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真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4、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5、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宋元(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证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的转型——明清。明清(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项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上:实行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政治总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达到顶峰,迅速走向没落; 经济总特征: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因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而发展缓慢。 思想总特征 :理学作为主流学派,极大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人因循守旧,到明朝后期出现西学东渐,思想文化专制严重,陈腐的理学体系仍占据统治地位 面对现实,人们要求冲破理学束缚,追求个性,倾向于经世致用和反对专制集权的新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阶级总特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总 之: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量了近代企业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4、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五、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六、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了摧残。 3、思想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4、生活上: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七、民国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时期,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社会运行机制(包括社会生活等)都在急剧地发展、变化着,是这段历史的总态势和总特点。诚然,由于民国时期中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在其转型过程中,呈现了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 社会的“沉沦”与社会的“进步”共生。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社会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沉沦”与“进步”共生的发展态势。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但并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后,中国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一部民国史,实在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沉沦史。 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没有能完全阻止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步伐。在与帝国主义抗争的过程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封闭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被打破,中国被迫开始了痛苦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逐渐融合于世界的过程中,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封建势力遭到严重的冲击,中国在一步步走向半封建性或半资本主义性社会。一部民国史又实在是一部封建势力的削弱史和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 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社会在一步步沉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力抗争,中国社会在一步步转向现代,“沉沦”与“进步”共生,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特征。 第二、“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 民国时期,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这一特点反映在社会层面上,则致使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旧”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是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在衣着上,既有西服革履者,也不乏长袍马褂者。在饮食上,当一些新派人物在品尝西点西糕时,更多的人仍不懂面包为何物。在居室上,当西式洋房矗立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时,更多的民居仍是传统的青砖黛瓦。“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是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另一特征。 第三、多重统治区域的分立,使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呈现了多形式、多线条的发展姿态。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多变。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还是国民党统治,中国实际上都未真正统一过。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军阀拥兵自重。在其各自所辖范围内,军阀们往往以自己的意志影响着辖区的发展。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社会发展的态势更为复杂。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中国出现了互相分立的三个区域,即中国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和日本侵略者占领区。这是三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区域:在国统区,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日本占领区,完全是殖民地社会;在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则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由于统治区域性质的差异,各统治区域社会发展也呈现了不同的状态。在国统区,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社会发展极其缓慢;在日本占领区,由于尖锐的民族矛盾,社会在变态发展;在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党实行反帝反封建政策,社会发生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社会在多重统治区域内,呈现了多种发展态势,这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影响。 1、政治方面:限制袁世凯独裁,反对袁世凯复辟。影响: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2、经济方面:兴办实业。影响:“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文化方面:发起新文化运动。 4、影 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八、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1、政治上: 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 4、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九、改革开放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4、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十、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前6 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文化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1、政治上: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原则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 2、法律上: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思想上: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十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00~1800年)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1、政治上: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思想上:近代科技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十二、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00~1918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3、文化艺术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十三、20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20世纪上半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1、政治上: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3、文化上: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4、科学上: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技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十四、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总体特征)。 1、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安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文化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 十五、20世纪8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成因。 1945年到50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到50年代初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初到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1974年到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1982年到9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90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回升时期。 (一)50年代—70年代(黄金时期)。 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获取了廉价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场;利用西欧各国经济的联合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1、特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 (1)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弹、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展。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开拓了许多新产业.高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中心在美国。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①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是指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段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产生于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20世纪30年代,各国为结束大危机以不同形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适应了科技革命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国家大力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占据国家基础经济部门或开发新兴高科技产业,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管理,推行国有化政策,拓展世界市场,进行一些社会改革,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等。 (3)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以及协调加强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4)国内外环境稳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外部的条件。 2、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欧、日本和美国。 西欧——二战后,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计划的援助,到50年代初,工业生产大体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其后,便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了。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60年代初跃居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这是一个区域集团性的经济和贸易实体,联邦德国起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它在国际市场上和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成为能与美,苏抗衡的力量。 日本——飞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且发展势头不衰。 美国——二战的“暴发户”,二战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70年代以来,不断受到日本和“欧共体”的挑战。 (二)70年代——80年代(滞胀时期))。 从1973年起,在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结束了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经济“滞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可以相对缓和,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如前所说70年代中期那次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结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滞”是经济发展缓慢,甚至生产停滞;“胀”是通货膨胀,两者并存、互相交织。这就是“滞胀”的主要特征。这两种情况下,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冒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因此,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互相矛盾的,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政策摆来摆去,动摇不定,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失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的减弱。 1、 原因: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促进生产的作用日益削弱 ②经济危机(原因: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竞争;第三世界的矛盾——石油提价是直接的) 2、特征: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滞胀”) 3、应对措施:政府调整政策,减少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三)80年代——90年代(复苏时期) :8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 (1)原因: ①重要原因是国家改革采取了降低税率; ②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措施。 (2)特征: ①经济出现持续增长; 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 (四)90年代以来的特点: 1、经济危机期间经济下降幅度较小 2、生产过剩危机和金融危机交织并发 3、经济复苏阶段较长 十六、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 因: (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 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 因: (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 (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20世纪60、70年代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原因: (1)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与日本,在经济领域上对美国发起挑战,在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5、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霸主地位加强,妄图建立单极世界,霸权主义倾向有所增强。 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战略地位相对提高。 (三)、德国和日本的崛起 A、德国的崛起 1、第一次崛起:(1) 1871年,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打败了欧洲两大传统强国法国和奥地利,完成了国家统一,成为欧洲的新兴强国。 (2)19世纪末,德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3)一战前,组建了以它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 (1)国家实现了统一,有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在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了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3)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重视科技和教育等。 2、第二次崛起: (1)20世纪20年代,经济复苏,并重新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2)30年代,为解决经济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 (1)利用美国等国的经济援助,20年代经济复苏。 (2)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镇压,对外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3、第三次崛起: (1)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 (2)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德国再度成为欧洲大国。 原因: (1)战后实行民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为经济的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经济非军事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5)两德统一,综合实力逐步提高。 B、日本的崛起 1、第一次崛起: (1)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新兴强国,打败中国。 (2)一战中力量逐步增强,独霸中国。 (3)30年代,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 (1)明治维新使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善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一战中大获其利。 (5)在国家的扶植下,日本垄断组织建立并迅速发展。 (6)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2、第二次崛起: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想成为政治大国。 原因: (1)战后进行改革,清除了封建残余。 (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5)利用朝鲜战争美国的订货,经济迅速发展。 C、德国与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 1、第一次崛起的共同原因 (1)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新了生产关系。 (2)通过战争方式打败强邻,强签不平等条约,获取巨额赔款,割地等特权,成为地区强国。 (3)交叉运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4)走军国主义道路,积极推行殖民侵略扩张政策。 2、第二次崛起的共同原因 (1)推动政治改革,社会形势稳定。 (2)实行非军事化。 (3)美国的扶持。 (4)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5)劳动者素质高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3、德日两国两度崛起的启示 (1)侵略扩张道路最终必然失败。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德国和日本完全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虽然带来了迅速的经济崛起,但缺乏民主自由传统导致这两个国家出现了法西斯政权,它们所选择的通过对外侵略实现大国梦想的道路不仅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灾难,而且也在同时毁灭了自己的国家。 (2)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取决于它是否在经济上崛起,纯粹靠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而实现的崛起,很难长久维系。而德日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是在二战后通过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与和平发展而实现的。 (四)、主要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 第一:大国崛起都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历史过程,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英国的崛起经历了早期的新教运动,为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大国崛起都是以体制创新为条件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造了传统的封建体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则是在英法资本主义体制上进行了新的创新。 第三:大国崛起都是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英国抓住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美国则在电力为标志第二产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同样,在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美、日又居于先导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大国崛起往往是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 第四:大国崛起都是以经济的强盛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支撑很难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第五: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和软实力的增强也是分不开的。 (五)、中国崛起道路的选择 1、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原因 (1)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民族;近代倍受列强的侵略,中国不会再去伤害别的世族;和平崛起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大国非和平崛起及其衰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2)从时代的需要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经济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 2、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 (1)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2)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美、日、俄、印等国势力存在。 (3)人口、能源(资源)。 (4)台湾问题。 (5)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3、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1)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 (2)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 (3)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4、中国是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强之后,也不会威胁别人。 