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解析权威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选择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 1. 苏联科学家李森科发展了一种称为“春化处理”的育种法,并借助于浮夸和弄虚作假来推广。1935年,他在一次演说中声称反对春化法的科学家:“不管他是在学术界,还是不在学术界。一个阶级敌人总是一个阶级敌人……”,之后他被任命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直到1964年,李森科主义才彻底丧失了在苏联生物学界的垄断地位。据此可知( ) A. 李森科的科研成果有重要科学价值 B. 苏联科学家缺乏学术争论的勇气 C. 李森科主义是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 D. 意识形态一度干扰苏联科学发展 D 从题干信息“借助于浮夸和弄虚作假来推广”、“一个阶级敌人总是一个阶级敌人”、“之后他被任命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说明A项错误,D项正确; “1964年,李森科主义才彻底丧失了在苏联生物学界的垄断地位”说明B项错误; C项说法本身有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成就巨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2.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这说明当时 A. 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 B. 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产量的支柱 C. 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 D. 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 A 本题考查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即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时期,由于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因此在农业方面存在着更为突出的问题。材料反映了苏联个体经济的自留地仅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全国农产品总量的25%,这种失衡反映了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的发展,故A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经济是苏联农业产量的主体,B错误;C不符合题干要求,D“自然条件的恶化”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故选A。 3. “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 ) A. 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 B.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 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 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B A.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措施.材料反应的这位同志是赫鲁晓夫. B.赫鲁晓夫改革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是勃列日涅夫改革. D.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减少了计划的因素,下放了一部分经济管理权,并没有用市场调节的方式来管理经济,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是戈尔巴乔夫.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的改革,要求学生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和内容特征来分析材料.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担当起冲破“斯大林模式”的重任,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首先从农业开始.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 1. 1959年以来,苏联的工业产量逐年从两位数逐步降低,到70年代后期已落到每年3%-4%,而且仍在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量资本倾注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B. 领导人经济政策的调整 C. 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刺激经济的增长 D. 同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 A 注意限定信息“主要原因”,依据题干“70年代后期”可知,处于勃列日涅夫时期,材料信息反映了苏联工业增长乏力,这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日益僵化的结果,其主要表现是大量资本倾注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导致其他方面增长困难,故A项正确. 材料中的现象是体制制约的结果,故B项错误. 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考查1959年以来到70年代后期苏联工业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对材料的分析,注意限定信息“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相关知识. 2. 1962年11月,苏共中央决定改组党的领导机构,在地方取消统一的党委会,分别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党委会,两个党委会互相独立,互不隶属。该措施( ) A. 冲击了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B. 削弱了苏共对经济的领导 C. 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混乱 D. 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C 依据题干时间“1962年”可知,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依据题干“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党委会,两个党委会互相独立,互不隶属”,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把苏联党和国家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条条”管理,转变为“块块”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上的不足,没有实现扩大企业和农民的自主权,仅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也造成管理层面的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混乱,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需要掌握赫鲁晓夫政治改革措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抓住题干时间“1962年”和关键信息“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党委会,两个党委会互相独立,互不隶属”,结合赫鲁晓夫政治改革措施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考查对赫鲁晓夫政治改革措施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 1927年苏联粮食获得丰产,但国家收购到的粮食较前一年下降了1.28亿普特,导致该年苏联粮食出口量从1.53亿普特骤降到0.27亿普特,这对依靠粮食出口获得外汇从而购买设备建设工业的苏联来说是致命的。为此苏联推行( ) A. 农业集体化 B. 余粮征集制 C. 固定粮食税 D. 重工业优先 A 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已经没有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也就没有了余粮征集制和固定粮食税,材料是反映苏联提高粮食“量”的问题而不是重工业的问题,所以重工业优先也是不合题意的,故BCD三项错误;据1927 年苏联粮食丰产出口量却下降的史实可知,苏联在粮食征收方面出现了困难,为此,苏联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故A项正确. 故选A. 本题主要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方针,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方面的特点,权利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利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2. -则笑话:“叶利钦演讲:‘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个笑话意在表达( ) A. 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 B. 对叶利钦的支持 C. 赞成苏联解体 D. 对俄罗斯现状不满 D 依据题干“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知,笑话表达了对俄罗斯现状不满,故D项正确.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题干的主旨,故A项错误. 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D. 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需要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的分析理解. 本题以一则笑话为切入点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3. 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这一文章的发表: A. 表明苏联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已为苏共中央所认可 C. 推动了苏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推动了赫鲁晓夫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 B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1962年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这一时期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被打破,排除A 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政府实施了很多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特别是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苏联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赫鲁晓夫对玉米的种植,排除D项。故选B。 1. 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 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 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 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 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C 1933-1937年是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从题干材料小麦和面粉的价格很明显看出苏联的工业化牺牲了农业.AD两项题干无从放映,C表述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最终确立的时间是1936年.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情况及特点.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建设情况及特点的了解. 2. 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他是改革的先驭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戈尔巴乔夫的这一评价( ) A. 充分肯定了勃列日涅夫改革 B. 客观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 C. 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历史功绩 D. 是对自身改革深刻的反思 B 材料中戈尔巴乔夫所说的“他”,是第一个推动了改革的人.在苏联历史上,打开了对斯大林模式改革闸门的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改革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因此,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依据题意,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本题以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 赫鲁晓夫改革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3. 