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章节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试题章节汇编

生物:解析高考命题视角,科学备战2007‎ 作者:孙仲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6-10-8‎ 第一部分:全国理综Ⅱ试题分析 ‎ ‎ 一、06全国理综Ⅱ生物个题分析 ‎1.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 A.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使体内产生抗原 D.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答案:D。‎ ‎ 本题考察的核心是抗体的种类与功能。命题运用了具体化策略。教材中抗体的概念由两个具体实例(抗毒素和凝集素)引出,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抗体的一般特征,包括抗体的本质、功能及分布。本题给出了具体情境,即“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破题关键在于对“抗毒素”的识记及正确再现,知识道抗毒素就是抗体,而抗体参与的为体液免疫。但由于“抗毒素”这一概念在教材中出现频率很小,故对考生的识别与运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考生对“抗毒素是抗体”这一知识点不能识记的话,本题的选项就具有较强的干扰性。故本题在本质上属对识记水平的考查。‎ ‎2.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 ‎ 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激素、递质 ‎ 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 答案:B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教材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相关内容,涉及细胞的信号传导。虽然细胞的信号传导及相关知识在人教版教材中未提级,但考生仍可通过捕获相关信息作答。故本题的破题,思维上要经历两步:第一步,根据“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推测出该物质是胞内合成、但需要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即可能属于激素、抗体或酶之类的物质,这时可排除A和D;第二步,根据这种物质的作用效果是“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而非“促进化学反应”,即可排除是酶的可能性。综合上述信息,可选出答案。本题的特点在于:不针对某一种激素或递质进行考查。而是对信号分子的共性特征进行了概括。这种命题既与考生所学知识相关,又不相同,这种命题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筛选、比较、分析,同时结合选项进行破解,故有一定的难度。‎ ‎3.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之一是 ‎ A.在土壤中独立生活时能够固氮 B.需氧的异养细菌 ‎ C.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线粒体提供 D.单细胞真核生物 答案:B ‎ 本题是识记水平的简单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固氮菌有关知识的正确识记与再现。另外,生物固氮相对于其它章节,不是主干内容,这也是全国理综Ⅱ 最 新 热 门 ‎ 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  数学:高考复习的策略与  2006教师节祝福短信大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关于登录的说明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最 新 推 荐 · 没有推荐文章 相 关 文 章 · 语文:文言文阅读命题新 · 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 · 英语:需不断地听说读写 · 政治:意义、必然性类题 · 地理:新高三复习指导 · 历史:原因类题满分妙方 · 物理:高考复习“开锁”‎ · 化学:备考07年高考四点 · 语文:做好高考诗词赏析 · 数学:高考复习的策略与 近六年来首次对这一领域的考查。体现出命题连续性变化的特征。‎ ‎4.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答案:A ‎ 仔细审阅题干应明确本题考查两个问题:一是对DNA和RNA的判断,二是对单链及双链的判断。前者可从对碱基的种类及核糖的类型进行判断:DNA特有碱基T和脱氧核糖,而RNA特有碱基U和核糖;但后者的判断只能根据碱基的比例,碱基能配对的为双链,否则为单链。本题所涉及的两步判断方法是考生熟知的,但考生能否全面分析题干的要求,并按照逻辑顺序理清本题的要求,即对题干信息进行条理化,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番茄种子萌发露出两片子叶后,生长出第一片新叶,这时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对一 ‎ 批长出第一片新叶的番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放在仅缺N元素的营养液中进行 ‎ 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表现出缺N症状的幼苗是 ‎ A.剪去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完整幼苗 答案:C ‎ 本题考察矿质元素(氮)的再利用。对于可再利用元素,缺乏时,将由老叶转移到幼叶,从而使老叶首先表现出缺素症,这是考生们非常熟悉的。本题仅略做改动,将老叶(子叶)剪去,即去除植物体内可转移氮源,使幼苗表现出缺素症。去除一片或两片子叶,植物体内可利用氮源含量不同。由于本题改变了命题视角,需考生也变化思维,从另一角度出发,而不能默守陈规,即要求思维要有一定灵活性,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0.(20分)‎ 回答下列(1)、(2)两小题。