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全国卷高考试题化学部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理综全国卷高考试题化学部分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卷I) ‎ ‎(全国新课标卷 吉林、黑龙江、宁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 Ca 40 Ni 59 Cu 64 Ba 137 La 139‎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为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8.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0.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分,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2a)mol / L B. 10(‎2a-b)mol /L ‎ C. 10(b-a)mol / L D. 10(b-‎2a)mol /L ‎1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 = -12.1kJ /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 = -55.6kJ/ 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 A.-67.7 kJ /mol B.-43.5kJ /mol C.+43.5 kJ/ mol D.+67.7 kJ/ mol ‎12.根据右图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2Ag(s)+Cd2+(aq)=2Ag+(aq)+Cd(s) ‎ B.Co2+(aq)+Cd(s)=Co(s)+Cd2+(aq)‎ C.2Ag+(aq)+Cd(s)=2Ag(s)+Cd2+(aq) ‎ D.2Ag+(aq)+Co(s)=2Ag(s)+Co2+(aq)‎ ‎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 正确 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CO32-+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正确 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4Cl—+Br2‎ 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 ‎26.(14分)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G ;‎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 ,阴极物质是 ,电解质溶液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7.(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和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4)尾气可采用 溶液吸收。‎ ‎28.(14分)‎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 ‎(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 ‎(答两种);‎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mol/L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 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 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36.[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 、 ;‎ ‎(2)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 (填两种物质名称),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 ;‎ ‎(3)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 ;‎ ‎(4)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 c(Mg2+)=610-4mol/L,则此水的硬度为 。‎ ‎(5)若(4)中的天然水中还含有c(HCO3-)=810-4mol/L,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 g,后加入Na2CO‎3 g。‎ ‎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 ,W3分子空间构型为 ;‎ ‎(2)X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 ,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 。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 ,O—C—O的键角约为 ;‎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 ;‎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 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 。‎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A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③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④D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 ‎(2)B的结构简式为 ;‎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写出结构简式);‎ ‎(5)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锋面积之比为3:1的是 (写出结构简式)。‎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卷II) ‎ ‎1、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NH4Cl+NaOHNaCl+NH3↑+H2O ‎ B.Mg(OH)2+2HCl=MgCl2+2H2O ‎ C. NaOH +NaHCO2=NaHCO3+H2O ‎ D. NaOH+HNO3=NaNO3+H2O ‎2、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 O2(g)=4CO2(g)+5H2O(l)  ΔH=-2878kJ/mol ‎②C4H10(g)+ O2(g)=4CO2(g)+5H2O(l)  ΔH=-2658kJ/mol ‎ ‎③C4H10(g)+ O2(g)=4CO2(g)+5H2O(l)  ΔH=-1746kJ/mol ‎④C4H10(g)+ O2(g)=4CO2(g)+5H2O(l)  ΔH=-1526kJ/mol ‎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 A.-2878kJ/mol     B. -2658kJ/mol   C. -1746kJ/mol       D. -1526kJ/mol ‎ ‎3、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 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 ‎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 ‎4、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5、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4                B.  1: 2                C.  2:1            D. 4:1‎ ‎6、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4                B. 1:3               C.  1:2             D. 1:1‎ ‎7、短周期元素W 、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 C.W 、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 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8、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   ‎ ‎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    ‎ ‎9、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A(g)+yB(g) 