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质检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总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质检卷

第九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2018江西新干二中等四校一联)牛油果又名鳄梨,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也很独特,果肉柔软,似乳酪,有核桃的香味,是不可多得的水果之一。下图示意牛油果主要种植地区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  )‎ ‎                 ‎ A.喜温暖湿润 B.喜通风透气 C.不耐贫瘠 D.耐酸抗寒 ‎2.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  )‎ A.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 ‎ B.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C.居民食物构成的变化 ‎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图示牛油果分布区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推测其生长习性是喜温暖湿润,A项对。通风透气不是仅分布在我国南部、西南地区的原因,B项错。山区也有分布,说明耐贫瘠,C项错。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或西南地区,说明不抗寒,D项错。第2题,决定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量的扩大,D项对。‎ 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现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及南纬30°~45°、海拔400~600米的地区。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右图示意智利葡萄产区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智利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  )‎ A.凉爽多雨,云雾缭绕 ‎ B.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 C.炎热干燥,水源不足 ‎ D.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4.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  )‎ A.地处山谷 B.海拔较高 C.邻近沙漠 D.靠近大洋 ‎5.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  )‎ A.环境具有封闭性 B.环境具有开放性 C.河流短小,水源更新快 D.地势高,紫外线强烈 答案3.B 4.D 5.A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位置可知,智利葡萄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生长季节是炎热干燥的夏季,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B项对。第4题,我国新疆深居内陆,而智利靠近太平洋,大片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D项对。第5题,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环境具有封闭性,产区分布在高大山脉西侧狭窄的沿海区域内,与外界联系不便,A项对。‎ ‎(2018广东深圳高级中学等四大名校10月联考)某地理研究小组在宁夏南部山区对不同覆盖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及土壤肥力进行了调查,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433毫米,无霜期123天;当地马铃薯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成熟收获。下表是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读表,完成6~8题。‎ 覆盖 方式 单株结薯个/株 单株薯重g/株 商品薯率 ‎/%‎ 烂薯率 ‎/%‎ 产量kg/hm‎2‎ 土壤有机质g/kg 全膜 ‎8.4‎ ‎1115.8‎ ‎63.3‎ ‎2.9‎ ‎50609‎ ‎13.01‎ 半膜 ‎7.2‎ ‎984.3‎ ‎67.9‎ ‎6.7‎ ‎40530‎ ‎12.42‎ 露地 ‎8.4‎ ‎1151.2‎ ‎59.3‎ ‎0.0‎ ‎46385‎ ‎11.82‎ ‎6.与全膜覆盖相比,半膜覆盖烂薯率更高,主要原因是半膜覆盖(  )‎ A.对土壤的保温作用差,导致低温冻害 B.地温变化幅度大 C.雨水下渗较多,成熟期土壤湿度过大 D.防鼠害、虫害作用差 ‎7.与露地种植相比,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更高,主要是因为全膜覆盖(  )‎ A.烂薯率较高,增加土壤肥力 B.减少外力侵蚀,保水保肥效果好 C.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有机质消耗 D.减小昼夜温差,减慢有机质分解 ‎8.据表推测,该地马铃薯种植最合理的方式是(  )‎ A.全程全膜 B.全程半膜 C.前期全膜,后期半膜 D.前期全膜,中期半膜,后期露地 答案6.C 7.B 8.D 解析第6题,马铃薯烂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铃薯不耐涝,雨涝或湿度过大都会导致其烂薯。宁夏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半膜减弱了水分蒸发,相对于全膜又增加了夏季雨水下渗,因此成熟期土壤湿度过大,导致烂薯。第7题,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故B项正确。土壤有机质不是来源于烂薯,故A项错误。“杂草生长”结果是杂草与马铃薯争夺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不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C项错误;昼夜温差对有机质的分解影响不大,且有机质的分解是长期的过程,D项错误。第8题,“前期全膜”有利于提高播种期土壤的温度,“中期半膜”有利于生长期雨水的下渗,“后期露地”有利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防止因土壤过湿导致烂薯。‎ 右图为欧盟自境外进口的某农作物百分比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与其他来源国相比,乌克兰成为欧盟该农产品主要进口国的原因是(  )‎ A.农产品价格低 ‎ B.农产品质量好 C.运输成本低 ‎ D.玉米总产量最高 ‎10.世界该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单产高 D.商品率低 答案9.C 10.B 解析第9题,与美国、巴西等其他国家相比,乌克兰离欧盟比较近,运输成本低,成为欧盟该农产品主要进口国,所以C项正确。第10题,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判断图示为欧盟粮食进口组成。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故B项正确。‎ ‎(2018安徽舒城中学模拟)右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完成11~12题。‎ ‎11.以下对M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 B.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高 ‎12.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下列地区中农业主要生产类型与M区域相似的是(  )‎ A.美国大平原 B.刚果盆地 C.华北平原 D.墨累—达令盆地 答案11.D 12.D 解析第11题,M区域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较多,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M区域人口稀少,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由图示可知,M区域为巴西高原,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第12题,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为混合农业区。‎ ‎(2018河南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完成13~14题。‎ ‎13.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答案13.C 14.B 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甲为恒河平原,为季风水田农业;乙为密西西比河平原,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丙为拉普拉塔平原,属于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丁为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故选C项。第14题,甲为恒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故A项错误;乙为美国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适宜,故B项正确;丙区域是拉普拉塔平原,根据河流流向,地势为西、北、东三面高,中部和南部低,故C项错误;丁为墨累—达令盆地,地势平坦,降水少,河流少,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44分)‎ ‎15.(24分)(2018四川南充一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近两年因“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 材料二 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 推荐密度 生长阶段 生长特点 ‎1500棵 ‎/公顷 ‎2~6年 高生长,耗水多,平均每年长高2~3米 ‎6~10年 粗生长,耗水较少,平均胸径年生长量大于2厘米 材料三 广西桉树产业关系。‎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2)请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6分)‎ ‎(3)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6分)‎ ‎(4)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答案(1)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改变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得干旱。‎ ‎(2)广西桉树种植密度严重超标,才导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才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 ‎(3)带动造纸、胶合板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供伐木、晒桉工等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因加大产品的外运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4)控制植株密度;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 解析第(1)题,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结合广西桉树种植特点分析即可。第(2)题,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的依据要结合桉树的生长周期和特点进行分析。第(3)题,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主要从经济效益、带动就业、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等方面描述。第(4)题,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要从种植密度、砍伐周期、多种经营、平衡生态的角度出发。‎ ‎16.(20分)(2019广东中山一中等七校第一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油棕属木本油料植物,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油棕在种植后3年里就可产果榨油,经济寿命为25~30年。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油棕亩产油量是大豆的近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价格相对豆油十分低廉,是目前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 ‎(1)分析沙巴州适合油棕树生长的光照条件。(6分)‎ ‎(2)说明马来西亚棕油价格相对美国豆油十分低廉的原因。(8分)‎ ‎(3)分析沙巴棕油主要出口中国而不出口印度尼西亚的原因。(6分)‎ 答案(1)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强度大,但历时短,能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充足。‎ ‎(2)油棕生长在热带,经济寿命长,产果量大;油棕果含油量高,单位面积产油高;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丰富,棕油加工成本低。‎ ‎(3)中国热带面积小,油棕适宜种植区少,棕油消费量大,需要大量进口;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地区,油棕种植面积大,棕油自产量大。‎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的油棕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的习性,从沙巴州的纬度、气候等方面说明光照时间充足。第(2)题,棕油价格取决于成本及产量。第(3)题,从生产条件和供求关系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