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990—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990—2012年语文高考词语辨析题汇编 1990——2003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 1.(1990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①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的理论,睡眠是大脑皮层甚至某些低位部分的一种全面性的抑制。 ②(甲)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了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要产生。 ③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熟睡(乙)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 ④这种抑制过程如果很深很透,人的思维活动就停止了,外在一般强度的声、色刺激也不能感知,这就是熟睡,这时候不会做梦。 ⑤现代生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梦有了更多的了解。 ⑥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丙)构成了梦境的荒诞性。 ⑦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从前感知过的刺激的痕迹作用有关,(丁)梦境是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1)上述七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①④⑦⑥②⑤ B.⑤③①④②⑦⑥ C.②①④③⑤⑥⑦ D.①④②⑦⑥⑤③ (2)文中甲乙丙丁处恰当的词语是 A.如果 却 就 因而 B.由于 才 却 所以 C.如果 就 又 那么 D.因为 可 才 可见 2.(1991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1)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 )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2)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决定( )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3)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 )的却很冷淡。 A.静止 启用 反应 B.截至 起用 反应 C.截止 起用 反映 D.截至 启用 反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 )两手都硬起来,( )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 )可能有一时的效果,( )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 A.只有 才 虽然 但 B.只要 就 即使 反而 C.因为 所以 尽管 可 D.既然 就 也 而 3.(1992年全国卷)4.按顺序分别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正确词语是 一个人(甲)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乙)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丙)他有善良的动机,(丁)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A.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B.由于 因此 即使 也 C.不但 而且 虽然 但 D.如果 而 即使 也 4.(1993年全国卷)6.依次填入下文①—⑤五个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些同志①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②知道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③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④当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比较好,经济建设任务又很重的时候,他们往往⑤自觉不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建设当成“软”任务来看待。 A.不 不 尽管 然而 才 B.也 也 而且 但是 就 C.又 又 而且 然而 则 D.既 又 虽然 但是 也 5.(1994年全国卷)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 ,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之处。 A.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6.(1995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 逐步 化装 B.迟疑 逐渐 化妆 C.迟疑 逐渐 化装 D.犹豫 逐步 化妆 7.(1996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 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 无以进,重则可能 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爱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8.(1997年全国卷)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 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 ,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③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A.延续 考察 进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 9.(1998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10.(1999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11.(2000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 12.(2001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做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13.(2002年全国卷)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14.(2003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2004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 1.(2004全国卷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做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2.(2004年全国卷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3.(2004年全国卷Ⅲ)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 A.起用 体味 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4.(2004年全国卷Ⅳ)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 ,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 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 A.暴发 抚养 盈利 B.暴发 赡养 营利 C.爆发 赡养 盈利 D.爆发 抚养 营利 5.(2004年北京卷)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 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 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 ,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A.由于 甚至 所以 B.只是 也许 可见 C.如果 甚至 而且 D.虽然 也许 然而 6.(2004年天津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 出人的活力和勇气。 ② “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 这里的民俗艺术。 ③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 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展示 观赏 即使/也 B.展现 参观 即使/也 C.展现 观赏 尽管/但 D.展示 参观 尽管/但 7.(2004年辽宁卷)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岫岩古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 A.回溯 步子 但是 场所 B.上溯 步伐 但是 场合 C.回溯 步子 因为 场所 D.上溯 步伐 因为 场合 8.(2004年江苏卷)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 辨认 品尝 B.终身 辨别 品评 C.终生 辨别 品尝 D.终生 辨认 品评 9.(2004年浙江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 ,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做出的允诺就决不 。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 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 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A.申述 食言 但/而 B.申述 失言 不过/也 C.申诉 失言 但/而 D.申诉 食言 不过/也 10.(2004年重庆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XX公司已被我们收购,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 和管理工作。 ②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错,广告宣传也做了不少,但营业额一直很低。 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找找原因。 ③这些任务很艰巨,但我们必须抓紧干, 早一点完成任务。 A.接收 看来 尽量 B.接收 可见 尽快 C.接洽 看来 尽量 D.接洽 可见 尽快 11.(2004年湖南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 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 我承认它很有价值, 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 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 虽然/不过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 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12.