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考前辅导实用资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散文考前辅导实用资料

基础保分课 主观题7大热考题型建模——从题型上个个击破 题型一 理解(赏析)重要词语、句子 理解(赏析)文中重要词语和理解(赏析)文中重要句子是高考散文常考的题型,也是《考试说明》(2019年)新增加的考点要求。‎ ‎1.理解(赏析)重要词语 理解重要词语,侧重考查一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指代义或临时义或隐含义。所以特别要结合整篇文章或上下语句(段)来阐述词语的含义。‎ 赏析重要词语,则需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挖掘其艺术特色及所达到的表达效果。‎ ‎2.理解(赏析)重要句子 理解重要句子可以从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两个方面入手。表层含意指文本中的显性信息,深层含意指文本中的隐性内涵。‎ 赏析重要句子,则需在理解句子含意的基础上,挖掘其艺术特色及所达到的表达效果。‎ ‎[思维建模]‎ ‎1.理解(赏析)重要词语 基本原则 依据具体语境,避免望文生义 解题方法 ‎(1)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来理解词语含义,甚至有时要将与此词语相关的句子搜集归纳在一起进行集中分析才能把握其含义,如下面[典例1]“窗子”就需此法。‎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特别是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3)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含义。如《荷塘月色》中对“颇不宁静”的理解,就需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 ‎(4)依托修辞挖掘词语含义,特别是对于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的词语,一定要挖掘其背后的意思及达到的效果。‎ ‎  2.理解(赏析)重要句子 基本 原则 拆分+综合(“拆分”指把句子拆分开来进行部分分析,“综合”指在部分分析之后进行整体分析)‎ 解题方法 理解重要句子 主干浓缩法 对于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要善于抽出主干,明了大意,然后分析其修饰语、限制语这些关键词,这样把握句意就不难了。‎ 作用定位法 文中的重要句子主要指起始句、总结句、衔接句、主旨句、情感句、矛盾句、警示句、引用句、修辞句等等。弄清句子在文中或语段中的地位、作用,弄清句子的修辞意思和效果,对理解句子有重要意义。‎ 语境阐发法 理解语句不能脱离语段和文章,要善于抓住句子所在的段落,考查其相邻语句的隐含信息及其与该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勾连,从而准确把握和阐发语句的含意。‎ 事例推断法 文章中的事例引用部分虽然不像中心句那样明确地表现文段的主旨,但中心句绝不是孤立的,特别是所要理解的句子的思想或感情并不明朗时,就必须结合与句子相关的事例、引用材料等来推断。‎ 赏析重要句子 ‎①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基本内容,并简要概括。‎ ‎②分析遣词造句的特点和修辞手法,指出其表达效果。‎ ‎③分析语句表现了何种思想情感。‎ ‎④分析语句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何作用(不一定是必须的)。‎ ‎[应用体验]‎ ‎[典例1]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窗子以外 林徽因 ‎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②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③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④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⑤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⑥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⑦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问题]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一、据“模板”析题 要理解“窗子”的意思,需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关于“窗子”的描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阅读原文可以发现,第②段写“我”看到铁纱窗外面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第③段提到铁纱窗、玻璃窗,第④段写“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都在窗子以外,第⑤段写书房窗外的情形:这几段提到的窗子都是具体的。第⑦段写即便是出门在外,也“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这里说的就是心理上的“窗子”,结合全文来看,这心理上的“窗子”就是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二、据“范式”答题 ‎[答题格式] 概念本义+语境义(手法、修辞等)‎ ‎(形成正式答案,看答题是否条理规范) ‎ ‎[参考答案]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典例2] (2019·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四堡雕版 冯骥才 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那么,谁救四堡呢?‎ ‎[问题]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2分)‎ 一、据“模板”析题 ‎(1)首先要明确表现手法,“猜想”如花似锦,运用了比喻;“如花似锦”与“灰飞烟灭”又形成对比。然后考虑“如花似锦”的“猜想”指什么,显然,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的繁盛充满了美好的想象,这想象像“花”“锦”一样,而实际上,“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这使作者美好的想象破灭了。(2)叙述对象是“历史”,却用了“走”这个动词,拟人手法显而易见,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流露出作者的惋惜和对过去的怀念。‎ 二、据“范式”答题 ‎[答题格式] 表达形式(手法、结构)+表达内容(情感)+表达效果,即:抓技巧+析内容+明效果 ‎(形成正式答案,看答题是否条理规范) ‎ ‎[参考答案]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 题型二 分析形象 ‎[思维建模]‎ ‎1.分析人物形象 ‎(1)将人物放在文中具体事件和描写中去把握形象。