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2;反应2min 时,A的浓度减少了1/3,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a/2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VA =             ,VB                   ;‎ ‎(2)化学方程式中,x=        、y=          、p=          、q=        ;‎ ‎(3)反应平衡时,D为 2amol,则B的转化率为                 ;‎ ‎(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 ‎1.5a mol,则该反应的ΔH         0;(填“>”、“<”或“=”)‎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 ‎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 ‎①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 ‎10、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 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             ;‎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C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H的化学式是                。‎ ‎11、右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减色—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     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12、 ‎ 上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              ;‎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                            ;‎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                 ,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        ;‎ ‎(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gG需用20mL0.100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下反应 ‎ 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 ‎(6)H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 ‎ ‎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B 6、A 7、D 8、A ‎ ‎9、(1)a/12 mol·L-1·min-1          a/8  mol ·L-1·min-1‎ ‎(2)2     3      1     6‎ ‎(3) ‎ ‎(4)<‎ ‎(5)i.增大   体积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因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      ii.减小  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使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10、(1)HCl NH4Cl ‎(2)Cu+Cl2CuCl2‎ ‎(3)2Mg+CO22MgO+C ‎(4)NO  O2‎ ‎(5)2H2S+3O22H2O+2SO2‎ ‎(6)CH4(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1、(1)①    ④‎ ‎(2)2H++2e-=H2↑(写2H2O+2e-=2OH-+H2↑同样给分)‎ ‎   Mg2++2OH-=Mg(OH)2↓‎ ‎(3)4OH--4e-=2H2O+O2↑(写2H2O-4e-=4H++O2↑同样给分)‎ ‎(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 ‎12、 (1) ‎ ‎ (2) ‎ ‎  (3) 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 ‎ (4) ‎ ‎(5) ‎ ‎(6)溴(或-Br)    羟基(或-OH) ‎ ‎ ‎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卷I) ‎ 本套试卷的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难度适中、能力为重、立意新颖。生物部分对细胞、光合作用、生命活动调节、遗传、进化、生态和发酵工程进行了考查,与往年相比,考查的覆盖面更大,考查的知识点更多。总体看来选择题的难度有所降低,非选择题部分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有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所考知识点虽看似在教材之外,但落脚点都在教材之中。化学部分较好地考查了中学阶段的重点知识,特别强调实验技能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如第26、28题;创新思维的考查,如第37题;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如第26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答案:B;‎ 解析:A项中NaCl为离子晶体,物质中只存在阴、阳离子不存在分子;B项正确,NA+最外层为8个电子;C项中1.00L水为溶剂而不是溶液的体积;D项中1mol的NaCl电解应产生11。2标况下的氯气。‎ 评注: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道的理解。‎ ‎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 B.7种 C. 8种 D.9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找法,可以先把Cl看成H,先找C5H12有要种,找再它的一氯代物有几种;C5H12有正戊烷CH3CH2CH2CH2CH3,一氯代物有三种;异戊烷CH3CH2CH2(CH3)2一氯代物有四种;新戊烷C(CH3)4一氯代物有一种;共8种,所以选C;‎ 评注:找同分异构体一般先找碳链异构,再找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再看官能团类别异构。本题是一个常见题,较为容易。‎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②CH3CH2OH 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属于加成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③属于酯化反应,也可以说成是取代反应;④属于取代反应;所以选B;‎ 评注:本题考查有机分应类型,只要掌握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很容易找出答案。‎ ‎10.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B. K?(HF) C. D. ‎ 答案:D;‎ 解析:HF为一元弱酸,在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会向电离方向进行,但由于体积变大所以C(H+)会变小,A错误;B中电离平衡常数只于温度有关,所以不变;C中F—和H+个数一直相同比值应该不变;D中如果平衡不移动,二都比值不变,但由于在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会向电离方向进行,所以C(H+)比稀释后变大C(HF)比稀释后变小,所以比值一直保持增大。‎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影响的因素,难度中等,做题时要细心。‎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 Fe+Ni2O3+3H2O=Fe(OH)2+2Ni(OH)2‎ ‎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从放电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来看,Fe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做负极,Ni2O3做正极,所以A、B正确;C项中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应该与电源负极相连做阴极,因些阴极的反应应该是放电时负极反应的逆反就即:Fe(OH)2=Fe+2OH--2e-生成了OH-PH值变大。所以C项错误;D项可以用总反应减去B项得到故正确。