(2004年湖北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只有养成了习惯,才是 的、自觉的行为,道德建设才会见到实效。 ②该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 特点和 优势。 ③在评价标准上, 要看数字, 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A.稳固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B.稳固 鲜明/明显 既/又 C.稳定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D.稳定 鲜明/明显 既/又 13.(2004年福建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⑵大型盆景可以用来 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⑶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 给人以繁华之感, 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 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14.2004年上海卷(无词语辨析题) 15.2004年广东卷(无词语辨析题) 2005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 1.(2005年全国卷Ⅱ)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少 抑制 2.(2005年全国卷Ⅲ)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 《反分裂国家法》。 ②在灿烂的灯光中,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 人心。 ③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了 4年。 A.制定 振奋 推迟 B.制定 震撼 推迟 C.制订 振奋 延迟 D.制订 震撼 延迟 3.(2005年北京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 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那是音乐、绘画 书籍。 A.迷醉 不止 不管 还是 B.陶醉 不只 不管 还是 C.迷醉 不只 如果 或者 D.陶醉 不止 如果 或者 4.(2005年天津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 ”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 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 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 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 克制 竟/更 5.(2005年辽宁卷)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6.(2005年山东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 、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理念 震荡 反省 B.观念 振荡 反思 C.观念 振荡 反省 D.理念 震荡 反思 7.(2005年浙江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 ,做出诊断。 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 。 ③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 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病症 干涉 虽然 B.病症 干预 即使 C.病征 干预 虽然 D.病征 干涉 即使 8.(2005年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晓华外语能力和攻关能力很强,被学校 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 ② 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③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当众 。 A.委任 不管 推却 B.委派 尽管 推却 C.委任 尽管 推诿 D.委派 不管 推诿 9.(2005年重庆卷)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俄罗斯邀请了世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 人物参加庆典活动。 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 的规律。 ③放学时间还没到,集体活动还没结束,你怎么能 离开学校呢? A.重要 臆造 径自 B.重要 编造 径自 C.要害 编造 径直 D.要害 臆造 径直 10.(2005年湖南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旬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不断协调利益矛盾,科学 利益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 ②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成果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在众多的评价中,我们通常特别 该成果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行为的评价。 ③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调整 关注 纵然 B.整合 关心 纵然 C.整合 关注 固然 D.调整 关心 固然 11.(2005年湖北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 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②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 、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确定 前仆后继 只有/才 B.决定 前仆后继 只要/就 C.确定 前赴后继 只有/才 D.决定 前赴后继 只要/就 12.2005年全国卷Ⅰ(无词语辨析题) 13.2005年上海卷(无词语辨析题) 14.2005年江苏卷(无词语辨析题) 15.2005年广东卷(无词语辨析题) 16.2005年福建卷(无词语辨析题) 2006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 1.(2006年北京卷)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英雄金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 ,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 …… A.约束 淡去 风范 B.制约 淡忘 风范 C.约束 淡忘 风尚 D.制约 淡去 风尚 2.(2006年天津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②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 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 ,这都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祥。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淀 精妙绝伦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淀 完美无缺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聚 完美无缺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聚 精妙绝伦 3.(2006年山东卷)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 的事。 ② 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这些“新发现” 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 ③ 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 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烟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 ④ 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学生的借书证, 可以借十天线装书。 A.称道 涵盖 有害 竟然 B.称奇 囊括 有毒 居然 C.称奇 涵盖 有害 居然 D.称道 囊括 有毒 竟然 4.(2006年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保下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 仍在修复当中。 (3)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 病。 A.馈赠 日前 该 B.捐赠 目前 该 C.馈赠 目前 本 D.捐增 日前 本 5.(2006年浙江卷)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调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 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 给予 越发 B.踪迹 给以 更加 C.踪影 给予 更加 D.踪影 给以 越发 6.2006年全国卷Ⅰ(无词语辨析题) 7.2006年全国卷Ⅰ(无词语辨析题) 8.2006年全国卷Ⅱ(无词语辨析题) 9.2006年上海卷(无词语辨析题) 10.2006年辽宁卷(无词语辨析题) 11.2006年安徽卷(无词语辨析题) 12.2006年江苏卷(无词语辨析题) 13.2006年重庆卷(无词语辨析题) 14.2006年四川卷(无词语辨析题) 15.2006年湖南卷(无词语辨析题) 16.2006年湖北卷(无词语辨析题) 2007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 1.(2007年北京卷)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2.(2007年天津卷)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 ”,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时,千万别 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啬 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啬 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惜 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惜 轻车熟路 3.(2007年辽宁卷)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 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 A.也 躬身 体现 B.更 躬行 发挥 C.更 躬身 体现 D.也 躬行 发挥 4.