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一模诗歌鉴赏汇总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高考语文一模诗歌鉴赏汇总含答案

‎【静安区】:‎ 咏贫士 ‎【晋】陶渊明 ‎ 万族各有托①,孤云独无依。暖暧②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 朝霞开宿雾③,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④。未夕复来归⑤。‎ ‎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 【注】①万族,自然界众多的事物。②暧暧:目光昏暗的样子。③宿雾:夜间的雾气。④翮(hé)‎ 鸟的翅膀,代指孤鸟,喻作为贫士的诗人。⑤未夕:比喻年龄未老。陶渊明归隐时只四十一岁。‎ ‎14.这首诗的体裁是( )。(1分) ‎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近体诗 ‎15.对本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首二句以“孤云”自喻,与各有所托的“万族”形成对比。‎ ‎ B.中间四句用独鸟比况,表示与逐队群飞的“众鸟”的区别。‎ ‎ C.由“未夕复来归”可推知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 ‎ D.量力而行,遵守大道,宁愿忍受饥寒,可见诗人志趣高洁。‎ ‎16.关于末句“已矣何所悲”有以下两种说法,请评析之。(4分)‎ ‎ 【甲】世无“知音”,与前文“万”“众”“孤”的对比呼应。“何所悲”说明寓愤于中,悲不自胜。‎ ‎【乙】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己独无攀援飞翻之志。宁忍饥寒以守志节,纵无知此意者,亦不足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1分)C ‎ ‎15.(3分)C ‎16.关于本诗末句的情感,甲乙两个说法是相通的:(1分)甲认为,诗人以一己高洁的坚守来对抗整个社会的肮脏,诗人永远是孤独的,自然悲愤难以言表:(1分)乙认为,诗人坚守志节甘愿忍受一切,是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对个人境遇有什么悲伤。(1分)“悲不自胜”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堕落而发,“不足悲”是对自己坚守志节的个人遭遇的自信。(1分)‎ ‎【黄浦区】:‎ ‎ [双调]水仙子次韵金陵怀古 张可久 朝朝琼树后庭花①,步步金莲潘丽华②,龙蟠虎踞③山如画。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注】①南朝陈后主荒于酒色之事,最终在喝酒行乐时被隋兵捕获。②南齐东昏侯宠爱潘妃之事,后梁武帝攻取金陵杀东昏侯,潘妃自缢而死。③形容地形雄壮险要。‎ ‎13.“凤不至空台上”和“燕飞来百姓家”分别化用了唐诗《 》和《 》中的诗句。(2 分)‎ ‎14.作品开头两句运用典故的用意是 。(2 分)‎ ‎15.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作品中的画线句。(4 分)‎ ‎ ‎ ‎ ‎ ‎ ‎ ‎13、《登金陵凤凰台》《乌衣巷》‎ ‎14、借古讽今,讽喻南宋王朝衰败的原因。‎ ‎15、借景抒情,抒发王朝衰亡的悲哀之情,“危城落日寒鸦”烘托凄冷的氛围。‎ ‎【长宁区】‎ ‎(1)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①不至 (2)述古闻之明日即来坐上复川前韵同赋 今岁东风巧剪裁, 仙衣不用剪刀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国色初酣卯酒②来。‎ 对花无信花应恨, 太守问花花有语,‎ 直恐明年便不开。 为君零落为君开。‎ ‎【注】①述古:姓陈名襄,字述古。其时苏轼任杭州通判,陈任杭州太守。②卯酒:在晨间喝的酒。‎ ‎13.第二首诗标题中的“前韵”是指哪几个字?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对以上两首诗解释或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由“东风”可以推知当时应为初春时节。 B.“含情”也包含作者对陈襄到来的期待。‎ ‎ C.“仙衣”写出吉祥寺之花开得不同凡响。 D.由“国色”可知诗中所写的当是牡丹花。‎ ‎15.请结合这两首诗的第三、四句,分析两首诗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及内容上的关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8分) ‎ ‎13.(1分)裁、来、开(必须写全,否则不给分)‎ ‎14.(3分)A ‎1s.(4分)写法上的相同点:第一首诗写花因“恨”而不开,第二首诗太守问花花“有语”,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 ‎ 内容上的关联:第一首诗写陈述古对花无信,花因恨而来年可能不再开放,从第二首诗第四句花四答“为君零落为君开”可以推知,陈述古所问正是花来年是否开放的问题。