‎ 正面描写:语言、心理、动作、神态、外貌、细节等。‎ 侧面描写:正衬、反衬。‎ ‎(2)作品中经常有议论、抒情,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 ‎[特别提醒] ‎ 鉴赏人物形象,要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归纳,首先要概括人物的典型意义,其次要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 ‎2.分析物象 ‎(1)要抓住物象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色彩、声音、气味、质地等。‎ ‎(2)分析物象内在品质,包括内涵、本质、精神。‎ ‎(3)作者寄寓在物象上的主旨、思想情感(爱、憎、喜、恶)。‎ ‎(4)理清物象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5)分析塑造物象的表达技巧(象征、对比、衬托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等)、常见修辞手法。‎ ‎[特别提醒] ‎ 分析物象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选取文章中与物象特点相关的形容词,概括事物的形象特点;二是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鉴赏分析物象。  ‎ ‎[应用体验]‎ ‎[典例3] (2019·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杨人家 刘之蔚 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 ‎“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 ‎“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 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 ‎[问题] 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4分)‎ 一、据“模板”析题 解答人物形象题,要认真阅读文本,注意描写人物的言行、神情等语言,从中归纳出人物性格。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代的内容进行概括,要抓关键词语,如“憨憨地”“豪情和大度”等。文中作者初次见到老代时,对老代的外貌描写显出淳朴的特点;在作者与老代商量钱和包饺子时老代的语言都显出憨厚的特点;“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可看出老代的豪爽和大度。‎ 二、据“范式”答题 ‎[答题格式] 总说形象特点+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形成正式答案,看答题是否条理规范) ‎ ‎[参考答案] ①憨厚,没有生意人的精明,“我”问他饭钱,他不说具体数字,只说昨天有人给了60元;②淳朴,“我”和他谈好饭钱60元,给他一张票子,他有点不好意思收,“我”强行给了他。(答“淳朴、憨厚、豪爽、大度”等,结合文本分析即可)‎ 题型三 品味语言 ‎[思维建模]‎ ‎1.词语锤炼:看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等。‎ 作答模式:文中“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句式选用:看有无连续使用的短句,或长短句结合;有无对偶、排比等整句形式,或整散结合;陈述句与感叹句;反问句等。‎ 作答模式:(1)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2)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节奏感强,音节和谐,有助于抒情。(整散结合: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有变化,语言灵动多变)‎ ‎3.表达技巧 ‎(1)某种修辞手法 作答模式: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借代、引用、双关、设问、反问)的修辞手法,如××,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等)。‎ ‎(2)某种表现手法 作答模式:某部分运用了对比(白描、象征等)的表现手法,如××,使语言鲜明、婉转含蓄。‎ ‎(3)从人称使用角度 作答模式: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如××,使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抒情性。‎ ‎4.语言特色 平实质朴、通俗自然;清新朴素、生活气息、泥土气息;华丽典雅、字字珠玑;含蓄隽永、有感染力;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夸张讽刺;音节铿锵、韵律和谐、节奏明快;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等。‎ 作答模式: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华丽典雅,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等),如……。‎ ‎[应用体验]‎ ‎[典例4] (2019·上海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湖 殇 熊久红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问题] 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分)‎ 一、据“模板”析题 解答此题,首先可从限定语段中明确鉴赏的角度,比如修辞手法、遣词用句、语言特色等,如第⑫段中“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其次要结合文本分析是如何运用此手法的,最后指明运用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如排比手法具有“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更强烈,使文章的语气更通畅、更流利”的效果等。‎ 二、据“范式”答题 ‎[答题格式] 概括语言特点(从用词、句式、修辞、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举例分析(扣文本抓关键词,联系主旨、情感析作用)+指出效果(运用术语)‎ ‎(形成正式答案,看答题是否条理规范) ‎ ‎[参考答案] 这几段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下列特点: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更强烈,使文章的语气更通畅、更流利;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艾比湖比拟为人,从而让读者将心比心,更真切地体会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更强烈地表达作者对破坏环境者的愤怒;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委婉地对这些文章进行批评;④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由此及彼,由人联想到鸟,联想到鸟面临的灾难,使环境被破坏的恶劣影响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⑤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鸟要“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这个让人惊心动魄的问题,让读者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使文章能更好地打动读者。