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交流复习测试题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第一轮交流复习测试题1

无锡市2010年秋学期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交流资料(澄西中学) 2010-11-27 9:40:37‎ 澄西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交流资料 ‎1.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④“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D 本题考查必修1  第7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①项中下议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不是国王任命,下议院对国民负责;②项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能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言论自由;国王不能组织常备军;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等,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乔治三世做法明显违背了《权得法案》。排除①②。答案为D。‎ ‎ ‎ ‎2.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解析: B 本题考查东西方政治的发展。从明朝开始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明显体现出来。而英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明末代皇帝崇祯暴亡后,大清王朝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英国查理一世暴亡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因而题中说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指中国仍固守封建主义,英国朝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答案为B。‎ ‎ ‎ ‎3.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C.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D.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解析:B 本题考查必修1第16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内容。解题关键要注意时间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政府与军队名称的变化,看关键词“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国民革命军”、“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从这儿可以判断出属于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937年9月,排除A,CD不符合史实。答案为B。‎ ‎ ‎ ‎4.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    )‎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B.各少数民族人民此时据该条规定在5个自治区普选一届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 D.它说明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解析:C 本题考查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政协与《共同纲领》的相关内容。题目中的时间发生在1953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取代政协制度是在1954年,故A不能选;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后才有5个民族自治区,故B不可选;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确立时间为1956年,故D排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答案为C。‎ ‎ ‎ ‎5.《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解析:A 本题考查必修2第4课的考点:“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解题要抓住材料呈现的内容。‎ ‎ ‎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夏                       B.商                 C.周                    D.秦 解析:B 本题考查必修2第2课 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并不是指我国古代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而是要同时符合题干中“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 独特的文字系统”,“ 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只能选择商。‎ ‎ ‎ ‎7.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必修2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影响。英国人达到中国,历经千山万水,但由于乘坐整齐轮船,竟和清朝官员从北方到达南方时间相差无几,说明中国在战争中丧失了地利条件,也说明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故①④正确。②的说法材料无法体现,交通工具在近代战争中作用居于首位的说法太绝对,③错误。‎ ‎ ‎ ‎8.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解析:C  本题考查必修2第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解题应该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初这一条件,还有材料中的信息“见闻”。‎ ‎ ‎ ‎9.从文明史角度来说,韩国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韩剧中经常可以看到礼尚往来、尊敬长者、善待他人、倡导爱国等渗透儒家思想的情节,韩剧中包含这些因素的主要作用是 A.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B.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C.利于韩国文化的推广                 D.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解析:B 本题考查必修3第一单元儒家文化的影响  题干中“礼尚往来、尊敬长者、善待他人、倡导爱国”在现代韩剧中的体现,说明了它的主要作用是.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 ‎ ‎10.中国近代史上,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指导经济近代化第一步是下列哪一思想   (             )‎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想                           B.洋务运动洋务派的主张 C.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主张                   D.同盟会的革命政治纲领 解析:B 本题考查必修3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解题思路,题干关键词是               “经济近代化”,“第一步”即最早的,抓住这样的信息判断,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没有实践,没有指导中国的近代工业产生B.洋务运动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挽救清王朝的命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了实践,掀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因此是第一步。‎ ‎ ‎ ‎11.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解析:B 本题考查必修3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首先抓住材料的作者陈独秀,其次理解材料的内容“先学术,再政治,后为伦理”,结合所学,这反映的就是近代以来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因此材料中的伦理是指封传统建伦理。‎ ‎ ‎ ‎12.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    )‎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 解析:C 本题考查必修3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的内容。毛泽东的话主要论述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社会的矛盾大量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历史背景。 答案为C。‎ ‎ ‎ ‎ ‎ 二、非选择题 ‎1.必修1(23分)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  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1946年11月26日)‎ 材料五  ‎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中国政治地理》47页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4分)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2分)‎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主要职能 中书省 ‎①‎ ‎④‎ 枢密院 ‎②‎ 主管军事 御史台 ‎③‎ 主管监察 ‎ ‎ ‎ ‎ ‎ ‎ ‎ ‎ ‎ ‎ ‎(3)材料三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5分)‎ ‎(4)简要分析材料四的直接影响和深远意义。(3分)‎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宪法规定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背景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基本情况。(5分)‎ ‎(6)上述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第一问可从材料中概括出来;第二问的“地方机构”就在材料中,影响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三问抓住邦联和联邦作答;第四问是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直接影响和意义;第五问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六问抓住“国情”“继承与创新”等回答。‎ 参考答案:26.(23分)(1)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县、郡等新的地方行政建制设立;早期的县高于郡;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职业官僚取代世袭领主,中央集权制度萌芽并逐步成型。