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备考指要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版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备考指要

‎2012年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备考指要(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价值取向,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等诸多因素。而就当前高考应试更是一个重头戏。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对考生语文能力进行测试的重要方面。这部分考查,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需要和题目特定要求,对阅读材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对文章主旨、篇章结构、表意层次、写作技巧以及文章中的重要语句、表现形式等等方面作出把握,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初步的鉴赏和评价。无论是科学文章,还是文学作品,尽管他们内容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但在阅读理解的总体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在阅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并从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而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上又在逐渐趋向主观,这就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们必须在阅读时通过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充分读懂并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的回答问题。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而我们的学生阅读的障碍多数是读不懂文章。但未来高考的趋势就是对考生深层阅读能力的考查。提高现代文读效率及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但指导学生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 ‎ 针对当前高考的命题趋势,我尝试采用整体阅读,通过审题目,抓关键段、关键句,筛选信息,然后据此画出文章的思路图,从而把握作者创作意图及主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培养他们一种整体阅读的习惯。最终的效果应该是学生在阅读完高考文章后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图,这样就更能准确的把握文章和完成文章后的问题。‎ ‎【教学情况分析】‎ 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努力。经过对学生调查,发现现在学生阅读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文章。由于读不懂文章导致阅读题回答不出来。这也是高考阅读得分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高考命题的趋势就是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高考现代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2、指导学生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 ‎【教学难点】信息的整合及其表述。 ‎ 现代文阅读多年来一直是公认的高考中最难把握的部分。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两点较为主要:一是文学作品阅读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答题既涉及理解、鉴赏,又涉及表述,训练很难系统适度;二是命题的文本选用没有客观标准,难易的差异很大,题目的设置与表述也缺乏科学的规范,设题指向多有不明。结果学生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分,导致许多师生对此采用了“放弃训练、考试撞运”的态度。这不仅影响高考成绩,更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唯其如此,对高考散文阅读的认识,在复习中就显得更加重要。‎ ‎☆考纲解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和人文精神。‎ ‎⒈分析综合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⒉鉴赏评价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⒊探究F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⑵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以上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词语含义;2.句子含义;3.布局谋篇;4.归纳内容要点;5.作者观点态度;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放型)。‎ ‎☆文本特点 高考散文文本的选择,是阅读题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文本的内容品位及难易程度不仅直接关系着试卷的水平、风格及检测的信度与效度,更是课程理念、教学导向的直接体现。“高考散文”,比教学及生活中“散文”的范围要小得多。它起码要符合下面几个条件:‎ A.字数在千字左右;B.难度适合区分高三毕业生阅读水平;C.有一定文化含量,有良好的价值导向;D.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纵观2007看到地2008地高考试题,其文学作品阅读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 ‎⒈体裁以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当代抒情散文为主。‎ ‎2007年除海南(宁夏)节选古典名著《水浒传》外,其余均是散文。除全国卷1和湖南卷各选一篇茅盾和鲁迅作品外,其余均为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除北京卷、湖北卷、湖南卷为记人散文外,其余均为抒情散文。而2008年的19套高考题中,除广东、江苏卷在等选作题中各选了一篇小说,山东、宁夏卷选了人物传记外均为散文。由此可见,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新时期文学中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背景,闪烁着淳朴的人性光辉的散文作品。‎ ‎⒉内容丰富多彩。‎ ‎2007年为例,有些作品涉及时代变迁、祖国建设,如全国卷1,全国卷2;有些作品涉及个性的文化人物,如北京卷涉及的沈从文,湖南卷涉及的刘半农,海南卷涉及的叶圣陶;有些作品涉及生命意义的探索,如广东卷的《泥泞》,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辽宁卷的《炉火》;有些涉及乡村生活,如江苏卷《麦天》、安徽卷《乡村的风》;有的涉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如四川卷《焰火的变奏》;有的涉及对母爱的追忆,如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有的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喧嚣的城市化浪潮中,追问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重庆卷《告别三峡》,江西卷《泰山很大》,汨罗江卷的《泰山之思》;最有特色当属湖北卷的《日月行色》,选了一篇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清新文章。‎ ‎⒊命题方式保持稳定。‎ 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没有太大变化。即使有较大“变”数的四个课改区的命题,变的也主要是内容,其命题方式也没有什么变化。2007年的试卷中,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宁夏)、江西等省市坚持使用了一道多选题,其余各省市和全国卷文学作品的阅读题仍然全部使用主观题。‎ ‎⒋考试的能力点以筛选和整合使用信息、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 其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比重越来越大。如2007年湖北卷4道题几乎全部是考查这些能力点。这一个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该引起备考者的高度重视。‎ ‎⒌命题形式目前有两种:‎ 一是4道均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主客观综合题,即3道主观题,1道“5选2”‎ 的客观题。2007年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宁夏)、江西等省市采用了第二种命题方式,其余省市均为主观题型。总分为16—32分不等,一般为18分。‎ ‎2009年高考散文阅读备考之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一、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 ㈠描绘类 ‎⒈提问方式:‎ ‎⑴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⑵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⒉答题模式:‎ 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⒊答题技巧 ‎⑴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是讽刺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的风格,将这种语言风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⑵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⑶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⑷熟知各种修辞格及其修辞功能,在鉴赏中能灵活运用。‎ ‎⒋答题示例 例1: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例2:(1998年全国卷)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几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①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②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 ㈡结构类 ‎  ⒈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⒉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⒊答题示例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结合新语文活页讲解)结构安排方法的确认与理解 ‎【知识讲解】‎ 从结构安排角度,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方法 表达特点 表达效果 题 眼 凝练生动含蓄的词语,短语。‎ 含义深刻、紧扣内容、全文线索、新颖独特。‎ 开 门见 山 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占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交代要素;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欲抑先扬,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与下文构成对比。‎ 承 上启 下 用词语,句子或段落衔接过渡。‎ 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卒 章显 志 总结上文,呼应前文(开头、题目),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 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点明主题;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让人难忘。‎ 详 略得 当 在文章的 核心段落、核心部位详细叙述描写;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段落上,简略交代。‎ 详写有利于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有利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详略得当,使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内容充实,人物丰满;笔法富于变化,重点突出。‎ 点 面结 合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 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悬 念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 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题的目的。‎ 伏笔 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有助于全文收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线索 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事件的内在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体的脉络,使文章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呼应 呼应题目、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题,深化主题。‎ ‎◎阅读示例◎‎ 阅读下文,确认并理解文章结构安排的特点和作用,作出恰当评价。‎ 在山阴道上-方令孺 ‎(题目是题眼,点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暗寓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景物描写,先抑)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我”第一人称,交代线索,“我”的游踪,“我”的思想感情)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开启下文)‎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描写景物变化,情景交融,呼应)‎ 汽车一转弯,(交代游踪)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岗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 在高楼钱塘江大桥有两层,底层走火车,上层走汽车,因此说像高楼一样的大桥。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描述路途所见景象,用景象衬托人物,游踪、感情两条线索发展。)‎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萧山、河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所见景物中融合着喜悦的心情。)‎ 中午到了绍兴城。 (游踪,单独一段,为了突出。)‎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领起下文)‎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一看到新来的客人,便又簇拥过来,牵牵客人的衣袖,抚弄客人的围巾,亲密地交谈,并争先要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所见所忆结合,虚实结合)‎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写孩子们的形貌,暗含古今对比)‎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 ‎ 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片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一座勇士的雕像: ‎ 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联想想象)‎ 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发,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 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 回来的路上,(游踪)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乌篷船。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地划动一根大桨。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地驯服着。 ‎ 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 (呼应题目)‎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联想,铺垫)‎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在对比议论中深化)‎ 转过山路,就看见了反映出幕天幽蓝色的湖水。远处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照应开头描写,先抑后仰) ‎ ‎(一九五六年十月,杭州 (选自《中年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 2006年高考湖南语文卷)‎ 师生共同归纳:‎ 典型结构 方式确认 理解效果 以我游绍兴的过程为主线,以地点的切换为布局全文,以鲁迅先生的作品及我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为暗线 明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 链条线索互为表里,相互映衬(如,百草园中欢乐的孩子们与肩住闸门的“勇士雕像”的映衬,归途中田园风光与鲁迅的“好的故事”的映衬),完美地变现了文章的主题。