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带详细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带详细解析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 自然地理 (一) 宇宙中的地球 ‎ ‎(10年上海卷文综)‎ ‎19.右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 )‎ A.太阳在运动 B.月球在公转 C.地球在公转 D.地球在自转 答案:D ‎(10年上海卷地理)‎ ‎ (十八)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圈,回答问题。(10分) ‎ 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至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52.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 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 度。‎ ‎53.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 。‎ ‎54.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 。‎ ‎55.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 ,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 月。‎ ‎56.月球从位置运行到位置约需2天多,据图说明原因。 ‎ (一) 地球概论 ‎(10年上海卷文综)‎ ‎18.‎2010年6月11日第l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 A.旭日初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 答案:D ‎(10年上海卷地理)‎ ‎(十六)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8分)‎ ‎44.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点。‎ ‎45.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46.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 ‎47.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48.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 答案:(十六)(本题8分)‎ ‎44.西(1分);6(1分)‎ ‎45.北(1分);东京60°(1分)‎ ‎46.11(1分)‎ ‎47.2(1分)‎ ‎48.69°(2分)‎ ‎(10年海南卷地理)‎ 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 完成19~20题。‎ ‎19.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B.110°E C.135°E D.170°W,‎ ‎【答案】A ‎20.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 【答案】C ‎(10年江苏卷地理第3-4题)‎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4.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答案:B D ‎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第3题,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而且普遍比较大,甲地不仅变化幅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可以达到90度,丁地则变化幅度偏大,因此答案为B。‎ 第4题,根据第3题,再依据‎6月22日和‎12月22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推断半球,入甲地肯定位于北半球,而且在北半球的中纬度,依据就是两点,第一,甲地的太阳高度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大于0度而且小于60度;第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余类推。‎ ‎(10年山东卷文综第4题)‎ 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 ‎ ‎4、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当日该地是5时日出,以中午12时为当地白天的中间分界线,则该地日落时间应该是19时,选项A错误。因该地的昼长时间为14小时,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即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因此说明此时当地的昼长与北纬20°左右的海口市的白昼要长一些,选项B正确。‎ ‎(10年北京卷文综第3题)‎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3.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范围及轮廓、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20°,最北端在北纬53°,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33°;由于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选项B正确。‎ ‎(10年北京卷文综第4题)‎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4.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地球自转运动角速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题图和上题分析,图示地区中①地是我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该市属于中温带,而②地应该是甘肃兰州市,为暖温带地区,选项A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选项B错误。从春分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其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很显然,①地纬度位置较高,其昼长变化幅度比④地要大,选项C正确。从夏至到秋分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赤道地区移动,②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较小,而⑤地纬度位置较低,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要大于②地,选项D错误。‎ ‎(10年浙江文综第6题)‎ ‎11.读图7,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 A.3°N~3°S B.6°N~17.5°N ‎ C.3°N~17.5°N或3°S~17.5°S D.17.5°S~23.5°S或17.5°N~23.5°N 解析: 本题是近几年来地球运动中命的最容易的题目。先读懂冬夏至日正午太阳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说明该地在0°—23.5°‎ 纬度间。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口算:赤道上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差是0°,纬度1°的地方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2°,依次类推就行。‎ ‎(10年天津卷文综第1题)‎ ‎  读图1,回答1~2题。‎ ‎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纽约——‎4月29日清晨     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  C.伦敦——‎4月30日中午     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 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方时的计算,着眼点为经度判断。当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的时刻,美国纽约位于西5区,时间为‎4月30日‎7时,新加坡位于东7区,时间为‎4月30日‎19时,伦敦位于中时区,时间为‎4月30日‎12时,巴西利亚位于西3区,时间为‎4月30日‎9时,故正确答案为C。 (10年天津卷文综第2题)‎ ‎2.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答案: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着眼点为纬度判断。