‎ 题型四 赏析技巧、手法 ‎[思维建模]‎ ‎1.先分析文章的内容,从内容中概括提炼出具体的表达技巧、手法。‎ 如联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讽刺、悬念、照应、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寓褒于贬等。‎ ‎2.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技巧、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3.用自己的话来评价运用这种表达技巧、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作用。‎ ‎[应用体验]‎ ‎[典例5] (2019·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问题] 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 一、据“模板”析题 旅途中所见集中在第一段,连草都少见,不见飞鸟,可见景色荒凉。三、四段则描写了甘森充满活力与生机勃勃的一面。这样,途中单调荒凉的自然景物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由此可以看出运用的表现手法为对比、衬托类,衬托以对比为基础,但比对比更为深刻。其作用要联系主旨来思考,主要是突出了对“甘森”的赞美之情,起到了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据“范式”答题 ‎[答题格式] 第一种:技巧(手法)+如何体现这种技巧(手法)+表达效果 第二种:内容概括+技巧(手法)+表达效果 ‎(形成正式答案,看答题是否条理规范) ‎ ‎[参考答案] 途中自然景物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生机勃勃。运用了衬托手法。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 题型五 结构线索 ‎[思维建模]‎ ‎1.分析散文的结构,重点把握体现结构思路的关键语句,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句段作用如下:‎ 首句(段)‎ 点题,开门见山,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点题,言有尽而意无穷,余味深长。‎ 转承句(段)‎ 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 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 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 时空连“线”‎ 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 因物取“线”‎ 散文中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反复出“线”‎ 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 以情导“线”‎ 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导出文章的线索。‎ 定“神”看“线”‎ 阅读时先从散文的“神”——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 ‎[特别提醒] ‎ 线索作用 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另外,线索作用因线索不同而有区别,如线索是物象,则另有物象方面的独特作用(如象征、呼应作用);线索是情感,则另有使散文情感浓郁,不断深化等作用。‎ ‎[应用体验]‎ ‎[典例6] (201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 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问题] 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一、据“模板”析题 本文主要写了闻到的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通篇都围绕“气味”着笔,所以“气味”为本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将各家的气味贯穿起来,描写了比邻而居的各家或实打实,或浮华等不同的生活状态、生活风格,作者对此的感悟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表达出作者对各种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 二、据“范式”答题 ‎[答题格式] 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形成正式答案,看答题是否条理规范) ‎ ‎[参考答案] (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题型六 概括内容要点和主旨 ‎[思维建模]‎ ‎(一)概括内容要点题 ‎1.读懂文章,把握思路 首先要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只有把文章大意读懂了,在归纳概括时才不至于找不到方向。‎ ‎2.确定区间,整合答案 首先,根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再根据题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词语锁定具体的“信息块”,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 其次,在整合信息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 ‎(二)概括主旨题 ‎1.从重点句段上找突破 ‎(1)抓标题与文体(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哲理类);(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的句子。‎ 因为这些重点语段,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主题思想。‎ ‎2.从表达技巧上定情感 ‎(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描写分析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会作者情感。‎ ‎(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会作者情感。‎ ‎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思想发展上寻意图 ‎4.