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9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各题。‎ ‎1.1990~2019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 A.交通压力增大 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C.促进资源开发 D.劳动力数量减少 ‎【答案】‎ ‎1.A ‎2.D ‎【解析】1.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等于自然增长人数,再用自然增长人数加上迁出人数等于增长人数,经计算可知,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①地区。‎ ‎2.图中显示远东四个地区人口呈减少趋势,则劳动力数量会减少。远东地区本来就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资源开发。‎ ‎3.下图为某地人口迁入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人口年龄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婚姻家庭 ‎【答案】B ‎【解析】从迁移人口的年龄段来分析,20~34岁人口数量多,以青壮年为主,说明人口迁移目的为获取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因素,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下图示意2019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读图,完成各题。‎ ‎4.2019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A.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 C.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 D.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高等教育机会低 ‎5.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A.降低社会抚养比 B.劳动力短缺 C.恶化人口性别结构 D.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 ‎4.D ‎5.B ‎【解析】4.(迁入地选择广泛,相对集中在辽宁、山东、内蒙古等经济相对发达或资源开发地,距离最近的吉林并不是人口迁入地最大地区,故B错。以青壮年为主,应该是务T、经商移民为主;女性略多于男性,以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为主,故D对。)‎ ‎5.(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加剧了黑龙江的老龄化,提高了社会抚养比,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劳动力短缺,土地利用效率下降。流出人口男女相比差别不大,对人口性 别结构影响不大。)‎ 读“我国老年人口分户籍迁移和青壮年人口迁移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 占老年总迁移人比重 农村户籍老人迁入地 占农村老年迁移人比重 城市户籍老人迁入地 占城市老年迁移人比重 青壮年迁移人口主要迁入地 占青壮年总迁移人比重 广东 ‎21.41‎ 广东 ‎19.93‎ 广东 ‎22.74‎ 广东 ‎39.63‎ 天津 ‎10.61‎ 天津 ‎15.54‎ 上海 ‎9.35‎ 上海 ‎12.69‎ 上海 ‎8.14‎ 上海 ‎6.79‎ 北京 ‎6.09‎ 北京 ‎5.76‎ 北京 ‎4.74‎ 内蒙古 ‎5.08‎ 天津 ‎6.19‎ ‎ ‎ 山东 ‎3.95‎ 黑龙江 ‎5.01‎ 山东 ‎5.08‎ 合计 ‎48.85‎ 合计 ‎52.34‎ 合计 ‎49.46‎ 合计 ‎58.06‎ ‎6.表中数据,反映的现象是 A.老年人口主要迁往生活成本低的地区 B.城市户籍老人主要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C.农村户籍老人均迁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D.老年人口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地基本一致 ‎7.关于老年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是主要因素 B.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 C.务工经商是主要因素 D.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老年人口迁移无影响 ‎【答案】6.D 7.B ‎【解析】6.老年人迁入的主要城市广东、上海、北京等都是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A项错;有图表可知城市户籍的老人和农村户籍地老人主要前往的地区多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户籍地老人有迁往内蒙古、黑龙江等中部城市的,BC项错;通过对比老年人的迁入地多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地一致,D对。‎ ‎7.影响人口的因素很多,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方向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老年人多是因家庭因素,跟随孩子发生人口迁移,B对。‎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9.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答案】‎ ‎8.D ‎9.C ‎【解析】8.本题主要考查农民工回流的相关问题。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故A、B选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选项;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选项正确。‎ ‎9.本题主要考查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等有很大关系,所以A、D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以B错;城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正确。‎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构成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0.北京市常住人口( )‎ A.阶段一到阶段三,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数量减少 B.阶段二,外来人口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C.阶段二,北京市的自然增长率减少 D.阶段一到阶段三,北京市人口的老龄化逐渐严重 ‎11.有关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阶段二,人口增长变化主要是大量外地学生入京读书引起 B.阶段三的人口增长变化,说明北京市经济有所衰退 C.阶段二,房价上涨,阶段三,房价下跌 D.三个阶段的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对城市教育资源产生压力 ‎【答案】‎ ‎10.B ‎11.D ‎【解析】10.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比重大幅增加,说明其数量增加,故A项错误;图中数据没法推断出北京市的自然增长率和老龄化的情况,故C、D项错误;阶段二,外来人口比重较高与户籍人口比重,说明外来人口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故B项正确。‎ ‎11.20 世纪的 80 年代至 90 年代,北京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故A项错误;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北京市的外来人口比重减少,并不能说明北京市的经济衰退,故B项错误;20 世纪 80年代以来,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市,房屋的需求增加,可能抬高房价,加重城市负担,使城市化问题更突出,故C项错误,D项正确。‎ 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现象,被戏称为“鬼村”。“鬼城”原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在我国西部省份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较常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新“鬼城”。2019年有媒体排出了新“鬼城”排行榜,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以鬼城指数0. 07位列第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鬼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减少 B.城乡经济收入差异大导致农村常驻人口减少 C.城市自然环境好,对农村人吸引力大 D.人口政策导致的农村人口外迁 ‎13.下列可能是我国知名老“鬼城”的是( )‎ A.甘肃省玉门市 B.广西省桂林市 C.山东省青岛市 D.福建省福州市 ‎14.二连浩特市鬼城指数很低,这反映了( )‎ A.该市的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B.该市的城市化发展合理 C.该市的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该市的新区人口数量大 ‎【答案】‎ ‎12.B ‎13.A ‎14.C ‎【解析】12.“鬼村”形成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的,经济原因导致农村人口外迁,故D项错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与城乡经济收入差异大有关,故B项正确;农村人口减少的原因是人口迁移,故A项错误;城市的就业机会多,收入更高,对农村人吸引力大,故C项错误。‎ ‎13.由材料信息知:老“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我国西部省份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较常见,甘肃省是西部省份,资源丰富,故A可能性最大;青岛市、福州市位于东部沿岸地区,故排除。‎ ‎14.二连浩特市城市化水平较低,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A项错误;二连浩特市鬼城指数很低,说明该市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该市的新区人口数量小,故B、D项错误、C项正确。‎ 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下图为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还会持续约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16.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主要原因是 A.