‎ 开头与结尾先抑后仰,前后照映 先抑后仰 思想和情感逐层推进,逐层深入,从而巧妙地将文章导向高潮。‎ 山川的壮美与我心中的巨人形象,融合在一起;目睹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脑中出现勇士的雕像;牧歌式的田园风光使我联想到鲁迅所想望的好故事 联想、虚实相生 三处联想,斗自然贴切,意绪贯通;三处联想,层层推进,有力开拓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雄伟的钱塘江大桥、高达的六和塔,还有诗画般的田园风光,既是作者游程中所见之景,又是作者情感的触发。‎ 移步换景,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与渗透生动地衬出文章的精神内涵。‎ ‎⑴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①本文重点写参观,其选材并不限于对鲁迅故居的访问,而是前伸后延,写了“道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剪裁别具匠心。‎ ‎②文章以参观鲁迅故居的游程为外部线索,以追寻精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为内部线索,两条线索互为表里,相互映衬(如,百草园中欢乐的孩子们与肩住闸门的“勇士雕像”的映衬,归途中田园风光与鲁迅的“好的故事”的映衬),完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 ‎③开头与结尾先抑后扬,前后照应,思想和情感逐层推进,逐层深入,从而巧妙地将文章导向高潮。‎ ‎⑵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文中联想,主要表现为三处:一是山川的壮美与我心中的“巨人形象”融合在一起;二是目睹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脑中出现“勇士的雕像”;三是牧歌式的田园风光,使我联想到鲁迅所想望的“好的故事”。‎ ‎① 三处联想,都自然贴切,意绪贯通。‎ ‎② 三处联想,层层推进,有力开拓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⑶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①移步换景,情景交融。无论是雄伟的钱塘江大桥、高大的六和塔,还是诗画般的田园风光,既是作者游程中所见之景,又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情景的交融与渗透生动地称出文章的精神内涵。‎ ‎②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文中既有鲁迅塑像。鲁迅故居、三味书屋以及山川桥塔等作者眼中之景,也有“勇士雕像”和鲁迅笔下的“好的故事”等作者心中之景。虚实相生的运用,有效地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细细读来,不禁为本文中作者的细腻描写而感动。作者之所以能恰当好处地表现出内心情感,与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密不可分。色彩的对比是本文景物描写的特色之一。“初升的红日”“湖水都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颜色”,鲜明的颜色对比,使人眼前一亮,如同见到一一幅旭日初升之时的山阴道一景。 ‎ 同时,作者也十分注意空间层次之美。写到桥之美景时,他先写“高大的六合塔”接着说“远山与高空”最后写“浩渺的白水”。这样远近,高低的交错描写,使景物“活”了起来,更富有立体感与层次感, ‎ 动静结合,也不失为其景物描写的一大亮点。“静静的黄昏里”水上“滑着一只鸟蓬船”,沉默的牛身旁,“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这静谧而生动的美景中,无不透露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使人心情舒畅。‎ 通观全文,作者巧妙地将景物串在一起,将色彩,空间,动静等特点融为一体,实在令人叹服。‎ 评点:能紧扣赏析角度,运用审美眼光从色彩的对比、空间的层次、动静的结合等三方面来提炼赏析要点,观点独到,叙析评结合自然,且有一定的理性深度,语言表述流畅。归为一类上限;15分。 ‎ 短文标杆之二.‎ 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在山阴道上》以作者游览“故乡”的行程为主线,串起对鲁迅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思考。其中的景物描写是非常精彩的一笔。‎ 景随情迁,情景交融。初撩窗幕,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而当我决定出行时“湖水轻轻地拍岸,天空也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显示出我的出行的决心;而“清风送着月桂的芳香”则用拟人的手法传达出我出行时喜悦的心情。‎ 妙用修辞,生动自然。风在欢笑,“远山像一起一伏跟着赛跑”“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刻画了风景之美,也使文章更加生动自然。‎ 诗意的描写展示诗意的景物。“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带”“向东长逝,水和去都有融成一片浑沌”贴切细致的描写展示江水如画,长短句运用更使文章音韵和谐。 ‎ ‎《在山阴道上》以莫高超的融情入景手法,巧妙的修辞与诗意的描写将我们展示了山阴的如画风景,为文章增色不少。‎ 评点:能紧扣赏析角度提炼要点,叙析评中肯,观点有新意,言之成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优美,卷面美观。‎ 但评析局限于景物描写手法本身,未能从写景对主题表达的功用角度加深赏析力度。‎ ‎【训练检测】‎ ‎ 阅读下面的文章或文段回答问题。‎ ‎(一)‎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吟。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选自张弛《心中的芦苇》)‎ 文中“芦花”在该段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请分条作答。‎ 答: ‎ ‎ ‎ ‎ ‎ ‎(二)‎ 说村落 ‎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4分)‎ ‎【答案】1)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 ‎(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 ‎(3)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 ‎(4)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或: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解析】本文的标题“村落”是全文叙述的核心,而且“村落”精神又是全文的线索。第一段引出关于村落的话题,主要通过村落的符号及其含义的模糊引出的,第二三段写村和水村,第四段是拓展,第五六段是反思。‎ ‎2、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1)表现手法:①对比。②反讽。 (2)好处:深化主题。‎ 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杨晓雷 ‎    (1)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遥远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到伊犁的当天下午,穿过宽阔的伊犁河,我们来到这里的林则徐纪念馆,只见门前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前来参观的人。走进展馆,里面仅一间约两百平米的展室,室内布置简陋,文物不多,四壁的图片及说明也大多见过,远不如虎门的气派。‎ ‎    (2)然而,或许是身临其境的缘故,当我越过千山万水,从发达繁荣的广东,来到偏僻遥远的边疆伊犁,当我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任两广总督的辉煌之地,来到他被革官免职、惨遭发配的流放地,再看这曾经熟悉的图片和文物,再去体验和感受林则徐的风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这段经历,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 ‎    (3)林则徐是在年近花甲之年,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时,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烟云,从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职,从威震四海的英雄到发配边疆的“罪臣”,因大功获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处罚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钝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从1840年9月到1842年3月,林则徐先后被革职查办,以“四品钦衔”赴浙江军营效力、革去“四品钦衔”遣戍伊犁、改遣开封协助王鼎治水,最终被流放伊犁,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半,前后跨三个年度,其结果,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伤心。尤其是最后一次,林则徐治水立了大功,按惯例应可将功折罪,但道光帝仍将林则徐发配伊犁。王鼎不平,向皇上当面苦谏,不成,便自杀,成为一时震惊朝野的“尸谏”事件,然而,道光帝依旧无动于衷。林则徐身心俱损,国难当头,报国无门的绝望,加上治水劳累、戍途奔波,林则徐在西安大病两个多月,到1842年8月才从西安启程,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 ‎    (4)林则徐足足走了四个月才到伊犁。途经兰州、嘉峪关、玉门关,星星峡、哈密、阜康、乌鲁木齐等地。出了玉门关,便是赤地千里、茫茫无际的塞外荒漠、戈壁。北方冰天雪地的严冬,林则徐的马车常常陷进雪坑。“沙砾当途太不平,劳薪顽铁日交争,车箱簸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林则徐在西戌途中所作的这两首诗,可略见林则徐赴伊犁时的情形。‎ ‎    (5)在流放伊犁三年多时间里,林则徐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吐鲁番等地勘察,行程二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亲自设计并率领民夫修筑龙口段水渠,后被称为“林公渠”,他还积极改进推广“坎儿井”,被当地人民称为“林公井”。‎ ‎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 ‎    (7)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    (8)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亮点,成为林则徐青史留名的标记。但这并不足以体现林则徐人格和精神的全部精彩。时势造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除个人具备的英雄品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危难的时局,百姓的呼声,肩负的职责,把林则徐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给他创造了成为英雄的历史机遇。而流放伊犁,使林则徐远离了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如何生存,如何作为,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他个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他个人意志和品质,这对他的英雄人格和本质恰恰是个严峻的考验。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因为人在顺境中顺势而为容易,但要在逆境中坚守慎独难。‎ ‎(9)人生如戏。如果把林则徐的人生看作是一出戏的话,那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而以往的辉煌与显赫,似乎都是为此所作的铺垫和积蓄。就像瀑布,其精彩动人之处,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也非中间断崖的陡峭,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纵身飞泻。而此前的一切,似乎都是为那悲壮的一跃,所作的铺垫,所制造的落差,所积蓄的能量!(选自《散文》有改动)‎ 读《流放出生命的精彩有感》‎ 经作者一提醒,我才恍然发觉,曾经学过的历史书上好像隐约有林则徐被贬一事。但如果问大多数的人,他们对林则徐的第一印象无非就是虎门销烟、广东抗夷一类的赞词,确实很少人能想起,声名赫赫的民族英雄在之后还有如此一番凄惨的经历。‎ 世俗的目光便是如此奇怪,总停留在辉煌灿烂的表面,而忽视了事实背后的辛酸和无奈。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醉心于台上华丽的表演,却没想到台下台下带着无数的伤和痛、血和泪的排练。我们总惊羡比尔盖茨庞大的财富,却忽略了他从一个“痴心妄想”的穷小子成为世界巨富的艰辛历程。让目光更锐利一些吧,那样才能发掘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深层的东西。‎ ‎“时势造英雄”,作者在文中提到过这句堪称经典的话,危难的时局,百姓的呼声,肩负的责任,把林则徐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给他创造了成为英雄的历史机遇。我还想说的是,时势也可毁英雄。那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那混混碌碌的无能皇帝,那如狼似虎的外国列强,打造出了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只是被时代笼罩上了不可言喻的悲哀。‎ 谈到林则徐的坎坷经历,不由使人想起以前的一些仕途不得志的文人。譬如苏轼,他处在新旧党争起伏之际,政局动荡不安。他的坚持,使他在政治上举步维艰,屡遭贬谪。在地方上,他同林则徐一样,开明干练,关心民生疾苦。他任徐州知府时,黄河水泛滥,他以身作则,亲率军民筑堤堵水;任杭州知府时,他求理赈济,开医设坊;他还疏浚西湖,兴修水利,灌溉民田,丰田筑堤,即有名的苏堤。等等像此的文人仕人还有很多,他们遭遇相似。奇怪的是历史总要不停地演绎着这类似的戏幕。‎ 是否英雄伟人都源自于困难坎坷的逆境?我想不尽如此,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隐匿的英雄和伟人,艰难困苦只不过是令他们身上的光彩更加夺目罢了。‎ ‎1、文章的结构思路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 2.根据文章内容来回答,作者为什么这样说“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  ‎ 参考答案:这句话是这篇散文的文眼,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作者发现林则徐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并赞叹了这种超凡的精神意志。林则徐在经历了虎门销烟的人生亮点之后,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仍然坚守慎独,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而正是这种精神,引起了作者的震撼和感动,这种感受是作者在虎门不曾有过的。(在结构上的作用,答出得2分,因何而震撼感动,具体体现在哪里,能答出得4分。语言表达不妥,酌情扣分。) 3.本文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文意,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1)①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与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对比 ②“我”参观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与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感受的对比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与被流伊犁的对比。 ④林则徐流放伊犁时的“选择”的对比 ⑤林则徐和“一般流放者”的对比(4分)(2)通过这些对,使“精彩”的内容更丰富,鲜明地突出了林则徐遭流放后所表现出的意志品格和人格魅力,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2分)‎ ㈢修辞类 ‎⒈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⒉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③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④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⑤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⑥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⒊答题示例:‎ ‎(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比如2008年上海卷(选文为牛汉的《灯笼红》)第12题“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对于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题干已点明的除外)。   (2)明确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作用是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结构类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作用是突出与强调;表达类的修辞手法(如反问、设问),作用是增强语气。现将《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八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列举如下: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为强烈;拟人——表达亲切,富有情趣;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强化气势和情感;反复——衔接紧凑而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意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引起注意,突出强调。   (3)确认修辞方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像上海卷所设试题,参考答案为:“‘灯笼红’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果实的芬芳甜美,‘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 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二者既是对曾祖母生命价值和特点的恰当形容,也具有内在的关联,并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提示:“灯笼红”和“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分别出现在原文第①段、第⑦段,在这两个比喻后都有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其中“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是关键句,由此可总结出“灯笼红”和“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的特点与作用。 ‎ 附:常见修辞及其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层递:突出特点 衬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比: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具体地说:‎ 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一物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 ‎(结合新语文活页讲解)语言运用方法技巧的确认与理解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 ”题, 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 ‎1、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 ‎3、有何效果或作用。‎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答案表述的原则: ‎ ‎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 ‎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 ‎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有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 ‎   1. 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 ‎   2. 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二、有關佈局謀篇的題型: (结合新语文活页讲解)表达作用效果类题目的答题方法步骤 布局谋篇类主要题型是行文段落类,即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其解题思路:‎ ‎⑴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⑵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⑶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提问方式:‎ ‎1、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㈠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2007《宁夏卷》第12题: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为: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2007《山东卷》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2007《广东卷》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2007《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 从以上题目所给的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首段作用类答题是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和规律的,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要答出包括本段的内容和下文的内容;二是形式(结构),为下文起到铺垫的作用。答题思路一般为:本段写了什么,为下文写什么做铺垫。‎ ㈡中间段的作用 ‎2007《上海卷》第9题: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1)_____(2)______。‎ 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2)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 ‎2007《安徽卷》第15题: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第15题:①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风。②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③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 ‎2007《重庆卷》第16题:(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第16题:(2)①过渡②总领后文。‎ ‎2007《江苏卷》第16题:“头项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丁又出。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第16题: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2007《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17题: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中间段落的作用同样要兼顾到内容和形式,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答题时要交代清楚上文和下文的具体内容。‎ 答题的思路: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具体内容),写到下文(具体内容)。‎ ㈢末段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2007《四川卷》第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 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如四川卷的这道题,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也就是“看不懂”。其实,“看不懂”‎ 正是道出了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除了上述两点,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为: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深化中心、卒章显志或呼应开头+深化或强化作者情感或本文主旨。还要视具体题目而定再加上委婉含蓄等词语等。‎ 综合举例:比如2008年《全国卷甲卷》(选文为寅公的《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7题第二问:“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8年福建卷第11题(选文为张绪佑的《吟风》):“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了一盆银杏?”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文中的位置。   (2)明确重点段的作用,把握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试列举如下: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有时只开启下文);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升华感情。   (3)结合段落位置及其在文中所起作用组织答案。   比如全国卷甲卷第17题第二问,须扣住题干中“文章末尾”这一关键信息来解答,并注意郭小川诗句(“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与文章开头“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这一问紧密关联,可答为:“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而福建卷选文的写作对象是“风”,开篇却写银杏,解答其原因、作用,一要从选材的角度,分析写银杏与写风的关系;二要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先写银杏后写风的作用。弄清了这些,此题就迎刃而解了——“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从而以有形写无形,以银杏状风,突出风的形象”。 ‎ ㈣某一物象的作用 文章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物象入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⑴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⑵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⑴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⑵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如《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辽宁卷》第20题: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辽宁卷》第20题: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 ‎《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全国卷Ⅰ》第17题:①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②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该类题目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以《全国卷Ⅰ》第17题为例,首先要对本文的主旨了然于心。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概括文章主旨的主旨句,即“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然后,要明晰文章结构。作者从左公柳与民勤人这两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入手,通过胡杨林方阵的场面描写,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氛围,然后舒缓气氛,描写美丽的戈壁石,透出大西北清新静谧的另一面,最后与脆弱的南方进行对比,引导出歌颂大西北,呼唤人们到大西北去的主旨。准确把握了文章结构,再回头阅读第五段,进行内容要点归纳。回答“有什么作用”的问题,我们同样也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着手。在内容上,描写戈壁石是为了展现大西北的另一种美丽,抒发作者对大西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结构上,是为下文揭示主旨作铺垫。‎ 这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是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2008年山东卷(选文为张炜的《歌德之勺》)第20题:“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炊勺?” ‎ 解题思路: ‎ ‎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做多角度思考。关于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思考角度如下:开头、结尾的筹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 ‎  (2)关于内容上的作用,结合整篇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为: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比如上例,参考答案为:“(1)勺子非同一般,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勺子。(2)由勺子之大展开联想,表现歌德的不同寻常。”(答“表现歌德非同一般,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歌德这样的天才,其勺必大”也可。)提示:文章题为“歌德之勺”,那把炊勺自然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回答题目时,首先要把握炊勺“形”的特点,然后要注意作者由此而产生的联想,进而推断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 三、有關表現手法的題型:‎ 从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试题来看,表达技巧鉴赏类命题角度,主要应有以下方面:‎ ‎1.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 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 ‎4. 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记叙: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抒情(直接、间接):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在开头起定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 描写(细描,白描;正面,侧面;人物描写):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达主旨。‎ 议论: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说明:作解释,有利于把人、事、物展示给读者。‎ ‎5.综合考查以上内容。要求考生首先应熟悉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本文的实际内容进行恰当的较为深入的分析。赏析时,考生应扣住文章表达方面的要点,既可作比较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突出特点作比较深入具体的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并能叙评结合,都是符合要求的。‎ ‎2005《广东卷》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滴,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肖铁《壶口的黄河》‎ 题目: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导:第一步:明确“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 主观上写人的感受,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出黄河气势,这叫侧面烘托。‎ 第二步:明确“该手法(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 作者从多个角度来写主观感受,如写心跳、耳聋、眼花、脑子一片空白等。尽管没有正面写壶口的黄河,由人的主观感受却不难体会出壶口的黄河气势。‎ 第三步:明确“某手法(技巧)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 侧面烘托能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结合具体文段,就在于表现壶口的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增强现场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壶口的黄河。‎ 答:⑴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衬托)的手法。⑵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光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2008年《江西卷》第18题(选文为萧乾的《朦胧的敬慕》):“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 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008年天津卷(选文为学群的《敦煌》)第20题:“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列举如下:象征——引申事理,形象鲜明而意蕴深刻;扬抑——在变化与反差中突出事物的特点;对比——强化某一事物的特征或作者的情感,使其鲜明而突出;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有时还能推进事件发展;以小见大——寓深意于细微之中,给读者以启迪。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比如江西卷的试题,答案为:“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提示:文章副标题“悼念鲁迅先生”,揭示了写作目的;何况原文中还有“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等句子,表明“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与“悼念鲁迅先生”二者有相似之处。那么,用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的经历,应该是旨在衬托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衬托文中那个“微跛的孩子”对先生的“敬慕”之情。   