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练习题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1.【2016年高考北京卷】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名师点晴】明确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并能灵活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得出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强,能把乙醇氧化。易错选项是D,注意④中的实验环境,不要忽视了溶液中还存在乙醇,而不能单纯的考虑平衡的移动方向。 2.【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 C.氨碱法制碱 D.海水提溴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失去(共用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共用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 3.【2016年高考上海卷】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且其中一种是单质。A.该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属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正确;C.该反应中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 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试题对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题利用分子模型示意图考查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吸(放)热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注意示意图中隐藏的信息:反应前只有一种分子,反应后既有新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又有新生成的单质分子,还有未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结合各种反应的本质特征回答即可。 4.【2016年高考上海卷】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一定记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5.【2016年高考上海卷】(本题共12分) 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 (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 (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 已知HCN(Ki=6.3×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 (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_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100 m3含NaCN 10.3 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_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含量低于0.5 mg/L,达到排放标准。 (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H2O。 【答案】(1)碱性;防止生成HCN,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 (2)2OCN-+3ClO-=CO32-+CO2↑+3Cl-+N2↑ (3)14 900 (4)NaOCN、NaCN 2OCN-+3ClO-=CO32-+CO2↑+3Cl-+N2↑。 (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根据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可知(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OCN、NaCN和H2O。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计算、元素周期律等有关判断 【名师点睛】对于HAH++A-,Ki= ,一定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通常是用来衡量酸性强弱的主要依据,Ki值越大说明酸性越强。HCN的Ki=6.3×10-10,说明HCN是极弱的酸,NaCN属于强碱弱酸盐,极易水解使水溶液表现碱性,即NaCN只能存在于碱性环境中。若调整NaCN溶液pH至中性或酸性,NaCN几乎完全转化为剧毒物质HCN。该题中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若将电子守恒规律应用于解题,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等。在进行解题时,如何选择并应用上述方法对于正确快速地解答题目十分关键。首先必须明确每一种守恒法的特点,然后挖掘题目中存在的守恒关系,最后巧妙地选取方法,正确地解答题目。① 在溶液中存在着阴阳离子,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可考虑电荷守恒; 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电子的转移,通常考虑电子守恒。③在某些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中可考虑某种元素的守恒法;④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涉及到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可考虑质量守恒法。微粒半径比较可能涉及到原子或者离子,一般规律是:电子层数多的微粒半径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 6.【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3价;(2)2NaClO3+SO2+H2SO4=ClO2+2NaHSO4; (3)NaOH溶液 ;Na2CO3溶液 ;ClO2-(或NaClO2); (4)2:1; O2; (5)1.57g。 气体,产物为NaClO3,则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为ClO2,还原产物为NaClO2,还原剂是H2O2,氧化产物是O2,每1mol的H2O2转移2mol电子,反应方程式是:2NaOH+2ClO2+H2O2=2NaClO2+O2+2H2O,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应中氧化产物O2。(5)每1克NaClO2的物质的量为n(NaClO2)=1g÷90.5g/mol=mol,其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mol×4=4/90.5mol,1molCl2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其相对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4÷2=mol,则氯气的质量为mol×71g/mol=1. 57g。 【考点定位】考查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7.【2016年高考北京卷】(13分) 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3—的去除率 接近100% <50% 24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 Fe2+直接还原NO3—; Ⅱ. Fe2+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______。 pH =4.5(其他条件相同) (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3—的去除率 约10% 约3% 1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1)①铁 ②NO3-+8e-+10H+=NH4++3H2O (2)因为铁表面生成不导电的FeO(OH),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3)①本实验条件下,Fe2+不能直接还原NO3-;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3-的去除率。 ②Fe2++2FeO(OH)=Fe3O4+2H+, Fe2+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使NO3-的去除率提高 (4)Fe+2H+=Fe2++H2↑,初始pH较小,氢离子浓度高,产生的Fe2+浓度大,促使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浓度小,从而造成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 【解析】 试题分析:(1)①Fe是活泼的金属,根据还原水体中的NO3-的反应原理图可知,Fe被氧化作负极; ②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正极是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NH4+,该溶液为酸性电解质溶液,结合元素和电荷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NO3-+8e-+10H+=NH4++3H2O; (2)从pH对硝酸根去除率的影响来看,初始pH=4.5时去除率低,主要是因为铁离子容易水解生成FeO(OH),同时生成的Fe3O4产率降低,且生成的FeO(OH)不导电,所以NO3-的去除率低; (3)①从右图可以看出只加入铁粉和只加入Fe2+,NO3- 的去除率都不如同时加入铁和亚铁离子硝酸根的去除率高,说明不是由于了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提高了硝酸根的去除率,而是由于Fe2+破坏FeO(OH)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 【名师点晴】该题一改化学原理综合应用的拼题,改成“借实验考原理”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应用化学反应基本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电化学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平衡、电化学等问题的能力。此题区分度在第(4)问。实际上,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便可简化解题思路。我们只需要从影响速率平衡的主要因素(此题主要是浓度)考虑问题即可。此问极易诱导学生从复杂角度分析问题,不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8.【2016届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模拟】向含有0.2molFeI2的溶液中加入a molBr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I-+Br2=I2+2Br- B.当a=0.2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I-+3Br2=2Fe3++2I2+6Br- C.当溶液中I-有一半被氧化时,c(I-):c(Br-)=1:1 D.当0.2<a<0.3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2c(Fe2+)+3c(Fe3+)+c(H+)=c(Br-)+c(OH-) 【答案】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电荷守恒在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急计算的应用的知识。 9.