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613
课后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2012·惠州第二次调研)以《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等为标题的论文和专著大量出现在欧洲某一时期。欧洲的这一时期最有可能开始于(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一战后 C.二战后 D.20世纪70年代初 解析:二战后,欧洲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丧失。 答案:C 2.(2012·襄樊四校高三期中)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说: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说:“……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上述材料说明( ) A.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军事上的冲突 B.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国家关系的紧张 C.意识形态的对立压倒其他国际关系 D.美苏对峙,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反映了美国和苏联由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分歧,使国家关系紧张。乔治·凯南关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被美国决策层采纳,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本题选B项。 答案:B 3.(2012·浙江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 )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背景。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双方产生对抗,出现了冷战。④属于冷战的结束。 答案:C 4.(2012·山东潍坊青州第一学期期中质检)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冷战政策。B错在武装进攻,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它是不诉诸武力;C错在因果关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新应用; D的标志事件应是华约组织的建立。 答案:A 5.(2012·江苏盐城摸底)古巴导弹危机即将走进60个春秋。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A.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 B.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解析: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最后以苏联的退步告终。 答案:B 6.(2012·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 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格局。注意题干所提供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两大阵营之间相互对峙。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因此两大阵营打破对峙,加强了相互联系。 答案:C 7.(2012·福建四地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的请求。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这说明(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 B.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C.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D.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 解析:本题可从欧共体的背景入手进行回答。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结合材料可以理解到欧共体成立重要的原因是摆脱美国的领导地位,本题选B项。其他各项说法不符合所学。 答案:B 8.(2012·河北高三质监)日本《选择》月刊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和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确认了中国在克服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解析: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分析理解并提炼观点。题型为最佳型选择题。题干强调经济危机使中国的地位突现,国际对中国的依存,经济影响政治,使日、美和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因此A、B项可从材料中体现,而材料强调的不是这些方面,关键信息:强求、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需要。说明日本认为中国这是出于政治目的是主要的,反映与对中国的不友好态度,因此C项最准确。D项说法错误。 答案:C 9.(2012·安徽名校高三模拟二)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 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不能表明( )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日本企图摆脱雅尔塔体制的束缚 C.日本要求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D.日本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 解析:分析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话,“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堂堂正正地前进”等表明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各选项中,A、B、C项符合材料所述,D项材料中未涉及日本政府正视历史问题,本题选D项。 答案:D 9.(2012·安徽合肥八中第四次月考)和平崛起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下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联邦德国在二战后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D.民主德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崛起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国崛起。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通过对外侵略扩张,美国是通过二战大发战争财,成为超级大国的;民主德国是二战后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 答案:B 10.(2012·天津第一次六校联考)某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解析:由材料可知,它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政治力量,存在于美苏两大集团之外,赞成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所以它应代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所以是不结盟运动。 答案:B 11.(2012·湖北百所重点中学10月联考)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指出,印支停战将使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提高。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些评论表明(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帝国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始松动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中国已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解析:从材料“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提高”、美国排斥中国的幻想破灭,只能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C 12.(2012·襄樊四校高三期中)普京曾多次指出:“我们在近70年的时间里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经济意识的理想化扭曲了最基础的财产关系,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忘记过去,就意味着没有良心,但要想回到过去,就意味着没有脑袋。”由此看出( ) A.普京强调阶级斗争学说 B.普京抵制西方和平演变 C.普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D.普京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古往今来,一切民族和国家都会重视自己的历史,都会善待自己的历史遗产。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它不但有助于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而且会提供丰富的经验,以史为鉴,可以帮助人们察往知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在俄罗斯人们对于苏联解体的思考中,出现了许多否定苏联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普京作这样的讲话旨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不承认历史和历史的规律性,认为历史对现实没有意义的一种观念、主张)。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2012·汕头毕业班质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学者丙莱曾说: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控制了世界本身。 材料二 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的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工业力量的总和,但英国的人口有限,而当时主要的欧洲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 材料三 1932年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欧、美、日等国进口关税税率也基本提升到52%。 ——以上材料摘自《贸易战争》 材料四“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 (1)围绕材料一的认识,西欧国家进行了那些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针对此种现象,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种对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4)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第(1)问十六世纪前后西方国家的观点是占领海洋,联系教材内容,这一时期的主要史实是新航路的开辟,之后进行殖民扩张,影响主要从对世界、对英国等欧洲国家方面分析;第(2)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扩大商品市场和占领原料产地,为此19世纪中期英国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第(3)问从各国提高关税税率可以判断各国实行贸易保护,分析影响主要抓住当时的背景是在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对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第(4)问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秩序的调整措施,效果主要是对世界经济政治的稳定。 答案:(1)活动:①开辟新航路;②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③掠夺财富。 影响:①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③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④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海外市场扩大,引发工业革命。 (2)现象:英国工业革命取得重大成就,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其商品销售。 对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抢占市场。 影响: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③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3)现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自由主义时代结束。 影响:①造成国际贸易秩序的混乱,严重阻碍世界贸易发展;②加剧国际政局的动荡;③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方法: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效果:①稳定了世界货币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②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14.一国的经济、社会政策变化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和改革,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也能互相交流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托辣斯之所由起,原为防自由竞争生产过度之病,实应于今日时势,不得不然也。而其流弊亦自不少,今刺取各家言其利害者而平论之。 ……以全国本业皆合同故,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因以免物价之涨落无定,而资本家无时常倒闭之患,劳力者亦不至被牵涉而失其业。 ……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 ——梁启超论“托辣斯”之利弊(1903年) (托辣斯又为托拉斯) 材料二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三 (1)指出材料一中“托辣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现象。 (2)材料二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 (3)材料三中图1与图2分别反映的是哪一段历史时期,哪两国的水利工程?这两国兴建水利工程的原因有何不同? (4)归纳苏俄新经济政策和图2反映的改革措施的共同背景和影响。 解析:“托辣斯” 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垄断组织,它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评价应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实行商品经济,允许资本主义存在,是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的,以达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的。两个水利工程分别是苏联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兴建的,依据时间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 答案:(1)垄断组织的出现。评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或答“能节制生产,以免物价涨落无定,减少失业”等),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由竞争,阻碍了技术革新(容易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2)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发展经济。 ②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巩固社会主义。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战后)。图1苏联,图2美国。 图1:斯大林执政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大型的水利工程。 图2:美国发生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推行新政,实行以工代赈政策,修建大型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4)共同背景:两国都有严重经济困难;都出现严重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都是在之前的政策失效后再实施的。 共同影响:都促进了两国经济恢复和发展;都有利于巩固政权,缓和矛盾;都对后来两国经济政策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