(2007年山东卷)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 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 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逃。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 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 私自 充斥 B.监控 擅自 充斥 C.监测 擅自 充溢 D.监控 私自 充溢 5.(2007年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6.(2007年浙江卷)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 ,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 ,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 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 协议 不日 B.质对 协约 翌日 C.质询 协约 翌日 D.质询 协议 不日 7.(2007年重庆卷)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 首先 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 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8.(2007年广东卷)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9.2007年全国卷Ⅰ(无词语辨析题) 10.2007年全国卷Ⅱ(无词语辨析题) 11.2007年上海卷(无词语辨析题) 12.2007年安徽卷(无词语辨析题) 13.2007年江苏卷(无词语辨析题) 14.2007年四川卷(无词语辨析题) 15.2007年湖南卷(无词语辨析题) 16.2007年湖北卷(无词语辨析题) 17.2007年福建卷(无词语辨析题) 18.2007年海南、宁夏卷(无词语辨析题) 2008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 1.(2008年北京卷)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铺 呈 贴 B.塑 铺 像 画 C.塑 摆 像 贴 D.雕 摆 呈 画 2.(2008年天津卷)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 3.(2008年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 4.2008年全国卷Ⅰ(无词语辨析题) 5.2008年全国卷Ⅱ(无词语辨析题) 6.2008年上海卷(无词语辨析题) 7.2008年辽宁卷(无词语辨析题) 8.2008年山东卷(无词语辨析题) 9.2008年安徽卷(无词语辨析题) 10.2008年江苏卷(无词语辨析题) 11.2008年浙江卷(无词语辨析题) 12.2008年四川卷(无词语辨析题) 13.2008年重庆卷(无词语辨析题) 14.2008年湖南卷(无词语辨析题) 15.2008年湖北卷(无词语辨析题) 16.2008年广东卷(无词语辨析题) 17.2008年福建卷(无词语辨析题) 18.2008年海南、宁夏卷(无词语辨析题) 19.2008年四川延考区卷(无词语辨析题) 2009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 1.(2009年天津卷)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 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 偶然 妄自尊大 B.解读 偶然 夜郎自大 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 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 2.(2009年山东卷)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 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 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 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3.(2009年江西卷)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 。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 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 4.2009年全国卷Ⅰ(无词语辨析题) 5.2009年全国卷Ⅱ(无词语辨析题) 6.2009年北京卷(无词语辨析题) 7.2009年上海卷(无词语辨析题) 8.2009年辽宁卷(无词语辨析题) 9.2009年安徽卷(无词语辨析题) 10.2009年江苏卷(无词语辨析题) 11.2009年浙江卷(无词语辨析题) 12.2009年四川卷(无词语辨析题) 13.2009年重庆卷(无词语辨析题) 14.2009年湖南卷(无词语辨析题) 15.2009年湖北卷(无词语辨析题) 16.2009年广东卷(无词语辨析题) 17.2009年福建卷(无词语辨析题) 18.2009年海南、宁夏卷(无词语辨析题) 2010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 1.(2010年全国卷Ⅰ)18.从下列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 缀满 扩散 显现 赫然 铺满 陶醉 悄悄 映衬 汇聚 稳稳 散落 沉醉 上海世博会北京馆昨天首次为公众做了一次变换造型的演示。在大型屏幕由蓝色背景缓缓变成一片红色之后,气势恢弘的鸟巢图案就_①_映入眼帘。正当人们在议论下一个图案是什么的时候,只见红色_②_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颗晶莹剔透的水滴。在水滴逐渐_③_的过程中,屏幕上先是出现一个膜,随后变成多个膜,不一会儿,这些膜就组成了水立方的图案。随后水立方幻化成_④_点点繁星的夜空。令人称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不断变大,最后_⑤_成一个巨大的圆形轮廓。伴着美妙的乐曲声,这个巨大的圆形轮廓慢慢_⑥_为国家大剧院。正当人们为此景此情而_⑦_的时候,突然一片灿烂的晴空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晴空的_⑧_下,天坛祈年殿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2.(2010年全国卷Ⅱ)18.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选词不得重复。 停止 损害 设立 具有 核实 侵害 咨询 维护 存在 叫停 保护 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 _ ① 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_ ② 与服务。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_ ③ 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 ④ 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 ⑤ 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 ⑥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_ ⑦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_ ⑧ 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3.(2010年北京卷)5.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山脚下的百联浦, ① 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 ② ,触须沿途四散, ③ 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A. ①滋养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的游龙 ③浸润 B. ①养育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到渠里 ③浸渍 C. ①养育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③浸润 D. ①滋养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渍 4.(2010年天津卷)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 ,因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5.(2010年湖北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 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 .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6.(2010年广东高职)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作家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发挥了作用。 ③星期天,我常到学校花园里去看书,因为那里的环境十分 。 A.品味 演示 幽雅 B.品位 演示 优雅 C.品味 演练 优稚 D.品位 演练 幽雅 7.(2010年辽宁卷)16..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是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____1___________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消费欲望渐趋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_______2________不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________3______产生某种不良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________4______又无钱可用的情况是,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_____5________一定要跟他说清楚:预知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2011年高考试题词语辨析题汇编 1. (天津)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 , 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来源:学科网ZXXK]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2.(山东)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3.(江西)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 系。 (2)“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3)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___的人。 A.投降 分别 深孚众望 B.投诚 分别 深负众望 C.投降 分头 深负众望 D.投诚 分头 深孚众望 4.(湖北)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 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 ,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 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 B.