‎ ‎(1)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温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 。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 ‎ 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 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答案:减少 另一生态因子 综合作用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1.69N0‎ ‎ 本题是简单题,题干的文字信息和曲线信息均给出实验变量:温度和湿度。但不同的是,文字信息仅给出了两种变量;而曲线信息则显示出两因子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需要考生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如温度偏离正常温度时的的种群数量变化需要进行图像转换;而湿度偏离正常湿度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直接从图中读出。②③则属于纯记忆水平的题,②问题干中“决定”二字,就确定的题答案。本题的题干富于启发性和具有一定的提示。完全属于识记水平的题。‎ ‎(2)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人体在禁食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图。据图描述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②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图中血糖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 ‎③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 和 。‎ ‎31.(22分)‎ 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本题为常规的杂交育种题,正常情况下,两个比例的获得方法应是考生相当熟悉的,是遗传学中最为基础性的知识,题干对解决方法做出明确规定,前者用遗传图解回答,后者用文字回答等。绘遗传图解、说明两种杂交的区别也是遗传学中相当基础的知识。本题设计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基础遗传学问题进行考查,同时,上述典例说明了控制胚乳颜色及性质的基因在细胞核内,为核遗传,为下一问题奠定基础。‎ ‎(2)如果上述的白色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纯合黄色非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叶绿体DNA上,那么,如何用这两种玉米作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抗该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 要题中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对核质遗传进行综合,对考生分析、应用能力进行考查,具有一定的难度。解题关键在于正确再现核质遗传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植株为母本,用杂交的方式使核质基因进行重组。解题,思维行程要经过三步:第一步,明确控制胚乳颜色、性质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而控制抗除草剂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并再现其核质遗传的不同点。第二步:选择杂交亲本,确定母本。第三步,选择交配方式,获得后代,对后代进行筛选。在思维行程中,难度存在于如何将核质基因重组于同一个体中,即杂交母本的重要性。体现出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一定的创造性能力的考查。‎ ‎(3)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另一些白色糯玉 米植株,花粉不经过射线处理,进行自交。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子粒,后者全部洁白色糯子粒。由此可推测,黄色子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 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 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 由题干知“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通过射线处理与否,后代的表征,不难判断出基因发生突变,实质是DNA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本题题干信息明确,判断简单,是简单题。‎ ‎(4)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 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 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子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 (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 (一致、不一致)。‎ ‎ 本题就单倍体培养的方法及后代表现情况进行考查。对于方法及染色体数的考查为识记水平的简单题。对子代表现情况的考查,分为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这个判断,需要考生进行推理,其思维行程应如下:首先根据染色体数为20条,说明其等位基因个数很多;其次,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苗,应有许多类型,即不同个体间是不同的;第三,单倍体加倍后为纯合二倍体,即在个体水平的应是相同的。由于判断过程较为复杂,本题也将具有一定的难度。