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九单元课时35 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九单元课时35 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

- 1 - 学案 35 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目标定位] 工业、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是高中地理的重 点、难点,更是高考的必考点。通过设计新情境,提供材料、图表、图像,考查相关区位理 论,因此,应牢固掌握工农业区位原理及各种工农业区位图的特征。 一、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例 1  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1.读图可知,在该自然村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中,以__________和______为主,属 ______农业,故影响其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为________。 2.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 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________区位因素 和__________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3.部分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________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______ 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 ______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______ 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 ______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______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二、某农业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 例 2  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山东省日照绿茶 种植的自然条件。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根据图上经纬度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 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________业——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______业—— 山地与丘陵地区;______业——干旱、半干旱地区;________业——湖泊或水库;柑橘 ——高温多雨的热带、________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______带地区;棉花——光 照充足、夏季高温的______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______带 湿润、半湿润地区。 三、农业生产的布局 例 3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 ②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 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 为  ,B 为  ,C 为  ,D 为  。 简述布局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小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 a.地价的高低——距城镇越近,地价越____,农业生产成本越____,应发展单位面积产 值较____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家禽等)。 b.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单位面积产值由____到____的农业类型依次是花 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棉粮等。 c.需水量——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应布局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农业 类型。 d.对运输的迫切性——靠近______及__________的地方,应发展花卉业、乳牛业等。 四、工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例 4  下图为“五种类型工业区位模式示意图”,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分别与图 中哪些模式相符? -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1.该图是一种特殊的玫瑰统计图,读图时只要找出每种模式折线上距离中心最远的折点, 就可确定相应的____区位因素。食品工业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软件产业属于 ________导向型工业,服装加工业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分别对应图中④②③模式。 2.工业区位因素统计图多提供影响某工业的各区位因素的投入构成比例,让学生分析并 找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工业发展的____________ 的因素,也就是说,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类工业在该区域布局的可能。 五、分析某工业分布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 例 5  下图是“我国造纸工业分布图”,据图分析我国造纸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分析某工业分布特点,首先要看该工业分布的________,即哪些区域密集,哪些区域稀 疏;其次要分析主要工业基地(或产量大的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 造纸工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______,在西部地区分布相对______;造纸工业多沿____ 分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稠密,______________,造纸工业发达;南方地区竹材、 蔗渣等__________,造纸工业也很发达。 六、工业生产的布局 例 6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4 -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 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 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甲处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还有__________(能源),又处在河流下游(水源);同时 位于与盛行风向______的郊外,不污染城区。故该处非常适合发展______业,其属于典 型的______导向型工业。乙在城市交通线边缘,离消费市场很近,方便市民购物消费。 电子工业园区属于________类园区,其区位条件一般包括:__________(科研院所)、 ______、______等。丙处这些条件都具备,所以适宜在此建科技园区。 一、选择题 过去成都市郊区是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的扩大,蔬菜用地日显不足,加上环境污染等问题,选择新的蔬菜生产基地显得尤 为迫切。读图回答 1~3 题。   - 5 - 1.图一中的四地中,作为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最好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选择蔬菜生产基地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地广人稀 3.图二是三种农作物(x、y、z)收益随距城市(市场)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为取得最 佳经济效益,这三种农作物的种植界线应该是 (  ) A.E、F B.F、G C.E、H D.F、H 4.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 因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 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 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 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 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 成 5~7 题。 5.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6.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7.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珠三角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受“民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 因素影响,生存困难,上千家中小型加工厂倒闭或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及东南亚国家。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 8~10 题。 - 6 - 8.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其工业区位选择多符合上图中的 (  )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9.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缘相近的明显优势 C.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10.面对材料中所提及的困境,对于珠三角众多的加工型制造企业而言,未来的出路重点应 放在 (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树立品牌意识,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 C.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D.实现生产自动化,减少劳动力使用量 二、综合题 11.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 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效益变化图(图 2)。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较耕地面积减 少越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材料三 沿海地区部分省区农业优势指数图(图 3)。农业优势指数是指某省的农业产值占 该省 GDP 的比重。农业优势指数>1,反映该省农业在沿海具有比较优势,农业优势指数 - 7 - <1,反映该省农业在沿海不具有比较优势,其值越高反映了该省农业实力及其在地区经 济中的贡献能力越强。 (1)试描述 1978~2008 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南省是我国沿海地区农业贡献能力最强的省份,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 1978 年以来,浙江省农业优势指数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到河北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试分析可能导致农作物单产减少的自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太平洋某岛国的地形和降水示意图,该岛国陆地总面积 27 万平方千米, 人口 418 万。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有众多的港湾。 材料二 该国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牧场辽阔。目前该国有近 3/4 的牧场以经营某 单一产品为主,农业生产与工业和商业配合密切,农产品出口比例大。该国政府不仅重 视对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该国人工草场面积 已超过天然草场。 (1)简析该国南岛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岛的自然条件,分析该岛以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为主。请你评价该国发展该农业 地域类型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 最佳型选择题——选择题解题突破 【题型特征】 题干中往往含有“最”这个关键字,即在给出的选项中找出最佳的或是最合适的选项。 所给选项往往与题干都有联系,但联系最为密切的或最为合理的选项只有一项。 【答题技巧】 这样的题型四个选项可能都与题干相关,做题时要通过比较筛选并抓住关键字“最”,仔 细斟酌每个选项,切忌粗心大意,看到有相关的选项就盲目作答。 答案 专题突破区 例 1 市场。 反思归纳 1.乳产品 蔬菜 城郊 市场 2.优势 限制性 3.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例 2 丘陵地形,利于排水;夏季风的迎风坡,气候温暖湿润;丘陵的向阳坡(冬季风背风坡), 冬季气温较高,利于茶树越冬。 反思归纳 种植 林 畜牧 渔 亚热带 中温 平原 暖温 例 3 ② ③ ④ ① 蔬菜等副食品,城市的需求量大,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 于近郊 反思归纳 高 高 高 高 低 城镇 交通便利 例 4 食品工业属于④模式,软件产业属于②模式,服装加工业属于③模式。 反思归纳 1.主导 市场 技术 劳动力 2.最重要 例 5 东部地区分布稠密,在西部地区分布相对稀疏;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 区位优势: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原料丰富。 反思归纳 总趋势 位置特点、区位优势 稠密 稀疏 河 消费市场广阔 原料丰富 例 6 (1)炼铝 动力导向型工业 附近有煤矿、铝土矿和火车站;交通运输便利;距居民区 较远且处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污染小。 (2)接近消费市场。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反思归纳 - 9 - 铝土矿 火电厂 垂直 炼铝 动力 高科技 科技力量 环境 交通 专题提升区 1.D 2.B 3.C 4.C 5.C 6.D 7.A 8.B 9.D 10.A  11.(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在 50%上下波动,第三产业比重相应上升。 (2)地处热带,气候条件优越(气候高温多雨、生长期长);对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商 品化农业发展较快;国家政策支持。 (3)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 (4)河北省春季降水量少,升温快,导致蒸发量增加,形成春旱;地处华北平原,有些年 份夏季风异常(或夏季风强),雨带长期停留在北方,易形成洪涝灾害;地势开阔(平坦), 受冬季风(冷空气)影响,常出现寒潮、大风和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12.(1)从西部沿海向东部沿海递减(或西多东少)。该岛盛行西风,西部迎风地带降水多,东 部背风地带降水少。 (2)大牧场放牧业。有利条件: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努力建设人工草场; 科技兴牧,培育优良草种和畜种;专业化水平高。不利条件:本国市场小,产品对外依 赖严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