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实现共同富裕。 ②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反对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③历史上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在共同的反侵略斗争中,与各国人民互相支持;中国在成为强国后,是建设更加安全、繁荣和开放世界的重要力量。 (六)、洋务运动与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 1、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因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必定会走上失败。 2、改革开放: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旧的观念出发,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 启示: A、面临危机进行改革开放,必须要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维护先进的社会制度; B、改革开放学习外国长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使的国家富强; C、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经验: A、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和不竭源泉; B、必须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C、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D、以改革的首创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E、中国改革的实施是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F、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 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大致起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从汉武帝开始,经过董仲舒改造与发展了的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而居于正宗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及唐宋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为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儒家学说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现了“以儒学为主,三教合流”的趋势。 宋明时期儒学对佛、道思想加以吸收和扬弃,形成宋明理学。当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之际,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向程朱理学及君主专制发出挑战,倡导“经世致用”,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 1、演变历程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 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 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 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3、演变原因 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 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③思想的统一性和凝聚性,正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也是推动中国统一形成与持续的主要动力。 ④儒家思想的坚忍包容、延绵不息、根深蒂固,造就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也使中国在外交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达成了健康和谐的周边关系。 4、对儒家思想的评价 积极作用: (1)“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2)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凸现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价值。 (4)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 (5)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与时俱进,批判继承,理性扬弃。 消极作用: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扼杀人性,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钳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 之: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5、今天我们应这样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举例:①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②儒家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对今天我们的学习也颇有益处。③儒家提倡言必信,要求遵守社会公德等,也有助于克服当前政治生活中的某些消极因素。 十八、近现代西方思想的演变及东渐的中国化 近现代西方思想的中国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思想文化或主动走上、或被动学步的既有过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的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努力一次次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思想文化史时,从鸦片战争期间的“开眼看世界”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近现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社会变革都是以新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此过程的实质是东西方思想的碰撞与交融、西方思想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是西方思想的中国化,即先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和中国化,后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近现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 1、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 14—17世纪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实质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在宗教神学控制下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6世纪初,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一方面反映了教会的日趋腐败,更重要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进一步高涨。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天主教势力强大,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借助宗教反对天主教神学的方式来进行。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使教会对人民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逐步消弱。 2、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运动的兴起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呼唤用理性的阳光去驱走现实的黑暗,他们猛烈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建确立了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天赋人权、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文艺复兴重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宣传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则前进了一大步,强调人的理性和天赋人权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还不能公开否定宗教神学,不少作品还借用宗教和古代文化为题材,而启蒙运动在资本主义经济日益成长的背景下,则公开抨击天主教,启蒙运动是在更高的水平和更科学的政治基础上进行的。 3、19世纪初——20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当时经济理论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思想。 自由放任主义是西方的传统的经济思想。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主张,在经济上要求实行市场经济,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反对经济专制,自由放任主义者(胡佛)认为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他们探究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寻找社会发展的良策。其中,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等人都是著名的代表。他们抨击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的美妙设想,并作了一些美好的尝试。但是他们的立足点都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良心发现。所以他们改造社会的美好理想根本没办法实现。不过,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许多诸如不切实际等不足,但毕竟提出许多设想,作出了理论探索,为后来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素材。19世纪中期产生的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和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4、20世纪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环节打开了缺口,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933年以后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之后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日趋衰退,主张扩大国家职能的新思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近代前期促使东西方思想碰撞的原因、阶段、特点、东渐中国化的历程。 1)促使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使中国从传统思想文化走向近代思想文化的原因 外因: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带来的文化冲击,让中国的有识之士惊醒。 内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随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民需不断探索新救国救民道路。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成长,要求创造和发展为它服务的新文化新思想。 2)经历了三个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学习西方的器物阶段 1、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习西方的制度阶段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实行君主立宪,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掀起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走日本人君主立宪的路)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孙中山在攻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和考察西方社会政治的基础上,提出三民主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发展。(走美国人民主共和的路)。 第三阶段:20世纪初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 前期:新文化运动前期,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主张用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新文化运动前期动摇了封建思想(儒学)统治地位,是近代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提法,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后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等从刊物、论战、纪念活动、发表文章、组织研究社团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传入中国。