‎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与作为 的质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 和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 。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 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本题主要围绕基因工程育种方式进行考查所涉及的问题全部为基础问题,是一道简单题。‎ 二、对本套试题的总体评价 ‎ 本试题与前五年试题相比,组卷模式及分值与前两年相同,生物部分总分为72分,试题分值分布也无明显变化。但在试卷内容方面却有明显的差别。‎ ‎ 1.淡化对实验及实验设计的考查。作为生物考题的特色之一的实验及实验设计题,在连续五年(01—05)的高考中,是考生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拉开生物学成绩梯度的关键,但在本试卷中仅涉及玉米的杂交实验。这一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设计,因为它仅涉及实验方法的运用,运用考生所熟知的孟德尔杂交实验方法。它所关注要点的是运用该方法育出符合要求的生物类型,而不是就实验方法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等进行预期和分析,即非科学方法意义上的考查。这是本试题区别于往年最为显著的特征。‎ ‎ 2.加大知识覆盖面,避免重复。本套试卷仍遵循“每年重点有所偏移,几年内覆盖整本教材”的命题思想,尽量避免与前几年考点的重复。如选择的第1、3题、30(3)是近六年来首次在体液免疫、生物固氮及种群数量变动领域的命题。其它题的命题范围即便在前几年的命题中涉及到,但命题视角会发生演变,或从不同角度切入,或对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可改变信息给予方式等等。由于去除对实验设计的考查,故对知识的考查明显加大,既有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有对细节知识的检测。知识点覆盖必修教材的第三、四、五、六、八章,选修教材的第一、二、三、四章内容。对必修的第三、六、八章的考查较多。‎ ‎ 3.加强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主要体现在非选择题的30、31题。30(1)题涉及到双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30(2)侧重“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教材从转化途径,条件及相互制约三方面进行了概括,本题是对这一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运用。31题则以玉米育种为背景,要求从杂交(自交、测交)育种、核质综合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多角度切入考查。‎ ‎ 4.加强对基础知识考查。本试题中约80%‎ 的题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属于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简单题如根瘤菌代谢类型、种群大小的决定因素、种群增长模型、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中等难度的题如第2、4、5、30(1)①、31(1)、(4)题等)占有较高的比例:难题如30(2)等所占比例较小,总起来看,符合大纲要求的难度比例。‎ ‎ 5.注重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部分试题考察思维的灵活性,与平时训练题相比,命题的切入点发生的改变,变换了命题视角,增大了问题的灵活性。如选择题的2、4、5,非选择题30(2)等。这些问题的破解,不仅需要有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求能充分挖掘题干信息(关键信息、隐含信息)、提炼要点,并能按题干要求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如信息重组、概括、具体化运用等。‎ ‎ 6.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与05年试题相比,本试题从总体上来看略偏易,尤其是非选择题部分。但在某些试题的设置上,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总体来看,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分差距可能不会太大。‎ 三、全国理综Ⅱ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目前,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模式多样。从生物科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等为单独命题(其中北京、天津为理综形式,上海、江苏、广东则为单科形式,有的同时有综合);其它省则参加全国理科综合考试。全国理科综合考试又分为全国理综Ⅰ、全国理综Ⅱ和全国理综Ⅱ。我省等在内的三、四个省(内蒙、广西、吉林和黑龙江)市一直参加全国理综Ⅱ考试。与其它全国理综生物试题相比,理综Ⅱ试题难度较低。近三年,试题在难度、试卷结构、命题特点等方面,虽略有变化,但已趋于稳定。下面我对全国理综Ⅱ的试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题组成:全国理综Ⅱ试卷生物部分由七道题组成,分别是1、2、3、4、5、30、31。即占有理综开卷的开头5道题及结尾的2道题。前5道题为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非选择题的30题包括(1)(2)两个小题,其中(1)题在近年来是固定的实验题,但在06年中,试卷结构发生变革,非选择题共计42分。总计72分。‎ 二、考查范围:由于受理综试题容量及生物部分所占权重的限制,近三年全国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容量小,分值高。若除掉实验和实验设计外,对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的考查,与生物科的知识体系相比,可谓冰山的一角。由于命题一直遵循“每年重点有所偏移,几年内覆盖整本教材”的指导思想,故在一套试题中,生物命题是不讲求知识覆盖面,而是在几年的连续命题中,体现出知识的覆盖面。