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1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1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1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 考点四十五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高考试题 ‎ ‎1.(2013年安徽理综,T5,6分,★☆☆)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植物生长素作用原理的理解能力。‎ 解析:题干中的信息阐述了琼脂块中的某种物质会促进生长。有生长素的一组为实验组,没有生长素的一组为对照组。自变量为有没有生长素,因变量为生长情况。所以只能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至于物质的化学本质,会不会向光源生长不能证明,更不可能证明生长素运输方向。故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2.(2013年福建理综,T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点睛:本题考查考纲要求的生物学实验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及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误差的能力。‎ 解析: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应多次计数取其平均值,可有效减少误差,A项正确;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摸索实验条件和检验实验设计的可行性,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而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为减少实验误差应逐渐减小2,4D的浓度梯度,B项错误;调查发病率时,应随机取样,并保证调查的样本足够大,C项正确;统计次数和组数越少,误差越大,通过增加统计的次数和组数可以减少误差,D项正确。‎ 答案:B ‎3.(2013年广东理综,T4,4分,★★☆)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植物生长素作用原理的理解能力。‎ 解析:本题要在仔细识图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升。根据图中信息:去顶芽主根长度减小,所以去顶芽会抑制主根的生长,A错误;去顶芽后,根尖等分生组织仍能合成生长素,B错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为极性运输,C错误;根据图中“去顶芽植株+外源生长素”主根长度与正常植株基本一致,推断D正确。‎ 答案:D ‎4.(2012年新课标全国理综,T5,6分,★☆☆)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运输,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解析:胚芽鞘尖端均可合成生长素;a'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单侧光影响下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生长素可通过c组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进而向a'组胚芽鞘基部运输,导致a'组向光弯曲生长;b'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也可在单侧光影响下发生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但生长素不能通过d组的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进而向b'组胚芽鞘基部运输,导致b'组不生长也不弯曲。‎ 答案:D ‎5.(2012年四川理综,T4,6分, ★★☆)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 ‎    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 外源生长素(mg/L)‎ NPA(μmol/L)‎ ‎0‎ ‎0.001‎ ‎0.01‎ ‎0.1‎ ‎3‎ 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点睛:本题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背景设计实验,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解析:由图示可知,根背光弯曲生长,向光侧比背光侧生长快;比较在外源生长素为0 mg/L、0.001 mg/L、‎ ‎0.01 mg/L和0.1 mg/L时根的生长速率,可以看出生长素对根的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将水稻幼苗培养在适宜浓度的NPA溶液中,根的生长速率和弯曲角度都变小,说明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但图示和表格中没有信息说明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有无影响。‎ 答案:C ‎6.(2011年山东理综,T1,4分,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涉及生长素的作用和乙烯的作用,属于简单的理解能力考查。‎ 解析: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是生长素、乙烯等植物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是生长素作用形成的顶端优势现象。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舌尖触到蔗糖时产生甜的感觉是一个单纯的神经调节的过程,与激素无关,故选B。‎ 答案:B ‎7.(2011年海南单科,T13,2分,★★☆)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分布、运输及其生理作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获取并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实验操作能力。‎ 解析:将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切面左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因此该浓度下根生长受抑制,幼根向左弯曲生长。极性运输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故生长素在胚芽鞘和根中都是极性运输。‎ 答案:B ‎8.(2010年重庆理综,T4,6分,★★☆)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点睛: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背景,考查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实验结果的能力。‎ 解析:由于装置旋转,因此不考虑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于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使茎受单侧光刺激,因此,根应水平生长,茎应向下(光源)生长。‎ 答案:B ‎9.(2010年海南单科,T5,2分, ★☆☆)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 点睛:考查植物生长过程中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考查识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较为简单。‎ 解析: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至侧芽处,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答案:A ‎10.(2009年福建理综,T5,6分,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a B.b C.c D.d 点睛: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实验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因为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α应先减小再增大(当在促进生长最适浓度时,α最小),应如图中b所示。在低浓度时都弯曲,但在高浓度时弯曲的角度不可能超过90°(如 a),也不可能超过一定浓度后弯曲度就不变(如c),d与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不相吻合。所以B正确。‎ 答案:B ‎11.(2010年新课标全国理综,T30,9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α)如图甲,α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   。 ‎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α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α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α2,请预测α2与α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 点睛:本题考查对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的理解。考查学生分析实验、获取结论的能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1)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在最适浓度下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产生最大的α值,而在低于最适浓度时,随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增强,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超过一定浓度则抑制生长,因此,在低于最适浓度和高于最适浓度时可能出现相同促进生长的作用,即产生相同的α;(2)将生长素的浓度降低到原来的80%,若α2>α1,即浓度降低后,促进作用增强,说明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在高浓度范围内,即为B;若α2<α1,即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作用随着降低,说明生长素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即为A。