‎ ‎【嘉定区】‎ 野老①‎ ‎【唐】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1)此诗写于上元元年(760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5566858.htm")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5566858.htm"年,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2)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3)琴台: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 ‎13、野老原意是“田野之人”,诗中是________________。(1分)‎ ‎1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柴门不正”写出了草舍的寒酸简陋。‎ B、“贾客船”令诗人想起那漫漫“长路”。‎ C、“片云”用于自喻,意谓浮云般漂泊。‎ D、“王师”句感叹“东郡”至今未光复。‎ ‎15、请结合诗句,评析这首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四)8分 ‎13、(1分)诗人自称 ‎14、(3分)A ‎15、(4分)诗歌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映照出诗人淡泊闲静的心境。“长路”句开始笔锋一转,从“贾客船”联想到“长路”,想到剑阁之悲,因为远在成都报国无门而产生深深的家国之悲。前句之乐景顿时反衬了内心的痛苦,是作者在现实困境中的一种无奈解脱,情感跌宕复杂。‎ ‎【崇明县】‎ 咏贫士(其一)‎ 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13.从诗歌的体裁看,本诗属于 。(1分)‎ ‎14.下列对诗句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万族各有托”呈现一幅欣欣向荣、各得其所的画面。‎ ‎ B.“众鸟相与飞”与《饮酒》诗中“飞鸟相与还”意同。‎ ‎ C.“量力守故辙”表明作者对“故辙”坚守是量力而为。‎ ‎ D.“已矣何所悲”表面上是说无所悲,实则是悲慨满怀。‎ ‎15.本诗善于运用“比”的手法,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4分)‎ ‎ ‎ ‎ ‎ ‎ ‎ 答案:‎ ‎ (四)(8分)‎ ‎13.古体诗(1分)‎ ‎14.D(3 分)‎ ‎15.诗歌以“孤云”的“独无依”以及瞬息而灭比喻贫士孤独无所依靠,命运无常;(1分)以众鸟比喻庸碌平凡之人,(1分)以迟出早归的鸟儿比喻贫士的与世无争,独守“故辙”。(1分)通过比喻形象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安守贫贱不慕名利的情怀。(1分)‎ ‎【奉贤区】‎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波媚”是这首词的 (1分) ‎ ‎15.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 A.上阕一二句写登高兴亭时的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写出了战火未熄的时代背景。‎ ‎ B.上阕三四句借用战国高渐离和荆轲的典故,“凭高酹酒”给人以豪迈开阔之感。‎ ‎ C.上阕五句切“高兴亭”之亭名,“悠”字似喜实悲,为后文充分打开了想象蓄势。‎ ‎ D.下阕用灞桥等借指古都长安,“应待人来”暗示旧山河迫切等待着宋军的收复。‎ ‎16.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一句。(4分)‎ ‎ ‎ ‎ ‎ ‎ ‎ 答案:‎ ‎14.(1分)词牌或词牌名 ‎15.(3分)C ‎16.(4分)“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满怀情意地让漂浮的暮云散去,皎洁月光把诗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为国家命运而愁苦的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诗人站在高兴亭上,放眼远望,把想象的射程瞄向长安,目标是如此集中清晰。‎ ‎【虹口区】‎ 五洲①夜发 ‎ ‎【陈】阴铿 ‎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溜船②惟识火,惊凫但听声。劳者时歌榜③,愁人数问更。‎ ‎【注】①五洲:地名,在今湖北省浠水县西大江中。②溜船:顺流而下的船。③榜:船桨。‎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 ‎ A、五绝 B、小令 C、五古 D、诗余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作品写了作者晚上从五洲出发后沿途所见的景物。‎ ‎ B、作品描写了江上雾气弥漫、新月高挂天穹的景象。‎ ‎ C、结尾写船夫不时唱起忧伤的船歌,使人难以入眠。‎ ‎ D、作品写景状物,由远及近,由景至人,以人作结。‎ 16. 