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

‎(0524、0531《792加油站•高考热线》节目内容)‎ ‎2005年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 命题者:上海市延安中学 周永蔚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 阅读(80分)‎ (一) 阅读土曾先生的《永远的塔里木河》,完成下列五道试题。(11分)‎ ‎(1)那年十月末,在新疆。硬朗的风蘸着寒气,抒写秋霜的诗意。夕阳下,是阔别多年的塔里木河,岸边沙坡,萋萋芦荻、丛丛红柳,杏黄与灰绿相杂的胡杨树参差,衬托着河水。河水却怯生生地淌,似乎疲惫、有几分垂头丧气的模样。莫非为丧失当年那狂野不羁气概,愧对那岸、那草、那树!‎ ‎(2)赴农场的路,仅此一截与塔河相伴相望。路,紧扣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边缘,在沙丘中起伏,颠簸、摇晃着我搭乘的中巴。根据电线杆穿越沙丘,向荒原前方执拗延伸。沙丘重重,间或有那么一株沙枣或胡杨,树着。它孤独地见证了人与荒漠的争夺:我进你退、步步紧逼。路前方冒出一棵棵钻天杨,排列着,还有那绿得沉郁、呈银灰色的沙枣林带,就标志着某座农场的方位。路,蜿蜒联结五座农场。它们共同营造着犬牙交错状的绿洲带,如锁链坚韧地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张。从这儿再往东南去,就是楼兰遗址,然后,是罗布泊。‎ ‎(3)目的地是那座与楼兰、罗布泊最近的农场。我人生的青涩与懵懂,就在这里被戈壁风沙和塔河水砥磨、消融。‎ ‎(4)我有几分偏执地认为,没有在西部、例如新疆呆上几年的人,对西部的讴歌多半属飘浮的猎奇。行色匆匆的骚人墨客惊叹风光之奇幻,可怎能看破风景,感觉奇幻景色后那份沉滞与悲凉触摸荒漠无言的狞笑在这里,人的生存、发展,就是时时与能吞噬、湮没一切的荒漠较劲。‎ ‎(5)在这,唯有水,才让生命有了活的欢快。‎ ‎(6)汇聚天山雪的塔河水,顺水库开闸流入农场,春来了。草青树绿。五月沙枣花香。七月麦黄,过个十天半月,头藤哈密瓜诱得你溜进瓜园过把瘾。瓜甜果香的秋仿佛一晃而过。十月末,水库关闸,冬的寒意就肆无忌惮地日益张狂。我的关于农场的记忆,犹如被夕阳下的塔河水濡湿,苏醒。‎ ‎(7)那年月,塔里木河把持不住野性尥个蹶子,荒原洼地平添个湖荡、海子。农场人们改善伙食去湖荡拉网,捕的鱼肥肥装了一马车拉回伙房。开油锅炸鱼,锅里的鱼竟然越炸越多。也有鱼顺水库的渠而下。休息天、眼明手快的骑自行车扛着长柄鱼叉沿渠溜达,猎获的喜悦与饱口腹兼而有之。也有“拾皮夹子”的。那天同宿舍的杨君去渠边闸门洗衣服。一条逆水上溯的鱼猛一窜,蹦上渠岸。当晚我们就分享那条足有半人长的大鱼。‎ ‎(8)塔河水还让我们这些生在黄浦江的上海人,仿佛重返了江南水乡。在塞外,我们同样插秧、拔稗草。自己亲手种的新大米粒粒晶莹,是回上海探亲时唯一可炫耀的。那时,上海人老是吃陈年籼米的。除夕,淘洗新疆大米煮年夜饭,与家人话离之惦念、聚之喜悦。‎ ‎(9)好几年后才明白,在塔里木河下游耗费这么多水种水稻,可称为奢华的垦荒。‎ ‎(10)说岁月如矾,澄析往昔的是非;说时光似酒母,消逝的日子纵然酸辛,也终被酿成醇厚的回忆。不并非所有的苦涩都会转成甘甜。那时人们追求的是垦荒面积扩大,何尝想到塔河水过度引流也会日见减少,尤其塔河下游的农场。可是四五月间,那燥热得焦枯棉苗的热风暴,又频频造访绿洲。那时的垦荒者很少想到生态平衡。人们砍伐塔河畔胡杨,打制农场职工喜爱的上海式样家具。斫挖沙窝里长了几十年的红柳,用作煮饭、取暖的燃料;挖甘草,将一根根手腕一般粗的甘草从地下掏出来,熬甘草膏出售,填补农场经济指标的亏损缺额。干这些活餐风宿露,很苦。可我们当时以生存发展的需要看待这个苦,甚至用战天斗地的豪情升华了这份苦。‎ ‎(11)我沉思,回味当年某些愚昧的往事,无意间四周暮色渐起。车到农场已是夜晚。次日,与留在农场的昔日同伴相聚。我看到新建的农场场部办公楼、棉花库房、轧花机房,都很气派。听他们说如今农场只种棉花,科学地膜育苗,抗御了热风暴侵害,棉花收成见好。令人担心的,是水一年比一年少,沙尘暴一年比一年多。甚至因缺水,整整一个生产连队开垦的大片土地、营造的林带不得不放弃,任荒漠重新吞噬。当话题转向塔里木的新油田;国家逐步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新疆调水入注塔河,改变下游缺水、断流现状规划时,聚会气氛重又热络起来。无论一直留守在这里与荒原较劲的他们,还是如我这样已离开的,打心底里都期盼这片我们青春岁月和汗水曾浇灌的绿洲继续坚韧地生存,以符合生态平衡的方式发展。‎ ‎(12)中巴车凌晨四时就要发车。离别农场时,夜色还浓,我的感触,与我想再看一眼的那些菜圃、果园、林带、条田、营房都一齐被凝固在黑夜里,我无从与它们一一告别。又何需告别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无论离开多远、分别多少年,心中永远惦念着塔河下游的这片绿洲!‎ 1. 第(1)自然段主要修辞方法应该是 (1分);它的文学作用是 (2分)。‎ 1. 结合第(3)、(4)两个自然段,说说怎样理解“感觉奇幻景色那份沉滞与悲凉”? (2分)。‎ 2. 第(10)自然段中的“醇厚的回忆”具体确指的是 (2分)。‎ 3. 第(11)自然段中“愚昧的往事”文中说了几件?它们分别是: a、有 件(1分); b、分别是: (2分)。‎ 4. 