又如天津卷的试题,答案为:“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提示:第五段画线文字是“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其中“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等显然是比喻句,“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连用比喻构成排比;从整体看,则是将静态的飞天形象动态化,从而体现出“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即“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 ㈠艺术类(技巧类)‎ A、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B、描写方式:‎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C、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D、艺术技巧 情景交融: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白描:方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几组手法区别 1、渲染和烘托 ‎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 ‎2、对比和衬托 ‎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 ‎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而衬托还可以是相似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对比通过对照落脚点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 ‎3、衬托和烘托 ‎ 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 ‎ 烘托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 ‎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⒈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⒉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⒊解题技巧:‎ 此类题型,一般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⑴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⑵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⑶有何效果或作用。结合具体语句将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加以说明。并注意联系主题思想。‎ 总之,遇到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的题型,一定要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回答。因为任何技巧都是为表达内容,揭示主题服务的。‎ 鉴赏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各种句式的修辞功能;各种写作技巧的效果。诸如:①运用背景,可拓展视野;②蓄势于前,急转于后,常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③立“文眼”能帮助读者准确迅速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或脉络;④设置线索,可一线贯珠;⑤侧面烘托,可凸现主体;⑥欲扬先抑,“扬”效更佳;⑦虚实相生,可扩大容量;⑧回环反复,可增加韵律美;⑨疏密相间,可增加节奏美;⑩对比行文,可增加表现力;⑾幽默诙谐,可增加可读性;⑿巧用误会,能引人入胜。‎ ‎⒋答题示例 例1: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节选自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例2:如:2004年全国卷《痛哭和珍》: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了自己,她是怎么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者写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例3:2005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卷《一日的春光》:“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去。这是欲扬先抑,突出下文“一日的春光”。)‎ 比如2008年《辽宁卷》(选文为从维熙的《雨韵》)第17题第二问“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2008年湖北卷第16题第二问“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或全文所用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中具体的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比如: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细节描写——真实、传神、鲜明;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使事件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增强兴趣,读来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表达含蓄。‎ ‎(3)确认所指定的语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意具体分析。   如辽宁卷第17题第二问,答案为“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了老人与小男孩在雨天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湖北卷第16题第二问,答案为“①为了突出雾的主要特点;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③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提示:写雾中的细节,用意自然在突出“雾”的特点;从行文思路看,由实(细节描写)到虚(理性思考),又便于读者接受。‎ ㈡人称类 人称方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⒈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⒉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⒊答题示例:‎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可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比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选文为丰子恺的《杨柳》)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 解题思路: ‎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比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情感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 ‎ 比如《杨柳》第20题的答案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提示:文章第五段中用第二人称的语句是“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称名贵花木为“你们”,显然使将它们人格化了;而两个问号,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质问语气。在这两句的前面,有作者“觉得可恶”的评价;后文还直接指斥“真是可恶而又可怜”——作者的态度、情感,是相当鲜明的。‎ ‎ (结合新语文活页讲解)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确认与理解 四、有關歸納內容要點的題型:‎ ‎⒈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⒉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⒊答题示例:‎ 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⑴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⑵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⑶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 五、有關鑒賞人物形象的題型:   ⒈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⒉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⒊解题方法:‎ ‎⑴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神态心理作出分析评价。‎ ‎⑵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要结合叙事情节,要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要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 ‎⒋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2001年春季,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答: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2009年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备考指要(三)‎ ‎☆答题模式概说 一.信息筛选概括命题方向(结合新语文活页筛选概括要点题目的答题方法与步骤)‎ ‎【解题指津】‎ ‎①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和概括的内容是什么。‎ ‎②找出相应的阅读区域,划出相应的句子或段落。‎ ‎③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恰当整合,准确表述。‎ 答题模式:列出词语、短语或分条陈述。 ‎ ‎★★★理解文章的主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学会概括 此类试题的本质就在于对原文信息的筛选提取整合加工,所以必须明确信息筛选的基本步骤:信息指令(试题)—信息区间(范围)—筛选—提取—加工—整合—输出(答题)‎ ‎(一)方法点拨1:文章主要内容、语段内容、概括…的含义 ‎ [ 问答形式1]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本段的内容是什么?‎ ‎ 思 路: ‎ ‎ 第一:题目或开头段提出的问题,答案在正文部分找,注意每段的中心句或段末总结句 ‎ 第二:指定在某文段里找答案,答案一般在其出处的后边。‎ ‎ [答题步骤]‎ ‎(1) 找到问题的出处并标明;‎ ‎(2) 支起架子——“……表现在:……;‎ ‎(3) 在出处的后边寻找答案;‎ ‎(4) 分序号①②……,答要点,注意字数 ‎ 例 题:‎ ‎1.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诗句。②想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③想到在屈原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室。(意思答对即可)‎ ‎ 2.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 (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答:⑴忧国忧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 (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答:⑵①少年时代爱读《离骚》,感慨不已。② 青年时代聆听闻一多讲授《离骚》,加深了对屈原精神的理解。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纪念馆,心灵再次被触动。(意思答对即可)‎ ‎ 3.“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请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答:①当一位亲密的朋友说出冷酷无情的话时,我们只好莫名其妙地笑。②当我们向尊敬的人倾诉悲苦,他却轻描淡写地加以应付时,我们只好无聊赖地笑。③当我们一生忙碌,费尽心机,却不知生的意义而感到悲哀时,我们只好吃吃地笑。意思答对即可。‎ ‎4.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答: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A ‎ 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解析】⑴从六七两段可归纳出ABCD四条,从三九两段可提取EF两点。‎ ‎ 5.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答: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对乡村的坚守。‎ ‎ 6.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四段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天津《造心》)‎ ‎ 答:第三段:材料不同,心有不同,造心应选好的材料。‎ 第四段:方法态度不同,造就不同的心;造心应有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 7.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各不超过12个字)(6分)(浙江)‎ ‎ (1)培根的绘画风格:‎ ‎ (2)杜飞的绘画风格:‎ 答:(1)①夸张的;②批判的;③立体的。(2)①优雅的;②歌颂的;③平面的。‎ ‎[问答形式2]什么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析原因.‎ ‎ 思路一:原因①体现一种表现手法(如对比、反衬、渲染、象征)②内容上交待出(答案绝对在文中)③情感上,能够突出什么情感、主旨。‎ ‎ 思路二:①审题干在原文中找到出处并标明;②框架:——答:“是因为……”;③在问题出处的前后搜索答案;④尽量用文中原句作答;⑤注意字数要求(适当调整增删)。‎ 例 题:1.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4分)‎ ‎ 答:因为二人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相似的。(意思对即可)‎ 命题分析:这一题出得好,好在区分度比较明显。它看起来是送分题,学生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他们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 然而,对于“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的原因”,思维粗疏的考生可能笼统地回答“他们二人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之类;只有思维全面缜密的考生,才可能既“瞻前”又“顾后”,从而筛选出文中重要信息:二人“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有“相似”之处——“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 ‎2. 作者认为冰心是“世纪的见证人”,这是因为; ‎ 答:因为冰心经历了整个世纪的重大事件”。‎ 分析试卷第二语段第②自然段。‎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 这一段提供了两大信息。一为时间信息:“少年”、“青年”、“中年”;一为经历信息:“清王朝覆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年)离乱和忧患”。为什么要选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信息呢?因为题目中的“世纪的见证人”这一关键词给了我们提示。“世纪”隐含“时间”;“见证人”隐含“经历”。综合两方面信息,就能正确回答出“冰心经历了整个世纪的重大事件”的答案。‎ ‎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4分)‎ 答: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它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4.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答:苏东坡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解析】八九两段是提炼答案的答题区间。这显然应抓住相应文段中的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来概括,如第八段中“大起大落……却艰难玉成”“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第九段中“信笔纵情写华章”。‎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易错点】对“苏东坡取胜原因”的归纳不全面,不条理。‎ ‎5.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 答: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 意义: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 ‎6.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 答: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 原因:与瓦“能冲洗出乡村旧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二)方法点拨2:文章中心主旨、作者观点看法的概括 ‎ [问答形式]中心是什么,是如何体现这一主旨的,作者的态度是,蕴含的感情态度是…‎ ‎ 中心思想的归纳,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从分析标题入手,从分析材料入手,从分析首段入手,从分析文章中议论或抒情句入手,从分析篇末入手,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 概括的中心有一些常用的格式: ‎ ‎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 例题:‎ ‎ 1.