因此,在一套试题中,即可能考教材主干知识,也可能考查细节知识,如06年的试题即是。若复习备考不科学,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分数不易区分开来,故分数高低可能与日常学习情况不完全成正相关,甚至有时会出现好学生失利状态。故对备考生物而言,常给人以“好学不好考”、难以捕捉重点的感觉。这也是本套试题的不利之处。凭心而论,我想很多师、生都不会很欢迎这样的命题。‎ 三、命题动向:从试题内容上看,全国理综Ⅱ试题(01—06)有如下方面的特点:‎ ‎1.“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与“回归教材”: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是一句老话,生物高考从“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到“回归教材”。这里“不拘泥于大纲”是指不完全受大纲的限制,可以突破大纲,或多少有些超出大纲的内容,如01年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生长素的极性运输,02年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变化,涉及子叶出土、光合作用的判断等。以后又逐渐提出要回归教材。但仔细分析起来,每年都有一部分内容出自于教材知识的空白处。我们的教材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都不理想。学生对生物学的认知,存在很多空白区域,而当考试命题落在这样的区域时,对某些学生来说,解决它的难度会增大很多,成为拉开学生成绩的一种方式。有些学生通过习题资料弥补其中的一些空白,有的就没有。这同时,业务造成了习题资料内容的不断膨胀,而复习带来的更大的负担。‎ ‎2.回避热点:全国理综Ⅱ 生物试题的另一特点是:内容相对较为保守,并未真正触及生物学的热点问题。这时所谓的热点是指与生物新发现、新技术、新突破有关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这与上海、江苏、广东及北京等地的生物试卷内容不同。这可能是基于教育在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所致。‎ ‎3.注重实验:‎ ‎01—05年的高考试题中,实验设计题有如下特点:‎ ‎(1)实验题全部为验证性实验题。‎ ‎(2)试题难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01年试题为补充不完善的实验设计,题干中给出了实验组,要求补充对照组。只需按照单一变量的原则,其它控制变量及设计思路照例模仿即可。02年给出了三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要求指出各自设计的不足之处,并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思路。由于提供了三位学生的设计思路,通过比较分析三位学生设计的差异,很容易判断出各自的不足与正确之处,为自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03年给出的实验设计题难度较大,由于学生对脊髓的实验处理及检测手段不熟练,实验得分率相对较低。04年较前三年实验题难度明显升高,要求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预期及结论进行完整的方案设计。05年的实验设计特点是课外的探究题目,但解决问题需要运用课内的方法技术,命题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从实验材料、用具、方法及预期等各方面均需要自行设计。‎ ‎(3)实验设计的背景均不脱离教材。可运用教材中的基础实验方法,或运用生物学史中所提到的方法技术。‎ ‎(4)实验设计过程对学生要求较低。均为单一因素的实验设计,对实验设计形成初步的设计思路即可。一般均定性实验,不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故在实验中仅需要设计出较为典型的条件组合,越有利于说明问题越好。如。‎ ‎(5)常规型实验为主,只有通过合理的训练,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06年中,则变动较大,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几实验设计完全没有考查,仅有一道植物杂交实验,是对孟备尔实验的运用水平。‎ ‎ ‎ 第二部分:高考生物命题视角的转变 ‎ ‎ ‎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的视角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就其组织结构来看,单纯考查记忆性的题型减少了,以考查能力为主的命题增多了;就命题方式而言,考查单一知识、单一层面的命题减少了,综合性、多层次的命题增多了;就其考查范围而言,在全国理综考试中,知识的覆盖面不再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出发点,也不全部以主干知识为主,更注重的是连续性中的纵向变化。在高考试题中,每年均有一定比例的创新性试题,成为整套试卷的亮点,也成为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关键。这些题的特点是:题型新颖、命题视角独特,解决问题常常打破思维定势,突破陈规。对这种命题视角的变化进行探索,无疑对备战高考十分有利,同时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把注意力转向拓展思维空间也有一定的意义。笔者拟就04、05、06三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的变化,谈一下高考生物试卷的创新性命题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应对策略。‎ 通过联系三年高考命题不难看出,生物试题的创新是本着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的,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知识重组型 这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创新方式。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知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在整体中,各个独立知识点虽有其特定的属性和特征,但作为整体的组成部分受整体制约,要按整体的需要对各个知识点星星联系和分析,侧重的角度各不相同,因而增强了知识点间的联系性和创新性,使试题呈现一定的灵活性。