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B. 扩大地方和企业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C.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D. 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C 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体系的修修补补,并未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C错误,符合题意; ABC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为迫害者恢复名誉,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加之,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1. 195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前来访问的苏共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说:“先生,您在着手大规模改革,这当然好!我只是劝您不要操之过急。靠跳跃两步跨越鸿沟是相当难的,还可能会坠入沟中”。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英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敌视 B. 赫鲁晓夫改革犯了急躁冒进错误 C. 西方国家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D.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严重弊端 B 本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材料阅读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材料“劝您不要操之过急。靠跳跃两步跨越鸿沟是相当难的”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急躁冒进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敌视,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西方国家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严重弊端,故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本大题共4小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素写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材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另一个方面是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和探索的过程,第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第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第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这角度来分析。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论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 论述:(1)大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成功摆脱困境,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盛行。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管理的合理成分,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西方国家大多推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3)经济管理模式并无国界之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示例二 论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与探索。 论述角度:中国或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的原因;改革与探索简单过程;改革与探索的作用或影响。 示例三 论题: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两次重大经济探索与调整。 论述角度:说明两次调整的背景和特点,并分析各自产生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对改革的认识,要求学生结合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苏联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改革的过程来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1. 抚今思昔,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材料三: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整编自《苏联兴亡史论》(1)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苏联改革的成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1)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列宁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列宁的公式里面既包括社会主义政权,也包括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里面体现的非常明显。 (2)从材料可以看出,布哈林主张先轻工业和重工业,而斯大林主张先发展重工业,布哈林主张通过节约的方式积累资本,而斯大林主张农业为工业服务。 (3 )从材料上可以看出,战后苏联改革的失败,首先由于改革不彻底,没有彻底改变斯大林模式,其次,目标不明确,而且放弃了党的领导,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再加上严重的国内民族矛盾,这些都是导致苏联改革失败的影响因素。 (4)从苏联战后改革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出,改革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改革要关注民生,要协调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故答案为: (1)建设社会主义,应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布哈林主张先轻后重;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布哈林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主张农业服务于工业。 (3)原因: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目标;放弃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严重的国内民族矛盾。 (4)善于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关注民生;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任答二点) (1)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学生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来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工业化,要求学生结合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苏联的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改革的过程特征和失败的原因来分析。 (4)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要求学生结合战后苏联三夫改革的内容,失败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战后苏联改革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因素,其次要搞清楚,整个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和道路特点。 1. 北京某中学准备××部分学生暑期赴俄罗斯游学。行前,学生们收集了大量有关俄罗斯的资料。 圣彼得堡名称演变 1703年 为防备瑞典军队进攻,控制波罗的海,俄国皇帝彼得一世在涅瓦河口建立彼得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 1712年 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作为首都一直持续200多年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德对立为交战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源自德语发音,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 1917年 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924年 为纪念列宁,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 1941年 列宁格勒遭德军围困800多天,1944年苏军反攻取得胜利 1991 恢复圣彼得堡旧名 年 --摘编自达即至《圣彼得堡忆象》(1)圣彼得堡见证了俄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1)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他介绍了从1703年到1991年,俄国关于彼得格勒的历史变化历程,只要依据材料信息就可以概括出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 故答案为: (1)说明:圣彼得堡见证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迈向近代化;见证十月革命,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见证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历史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现代俄国历史发展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首先搞清楚,近代俄国历史发展和现代俄国历史发展的过程特点,其次,学生要有较强的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 材料:1920年底,苏俄颁布了士兵复员令,但军队精简任务到1924年才完成,军队员额裁减了90%,由550万人锐减到56.2万人,留下22~23岁的战士继续服役。1924年,苏共中央取消了武装力量总司令职务及其所属机构,新建了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等三大机构,并任命伏龙芝等忠于列宁路线和国家、久经战争考验、年富力强的将领掌握指挥权,同年10月规定了步兵、骑兵等兵种的定员,统一了此前的混乱局面。1925年颁布《义务兵役法》,规定了征兵、训练等事宜;开办了6所军事学院,并将短期培训班改为3-4年学制;颁布陆海军工作条例,在苏共党章中增加《红军中的党组织》一章,还出版了《红军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过短短两年,陆军火炮增加了50%,机械化程度大大提升;空军从无到有,到1925年有485架飞机,其中257架为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海军增加了大量舰只,质量大为提高;工程兵和技术兵部队也装备了新的技术兵器。 --摘编自邸阜生《苏联1924-1925年军事改革的历史经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军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军事改革的意义。 (1)从材料可以看出,苏俄20年的军事改革精简了军队,提高了军队的素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规范部队管理,完善国防体系,提高装备水平,这些都是它的特征。 (2)经过20年军事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法,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故答案为: (1)精简军队,提高军队素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规范部队管理;完善国防体系,提高装备水平。 (2)有利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苏联国防现代化;有利于巩固苏联社会主义政权。 (1)本题主要考查苏俄军事改革,要求学生结合20年代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军事,要求学生结合苏俄军事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20年代,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内容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