‎ 评价: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知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关键是要分清原电池的正负极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另外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应该与电源负极相连做阴极,而原电池的正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 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答案:D;‎ 解析:A项中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肥Fe2+和S2- 氧化为三价铁和硫单质,所以A项错误;B项中氢氧化钠过量时,NH4+也会与OH-反应,少写一个离子反应;C项中由于HSO3-的酸性比C6H5OH强,所以当SO2少量时应该生成SO32-D由于醋酸酸性比碳酸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反以D项正确。‎ 评注: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正误判断,是一个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但因其中考查到反应的过量问题,以及无机物中的苯酚的酸性,如果选修物质结构部分的同学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 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 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信息可以推出W为Li,X为碳,Y为铝,Z为硫。所以A错误,LiCl中Li最外层为两个电子;B项正确,C和H可以形成C2H2,C6H6等多种化合物。C项Al具有两性即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D项碳和硫可以形成良好的有机溶剂CS2。‎ 评注:部分同学可能会认为W为H,因为课本上讲过氢氧燃料电池。但后三个元素应该都能很容易推出来,并且BCD三项在课本上都是重点强调的内容,只要细心,本题应该很容易得分。‎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卷II)‎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解析】选D。依据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知D项正确。‎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解析】选D。钠和乙醇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钠和乙醚不反应,A正确;3--己烯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B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大,用水可以区分,C正确;甲酸甲酯分子结构中也含有醛基,故用新制的银氨溶液不能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D错误。‎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10% C.15% D.20%‎ ‎【解析】选C。依据三行式,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3、6、4/3, N2的物质的量分数约等于15%,故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15%,故C项正确。‎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 ‎ 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 ‎ D.若V1=V2,c1=c2,则c(CH3COO-) +c(CH3COOH)=c(Na+)‎ ‎【解析】选A。当NaOH和CH3COOH按照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形成的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pH>7,而NaOH过量时,其pH也大于7,A错误;由电荷守恒关系式可知,B正确;当pH=7时,CH3COOH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的物质的量,若V1=V2,一定是c2>c1,C正确;若V1=V2,c1=c2,则NaOH和CH3COOH恰好中和,依据物料守恒,知D正确。‎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CuSO4 B.H2O C.CuO D.CuSO4·H2O ‎ ‎【解析】选C。依据电解方程式2CuSO4+2H2O2Cu+O2↑+2H2SO4,欲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O。‎ ‎11.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 C.Na+、S2-、OH-、SO42- D.Na+、C6H5O-、CH3COO-、HCO3-‎ ‎【解析】选B。CO2通入溶液中相当于存在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A中的SiO32-不能大量共存;C中的OH-不共存;D中的C6H5O-会和CO2反应形成苯酚,故只有B中离子还能大量共存。‎ ‎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A ‎ 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A ‎ D.1 mol 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解析】选B。一个H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故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A正确;金刚石的结构为正四面体构型,每个碳原子可以和另外的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属于每个碳原子的共价键为2个,故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应为2 NA,B错误;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不管46 g NO2 还是46 g N2O4,其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0.5mol,所含有的原子总数都为3 NA,C正确;1 mol Na与足量的O2反应,钠必然消耗完全,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数目为NA,D正确。‎ ‎13.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2-x)‎ B.处理废水中的Cr2O72-的物质的量为nx/2‎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 ‎ ‎【解析】选D。依据铬、铁元素反应前后的价态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易知FeO·FeyCrxO3中的x、y的值相等且等于1,故D项错误;A、B、C项正确。‎ ‎27.(15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①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②‎ 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⑴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化合物I的电子式为 ,它的空间结构是 ;‎ ‎⑶1.6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的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⑷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后溶于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⑸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依据题目信息C、B是单质,G、H是二元化合物,且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知C为Al、G为Fe2O3、B为Fe、H为Al2O3;由于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知其为CO2,而Mg能在CO2中燃烧,且MgO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知E为Mg,F为MgO,D为碳单质,A为氧气。‎ ‎【答案】⑴ 4Al+ 2Fe2O34Fe+ 2Al2O3‎ ‎⑵ 直线型 ‎⑶ n(Fe2O3)=0.01 mol,n(Fe3+)=0.02 mol,依据离子方程式2Fe3++Cu=2 Fe2++ Cu2+ ,则n(Cu )= 0.01 mol,m(Cu )=0.64 g.。