第(12)自然段的结尾句“心中永远惦念着塔河下游的这片绿洲”,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1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试题要求:(9分)‎ ‎(1)[甲]的凡尔赛宫座落在巴黎西南十八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 ‎(2)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一六六一年动土,一六八九年全部竣工,至今约有三百四十年的历史。全宫占地一百十一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十一万平方米。宫殿建筑[乙]、布局严密、组合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丙]。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丁]。‎ ‎(3)如果说凡尔赛宫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更富有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的精致的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七十米,宽十米,高达十三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十七扇朝花园而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则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十七面镜子,镜子由四百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荫、佳木葱茏的园林之中。‎ ‎(4)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别具匠心的“法兰西式”‎ 大花园。它花草鲜艳,树木苍翠,景色优美,环境恬静。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参天的大树浓荫蔽日、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笑Yè 含春。近处是两池碧波,浮光跃金,沿池而塑的铜塑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5)据说凡尔赛宫的建筑,有着一段有趣的轶事。一六六一年,居住在陈旧的凡尔纳宫和枫舟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宫殿赴宴。富盖宫殿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三周之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宫殿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宫殿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6)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宫, ‎ ‎ 此外,一七八三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7)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二百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利浦起已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元首和外交使节。‎ 6、 ‎(1)、(2)两个自然段中在[甲]、[乙]、[丙]、[丁]四格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 栩栩如生 驰名世界 气势磅礴 端正雄浑 B、 驰名世界 气势磅礴 端正雄浑 栩栩如生 C、 气势磅礴 端正雄浑 栩栩如生 驰名世界 D、 端正雄浑 栩栩如生 驰名世界 气势磅礴 7、 第(3)自然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0.5分),应改为“ ”(0.5分);第(4)自然段中的一处拼音,填字释义:其字为Yè“ ”(0.5分), 其义是 (0.5分)‎ 8、 第(5)自然段中的“据说”两字的说明作用是 (1分);介绍一段有趣的轶事,是想说明 。(2分)‎ 9、 第(6)自然段中的语序有些混乱,请调整好后填入空格内的正确序号应该是 ‎ ‎ (1分) ①一八七0年,普鲁士占领凡尔赛, ②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 ③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 ④但在大革命它默无声息了, ⑤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 6、 第(7)自然段除了有“举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有 (0.5分) 和 (0.5分);全文的说明顺序应该是: (A、以时间为顺序;B、以空间为顺序;C、以时空为顺序;D、以事物的内部联系为顺序)(1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试题要求:(15分)‎ ‎(1)陶潜晚年穷困,“老至更长饥”,吃了上顿就没下顿时,则向东邻西舍告急。