作品善于从细微处表现江上夜景,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四)(8分)‎ ‎14、C (1 分)‎ ‎15、C (3 分)‎ ‎16、答案示例:画线句巧妙地捕捉到夜晚江面上的丁点渔火和水鸭子的鸣叫声,用一个“唯”字和一个“但”字细腻人微地刻画(反衬)出周围漆黑一片的视觉景象和寂静无声的听觉效果,视听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孤寂的独特氛围,令人印象深刻。(4分)‎ ‎【赏析】‎ ‎《五洲夜发》系南朝诗人阴铿所作。此诗描写了江舟夜行的情景。作者描绘了一系列景物,雾霭、新月、渔火、惊鸟,直到最后才点出“愁人”,这些景物为“愁人”所观览,他们便也带着愁情了。全诗以“夜发”为线索,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语言凝炼而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 五洲位于湖北浠水县西兰溪西大江中,阴铿另有一首《晚泊五洲》作于自建康赴江陵的路途之中,描绘了江行晚泊,暮色如画的图景,色彩浓艳,引人入胜。《五洲夜发》也是此类作品。‎ 此诗写江舟夜行的情景。开头句写诗人所见:宽阔的江面上夜雾迷朦,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夜空,江面上闪烁着点点灯火,只有从灯火的移动,才能觉察船只在行驶。然后写所闻:江面上不时传来一两声鸟叫,那是为行船所惊醒的夜栖的水鸟,发出嘎嘎的叫声飞向远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写人。为减轻夜行的劳顿,船夫一边摇橹,一边唱起悠扬的歌。而在这幽静清寂的夜里,对于行舟水上,急于赶路的诗人来说,却是愁苦难耐,难以安眠的,亟待早早天明。‎ ‎【青浦区】‎ ‎ ‎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注释】李煜(937―978),即李后主,为南唐末代君主。北宋灭南唐李煜被俘,这首词即作于被软禁之时。‎ ‎13.这是一首词,它的词牌应是( )(1分)‎ ‎ A.水调歌头 B.踏沙行 C.声声慢 D.浪淘沙令 ‎14.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上阕用倒叙先写梦醒时的凄凉景象和悲凉感受,后写梦中的片刻欢愉。‎ ‎ B.“梦里不知身是客”借梦境表达了词人旅居异乡四处漂泊的孤寂之感。‎ ‎ C.“别时容易见时难”化用李商隐《无题》诗句,叹失国之易复国之难。‎ ‎ D.“天上人间”暗指今昔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中的“莫”字,《全唐诗》中写作“暮”。请体会各自独特的意境,比较两字使用效果的异同。(4分)‎ 同: ‎ ‎ ‎ 异: ‎ ‎ ‎ ‎ ‎ 答案:‎ ‎(四)(8分)‎ ‎13.D(1分)‎ ‎14.B(3分)‎ ‎15.同:“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两者从表达的意思看相似。‎ 异:两个字所表达的意境、情感的程度是不同的。“莫”的情感更强烈。“莫”是为避免思见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主动行动,是因为已经有过的切肤之痛使然。这种情感的烈度是远远超越思乡怀人。所以本词用“莫”更能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4分)‎ ‎【闵行区】‎ 菩萨蛮·山亭水谢方半 ‎(南宋)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风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注释:凤帏:闺中的帷帐。颦:皱眉。‎ ‎14.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________________。(1分)‎ ‎15.下列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第一句作者以客观的笔调写出了时间及周围的环境。‎ ‎ B.“凤帏”句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重帏深下莫愁堂”。‎ ‎ C.三四句写旧愁来去新愁又生,“新”“旧”相映成趣。‎ ‎ D.作品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形象,语言流畅自然。‎ ‎16.请对作品结尾的画线句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令 ‎15.D ‎ ‎16.结尾句女主人的临窗所见,一轮缺月,高挂中天。(1分)词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相怜”“不忍”等词语,赋予月亮以感情,(1分)仿佛月亮也懂得女主人的心思,它看到闺中的女主人孤独寂寞,便生怜悯之心,不忍心独自团圆。(1分)其中的“多谢”二字,既写出了女主人的痴情,又写出了她孤独至极以至于把月亮作为说话的对象。(1分)寄情于物,生动感人。(点出“拟人”手法1分;概述写了什么景,如“主人公临窗见到一轮缺月高挂中天”,1分;具体分析拟人化的月包含的不忍之情以及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情各占1分。)