‎ ‎⑷ 2 Al + 2OH- + 2 H2O=2AlO2- + 3H2↑ AlO2- + CO2 + 2H2O = Al(OH)3↓+ HCO3-‎ ‎⑸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 ‎28.反应(△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问题:‎ ‎⑴ 反应的化学方程中a∶b∶c为  ;‎ ‎⑵ A的平均反应速率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 ;‎ ‎⑶ B的平衡转化率αⅠ(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 ,其值是 ;‎ ‎⑷ 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采取的措施是 ;‎ ‎⑸ 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 T3(填“<”“>”“=”)判断的理由是 。‎ ‎⑹ 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 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 ‎【解析】⑴ 依据图示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分别为1mol、3 mol、2 mol,故a∶b∶c=1∶3∶2。‎ ‎⑵ vⅠ(A)=(2.0-1.00)mol·L-1/20.0min=0.05 mol·L-1·min-1、vⅡ(A)=(1.00-0.62)/15.0 min=0.025 mol·L-1·min-1、vⅢ(A)=( 0.62-0.50) mol·L-1/10 min=0.012 mol·L-1·min-1。故大小顺序为vⅠ(A) >vⅡ(A) >vⅢ(A)。‎ ‎⑶ 由图可知αⅠ(B)=0.5、αⅡ(B)=1.14/3.00=0.38、αⅢ(B)=0.36/1.86=0.19,则B的平衡转化率最小的是αⅢ(B),其值为0.19。‎ ‎⑷ 第一次平衡后,A、B的浓度从平衡点开始降低,而C的物质的量浓度突然变为0,则平衡向右移动,此时采取的措施是将C从平衡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去。‎ ‎⑸‎ ‎ 因为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反应向正方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恒容下的措施应为降低温度,故T2﹥T3 。‎ ‎⑹容积加倍,体系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作图要点:①容积加倍的瞬间,各组分浓度都变为原来的1/2;②A 、B的新平衡浓度比原来的1/2要大,而C的浓度比原浓度的1/2要小。‎ ‎【答案】(1)1:3:2 (2)vⅠ(A) >vⅡ(A) >vⅢ(A)‎ (3) αⅢ(B) 0.19 (4)向右移动 将C从平衡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去(5)> 由于平衡正向移动,且反应放热,在恒容条件下只能降低温度,故T2> T3 ‎ ‎ (6)第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29.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⑴ 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 ;‎ C ;‎ D 。‎ ‎⑵ 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的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 (填序号);‎ ‎② 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以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现象 。‎ ‎【解析】⑴ 气体制备一般包括四部分:发生装置、除杂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由于题中提到该装置是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所以B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杂质气体HCl;C的作用是用排液法收集氯气;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 ‎⑵ ① 由于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难溶于水,故应用排水法收集,则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Ⅰ。‎ ‎② 制取NO用铜和稀硝酸,用排水法收集NO,最后为防止污染环境,用NaOH溶液吸收。‎ ‎ ③ 现象包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A处试管内有气泡产生,铜片减少,溶液变蓝,试管上部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B中液体排出后可以收集到无色气体。‎ ‎【答案】(1)除去Cl2中混有的杂质气体HCl 用排液法收集氯气 吸收多余的氯气 ‎ (2) ‎① I ‎ ‎② ‎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铜和稀硝酸 反应物 B 水 防止NO被氧化 C NaOH溶液 防止产生的NO氧化污染环境 D ‎ ③ A处试管内有气泡产生,铜片减少,溶液变蓝,试管上部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B中液体排出后可以收集到无色气体。‎ ‎30.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共面;‎ ‎⑵ 金刚烷的分子式为 ,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 个;‎ ‎⑶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其中,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 ,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 ‎⑷ 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的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⑸ A是二聚环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提示:苯环的烷基(—CH3,—CH2R,—CHR2)或烯基侧链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羧基],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 ‎ ‎ 。 ‎ ‎【解析】⑴ 依据乙烯分子6原子共平面的特点,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面。‎ ‎ ⑵ 依据金刚烷的结构,其分子式为C10H16,其分子中的CH2基团6个。‎ ‎⑶ 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1—氯环戊烷;反应②发生消去反应,其反应试剂为NaOH的醇溶液,反应条件是加热。‎ ‎⑷ 由题目信息可知,双键碳上连有H原子的,经过反应后双键断裂可以生成醛基,则其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⑸ 二聚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10H12,其不饱和度为5,又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则A的分子必有苯环(4个不饱和度),另外还要有一个碳碳双键,则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9(2)C10 H16 6(3)1—氯环戊烷 NaOH的醇溶液,加热 消去反应 (4) (5) ‎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卷I)‎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C1 35 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答案:A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答案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 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来,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A ‎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A ‎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答案:D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C选项平时学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少做个3-4次。