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解析

‎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化学详解与评析 ‎ ‎ ‎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解析】答案:A 由于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A不正确。这题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有关,常识题。‎ ‎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解析】答案:B 由于非金属性C﹥B,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弱;B项正确;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比如Na+与O2—。这题是基础题,不过A、B两项设问中出现B,Be等陌生元素。‎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答案:C 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OOH才可以电离出H+。这题是必修2有机内容,考查角度简单明了,不为难学生。‎ ‎9、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 ‎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解析】答案:D A项中是Mg与CO2反应,B项中Al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C项中是金属Na与C2H5OH反应,这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项中是发生Cu+2FeCl3=CuCl2+2FeCl2,不是置换反应,但学生可能将此反应记错,认为生成了铁单质。此题难度不大,但素材来自教学一线,考查学生平时学习的错误,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0、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解析】答案:B 醋酸是弱酸,稀释10倍,pH增加不到一个单位,A项错误,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抑制醋酸的电离,使其pH增大,可以使其pH由a变成(a+1);B项正确。‎ 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虽然抑制醋酸的电离,但增大了c(H+),溶液的pH减少;C项错误。提高溶液的温度,促进了醋酸的电离,c(H+)增大,溶液的pH减少;D项错误。‎ 此题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切入点都是比较常规的设问,但学生易错选。‎ ‎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      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 ‎【解析】答案:C 考生可能迅速选出C项是错误,因为原电池放电时OH-是向负极移动的。这个考点在备考时训练多次。这种电池名称叫锂水电池。可推测其总反应为:‎ ‎2Li+2H2O=== 2LiOH+H2↑。再写出其电极反应如下:‎ ‎(—)2Li—2e—=2Li+‎ ‎(+)2H2O+2e—=2OH—+H2↑‎ 结合选项分析A、B、D都是正确的。‎ 此题情景是取材于新的化学电源,知识落脚点是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掌握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12、‎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解析】答案:D 由于铅是固体状态,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平衡不移动,c(Pb2+)不变;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平衡向左移动,c(Pb2+)变大;‎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平衡向左移动,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0;‎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2/0.10=2.2,故D项正确。‎ 此题也是新情景,考查平衡移动原理以及平衡常数计算,题目不偏不怪,只要基础扎实的同学都能顺利作答。‎ ‎23、(15分)‎ 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       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 ‎ ‎0.01mol·L-1‎ 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1‎ Na2SO3溶液的体积/mL H2O的体积 ‎/mL 实验 温度 ‎/℃‎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实验1‎ ‎5‎ V1‎ ‎35‎ ‎25‎ ‎ ‎ 实验2‎ ‎5‎ ‎5‎ ‎40‎ ‎25‎ ‎ ‎ 实验3‎ ‎5‎ ‎5‎ V2‎ ‎0‎ ‎ ‎ ‎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V2=___________mL 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3++□H2O2+□H2O === □Ce(OH)4↓+□_______‎ ‎【解析】(1)写出P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每生成1 mol P4时,P由+5价变成0价,电子转移为5×4=20或C化合价由0价变成为+2价,电子转移为2×10=20;‎ ‎(3)n(Na2S2O3)=bV1/1000 mol;与其反应的I2为bV1/2000 mol,与维生素C反应的I2为 mol,即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mol(或其它合理答案);‎ ‎(4)由实验2可以看出混合液的总体积为50mL,V1为10mL,V2为40mL,实验1和实验2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2和实验3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5)题目中给出:“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可知NH4Cl的作用是肯定是抑制水解的,CeCl3水解会生成HCl,可以完整答出:NH4Cl的作用是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水解。‎ ‎(6)根据题意:“强酸性”或观察方程式可知缺项是H+,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或观察法就可以配平方程式。2Ce3++H2O2+6H2O=== 2Ce(OH)4↓+6H+‎ 此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电子转移计算,滴定中的简单计算,水解知识,实验探究变量的控制等,上述皆高中化学中的主干知识。题设中的情景都是陌生的,其中还涉及到稀土知识,其中第(4)小问是该题亮点,设问巧妙,有点类似于2010全国新课标一题,但题目设计更清晰,不拖泥带水。第6小问的缺项配平有点超过要求,但题中给出提示,降低了难度。‎ 这题拼凑痕迹比较明显,每小问前后联系不强,或者说没有联系。‎ ‎24、(14分)‎ 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 === 3Fe2+‎ ‎2TiO2+(无色) +Fe+4H+ === 2Ti3+(紫色) +Fe2++2H2O Ti3+(紫色) +Fe3++H2O === TiO2+(无色) +Fe2++2H+‎ 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范围。‎ ‎(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2·n 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 (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时,K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 (OH)3+3H+Fe3+ +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4)已知:TiO2 (s) +2 Cl2 (g)=== TiCl4(l) +O2(g)    △H=+140KJ·mol-1‎ ‎2C‎(s) +O2(g)=== 2CO(g)                  △H=—221KJ·mol-1‎ 写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6)依据右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 ‎ TiCl4‎ SiCl4‎ 熔点/℃‎ ‎-25.0‎ ‎-68.8‎ 沸点/℃‎ ‎136.4‎ ‎57.6‎ ‎【解析】‎ ‎(1)根据题意给出方程式分析铁屑的作用就是作为还原剂的,即:将Fe3+还原为Fe2+,另外浸出液显紫色,说明含有Ti3+,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参考答案中“生成Ti3+保护Fe2+不被氧化。”