如06北京理综第4题:‎ ‎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在将这些细胞转入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答案为A。本题将放射性标记与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有机重组。虽然单独的“有丝分裂”和“放射形标记”都是考生所熟悉的,但本题需要对二者的变化行程进行统一、协调。在统一过程中,就要求考生将两个知识点进行对接、合并、统一。在认知水平上,将从原来的专问专答的单一性视角、单一层次的认识转变为多视角、多层次的立体认识,即产生了新的认识。统整过程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想象力,体现出对考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2.信息转化型 这也是近年来常见的创新方法之一。一般来说,以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为原型,运用信息转换方式,改变原型的面目,如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据、图像或综合形式的信息等。一般来说,考生在破解这类题型时,需对信息再一次转化为原始的信息形式。因为只有回到原始环境,才能与考生已建立的知识体系产生联系,才能有效、准确地识别和挖掘考点,破解题目。如06年广东生物第12题:‎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 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 ‎2,4—D浓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 ‎ ‎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答案D。本题将教材中“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曲线图(右上图)信息转化为了数据信息,从教材的曲线图中,非常清晰的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存在一个最适浓度,整个曲线呈抛物线形。在本题中,只要将数据信息还原为图像,答案即显而易见了。‎ ‎ 3.实验开放型 ‎ 生物实验及实验设计在高考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各地高考试题中均对实验及实验设计均有所侧重,实验的题型也在不断更新,增大实验题的开放性。在05年高考中,全国理综Ⅱ“验证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功能”的实验就具有较大开放性。另外,04上海高考题第42题在创新方面也颇具代表性(部分节选)‎ ‎ 大麦种子结构如图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来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材料一—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 ‎(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 ‎ ‎ 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一—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 ‎ 使用材料 加入试剂 测定物名称 实验组 ‎ ‎ ‎ ‎ ‎ ‎ 对照组 ‎ ‎ ‎ ‎ ‎ ‎ ‎ ‎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 和 。‎ ‎ ‎ ‎  ‎ 答案课题一:‎ X ‎②‎ 淀粉酶/淀粉 或 Y ‎①‎ 淀粉酶/淀粉 Y ‎①‎ 同上 X ‎①‎ 同上 说明:如选淀粉酶为测定物,则应为C和D/如选淀粉为测定物,则应为A和B。‎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即实验设计的方案不是唯一的,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命题的需要,对所需条件进行适当搭配组合,从实验材料、试剂及检测物三个角度综合考虑。本题具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不同的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切入,体现对假设—检验多维思维能力的考查。在认知水平上,将识记性质的知识转化为应用性质的知识,使认识水平得以深化,对开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4.逆向思维型 有些高考题,打破考生原有思维定势,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创新、避免僵化。如06天津理综第6题:‎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本题的原型如下,是一道很常见的习题:‎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些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 被分解,某种药物可阻止该种递质被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显然,本题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按逆向思维方式改编。这种题型,看起来很熟悉,但对其破解需要考生对原有的认知进行逆推,原来建立起来的思维定势对破解该题既有借鉴作用,又可产生一定的干扰。故既需要深刻理解原型,又需要破解原型。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注重做过的每一道典型题,经常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典例进行思考,不可满足于一孔之见。‎ ‎5.具体化运用型 这种创新方式是将教材中一般性的规律、原理应用于具体情境,要求对具体情境进行解释、说明等。规律、原理的得出,本身就是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认知。