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答案:D 解析:此题也为基础题,也没什么新意,首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3种),然后用羟基取代这些同分异构体就可以得出有3+4+1=8种这样的醇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 = b ‎ B.混合溶液的pH = 7‎ ‎ C.混合溶液中,c(H+) = mol/L ‎ D.混合溶液中,c(H+) + c(B-) = c(OH-) + c(A-)‎ 答案:C 解析:此题为中档题,A答案中a=b,但是无法知道酸与碱是否为强酸、强碱,反应后不一定成中性。B答案PH=7,因为温度不一定为常温25℃,同样也不能说明中性的。C答案也就是C(H+)=C(OH-),溶液当然显中性。D答案是溶液中的电荷守衡,无论酸、碱性一定成立,不能说明溶液就显中性。[来源:学科网]‎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C2H4‎ C2H6‎ C2H6O C2H4O2‎ C3H6‎ C3H8‎ C3H8O C3H6O2‎ C4H8‎ C4H10‎ ‎ A.C7H16 B.C7H14O‎2 C.C8H18 D.C8H18O 答案:C 解析:此题为中档题,其实这道题更象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不需要过多的化学知识,不过学生平时估计也碰到过这种找多少项为什么的类似题。有多种做法,比如我们把它分为4循环,26=4ⅹ6+2,也就是说第24项为C7H14O2,接着后面就是第25项为C8H16,这里面要注意的是第一项是从2个碳原子开始的。‎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于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 X < Y < Z ‎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答案:C 解析:此题中档题,重要的是推出W:H X:C Y:N Z:Ne或者Ar A选项应该是X>Y,Z为稀有气体原子又有增大的趋势,B答案总和应该为1+4+5+8=18‎ C也就是氢与氧既可以生成水,也可以生成双氧水。D答案要注意H,C形成的烃中,如果碳原子很多的时候,形成的烃为液态或固态。总体来说这次选择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失分都不会很大。‎ ‎26.(14分)‎ ‎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漓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 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 mol/L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 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值:———(列出计算过程);‎ ‎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1)=1:2.1,则该洋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__________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__________反应制备;‎ ‎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此题为中档题,前3问这里面就不说了,在计算第一问X值的时候,完全可以把x=2或者x=3代入,这样可以节损时间。第四问也是近几年多次考到的高铁酸钾,有关高铁酸钾的制备与电化学,第四小问考查化学基本功,这里面有很好的区分度,扎实的同学拿满分没问题。第一个方程式多次书写过,第二个方程式,很多同学觉得无法书写,其实首先写大体物质,高铁酸根被还原为Fe3+,然后再写出转移的电子数,根据电荷守衡,因为溶液是碱性的,所以产物只能写成8个OH-,一个Fe3+结合3个OH-生成Fe(OH)3,因为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最后一个方程式只需要综合得失电子守衡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27.(15分)‎ ‎ 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各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 kJ/mol、-285.8kJ/mol和-283.0 kJ/mol,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______;‎ ‎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 === Cl2(g) + CO(g) △H = +108 kJ/mol。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来示出):‎ ‎ ①计算反应在第8 min时的平衡常数K = __________‎ ‎ ②比较第2 min反应温度T(2)与第8 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____T(8)(填“<”、“>”或“=”);‎ ‎ ③若12 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 = ______mol/L;‎ ‎ ④比较产物CO在2~3 min、5~6 min和12~13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2—3)、(5—6)、(l2-13)表示]的大小____________;‎ ‎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 min和15-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 ‎ (5-6) >(15-16)(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此题中挡题,拿满分较难(不过第四问中的①③的答案确实有待商榷,为什么都要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从题目中能看出来吗?)体现在计算麻烦上,第二问其实出题人完全直接说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这样很多同学在计算反应热的时候更容易错。因为反应为CH4+CO2=2CO+2H2 △H=反应物的燃烧热-产物的燃烧热=247.3 KJ/mol,也就是生成2mol CO,需要吸热247.3 KJ,那么要得到1立方米的CO,放热为(1000/22.4)×247.3/2=5.52×103 KJ.第三问要根据电负性分析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HCl3碳为+2价,COCl2中碳为+4价,即可写出方程式。第四问,①根据K计算公式即可求出,但是答案为什么只保留三位小数值得商榷,②同时计算T2时的K值很明显小于T8时的K值,说明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原因。③题目说了是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那么后面温度就不会改变。根据K值可计算C(COCl2).④‎ 因为5-6分钟,CO浓度在改变所以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其它的,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V的计算公式,2-3、12-1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⑤因为5-6分钟时浓度改变大于12-13。‎ ‎28.(14分)‎ ‎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 ②滤液依次用l0 mL水、8 mL l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 ‎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 25 mL B 50 mL C 250 mL D 509 mL 答案:‎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老师上课讲苯与液溴的实验时,都会讲到大部分,不知命题人出这题是为了什么?这道实验题反成了拿高分的试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 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 (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l‎000℃‎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 (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为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右图所示。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是图中电极_____(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______。