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必考难点圆锥曲线的知识点梳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必考难点圆锥曲线的知识点梳理

高考数学必考难点:圆锥曲线知识点梳理 一、 方程的曲线:‎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点与曲线的关系:若曲线C的方程是f(x,y)=0,则点P0(x0,y0)在曲线C上f(x0,y 0)=0;点P0(x0,y0)不在曲线C上f(x0,y0)≠0。‎ 两条曲线的交点:若曲线C1,C2的方程分别为f1(x,y)=0,f2(x,y)=0,则点P0(x0,y0)是C1,C2的交点{方程组有n个不同的实数解,两条曲线就有n个不同的交点;方程组没有实数解,曲线就没有交点。‎ 二、圆:‎ ‎1、定义:点集{M||OM|=r},其中定点O为圆心,定长r为半径.‎ ‎2、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在c(a,b),半径为r的圆方程是(x-a)2+(y-b)2=r2‎ ‎ 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的圆方程是x2+y2=r2‎ ‎(2)一般方程:①当D2+E2-4F>0时,一元二次方程x2+y2+Dx+Ey+F=0叫做圆的一般方程,圆心为半径是。配方,将方程x2+y2+Dx+Ey+F=0化为(x+)2+(y+)2=‎ ‎②当D2+E2-4F=0时,方程表示一个点(-,-);‎ ‎③当D2+E2-4F<0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已知圆心C(a,b),半径为r,点M的坐标为(x0,y0),则|MC|<r点M在圆C内,|MC|=r点M在圆C上,|MC|>r点M在圆C内,其中|MC|=。‎ (4)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①直线和圆有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切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离没有公共点。‎ ‎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i)判别式法;(ii)利用圆心C(a,b)到直线Ax+By+C=0的距离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来判定。‎ 三、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平面内的动点P(x,y)到一个定点F(c,0)的距离与到不通过这个定点的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之 比是一个常数e(e>0),则动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其中定点F(c,0)称为焦点,定直线l称为准线,正常数e称为离心率。当0<e<1时,轨迹为椭圆;当e=1时,轨迹为抛物线;当e>1时,轨迹为双曲线。‎ 四、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定义 ‎1.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a(2a>|F1F2|)的点的轨迹 ‎2.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e的点的轨迹.(01)‎ 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轨迹条件 点集:({M||MF1+|MF2|=2a,|F 1F2|<2a=‎ 点集:{M||MF1|-|MF2|.‎ ‎=±2a,|F2F2|>2a}.‎ 点集{M| |MF|=点M到直线l的距离}.‎ 图形 方 程 标准方程 ‎(>0)‎ ‎(a>0,b>0)‎ 参数方程 ‎(t为参数)‎ 范围 ‎─a£x£a,─b£y£b ‎|x| ³ a,yÎR x³0‎ 中心 原点O(0,0)‎ 原点O(0,0)‎ 顶点 ‎(a,0), (─a,0), (0,b) , (0,─b)‎ ‎(a,0), (─a,0)‎ ‎(0,0)‎ 对称轴 x轴,y轴;‎ 长轴长2a,短轴长2b x轴,y轴;‎ 实轴长2a, 虚轴长2b.‎ x轴 焦点 F1(c,0), F2(─c,0)‎ F1(c,0), F2(─c,0)‎ 准 线 x=±‎ 准线垂直于长轴,且在椭圆外.‎ x=±‎ 准线垂直于实轴,且在两顶点的内侧.‎ x=-‎ 准线与焦点位于顶点两侧,且到顶点的距离相等.‎ 焦距 ‎2c (c=)‎ ‎2c (c=)‎ 离心率 e=1‎ ‎【备注1】双曲线:‎ ‎⑶等轴双曲线: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离心率.‎ ‎⑷共轭双曲线: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叫做已知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与互为共轭双曲线,它们具有共同的渐近线:.‎ ‎⑸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的渐近线方程为如果双曲线的渐近线为时,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备注2】抛物线:‎ ‎(1)抛物线=2px(p>0)的焦点坐标是(,0),准线方程x=- ,开口向右;抛物线=-2px(p>0)的焦点坐标是(-,0),准线方程x=,开口向左;抛物线=2py(p>0)的焦点坐标是(0,),准线方程y=- ,开口向上;‎ 抛物线=-2py(p>0)的焦点坐标是(0,-),准线方程y=,开口向下.‎ ‎(2)抛物线=2px(p>0)上的点M(x0,y0)与焦点F的距离;抛物线=-2px(p>0)上的点M(x0,y0)与焦点F的距离 ‎(3)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2px(p>0),则抛物线的焦点到其顶点的距离为,顶点到准线的距离,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 ‎(4)已知过抛物线=2px(p>0)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线段AB称为焦点弦,设A(x1,y1),B(x2,y2),则弦长=+p或(α为直线AB的倾斜角),,(叫做焦半径).‎ 五、坐标的变换:‎ ‎(1)坐标变换:在解析几何中,把坐标系的变换(如改变坐标系原点的位置或坐标轴的方向)叫做坐标变换.实施坐标变换时,点的位置,曲线的形状、大小、位置都不改变,仅仅只改变点的坐标与曲线的方程.‎ ‎(2)坐标轴的平移:坐标轴的方向和长度单位不改变,只改变原点的位置,这种坐标系的变换叫做坐标轴的平移,简称移轴。‎ ‎(3)坐标轴的平移公式:设平面内任意一点M,它在原坐标系xOy中的坐标是9x,y),在新坐标系x ′O′y′中的坐标是.设新坐标系的原点O′在原坐标系xOy中的坐标是(h,k),则 或 ‎ 叫做平移(或移轴)公式.