他写过《乞食》诗,以记其事。‎ ‎(2)诗人下笔落墨很爱夸张。所谓乞食,并非路乞,乃是撞到他人家中,叼扰一顿酒饭。主人理解来意,殷勤接待,边饮边谈,“谈谐终日夕,殇至辄倾杯”。这原是一件韵事,不料却遭到摩诘居士的嘲笑。王维在《与魏属士为》中说:“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案官去。后贫,《乞食》诗云‘抠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当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惊讶一位诗人“雅得这样俗”,摩诘居士就是这号人。‎ ‎(3)王维也作出了贡献。他用嘲笑的形式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做官”与“做人”的矛盾?‎ ‎(4)做官乐,乐在物质生活不用担心。东晋时虽然还没有公费“炒星”、公费“三陪”之类的玩意,但公费吃喝还是有的嘛!如果官运亨通,一路福星高照,能爬到公卿,一生吃着不尽,且可荫给子孙。‎ ‎(5)做官也有苦楚。有官僚制就有等级制。从上往下,一级管一级;从下往上,一级依附一级。大官压迫小官,小官巴结大官。芝麻绿豆官最苦,苦在上下都不能去讨好。明末“公安体”学派袁宗道概括成三句话:“对上司,要做狗;对同僚,要做鬼;对百姓,要装神。”‎ ‎(6)王维的宗旨是做官高于做人。摩诘居士,有文采,通乐理,善绘画,工词章。青少年时,靠这点本事,出入朱门,陪侍游宴,应景赋诗。多年清客生涯,养成疏璃性格。张九龄倒台后,政治风云起了变化。他一面高吟“却嫌陶令弃官迟”;一面恭维李林甫,“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疏璃蛋”有什么原则人性?有什么品德操守?安禄山的伪官都可以当,为五斗米折腰算得什么耻辱?‎ ‎(7)陶潜是何等样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的人,是一个“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人。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一个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之人!这种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不是一块做官的材料。无奈,他是寒士,若不做官,就对不起祖宗家小。晚年留给孩子们的遗书中,尚对“使汝等幼受饥寒”,感到难过。何况他又是一个志士,若不“投来去学仕”,怎么能“大济苍生”?‎ ‎(8)魏,晋诗人中,曹植、稽康、阮籍都用“飞鸟”与“罗网”的对立来比喻“诗人”与“官场”的冲突。陶潜走进官场后,也有如进樊笼、如陷罗网之感,产生“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的慨叹。其心情之痛苦,正如梁启超所说:“渊明在官场里混的那几年,象一位‘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千金小姐,强逼着去倚门卖笑。那种惭耻悲痛,真是深刻入骨。一直到摆脱过后,才算得着精神上解放了。”‎ ‎(9)要保持“内圣”的高洁,须以放弃“外王”的抱负为代价;要争得精神生活的自由,须以经受得物质生活的贫困为前提。这怎么不令人为之扼腕呢?不过,在那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在那个“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时代,除去归园田居,别无更佳的选择。作出这种选择后,继续有思想斗争,“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讲起来,陶潜是个隐士;其实,他是一个英雄,是一个超越自我,超越流俗的人!‎ 6、 上述文字的论题是 (1分); 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 。(2分)‎ 7、 结合全文,说说“‘飞鸟’与‘罗网’的对立”此话的形象含义应该是 (3分)‎ 8、 就本文而言,作者认为王维是 的人; 而陶潜却是 。(2分)‎ 9、 从论证方法角度,本文主要是 论证(1分);本文的论证结构形式是 式(1分);全文层次划分最正确的一项是 。 A、(1)(2)∣(3)(4)∣(5)(6)(7)∣(8)(9) B、(1)∣(2)(3)∣(4)(5)(6)∣(7)(8)(9) C、(1)(2)(3)∣(4)(5)∣(6)(7)(8)∣(9) ‎ D、(1)(2)∣(3)(4)∣(5)(6)(7)∣(8)(9) (1分)‎ 6、 袁宗道的“对上司,要做狗”可与下文的“ ”相应照,论说为官的“惭耻悲痛”。