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春分和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接近90度,故A错。巴西利亚位于南纬15度,一年有两次最大值90度,时间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和冬至到春分之间,夏至日为最小值,故B错。伦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但不能为零,因为冬至日时北极圈正好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正好为0度。纽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夏至日最大,故D对。‎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9-11题)‎ ‎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9~11题。  9.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  13时         C.16时             D. 19时 10. 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 东方            B.西方           C. 南方            D.北方 11.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 9月21~30日                     B.‎10月1日~10日   C. 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   解析:根据材料“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说明由黄河站由极夜转为有昼夜交替现象,即昼由0小时逐渐增加,根据材料“首个日出”,说明是太阳刚好升起,就得落下,应该为当地地方时的12:00,黄河站与北京时间的经度相差约为108°,时间差约为7小时12分,即北京时间约为19:12,故选9题应该选D;而太阳刚好升起,就马上落下,当地时间为12:00,此时太阳正好位于黄河站的正南方,故10题选C;根据太阳回归运动黄河站刚好出现昼(即极夜现象结束)的日期是‎3月9日,离春分日有12天。根据对称原理,也就是说到了秋分日12天以后黄河站刚进入极夜现象,日期为‎10月2日以后。故11选题选B。‎ ‎(10年四川卷文综第10-11题)‎ 图5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10~11题。‎ ‎10.若图5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              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11.若图5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 答案:10.A 11.D 解析10:若图所示6月22日状况,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北纬40°-50°昼长大约为15小时-16小时20分,而南北半球则关于赤道对称,即北半球的昼长就是南半球的夜长。所以A正确。‎ ‎11.若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根据曲线随纬度变化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当北京时间12点时,30°E为6点,150°W为18点,所以根据判断D是正确的。‎ ‎(10年安徽卷文综第29-30题)‎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m。完成29~30题。‎ ‎29.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30.此后一个月内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答案】‎ ‎29.B ‎30.D ‎【解析】‎ ‎29.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根据材料和图可以看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位于北半球,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了,高度角减小,影子向楼上移动;且太阳向西边移动,所以甲楼阴影将向东移动。所以选B。‎ ‎30.此后一个月,即‎12月22日,为冬至日。法国、广东省、云南省均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为南半球。所以AB不对;澳大利亚播种小麦的时间为3—5月,C不符合。所以选D。‎ ‎(10年全国卷I第10,11题)‎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答案】‎ ‎10.B ‎11.C ‎【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由题图及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又因为n为昏线,N在昏线上,此时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N地为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如图所示,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热少雨。火险等级高,选项B正确。由上题及图分析,显然S地的白昼比N地短,选项A错误。因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冬季的低温干燥季节,选项C错误。因此时北半球为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较大,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应该处于一年中的最低值期。‎ ‎1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若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选C。‎ ‎(10年福建卷文综第11-12题)‎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目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ll—12题。‎ ‎11.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向一时区的地点是 A.开普敦(E) B.伦敦(经度)‎ C.惠灵顿(E) D.布宜诺斯艾利斯(W)‎ ‎12.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 ‎【答案】‎ ‎11.B ‎12.C ‎【解析】‎ ‎11.本题主要抓住切点问题,晨昏线和纬线的切点在时间为0点或12点。世博会‎4月30日20点北京时间开幕,也就是说东八区是20点,那么0点所在经度应该是180度经线,12点所在的经线应该是0度经线。伦敦位于0度经线上,所以选B。‎ ‎12.根据材料可知p点位于南半球,世博会期间,p点将先向北移动,直到夏至日达到最北,随后向南移动,到达秋分日达到最南,随后又向北移动。‎ ‎(10年重庆卷文综第3-4题)‎ 下图是30°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每天可能受到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住宅窗户的下列朝阳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是 A.南 B.东南 C.北 D.东北 ‎4.如果该地区住宅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太阳直接照射时间最短的季节,游客可在 A.新疆摘葡萄 B.浙江采梅子 C.江西观桃花 D.重庆赏腊梅 ‎【答案】‎ ‎3.A ‎ ‎4.D 解析:‎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纬30°一年之内正午太阳都位于该地南边,所以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只能是南。所以选A。‎ ‎4.根据题意和图中信息可知,住宅窗户向西北,室内受到太阳直接照射时间最短的季节为冬季,所以只有D选项的季节符合。‎ ‎(10年重庆卷文综第6题)‎ 图3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读图3,回答5--7题。‎ ‎6.当新疆喀什(39°24′N,75°54′E)区时为‎6月10日8:00时,甲地的景象可能是 A. 旭日东升 B.艳阳当空 C.夕阳西下 D.夜阑人静 ‎【答案】‎ ‎6.C ‎【解析】‎ ‎6.考查时间的计算。喀什位于东五区,甲地位于西八区,相差13小时,所以喀什为‎6月10日8时,甲地应该为‎6月9日19时。C选项正确。‎ (一) 地球的大气环境 ‎(10年上海卷文综)‎ ‎14.今年4月中旬,受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本该是春暧花开的我国北方地区却出现“倒春寒”,暴雪降温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反映这次强冷空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 ‎ 答案:B ‎(10年上海卷文综)‎ ‎15.