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选择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选择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选择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李仕才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 B.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 溶液并加热: NH4++OH-=NH3↑+H2O C.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D.HS-的电离: HS-+ H2OOH-+HS-‎ ‎【答案】C ‎【解析】A、硝酸为氧化性酸,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当硝酸过量是的反应为:3Fe2++4H++NO3-═3Fe3++NO↑+2H2O,故A错误;B、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HCO3-+NH4++OH-=NH3↑+2H2O+CO32-,故B错误;C、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生成碘单质:2I-+2H++H2O2=I2+2H2O,故C正确;D、HS-的电离:HS-H++S2-,故D错误;故选C。‎ ‎2、(2018·郑州、平顶山、××‎ 9 / 9‎ 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X、Y、Z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r(Y)>r(X)>r(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下图转化关系。其中R为10电子分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溶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16列 B.X、Y、Z元素两两之间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 C.X、Y、Z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强还原性 D.R的沸点高于M的沸点 答案 C 解析 R为10电子分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溶剂,则R为H2O,即含有H、O元素,则另一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5-1-8=6,此元素为C元素,由原子半径的大小:r(Y)>r(X)>r(Z),可知X为O元素、Y为C元素、Z为H元素;M为CO或CO2;氧元素为第ⅥA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16列,故A正确;X、Y、Z元素两两之间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如CO、H2O2、C2H2,故B正确;C、H2有较强还原性,而O2具有强氧化性,故C错误;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相对较高,故D正确。‎ ‎3、(2018·××市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常温下,用0.1 mol·L-1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0.1 mol·L-1盐酸、20.0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V(NaOH):CH3COOH>HCl D.当0c(Na+)>c(H+)>c(OH-)‎ 答案 B 9 / 9‎ 解析 因为滴定终点时NaCl溶液为中性,CH3COONa溶液为碱性,故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A不正确;达到B、D状态时的pH=7,c(H+)=c(OH-),根据溶液的电荷守恒,c(Na+)=c(A-),B正确;相同的NaOH中和相同的酸,C不正确;在醋酸溶液中滴入NaOH,pH=7时,0 mL< V(NaOH)<20.00 mL,但有:c(A-)=c(Na+)>c(H+)=c(OH-),D不正确。‎ ‎4.(2017·××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室温下,用0.100 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 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V(HCl)]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Ⅱ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线,当V(HCl)=20 mL时:c(Cl-)>c(NH)>c(H+)>c(OH-)‎ B.滴定氨水消耗的V(HCl)=20 mL时,溶液的pH=7 且c(NH+4)= c(Cl-)‎ C.滴定氢氧化钠溶液,V(HCl)>20 mL时可能有:c(Cl-)>c(Na+)>c(H+)>c(OH-)‎ D.当滴定氨水消耗V(HCl)=10 mL时,有2[c(OH-)-c(H+)]=c(NH+4)-c(NH3·H2O)‎ 答案 B 解析 氨水是弱碱,氢氧化钠是强碱,在浓度相等的条件下氨水的pH值小于氢氧化钠的,则Ⅱ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线,当V(HCl)=20 mL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则有c(Cl-)>c(NH)>c(H+)>c(OH-),A正确;氨水和盐酸恰好反应时生成的氯化铵水溶液显酸性,因此当pH=7时,滴定氨水消耗的V(HCl)<20‎ 9 / 9‎ ‎ mL,B错误;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若V(HCl)>20 mL,可能有:c(Cl-)>c(Na+)>c(H+)>c(OH-),也可能是c(Cl-)>c(H+)>c(Na+)>c(OH-),C正确;当滴定氨水消耗V(HCl)=10 mL时,溶液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氯化铵和一水合氨,则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有:2[c(OH-)-c(H+)]=c(NH)-c(NH3·H2O),D正确,答案选B。‎ ‎5、(2017·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下图为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的HA和HB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己知lg2≈0.3)(  )‎ A.HB是弱酸,b点时溶液中c(B-)>c(Na+)>c(HB)‎ B.a、b、c三点水电离出的c(H+): ac(Na+)>c(HB),A正确;a、b两点酸均是过量的,抑制水的电离,HA是强酸,抑制程度最大。c点恰好反应生成的NaB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因此三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aT2‎ B.a =4.0×10-5‎ C.M点溶液温度变为T1时,溶液中Cl-的浓度不变 D.T2时饱和AgCl溶液中,c(Ag+)、c(Cl-)可能分别为2.0×10-5 mol·L-1、4.0×10-5 mol·L-1‎ 答案 B 解析 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温度越高,Ksp越大,在T2时氯化银的Ksp大,故T2>T1,A错误;氯化银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根据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可知a==4.0×10-5,B正确;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减小而减小,则M点溶液温度变为T1时,溶液中Cl-的浓度减小,C错误;T2时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大于1.6×10-9,所以T2时饱和AgCl溶液中,c(Ag+)、c(Cl-)不可能为2.0×10-5mol·L-1、4.0×10-5mol·L-1,D错误,答案选B。