‎ 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弯曲角度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弯曲角度α ‎(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模拟试题 ‎1.(2012南京模拟)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单侧光照,①②实验结果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B.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④‎ C.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将向右弯曲生长 D.如果把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⑤的一侧,则其向同侧弯曲生长 解析:①胚芽鞘尖端被遮盖不见光,单侧光照,直立生长,②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被遮盖,单侧光照,弯曲生长,二者对比说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③单侧光照射下,由于中间纵向有云母片隔断,生长素不能横向传递,所以直立生长,④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左侧光照射下,右侧生长素分布多,所以弯向左侧生长;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胚芽鞘受均匀照射,直立生长;如果把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⑤的一侧,则其向对侧弯曲生长。‎ 答案:A ‎2.(2013南昌模拟)某高三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叶片和叶柄;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3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解析: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故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在设计对照时,应是一株保留幼叶和叶柄,另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但有一株应在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一段时间后,根据3株叶柄的脱落情况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B ‎3.(2012黑龙江一模)假设下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c>a=b>d B.a=c>b=d C.c>a>b>d D.a>c>d>b 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单侧光的照射,在胚芽鞘尖端会发生横向运输,在含IAA的琼脂块中不发生横向运输,光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所以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c>d,a=b;由于胚芽鞘尖端会发生横向运输,所以c>a=b>d。‎ 答案:A ‎4.(2013上海奉贤调研)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芽和根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 A.芽↖,根↘ B.芽↖,根↙‎ C.芽↗,根↘ D.芽↗,根↙‎ 解析:由于转盘匀速旋转,小盆又固定于转盘上,所以单侧光能够均匀照射植株,对生长素分布无影响。由于离心的作用,植株外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对于芽来说,向内侧弯曲生长,对于根来说,向外侧弯曲生长。‎ 答案:D ‎5.(2011长沙模拟)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解析: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 答案:D ‎6.(2013潍坊模拟)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 。 ‎ ‎(2)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          中。 ‎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    ,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 ‎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           ,则假设成立; ‎ 若           ,则假设不成立。 ‎ 解析:(1)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根、芽、茎三种器官最适生长素浓度差别很大,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2)①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其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②根据实验单一变量原则,X处要放置空白琼脂块,排除了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的影响,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生长素。③根据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和实验过程分析,有两种情况可以考虑,一是有实验效果,说明假设成立;二是没有实验效果,说明假设不成立。‎ 答案:(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2)①细胞分裂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②空白琼脂块 有无生长素 ③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  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 考点四十六 其他植物激素及作用 高考试题 ‎ ‎1.(2013年天津理综,T6,6分,★★☆)如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 ,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点睛:此题考查顶端优势、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并作出推断的能力、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解析:对去顶芽豌豆幼苗施加适宜浓度IAA,抑制GA29和GA8的合成,促进GA20形成GA1,A正确;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顶芽,则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作用部位,GA1少,而其他三种赤霉素多,茎的伸长减弱,植株较矮,B正确;酶1基因突变,施用GA20也无法催化GA1形成,不能恢复正常高度,C错误;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GA20形成GA1过程不受影响,还阻断了GA20和GA1的消耗,所以比正常植株较高,D正确。‎ 答案:C ‎2.(2013年浙江理综,T5,6分,★★☆)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点睛:本题以赤霉素为背景,考查对图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处理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 解析:由1、4两组对比可得,茎伸长受抑制可由光照时间短引起,A、C两项错误;对照1和2、5和6可以得出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因素,B项正确;若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加入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其生长应该无影响,但由4、5对比可知该假说不成立,D项错误。‎ 答案:B ‎3.(2012年江苏单科,T7,2分,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作用,属于记忆能力的考查,较为简单。‎ 解析:顶芽产生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生长受到抑制,这就是顶端优势,而侧芽不能为顶芽提供生长素,故B错。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也可以疏花疏果,故C错。密封贮藏水果可导致一部分激素(如乙烯)合成量增加,不会使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故D错。‎ 答案:A ‎4.(2012年山东理综,T1,4分,★☆☆)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涉及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乙烯和脱落酸,是对记忆能力的考查,较为容易。‎ 解析:A正确,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果实的生长;B错误,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C错误,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能够促进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 答案:A ‎5.(2012年安徽理综,T6,6分, ★★☆)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点睛:本题通过坐标图的形式考查赤霉素和2,4D对植物的生理作用,考查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赤霉素和2,4D单独使用,柑橘落果率降低,两者共同使用的效果更显著,故A、B说法正确。由图示知使用赤霉素和2,4D能相应降低果实中内源脱落酸含量,故C说法正确。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赤霉素和2,4D能降低落果率,二者对落果的调控不是协同作用,故D说法错误。‎ 答案:D ‎6.