‎ (4) 中心或顶点在(h,k)的圆锥曲线方程见下表:‎ ‎ 方 程 焦 点 焦 线 对称轴 椭圆 ‎+=1‎ ‎(±c+h,k)‎ x=±+h x=h y=k ‎+ =1‎ ‎(h,±c+k)‎ y=±+k x=h y=k 双曲线 ‎-=1‎ ‎(±c+h,k)‎ x=±+k x=h y=k ‎-=1‎ ‎(h,±c+h)‎ y=±+k x=h y=k 抛物线 ‎(y-k)2=2p(x-h)‎ ‎(+h,k)‎ x=-+h y=k ‎(y-k)2=-2p(x-h)‎ ‎(-+h,k)‎ x=+h y=k ‎(x-h)2=2p(y-k)‎ ‎(h, +k)‎ y=-+k x=h ‎(x-h)2=-2p(y-k)‎ ‎(h,- +k)‎ y=+k x=h 六、椭圆的常用结论:‎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在椭圆上,则过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 6. 若在椭圆外,则过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7. 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8. 椭圆(a>b>0)的焦半径公式,( ,).‎ 9. 设过椭圆焦点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Q两点,A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椭圆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 过椭圆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Q, A1、A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2. AB是椭圆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即。‎ 3. 若在椭圆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推论】:‎ ‎1、若在椭圆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椭圆(a>b>o)的两个顶点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P1、P2时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2、过椭圆 (a>0, b>0)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常数).‎ ‎3、若P为椭圆(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则.‎ ‎4、设椭圆(a>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则有.‎ ‎5、若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0<e≤时,可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得PF1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PF2的比例中项.‎ ‎6、P为椭圆(a>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椭圆内一定点,则,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7、椭圆与直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8、已知椭圆(a>b>0),O为坐标原点,P、Q为椭圆上两动点,且.(1);(2)|OP|2+|OQ|2的最大值为;(3)的最小值是.‎ ‎9、过椭圆(a>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 ‎10、已知椭圆( a>b>0) ,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则.‎ ‎11、设P点是椭圆( 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为其焦点记,则(1).(2) .‎ ‎12、设A、B是椭圆( a>b>0)的长轴两端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 ,,c、e分别是椭圆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2) .(3) .‎ ‎13、已知椭圆( a>b>0)的右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过椭圆右焦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点在右准线上,且轴,则直线AC经过线段EF 的中点.‎ ‎14、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 ‎15、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 ‎16、椭圆焦三角形中,内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离心率). ‎ ‎(注:在椭圆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17、椭圆焦三角形中,内心将内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 ‎18、椭圆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椭圆中心的比例中项.‎ 七、双曲线的常用结论:‎ ‎1、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 ‎2、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交.‎ ‎4、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内切:P在右支;外切:P在左支)‎ ‎5、若在双曲线(a>0,b>0)上,则过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 ‎6、若在双曲线(a>0,b>0)外 ,则过Po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7、双曲线(a>0,b>o)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8、双曲线(a>0,b>o)的焦半径公式:( , )当在右支上时,,;当在左支上时,,。