从结构文脉上明主旨 ‎“文脉”主要指线索性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逻辑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显示了文章情感与理性思维的推进。在理清“文脉”的基础上,用合并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题。‎ ‎[应用体验]‎ ‎[典例7] (2019·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 “猪娃子耶,回来哟!”‎ ‎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问题] 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一、据“模板”析题 文章先通过人们见面的问话以及养猪卖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乡下人对粮食的珍惜之情。然后写大机器时代,人们看到的是食物而不是粮食,因此就对粮食没有了敬意。文章最后三段,作者先回忆了祖父对粮食的虔诚之心,然后写一家人对粮食的珍惜,最后写粮食成了我们的灵魂。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对粮食的歌颂,表达了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情感。至于联系现实谈看法,可以通过分析现代人对粮食的态度,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作答。‎ 二、据“范式”答题 ‎[答题格式] 本文通过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观点,抒发了作者……感情。‎ ‎(形成正式答案,看答题是否条理规范) ‎ ‎ [参考答案] 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题型七 探 究 ‎[思维建模]‎ ‎1.鉴赏类探究 ‎(1)特点:就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特色、主旨思想或相关需要思考的问题进行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解题方法:读懂题干,明确角度,依托文本,鉴赏分析。‎ ‎2.评价类探究 ‎(1)特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2)解题方法:弄清原文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并作一定的分析概括。‎ ‎3.看法类探究 ‎(1)特点:对文中的某个话题或与本文相关的某一生活现象谈自己的看法。‎ ‎(2)解题方法:先明确自己的看法,再谈理由,要摆事实(结合文本),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要做到看法明确,举例恰当,表述清楚,言之有理。‎ ‎4.联想类探究 ‎(1)特点: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谈文章给自己认识事物带来的影响或启发。‎ ‎(2)解题方法:不仅要紧扣文本,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生发联想,做出回答。‎ ‎[特别提醒] ‎ ‎(1)不能脱离文本,观点要来自文本,理由同样不能离开文本。采取“观点+论述”的方式答题。‎ ‎(2)开放性的题目,首先表明态度和观点,然后在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有时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阐释。‎ ‎(3)答案要明确,观点要鲜明。‎ ‎(4)分层回答,分条列举。  ‎ ‎[应用体验]‎ ‎[典例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温暖照亮 赵 玫 在很寒冷的冬天,窗外是风的吼叫。而在风的吼叫中,你更切近地听到的,是家中火炉里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响声,于是心不再荒远。一种被温暖包笼着的无以言说的幸福,是一种踏实的心情。有火。火的热和火的光,陪伴着我们的生命。从此哪怕走进寒夜。这便是我在北方的冰冷冬季到来的时候常常会有的一种感觉。在风中穿行的时候,当冰天雪地,当寒风刺着肌骨,只要一想到家中的火炉,即刻会有一份温暖的慰藉。于是渴望火的味道,更渴望煤炭燃烧着发出的那种诱人的声音,还有炉火中跳跃着的那么美丽的蓝色的火焰,燃烧着,温暖。 ‎ 女儿最喜欢的童话,是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而让她伤心难过的,是那火柴发出的一束又一束小小的短暂的光焰。在那个美丽而又凄切的故事中,火光便是温暖,便是希望。火光中会有烤鹅,有祖母的慈爱,还会有那棵绚丽的圣诞树……而当火光熄灭,便是寒冷的长夜,便也是生命的终结。没有光亮。漫长的黑暗和死亡。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挨着无尽的凄凉与哀伤,于是悲悼生命的消逝。在以色列,有万千祈求和平的人们高举起手中的蜡烛,向为推进和平进程而献身的伟大战士拉宾默祷;而在英国,在肯辛顿宫前,在鲜花中为美丽的戴安娜王妃送行的那首永恒的安魂的挽歌,便是她生前最爱的《风中之烛》:“永别了,英格兰的玫瑰,你的一生就像是风雨中的蜡烛,而今烛光已尽……”明亮与温暖,可以说是人类的根本所需。从最古老的那个原始部落开始,当人类有一天终于被火光照亮,从此便害怕黑暗,怕火的熄灭、烛光的熄灭、生命的熄灭。所以普罗米修斯盗得火种,便是盗得温暖与光明,便是盗得生命与未来。 ‎ 所以家中生着火炉,所以能在火炉前享受温馨。今天很多的家庭都已经被现代化的暖气设备所武装,而我们所执着的依然是很古老的火源。没有不好的心情。尽管有时候收拾火炉是一件很辛苦很操劳的事情,但我却从没有为此而抱怨过。我常常说喜欢家中有一炉火的感受。我甚至喜欢伺候那一炉火,喜欢为那火的燃烧而不间断地添煤添柴。我喜欢从窗外的寒冷中感受我身边的那一团火。我喜欢看蓝色的火焰怎样在炉中一点点地奔涌起来,欢腾跳跃,更喜欢时常闻到炉火有时候会发出的那特有的味道,在宁静中屏息静听那如歌般温暖的响声。火炉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不太在乎家中至今没有暖气,心很平和,仅仅是为了一种火的感觉。 ‎ 然而在一些饭店的辉煌的大堂或是在一些美国家庭明亮的客厅里,我却常常会看到那种古老的壁炉。无论壁炉取暖的方式怎样古老落后,甚至壁炉所散发的热度远不能达到今天人们取暖的标准,但是壁炉的那种形式却被人们执着地保存了下来,哪怕是在那些最现代的建筑中,而且,它们竟然被装饰得越来越构思精巧。壁炉上那些被精心雕镂出来的美丽花纹,还有那些被刻意安排过的燃烧的方式:被堆积的木柴中不断闪烁的火光,而那火光竟然也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走到很近的地方,才知道壁炉中的一切全是仿真的,没有真正的火焰。那红色的光芒和细碎的响声其实都是用电制造出来的效果。如此逼真,甚至在那样的一番虚假的火边,还摆放着那些用以调整火势的古老的铁棍和火钳。于是我问自己,在如此现代化的今天,美国人又何以如此装饰温暖?后来才体会出,其实仅仅是为了一种感觉,一种怀旧的心情,一种对火的迷恋,一种对远古燧石取火时代的图腾式的崇拜和追溯,一种在人们的头脑中徘徊不去的观念,一种对于光明的渴求,对于黑暗的恐惧和一种对于生命的无限向往…… ‎ 仅仅是为了一种心中的感觉,而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幸运地拥有着这一份感觉,被温暖照亮。