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10年上海卷地理)‎ ‎(十)右田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23.根据右图,气温在‎10℃‎时。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 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 ‎ A‎.15℃‎ B.‎25℃‎ C‎.30℃‎ D‎.35℃‎ 答案:D ‎ ‎24.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 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35℃‎ B.‎25℃‎ C.‎15℃‎ D.‎‎5℃‎ 答案:A ‎25.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手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答案:C ‎(10年海南卷地理)‎ ‎21.读图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答案】21.答案要点:‎ ‎ 特点:终年温和,(2分) 年温差很小 (2分),昼夜温差大 (2分)‎ ‎ 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 (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 (2分)‎ ‎(10年海南卷地理)‎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 图1,完成1~3题。‎ ‎1.冰岛位于 ‎ 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 ‎【答案】B ‎(10年江苏卷地理第8题)‎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B 解析: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而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这里需要具体区别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见下表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总量 较多(1500‎-2000mm左右)‎ 较少(750‎-1000mm左右)‎ 雨季长短 短(6-9四个月)‎ 长(5-10六个月,北半球)‎ 降水集中程度 热带季风气候相比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更为集中于夏季,季节变化大 降水增减速度 陡增陡减 缓增缓减 分布地区 仅分布在亚洲的南亚、东南亚 南北半球均有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最少月降水量 没有为零的月份 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1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1示意图。回答ll~12题。‎ ‎11.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答案:C 解析:第11题,中国雨带通常在3-5月份在南方登陆,6月份到达长江流域,7-8月份到达华北和东北,9月份南退,1月份完全退出大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10月初结束。期间7-8月份会受到副高控制,炎热干燥,6-10月份还会受到台风影响。‎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题)‎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l~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答案:B 解析: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10年山东卷文综第3题)‎ 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 ‎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状况及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本题可以采用删除法进行选择。我们都知道,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显然选项C错误。因近地面气温的变化是自下而上递减,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显然选项D错误。我们又知道,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图中12时、15时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递减,显然此两个时间段内不会发生逆温现象,选项B错误。因此,正确选项是A。‎ ‎(10年北京卷文综第7题)‎ 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7题。‎ 图2‎ 图3‎ ‎7.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由08时到20时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①地的海平面等压线密度增大,表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应该逐渐增强,选项A错误。而②地在08时左右时,处于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为晴朗天气,但是在20时,②地已经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 ②‎ 地为阴雨天气,选项B错误。从两图中的低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以明显看出,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呈增强趋势。08时时,图中低压中心气压值为1000百帕,并且等压线相对较稀疏,而在20时,低压中心的气压值为995百帕,并且相邻的等压线相对密度较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风力大,选项C正确。从两图动态变化中很容易看出,图中的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选项D错误。‎ ‎(10年浙江文综第1题)‎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解析: 主要通过判断等温线、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是对影响气候因素的考查,欧洲1月0℃等温线实际上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也是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因为这二种气候类型最冷月都是高于‎0℃‎的,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必须小于‎0℃‎。西欧‎0℃‎等温线颁布受西风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1-3题)‎ 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解析: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即位于我国35°N以北,因此为西风带。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 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来,是一个逆时针旋转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加上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结果,而选C。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沙尘由陆地逐渐上升到空中,故选A。 ‎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1-3题)‎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解析:以此组试题做为2010年高考文综合的开篇,想必出题专家并没有想过多的难为考生,考场的学生估计一上来也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阻力,当时应该算是比较顺利地完成该组试题,只是事先没想到这三道题居然会有很多人一道都没选对,对答案时真是巨大的打击啊!言归正传,应该说此题设计巧妙,要求学生有缜密的心思和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确定该区域为新疆(备考中要求学生记忆乌鲁木齐的经纬度88°E,44°N,很有必要),这是考生必须能够做到的。定位后,就可确定第1题,北疆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第2题的迷惑性非常大,不仔细审题很多学生都会选择B,但那样出题就过于直白了。