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走俄国人社会主义道路)。 3)演变过程特点: ①从背景和目的上来看,近代先进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求和研究始终围绕救亡图存进行,充满着爱国精神;[②从交流的内容来看,近代前期,中外交流始终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题; ③ 从过程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一过程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扩大,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发展的历程相适应; ④从在西学冲击下形成的进步思想之间关系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即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理论实践上有一定的发展,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而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但开始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且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这就是质的飞跃;⑤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道路没有走通,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认真的研究比较,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斗争实践后,从西方找到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惟一正确的武器。 4)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 ①开眼看世界,中国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促使中国人面对现实,解放思想,系统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走上探索救国之路。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③仿行制度,维新变法运动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运动。 ④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次突破,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⑤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冲击了千百年来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及其政治意识,形成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三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①形成条件:客观: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的需要;主观: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②形成的标志:初步形成于中共创建到大革命时期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阶段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等理论;最终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这阶段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文章,这些论著标志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到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各阶段成果 A、中共创建到大革命时期(1921—1927年)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他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问题。这是毛泽东思想的酝酿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年) 毛泽东以马克思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革命指明了方向。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毛泽东首先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945—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重要报告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出了政治理论准备。 E、过渡时期(1949—1956年)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变革。 F、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报告,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2)邓小平理论 ①形成条件:客观: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观: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集体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②思想内容: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发展道路、基本国情、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祖国统一),邓小平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③形成过程: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 C、1987年,中国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系统的概括。 D、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E、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A、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C、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九、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涵义、确立和发展及进步性、局限性 (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涵义、确立和发展 代议制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由选民选出的议员代表选民参与政治活动。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成果,它的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人民主权说”,在17、18世纪,通过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改革在欧美国家确立,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和法国的共和制。在启蒙思潮和以上国家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末,德国、日本等国又通过又通过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制定宪法,设立议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国家政权,初步建立代议民主制度,建立了形式上的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但是,这些国家实质上依然是君主专制。后来,这种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得以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对德国和日本的民主化改造,代议会制度民主才得以在这两个国家巩固下来。 (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历史上它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1、取代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制度;2、不仅调整了统治解决内部矛盾,也调整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能够享受到民主和自由;3、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但有其局限性,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很少享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 (三)、理论认识升华 1、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近代民主政治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也是推动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 2、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在封建社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形态反映在政治上必然产生专制。到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其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由此便形成了它的最典型特征--自由,不能容忍各方干涉和限制。商品经济要求的自由,前提是人的自由权利,这就必然与封建制度下的王权、特权、神权形成尖锐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特权。以民主的法律取代专制的特权,就成为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因此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便构成近代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程的主要内容。 3、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艰巨性。最初,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反映民主要求的思潮如启蒙运动,为反专制的民主斗争和民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武器,相应的在世界一些先进国家如英、法等国家开始了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斗争,其间产生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重要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开启了现代法制社会的先河。经过长期而残酷的斗争,在英、法、美等国先后构建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并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这一过程漫长而曲折,但却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空前的巨大进步。即使是在近代落伍的中国,也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4、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和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例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形式上就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但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议会掌握立法权,行政机构无论是在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之下,均须遵从立法,依法而治。司法独立,对立法、行政施行法律监督和制约。 5、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实质是近代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其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使人的身份、权利发生重大变化。实行代议制度,执政者便须由公民选举产生。这样,原来只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就转变为参与国事、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这一变化表明人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人权、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人是历史的主体,当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之后,也就更加懂得自我完善的意义,从而使整个人类的素质得到空前提高,这也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人类文明的进步更加迅速得难以比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