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冲刺训练
2013年高考历史冲刺训练(2)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咬文嚼字》杂志认为右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2. 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曾说,“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其意在表明( ) A.无产阶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的必然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需要调整 D.战争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 3. 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右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 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 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 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 4.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5.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6. 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 7.读下图漫画(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 A.该图片反映了苏联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探索 B.其背景是欧共体的成立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主要原因在于美苏“冷战”给苏联造成经济压力 D.其学习的效果是纠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 8. 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9.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0. 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斯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B.实行通货紧缩 C.建立联邦储备银行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1. 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 ①缓和社会矛盾 ②扩大内需 ③降低失业率 ④提供社会保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2. 下图是二战以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世界市场的拓展 ③利用科技发展新兴产业 ④知识经济的出现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3. 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当时法国 A.运用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C.采用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模式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14.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评论马歇尔计划说:“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段话表明马歇尔计划( ) A.包含军事援助的内容 B.为遏制苏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揭开了“冷战”序幕 D.转变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组织 15.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不结盟运动 C.北约 D.华约 16.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A.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 C.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 17.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将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描述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这种局面在历史上最早形成于(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B. 联合国成立时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时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18.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全球化问题做了如下分析,你认为表中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新航路开辟 世界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不同地区实现同步发展 C 二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建立 遏制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D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对依赖 19. 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 ( ) A.建立深圳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 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 “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这一天,人们分别在西非沿海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拍下了日食照片。这些照片证实了关于宇宙的一种新理论。"材料中所说的“新理论”是指 ( )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21.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衬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2. 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的那么透。”下列作品与这部小说属予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A B C D 23. 文学具有社会性,与政治是相伴而生的。下列几幅世界名画与社会转型有关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 下列音乐作品中,符合“寓有诗意,注重情感表达,并且充满了幻想”这一流派特点是( ) A.《第三(英雄)交响曲》 B.《天鹅湖》 C.《第九(合唱)交响曲》 D.《时代在改变》 25.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26.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00字左右)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敗了《我们的新经济玫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笫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2分)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6分)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2分)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4分) (3) 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4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3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4分) 参考答案: 1. 【解析】A 1871年法国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因此“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A项符合题意。 2. 【解析】B 考查观点的理解、提炼的能力。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是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的革命,而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是指十月革命,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注意题干中的:注定。 3. 【解析】B 1921年国内战争已结束,排除A项;C、D两项中的农业集体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排除C、D两项;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正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4. 【解析】B 考查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中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可知为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此即让步)发展生产力。 5. 【解析】A 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材料中的做法就属于农业集体化,A项符合题意。 6. 【解析】B 斯大林模式与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都属于经济模式,不存在哪一个更先进,只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就是好的,A项错误;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过早地终止了,C项错误;D项说法与事实相反,D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B项正确。 7. 【解析】A。本题考查冷战格局。欧洲共同体市场是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的,它是由一些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材料图片中“窥探”表现了赫鲁晓夫的探索。 8. 【解析】B 此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取信息“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可以看出其措施具有绝对性。 9. 【解析】B 材料显示生产率的增长55%远远超出工资2%的增长,这样工人就无力购买产品,于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严重,B项符合题意。 10. 【解析】C 从材料中的“银行、信贷和投资”“ 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通货”,可知罗斯福采取的措施与银行有关,即建立联邦储备保险银行,C项正确。 11. 【解析】A 罗斯福新政为老人、病人、失业者等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A项符合题意。 12.【解析】D。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故不符合本题时间范畴,应排除。其余三项根据所学可知均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13. 【解析】B 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材料中的“计划”“指导性”等信息表明法国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B项符合题意。 14. 【解析】A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又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其目的是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控制西欧、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揭开了“冷战”序幕,故排除C。B、 D两项与史实不符。 15. 【解析】B 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不愿介入美苏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宗旨原则是非集团化原则,强调和平共处。 16。【解析】C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C项符合题意。 17. 【解析】D 题干强调的是美元的地位。《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D项正确。 18. 【解析】D。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A、B、C三项中的推论均错误,A项错在“开始了”;B项错在“同步发展”;C项的“遏制”一词表述有误。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对依赖,故正确选D项。 19. 【解析】D 根据材料中的限定词“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可以确定该事 件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A、B、C三项是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不能称其为进入新阶段。答案为D。 20. 【解析】B 题干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拍下了日食照片,说明了物质运动的时空相对性,这符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观点,答案为C。 21. 【解析】A “收音机改变了一切”即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指领导人的统治被迫越来越民主。A项符合题意。 22. 【解析】C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从材料中“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可知该著作属于现实主义作品。A、D两项属于现实主义,B项属于浪漫主义,C项属于现代主义。故答案为C项。 23. 【解析】B。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本题关键之处在于了解几幅历史名图的内容。图一是《马拉之死》,产生于18世纪,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状况;图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图三是《格尔尼卡》,产生于20世纪,反映的是法西斯主义的残暴;图四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产生于19世纪后期,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农民的悲惨境地,也是与社会转型有关。故①②④正确,答案为B项。 24. 【解析】C 从题干“寓有诗意,注重情感表达,并且充满了幻想”说明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特点。A项属于古典主义音乐作品;B项属于民族主义音乐作品;C项是浪漫主义作品;D项属于现代主义摇滚乐作品,故答案为C项。 25. 【解析】D 从题干看,反映了人们关注电影艺术的思想内涵,起到了唤起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故答案为D项。 26. 【解析】本题属于小论文式问答题。材料观点主要有从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不论采用哪种观点,解答时要做到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评分标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参考答案如下: 观 点 史 实 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 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 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 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 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 会带来了许多弊端。 环境污染 贫富差距 金融危机(欧债危机) 2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各国不同经济体制的认识和评价。第(1)问的“退却”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回答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时,要注意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目的和内容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联系教材知识比较容易回答,解答“如何体现”要注意“农业方面”和“混合经济”这两个限制语。第(3)问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表现: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 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巩固苏维埃政权。 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 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 2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欧关系。第(1)问可联系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等内容回答。第(2)问要注意四个限制语“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然后再回答影响。第(3)问第一小问要仔细阅读材料,从美国的本质意图角度思考态度和理由。第二小问美欧关系可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角度概括。 【答案】(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 (2)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3)态度:压制。 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特征: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