‎ ‎9、设过双曲线焦点F作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P、Q两点,A为双曲线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双曲线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0、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Q, A1、A2为双曲线实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11、AB是双曲线(a>0,b>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即。‎ ‎12、若在双曲线(a>0,b>0)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13、若在双曲线(a>0,b>0)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推论】:‎ ‎1、双曲线(a>0,b>0)的两个顶点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1、P2时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2、过双曲线(a>0,b>o)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双曲线于B,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常数).‎ ‎3、若P为双曲线(a>0,b>0)右(或左)支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则(或).‎ ‎4、设双曲线(a>0,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则有.‎ ‎5、若双曲线(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1<e≤时,可在双曲线上求一点P,使得PF1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PF2的比例中项.‎ ‎6、P为双曲线(a>0,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双曲线内一定点,则,当且仅当三点共线且和在y轴同侧时,等号成立.‎ ‎7、双曲线(a>0,b>0)与直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8、已知双曲线(b>a >0),O为坐标原点,P、Q为双曲线上两动点,且.‎ ‎(1);(2)|OP|2+|OQ|2的最小值为;(3)的最小值是.‎ ‎9、过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双曲线的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 ‎10、已知双曲线(a>0,b>0),A、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则或.‎ ‎11、设P点是双曲线(a>0,b>0)上异于实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为其焦点记,则(1).(2) .‎ ‎12、设A、B是双曲线(a>0,b>0)的长轴两端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 ,,c、e分别是双曲线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 ‎(2) .(3) .‎ ‎13、已知双曲线(a>0,b>0)的右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过双曲线右焦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B两点,点在右准线上,且轴,则直线AC经过线段EF 的中点.‎ ‎14、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 ‎15、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 ‎16、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外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离心率).‎ ‎(注:在双曲线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17、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其焦点所对的旁心将外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 ‎18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双曲线中心的比例中项.‎ 八、 抛物线的常用结论:‎ ‎①顶点.‎ ‎②则焦点半径;则焦点半径为.‎ ‎③通径为2p,这是过焦点的所有弦中最短的.‎ ‎④(或)的参数方程为(或)(为参数).‎ 图形 焦点 准线 范围 对称轴 轴 轴 顶点 ‎(0,0)‎ 离心率 焦点 圆锥曲线的性质对比 圆锥曲线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标准方程 ‎(x^2/a^2)+(y^2/b^2)=1 a>b>0‎ ‎(x^2/a^2)-(y^2/b^2)=1 a>0,b>0‎ y^2=2px p>0‎ 范围 x∈[-a,a]   y∈[-b,b]‎ x∈(-∞,-a]∪[a,+∞)  y∈R x∈[0,+∞) y∈R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关于x轴对称 顶点 ‎(a,0),(-a,0),(0,b),(0,-b)‎ ‎(a,0),(-a,0)‎ ‎(0,0)‎ 焦点 ‎(c,0),(-c,0) ‎ ‎  【其中c^2=a^2-b^2】‎ ‎(c,0),(-c,0) ‎ ‎  【其中c^2=a^2+b^2】‎ ‎(p/2,0)‎ 准线 x=±(a^2)/c x=±(a^2)/c x=-p/2‎ 渐近线 ‎——————————‎ y=±(b/a)x ‎—————‎ 离心率 e=c/a,e∈(0,1)‎ e=c/a,e∈(1,+∞)‎ e=1‎ 焦半径 ‎∣PF1∣=a+ex ∣PF2∣=a-ex ‎∣PF1∣=∣ex+a∣∣PF2∣=∣ex-a∣‎ ‎∣PF∣=x+p/2‎ 焦准距 p=(b^2)/c p=(b^2)/c p 通径 ‎(2b^2)/a ‎(2b^2)/a ‎2p 参数方程 x=a·cosθ  y=b·sinθ,θ为参数 x=a·secθ ‎ ‎  y=b·tanθ,θ为参数 x=2pt^2 y=2pt,t为参数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 ‎(x0·x/a^2)+(y0·y/b^2)=1‎ ‎ (x0,y0)的切线方程 ‎(x0x/a^2)-(y0·y/b^2)=1‎ y0·y=p(x+x0)‎ 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 y=kx±√[(a^2)·(k^2)+b^2]‎ y=kx±√[(a^2)·(k^2)-b^2]‎ y=kx+p/2k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