我写作。守着火炉,便是守卫着这份感觉。我总是时不时地从桌前站起来去看望那火,小心而勤奋地侍奉它们,以使那火总是能不停地燃烧,不停地散发出光与热。我在为火炉的操劳中坚守着那一份关于火的观念。我每每在看到了那火焰时总是满怀欣喜,一种好像是源自于生命深处的欢娱。我甚至盼望着黑暗降临,夜深人静,而唯独我的火光在长夜中闪亮。那时候,我便会独自坐在火炉旁,打开书,听窗外风的呼啸,被柔和的温暖拥抱着。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境?于是,生命便真的有了附丽,有了依托,更有了动人的色彩。 ‎ 多么好。在漫漫寒夜中,被温暖照亮着……‎ ‎[问题] 本文题目为“被温暖照亮”,也有人将本文题目注为“怀想火炉”,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简要阐述理由。(6分)‎ 一、据“模板”析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的作用,透过它,可窥知中心。我们可以通过联系文章中心,来分析命名的原因。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阐述理由。结合文本,主要是结合文中对火焰、火种、火光、火炉的描写,以及文章的选材和主题来阐述理由。‎ 二、据“范式”答题 ‎[答题格式] 摆明观点(启示)+结合文本分析论述 ‎(形成正式答案,看答题是否条理规范) ‎ ‎[参考答案] 观点一:我认为以“被温暖照亮”为题更好。①文中的炉火,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象征。除写到了炉火,还写到了火焰、火光、火种、虚假的火焰等,它们都能给人一种“被温暖照亮”的感觉。②文章始终围绕“被温暖照亮”来选材、组织文章,以“被温暖照亮”为题,比以“怀想火炉”为题,更能直接点明文章中心。‎ 观点二:我认为以“怀想火炉”为题更好。①火炉在文中是作者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作者抒情的载体,火炉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怀想火炉”为题,比以“被温暖照亮”为题更简明、更醒目。②文中的火焰、火光、火种、虚假的火焰等,它们和炉火一样,都只是一种感觉,炉火完全可以代替他们。以“怀想火炉”为题,能更好地揭示文章的中心。‎ ‎[“散文7大热考题型”解题技法练]  (时间:60分钟 满分:5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天 湖 海 桀 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玄虚,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年轻,更美丽,更温情,像一位静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 她是苍茫中一块精湛的碧落。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蒙蒙的天际……‎ 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生存的环境只有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和仙灵的水上。‎ B.“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一句借写别人的想法,实则表现的是天湖具有另一种独特的美。‎ D.这篇散文以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而独具魅力。‎ 解析:选A A项,天湖的特异不是主要表现在她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山和水,而是她古朴、安谧、空灵、和谐等优美动人的意境,这些才给作者以深深的生命感悟。‎ ‎2.(分析段落作用)文章以“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解析:注意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答案:①与文章开头部分“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遥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天湖的深沉怀念,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 ‎3.(赏析表达技巧)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 解析:注意从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两方面去找。散文的写作手法一般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修辞手法涉及的范围很广,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文句)理解和分析。‎ 答案:①直接描写,绘形绘色,写出了天湖的清澈、静谧、古朴而神秘之美;②运用比喻、比拟手法,将天湖比作“液态的翡翠”“天然的水墨”“静默的仙女”“皎洁、安宁的满月”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天湖纯朴、柔静之美;③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天湖的开阔、明净、静谧、安详与都市的拥挤、污染、烦杂、喧嚣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了天湖迷人的优美景色。(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画夜诗雨 王逸竹 ‎①虽是暮春三月,天气依然有些许清凉,可以用“淅沥以萧飒”来描述此时屋外的风雨之声,虽为细雨,然“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②晚饭过后,我伫立于阳台,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个世界真是无处不充满着哲学的光芒。在那嘈杂的雨声里,远处通往池塘的排水渠里的急湍,呼号奋发,如千军万马厮杀,金铁之声不绝于耳,令人精神亢奋,而身前的纷纷雨丝却又默然无声,使人顿起柔腻之感。‎ ‎③我非常享受那清新的风夹着霏霏细雨洒在脸上的感觉,从小就喜欢,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忧愁感,我会在花季的年龄唱着《爱与哀愁》,那歌词的第一句“走在风雨中”是那么切合我的天性。那雨温柔润泽的感觉不仅令我忧伤,也会让我轻松,我深沉地拉动胸中的风箱。顿时感觉到我的每个细胞都复活了,我的肺似乎也蓝了,紧接着全身也都蓝了,这是一种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感觉,是御风而行的感觉,我忽然有了“来吾道夫先路”的豪情。‎ ‎④夜幕徐徐降落,昏黄的路灯也亮起来了,雨细了些,在昏黄的路灯下,像一片朦胧的雾霭,但是很薄,很轻,像青纱,像女人的面幂。此时的天空已经变成紫罗兰色,在东边霓虹街灯的辉映下,色调由西向东逐渐偏暖,像是哪位国画大师用侧锋在生宣上写了几笔,氤氲,弥漫而渐变,但是水痕依然清晰可见,书卷气十足,可是这毕竟是纯自然的造化杰作,无论哪位大师造化在手也不可能画得这么自然,因为大师的作品毕竟是人为的,有太多的斧凿痕迹,而造化是天然去雕饰的。‎ ‎⑤‎ 在这梦幻一般的景色里,听着耳旁那屋檐下雨滴击打不锈钢管的天籁,真是一种无上的享受,我真怀疑俞伯牙当年是因为钟子期病亡之后,没有知音才破琴绝弦的。