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十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类

‎ 天津卷 一、集合的考查 ‎ (2010年)设集合A=若AB,则实数 a,b必满足 ‎ ‎(2009年)设全集,若,则集合___________‎ ‎(2008年)设集合,,,则 ‎___________‎ ‎(2007年)已知集合,,则 (2006年)已知集合,,则 ‎ ‎(2005年)集合A={x|0≤x<3且x∈N}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2004年)设集合,,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2002年)设集合,,‎ 则M与N满足 ‎ ‎(2001年)设A=等于 ‎ 二、复数的基本运算 ‎(选择or填空题)‎ ‎(2010年)i 是虚数单位,复数 ‎ ‎(2009年) i是虚数单位,_____________‎ ‎(2003年) ‎ 三、命题的判断 25‎ ‎(2010年)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 ‎ (A)若f(x) 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2009年).设则是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 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07年) “”是“直线平行于直线”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06年)设,那么“”是“”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04年)对任意实数a、b、c,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是“”的必要条件 ‎ B.“”是“”的必要条件 C.“”是“”的充分条件 D.“”是“”的充分条件 四、解不等式组或方程组或方程 ‎(2010年)若函数f(x)=,若f(a)>f(-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2009年)设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2008年)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2007年)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2006年)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25‎ ‎(2005年)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 ‎(A)2<x<8 (B) 2≤x<8‎ ‎(C) x<8 (D) x≥2‎ ‎(2004年)不等式 5x -9≤3(x+1)的解集是 .‎ ‎(2001年)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五、函数零点的概念与零点定理的应用 ‎(2010年)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 (A)(-2,-1)(B)(-1,0)(C)(0,1)(D)(1,2)‎ 六、函数恒成立问题 ‎(2010)设函数,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2007年)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当时,,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2005年)若函数f(x)=loga(2x2+x)(a>0,a≠1)在区间(0,)内恒有f(x)>0,则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2004年)已知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当时取得极值。‎ ‎(1)求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 ‎ ‎(2)证明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 七、线性规划 ‎(2009年)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 ‎ 25‎ ‎(2008年)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 ‎(2007年)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 ‎(2006年)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 ‎ 八、平面向量 ‎(2010年)如图,在中,,,‎ ‎,则 .‎ ‎(2009年)若等边的边长为,平面内一点满足,则_________‎ ‎(2008年)已知平面向量,,若,则 ‎ ‎(2006年)设向量与的夹角为,且=(3,3),,则 ‎ ‎(2005年)已知||=2,||=4,与的夹角为,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此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较短的一条的长度为    ‎ ‎(2004年)若平面向量与向量的夹角是,且,则 ‎ ‎(2003年)O是平面上一 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2002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3,1),B(-1,3),若点C满足,其中,且,则点C的轨迹方程为 ‎ ‎(2001年)若向量a=(3,2),b=(0,-1),c=(-1,2),则向量2b-a的坐标是 ‎ 九、反函数 ‎(2008年)函数的反函数是 ‎ 25‎ ‎(2007年)函数的反函数是 ‎ ‎(2006年)函数()的反函数是 ‎ ‎(2004年)函数的反函数 ‎ ‎(2003年)函数的反函数为 ‎ 十、圆的知识 ‎(2010年)如图,四边形ABCD是圆O的内接四边形,延长AB和DC相交于点P,若,则的值为 ‎ ‎(2009年)若圆与圆的公共弦的长为,则__________‎ ‎(2008年)已知圆的圆心与点关于直线对称.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则圆的方程为 .‎ ‎(2007年)已知两圆和相交于两点,则直线的方程是     .‎ ‎(2006年)若半径为1的圆分别与轴的正半轴和射线相切,‎ 则这个圆的方程为 。