(1分)‎ 7、 给本文列一标题,最恰当的一项应是:( )(1分) A、《“内圣”与“外王”》 B、《“隐士”与“英雄”》 C、《“做官”与“做人”》 D、《“官乐”与“官苦”》‎ (一) 细细品味李白的《赠汪伦》七绝诗,完成试题要求:(10分)‎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 诗中的“忽”字,其表意作用是 (2分)‎ 9、 ‎“桃花潭水深千尺”此句的含义是 (2分)‎ 10、 你诵吟此首七绝后,鉴析李白在写作艺术魅力有何值得学习之处(不超过60个字)(6分)‎ (二) 细阅下列A、B两段文言短文,并完成所提的问题:(20分)‎ A段——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 ——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B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 6、 正确注释带点字的含义:(4分) (1)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 ) (2)远罪丰家( ) (3)函梁君臣之首( ) (4)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 7、 正确判断划线部分的句式性质:(4分) (1)俭,德之共也 是 句 (2)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是 句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是 句 (4)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是 句 8、 欧阳修,字 ,号 ,晚年又号 。 司马光,字 ,谥号 ,世称 先生。(3分)‎ 9、 说说司马光短文中的引用及欧阳修短文中的对比在议论文中的各自积极作用: (1)司文: 。 (2)欧文: 。(4分)‎ 10、 简析上述两段文字在说理过程中的不同点(字数不超过100字)。(5分)‎ (一) 阅读清代王拯的《媭砧课诵图序》,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媭砧课诵图》者,不材拯官京师日之所作也。拯之官京师,姊刘在家,奉其老姑,不能来就弟养。今姑殁矣,姊复寄食宁氏。姊于广州,阻于远行。拯自始官日,蓄志南归,以迄于今,颠顿荒忽,琐屑自牵,以不得遂其志。‎ ‎(2)念自七岁时,先妣殁,遂来依姊氏。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茕茕独处。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椽,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捣衣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或夜读倦,稍逐于嬉,姊必涕泣,告以母氏劬劳瘁死之状,且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拯哀惧,泣告姊:“后无复为此言。”‎ ‎(3)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十五六时,犹能执一卷就姊氏读,日惴惴于悲思忧戚之中,不敢稍自放逸。自二十后出门,行身居业,日即荒怠。念姊氏教不可忘,故为图以自警,冀使其身依然日读姊氏之侧,庶免其堕弃之日深,而终于无所成也。‎ ‎(4)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秋九月为之图者陈君名铄为余丁酉同岁生也 6、 对结尾段划线部分添加标点符号: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秋九月为之图者陈君名铄为余丁酉同岁生也(2分)‎ 7、 正确注释加点字的含义:(4分) A、姊适新寡 ( ) B、姊携拯居焉 ( ) C、汝今弗勉学 ( ) D、庶免其堕弃之日深 ( )‎ 8、 王拯“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的直接因素应该是(用原文回答,可用简语串接): (2分)‎ 9、 仔细考察下列五句中的加点字,从词性及意义两方面判断,正确的二项应该是:( )(2分) ①又丧其 遗腹子 ②冀使其身依然日读姊氏之侧 ③琐屑自牵,以不得遂其志 ④告以母氏劬劳瘁死之状 ⑤姊刘在家,奉其老姑 A、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②与⑤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③与④不相同,①与⑤不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6、 简洁概括王拯《媭砧课诵图序》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不超过50个字)‎ ‎(5分)‎ 一、 写作(70分)‎ 7、 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 查文红的先进崇高事迹,传遍神州、光照大地。然而近来社会上又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如:有人说查文红不是师范院校毕业,上岗任教违反《教师法》;有人说查老师分文不取、彻底奉献,这有悖于社会主义劳动分配原则;有人说查文红只顾学生,不爱丈夫及女儿,这也不符人性亲情;更有人说,靠一上海下岗女工去拯救安徽碑庙落后教育,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到底在干什么……总之,还有许多论调,不一一罗列陈述了。对待上述观念,你有什么看法,请加以评判分析之,除诗歌体不可,写篇千字的话题作文。‎ 要求:(1)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2)联系时代,切合实际。‎ ‎(3)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