本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请简要分析。(福建卷)《泪与笑》答:人生在世,哭笑本是人之常情,笑是快乐的表示,泪是痛苦的表现。但是,作者从中翻出新意:透过笑看到生的悲苦,揭示出笑的悲剧情调;透过泪看到生的快乐,揭示出泪的阳光意味。文章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表现出作者的机敏与睿智。‎ ‎ 2.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答: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 3.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广东卷)答: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 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答: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2分) 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2分)结合原文赏析。2分)‎ ‎ 5.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河南卷)答: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 6.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7.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重庆)答:(1)作者的情感态度: 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 ②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2)略 ‎(三)方法点拨3:层次结构 ‎ 问答形式:如何逐层写,结构层次是…,文章构思而言是…,请从结构的角度…‎ ‎ 思路1:从(由)…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 ‎ 思路2: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 例题:‎ ‎ 1.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答: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 2.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恩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答:母体——绵绵土——故乡 ‎ 3.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4分)(重庆)答:(1)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3)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4)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二、词语或句子含意理解命题方向(结合新语文活页讲解)或者“答题程序”破解现代文 ‎【解题指津】‎ ‎①确定词语或句子理解的阅读区域。‎ ‎②词不离句,根据词语本身意义推断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 ‎③句不离段或文,分析句子特征在语境中探求句子的内涵、深刻意蕴或联想义。‎ 答题模式:(词语本身意义)+语境义,叙述句子意思(技巧)+句中内涵、联想义。‎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类 ‎【命题角度】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 答题步骤为:‎ ‎①本义入手,追根溯源。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文中找到相关语境。‎ ‎②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 ‎③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找到答案。‎ ‎【命题角度】2.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 ‎【答题思路】‎ ‎ ①明确词语地位。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是主旨词。‎ ‎②分析结构抓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 ‎③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从体现几个层面的关键句子入手,抓关键词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3.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审清题意明区域。看清答案从段中找,还是从全文找。‎ ‎②整体把握,分清层次。给段落或文章分层次,找全词语的内涵层面。‎ ‎③锁定关键词。由体现词语层面的关键词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4.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结合文意定层面。结合文意,分清该词语包括几个层面的意思。‎ ‎②立足全文,锁定区域。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各个区域,锁定关键句。‎ ‎③归纳概括。从关键句中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关键词,归纳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5.需要概括含义要点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明确地位,审清题意。分析题干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段落中心词。‎ ‎②分清层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词语包含的层面意思,总结概括出含义要点。‎ ‎【命题角度】6.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指代义)‎ ‎【答题思路】‎ ‎①理解词语本义。所谓词语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理解其本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其临时含义。‎ ‎②圈定特殊语境。圈定特殊语境,即圈定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可能便捷地理解词语的临时含义产生的环境。‎ ‎③联系语境分析。联系特殊语境中所写的内容,如背景、目的等,进而分析其“潜台词”,恰当解释词语的临时含义。‎ ‎【命题角度】7.运用了修辞的词语(修辞义)‎ ‎【答题思路】‎ ‎①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 ‎②联系语境析修辞。任何修辞离开了具体语境,便不能发生作用,显出功能。故而,联系题干中要求解释的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有效阅读区间),分析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格。‎ ‎ ③瞻前顾后断深意。在有效阅读区间内,在该词语的前或后皆有对其进行直接阐释的句子、段落。抓住了这些阐释性语句、语段,便找到了打开词语修辞义大门的钥匙。‎ ‎④概览全文看表里。若在有效阅读区间内没有对须释义的词语的阐释性语句、语段,可联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上(表)写什么,实际上(里)写什么,而后由表及里,联系修辞方法分析该词的修辞义。‎ ‎【命题角度】8.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锁定有效阅读区间。根据题干提示,找到需要解释的词语在文中对应的位置,从而缩小搜索答案的范围。‎ ‎②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的相关区间中,一般都有与试题答案相对应的阐述性、表述性词语、句子。抓住它们,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内容。‎ 现代文阅读语句类试题解答技巧 ‎-第一类 ‎  考查方式:解释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或如何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  思维误区:牵强附会;掺杂技巧;概括片面。‎ ‎  技巧点拨:‎ ‎  所谓“含意”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命题者常常选取的重要语句包括:语句短小但含义丰富的语句,多与文章中心、作者思想感情有极大关系的语句,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的语句。‎ ‎  因此,考生做题时要主要采取语境分析法和比喻点染法。语境分析法是指根据语境来理解的方法,因为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找到充分的解释,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很容易得到答案。有的重要语句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比喻点染法就是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即可以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是用喻体来解释本体。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准其对应关系。‎ ‎  解题示例:‎ ‎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5题)‎ ‎  相关段落:‎ ‎  (1)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 ‎  解题分析:‎ ‎  (1)语句所在的段落是作者在描写了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后的一段议论,分两个层次,一是大西北充满悲壮,一是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坚强,学会坚强。分析“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一句,所谓“长不大”是指没有成熟、没有大西北的精神品格,“长大”指有了这些品格。其答案: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  (2)语句选自倒数第二段,这段通过大西北、南方的对比,表现北方有高阔天空、茁壮的生命绿洲等。由此推断作者认为南方没有北方的这种粗犷。‎ ‎  答案: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  -第二类 ‎  考查方式:赏析文中重要的语句或如何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  思维误区:答题片面,盲目扩充,妄加揣测。‎ ‎  技巧点拨:‎ ‎  题干中要求“赏析”重要语句,答题时就应注意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入手。‎ ‎  从“思想内容上”入手:‎ ‎  (1)联系本句的含义。(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例如:比喻的作用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感情,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对比,用什么与什么形成鲜明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表达效果是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 ‎  从“结构上”入手:‎ ‎  (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余秋雨《都江堰》一文,第一段为:“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先写祥林嫂死了,然后追忆祥林嫂生前的事。再或者“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做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还有的“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例如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蜇了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感”到“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  (2)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或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起“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渲染烘托气氛”,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 ‎  (3)语句位于文章末尾:“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  解题示例:‎ ‎  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2007年高考天津卷第19题)‎ ‎  相关段落:‎ ‎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 解题分析:‎ ‎  解答时要从对句子本身关键词含义的理解入手,要分析本句所采用的表达技巧以及本句所包含的作者情感。“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的是小花的顽强生命力。“灿烂”一词则表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  -第三类 ‎  考查方式:分析作者说文中某一重要语句的原因。‎ ‎  思维误区:东抄西摘,概括不全,总结失误。‎ ‎  技巧点拨:‎ ‎  所谓“重要句子”,一般是指:在篇章结构上,起总领作用的起始句,起收束、总结作用的收束句,起承前启后作用的过渡句;在句子内容上,能概括段落大意的中心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论点的主旨句、中心论点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寓意句。分析作者说文中重要语句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只从内容进行分析,不涉及艺术手法。‎ ‎  考生分析时要注意三点:(1)留心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分析本句的结构,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2)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3)关键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文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理解把握。‎ ‎  解题示例:‎ ‎  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  (2007年广东卷第17题)‎ ‎  相关段落:‎ ‎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  解题分析:‎ ‎  通观全文,文章是围绕着“我热爱泥泞”这一思想感情来铺写行文的,因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一句显然是本文的主旨句。从篇章结构上看,第四段描写了早春时光泥泞不堪的山村生活场景,并以独立段抒发了“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的情感。然后,再展开联想(“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因此,这一句在篇章结构上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  答案: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使人自然想起土地的广博和祖国的含义。‎ ‎  -第四类 ‎  考查方式:解释文中语句的重要词语。‎ ‎  思维误区: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照抄原文。‎ ‎  技巧点拨:‎ ‎  解答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类题,需借助有关词语知识,根据特定语境,对考查的词语加以揣摩、辨析。一般不涉及表现手法。具体说来:‎ ‎  1、从词语的本义出发,结合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特定的临时义。‎ ‎  2、确认相关语境的范围,分析相关语境的内容,揭示词语的含义。‎ ‎  3、利用上下文辨析词语的指代义。要辨析代词的意义,应该从代词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或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义。辨析那些非代词类词语的指代义,也应该利用上下文。一般说来,在这类词语的上下文里,一般会有阐释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到了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也就出来了。‎ ‎  总之,理解词语含义不要总停留在某个词上。要仔细把句子读完,根据全句的意思、邻近句子的含义甚至前后段落的段意确定语言环境,然后从这些语言环境中找出与词语相关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来推知词语含义。‎ ‎  解题示例:‎ ‎  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沉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2007年高考北京卷第19题)‎ ‎  相关段落:‎ ‎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  解题分析:‎ ‎  题目出在第一段末尾,答案却在倒数第四段里面。