‎ ‎(2005年)将直线2x-y+λ=0沿x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与圆x2+y2+2x-4y=0相切,则实数λ的值为 ‎ 25‎ ‎(2004年)若过定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圆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2002年)若直线()x+y+1=0与圆相切,则的值为 ‎ ‎(2001年)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方程是 ‎ 十一、指数与对数 ‎ (2009年).设,则a、b、c的大小关系 ‎ ‎ (2007年)设,,,则a、b、c的大小关系 ‎ ‎ (2006年)设,, 则a、b、c的大小关系 ‎ ‎ (2005年)已知logb0,|φ|<,x∈R)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式为 ‎ ‎ (2004年)定义在R上的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的最小正周期是,且当时,,则的值为 ‎ ‎ ‎ ‎ (2003年) 已知 ‎ ‎ (2002年)在内,使成立的x取值范围为 ‎ ‎(2001年)若a与b的大小关系 ‎ ‎ 大题 ‎(2010年)已知函数 25‎ ‎(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若,求的值。‎ ‎(2009年)在中,‎ ‎(1)求的值 ‎(2)求的值 ‎(2008年)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Ⅰ)求的值;‎ ‎(Ⅱ)求函数的最大值,并且求使取得最大值的的集合.‎ ‎(2007年)在中,已知,,.‎ ‎(Ⅰ)求的值;‎ ‎(Ⅱ)求的值.‎ ‎(2006年)已知,,求和的值。‎ ‎(2005年)已知sin(α-)=,cos2α=,求sinα及tan(α+).‎ ‎(2004年)已知 求的值;(2)求的值。‎ ‎(2003年)已知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点 对称,且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求的值.‎ ‎(2002年)已知,求、的值。‎ 25‎ 十八、概率与统计 ‎ 选择or填空 ‎(2008年)一个单位共有职工200人,其中不超过45岁的有120人,超过45岁的有80人.为了调查职工的健康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应抽取超过45岁的职工 人.‎ ‎(2007年)从一堆苹果中任取了20只,并得到它们的质量(单位:克)数据分布表如下:‎ 分组 频数 ‎1‎ ‎2‎ ‎3‎ ‎10‎ ‎1‎ 则这堆苹果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 %.‎ ‎(2005年)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6,经过3次射击,此人恰有两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 ‎(2005年)在三角形的每条边上各取三个分点(如图).以这9个分点为顶点可画出若干个三角形.若从中任意抽取一个三角,则其三个顶点分别落在原三角形的三条不同边上的概率为    (用数字作答).‎ ‎(2004年)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的样本,样本中A种型号产品有16件。那么此样本的容量 。‎ ‎(2003年)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200辆,6000辆和2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这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 , , 辆。‎ ‎(2002年)据新华社2002年3月12日电,1985年到2000年间,我国农村人均居住 面积如图所示,其中,从________年到_______年的五年间增长最快 ‎(2001年)一个工厂在若干个车间,今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厂某天的2048件产品中抽取一个 容量为128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查,若一车间这一天生产256件产品,则从该车间抽 25‎ 取的产品件数为 .‎ 大题 ‎(2010年)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且各次射击的结果互不影响。‎ ‎(Ⅰ)假设这名射手射击5次,求恰有2次击中目标的概率 ‎(Ⅱ)假设这名射手射击5次,求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2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 ‎(Ⅲ)假设这名射手射击3次,每次射击,击中目标得1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在3次射击中,若有2次连续击中,而另外1次未击中,则额外加1分;若3次全击中,则额外加3分,记为射手射击3次后的总的分数,求的分布列 ‎(2009年)为了了解某市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情况,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区中抽取7个工厂进行调查,已知区中分别有18,27,18个工厂 ‎(1)求从区中应分别抽取的工厂个数 ‎(2)若从抽得的7个工厂中随机地抽取2个进行调查结果的对比,用列举法计算这2个工厂中至少有一个来自区的概率 ‎(2008年)甲、乙两个篮球运动员互不影响地在同一位置投球,命中率分别为与,且乙投球2次均未命中的概率为.‎ ‎(Ⅰ)求乙投球的命中率;‎ ‎(Ⅱ)求甲投球2次,至少命中1次的概率;‎ ‎(Ⅲ)若甲、乙两人各投球2次,求两人共命中2次的概率.‎ ‎(2007年)已知甲盒内有大小相同的3个红球和4个黑球,乙盒内有大小相同的5个红球和4个黑球.现从甲、乙两个盒内各任取2个球.‎ ‎(Ⅰ)求取出的4个球均为红球的概率;‎ ‎(Ⅱ)求取出的4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 ‎(2006年)甲、乙两台机床相互没有影响地生产某种产品,甲机床产品的正品率是0.9,乙机床产品的正品率是0.95。‎ ‎(1)从甲机床生产的产品中任取3件,求其中恰有2件正品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2)从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各任取1件,求其中至少有1件正品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2004年)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 ‎(1)求所选3人都是男生的概率;‎ ‎(2)求所选3人中恰有1名女生的概率;‎ 25‎ ‎(3)求所选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 ‎(2003年) 在三种产品,合格率分别是0.90,0.95和0.95,各抽取一件进行检验.