‎ ‎7、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O2(g)===SO2(g)+H2O(g) ΔH1‎ ‎2H2S(g)+SO2(g)=== S2(g)+2H2O(g) ΔH2‎ H2S(g)+O2(g)===S(g)+H2O(g) ΔH3‎ ‎2S(g)===S2(g) ΔH4‎ 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ΔH4= (ΔH1+ΔH2-3ΔH3) B.ΔH4= (3ΔH3-ΔH1-ΔH2)‎ 9 / 9‎ C.ΔH4= (ΔH1+ΔH2-3ΔH3) D.ΔH4= (ΔH1-ΔH2-3ΔH3)‎ ‎【答案】A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一个和第二个反应相加,减去3倍的第三个反应,即得3S(g)=== S2(g),再将反应乘以即得第四个反应,所以ΔH4= (ΔH1+ΔH2-3ΔH3),答案选A。‎ ‎8、(2018·××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环己醇()常用来制取增塑剂和作为工业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己醇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B.与环己醇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醛基(—CHO)的结构有8种(不含立体结构)‎ C.标准状况下,1 mol环己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22.4 L H2‎ D.环己醇的一氯代物有3种(不含立体结构)‎ 答案 B ‎9.(2017·湖北省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其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一种有机物X。已知X的结构如下,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B.X的分子式为C5H10NO2S C.X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D.X中碳原子上的H若有1个被Cl取代,有2种不同产物 答案 D 9 / 9‎ 解析 A项,此有机物中含有S、N等元素,不是烃的含氧衍生物,故错误;B项,根据有机物碳的成键特点,分子式为C5H11NO2S,故错误;C项,还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D项,两个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次甲基上氢原子也可被Cl取代,因此一氯代物有2种,故正确。‎ ‎10、(2018·湖南省高考冲刺预测卷)浓差电池中的电动势是由于电池中存在浓度差而产生的。某浓差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从浓缩海水中提取LiCl的同时又获得了电能。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Li+通过离子电子导体移向b区 B.电流由X极通过外电路移向Y极 C.正极发生的反应:2H++2e-===H2↑‎ D.Y极每生成1 mol Cl2,a区得到2 mol LiCl 答案 A 解析 加入稀盐酸,在X极(正极)上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为正极反应,Y极生成Cl2,为负极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Cl--2e-===Cl2↑,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电池工作时,Li+向a区移动,A错误;电流由正极X极通过外电路移向负极Y极,B正确;在X极(正极)上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C正确;Y极每生成1 mol Cl2,则转移2 mol 电子,有2 mol Li+向正极移动,则a区得到2 mol LiCl,D正确,答案选A。‎ ‎11.(2017·双流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双隔膜电解池(两电极均为惰性电极)的结构示意简图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可以电解硫酸钠溶液以制取硫酸和氢氧化钠,并得到氢气和氧气。对该装置及其原理判断错误的是(  )‎ A.如电极材料均改为铜板,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不变 9 / 9‎ B.向A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 C.c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d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D.相同条件下,c隔膜附近电极产生的a气体与d隔膜附近电极产生的b气体体积比为1∶2‎ 答案 A 解析 电解硫酸钠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为氧气,A为硫酸,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b为氢气,B为氢氧化钠。如电极材料均改为铜板,铜为活性电极,阳极铜被氧化,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发生变化,故A错误;A为硫酸,向A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故B正确;根据外加电源的正、负极可知有气体a生成的一极为阳极,有气体b生成的一极为阴极;阳离子透过d隔膜向阴极移动,则d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透过c隔膜向阳极移动,c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故C正确;在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在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该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Na2SO4+6H2O2H2SO4+4NaOH+O2↑+2H2↑,a为氧气,b为氢气,体积比为1∶2,故D正确。‎ ‎12、(2018·××市桂林中学高三5月全程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大 非金属性:S>C B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NH C 将HI溶液与CCl4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加入 Fe(NO3)3‎ 下层液体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 I2‎ 9 / 9‎ 溶液,振荡,静置 D 将淀粉溶液与少量稀硫酸混合加热,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 淀粉未发生水解 答案 B 解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Na2SO3中硫不是最高价,故A错误;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可能是浓度太稀,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NH,故B正确;将HI溶液与CCl4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加入 Fe(NO3)3溶液,振荡,静置,溶液中能将I-氧化的可能是HNO3,也可能是Fe3+,无法确定谁将I― 氧化,故C错误;加入稀硫酸后淀粉水解,在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先加入NaOH使溶液呈碱性,否则Cu (OH )2会被多余的稀硫酸中和,达不到检验的效果,故D错误。‎ 9 /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