有点让人费解,能不能说成“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或者说“将TiO2+还原成Ti3+”。‎ ‎(2)形成TiO2·n H2O溶胶,说明得到胶体,其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为10-9~10- ‎7m(或1nm—100nm);‎ ‎(3)Ksp[Fe(OH)3]=c(Fe3+)×c3(OH—)=2.79×10—39,‎25℃‎时,c(H+)×c(OH—)=Kw=1×10—14;反应Fe (OH)3+3H+Fe3+ +H2O的平衡常数K====2.79×103。‎ 此问设计精妙!利用数学关系巧妙代换求出反应的平衡常数,命题者的独具匠心可见一斑。‎ ‎(4)涉及盖斯定律计算,比较常规,按要求写出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TiO2(s)+ ‎2C(s)+2Cl2 (g)=TiCl4(l)+2CO(g)   △H=—81KJ·mol-1 (5)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产生了废气,废液,废 ‎ 渣等。‎ ‎(6)右表信息可以看出,SiCl4,TiCl4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可用蒸馏(或分馏)等方法。‎ 这题是典型的化工流程题,问题设置不难。第(3)小问是亮点,精妙!个人觉得加上请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可能设问更清晰。‎ ‎ 25、(16分)‎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 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基础。‎ Al(OH)3+OH-=[Al(OH)4]-或Al(OH)3 +OH-=AlO2-+2H2O ‎(2)生成的是NaAlO2溶液,通入CO2气体有Al(OH)3白色沉淀生成,并且生成NaHCO3,加入盐酸有CO2气体产生、Al(OH)3沉淀溶解。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要比较扎实的基本功。‎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这样设问学生经常接触。‎ ‎(4)CO2+Ba(OH)2=BaCO3↓+H2O,基础简单的方程式书写。‎ ‎(5)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会影响测量,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保证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因为整个装置中不需要干燥,有水份不会影响CO2吸收。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C瓶中是足量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响CO2吸收,所以不需要除去CO2中的HCl,选cd。‎ ‎(6)BaCO3质量为‎3.94g ,n(BaCO3)=0.0200mol, 则n(CaCO3)=0.0200mol,质量为‎2.00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此问计算比较简单。‎ ‎(7)Ba(OH)2溶液还吸收了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造成质量偏大,所以可以回答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 本题取材牙膏摩擦剂的探究实验,其中第(5)(7)小问出的不错,第(5)小问考查影响实验准确度的因素探讨,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7)小问设置有台阶,降低了难度,若将“结果明显偏高增加”设置成填空可能会更好。‎ ‎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2N2H4(l)===3N2(g)+4H2O(g) △H=-1038.7kJ·mol-1‎ 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__mol。‎ ‎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__________(填标号)‎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范德华力 ‎(4)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 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 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CF4      b. CH4      c. NH4+     d. H2O ‎【解析】(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3 ,学生可能审题时没注意到是价电子排布式。‎ ‎(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 ‎(3)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NH3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而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所以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这个与H2O,H2O2中O的杂化类型都是sp3的道理是一样的。‎ ‎②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即有1molN2H4参加反应,生成1.5molN2,则形成的π键有3mol。   ‎ ‎③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可见它是离子晶体,晶体内肯定不存在范德华力。‎ ‎(4)要形成氢键,就要掌握形成氢键的条件:一是要有H原子,二是要电负性比较强,半径比较小的原子比如F,O,N等构成的分子间形成的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符合这样的选项就是c和d,但题中要求形成4个氢键,氢键具有饱和性,这样只有选c。‎ 这题中的(3)(4)两问亮点较多,让人耳目一新,其中第(4)耐人回味,这样子就把氢键的来龙去脉和特点考查彻底!高!‎ ‎31.[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 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 ‎     ‎ ‎(甲)    (乙)    (丙)     (丁)‎ 填写下列空白:‎ ‎(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r2/CCl4溶液 b.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 ‎(3)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其中A—D均为有机物):‎ ‎ 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 ‎(4)已知:‎ 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1)碳碳双键(或);ac ‎(2)CH2=CH-CH2-CH2-COOH(3)C6H12O6;Br2/CCl4(或其它合理答案)‎ ‎(4)+CH3CH2Cl+HCl(5) ‎ 时光飞逝,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今年福建省本一扩招,本三与本二合并,报考人数下降,录取率又要提高,这样一来数学容易,理综容易。今年高考化学题目由于大环境的束缚,出得比较容易、平实,但不乏亮点,选择题中没有偏题怪题,其中第12题情景新颖;非选择题的23(4),24(3),25(5)(7),31(3)(4)个人比较欣赏。今年难度比去年有下降,而且比省检容易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可能觉得做得不过瘾,但希望“基础平实”这个高考导向延续下去。‎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