自信 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 C.坚信 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来源:学科网] D.确信 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 5.(福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从荧__①__(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___②__,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因此___,如何坚持文化的惠普性__?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___,还需冷静思考的_⑥__。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第______ 处(只填序号),改为______. 2012年高考词语辨析题汇编 备注:安徽卷、重庆卷、浙江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辨析题,属于词语题,近年较为流行。 1.(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 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 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 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 溶化 沟通 喧哗 B.溶化 勾通 喧闹 C. 融化 勾通 喧哗 D.融化 沟通 喧闹 2.(北京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 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 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 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3.(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 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B. 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 极大 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 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D. 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4.(重庆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语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还是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B. 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伺人间的动静。 C. 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 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5.(重庆卷)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 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6.(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 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 调剂 地久天长 B.涌动 调节 地久天长 C.萌动 调节 山长水远 D.涌动 调剂 山长水远 7.(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A. 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 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 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 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8.(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 ,且将它 地挥洒出来。这 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的起来, 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痛痛快快 当是 遛 B.滋味 淋漓尽致 便是 踱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是 逛 D.韵味 尽情尽兴 恰是 晃 9.(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10.(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11.(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12.(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 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 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 B.自信 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 C.坚信 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 D.确信 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 1990——2003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1990年全国卷 答案:B;A 2.1991年全国卷 答案:B;A 3.1992年全国卷 答案:D 4.1993年全国卷 答案:B 5.1994年全国卷 答案:D 6.1995年全国卷 答案:A 7.1996年全国卷 答案:D;B 8.1997年全国卷 答案:B 9.1998年全国卷 答案:C;A 10.1999年全国卷 答案:B 11.2000年全国卷 答案:B 【解析】“聚集”是“集合或凑在一起”的意思,“云集”是“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从词义使用范围上看“聚集”要比“云集”宽泛,“云集”可以说是“聚集”的一种方式,换言之就是凡是能用“云集”的也能用“聚集”,但反之则不然,因为“云集”必须是“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才能用,它有聚集数量和方式的限制。因此①句中用“云集”比较准确;“品位” 在句子中指“文学作品的质量高”;“品味”指“品尝”。所以②要填“品位” “赞扬”指“称赞表扬”,经常用于人和人的思想、精神方面,用于具体事物的情况较少;“赞叹”指“称赞并发出赞美的声音”,经常用于对不寻常、了不起的事物的赞美,可以修饰名词“声”,说成“赞叹声”,可以受“发出、引起”等动词支配。所以③要填“赞叹”。 12.2001年全国卷 答案:D 13.2002年全国卷 答案:C 【解析】本题与往年考察准确选用同义或近义实词的形式相同,但考察的内容改为虚词,而虚词的考点是副词。与考察实词的用法相类似,考察虚词,特别是副词,也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具有相近意义的副词的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的能力。试题中给出的3组副词就是这种意义和用法非常接近的副词。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而其他几个选项都不大恰当。这道题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考生只需要凭借现代汉语的语感,就应该可以做出正确判断,一般不会选错。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道题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原因在于试题中给出的“一再”和“再三”、“稍微”和“多少”、“常常”和“往往”这三组副词,意思确实都非常接近,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彼此都可以换用,而且很多词典的释义对二者也都不加区别。但必须明确这样一点:语言中除开少量的绝对同义词(即等义词)外,实际上所有近义词和同义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而必然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有所区别,以前试题中出现过的大量实词(如动词、形容词等)的情况是这样,副词的情况也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试题中给出的三组同义副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别还是可以给出严格的解释的。 “一再”和“再三”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都是“一次又一次”。二者有时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母亲一再/再三嘱咐孩子要注意安全”。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一再失败”就不能说成“再三失败”。这种区别中有一个主要条件就是:在表示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用“一再”和“再三”都可以,如上例。但在不是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就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试题中的第①句的情况就是这样。因为“动荡”的主体不是人,而是“中美关系”;“动荡”也不是人所主动做出的某种行为动作,而是对“中美关系”状况的一种陈述,所以这一句中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一再”和“再三”还有其他一些区别,这里不赘述。“稍微”和“多少”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也差不多,即都表示“数量不多、程度不深”,甚至说“多少”的意思就是“稍微”。二者有时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比你稍微/多少高一点”。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试题中的第②句,只能说“你比他只是稍微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不能说“你比他只是多少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这里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哪个副词的限制条件还是清楚的:即一方面“多少”一般只能与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或往大里说的形容词连用,“稍微”则不受这种限制;另一方面“稍微”能够与表示限制的范围副词“只”连用,“多少”就不能。这就是为什么该句只能用“稍微”,不能用“多少”的原因。“稍微”和“多少”还有其他一些区别,这里不赘述。“常常”和“往往”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也都差不多,比如说“往往,表示时常发生、经常发生”,甚至说“往往”的意思就是“常常”。