我们可从“‘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知道下文即是对沈从文“人生热望”即“理想”的一种阐释,从这段文字中提取有用信息组成答案即可。‎ 答案: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答题程序”破解现代文 郑桂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课程论博士,上海高中语文新教材副主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  一张语文高考卷,历来是由古文、现代文、作文三大板块。常听有经验的老师说,对付古文,只要功夫花到就行,对付作文,只要思路对头就行,唯独对现代文阅读没有把握。前几年,黄玉峰老师曾经讽刺过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题,说“文言文是读不懂做得来,现代文是读得懂做不来。”这话流传一时,被社会各界引为语文教育失败的证据,也被众多语文教师引为语文高考与教学脱节、现代文阅读教学无章可循的论据。‎ ‎  不少教师教现代文是依*题海战术,即让学生在做题中慢慢悟出对题目正确与否的感觉,原因却说不清道不明。这样的训练必然是少慢差费事倍功半。现代文阅读果真无法教吗,我并不这样看。我经常对学生说,中国有句俗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是中国人丑陋的一面——在任何制度面前、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生存的夹缝。不过这句话改造过来形容考试也是适用的,那就是“既然有考试,就会有应试,既然有应试,就会有应试技巧”。在学习总结许多名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揣摩出一套对付阅读考试的办法——建立合理的阅读应试程序。所谓阅读题答题程序,是在总揽考试意图、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并对试卷中的材料、题型、题量、题干、答案进行分解研究基础上的考试应答规则。“程序”讲得清楚,做得到位,经过一定训练可以成为学生的答题操作步骤。‎ ‎  建立合理的阅读应试程序的核心是研究考题,归纳出常见题型,总结清楚思考以及解答该题型的步骤。‎ ‎  本文谈的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说说这个词语(句子)的意思”、“某某一词(句子)的含义是什么”与“这句话的表达作用”这一类题型的应答技巧。这一类题目几乎是每一份考卷都会出现的题型,也是许多考生常常被扣去一点分数的题目,许多考生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扣去这一分两分而得不到满分。‎ 在这一类题目上想获得满分,首先要有以下知识储备:‎ ‎1 .我们应该关注的词语与句子是有限的。一篇高考现代文一般在1200—1400字之间,如果简单地以两个字为一个词语来计算的话,大概会有600多个词语,以10个字为一句话来计算,约莫有130句左右。我们审视这些句子,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的句子是不会考到的,或者说,我们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作为体现考点来考察的词语句子是很有限的。‎ ‎2. 我们应该关注的词语有: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或者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重要词语:1.第一自然段中的“低迷”指___。(2分)(2004年上海秋考);有深层含义的词语,或在具体语境中有引申义的词语:7.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2005年上海秋考《回望昨日的忧伤》);比喻等特殊词语:4.“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这一比喻中“密叶”的含义是________(2分)(2004年上海春考);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等作用的词语(关联词、指代词等)9.上文第⑤段画线句中的“那一个时刻”是指           。(2分) (2005年上海春考);3.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空格处依次填人的关联词语是(2分)A.虽更但B.既也而C.若 也 就D.尚 更 则(2004年上海春考)‎ ‎3. 我们应该关注的句子有:‎ ‎  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中心句:‎ ‎  15.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5分)[2004年上海春考《想北平》];‎ ‎  体现作品脉络层次的结构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 ‎  12.第④段中最能体现该段大意的句子是___。(2分)[2004上海秋考《我看舞蹈的美》];‎ ‎  内涵丰富的句子:‎ ‎  9.第(2)段中,作者说“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2004年上海春考《想北平》];‎ ‎  修辞佳句: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等:‎ ‎  14.从第⑥⑦段中,找出与下面句中“感到寂苦”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2分)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2004年上海春考《想北平》];‎ ‎  句式特殊的句子,逻辑怪句、倒装句等:‎ ‎  20.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5分)[2004全国卷《痛哭和珍》]‎ ‎  在这一类题目上想获得满分,其次,你还要区分不同题目的差异。词句的意思这一类题目只要表述清楚其意思,一般是浅层次的意思。词句的含义题除了讲清楚其浅层次的意思,还要分析其深层的内涵,要讲出其句外之意。句子的作用可以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内容上关注其含义,结构上分析其铺垫、伏笔、照应、过渡等作用。‎ ‎  在这一类题目上想获得满分,第三还要掌握思考这一类题目时的几个步骤,明晰这一类题目的答题要领:‎ ‎  1.还原:首先讲清楚该词语或句子的直接的意思,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意思“还原”——将词语或句子中的临时语境义还原为人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有时还要将句中指代词语的指代内容还原出来;‎ ‎  2.联系:联系上下句找到该句所处的最小的意义层次,思考它在该层次中的作用——内容或结构方面的作用。‎ ‎  3.表述:回答句子的含义这一类题目时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述,一是讲清楚它的意思,二是分析该句在它所处的最小意义层次里内容的作用,即对人物、事件等所表现出的作用;回答句子的作用这一类题目时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一是讲清楚它的意思,二、三句是分析该句在它所处的最小意义层次里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 ‎[考题举隅]‎ ‎2005年全国卷(1)《一日的春光》冰心 ‎  14.“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我们将“吞咽”一词的意思还原出来,它的词典义是“整个儿或者成块儿吞下去”,在文章里“吞咽”显然不是词典义上的“吞咽”,吞咽的对象是今年北平的春天,可以将“吞咽”理解为“享受、欣赏”之类的意思。“尽量地吞咽”就是尽情地享受和欣赏。由此可见,作者这样说是因为她特别喜爱春天。‎ ‎  该词语出现在“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一句中,而这句话是文章第一段,紧接着的是第二段“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到来之慢感到惆怅。这一层次是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 ‎  此外,第一段文字在文章中的地位之高自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需要联系到本文的主旨:作者表现对“一日的春光”的喜爱赞美之情,可知这句话强烈地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喜爱之情。‎ ‎  参考答案:“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喜爱之情。‎ ‎2005年全国卷(2)《春天的梦》苏叔阳 ‎  16.“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我们要把“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与“心灵上的迷雾”还原出来。‎ ‎  联系上下文。该段中的“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结合写作时间(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可以推知这里的“吹开了故都的城门”的“春风”是解放的春风,“心灵上的迷雾”是自己先前对前途的迷茫。‎ ‎  参考答案: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答对“故都的解放”给2分;答对“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给2分,意思对即可。)‎ ‎2005年全国卷(3)《张家界》卞毓方 ‎  14.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  解析:首先要还原“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意思,“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奖项中有很高声誉,一般只有最好的文学作品才能获该项大奖,这里比喻张家界的风景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联系下文,我们发现作者开始描述张家界的大美。由此可以将这句话的含意明晰出来。‎ ‎  参考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  总之,要想在高考现代文阅读考试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建立现代文阅读的程序是一件必须的事情,这也应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还是可以归纳出来的,其相应的应对策略也完全可以归纳出来。‎ ‎  一旦我们能够熟练使用这套程序,阅读的效率、考试的分数就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了,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说开去,文言文学习、作文训练其实都有各自的应对程序,当我们建立起这一系列的程序,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一件成效显著的的事情了。‎ 现代文阅读有两个奇怪的东西,一是除个别生字、词外,所有的字都认识,所有的字都认识,怎么还读不懂呢?这就麻烦了。不像古文,几个文字障碍一扫清,懂了。所以,人家说,这是“浅易的文言文”。高考从来没有“读懂浅易的现代文”的说法,这就难办了。文字障碍的扫清虽然也不容易,但是毕竟还比较单纯,多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就可以逐步解决了,而“所有的字都认识,还读不懂”,所缺的东西可能就多了,比如正确的阅读方法、分析鉴赏的能力,乃至于社会阅历、语文素养,无不有可能影响到对文意的正确而深刻地把握。那么,千头万绪,从何抓起?第二个奇怪的东西是某些文章我轻松就读懂了,别人读不懂;某些文章别人轻松就读懂了,我却怎么也读不懂。反映在考试上就是,有时某篇现代文阅读得分很高,才有点信心,下次可能输得很惨,得分很低,让人十分郁闷,觉得实在是难以把握,我怎么才能算真正提高了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呢?这说来话更长了,因为从读懂到得分,还要经过审清题干、筛选信息、组合加工、文字表达等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得分,这绝对不是可以一次就能讲明白,一次训练就可以解决的一蹴而就的事情。语文是需要小火“熬”的,火候不到,药效是不出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分析药性,然后按照正确顺序和适当间隔时间,以合适的比例把各种草药和适量的水放进熬药的罐子里,拧开炉子慢慢“熬”。还有火头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都是学问。这些也许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的揣摩、实践而学会的。 ‎ 我以为无论是什么文体、语体的文章阅读,最重要的是读懂,虽然什么是真正的“读懂”,可能是个难以界定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说读懂了李白的《静夜思》了吗?但我想,我至少可以明白它是一首思乡的诗应该是不会错的吧?所以我所说的“读懂”,就是一篇文章读完以后,至少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写什么的?”这个问题又包括两个问题:中心内容,作家的感情倾向。高考的命题实际上是从四个角度出题,即“写什么的”、“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写得怎样”。读完一遍,有人可能可以很快就能回答这四个问题,有人可能可以回答其中某一个、两个问题,有人也可能什么也回答不出,这就牵涉到快速阅读的能力问题,注意力集中程度的问题,所以很复杂。如果刨除这两个因素,那么,要想做题,至少应该努力解决第一个问题,即一篇文章读完以后,至少可以明白该文是“写什么的”?要养成这样的习惯,训练这样的能力,并且经过反复的、有意识的训练后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读完一篇文章以后,马上判断它是“写什么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倾向是什么?只有在对这个问题的正确把握后,去做题,才是明白地做题。明白地做题才会有根据,有正确的大方向,才会有一个基本的分数,而不至于凭运气。这样才算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在开始做题前要读两遍文章,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这第二遍可以不再是逐字逐句地阅读,而是一段一段地读,即以段为单元来阅读;可以一目十行,甚至只扫一眼,这完全取决于你的能力。但无论如何,扫一眼或回头想一想,都是必要的。‎ 那么,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在短暂的时间里准确判断该文是“写什么的”呢?问题也很复杂。如果可以允许我把这个问题简单化,那么我可以说是从文体特点入手,我一直以为“写法就是读法”,他是怎么写的你就怎么读,才能和作者想到一块去,才有望走进作家,读懂作品。有人说,“从思路入手”,也是对的,但是问题又出来了,作者思路在哪?于是有人教了许多把握思路的办法,但是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规律在哪?有的文章有语言标志,有的文章却很难有什么重要的标志。即使有“重要的语言标志”,它又没有标出来,我怎么知道那是重要的标志?所以还是一本糊涂帐。所以,与其说“从思路入手”我觉得还不如说“从文体特点入手”,因为文体虽然在文章学专家那里种类也是无限的,但就高考而言毕竟还是有数的,就是常见的那几种。文章之所以可以分为不同的文体,就是因为它们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个“不同”的地方,是同一文体下的不同文章的共同之处,所以总还是有些规律可以把握。我们的着力点也就在于熟悉并进而习惯这些“不同”,从而找到作者思路,循路走进文本,去弄明白作者写了些什么,以及他对这些事物持什么态度。‎ 我们先来看“现代散文”。那么,散文的文体特点是什么?是“形散神不散”吗?我以为这只是对其基本特点的一种强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应该说,散文是文体特点最不明显的一种文体了,有时候我们甚至把不是小说、诗歌、戏剧、应用文之外的文字都称作散文。当然,作为上海高考的第二篇阅读,我们基本可以确定选文一定是文学体裁,这样范围又要小一些。即使是这样,它的种类仍然很多,如写景的、状物的、说理的、文化的等等。但在我看来,不管是何种散文,从写法上来看,总有一个触媒,也就是激发作者灵感的某事、某物、某人、某景等。然后由此生发、联想开去,情感、思想的线索渐渐明晰,要抒发的、要表达的内容便得到充分地抒发和表达。所以,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扣住作者情感的“触媒”,然后顺着他的联想、生发的思路,就基本可以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了。如吴冠中先生《画里阴晴》里的“桃花,我立即记起……”的“桃花”,准确一点说,应是“湿”的桃花,就是作者写作的触媒。由此引发关于中国画风格的思考,中西手法的比较,以及自己的艺术探索和艺术追求等内容。这样就把握住了思路,并进而基本把握住了文章的基本内容。《流浪的二胡》是以二胡在江南的“流浪”‎ 为触媒,联想到二胡的历史、适合表现的内容、成就这种乐器达到最高境界的音乐家等内容,从而讴歌一种来自低层的精神。《桥》一文,触媒自然是“小桥”,由此联想起与小桥有关的各种人生,最后赞美了“质朴的小桥”“用宽容与坦诚,支撑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引渡一颗颗饱经忧伤的心灵,引渡平平凡凡的人生”。通常情况下,起承转合,欲擒故纵,半遮半掩,欲说还休等等都是散文家的常见“伎俩”,一般情况下,不到结尾是不露“真章”的。所以从章法上看,还是“图穷匕现”的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关注结尾来把握主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离谱的,只不过,有时候结尾并非直抒胸臆,比如“以景结情”等等,最终还是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分析、概括。 ‎ 我们来看看历届上海高考题中的现代散文阅读。‎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19分) ‎ 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色调里,或者说它们都含蕴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与“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 ‎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适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 ‎10.文章开头说,“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作者的心情是 。