‎ ‎ (Ⅰ)求恰有一件不合格的概率;‎ ‎ (Ⅱ)求至少有两件不合格的概率. (精确到0.001)‎ ‎(2002年)某单位6个员工借助互联网开展工作,每个员工上网的概率都是0.5(相互独立)。‎ ‎ (I)求至少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 ‎(II)至少几人同时上网的概率小于0.3?‎ N1‎ N2‎ ‎(2001年)如图,用A、B、C三类不同的无件连接成两个系统N1、N2.当元件A、B、C都正常工作时,系统N1正常工作;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B、C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N2正常工作.已知元件A、B、C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0.80,0.90,0.90.分别求系统N1、N2正常工作的概率P1、P2. ‎ ‎— A — B — C —‎ ‎— B —‎ ‎— C —‎ ‎ ‎ 十九、立体几何 选择或填空 ‎(2008年)设是两条直线,是两个平面,则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2007年)设为两条直线,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A.若与所成的角相等,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006年)若为一条直线,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命题:① ② ;③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006年) 如图,在正三棱柱中,AB=1。若二面角的 大小为,则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 。‎ ‎(2005年)设α、β、γ为平面,m、n、l为直线,则m⊥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α⊥β,α∩β=l,m⊥l B.α∩γ=m,α⊥γ,β⊥γ C.α⊥γ,β⊥γ,m⊥α D.n⊥α,n⊥β,m⊥α 25‎ ‎(2005年)如图,PA⊥平面ABC,∠ACB=90°且PA=AC=BC=a.则异面直线PB与AC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    . ‎ ‎(2004年)如图,定点A和B都在平面内,定点,,C是内异于A和B的动点,且。那么,动点C在平面内的轨迹是 A. 一条线段,但要去掉两个点 B. 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C. 一个椭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D. 半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2004年)如图,在长方体中,,,。分别过BC、的两个平行截面将长方体分成三部分,其体积分别记为,,。若,则截面的面积为 A. B. C. D. ‎ ‎(2003年)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连结相邻面的中心,以这些线段为棱的八面体的体积为 ‎ ‎ ‎(2003年)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25‎ ‎ ‎ ‎(2003年)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AB2+AC2=BC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面面积与底面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相互垂直,则 ”。‎ ‎(2002年)正六棱柱ABCDEF的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则这个棱柱的侧面对角线与所成的角是( )。‎ A. B. C. D. ‎ ‎(2001年)一间平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①单向倾斜;②双向倾斜;③四向倾斜. 记三种盖法屋顶面积分别为P1、P2、P3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α,则 ‎ (A)P3>P2>P1 (B)P3>P2=P1 (C)P3=P2>P1 (D)P3=P2=P1‎ ‎(2001年)在空间中, 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 ②若两条直线没有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把符合要求的命题序号都填上)‎ 大题 ‎(2010年)如图,在长方体中,、分别是棱,‎ 上的点,,‎ (1) 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2) 证明平面 ‎(3)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2009年)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分,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5‎ ‎(2)证明:平面 ‎(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 A B C D P ‎(2008年)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已知,,,,.‎ ‎(Ⅰ)证明平面;‎ ‎(Ⅱ)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 ‎(2007年)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 ‎,,是的中点.‎ ‎(Ⅰ)求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Ⅱ)证明平面;‎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 ‎(2006年)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点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面CDE是等边三角形,棱。‎ ‎(1)证明FO//平面CDE;‎ ‎(2)设,证明EO⊥平面CDF。