二者有时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吃饭后,他常常/往往到湖边散步”。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试题中的第③句,只能说“这几天我常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就不能用“往往”。这里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往往”主要指“在一定条件下才经常发生的动作”,而“常常”不受限制;二是“往往”在使用时“必须是带有某种规律性的动作”,而“常常”不受这种限制。换句话说,“常常”的准确释义是“强调事情或行为动作发生的经常性和频繁性”,而“往往”的准确释义是“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试题中的第③句的行为动作,既没有“一定的条件”,也并不“带有某种规律性”,所以只能用“常常”,不能用“往往”。“常常”和“往往”还有其他一些区别,这里不赘述。 14.2003年全国卷 答案:C 【解析】“莅临”与“亲临”都是“到”的意思,前者一般表“敬”,后者则强调“亲自到达”。①句中强调孙穗芳女士以特殊身份亲自前往北大,所以排除A、B。“规划与计划”都有预先拟定的做事的内容、步骤、方法之意。但是计划一般较为具体,时间可长可短。规划一般具有全局性,内容较为概括,时间较长,从远景着眼。据此可知本句应为“规划”。 “不是/而是”表转折,“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根据③句的文意很显然应选择“不仅是/而且是”。本题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根据第一词或第三词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2004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2004全国卷Ⅰ) 答案:B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该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①“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究竟,终归之意;“究竟”,副词,一般用在问句中;①为陈述句,所以应选“毕竟”。②“沿用”有沿袭之意,而“采用”没有,这里是说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采用我国发明的技术。③“鉴别”是鉴赏辨别。“鉴赏”是欣赏,这里不仅要欣赏,还要有鉴别能力,所以选“鉴别”。 2.(2004年全国卷Ⅱ) 答案:D 【解析】“终止”指结束停止,“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因此①句中应填“终止”。“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因此②句中应填“退化”。“不免”指免不了。“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往往跟不好的方面,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因此③句中应填“不免”。 3.(2004年全国卷Ⅲ) 答案:C 【解析】“起用”和“启用”两词用法不同,所用范围也不一样。“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而“启用”是开始使用;“起用”只能用于人,而“启用”则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原句中是说“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开始”用,自然应选用“启用”了。该题于1991年第三小题已有涉及。“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味”和 “验”,“味”有品味之意,从搭配对象来看,“酸甜苦辣”应搭配“体味”了。“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刮目” 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本句是说父亲虽然不是出身于科班,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令专业人士怎样,自然是“刮目”相看了。 4.(2004年全国卷Ⅳ) 答案:B 【解析】“暴发”指突然发作,“爆发”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因此①句中应填“暴发”。“赡养”对象是老人,“抚养”对象是下一辈,因此②句中应填“赡养”。“盈利”指获得的利润,是名词。“营利”指获得利润,是动词。因此③句中应填“营利”。 5.(2004年北京卷) 答案:C 【解析】第一处划线句子是假设关系,因此第一空中应填“如果”。第二空前后为递进关系,因此应填“甚至”。后一句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因此应填“而且”。 6.(2004年天津卷) 答案:C 【解析】“展示”指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展示图纸”“作品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展现”指显现出,一般后跟上“出”“在”等词语后跟宾语。因此①句中应填“展现”。“观赏”指观看欣赏,重在欣赏。“参观”指实地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因此②句中应填“观赏”。“尽管/但”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即使/也”表示假设的让步,所表示的条件,既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也可以是即成事实的。句③是说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先承认这种事实;下文再反接,说与上文相反的事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因为目前提出的相关理论或模型确实是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阶段,所以③句中应填“尽管”而不能填“即使”。 7.(2004年辽宁卷) 答案:B 【解析】上溯: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回溯:回忆;根据词义,排除A、C,步伐:是书面语/步子:是口语;从③看,上下文构成转折关系;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活动的处所。 8.(2004年江苏卷) 答案:A 【解析】“终身”一般指切身的事,“终生”多指事业。题目提供的语境是对于个人的教育而言,所以应选用“终身”。“辨别”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区别的过程,“辨认”是在“辨别”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根据语境,在相聚时,对小学时的同桌应该不仅仅停留在“辨别”的层次上,还要做出判断,所以选用“辨认”。“品尝”“品评”的区别在于“尝”和“评”,“品尝”是要尝出滋味,而“品评”是要做出评价,因此,对于领略绿茶的妙处,自然应该选用“品尝”更符合语境。 9.(2004年浙江卷) 答案:A 【解析】申述:详细说明;申诉: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政党、团体成员等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②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依据上述解释已可确定答案A。第③句抓住第二空格,前后是转折关系,只能选择“而”。 10.(2004年重庆卷) 答案:A 【解析】“接收”是指根据一定情况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接洽”指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本句的语境是已被收购,即是自己的了,因此应该选用“接收”。“看来”用来表示提醒对方应该去做某件事情,“可见”可以看见、可以想见,此处应该用“看来”。“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尽快”尽量加快,不能修饰“早”。 11.(2004年湖南卷) 答案:C 【解析】全题共三个句子留下六个空,每句两空。根据平时训练用排除法留下A与C是不太难的,再根据对报刊文章熟悉的便利,第四空选“整改”而不选“整顿” 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但很多考生可能还没有仔细阅读第三句,就习惯性地要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这一组而委屈了第四空。其实,如能认真阅读第三句,其内在逻辑是较为明显的:这个复句中的一、二句与第三句之间为第一层,转折关关系,第一个分句是委婉地说我珍重这些荣誉,第二句承前句进一步表明我对这些荣誉的态度,与第一句构成第二层的并列关系,第三句轻轻一转,表明我工作的目的不是追求这些荣誉。 12.(2004年湖北卷) 答案:D 【解析】“稳固”指安稳而巩固,比如“基础稳固”“地位稳固”。“稳定”指稳固安定,因此①句中应填“稳定”。“明显”指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鲜明”指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因此②句中应填“鲜明的特点和明显的优势”。③句中代入似都可以,但如果填“虽然……但是”的话,应该强调除了看数字,还要看其他方面,而后面都只强调和数字有关的内容,因此不应填“虽然……但是”。 13.(2004年福建卷)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了两对实词,一组虚词(关联词语)的辨析。实词、虚词一起考查,既节省了题量,又增加了考查面,也加大了考查难度。第(1)小题,应选“应对”一词。“应付”一词的常用义项有:①采取某种方法对待某人某事。如:应付复杂的局面;②应酬;敷衍。如:采取应付的态度。③将就;凑合。如:这顶帽子今冬还能应付过去。“应对”一词的常用义项是:对答,答对。如:应对诸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现在,“应对”这个词更多的表示准备采取某种方法、策略、手段来解决面临的任务、困难等。根据该句语境,两词似可通用,但根据普遍的语感,“应付”这个词语贬义色彩明显,带有一些消极、被动的情感倾向。相较而言,用“应对”更贴切。第(2)小题,应选“营造”一词。该句是说明客厅内大型盆景的布置所产生的艺术氛围,应该用“营造”。“营造”一词的常用义项有:①建造;如:营造住宅。②制作;做;如:营造器物。③构造,编造;如:各肆营造,枝叶徒繁。含有相异语素的近义词,应该抓住那个不同的语素来辨析,“营”字重在“营构、构造”;而“创”字重在“独创、首创”。“创造”的常用义项是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第(3)小题,“尽管/但”表示转折关系(含有让步意味)。而“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含有让步意味),从该句群第二个句子(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内在语意逻辑关系看,应该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2005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2005年全国卷Ⅱ) 答案:C 【解析】A项“胜地”是“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是“①宗教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基督教徒称耶路撒冷为圣地,伊斯兰教徒称麦加为圣地。②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第①句显然指“圣地②”;“缩小”是“使由大变小”,“减少”是“减去一部分”,“减少”主要指数量而言,第②句的“东西部的差距”,显然不是数量问题,应该选“缩小”;“控制”是“①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②使处于自己的占有、适宜于或影响之下”,“抑制”是“①大脑皮层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是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阻止皮层的兴奋,减弱器官机能的活动。