教育水平 B.人口迁移 C.医疗水平 D.环境质量 ‎【答案】‎ ‎15.D ‎16.B ‎【解析】15.读图,实线表示农村老龄化状态,虚线表示城市,根据图中曲线对应的年代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将在2040年左右结束,该现象还会持续约25年,D对。‎ ‎16.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大量劳动力人口和少年儿童迁移到城市,导致农村中老龄人口占比重高,形成“城乡倒置”现象,B对。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环境质量不是主要原因,A、C、D错。‎ ‎2019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引发了25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难民涌入欧洲。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难民入欧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景象是 A.①处夏季风浪比冬季大 B.②处风蚀地貌广布 C.③处沿海地带多葡萄园 D.④处众多小孩在封冻河面溜冰 ‎18.难民潮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有 A.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 B.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 C.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剧环境污染 D.增加城市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 ‎17.C ‎18.B ‎【解析】17.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位于欧洲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比冬季小,②处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多冰川地貌,风蚀地貌较少,③处沿海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足,适合葡萄的生长,葡萄园广布,④处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河流没有结冰期,所以C正确。‎ ‎18.难民潮会导致大量人口进入欧洲,能够为欧洲提供廉价劳动力,提高工业化水平,但是也会带来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等负面影响,所以B正确。‎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20.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河南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21.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答案】‎ ‎19.C ‎20.A ‎21.A ‎【解析】19.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西亚石油资源丰富,经济较非洲发达,故人口由非洲迁往西亚地区。选C项。‎ ‎20.农民工的流动主要是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的,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因此人口主要是有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选项中A项符合。‎ ‎21.现阶段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高,人口的迁入率较高,因此该题选A项。‎ ‎22.随着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落成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棕榈岛工程的兴建,迪拜造就了一个个“地理奇迹”。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19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阿联酋馆景观图。‎ 材料三 迪拜人口结构是约17%的人口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约占40%、巴基斯坦人约占15%、孟加拉人约占10%,其他约占18%。‎ 材料四 “刚踏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脸地向你涌来,到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蓝和清澈,朵朵的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清晰。 ”‎ ‎(1)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直观地反映了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请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特征;并指出材料四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景观的成因。‎ ‎(2)分析材料三,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迪拜加快炼铝工业的发展,逐步成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生产中心 。试分析其大力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 ‎(1) 自然环境整体以干旱为主要特征: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地表水稀少;地貌以风沙地貌为主,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土地荒漠化严重。 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滴灌技术,植树造林。‎ ‎(2) 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收入高;缺乏大量年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附近邻国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国际劳工远远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量。 ‎ ‎(3)石油资源丰富;火力发电廉价;海洋运输方便,进口铝土,出口铝材;铝材市场广大。‎ ‎【解析】(1)自然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植被类型、水源、地形地貌等角度进行分析。整体特征: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纬度低,气温高且降水少,整体特征以干旱为主;气候:降水稀少,热量丰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沙漠气候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地表水:降水稀少,故地表水资源缺乏,流水作用较弱;地貌特征: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相应的风力侵蚀及沉积地貌;植被类型:植被以耐旱植被为主;土地问题: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该地荒漠化严重。该地因地制宜,发展海水淡化和滴灌技术,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植树造林。‎ ‎(2)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当地石油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多,开采石油的收入高,经济发展较快;开采石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临近国家人口的迁入,且人口迁入以青壮年为主,国际劳工的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本国的人口总量。‎ ‎(3)主要从能源、交通、市场等角度分析。炼铝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类型,当地的石油资源丰富,可以为炼铝业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而且价格低廉;临近波斯湾,海运便利且廉价,方便铝土的进口和铝材的出口;国际市场对铝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发展条件优越。‎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9年7月启动了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检测试点,检测区涵盖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330万流动人口。下图为根据检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材料二: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材料三: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位非农业户口,86.8%接受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 ‎(2)材料四显示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 、 、 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月平均收入 。‎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 ‎【答案】‎ ‎(1)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2)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等行业较低 ‎ ‎(3)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 ‎【解析】(1)从“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可知,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材料二可知,人口流动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城市;从材料三可知,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位非农业户口,86.8%接受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说明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2)根据材料四流动人口所从事的产业比重和月平均收入可知,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月平均收入比较低。‎ ‎(3)人口大量流动给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