D项错误。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外交政策由灵活逐渐转向僵化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解析:选C。本题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考查晚清对外政策。咸丰帝表示“不必严格守约”,是清政府传统的华夷外交观念的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专门办理外务的大臣奕却要求“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体现了清政府外交政策逐渐与国际接轨,故答案选C项。 6.晚清某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该规定( ) A.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反映了英国贸易逆差被扭转 C.表明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D.体现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解析:选D。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改变中英贸易方式反映的问题。材料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晚清政府允许英商在广州自由经商,不能体现英国扭转了贸易逆差,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关税问题,故C项错误;“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反映的是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故D项正确。 7 7.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目标。“替代方案”是指( ) A.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B.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 C.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 D.与西方列强共同统治朝鲜 解析:选B。“替代方案”必然是日本“灭亡方案”的重要环节,“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这属于日本灭亡朝鲜的重要步骤,也是侵华战争必要的准备环节但不属于“替代方案”,故A项错误;“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是《马关条约》的重要内容,属于日本“灭亡方案”的重要“替代方案”,故B项正确;“与列强共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之后的事情,表述与史实明显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和地理位置,日本自始至终是侵略朝鲜最主要的国家,朝鲜也是在1910年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处于日本独占的境地,故D项错误。 8.某条约签订后,“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这表明( ) A.法英俄是侵华的主要敌人 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列强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可知强调的是甲午战后列强侵华的情况,法英俄是侵华的主要敌人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发生在甲午战后,故B项正确;列强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是中国近代列强侵华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故D项错误。 9.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又保留地加入了《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 ) A.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发生重大变化 B.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C.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 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解析: 7 选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发生重大变化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晚清外交的变化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变化,故B项错误;据材料“清政府又保留地加入了《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可以得出清政府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故C项正确;“中体西用”与材料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10.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想瓜分中国,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是实行瓜分的有利时机,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这说明( )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B.列强“以华制华”方针失效 C.列强最大化维护在华利益 D.中国民族危机逐渐趋于缓和 解析:选A。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粉碎了其瓜分中国的计划,故A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B项错误;据材料“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可知,列强在华利益并没有实现最大化,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重,故D项错误。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庚子与辛丑之交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朝廷沦为洋人的朝廷,这与材料“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相符,故D项正确。 12.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从1909年起,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退回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25年,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这一变化说明( ) A.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 C.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 D.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 解析:选D。材料中美、法、英、比、意、荷等国将庚子赔款用于办理对华文化教育事业,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故D项正确,A项错误;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弱国无外交”,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地位较低,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无必然联系,故C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7 13.(25分)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同》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5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可以归纳出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依据“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以及“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中国角度,从《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角度分析,日本角度,依据材料二中“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并结合所学分析作答。 答案:(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 (2)理由: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互宣战。 7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注:与国指友邦),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摘录) 朕以明治十五年条约(1882年日朝《济物浦条约》),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先告清国,以协同从事,清国反设辞拒绝……清国之计,唯在使朝鲜治安之基无所归……以损害帝国之权利利益,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虽始终与平和相终始,以宣扬帝国之光荣于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武勇,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对清国宣战诏书》(摘录) 比较两则材料,指出一处不同,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指出的不同之处应明确清楚,说明需史论结合,合理充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在众多的不同中,找出其中一处,作为论点。如: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的外交政策不同。日本政府奉行对外扩张政策,清政府采取的是消极防御政策。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史论结合,从中日两方面,对找出的论点加以论证。如: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力图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对朝鲜出兵,以实现其帝国的光荣。最后,对这种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作简要的小结。如:影响到两个国家的不同命运走向:甲午战争后,日本确立亚洲强国的地位,而中国则进一步沉沦。 答案: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双方外交政策的不同,也可指出双方对中朝关系的认识不同、对日本出兵朝鲜的认识不同、对甲午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不同等。说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分析阐述合理充分。 第一等级: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9~12分) 第二等级: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正确。(5~8分) 第三等级: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1~4分) 第四等级: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史实。(0分) 示例: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的外交政策不同。日本政府奉行对外扩张政策,清政府采取的是消极防御政策。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国际新秩序。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在战前便已“出兵(朝鲜)备变”,并企图通过战争“以全帝国之光荣”。而清政府没有对局势变化做出正确判断和积极应对,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因循守旧,维系宗藩朝贡体系;日本出兵朝鲜,清政府未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而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同时对日本的发展缺乏认识而轻视日本。 中日两国的不同外交政策影响到两个国家的不同命运走向。经过甲午一战,日本确立亚洲强国的地位,而中国则进一步沉沦。 7 (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双方外交政策的不同予以说明,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示例。)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