‎ 答案:[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 ⑴Cu2FeS2+O2Cu2S+2FeS+SO2 2FeS+3O22FeO+2SO2 FeSiO3‎ ‎ ⑵2Cu2S+3O22Cu2O+2SO2 2Cu2O+Cu2S6Cu+SO2↑‎ ‎ ⑶ c Cu2++2e-= Cu ‎ Au、Ag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c(阳极)下方,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 VI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VI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 (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 ‎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 (3)Se原子序数为______,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 ‎ (4)H2Se的酸性比H2S__________(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平面三角形,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三角锥形;‎ ‎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__________;‎ ‎ 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______;‎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____________(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pm(列式表示)。‎ 答案:[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1)因为S8为环状立体结构,所以为SP3‎ ‎ (6)第一问我们常碰到,后面一问要注意四个Zn2+在体内的四个小立方体的中心,不在同一平面上,过b向上面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2/‎4a 1/‎4a,即可求出斜边为√3/‎4a(a 为晶胞边长)‎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 ‎ 已知以下信息:‎ ‎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 ②D可与银氪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 ③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 ‎ 回答下列问题:‎ ‎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 (2)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 ‎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 (4)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 (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6)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_‎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比平时学生接触的有机题简单些,最后一问也在意料之中,同分异构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个酯基和氯原子(邻、间、对功三种),一种是有一个醛基、羟基、氯原子,3种不同的取代基有10种同分异构体,所以一共13种,考前通过练习,相信很多老师给同学们一起总结过的还有:3个取代基有2个相同的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4个取代基两两相同的同分异构体。‎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卷II)‎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 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OH=Al(OH)3 ↓‎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CaCO3 ↓ + 2‎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Cl + + H2O 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 2 + 3H2 ↑‎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值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 H2O(g) CO2(g) + H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 ‎9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0 、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 ‎ A Al B P C Ar D K ‎ ‎11、 ①②③④ 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 ;③ ④ 相连时,③ 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 ④ ②① D ③ ① ②④ ‎ ‎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 ,FE(OH)3 ,NH4HCO3 ,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3>V2>V4>V1 B. V3>V4>V2>V1‎ C.V3>V2>V1>V4 D.V2>V3>V1>V4‎ ‎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 ‎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化(标准状况 D. ‎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 ‎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a为________;c为_______‎ (2) 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3) 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_______,非直线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 (4) 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每空填一种)‎ (5) 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时 ;‎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②写出有关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 ‎29.(15分 )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 起始滤液的pH___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剂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试剂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溶解后定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并计算结果)‎ ‎30.(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化合物A(C11H8O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得到化合物B和C。回答下列问题:‎ (1) B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中只有一个官能团。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B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是芳香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0.0%,氢的质量分数为4.4%,其余为氧,则C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已知C的芳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无支链,且还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的官能团及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官能团,则该取代基上的官能团名称是 ‎ 。另外两个取代基相同,分别位于该取代基的邻位和对位,则C的结构简式是 。‎ ‎(4)A的结构简式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