(2012年浙江理综,T3,6分,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点睛:本题通过坐标图考查的是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坐标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据图分析,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乙烯浓度逐渐升高;随生长素浓度升高,脱落率先变大后变小;一定范围内生长素和乙烯浓度越大,脱落率越大,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类似于生长素,过高浓度的生长素会降低脱落率,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会使脱落率降低。‎ 答案:D ‎7.(2010年海南单科,T6,2分,★★☆)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点睛:本题考查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乙烯等几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比较,检测学生解读图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赤霉素能够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所以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的含量会增加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会减少以减轻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答案:A ‎8.(2009年江苏单科,T9,2分,★☆☆)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运输方式,属于记忆能力的考查,较为容易。‎ 解析:植株的不同枝条情况也会不一样,比如幼芽的数量等都会影响生长素的产生。所以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可能不相同。④极性运输并不是由重力影响的,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 答案:A ‎9.(2012年北京理综,T29,18分,★★☆)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    ,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 起    作用的    有机物。  ‎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            。  ‎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 ‎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    。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        。 ‎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  ‎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点睛:本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检测学生的析图能力和分析实验能力。较为综合。‎ 解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合成,再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的微量有机物。‎ ‎(2)幼根根尖和幼芽芽尖均能产生细胞分裂素,为排除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影响,要除去根系和幼芽;在蒸馏水中培养是为了排除插条从液体中吸收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分析图2可知:Ⅰ与Ⅱ、Ⅲ、Ⅳ相比是处理不同的叶片,Ⅱ、Ⅲ、Ⅳ相比是保留的叶片数量不同。‎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处理,B叶相对面积比对照组小,说明B叶生长慢;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对照组应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对比Ⅱ、Ⅲ、Ⅳ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处理条件下,A叶数量越多,B叶生长越快。‎ ‎(6)插条叶片能够吸收小分子的氨基酸,但不能吸收淀粉,故应选择a、e、g。‎ 答案:(1)产生 调节 微量的 ‎(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6)a、e、g 模拟试题 ‎1.(2013合肥调研)“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格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解析: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 答案:C ‎2.(2012宁德质检)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B.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 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D.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解析:由图知,丙为对照组,甲和乙为实验组;甲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加快,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乙侧芽经细胞分裂素处理后,长度增大,说明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有关。‎ 答案:B ‎3.(2013武汉模拟)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α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下图,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α淀粉酶的产生 B.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合成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脱落酸对α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二者是拮抗关系;结合曲线信息可确定,脱落酸最可能是通过抑制mRNA的合成,进一步抑制α淀粉酶的产生。‎ 答案:C ‎4.(2013日照模拟)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胚轴生长速率 ‎(相对值)‎ ‎30‎ ‎29‎ ‎30‎ ‎10‎ ‎8‎ ‎7‎ ‎7‎ ‎8‎ ‎28‎ ‎30‎ ‎32‎ ‎40‎ A.用CaCl2溶液处理的时间在10~15 min B.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 C.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 min后 D.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2+‎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0 min开始,胚轴生长速率明显降低,而15~35 min处于低速率稳定阶段,说明用CaCl2处理的时间在10~15 min。从35 min开始,胚轴生长速率又快速增加,说明用赤霉素的时间是35 min后。对比知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长起抑制作用,但赤霉素不能改变细胞壁中包括Ca2+在内的某种成分的含量。‎ 答案:D ‎5.(2011盐城调研)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解析: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故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茎秆的生长;结合图示知:赤霉素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因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图中c过程可能促进生长,也可能抑制生长;在缺乏赤霉素的情况下植物也可以合成生长素。‎ 答案:C ‎6.(2013金华模拟)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浓度e 平均株 高/cm ‎16‎ ‎20‎ ‎38‎ ‎51‎ ‎42‎ ‎24‎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 ‎ ‎(2)从图乙可以看出    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  。 ‎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      ,理由是         。 ‎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  ; ‎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  ; ‎ ‎③  ; ‎ ‎④  。 ‎ 解析:(1)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小于m时,背光侧生长速度才能大于向光侧。(2)从图乙可以看出种子未萌发时脱落酸较多,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表丙中a~e处理都使株高大于清水组,表明都起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4)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应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选取浓度梯度,用不同浓度的溶液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记录株高。‎ 答案:(1)小于m ‎(2)脱落酸 促进衰老和脱落 ‎(3)否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4)①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株,编号 ③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处理芹菜幼苗 ④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3双鸭山一模)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解析: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因此与内环境稳态无直接关系。‎ 答案:D ‎2.