②压下去;控制”,第③句对“房价增长”应是“压下去”,宜选“抑制”。 2.(2005年全国卷Ⅲ) 答案:B 【解析】①“制定”和“制订”:两个词语的搭配对象不尽相同。制定,一般指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制订,有“创制拟定”的意思,一般指定出具体的方案。而原句中的《反国家分裂法》显然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规范,应用“制定”。②振奋,使精神振作奋发;震撼,震动,摇撼。“聋哑演员”的表演主要带给观众的是心灵的“震动”,所以用“震撼”较好。③“推迟”和“延迟”:两个词都有时间推延、延续的意思,但“延迟” 更强调某事件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进行。“13亿人口日”因为“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而“推后”了4年到来,而不是“延续”了4年到来。所以应用“推迟”。 3.(2005年北京卷) 答案:A 【解析】迷醉:迷恋,陶醉;沉迷。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不止:①继续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仅。不管: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边常有“都、也”等副词与它呼应。如果:连词,表示假设。 还是:①还,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②还,表示早已如此;③表示希望,含有"这么办比较好" 的意思;④用在疑问句里,表示选择,放在每一个选择的项目的前面,不过第一项之前也可以不用“还是”。或者:①或许;②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解答本题,一是要理解近义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二是要凭借一定的语感。 4.(2005年天津卷)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更切合句中的“放达”。“抑制”是指压下去,控制的意思;“克制”抑制(多指情感)。就心情而言用“抑制”更贴切。“竟/更”的组合更能表现“我”深深的自责。 5.(2005年辽宁卷) 答案:A 【解析】第一个句子显然是因果关系的句子,故应选所“所以”;“必须”强调的是事理上的一定;“表现”是“表示出来”的意思,“表示管”是“用言语行为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强调的是“用言语行为显示”;“透彻” 是“(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 “精确”是“非常准确,非常正确”的意思。解答这类试题,对实词要注意分析不同语素,对虚词可以通过另造句子来分辨,总的来说,要放在这一定的语境中考察。 6.(2005年山东卷) 答案:A 【解析】“观念”指思想意识,“理念”多指好的、新的观念。“振荡”是物理学名词,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震动,动荡。“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省”指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 7.(2005年浙江卷) 答案:C 【解析】病症:指病。病征:表现在身体外面的显示出什么病的征象。干涉比干预程度深。③句是一句倒装的表因果关系的复句。 8.(2005年江西卷) 答案:B 【解析】“委派”是“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意思,强调的是派遣;“委任”是“派人担任职务”的意思,强调的是任命。“尽管”是一个表让步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是由此产生的相反的结果。“不管”是一个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它所引导的一般是有疑问词的句子或选择关系的句子。“推却”是“拒绝,推辞”的意思;“推诿(推委)”是“把责任推给别人”的意思。解答这类试题,对实词要注意分析不同语素,对虚词可以通过另造句子来分辨,总的来说,要放在这一定的语境中考察。 9.(2005年重庆卷) 答案:A 【解析】“重要”指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要害”①比喻重要的部分或军事上重要的地点;②身体上能致命的部位。“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多指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含贬义。“径直”①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②表示直接进行某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10.(2005年湖南卷) 答案:C 【解析】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整合:整理并合并。第(1)句中前面已出现“调整”和“协调”等词,所以后面用“整合”较好。关心:(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注:关心重视。“关注”的强调意味重于“关心”,所以第(2)句应用“关注”。“纵然”表示假设关系,“固然”表示转折关系,第(3)句后面有"但"出现,应为转折关系。 11.(2005年湖北卷) 答案:C 【解析】“确定”是明确肯定下来,“决定”是对如何行动拿定主意;“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也紧跟上去;“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只要/就”是充分条件。 2006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2006年北京卷) 答案:A 2.(2006年天津卷) 答案:C 【解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般可用作表示爱情的坚贞不渝和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 积聚:聚集,于原文语意符合。积淀:聚集沉淀。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句中强调的是完善美好。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 3.(2006年山东卷) 答案:C 【解析】①称道是称赞,称述;称奇是称赞奇妙,比“称道”语义重。②涵盖:包括,包容;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从实际情况看,应选“涵盖”。③与“有益”相对,应选用“有害”。④“竟然”仅表示“没想到”的意思,而“居然”除表示“没想到”这个意思外,还含有结果跟预想相反的意思。 4.(2006年江西卷) 答案:B 【解析】馈赠:赠送(礼品)。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日前:几天前。目前:即指现在,与题中“仍在”相照应。该: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题中所指是不是第一人称。 5.(2006年浙江卷) 答案:C 【解析】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踪迹(指寻找的对象,多用于否定式)。给予,(书)给,也做“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可以在“帮助”“同情”前加某人。给以,同“予以”,后面只涉及所给的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涉及接受的人,如给以表扬,给以批评。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用于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越发,多用于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用于两个或更多的分句前后呼应的场合。 2007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2007年北京卷) 答案:B 【解析】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 2.(2007年天津卷) 答案:C 【解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给远行的朋友以鼓励和信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送行者的旷达之情。相比较而言,还是前者更温馨些,能够劝慰友人伤别之心。 “吝啬”含有贬义,而“吝惜”比较中性,更符合语境。 “轻车熟路”指“架着轻便的车在熟路上走,比喻对情况熟悉,做起来容易”;“得心应手”指“ 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语境并没有说是在做熟悉的事情,用“轻车熟路”不合适。 3.(2007年辽宁卷) 答案:B 【解析】“也”表示并列,“更”表示递进;本句中要突出方永刚是“行者”,所以用“更”。“躬身”,①自身,②亲自;“躬行”,亲自实行。本句中显然要用动词,所以用“躬行”。“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发挥”,①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②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本句中“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属于“能力表现出来”,所以选“发挥”。 4.(2007年山东卷) 答案:C 5.(2007年江西卷) 答案:A 【解析】质疑:动词,提出疑问:质疑问难。置疑:动词,怀疑(多用于否定式):不容置疑,无可置疑。兴味:一时性的兴趣,一时产生的兴趣。趣味:持续时间长的兴趣,爱好。反之:是与之前所述,完全相反,中性词。否则:是与之前所述内容不同,一般指结果,贬义词居多。 6.(2007年浙江卷) 答案:D 【解析】“质对”意思是“对证,对质”,显然不合语境;“质询”的意思是“质疑询问”。“协约”指“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条约”或“协商订立的条约”,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协议”指“共同计议;协商”或“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这里是指一种文件。“翌日”是指“第二天”,“世界各地的校友启程”的时间不可能都是“第二天”;“不日”指“要不了几天”。 7.(2007年重庆卷)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一是要注意不同语素的理解,二要注意语境,三要用好排除法。“坦陈”与“坦承”区别在“陈”和“承”,“陈”是陈述,“承”是承认,根据语境,应该是承认,故“坦承”更合适,先排除A、B项。“场合”指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场所”指供活动的处所,一定的地方,根据语境,应选“场所”。再排除C项,故选D项。 8.(2007年广东卷) 答案:A 【解析】“考察”和“考查”两词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但它们也各有侧重和不同:“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如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的对象等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根据语境可以排除B、D。品行:多指外在,指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而品性:多为内在,指个人的品格习惯性格。③句中有“诚实温和”指人的品格习惯性格,故可以排除C。 