一定要注意时间段,材料中说的是“2010年5月初,该区域气温骤升”,试题问的是“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正是因为之前的气温偏低,积雪没有完全融化,等到5月气温骤升,才一下子融化,发生了洪水。第3题的关键依然在材料中给了提示“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必须选择能够使天气晴朗的天气系统啊,这道题不应该错。‎ ‎(10年四川卷文综第8-9题)‎ 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 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 B.泥石流 C.凌汛 D.沙尘暴 ‎9.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 B.昆明 C.新奥尔良 D.加尔各答 答案:8.B 9.C 解析:8.据图分析图示气温最低在0以上不具备凌汛条件,一般少受寒潮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雨水比较充足少受沙尘影响,最容易诱发的是泥石流(降水集中时若地形较陡地表松散就容易发生)。‎ ‎9.以温定带,最低温0以上为亚热带气候,锁定昆明和新奥尔良(天津是温带季风气候,加尔各答是热带季风气候),两城市不同的是潜水水位。图示潜水水位在‎5米左右,昆明在云贵高原上,新奥尔良在墨西哥沿岸,潜水水位浅说明是新奥尔良。‎ ‎(10年四川卷文综第3-4题)‎ 图2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2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合肥小于南宁 ‎ B. 株洲大于石家庄 ‎ C. 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4.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 B. 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C. 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 D. 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答案:3.C 4.B 解析:关键是抓住图的变化趋势,图中显示城市的最大降温高度数值越大说明高度越大,在看其纬度变化会发现,整体上维度的地方降温高度偏大,具体地点需要具体分析。由此判断C是正确的,辽河平原在图中能代表的城市是沈阳,洞庭湖平原看以借鉴处于30°‎ N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 ‎4.据材料分析最大降温高度是连续3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平均值,再加上上题中分析的最大高度南北方向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主要影响因素是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10年安徽卷文综第24题)‎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23--24题。‎ ‎24.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答案】C ‎24.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可以看出,气温升高,各地的生长期将增长;但是却更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而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增加,气候将变干,天然湿地面积将缩小。‎ ‎(10年广东卷文综第8题)‎ ‎8. 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 C. 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 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答案】D 解析:光热条件好,无霜期长。同一海拔高度,纬度越高光热条件越差;同一纬度,海拔越低光热条件越好;同一山地,阳坡光热条件优于阴坡,故选D ‎(10年广东卷文综第2题)‎ ‎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甲地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4~10月为当地雨季(降水多,超过‎100m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冬冷夏凉,5~9月降水较多,应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C.‎ ‎(10年重庆卷文综第7题)‎ 图3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读图3,回答5--7题。‎ 7. 乙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大洲是 A. 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 ‎【答案】‎ ‎7.C ‎【解析】‎ ‎7.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根据乙地的纬度可以知道为温带海洋气候,此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所以C正确。‎ ‎(10年福建卷文综第4题)‎ 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3—4题。‎ ‎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 【答案】‎ ‎4.B ‎【解析】‎ ‎4.首先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锁定两个,一是气温二是降水,然后依据雪线变化趋势主要原因是降水(其变化趋势一致)。‎ ‎(10年浙江文综第3-4题)‎ ‎ 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 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解析: 本小题通过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判读及冬季降水成因的判读来考查气候形成因素。读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可以得出,这是一个冬雨明显的区域,冬雨是被西风带控制时,盛行西风把海洋中水汽送到陆地,且距海洋越近降水越多。‎ ‎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比较耶路撒冷与喀布尔冬温差异,二者纬度相差不大,影响气温因素不外乎在地势高低与距海远近了。‎ (一) 地球的水坏境 A. 水循环与合理利用 ‎(10年北京卷文综第8题)‎ 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8—9题。‎ ‎8.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非洲乍得湖地处内陆,非洲第四大湖,属于内陆淡水湖 。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乍得盆地中央。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 其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选项D正确。其他选择枝据图4很容易判断是错误的。‎ A. 海洋地理 ‎(10年上海卷文综)‎ ‎16.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 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右图(洋流模式示意图)中表示墨西哥湾暖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 ‎(10年上海卷地理)‎ ‎(七)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 ‎17.在下列世界著名渔场中,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域的是: ‎ ‎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 D.北海渔场 答案:A ‎ 18.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答案:D ‎(10年上海卷地理)‎ ‎(八)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19.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答案:A ‎20.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①稻田灌溉 ② 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答案:B ‎(10年江苏卷地理第30题A) ‎ A.[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图l8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其形态特点是 ▲ 。