‎ ‎【普陀区】‎ 别房太尉①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②。‎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 注释:①房太尉:房琯,唐玄宗时任宰相,与杜甫交情深厚。②谢傅:晋代名谢安。他在符坚率百万大军征讨时,还在与谢玄下围棋,从容击退了敌兵。徐君:典出《说苑》,“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遂解剑系其冢树而去。”‎ ‎14.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1分)‎ ‎15.对这首诗的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首联中的“驻马”二字表现作者在故友目前流连盘桓,不忍离去。‎ ‎ B.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悲恸,令人倍觉寂寥哀伤。‎ ‎ C.作者将房琯誉为“谢傅”“徐君”,是对故友生平功业的高度评价。‎ ‎ D.整首诗阴郁深沉的氛围,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国事的忧虑和叹息。‎ ‎16.“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一句情景交融,请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五言律诗 ‎ ‎15、C ‎16、答案示例:这一句以景结情,着意刻画出幽静肃穆之极的氛围:林花飘零,如珠泪纷纷,莺啼婉转动听,本该惹人欢喜,此时此刻却也像是在鸣唱哀乐。诗人将满腹的哀痛与忧伤都寄寓于林花败落、莺声哀啭的景物描写之中,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与孤零零的吊客的悲凉,手法含蓄,情感深沉。‎ ‎【松江区】‎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①‎ ‎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②?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        ‎ 芦花千顶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        【注】①陈亮:南宋著名词人,倡言恢复中原,数次因言获罪。②鸣榔:渔人捕鱼时敲击船舷使作声。‎ ‎ 13.“一丛花”是这首词的 _____________。(1分)‎ ‎14.对这首词中“山河影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此句含蓄地写出了中原沦陷、江山易主之感。‎ ‎    B.“转”与“辗”相照应,写出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    C.光与影的转换,使得山河景象发生了一些变化。‎ ‎    D.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古今变迁的感慨。‎ ‎1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写“溪堂玩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13.(1分)词牌名 ‎14.(3分)B ‎15.(4分)①化静为动或动静结合。如 “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 ‎  ②反衬以动衬静,运用“鸣榔”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夜月夜幽静之美。再如 “隔烟村……鱼龙惊起”其“惊”字,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 ③虚实结合:“隔烟村……鱼龙惊起” 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为作者想象之景,“星斗挂垂杨”句为实景,两者结合表现出月夜迷蒙而富有生机的特征。(一点两分,两点或三点四分)‎ ‎【徐汇区】‎ 次韵孔宪蓬莱阁【1】‎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 忆我去年曾望海【2】 ,杭州东向亦楼台【3】。‎ ‎ 【注释】【1】次韵,和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诗人的赵姓友人登蓬莱阁时,有诗赠赵抃,此诗为赵抃所作的和诗。孔宪:一说指孔宗翰,一说指孔延之。宪:官名的简称。蓬莱阁: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在山东省蓬莱市北丹崖山上。【2】望海:此处实指望钱塘江潮。【3】楼台:指望海楼。‎ ‎14.“山巅危构傍蓬莱”是倒装语序,这句诗的正常语序是 。(1分)‎ ‎15.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快哉”表现了水阁临风的快感,为全诗奠定基调。