2008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2008年北京卷) 答案:A 【解析】应联系上下文选择,“纪念碑”所用材料是“大理石”,用“雕”字准确;“摆”有“安放”的意思,未必固定,而“石砌边缘内”的“匀称的海滨卵石”,呈层状,比较固定,应该用“铺”(把东西展开、摊平);碑石的形状是精心设计的,不是“像耳”,其实就是“耳”状,所以用“呈”;“贴”与前面的“铺”相照应。 2.(2008年天津卷) 答案:C 【解析】第一空不容易选出,可以先看后两空。“氛围”和“气氛”意义相近,但前者常跟“环境”搭配。“一举两得”的意思是:做一件事,得到两种收获。“两全其美” 的意思是: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根据句子语境,重在“得”,应选“一举两得”。再看第一空。“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和“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薄为谁绿”都是杜甫的诗,前者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后者出自《哀江头》。它们都是“以乐景写哀情”。因此,这道题实质上还是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3.(2008年江西卷) 答案:A 【解析】 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可以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应选A。 2009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2009年天津卷) 答案:C 【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2.(2009年山东卷) 答案:C 【解析】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3.(2009年江西卷) 答案:C 【解析】“共商国是”原本是“共定国是”,其源出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亦在臣乎?”对曰:“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庄王曰:“善。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 “是,则也”(《尔雅·释言》),而“则,常也”,“法也”(《尔雅·释诂》)。“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中的“是”即为则也,常也,法也,是国家长治的大政。“共,同也”(《说文解字》),即齐心协力的意思。这样看来,共商国是,即可解释为“齐心协力地商定国家大事”的意思。“何况”和“况且”的区别是这样的:“况且”有“而且”“再说”的意思,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经常和“也”“还”“又”配合使用。“何况”也有补充说明理由的意思,这一点和“况且”大体相似,略有不同。还有一点,是表示进一层,带前后对比意味,有反问语气。用反问语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的句子,一定要用“何况”,不能用“况且”。题目很显然是反问语气,所以应该用何况。前后带衬托、对比关系的,一定用“何况”;后文是对前文进一层说明理由的,用“况且”最佳。荣誉与名誉的区别是这样的: 荣誉是一定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名誉是对特定的公民和法人的人格价值的一种社会评价。具体地说,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两者都可以和“权”字搭配。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荣誉权与名誉权在一定程序上表现出关联性,但二者仍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1)二者的范围不同。荣誉并非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取得,只有某些做出了突出贡献或取得重大成果的人才会获得荣誉称号,因而具有专属性;而名誉是每个公民或法人都享有的,具有普遍性。 (2)取得的方式不同。荣誉的取得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由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给予表彰的方式授予;名誉则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与法人的,其取得不需要履行任何程序手续。 (3)客体内容不同。名誉是社会对每一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而荣誉则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的一种褒扬和嘉奖。 (4)消灭的要求不同。荣誉权的丧失通常是由授予单位基于法定事由给予剥夺,如因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因为触犯刑法等因素而被剥夺荣誉称号;名誉权则无法被剥夺或受到限制。 荣誉权的取得可以多种原因。公民、法人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试题中的句子不是“肯定和褒奖”“积极的评价”,所以不应该选择“荣誉”。 2010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答案 1. (2010年全国卷Ⅰ) 【答案】①赫然 ②悄悄③扩散 ④缀满 ⑤汇聚 ⑥显现⑦陶醉 ⑧映衬 2.(2010年全国卷Ⅱ) 【答案】①设立;②咨询;③核实;④停止;⑤存在;⑥损害;⑦保护;⑧免受 【解析】“专线电话”与“设立”搭配,服务页面和电话的作用是咨询和服务,举报后的行动是核实,“叫停”的主语应该是执法部门而不是企业,故④应选“停止”;⑤应选“存在”,“侵害”不能与“身心健康”搭配,应选“损害”;⑦⑧明显选填“保护”和“避免”。 3.(2010年北京卷)【答案】A 【解析】提供了往年高考试卷中不曾有过的新鲜感,它作为将近义词辨析与语意衔接题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当为今后语文基础题的命题提示一种新颖的角度。“滋养”与水有关,而“浸渍”是贬义词,答案不言自明。 4.(2010年天津卷)【答案】A 【解析】决定:①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②决定的事项;③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④客观规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发展变化。确定:固定;明确肯定;坚定。文中意为“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应用“决定”。“即使”和“也”搭配。提升:提拔;用卷扬机等向高处运送。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产业”应与“提升”搭配。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应用“息息相关”。 5.(2010年湖北卷)【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墓茔:墓地,茔地。墓室:①犹墓庐;②犹墓穴。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镶嵌:①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② 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装饰: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犹夸饰。装点: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虽然:即使如此;犹即使。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固然:连词。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尽管:①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词,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6. (2010年广东高职)【答案】D 7. (2010年辽宁卷)【答案】①因为 ②如果 ③而 ④却 ⑤但是 【解析】①后面解释原因,②假设关系,③表示结果,④转折关系,⑤转折关系。 2011年词语辨析题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钟爱:特别疼爱;非常喜爱;比“喜爱”程度深。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来很畅快。 纷纷扬扬 :纷纷 ,众多。扬扬,飘落的样子。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也形容杂乱地传扬,议论纷纷或接二连三。“犹如”较文雅,“好像”较通俗。 2【答案】C 【解析】提出:①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②提取。如:他从银行存款中提出一千元。提醒:指出来以引起注意:要不是你提醒,我肯定又忘了。文中是“引起注意”,应用“提醒”。产生:①生育;分娩。②出产。③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④出生。引发:引起,触发;启发。适合:符合;偶然相合;适宜。合适: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3【答案】A 【解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投降是“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投诚是“(敌人、叛军等)归附”;依据语境,应为“投降”。分别是“一个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分头是“若干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依据语境应为“分别”。深孚众望是“ 深受众人的信任”,深负众望是“辜负了大家的希望”,肯定选“深孚众望”。[来源:学*科*网Z*X*X*K] 4【答案】C 【解析】第一个空不能填“自信”,第二个空不能填贬义词“沉溺”“沉迷”,第三个空表让步关系,是确认的事实不能选“既然”“即使”。第四个空填“三步一叩”最能体现信徒的虔诚。 5【答案】(1)屏(2)然而(但是)(3)第④处,改为,(逗号) 【解析】①为看拼音写汉字,联系前后的字进行推敲,错误率会大大降低。②为转折关系,填写“然而”或“但是”最合适。④其实是陈述句,使用问号是错误的。 2012年高考正确使用词语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1.【答案】D 【分析】第一组的两个词“溶化”与“融化”。“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它液体里。例如:“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两块颜料搁进杯子,慢慢在水里溶化了。”“一小勺味精放到汤里,搅拌几下就溶化了。”“这种胶块儿放进酒精里溶化得比较快。”“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例如:“初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积雪融化得比较慢。”“早上,庄稼地里的霜慢慢融化了。”另外“融化”与横线前的“大草原上的冰雪”的语境相合,故选用“融化”;第二组词语,“沟通”和“勾通”, 两个词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很容易错用。 《现代汉语词典》对“沟通”和“勾通”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 “沟通 ”—使两方能够通连。如:①沟通了两国文化。②沟通南北的长江大桥。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如:小人的勾通,对君子肯定不利。 从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上看,“沟通”一般多用于心理、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勾通”则用于坏人、帮派之间的暗中勾结、狼狈为奸,是带有贬义的词,两词在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上完全不同。