有哪位真正的音乐家听到如此冲虚的天籁,还敢狂妄自大呢?真正伟大的人,都是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我想牛顿当年否定自己的科学成就,转而研究神学也是与此不无关系的。‎ ‎⑥天固然是远景,但又似乎是近景,因为它包容着我们,无处不在,仰头即在眼前。在天底下,极目远眺,远处一片混沌,似乎蕴藏着无穷的黑暗,又似乎蕴藏着无穷的秘密,只有依稀可见的微弱光线稍稍给人以希望,那是梦的眼睛。‎ ‎⑦中景,是郁郁葱葱的树,还有几棵依然光秃的不知名的大树,犹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佳丽,一旦得到君恩雨露,便尽情舒展,尽态极妍。‎ ‎⑧离我最近的就要算是池塘了,此时,虽然已是春雨初歇,然而,那沟渠依然是瀑布依然,已然不像先前看得那么清晰,在右边路灯的光辉映照下,那激流与水面撞击一瞬间的飞花碎玉依然清晰可见。只是池塘的水变得幽幽的,阴阴的,沉沉的,加上那棵高大秃树的狰狞可怖的倒影,不免让我以为这个池塘就是通往地狱的入口,只是在微风偶然吹皱一池春水的时候,才会稍稍闪烁着粼粼的光芒,由于光芒是反射昏黄路灯的光辉,所以那闪烁的光芒中略带了点儿昏黄色彩,混沌的,疲惫的,怅惘的,犹如清晨上班路上所看到的一双双惺忪的眼睛,看得出来,这个世界已经疲惫很久了。‎ ‎(选自“散文网”,有删改)‎ ‎4.(分析段落作用)请简析第②段的作用。(4分)‎ 答: ‎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弄清段落的内容,再看具有哪些一般性的作用,然后结合文章从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内容上,使作者由眼前的雨景联想到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2分)(2)结构上,此段起到了对下文作者哲学思考具体内容的统领作用。例如明与暗、远与近、荣与枯等的辩证思考。(2分)‎ ‎5.(概括形象、赏析技巧)请简要概括作者描绘的夜景特点,并分析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的。(4分)‎ 答: ‎ 解析:特点概括抓住关键词“朦胧”“色调偏暖”“自然”“天然去雕饰”“混沌”“疲惫”“怅惘”等。“分析如何描写”一般是考查手法题,先确认手法,再分析如何运用和表达效果。比喻如“像一片朦胧的雾霭,但是很薄,很轻,像青纱,像女人的面幂”;典故如伯牙子期等。‎ 答案:(1)特点:自然清新,轻柔温暖;朦胧混沌,疲惫怅惘。(2分)‎ ‎(2)手法:作者在文中引用了《爱与哀愁》歌词、《阿房宫赋》《秋声赋》等古诗文,写出了夜的深沉氤氲,使文章的文化感厚重;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和高山流水的典故,写出了雨夜的清新自然,使语句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2分)‎ ‎6.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回答问题。(6分)‎ ‎(1)(赏析技巧手法)分析第②段画线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3分)‎ 答: ‎ ‎(2)(理解重要句子)理解第③段画线处的含意。(3分)‎ 答: ‎ 解析:第(1)句中的“默然无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柔腻之感”则反映了作者的感受。理解第(2)句含意的关键是扣住“忧伤”与“轻松”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从表面看是矛盾的,却是作者内心真实的写照,而“胸中的风箱”则比喻内心的起伏。‎ 答案:(1)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和通感等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夜雨”的独特感受,湍流涌动,令人精神亢奋;细雨无声,使人顿起柔腻之感。(3分)‎ ‎(2)“忧伤”是指天性忧愁,多愁善感,雨温柔润泽的感觉,令我忧伤。“轻松”是指温柔润泽的细雨使我精神复活,御风而行,豪情顿生。“忧伤”与“轻松”看似矛盾,却是作者内心真实的写照;“胸中的风箱”比喻内心的波澜,“深沉地拉动”是指作者面对“夜雨”有了深沉的哲学思考。(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横岭苍茫 李 御 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上山斫柴,汗流脊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山民们也知道。在山寨的火塘边,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席话:“现在不缺想当官的,也不缺能当好官的。但还是缺能真心实意与百姓摸爬滚打,一起做点事的。我从山里出去,又回山里,也算是返璞归真吧。”几经风雨霜雪,如今油茶林已经硕果满园,而他却长眠在了其人生所拼力冲刺的油茶林。‎ 在横岭,山民朋友争相给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一位名校毕业的女生,自愿来到横岭深山的学校当教师。亲友不理解,水土不服,被毒蛇咬伤,她也没有退却。我特意去学校造访,可惜正赶上女教师去山外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未能谋面,却在橱窗里读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儿歌:“山有形,山有道。你喊他答应,你走他不跑,冬去春来就不老。”“山儿高,山儿陡,山儿就像个乡巴佬。一坐几千年,高高低低都知道。”我在橱窗前徜徉吟叹,一点点走近山区老师与可爱的孩子们。‎ 横岭就是如此。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看天观云的老人。但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面对横岭苍茫,我似乎读到了很多,却又心静如水,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神示吧。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品味语言)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答: ‎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赏析的对象,是局部还是全篇;然后明确鉴赏的角度,再明确答题的步骤;最后结合具体内容作答。从修辞角度来看,“清晨……午间……夜晚……”使用排比,“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使用比喻,“呵护于你”使用拟人;从选材角度来看,“清晨……午间……夜晚……”,选用不同时段横岭景物的特点。‎ 答案:①抓住不同时段横岭景物的特点(1分);②运用排比、比拟、比喻手法(1分),表现了横岭昼夜变化的自然之美(1分);③表达了对横岭的喜爱和感激(1分)。‎ ‎8.(概括内容要点)横岭给了“我”哪些滋养,使“我”永远牵绊于那片热土?(4分)‎ 答: ‎ 解析:题干问的是“横岭给了‘我’哪些滋养,使‘我’永远牵绊于那片热土”,这是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先浏览文本,在题干中找到引文的内容,然后依据分值进行概括;对于本题,首先应找出“滋养”内容,然后找“‘我’永远牵绊于那片热土”的文字,最后进行概括。‎ 答案:①历练了“我”的人生;②增长了“我”的见识;③解除了“我”的饥渴;④给了“我”精神慰藉和心灵自由。