‎ B.“两潮来”描写了晨昏两次起潮时大海的动荡不息。‎ C.“逾觉”直接抒情,表达诗人临海观潮的心境感受。‎ D.“忆我”由对方转而联想到自己,“忆”字引人回味。‎ ‎16.从结构角度,赏析本诗颈联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8分 1. 蓬莱危构傍山巅(1分)‎ 2. C(3分)‎ 3. 颈联收束前四句。“遥思”照应题目,点出前面四句是想象之景,又将视角由景而及观景之人,“游观远”“度量开”都是对友人观潮景象的描绘,想象友人在蓬莱阁上游目骋怀,心胸豁然开朗,以情结景。同时,“遥思”“逾觉”又巧妙引出下联自己的回忆,转出心境。章法上显出转折回环之美。(4分)‎ ‎【浦东新区】‎ ‎【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 ‎ 张养浩 ‎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喈喈。‎ ‎【注】①青霄惨惨:形容碧空如洗的样子。‎ ‎14.“普天乐”是这首元曲的____。(1分)‎ ‎15.下列对本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船开”四句,以大胆的想像,凸显了大明湖美丽的湖光春色。‎ B.“烟水闲,乾坤大”展现出湖波浩淼的景象,表现作者志向高远。‎ C.“四面云山无遮碍”准确地表现出置身湖中感到的天地阔远景象。‎ D.“影摇动城郭楼台”动静结合,描绘出湖中倒影随波荡漾的美景。‎ ‎1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四)(8分) 14.(1分)曲牌名(曲牌)‎ ‎ 15.(3分)B 16.(4分)手法判断准确(1分) 示例一: 本句运用排比与夸张,表现作者泛舟湖上饮酒吟诗的美妙感受。美酒盈杯,感觉与潋滟水波在阳光下同泛金光;慷慨吟诗,只觉得如洗碧空也为之动容;酒酣人畅,惊起白鸟声声飞鸣,表现了诗人畅游大明湖的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 示例二: 善用叠词,“滟滟”突出了大明湖的波光闪烁,“惨惨”描摹出大明湖碧空如洗,“喈喈”则描写出白鸟的清脆鸣叫,绘形绘声,生动形象,强调了作者饮酒后对大明湖独特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且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示例三: 多角度描写大明湖景物,视觉上描写大明湖的波光闪烁,大明湖碧空如洗,听觉上描写白鸟的飞鸣声,绘形绘声,动静结合,俯视仰观,视角开阔,表现出诗人畅游大明湖的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 示例四: 这三句运用口语化语言,描写了作者泛舟湖上饮酒吟诗的美妙感受。美酒盈杯,感觉与潋滟水波在阳光下同泛金光;慷慨吟诗,只觉得如洗碧空也为之动容;酒酣人畅,惊起白鸟声声飞鸣,表现了诗人畅游大明湖的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自然生动。 示例五: 借景抒情,作者泛舟湖上饮酒吟诗,看到大明湖的波光闪烁,大明湖碧空如洗,听到白鸟欢飞鸣叫,画面开阔,表现出诗人畅游大明湖的自在闲适的欢愉之感,情景交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令,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大明湖风景画。 开头四句,点明为泛舟大明湖上。远离闹市,在碧波万顷的大明湖上泛舟,真如同走出红尘俗世。湖面宽阔,远处如同水天相连,画船远远驶来,犹如来自天上,为人间载来了无限春光。想象奇特,美妙异常。 中间四句,写泛舟湖上的三角。湖面上烟雾缭绕,碧波荡漾,没有闹市的喧嚣,显得十分闲静;水广天高,天地也显得特别开阔。四面空广辽阔,没有云山遮碍;城郭楼台倒映在湖水中,水动影摇,十分可爱。 最后三句写泛舟湖上的感受。在这样美好的时刻,少不了要饮酒吟诗。酒杯里斟满了美酒,在阳光下只觉得金波闪烁;慷慨吟诗,惊天地泣鬼神,清霄也因之动容;这时,惊得湖上的白鸟一齐飞起,只见一片白色。 这首小曲,想象力丰富,夸张大胆,在平常用语中显神奇。 ‎ ‎【杨浦区】‎ 上行杯 ‎ 孙光宪 离棹逡巡欲动【1】,临极浦,故人相送,去往心情知不共【2】。‎ 今船满捧【3】,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13. ‎“上行杯”为 名。(1分)‎ 14. 下面选项中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离棹逡巡欲动”含蓄、传神地表达了离人的情绪。‎ ‎ B. “今船满捧”虽言盛情相送,却隐含离别悲情。‎ ‎ C. “绮罗愁,丝管咽”用比喻手法,衬托了离别之情。‎ ‎ D. 本词多选送别常景,表意自然而有韵味。‎ 15. 全词以景句结束。请对此进行赏析。(4分)‎ ‎ ‎ ‎ ‎ 答案:‎ ‎13词牌名 ‎14:C ‎15:以景结情(1),友人远去,诗人长久伫立江边,只见清冷的江边景物(1),传达出作者对友人深深不舍之情(1),给读者以回味/给读者想象空间。‎ 想象,虚写(1);以景表意的含蓄美(景和意要写出,景用了比喻。(2)给读者回味。(1)。(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