(2分)‎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和 ▲ 。(2分)‎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 ▲ ,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2分)‎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 ▲ 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 ▲ 。(2分)‎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 ▲ 、 ▲ (洋流)漂向欧洲沿海。(2分)‎ 解析:大陆架通常海水深度低于‎200M,大陆坡则在‎200M-3000M之间。海洋环境复杂而多变,尤其是深海,而且海水有着很强的腐蚀性,安全性远不如陆地。‎ 答案:(1)大陆坡 坡度较陡 ‎ ‎(2)深海环境复杂 海上气象多变 ‎ ‎(3)偏南风 ‎(4)生态 海洋生物受到污染 (5)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10年江苏卷地理第7题)‎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因为‎22℃‎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增温,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10年山东卷文综第8题)‎ 图4为 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7~8题。‎ ‎8.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海岸带的合理开发与保护问题,难度低。‎ ‎【解题思路】由题图,该河口入海口处,因泥沙淤积导致航道淤塞,不宜建设港口,选项A错误。而在河流入海口处,应泥沙淤积,地势相对低平,一般会形成湿地,湿地是一种环境资源,建立湿地保护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显然选项B正确。而海滨浴场的建设是有一定要求的:‎ 坡缓、沙细、浪平、水清,交通便利,没有排污口,易设置防鲨网等。而河口附近,因泥沙淤积,水流不稳,易产生水下漩涡,具有不稳定的安全因素,不宜设置海滨浴场,选项C错误。河流入海口附近,因地势低平,土层结构不稳定,加之海洋潮汐现象,易形成盐碱土壤,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选项D错误。‎ ‎(10年天津卷文综第8题)‎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 ‎8.图6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答案:C ‎ 解析:图中三种人类活动的地理景观都与海洋有关,即海洋环境导致了人们崇拜海神、建设港口和海滨浴场,所以图反映的是自然环境(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年安徽卷文综第27题)‎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7~28题。‎ ‎27.7月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答案】A 解析:‎ ‎27.此题考察读图判断分析能力,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此区域为澳大利亚西北部,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需要经过北印度洋,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7月盛行偏南风,所以总体顺风顺水。‎ ‎(10年福建卷文综第40题)‎ ‎40.(15分)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 不通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 图14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 ‎ ‎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 ‎【答案】‎ ‎(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 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 ‎(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解析】‎ ‎(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海洋锋强盛的地区是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在空间分布上一致。近海渔场的形成得益于海洋锋扰动了海水,使海水底层的营养物质和饵料被带到表层,形成了渔场。‎ ‎(2)考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和措施。由于可持续发展需要符合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所以为了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控制近海天然捕捞量。我国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同时采取了捕捞与养殖相结合的措施。同时为了保证海洋渔业和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治理和防止了水污染。‎ (一) 地球的陆地环境 ‎(10年上海卷地理)‎ ‎(五)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 ‎11.地壳中已经发现9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 ‎ A.氧、硅 B.硅、铝 C.铝、钠 D.铁、镁 答案:A ‎12.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表面有大量气孔 B.具有明显层理构造 ‎ C.含有动植物化石 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 答案:D ‎ ‎13.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变质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答案:D ‎(10年海南卷地理)‎ 图6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6,完成16~18题。‎ ‎16.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答案】B ‎17.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答案】D ‎18.该山可能位于 ‎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答案】A ‎(10年海南卷地理)‎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 图1,完成1~3题。‎ ‎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答案】B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7-18题)‎ 图11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l9~20题。‎ ‎19.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 面高度不同 ‎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 坡比较湿润 ‎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20.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答案:‎19AC 20AD ‎ 解析:第19题,该题首先要根据垂直带谱确定区域,在中国垂直带谱如此繁多,且基带为常绿阔叶林的只能是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只要确定了这一点,问题迎刃而解。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坡度、坡向和降水量,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虽然是阳坡但是迎风坡,所以南坡雪线反而低。垂直自然带的个数取决于纬度和相对高度。基带决定了该山脉的大致地理位置。‎ 第20题:从上题可知该区域位于西南地区,但影响该地区的主要是东南季风,而不是西南季风。‎ ‎(10年江苏卷地理第2题)‎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l~2题。‎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啊、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啊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A 解析: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10年山东卷文综第5-6题)‎ 图3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运动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及图例,该地为喀斯特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一般地,地下岩浆上升涌出,冷却凝固形成岩石。