由于它形成过程、认识过程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分析,会对知识的迁移带来一定的障碍;当把原理、规律运用于特殊化情境时,需要较强的迁移能力。由于思维上的某些机变障碍,可能造成难以有效进行具体化饿解释说明。如06全国理综Ⅱ第30题(2):‎ ‎(2)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人体在禁食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 如图。据图描述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 变化,并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②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图 中血糖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 和去路。‎ ‎③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 有 、 ‎ 和 。‎ ‎ ‎ 答案:①禁食初期,血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②来源: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去路:氧化分解;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本题的②问,要求“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来源、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值得提出的是:三大物质的来源与去路、三大物质的相互转化是教材中的重点,为考生所熟知。本题是将三大物质的转化置于特定的条件下(禁食),即需要进行具体化分析。具体化分析过程要求思维的灵活性,也将促进学习方法的灵活性,最终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6.信息给予型 信息给予题是这几种方式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它具有“情境新知识活、即学即时用、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信息的给予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单独的信息,也有综合的信息。如06天津理综第1题:‎ ‎1.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 紫外线波长(nm)‎ 存活率(%)‎ 突变数(个)‎ ‎260‎ ‎60‎ ‎50~100‎ ‎280‎ ‎100‎ ‎0~1‎ 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 ‎ A.260 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 B.260 nm;酵母菌突变数多 ‎ C.280 nm;酵母菌存活率高 D.280 nm;酵母菌突变数少 答案:B。本题是较为简单的信息给予题。题中所给信息与学生所学知识无关联,考生需对提供的信息自行加工、分析,如找出两种波长的紫外线作用特点的差异。在根据试题的要求,即可得出在波长为260 nm时,突变数多,可进行筛选,进行良种选育。‎ 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转变,目的在于指导复习备考,新一届高三已经开始,如何更加有效在指导高考复习备考,我想道先要走出高考复习的误区。‎ ‎  ‎ 第三部分:科学备战2007‎ ‎ ‎ 一、走出高考复习的误区 ‎1复习是对获得知识的再认识、是“重组”训练,而不是重复、叠加 ‎2复习是形成系统方法的思维过程,决不是对知识的单纯记忆 ‎3复习的目的是达到知识内化,构建系统和创新应用的过程,决不是对教师知识系统的吸纳 ‎4复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能急功近利 二、科学备考方法兴例——典例分析法 ‎1.何为“典例”?‎ ‎2.如何分析“典例”?‎ ‎3.典例分析的价值:‎ 三、07年生物高考命题分析与预测 ‎  01——06年全国理综Ⅱ生物试题分析(表一)‎ 题号 ‎06‎ ‎05年 ‎04年 ‎03年 ‎02年 ‎01年 难度 ‎ ‎ ‎ ‎ ‎0.69‎ ‎0.48‎ ‎0.69‎ ‎ ‎ 总分 ‎72‎ ‎72‎ ‎72‎ ‎80‎ ‎60‎ ‎65‎ 实验 ‎ ‎ ‎29(38.8%)‎ ‎26(36.1%)‎ ‎20(25%)‎ ‎15(23.4%)‎ ‎ ‎ ‎1‎ 选修第一章抗体的种类及应用 中等难度 选修第一章糖尿病症状 简单题 必修第三章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中等难度 必修第三章矿质元素输入与输出 中等难度 必修第三章 N平衡 中等难度 选修第一章花粉过敏时内环境的变化中等难度 ‎2‎ 必修第四章细胞信号传导 中等难度 选修第一章效应T细胞功能 简单题 必修第二、五章有丝与减Ⅱ 基础实验 蛋白质鉴定 简单题 必修第二章 细胞周期 中等难度 必修第三章机体供能:有氧、无氧、ATP 的相同之处中等难度 难题 ‎3‎ 选修第二章固氮菌特性 简单题 必修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难题 必修第四章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 中等难度 必修第三章呼吸放热 必修第三章种子萌发干重变化 中等难度 必修第三章呼吸需氧量与元素组成关系难题 ‎4‎ 必修第六章 核酸的种类及结构判断 中等难度 选修第一章炎热时体温调节 简单题 必修第八章食物网特征 简单题 必修第八章生态农业的特点 中等难度 选修第四章动物克隆的应用 中等难度 必修第六章可遗传的变异 简单题 ‎5‎ 必修第三章缺氮的判断 中等难度 实验题 有丝分裂、色素提取、蛋白质、DNA鉴定 中等难度 选修第四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简单题 选修第一章淋巴因子 简单题 必修第八章种内种间关系 中等难度 必修第八章食物链各环节消长 中等难度 ‎6‎ ‎ ‎ ‎ ‎ ‎ ‎ 选修第四章无毒苗组培与细胞综合题中等难度 ‎ ‎ ‎ ‎ ‎7‎ ‎ ‎ ‎ ‎ ‎ ‎ 选修第三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等难度 ‎ ‎ ‎ ‎ ‎ ‎ ‎30.(1)种群数量变动的模型及影响因素;(2)禁食条件下血糖、血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及调节 ‎30.