(每点1分)‎ ‎9.(分析文章结构)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父母官”和都市来的大学生?(6分)‎ 答: ‎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首先应到文中找到题干中涉及的内容,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与主题的关系。文章倒数第三段写到“家乡的‘父母官’”,倒数第二段写到“都市来的大学生”,这两者有个共同点,都具有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这些共同点是横岭发生巨变的原因,预示了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答案:①“父母官”和大学生的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1分),体现了横岭孕育滋养万物的大爱性格(1分);②揭示了横岭发生巨变的原因(1分),预示着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1分);③丰富了题目的内涵(1分),使“苍茫”厚重的人文意蕴具体可感(1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4分)‎ 采 春 乔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 ‎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 ‎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⑨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 ‎⑩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选自《散文百家》,有改动)‎ ‎10.(理解重要句子)结合语境,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4分)‎ ‎(1)好啊,春来了!(2分)‎ 答: ‎ ‎(2)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2分)‎ 答: ‎ 解析:理解句子的含意,不仅要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本身的表达特点,还要结合相邻句段分析。(1)“好啊”直接抒情,是针对“春来了”而言的,“!”表达强烈的感情,整个句子表达了对春天终于来临的喜悦之情。(2)“辛弃疾的春花”指的是辛弃疾的词句“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是赞美辛弃疾的词句生命力强,一直流传至今。‎ 答案:(1)经历冬日煎熬后,对春天终于来临的喜悦。(2分)‎ ‎(2)对词人将春意凝为诗歌、传承后人的赞美。(2分)‎ ‎11.(品味语言)散文的美往往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第④段的语言特色。(4分)‎ 答: ‎ 解析: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需从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考虑。“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运用了比喻、对比手法;“哈呀”运用了口语;“软软的,柔柔的”运用了叠词;“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句式整齐。‎ 答案:①多用口语、俗语;②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③多用叠词,富有节奏音韵美;④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每点1分)‎ ‎12.(探究题)“采春”一词极具形象性,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丰富内涵。(6分)‎ 答: ‎ 解析:从文中筛选有关“采春”的内容,再加以概括。相关信息在第⑥段“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第⑧段“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第⑨段诗人“采回来的春天”。最后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①春天里展放肢体,释放浊气(采春气);②来到野外,让身心获得春天的气息(采春意);③将春的气息融入心里,熔铸成诗(采春情)。(每点2分)‎ 强化增分课 主观题5大失分探因——从共性上面面关照 散文相比其他文体,考点比较多,且考查的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度不是很明显,传统的复习套路就是按考点不厌其烦地逐一过滤筛查,但常事与愿违,结果往往是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其原因是没把握住考生失分的深层原因——考生失分不是失分在“点”上(对考点的把握上),而是失分在“面”上(对散文文本特征的把握上)。通过近几年阅卷来看,无论散文的哪一考点,考生均因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问题而导致失分。所以,二轮复习本书从共性上总结答题注意点,更有利于考生宏观掌握答题技能,优化答题思路再增分。‎ 常见失分点(一) 审题不准,答非所问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畬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节)‎ ‎[问题] 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尝试答题]  ‎ ‎[析错因·明误点]‎ 样卷 错因分析 ‎  考生答非所问,原因是审题不准确。题干明确要求“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时要“结合全文,简要概述”,考查的是其“魅力”,不能等同“特点”,“魅力”应是云和梯田独特的特点,即吸引人、引发人喜爱甚至思考敬仰的方面,而考生答成了云和梯田的一般特点。(得分:0分)‎ ‎[参考答案] 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③山水与耕地完美交融,体现中国农人的智慧。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 [点迷津·创高分]‎ 认真审题,答问一致 ‎1.抓提示语,定关键词 命题人往往煞费苦心,在题干中安排提示性的语言,指导考生准确答题。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分“明示”和“暗示”两种:“明示”(如“结合××段”等)明确提示有效的答题区域;“暗示”(如“魅力”指什么)明确答题的方向。读懂暗示是答好题的一大法宝。‎ ‎2.揣摩命题意图,避免答非所问 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三个方面。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但却是最为关键的,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审题时明确了命题意图,就猜中了命题人想考什么,就能准确答题。