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考讲座2 经济成长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学案 人民版
高考讲座(二) 经济成长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环 节 一 高 考 第 40 题 规 范 答 题 讲 评 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以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答案组织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高考示例] (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等 10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要注意“三读”“三找”“三界定”,体现规范答题的要求。 材料要“三读” 速读材料,两则材料均围绕清代东北移民进行论述。细读材料一,介绍了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有土无人”,清代向东北移民;材料二指出近代清政府开发东北,移民规模逐渐扩大 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建都北京后,开发东北地区;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向东北移民的过程。二找体现中心论点的关键句、关键词,材料一中“清廷……东北……实施军事化管辖”“乾隆年间……闯东北者日盛”,反映了清朝对东北的开发;材料二“清政府制定了实边章程”。三找中心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清政府对东北的管辖 答案要“三 界定” 第(1)问,注意要求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有关移民的相关史实,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移民过程的特点。第(2)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信息,简析移民东北的作用 【规范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民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运用演练] 1.(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0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雍正时期……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分析。第二小问雍正年间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根据材料“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并联系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结合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及煤铁的重要性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矿产资源的勘探……是……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特别缺乏的资源……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概括。第二小问从对矿业发展、“一五”计划及国家工业体系建立等的影响分析。 【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0 近几年高考试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命制试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运用材料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掌握好解题技巧是高考中“水平正(超)常发挥”的关键,应特别注意解答非选择题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 1.答题没有思考的过程,看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解决办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题意——紧抓“题眼儿”,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 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方法: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 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方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 [高考示例] (2016·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解题思路】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社会总体稳定”“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 10 等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从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社会矛盾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人迹既少……早谋移徙”“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迟婚与节育”等概括。第二小问,可以从总体上评价,也可以结合近代学者的主张加以评价。 【规范答案】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耕作方式的改进。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运用演练] 2.(2016·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解析】 本题以社会救济为切入点,考查不同时期东西方国家社会救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性强。既涉及学科主干知识,又渗透热点问题,涉及当前精准扶贫这一现实问题。第(1)问中第一小问, 10 结合中英两国救济的对象及材料“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概括。第二小问,相同点从政府作用、救济方式、保障方法、救济规定等角度分析;不同点结合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及材料二“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那里的条件……恶劣得多”分析。第(2)问,要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落脚在教材主干知识上。 【答案】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的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环 节 二 高 考 第 41 题 提 分 捷 径 讲 练 1.开放探究型试题的不变 开放探究型试题始终不变的是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始终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要求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并加以说明,或者指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说明。 2.开放探究型试题的应对策略 (1)要关注新观点、新知识 由于高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很高,考题的材料往往超出教材的范围。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对于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除了牢牢掌握教材上的评价外,还需要经常跳出教材,提出不同的史学观点,发现不同的历史视角,了解一些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掌握好这些,有利于同学们拓宽历史视野,不至于在考试中看到不同于教材的学术观点就无所适从。 (2)运用好三段式的论证 所谓三段式论证,就是第一段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段分几个角度进行论证,第三段进行小结,升华观点。加强开放性试题练习,逐步提升自己的论述能力。 (3)注重历史学科多元史观 近年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 [高考示例] (2016·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 10 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本题以清末自开商埠为切入点,考查自开商埠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角度新颖。解答本题,首先要提取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必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特别要注意论据一定要充分说明论点。 【规范答案】 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来侵略。 [运用演练] 3.(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 本题是一个图表题,从每一列或每一类中分析出变化趋势,应该是不难的。重点是图表时间跨越了1978年,因此在总结原因时,首先要考虑改革开放,其次再结合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国家政策等方面作答。 【答案】 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 10 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即可。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1.从能力要求上看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文综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3.从考查内容上看 近几年高考文综第41题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 4.从开放角度上看 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高考示例] (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0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 (1)本题列举了14—17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该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级;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2)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探究和论证的能力。试题通过表格形式列出了14-17世纪中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对比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题目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可以提炼多种信息,如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社会制度发展趋向等,只要言之有理,体现出“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即可,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 (3)解答本题的方法技巧 ①审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②论题:中外对比,提取中外历史信息,写出论题。③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规范答案】 示例一: 论题:新航路开辟给明代的影响 阐述: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②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③欧洲殖民者的东来,占据澳门、台湾,威胁着封建统治,损害了国家主权。 ④新航路开辟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又给中国带来殖民侵略的威胁。 10 示例二: 论题: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阐述: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②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③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运用演练]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出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伊里奇先生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地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知识,概括材料中列宁关于计划经济的论述,对其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要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 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解答时应注意列宁的论述中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起来,对未来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行了美好的展望。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可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在具有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彼此兼容的,可以适当引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阐述。 【答案】 列宁的观点: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计划经济是消灭一切剥削的最佳途径。修改建议: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或兼容的,发展经济靠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 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