(1)实验:验证气孔开关(19分)(2)乙烯作用、还原糖鉴定 ‎30.(1)致死基因遗传 ‎(2)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 ‎26.杂交育种(纯种、杂种)‎ ‎21.实验设计: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矿质元素 ‎25.(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2)实验设计:IAA的极性运输 ‎ ‎ ‎31.玉米的五大育种综合题 ‎31.果蝇伴性、常染色体遗传综合题 ‎31.实验设计:验证胰高血糖素的生物作用 ‎27.实验设计:炎症脊神经背根、腹根的传入、传出功能 ‎22.抗虫棉转基因及后代基因型、生态学上的应用 ‎26.酵母菌发酵、代谢类型、繁殖方式 ‎ ‎ ‎ ‎ ‎ ‎ ‎ ‎ ‎28.性引诱剂的应用 ‎ ‎ ‎28.糖代谢及呼吸、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 知识点分布比较表(表二)‎ 知识点分布 已考过知识 未考过知识 必修第一、二章(含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 有丝与减Ⅱ的相同之处 核酸的种类及结构判断 无机物、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细胞分化、癌变、衰老;真、原核细胞的差别;动植物有丝区别、有丝减数区别、精卵形成过程的差别 必修第三章(含选修第二章)‎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矿质元素输入与输出 N平衡 缺氮症及氮源缺乏程度的关系 固氮菌特性 糖代谢及呼吸、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禁食条件下,血糖、血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及调节 种子萌发干重变化 机体供能:有氧、无氧、ATP 呼吸需氧量与元素组成关系 呼吸放热 酵母菌发酵、代谢类型、繁殖方式 新陈代谢与酶 新陈代谢与ATP 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 提高光能利用率 C3、C4植物叶片结构 生物固氮概念、意义 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相关实验考过)‎ 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相关实验考过)‎ 种子萌发生理变化(水、呼吸、物质转变)‎ 种子成熟的生物变化(水、呼吸、物质转变、干重)‎ 微生物代谢类型(酵母菌考过)‎ 必修第四章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 乙烯的生理功能 细胞的信号传导 性激素等分泌调节模式 神经调节(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间传递、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必修第五章 有丝与减Ⅱ的相同之处 无性生殖的应用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植物的个体发育(种子的形成、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动物的个体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此知识点最易与细胞分化、干细胞知识结合)‎ 必修第六、七章 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杂交育种(纯合、杂合)‎ 致死基因遗传 果蝇伴性、常染色体遗传综合题 玉米的杂交、测交育种、核质互作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 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遗传 显性相对性(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人类遗传病类型(单基因、多基因及染色异常遗传病)及优生 其它育种、综合育种方法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进化 数量性状遗传、基因互作 必修第八、九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食物网特征 生态农业的特点 种内种间关系 食物链各环节消长 种群数量变动及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可持续发展 生态金字塔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选修第一章 糖尿病症状 淋巴因子 效应T细胞的功能 抗体的种类及功能 炎热时的体温调节 花粉过敏时内环境成分的变化 体液免疫的其它角度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水平衡、盐平衡 免疫失调(过敏、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寒冷时体温调节(删除了糖平衡及调节)‎ 选修第三章 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 基因工程操作第三步 抗虫棉转基因及后代基因型、生态学上的应用 玉米的基因工程育种 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真原的区别及应用 基因工程操作(其他步骤06已考)‎ 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06已考)‎ 选修第四章 植物组培及细胞分裂、分化、全能性 单抗制备 玉米的细胞工程育种 植物组培(营养、激素、条件、结果)‎ 植物体细胞杂交(去壁、促融)‎ 动物细胞培养(营养、结果、条件)‎ 单抗的概念及应用 选修第五章 无 全部 实验及实验设计 ‎01 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02 验证镁是生物必需矿质元素 ‎03 验证脊神经背根与腹根的传入与传出功能 ‎04 验证胰高血糖素有升血糖作用 ‎05 验证气孔的开启与关闭功能 ‎ ‎ ‎ ‎ 点击数: 231     文章录入:ycy05    责任编辑:ycy05  ‎ · 上一篇文章: 物理:高考复习“开锁”密集 · 下一篇文章: 历史:原因类题满分妙方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