‎ ‎(2005年)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A1AB=∠A1AC,AB=AC,A1A=A1B=a,侧面B1BCC1与底面ABC所成的二面角为120°,E、F分别是棱B1C1、A1A的中点.‎ ‎(Ⅰ)求A1A与底面ABC所成的角;‎ ‎(Ⅱ)证明A1E∥平面B1FC;‎ ‎(Ⅲ)求经过A1、A、B、C四点的球的体积.‎ ‎(2004年)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底面ABCD,,是PC的中点。‎ ‎(1)证明平面EDB;(2)求EB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25‎ ‎ ‎ ‎(2003年)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AB=1,AA1=2,点E为CC1中点,点P为BD1中点.‎ ‎ (1)证明EF为BD1与CC1的公垂线;‎ ‎ (2)求点D1到面BDE的距离.‎ ‎(2002年)如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 ‎ (I)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点A、B、、的坐标;‎ ‎(II)求与侧面所成的角。‎ 25‎ ‎(2001年)(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以正四棱锥V—ABCD底面中心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 ‎ 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Ox//BC,Oy//AB.E为VC中点,正四棱锥底面边长 为2a,高为h.‎ ‎(Ⅰ)求 ‎(Ⅱ)记面BCV为α,面DCV为β,若∠BED是 二面角α—VC—β的平面角,求cos∠BED的值.‎ 二十、圆锥曲线 选择或填空 ‎(2010年)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2009年)设双曲线的虚轴长为2,焦距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2008年)设椭圆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相同,离心率为,则此椭圆的方程为 ‎ ‎(2007年)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它的一条准线与抛物线的准线重合,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 ‎(2006年)椭圆的中心为点E(),它的一个焦点为F(),相应于焦点F的准线方程为,则这个椭圆的方程是 ‎ ‎(2005年)设双曲线以椭圆+=1长轴的两个端点为焦点,其准线过椭圆的焦点,则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为 ‎ 25‎ ‎(2004年)设P是双曲线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则 ‎ ‎(2003年)抛物线y=ax2 的准线方程是y=2,则a的值为 ‎ ‎(2003年)双曲线虚轴的一个端点为M,两个焦点为F1,F2,∠F1MF2=12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2002年)椭圆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k= ‎ ‎(2001年)设坐标原点为O,抛物线与过焦点的直线交于A、B两点,则 ‎ ‎ ‎(2001年)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F1(1,0),F2(3,0)则其离心率为 ‎ 大题 ‎(2010年)已知椭圆的离心率,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4。‎ (1) 求椭圆的方程;‎ (2) 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已知点的坐标为(),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求的值 ‎(2009年)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和,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且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求直线的斜率 ‎(3)设点与点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直线上有一点在的外接圆上,求的值 ‎(2008年)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是,一条渐近线的方程是.‎ 25‎ ‎(Ⅰ)求双曲线的方程;‎ ‎(Ⅱ)若以为斜率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求的取值范围.‎ ‎(2007年)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椭圆上的一点,,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Ⅰ)证明;‎ ‎(Ⅱ)求使得下述命题成立:设圆上任意点处的切线交椭圆于,两点,则. ‎ ‎(2006年)如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分别为左、右焦点,M为左准线与渐近线在第二象限内的交点,且。‎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设A()和B()()是轴上的两点,‎ 过点A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使得交双曲线于C、D两点,‎ 作直线BC交双曲线于另一点E,证明直线DE垂直于轴。‎ ‎(2005年)抛物线C的方程为y=ax2(a<0),过抛物线C上一点P(x0,y0)(x0≠0)作斜率为k1、k2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于A(x1,y1)、B(x2,y2)两点(P、A、B三点互不相同),且满足k2+λk1=0 (λ≠0且λ≠-1).‎ ‎(Ⅰ)求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Ⅱ)设直线AB上一点M,满足=λ,证明线段PM的中点在y轴上;‎ ‎(Ⅲ)当λ=1时,若点P的坐标为(1,-1),求∠PAB为钝角时点A的纵坐标y1的取值范围.‎ ‎(2004年)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它的短轴长为,相应于焦点的准线与轴相交于点A,,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及离心率;(2)若,求直线PQ的方程。