而在石灰岩分布广的地区,地表水沿着岩层裂隙垂直向下溶蚀,并有塌陷发生,成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垂直通道,称之为落水洞。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裂隙状落水洞、竖井状落水洞和漏斗状落水洞等。同时,‎ 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按照上述形成过程的分析,很容易判断:在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然后,就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选项D正确。‎ ‎【知识拓展】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成因、流水侵蚀、水土流失等知识点。难度低。‎ ‎【解题思路】由题图,因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壤土层瘠薄,土壤贫瘠,选项C正确。显然,选项A、D错误。而该地区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说明该地区的岩石为变质岩,选项B错误。‎ ‎(10年北京卷文综第2题)‎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 图1‎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答案】C 解析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运动与循环过程,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意,题干上讲: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后来发生地球内部物质的上升运动,岩浆上升涌出侵入到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搬运等过程,选项C正确。‎ ‎(10年浙江文综第9题)‎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5。读图5、6,完成9~10题。‎ ‎9.图6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解析: 通过阅读三个图层的地理资料,然后进行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判别河流流向。根据坡度分布图来判断河流的流向,根据河流分布图可以判断出河流的位置,结合河流上下游支流与河流流向等基本知识就可以判断出。‎ ‎(10年浙江文综第2题)‎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及变质作用;是一道初高中知识结合的题目,这里涉及到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中的变质作用。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是有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该地貌的基岩是石灰岩为主,因此再结合试题材料可以判断。‎ ‎(10年天津卷文综第3题)‎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据图2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海陆变迁与地壳运动。该地区目前为陆地,出现古海蚀地貌,只能说明陆地相对上升,或海洋相对下降。 (10年天津卷文综第5题)‎ ‎ 读图3和图4,回答5~6题。‎ ‎5.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答案:D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分布规律和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O→a属于由于纬度变化导致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故A、B错。O→b反映的是从热带到温带到寒带的变化,影响因素为纬度,故D对。 (10年天津卷文综第6题)‎ 读图3和图4,回答5~6题。‎ ‎6.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B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草原地区,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4-5题)‎ 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2,完成4~5题。4.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解析:从坐标图像可以看出1950~1960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不同步,排除A;1985年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同,排除B;1950~1960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不是一一对应,排除D;所以通过综合判断而选C。 5.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解析:通过图像可以明显看出1984年以后输沙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因为河流的含沙量变化与植被有关,故选B。 ‎ ‎(10年安徽卷文综第31-32题)‎ 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0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含量分布。完成31~32题。‎ ‎3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32 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 ‎【答案】‎ ‎31.C 32.A ‎ 解析 ‎31.此题考查风力作用与地貌,根据题意可知,北太平洋沉积物应当为风力作用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中纬度盛行西风的结果,所以选C。‎ ‎32.此题考查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石英粉尘的移动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是大气环流的结果 ‎(10年广东卷文综第7题)7.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 A. 侵蚀一搬运作用 B. 搬运一堆积作用 ‎ C. 风化一侵蚀作用 D. 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答案】B 解析: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有关,三峡大坝的建设,使三峡大坝下游流量稳定,搬运能力增强,从而减少了粒径较小的泥沙堆积,故选B ‎(10年广东卷文综第4题)‎ ‎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 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答案】C 解析:弯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所以A、B错,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内陆河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所以D错,故正确答案选C ‎(10年重庆卷文综第9,10题)‎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8—10题。‎ ‎9.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可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10.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阔混交林 D. 针叶林 ‎【答案】‎ ‎ 9.C 10.A 解析:‎ ‎9.芽、溶洞等地形为喀斯特地貌区的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到了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C选项正确。‎ ‎10.根据题意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常绿阔叶林。‎ ‎(10年福建卷文综第8题)‎ ‎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所示。完成7~8题。‎ ‎8.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A.