(1分)‎ 答案是:欣喜或喜欢(与“遗憾”相反即可)。‎ 细解:作者的心情可以从两个方向推断。一是通过分析第一段中写景文字。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通过作者眼中的景可以推断他此刻的心情。那么,我们来看作者眼中的景是怎样的: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浓酣”,“闪亮”,“分外娇柔”等,透露出作者的欣喜与兴奋。另外,作者在后文说“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作为一位画家而不是一位游山逛水的旅游者,自然会因阴天而高兴,这是“主人”所难以体会的。‎ ‎11.对于“湿”,作者既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渊源,试分别用一句话加以说明。(4分)‎ 作者的独特感悟:‎ 传统文化的渊源:‎ 答案: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 中国画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 细解:按照上海卷的习惯,一般命题是按照段落的顺序的,所以,通常可以按顺序确定答题的筛选区域。本题即是如此,答题的有效信息应在第二自然段。首先我们来搜寻作者的独特感悟。读下来我们发现,在这段文字里,前面“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色调里,或者说它们都含蕴着墨色了”这些内容都是对现象的描述,而“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是对这些现象的概括,即是作者的独特感悟。而“传统文化的渊源”在这句话里: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这样答案很自然地就筛选出来了。基本是照抄。‎ 于是,有同学心里嘀咕,这样照抄原文会不会被扣分。不是说不能“照抄原文”吗?我认为这句话要辨证地看,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如果明确“用自己的话回答”、“请概括说明”、“请阐述理由”等等,那么肯定不能照抄。还有,如果搜索出来的信息是形象的语言,恐怕也要将之抽象、概括出来。还有的时候,要点比较分散,那么也要概括,否则,照抄下来,就是大段文字,等于还要阅卷教师为你再加工一次,那肯定要扣你的分了。而像这道题目完全可以有现成的结论性的语言可供筛选,反而应当尽量使用原文。‎ ‎1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水彩画是水墨画的变种。‎ B.作者对“江南不宜画油画”的说法有不同的见解。‎ C.西洋画崇尚阳光,不表现风雨。‎ D.文章的中心,是为了说明阴雨美要胜于晴日美。‎ E.“默看细雨湿桃花”,写出了桃花强烈的色彩感。‎ F.写“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其主要作用是反衬。‎ 答案:B F。‎ 细解:A项是以偏概全,原文是“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B项正确,原文是“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适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从“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等句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江南不宜画油画”的说法是有不同的见解的。C项断章取义,原文是“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只是“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而已,表现还是表现的。D项对文章中心的判断失误,如上所述,本文的中心是阐述自己兼收并蓄的艺术追求。E项错夸大事实,原文是“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只是形象突出了,并未说色彩更强烈。F项正确,原文是“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一个“但”字一转,意味着作者是以“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衬托“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只不过是从反面衬托,所以是“反衬”。‎ ‎ 13.文章说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意在说明 (2分)‎ 答案:阴和晴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二者可以并存。‎ 细解:原话是“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这是个假设复句,但因为“阴与晴”中确实“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所以实际上是肯定语气。这里还有个比喻,属于暗喻,“鱼和熊掌”指的是阴与晴中所体现的两种审美趣味。作者以为“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那么也就是说“阴与晴中所体现的两种审美趣味是可以并存的”。这道题目说起来还是理解表达怪异的句子。‎ ‎14.作者喜欢画阴雨天的景色,并有自己的风格,这与他长期接受水墨画和 的文化传统熏陶是分不开的。(1分)‎ 答案:中国诗歌。‎ 细解:这虽然是个填空,但需要做的逻辑推断却相当复杂。首先,看这个种属:水墨画和 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其上位概念,所以填“中国传统文化”之类的就算错了。再看,前面的引导语“作者喜欢画阴雨天的景色,并有自己的风格”,因此“油画”是不能填的,那么可以填“水彩画”‎ 吗?作者明明说“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两个概念有交*,不能并列,再说其上位概念是“文化传统”,而不是绘画传统,所以填绘画品种都不是很合适。那么,从文中看,作者还受什么“文化传统”影响呢?那就是“中国诗歌”了,无论是开头的“默看细雨湿桃花”,还是中间所谈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都可以看出作者对古诗词的熟悉、研究以及深受影响。‎ ‎15.文章末尾说:“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仔细体味这句话,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评价。(60字左右)(5分)‎ 答案:内容:(1)艺术创作贵在不断创新,终生孜孜不倦地探索(2)继承传统,借鉴外国,博采众长(意思对即可)(2分)形式:幽默、比喻、反语、拟人、说俏皮话、委婉……(2分)文字表达(1分)‎ 细解:要求对这句话“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评价”,其实还是要求探讨结尾这句话的特点,这种题目几乎年年都出现。‎ 所谓“内容”指什么?指的是表达某种意思的一段文字,所以必须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形式指什么?指这句话的衣服,即语言形式。内容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所以还是要先从语言入手。“还拿不定主意”,是真的“拿不定主意”吗?上文说,“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适用”,所以并不是什么“拿不定主意”,而是兼收并蓄,是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这是反语,也是一种委婉、谦虚的表达。再联系“头发都灰白了”一语,可见,其探索的孜孜不倦,其终生不渝。画笔落在画布上,却用了“定居”、“落户”等词,所以是拟人手法,而“水墨之乡”是暗喻,把一种绘画品种喻作一片乡土。文学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修辞格”,一种是“幽默律”。刚才分析了句中存在的“修辞格”,如果从“幽默”角度考虑,还可以说“幽默、说俏皮话”等。‎ 说是评价,其实是鉴赏。只要鉴别、欣赏其内涵和语言特点就可以了。较好的回答如——‎ 参考示例一:内容上表达了作者犹豫矛盾的心态,但这种犹豫并不矛盾,皆源于他对两种审美观兼容的追求。形式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选择复句,语言幽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示例二:这句话用形象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作者追求艺术时既有矛盾又乐在其中的感受。艺术本身就没有公式,为其花费一生,贵在用心,又何必拘泥于油画还是水墨 ‎ 2003年春季高考试卷—— ‎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5题。(18分) ‎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辘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③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④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⑤‎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他的《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寒春风曲》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听松》流浪着的也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注】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无锡人。 ‎ ‎10.第②段写的是:不同地域不同风貌注定了各种______具有不同的个性。(2分)‎ 答案:乐器。‎ 细解:原文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结合“各种_____具有”这个句式,只能填一个可以被“各种”修饰可以做中心语又可以被“具有”陈述的词语,就是“乐器”。‎ ‎11.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比拟 B.比喻 C.排比 D.对偶 E.借代 ‎ 答案:B E。‎ 细解:“比喻”一般都可以发现,“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是暗喻,又是“反喻”,中介词是“那不是”,喻体是“开放的花”,本体是“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误选对偶的多,而对偶的特征有五个:字数相同,词性想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出现重复的字。所以,虽貌似对偶,实则很勉强。但是有借代,“金粉”原是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这里代指使用这些金粉的女子,以部分代整体,所以是借代。‎ ‎ 12.用以下的句型仿写一个句子。(3分) ‎ 例: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绵长。‎ ‎_____________之于______________,恰如___________之于_____________。‎ 答案:(注意内容、句式)‎ 细解:仿写之前必须对例句做技术分析。本题提供的例句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恰如”,是一种比较,类比;一是“之于”后对象相同,“江南”;一是注意“延伸词”(诗意绵长)与前面描写对象的协调。‎ 示例一:羌笛之于边疆,恰如杨柳飞雪之于边疆一般的魂牵梦萦。‎ 示例二:龙井之于杭州,恰如西湖美景之于杭州一般的婉约优雅。‎ ‎13.为什么作者认为二胡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而属于“百姓黎民、俗子凡夫”?(3分)‎ 答:_______ ‎ 答案:因为二胡不适合表现声色犬马、绮丽繁华的生活,而适合表现平民百姓的悲苦、无奈和坚韧。‎ 细解:答题的区域在第四段,在该段作者说“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即“声色犬马、绮丽繁华”不是二胡表现的内容。“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只适宜表现“贩夫走卒、商贾戏子”的悲欢、愁苦。整合以后就是“因为二胡不适合表现声色犬马、绮丽繁华的生活,而适合表现平民百姓的悲苦、无奈和坚韧”。要回答“为什么”,所以开头是“因为”。‎ 前面在探讨到底该不该照抄原文时说过,形象的表述要抽象出来,零星的信息要概括,这道题目的解答就是如此。‎ ‎14.有人说,这段文字优美流畅,但有点消极悲凉。你是怎么看的,请说说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注意理由、语言)。‎ 细解:“文字优美流畅”是指语言,“有点消极悲凉”是说基调、情感、思想。那么到底如何呢?可能会是见仁见智的,所以命题者也没有提供参考答案。但是,从用词、造句、修辞、结构等角度分析,“‎ 文字优美流畅”应该算是“的评”,这没有什么问题。悲凉吗?从对低层人生活的揭示,对旧中国深重灾难的描述,从这些方面考虑,格调确实是“悲凉”的,但并不消极。原文结尾说:“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所以,可以说是:悲凉而不消极。‎ 示例一:我认为在“优美流畅”的文字背后,“流浪的二胡”体现的是一种奋进、抗争的精神。因为“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示例二:我认为该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虽然是悲凉的,但是并不消极。说起“悲凉”,是因为文章始终以略带伤感的笔调表达了平民的悲苦,生活的无奈,时代的沧桑。说起“不消极”,是因为“流浪的二胡”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 ‎15.根据文意,对阿炳作一简介。(50字左右)(4分)‎ 答案:身份(盲人艺术家、民间艺人、二胡作曲家、演奏家等)、生活年代、主要作品、作品风格。‎ 细解:所谓简介,是一种说明性的文字,“人物简介”需要介绍“生平、籍贯、成就”等。而作为“阿炳”的简介,我们需要介绍其“身份、生活年代、主要作品、作品风格”等。确定了这个框架后,我们再从文中搜寻信息,包括注释。‎ 示例一: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无锡人。生活于20世纪上半叶,是我们著名的民间盲人音乐家,代表作有《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等,乐曲婉转幽咽,沧桑悲凉。‎ 示例二: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或盲人艺术家、民间艺人、二胡作曲家演奏家),江苏无锡人。代表作品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他的音乐作品,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未完待续)‎ ‎2003年上海高考试卷—— ‎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6题。(19分) ‎ ‎①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江南烟雨里,北国迷茫风雪中,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就那么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 ‎ ‎②然而,这一撇,曾经跨越了多少危崖峭壁,急流险滩,茫茫岁月,给行路人带来希望和信心,向着遥远的彼岸不停地追索着。 ‎ ‎③小桥是一道凄美的风景。那瘦骨伶仃的支柱,那宽宽窄窄的桥板,临水兀立,幽独而自怜。是谁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又是谁小桥人独立,望尽天涯路? ‎ ‎④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在那细雨蒙蒙,柳色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相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这似海的深情,不仅让桥下的流水为之动容幽咽,以至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历尽人生坎坷的南宋诗人姜白石过垂虹桥时诗兴大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小桥,演绎了几多凄切曲折的人生故事。 ‎ ‎⑤然而,小桥上伫立最多的应是无尽的离愁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板桥,霜桥,不仅是路的延伸,也是一种乡愁的具象。而马致远的秋思小令,更是道尽了天涯游子的凄苦情怀。眼前是小桥流水的幽静环境和安居其间的人家,而自己的故乡却还在山重水复的迢迢远方,不正衬出旅人的奔波不定,以及由此引发的羁旅愁思? ‎ ‎⑥当然,小桥还是一种闲适与静远。你看那位归隐诗人,当他带月荷锄归,又在桥下清且浅的溪水里濯足,洗去躬耕的汗尘与劳累,洗去一腔旷达的胸臆,然后邀邻呼友,或斗酒吟诗,或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小桥载着他陶然自乐的心境,载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与气节。 ‎ ‎⑦‎ 就这样,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成为一幅幅千古不朽的诗画。这里,除了小桥本身的古朴、空灵的气质,还因为小桥总是与流水舟楫、渔歌号子,以及岸边的草屋农舍、牧童短笛紧紧相连,拓印出一幅古老凄美、宁静闲适的田园风景画。那些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在官场失宠、情场失意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心走荒村野店。一座苍古的小桥,可以慰籍他们饱经沧桑的心灵,又是散怀写意的最美笔触,还是寻求哲理禅意的去处。张继进京赶考落榜之后,驾一叶小船到姑苏城外枫桥边停泊。在那悔恨煎熬的不眠之夜,那秋月,那乌啼,那红枫,那渔火,那江桥,正与寒山寺钟声,撞击在张继的心坎上。于是他推枕头而起,摸黑写下了“枫桥夜泊”四字,成就了一首流传千载的好诗,让世世代代的游客有了一方寻梦的去处。而当代诗人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 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更是深沉含蓄地道出了人与桥之间乃至宇宙万物之间息息相关、互为依存地哲学意蕴。 ‎ ‎⑧世间有太多地坎坷不平,惟质朴的小桥站立在江流天堑,用宽容与坦诚,支撑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引渡一颗颗饱经忧伤的心灵,引渡平平凡凡的人生。‎ ‎11.“摩诘”是唐朝诗人________的字,苏轼称赞他的作品“ ”。(2 分)‎ 答案: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细解:涉及到“重要作家”的字,何为“重要作家”?某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开一代风气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作家?