(答出其中2点即可,2分)‎ ‎(2)(填出其中一格1分,4分)‎ ‎ ‎ ‎ ‎ ‎ ‎ ‎ ‎ ‎①行中书省 ‎④主管政务 ‎ ‎ ‎②行枢密院 ‎ ‎ ‎ ‎ ‎③行御史台 ‎ ‎ 影响: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省的建制沿用至今。(2分)‎ ‎(3)邦联制。(1分)弊端:松散的邦联不能有效管理国家(邦联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2分)解决:实行联邦制,组建联邦制国家;确立中央集权的原则,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分)‎ ‎(4)直接影响:促成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促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1分)‎ 深远意义:促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2分)‎ ‎(5)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分)‎ 香港:根据中英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随之建立。(2分)‎ 澳门:根据中葡签署的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1999年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随之建立。(2分)‎ ‎(6)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应根据国情,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应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等等。(答出其中1点即可,2分)‎ ‎ ‎ ‎2.必修2(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 ‎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3分)各出于何种考虑?(6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4分)‎ ‎(4)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却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 ‎ 解析:本题以近代以来的对外政策变化为线索考查了由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到到新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时间跨度较大,属于中等难度题目。第(1)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概括与分析能力。第(2)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 根据教材即可答出。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答案:‎ ‎(1)主张:材料一主张闭关锁国。(1分)‎ ‎     考虑: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4分)‎ 主张:材料二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2分).‎ ‎     考虑:为了发展民族工业,解决资本短缺问题。(2分)‎ ‎(2)本质差异:材料二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4分)‎ ‎(3)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分)。‎ ‎(4)20世纪初命运的主要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全,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4分)‎ ‎20世纪末命运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独立自主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财富和支柱(4分)。‎ ‎3.必修3(27分)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 ‎【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6分)‎ ‎(2)据材料二说明“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 ‎ ‎ ‎ 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7分) ‎ ‎(3)据材料指出,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海伦·凯勒的理想对你有何启示?(2分)‎ ‎(4)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请说明当今社会有哪些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和促进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8分)‎ ‎ ‎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根据教材必修三部分即可答出。第(2)题第一问注意回答问题的角度,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考虑。第二问根据教材即可答出。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 ‎ 答案:(27分)‎ ‎(1)希腊: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分)‎ 孔子:提出了“仁”“礼”。 (2分)‎ 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分)‎ ‎(2)原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的传播;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3分)‎ 表现: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政治领域: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4分)‎ ‎(3)影响: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人们的视野;传播科技与发明,改变人类生活。(4分) ‎ 启示: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可以引领人们从历史兴衰中感受生  活(2分)‎ ‎(4)有利因素: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交流越来越便利;两极格局解体,意识形态冲突程度减弱;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等(其他因素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8分)‎ ‎ ‎ ‎ ‎ ‎4.必修3(11分)服饰作为一门即古老又现代的实用性艺术,总是在不同背景的思想、文化、习俗的碰撞下,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明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上基本属于同一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服饰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试解析下列问题:‎ ‎    材料一  六合一统帽  平定四方巾  明代服饰 ‎    材料二  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 ‎——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 ‎——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毛里披风 紧身裤袜 绣花衬衫 豹皮里黑丝外衣,带切口装饰的上衣及短裤 拉夫领、带切口及肩饰的上衣,塔夫绸裤 黑色丝绒外裙,配有小包和镜子的锦缎衣裙 腰间带有轮状褶裥的塔夫绸裙,金属丝支撑的扇形领 ‎ ‎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帽饰体现了什么思想?这种思想是什么时期由谁提出的?(3分)‎ ‎ ‎ ‎(2)材料二中“一元文化”指的什么文化?材料二中强调服饰的一致和整体意识,符合“一元文化”中的什么社会规范?(2分) ‎ ‎ ‎ ‎(3)材料二中的“一元文化”在明末清初曾引起一些思想家的巨大反响,他们对“一元文化”的贡献如何?(1分)‎ ‎ ‎ ‎(4)材料三中,文艺复兴中服饰的特点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1分)具体内涵是什么?(2分)‎ ‎(5)通过材料一、二、三的对比,你如何评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2分)‎ ‎ ‎ 参考答案:(1)大一统思想;西汉,董仲舒(3分)‎ ‎(2)儒家文化。伦理道德。(2分)(3)批评和继承。(1分)‎ ‎(4)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任答2点即可)(3分)‎ ‎(5)东方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西方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两者差异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存在优劣之分。(2分)‎ ‎ ‎ ‎5.中外改革 ‎ 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转自[历史风云网]‎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四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集·上五事札》‎ 材料五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诸害百姓者,可以为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民风俗》‎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 ‎(2)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 ‎(3)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2分)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 分)‎ ‎(4)两次变法都遭到顽固派反对,请根据材料五指出其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2分)‎ ‎(5)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变法结果如何。(4分)导致变法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案:①粮食价格过低。(1分)‎ ‎②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4分)‎ ‎③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2分)‎ 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2分)‎ ‎④认为变法改变了祖宗之法,败坏了世道人心。‎ ‎⑤异:最终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秦的社会性质。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废除,最终失败了。同:一定程度上变法都遭到顽固派反对,后来都失去皇帝支持,变法的倡导者遭迫害,但都取得很大成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