滩涂一盐荒地一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 C.旱地一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一旱地—滩涂 ‎【答案】A 解析 ‎8.由于黄河三角洲不断向海洋推进,所以一部分滩涂会逐渐变为盐荒地,经过改造变为旱地,所以A 是正确的。‎ ‎(10年全国卷I文综第1,2题)‎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答案】‎ ‎1.C ‎2.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题意,沿海滩涂是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具有耐盐碱性特征。‎ ‎2.本题主要考查对沿海盐碱滩涂改造改良的主要措施及可行性。淡水是改造沿海滩涂盐碱地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由题意,如果缩短滩涂改造的时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淋洗土壤以降低盐度。‎ ‎2.综合题 ‎(10年全国卷I文综第36题)‎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答案】‎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解析】‎ ‎(1)读图a可知,甲地在河流沿岸,附近等高线密集由此可知,地形为河谷。气候条件可由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定位为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关键是答题时还要注意此地形和气候利于葡萄生长的地方。这点可从题文当中给出的提示光照和昼夜温差两方面说明。‎ ‎(2)根据图中的位置判断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可从地形和水流方面说明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出山口处由于流速的降低,水中携带的砾石就会首先沉积下来。‎ ‎(3)此题首先说明乙地的气候及其特点。通过经纬度确定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第二问是要从气候和鹅卵石两方面说明利于葡萄生长的影响。气候条件可仿照第一小题做简要描述,而鹅卵石的存在起到加强作用。因为鹅卵石增温快降温快,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10年福建卷文综第37题)‎ ‎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3表示V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索。(9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10分)‎ 草原广阔;有河流,水资源丰富;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等。‎ ‎(10年四川卷文综第36题)‎ ‎36.(36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0中①河流与图11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 ‎ ‎②河流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 。(8分)‎ ‎(2)图10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 ‎(3)分析图10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8分)‎ ‎(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11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6分)‎ ‎(5)请在图12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11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4分)‎ 答案:(1)①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②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优势:光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 ‎(2)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 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3)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 作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4)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 ‎(5)见下图的箭头 解析:(1)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两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左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右图为中亚地区。①河流为松花江,②河流为锡尔河。①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由于②河地处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糖分的积累。‎ ‎(2)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看出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根据闭合等温线的位置,可以看出,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 等温线之所以发生弯曲是因为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使得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高纬)弯曲 ‎(3)乙地为三江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加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致使地表长期有积水。‎ 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 ‎(4)丙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由于纬度较高,多沼泽,且地势平坦,分布有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36题)‎ ‎36.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 解析:考查等值线判读和地形分布特点 答案:‎ ‎(1) 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解析:考查等值线判读并解释原因 答案:(2)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 解析:综合考查水土流速(冰雪侵蚀,地形,人为破坏植被,融雪径流量)原因 答案:(3)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36题)‎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图4中的三幅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 ‎ 解析:主要从自然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去分析,即:  地形:有开阔的谷地(由河谷的等高线分布比较稀判断)。  气候: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中温带);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四个季节的降水量都在50-90㎜之间)。  水源:(图中有多条河流)有河流灌溉系统;  谷地边缘:因灌溉条件较差,可以发展畜牧业或农牧业。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农业生产的影响。(24分) 解析 ‎:充分利用图表资料,结合所说知识可以归纳如下:    降水: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    气温:(总趋势)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从2010年看)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C;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C以上。   主要影响:(1-3月气温低于‎0°C)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降水量比往年偏多)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