从这里可以得到些启示。另外,文学常识还包括著名的文论格言,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等。‎ ‎12.第①段中“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一”的含义是 。(2分)‎ 答案:简单的外形,朴实的品格 细解:第一段先说其“简素、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品格是“简朴。”接着又说其“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造型是简单的。所以答案是:简单的外形,朴实的品格。另外,从层次上看,最好分为“外形、品格”两个角度。因为概括的描述都是形神兼备的。‎ ‎13.第④段中“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的原因是(3分)‎ A.灞桥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 B.诗人与友人在桥头依依惜别。 ‎ C.诗人写下的送别友人的诗篇。 D.细雨蒙蒙柳色新的渭城春景。‎ 答案: C 细解:这个题目误答为B很多。题目问的是第④段中“‘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的原因是”,注意,是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百代之下依然有机会仰慕不已,而不是问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的什么,所以,只能是C。‎ 题目似乎简单,但很绕。‎ 三、句子技巧命题方向 ‎【解题指津】‎ ‎①找出句子用了什么技巧。‎ ‎②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 ‎③结合文章分析句子技巧的表意作用。‎ 答题模式:确认句子表达技巧+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 四、行文表达作用命题方向 ‎【解题指津】‎ ‎①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②明确段落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③结合段落位置及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解答。‎ 答题模式: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五、句子或文章赏析命题方向 ‎【解题指津】赏析句子技巧的方法见第三种命题方向介绍的方法。文章赏析:‎ ‎①明确问题的答题方向,多从主旨、构思、立意、选材结构等方向作答。‎ ‎②分析赏析特征的作用。‎ ‎③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题模式:表现上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对“审美鉴赏性试题”,要求我们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 ‎【例】1.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分)‎ ‎【例】2.2006年湖南卷第20题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可供参考的赏析角度均为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别为“谋篇布局”“联想的运用”“景物描写特色”,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应熟悉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本文的实际内容进行恰当的较为深入的分析。赏析时,考生应扣住文章表达方面的要点,既可作比较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突出特点作比较深入具体的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并能叙评结合,都是符合要求的。‎ 从谋篇布局的技巧来看,我们可以思考:选材前伸后延,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剪裁别具匠心;文章以参观鲁迅故居的游程为外部线索,以追寻精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为内部线索,两条线索互为表里,相互映衬;开头与结尾先抑后扬,前后照应,思想和情感逐层推进。‎ 从联想的巧妙运用来看,我们可以思考:山川的壮美与我心中的“巨人形象”融合在一起;目睹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脑中出现“勇士的雕像”;牧歌式的田园风光,使“我”联想到鲁迅所想望的“好的故事”。三处联想都自然贴切,意绪贯通,层层推进,有力开拓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从景物描写的特色来看,我们可以思考:移步换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虚实结合。‎ 六、探究性命题方向(结合新语文活页讲解开放探究题目的答题方法与步骤)‎ ‎【解题指津】‎ ‎①阅读文中找准一个切入点,并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深入地分析与评价。‎ ‎②见解力求独到,读出不同,写出个性,张扬灵气;论点力求深刻,不要面面俱到,只求一点深入。‎ ‎③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结合文章提供的背景材料作适当地具体阐述,透过现象看本质。‎ 答题模式:叙述+分析+评价。‎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步骤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达题出现在试卷的第Ⅱ卷,是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考试学生对这道题普遍存在着畏难心理,历年高考这道题的得分率也都偏低。于是一些语文老师认为在这一考点上投入太多时间得不偿失,不如把精力转向那些更能见效的考点上去。诚然,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无所作为,但从应试的角度看,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该拿的分拿到,应该是有可能的。如何让学生把该拿的分拿到呢?笔者以为以下几个环节在平时阅读训练中是不容忽的。‎ ‎⒈阅读时要勾画圈点。‎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阅读时对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题目、反问句、设问句、独立段、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有意义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语句、抒情议论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词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阅读现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 ‎    如果是记叙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别致”二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点;如果是议论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它是该段的分论点;如果是说明文首段,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    ★抓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琐忆》首段中的“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   ‎ ‎    ★抓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问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中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上文,“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启下文。‎ ‎    ★抓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风景谈》在每幅画面后面加上了一句或两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文字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    ★抓警句。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如:《包身工》最后一句话:“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组句子既蕴涵着作者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无限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警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认识能力。‎ ‎    ★抓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    ★抓感情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三段中的“‎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 ‎    ★抓特殊句。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点,才能够准确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开了裂”都是后置的定语,分别修饰“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无路,沦为乞丐了。‎ ‎    ★抓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叠出,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声,这些比喻形象贴切,新颖生动。‎ ‎★抓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语段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热爱之情。‎ 如1997年高考题现代文选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画出这些句子,那么在回答第26题“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就能快速确定答题方向了。‎ ‎⒉审题时要一字不漏。‎ 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它的价值的,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 ‎①看问题。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1999年高考题第23题设置了两个问题:“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由于考场上的紧张,就有考生在做这道题时将第一问题漏答了,也有的考生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结果只能是漏答的不能得分,合而为一的也至多得到一个问题的分。‎ ‎②看要求。题目上除了提出问题外,往往还对考生答题作出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如2003年高考题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其中的“结合乡士情结”就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而高考这道题的参考答案也正是紧紧围绕“乡士情结”这四个字来组织的。‎ ‎③看分值。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须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而每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点数应是能被总分值除尽的。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点只能是1个,2个或4个,不可能是3个。如2003年高考题第19题分值4分,答案要点刚好4点,第20题分值4分,答案要点两点,第21题6分,答案要点是3点。‎ ‎④看有无字数限制。题目中如果有字数限制,那么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数,清楚了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意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当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数少得太多,因为这样恐怕会遗漏要点的。题目中如果没有字数限制,那就要尽量多答点,阅卷时多出的要点是不扣分的。‎ ‎⒊确定答案所在区域。‎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答案所在区域确定错了,那就会全盘皆失了。确定答案所在区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有时题目上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如2003年高考题第20题的题目是:“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在这一题目中就明确指定了答案所在区域是“第三段”。‎ ‎②根据高考命题原则确定区域。高考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 ‎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 ‎③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的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 如2002年高考题第19题,题目是:“愈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我们先找出“万分的兴奋和感激”在文中的相应位置,这样答案区域大体确定在第二节。这句话的原句是:“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从句中的“这”这个指代词可以看出,答案应在此句的上文找。在这里,指找词帮了我们的大忙。再如2002年高考题第21题,题目是:“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我们首先找出“唐突地劝慰他”在文中的位置,在第三节,我们再看第四节的首句是“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句中的“何况”这一关联词是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是要更进一步说明“劝”的原因,因此第四节也应在答题范围之内。如果不注意“何况”这个关联词就很可能遗漏答案要点了。‎ ‎⒋精心组织答案。‎ 确定了答案所在区域后,剩下的事就是组织答案了。组织答案时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①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考生是应该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的,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也都是对原文中相关词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题时决不能脱离原文材料作出想当然的答案,应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 ‎②弄清答案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增强用逻辑思维解题的意识。因为文学性文章尽管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取胜,但在解题时却绝不可被情感左右,凭感答题,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据的从文中整合出答案。如2002年高考题第19题,题目要求回答伯牙“万分兴奋感激”的原因,那么答案和问题之间应是因果关系。有的同学答:因为他遇到了知音,所以万分的兴奋和感激。答案本身确实是因果关系,但与题干问题对照,就会发现这个答案等于没有回答,或者说是答非所问。还有的同学照搬了上面的句子,即: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个答案确实与题干问题有了因果关系,但试想一下,一个弹奏者弹出的一支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思能被别人领悟和熟稔的现象多了,为什么伯牙“万分兴奋感激”呢?其实是因为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一般人是听不懂的。所以答案中还应把这一点归纳进去才能和题干问题形成完整的因果关系。‎ ‎③选择合理的表达形式。答案的表达形式是用句子还是用短词?是用单句还是用复句?是用偏正短词还是用动宾短词?这些都得由题干问题决定。‎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如2003年高考题第19题题目是:“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指出“童年的烙印”所指代的内容,仔细研究一下“‎ 童年的烙印”的语法形式,发现它是名词性短语,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答案的语法形式也应是名词性短语。而高考命题组所提供的答案也确实是几个名词性的短语。‎ ‎⒌复查验证答案。‎ 这个环节往往被考生忽视,事实上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答案拟好后首先要做的是验证一下所答是否是所问,防止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要通过复查来发现并更正拟出来的答案中的病句、错别字。在这里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在试卷上答题前最好先拟个草稿,否则辛辛苦苦思考出来的答案语句不通,错别字耀眼,那岂不可惜?‎ 我相信,只要我们克服畏难心理,在以上几个方面加强训练,我们的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达题在高考中的得分率一定会有所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