(2013成都外国语学校模拟)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对Na+和K+的通透性(注: 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分别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神经元细胞膜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Na+大量内流,膜电位逆转为外负内正,即产生动作电位。根据题中“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可知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为图①,对Na+和K+的通透性为图③。‎ 答案:B ‎3.(2013唐山模拟)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其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 答案:C ‎4.(2013汾阳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能准确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可以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刺激,从而分泌激素来调节血糖平衡,这属于体液调节,A项正确;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项错误;缩手反射属于神经调节,C项正确;体温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内分泌系统参与,其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正确。‎ 答案:B ‎5.(2013南京质检)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解析: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b(T细胞)、细胞c(B细胞)、细胞d (效应T细胞)、细胞e(记忆T ‎ 细胞)、细胞g(记忆B细胞),细胞a(吞噬细胞)和细胞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是二次免疫。‎ 答案:C ‎6.(2013龙岩摸底)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从图可得出当乙烯大幅度增加时,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果实色素积累,番茄果实颜色也逐渐变红,即番茄果实逐渐成熟。‎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2013烟台模拟)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活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 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方法步骤:‎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预期结果:    。 ‎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 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观察各管颜色变化。‎ ‎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   。 ‎ ‎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  ‎ ‎   。 ‎ 解析:设计实验步骤时要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基本原则,所以首先应该分组、编号(如:甲、乙、丙),在取用实验材料和设计步骤的时候要注意“三等”———等量、等浓度,还有一个就是等条件。等条件是指除了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等,保证单一变量。‎ 答案:(1)方法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各2 mL ‎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活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 min ‎③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编号),做成临时装片 ‎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预期结果: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10%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皱缩;蒸馏水中的红细胞破裂 ‎(2)①缺少对照。应再增设一个蒸馏水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②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pH基本不变 ‎8.(2013金华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        ,①处的激素名称为    ,作用为    (用“+”和“-”表示)。 ‎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    ,刺激图中的    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 ‎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    次和    次。 ‎ ‎③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  ‎ ‎   。 ‎ 解析: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依神经节所在位置确定B是感受器,A是效应器,兴奋从B到A单向传导。刺激X点,兴奋不能传到Y点,没有电位变化,电流表指针偏转0次;刺激Y点,由于电流表连接位点与Y点不等距,两次出现电位差,指针偏转2次。依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应再设一组实验,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药物放在Y点,刺激Y点,观察电流表发生偏转情况),从而得出结论。‎ 答案:(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甲状腺激素 -‎ ‎(2)①效应器 X、Y 化学信号 ②0 2 ③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药物放在Y点,刺激Y点,观察电流表发生偏转情况)‎ ‎9.(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 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 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    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 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    细胞分泌的    。 ‎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填“流入”或“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填“能”或“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免疫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 ‎ 解析:(1)T细胞和记忆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时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体液免疫依靠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2)大分子如蛋白质是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的。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膜上形成管道后,应是钾离子外流。(3)细胞间可以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这种功能。肿瘤细胞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说明肿瘤细胞膜上缺少效应T 细胞所能识别的Fas,即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低。若降低移植器官组织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答案:(1)T细胞和记忆(T) 浆(效应B) 抗体 ‎(2)胞吐 流出 ‎(3)①信息交流 能 ②降低 ③降低移植器官组织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 ‎10.(2013临沂模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得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    现象。 ‎ ‎(2)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    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    ,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         有关。 ‎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种类较多,‎ 其中    是较为关键的。 ‎ 解析:(1)主根的生长会抑制侧根的生长,因此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2)IAA的浓度较低时,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空气湿度较高,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3)据图可知,纵坐标脱落的效应与横坐标IAA的浓度和不同曲线(IAA的施用部位)有关。(4)由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根据题中信息“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可知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是较为关键的。‎ 答案:(1)顶端优势 ‎(2)浸泡 空气湿度较高 ‎(3)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浓度 ‎(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