【2016届北京西城一模】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操作 现象 A 加入NaOH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 B 加入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 C 加入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D 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有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e(OH)3生成,不能说明两者反应,A项错误;B.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3,不能说明两者反应,B项错误;C.紫色褪去可能因为SO2的还原性,不能说明两者反应,C项错误;D. 铁氰化钾溶液是Fe2+的专属检验试剂,有蓝色沉淀能说明两者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SO2、FeCl3的性质等知识。 10.【2016届成都二诊】下列有关0.1L0.1mol/LKMn04酸性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少量乙二醛混合可制备乙二酸 B.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 H+ +10C1-——5Cl2↑+2Mn2+ +8 H20 C.与K+、NO3-、SO32-、CO32-可以大量共存 D.与过量Na2 O2混合后,共转移e- 0.05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与少量乙二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反应正确,故B正确;C、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不能大量存在碳酸根离子,故C错误;D 、过氧化钠为还原剂,锰元素的航海家降低,则转移电子为0.05摩尔,但过氧化钠过量时还有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转移电子数大于0.05摩尔,故D错误。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 11.【2016届江苏苏中三市二调】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4NaOHFe3O4+2H2↑+4Na↑”生产金属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磁铁可以将Fe与Fe3O4分离 B.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 C.该反应条件下铁的氧化性比钠强 D.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答案】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2016届苏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3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现在“点石成金”术石墨变成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 D.工业上冶炼铝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降低氧化铝的熔融温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式为C3H6O的有机化合物可为丙酮或丙醛等,其中丙醛具有还原性,被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石墨变成金刚石为化学变化,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一半降为-2价,故当生成1mol氧气时转移0.2mol电子即2mol,故C错误;D.氧化铝熔点高,加入冰晶石可降低熔点,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素异形体的转变、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金属的冶炼。 13.【2016届信阳、三门峡第一次联考】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O2- B.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PO23-+3H2O C.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为H3PO4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答案】A 考点:以次磷酸的性质为载体,考查弱酸的电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等。 14.【2016届广元二模】下列说法或推理正确的是( ) A.将Fe(N0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Fe(N03)2晶体已氧化变质 B.常温下,pH都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均加水稀释100倍,pH都变为9 C.25℃时,Ksp( BaCO3)>Ksp( BaCrO4),则沉淀水体中的Ba2+选择Na2CrO4比Na2CO3好 D.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则 CH3CH2Br在NaOH溶液中发生了水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Fe(N03)2与H2SO4反应生成,则Fe(N03)2晶体不一定氧化变质,故A错误;氨水为弱电解质,稀释时 ,平衡正向移动,pH为11的氨水均加水稀释100倍,pH变为11~9,故B错误;Ksp( BaCO3)>Ksp( BaCrO4),更易生成BaCrO4沉淀,沉淀水体中的Ba2+选择Na2CrO4比Na2CO3 好,故C正确;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沉淀可能是AgOH,CH3CH2Br不一定发生了水解,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电离、溶度积、卤代烃水解。 15.【2016届绵阳三诊】 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煤液化制得清洁能源 B.用酒精测试仪检测酒驾 C.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制漂白粉 D.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 【答案】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16.【2016届佛山二模】用Pt极电解含有Ag+、Cu2+和X3+各0.1 mol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 (g)与回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 (mol)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g+>X3+>Cu2+>H+>X2+ B.Ag+>Cu2+>X3+>H+>X2+ C.Cu2+>X3十>Ag十>X2+ >H+ D.Cu2+>Ag+>X3+>H+>X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金属性越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得Ag+>Cu2+>H+,据图像开始回路中通过电子0.1mol时沉淀结束,此过程是银离子沉淀,0.1-0.2没有沉淀,故为X3+转化成X2+,说明X3+>Cu2+,0.2-0.4沉淀继续增加是铜沉淀了,之后没有沉淀析出,说明H+>X2+,综上氧化性强弱顺序:Ag+>X3+>Cu2+>H+>X2+,A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氧化性强弱判断 17.【2016届临沂一模】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将SO2滴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D.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 【答案】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18.【2016届临沂一模】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C(ClO-)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4+ B.消耗1mol氧化剂,转移2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 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ClO-)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则ClO-为反应物,则Cl-为生成物,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有升高的,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NH4+为反应物,N2为生成物,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4+=3H2O+2H++N2↑+3Cl-;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4+,A正确;B、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作氧化剂,消耗l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2 mol,B正确;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C错误;D、 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D正确。答案选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19.【2016届泰州一模】工业上,若输送Cl2的管道漏气,用NH3进行检验时生成NH4Cl和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H只有H和H两种核素 B.Cl2、NH4Cl中氯元素微粒的半径:r(Cl)>r(Cl-) C.工业上常用干燥的钢瓶储存液氯,是因为铁和氯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反应 D.该反应表明常温下氯气有氧化性 【答案】D 考点:核素,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氯气的性质 20.【2016届龙岩一模】汽车尾气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XHY)、碳等,直接排放容易造成“雾霾”。因此,不少汽车都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处理过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尾气造成“雾霾”与汽油未充分燃烧有关 B.尾气处理过程,氮氧化物(NOX)被还原 C.Pt-Rh催化剂可提高尾气净化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D.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能有效控制雾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汽油未充分燃烧可增加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XHY)、碳等的排放,可造成“雾霾”,A正确;B、尾气处理过程,氮氧化物(NOX)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B正确;C、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平衡转化率,C错误;D、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能减少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XHY)、碳等的排放,能有效控制雾霾,D正确。答案选C。 考点:环境污染,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