所以用“沟通”更合乎题意;第三组“喧哗”与“喧闹”。《现代汉语词典》对“喧哗”和“喧闹”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 “喧哗”①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笑语喧哗;②动词,喧嚷:请勿喧哗。“喧闹”①形容词,喧哗热闹:喧闹的集市;②动词,喧哗吵闹:大声喧闹。横线前陈述对象是“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很显然是“喧哗热闹”,所以用“喧闹”更合适。 另外,考生还可使用排除法,放在一起考虑,用“溶化”与“融化”的区别可以排除A、B两项,用“沟通”和“勾通”,可以排除C项。 2. 【答案】D 【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3. D【解析】A. 令人侧目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D.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B.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C.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形容对象不对。 4.D(A歆羡:羡慕。B窥伺: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C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D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5.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具体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文段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复句,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只要能理解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不难得出答案。选词填空,首先要整体感知,其次要根据句意和关联词辨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三句话①②③构成三个层次,①②与③构成假设关系,①与②之间也是假设关系。理清关系后,相对就容易了。 6.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熟语)的能力。第一组中两个词都有“动”的意思,只是“涌动”对象一般为人潮、水流等。萌动:草木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第二组中调剂:调整有无、余缺等情况;调整使合宜。调节: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第三组中,地久天长,形容历时悠久或形容爱情永久不变。山长水远: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或谓山川壮阔。这样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定答案为D。 7.【答案】B 【解析】第一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可以排除A、C、D三项。第四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8. 答案:C。 解析:A“对于”应改为“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D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 9.【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用于此处,符合句意; C项“忤逆”,指违抗;冒犯。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18.答案:C. 解析:坚信是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是指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确信是确实地相信。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为贬义。三步一叩是一种礼节,意为走三步就要叩一次头①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以示尊重;②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此处宜用“三步一叩”。 2012年高考正确使用词语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1.【答案】D 【分析】第一组的两个词“溶化”与“融化”。“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它液体里。例如:“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两块颜料搁进杯子,慢慢在水里溶化了。”“一小勺味精放到汤里,搅拌几下就溶化了。”“这种胶块儿放进酒精里溶化得比较快。”“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例如:“初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积雪融化得比较慢。”“早上,庄稼地里的霜慢慢融化了。”另外“融化”与横线前的“大草原上的冰雪”的语境相合,故选用“融化”;第二组词语,“沟通”和“勾通”, 两个词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很容易错用。 《现代汉语词典》对“沟通”和“勾通”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 “沟通”—使两方能够通连。如:①沟通了两国文化。②沟通南北的长江大桥。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如:小人的勾通,对君子肯定不利。 从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上看,“沟通”一般多用于心理、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勾通”则用于坏人、帮派之间的暗中勾结、狼狈为奸,是带有贬义的词,两词在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上完全不同。所以用“沟通”更合乎题意;第三组“喧哗”与“喧闹”。《现代汉语词典》对“喧哗”和“喧闹”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 “喧哗”①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笑语喧哗;②动词,喧嚷:请勿喧哗。“喧闹”①形容词,喧哗热闹:喧闹的集市;②动词,喧哗吵闹:大声喧闹。横线前陈述对象是“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很显然是“喧哗热闹”,所以用“喧闹”更合适。 另外,考生还可使用排除法,放在一起考虑,用“溶化”与“融化”的区别可以排除A、B两项,用“沟通”和“勾通”,可以排除C项。 2.【答案】D 【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3. D【解析】A. 令人侧目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D.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B.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C.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形容对象不对。 4.D(A歆羡:羡慕。B窥伺: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C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D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5.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具体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文段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复句,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只要能理解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不难得出答案。选词填空,首先要整体感知,其次要根据句意和关联词辨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三句话①②③构成三个层次,①②与③构成假设关系,①与②之间也是假设关系。理清关系后,相对就容易了。 6.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熟语)的能力。第一组中两个词都有“动”的意思,只是“涌动”对象一般为人潮、水流等。萌动:草木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第二组中调剂:调整有无、余缺等情况;调整使合宜。调节: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第三组中,地久天长,形容历时悠久或形容爱情永久不变。山长水远: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或谓山川壮阔。这样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定答案为D。 7.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8.【答案】B 【解析】第一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可以排除A、C、D三项。第四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9. 答案:C。 解析:A“对于”应改为“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D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 10.【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用于此处,符合句意; C项“忤逆”,指违抗;冒犯。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11.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本题将成语、虚词、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A项如期而至:按照约定的期限到了。褒贬使用不当。B项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搞反了对象。D项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形容对象错了。 12.答案:C. 解析:坚信是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是指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确信是确实地相信。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为贬义。三步一叩是一种礼节,意为走三步就要叩一次头①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以示尊重;②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此处宜用“三步一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