‎ ‎ (2003年) 已知抛物线C1:y=x2+2x和C:y=-x2+a,如果直线l同时是C1和C2的切线,称l是C1和C2的公切线,公切线上两个切点之间的线段,称为公切线段.‎ ‎ (Ⅰ)a取什么值时,C1和C2有且仅有一条公切线?写出此公切线的方程;‎ 25‎ ‎ (Ⅱ)若C1和C2有两条公切线,证明相应的两条公切线段互相平分.‎ ‎(2002年) 已知两点,,且点使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 ‎ (I)点P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II)若点P坐标为,为与的夹角,求。‎ ‎(2001年)设曲线有4个不同的交点.‎ ‎(Ⅰ)求θ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这4个交点共圆,并求圆半径的取值范围.‎ 二十一、数列的考查 选择或填空 ‎(2010年)已知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是的前n项和,且,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 ‎ ‎(2007年)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0,.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 ‎ ‎ ‎ ‎(2006年) 设是等差数列,,,则这个数列的前6项和等于 ‎ ‎ ‎ ‎(2005年)在数列{an}中,a1=1,a2=2,且an+2-an=1+(-1)n(n∈N*),则S10=    .‎ (2003年) 等差数列= ‎ ‎(2001年)若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且则是 ‎ ‎(A)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B)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C)等差数列,而且也是等比数列 (D)既非等比数列又非等差数列 ‎(2001年)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Sn}是等差数列,则q= .‎ 大题 ‎(2009年)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0.设 25‎ ‎(1)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且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3)若,证明 ‎(2008年)已知数列中,,,且.‎ ‎(Ⅰ)设,证明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若是与的等差中项,求的值,并证明:对任意的,是与的等差中项.‎ ‎(2007年)在数列中,,,.‎ ‎(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Ⅲ)证明不等式,对任意皆成立.‎ ‎(2006年)已知数列满足,并且(为非零参数,2,3,4,……)‎ ‎(1)若成等比数列,求参数的值;‎ ‎(2)设,常数且,证明() ‎ ‎(2005年)若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1且满足 an=(n=3,4,…).‎ ‎(Ⅰ)求c的值.‎ ‎(Ⅱ)求数列{nan}的前n项和Sn.‎ ‎(2004年)设是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它的前10项和且,‎ 25‎ ‎,成等比数列。‎ (1) 证明;(2)求公差的值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2003年)已知数列 ‎ (Ⅰ)求 ‎ (Ⅱ)证明 ‎(2002年)在等比数列中,已知,,求前8项的和。‎ ‎(2001年)已知等差数列前三项为a,4,3a,前n项的和为Sn,Sk=2550.‎ ‎(Ⅰ)求a及k的值;‎ ‎(Ⅱ)求 二十二、导函数 选择或填空 ‎(2009年)设函数在上的导函数为,且,下面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大题 ‎(2010年)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证明当时,‎ ‎(Ⅲ)如果,且,证明 ‎(2009年)设函数,其中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25‎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3)已知函数有三个互不相同的零点,且,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008年)设函数,其中.‎ ‎(Ⅰ)当时,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若函数仅在处有极值,求的取值范围;‎ ‎(Ⅲ)若对于任意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007年)设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Ⅲ)当时,证明存在,使得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 ‎(2006年)已知函数,其中,为参数,且。‎ ‎(1)当时,判断函数是否有极值;‎ ‎(2)要使函数的极小值大于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3)若对(2)中所求的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参数,函数在区间()内都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05年)已知m∈R,设 P:x1和x2是方程x2-ax-2=0的两个实根,不等式|m2-5m-3|≥|x1-x2|对任意实数a∈[-1,1]恒成立;‎ Q:函数f(x)=x3+mx2+(m+)x+6在(-∞,+∞)上有极值.‎ 求使P正确且Q正确的m的取值范围.‎ ‎(2004年)已知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当时取得极值。‎ ‎(1)求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 ‎ ‎(2)证明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 25‎ ‎(2002年) 已知,函数,设,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 ‎ (I)求的方程;‎ ‎ (II)设与轴交点为。证明:‎ ‎ (i);‎ ‎(ii)若,则。‎ ‎(2001年)已知函数在点x=1处有极小值-1.试确定a、b的值.并求出f(x)的单调区间.‎ 2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