‎ 常见失分点(二) 思考不深入,有表无里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南无雪 刘长春 ‎①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②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③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 ‎④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⑤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⑥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来。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⑦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做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问题] 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 ‎[尝试答题]  ‎ ‎ [析错因·明误点]‎ 样卷 错因分析 ‎  考生答案有表无里,原因是思考不深入、不全面。作者写“江南无雪”表达出的遗憾之情,仅为表层情感,深层次为对环境的担忧;写童年雪景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不仅表达出对雪景的热爱,更为主要的是希望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文章最后写想象中的夜饮赏雪,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答案仅仅停留在对雪本身的思考,未作深层次的探究。(得分:2分)‎ ‎[参考答案]  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 ‎[点迷津·创高分]‎ 多维思考,多角分析 ‎1.审题时换个方式 对于题干要善于将其转换一个问法来审视,这样就可能加深对题目命题意图和考查点的思考。比如上面题目可变换为: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这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2.作答时要多方开掘 ‎(1)“先表”不忘“后里”的作答模式要遵循 作答时一定要先将字面表层的信息(含义、意蕴、情感态度等)提炼出来,然后再考虑深层信息。‎ ‎(2)局部语境和文章主题“双考虑”‎ 考生答题时要考虑局部语境,因为这是答题的出发点,但是也要关注主题思想,因为散文形散神不散,一切都离不开“主题”这个大限制,这个“限制”是文章之根,同时也是题目答案的来源之一。‎ 常见失分点(三) 答题不规范,角度缺失 ‎[典例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问题] 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尝试答题]  ‎ ‎ [析错因·明误点]‎ 样卷 错因分析 此类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第11段,从第13段来看,作者将迷路又找到路的过程比喻为游子回归母语环境的感受,强调的是一种“返归家园”的安全感。“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在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引出下文的议论。样卷(一)的答案不够规范,明显遗漏了结构上“呼应题目”这一角度,也没有明确点出“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样卷(二)的答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使用规范术语,该生答案要点①②其实分别是从结构上和内容上来回答的,但是答案中却没有明确地表述出来,另外要点①“结构上”也遗漏了“引出下文的议论”这一要点。‎ 样卷(一)得分:2分 ‎ 样卷(二)得分:3分 ‎[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点迷津·创高分]‎ 强化解题系统思维 ‎1.构建知识体系,掌握答题要领 二轮复习时考生对掌握的知识,比如句段作用,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的作用等,在头脑中要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答题时有章可循。‎ ‎2.强化思维模式,引领答题思路 比如,解答作用题一般要求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角度考虑到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结构角度可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 ‎3.恰当运用答题模板,规范组织答案作答 ‎“答题模板和解题思路”可参见“基础保分课”。‎ 常见失分点(四) 缺少归纳意识,没有上位概念 ‎[典例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问题] 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6分)‎ ‎[尝试答题]  ‎ ‎[析错因·明误点]‎ 样卷 错因分析 ‎  作答本题,可以从层次分析入手。本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为中心句,领起全段,下设三个层次,分别从应酬、应对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以及追求艺术性三个方面展开阐述,这三个方面正是“老毛病”形成的原因。‎ 样卷(一)的第二、三、四点,其实都属于第二点原因。样卷(二)的第二、三、四点,都属于第三点原因。这只是简单罗列,而不是科学概括。‎ 从阅卷要求上来看,这两个样卷答案均只是答出了一个要点,故只能给2分。(得分:2分)‎ ‎[参考答案] 古代诗人为应酬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 ‎[点迷津·创高分]‎ 留主舍次,寻找“上位”‎ ‎1.留主舍次 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加以扼要叙述,不是照抄原文,也不是简单地摘录词语组合,而是一个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把主要的、本质的属性提取出来的过程。‎ ‎2.寻找“上位”‎ 归纳概括题,要有寻找“上位”概念的思想,所谓“上位”概念,就是文章中的每句话每一段都有它的意图所在,这个“意图”就是“上位”概念。比如,根据原文中“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我们可以找到它们的上位概念,即“艺术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概括。‎ 常见失分点(五) 文本意识不强,脱离原文 ‎[典例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花 事 潘向黎 ‎①三月里,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到花园一看,母亲种的贴梗海棠开了。白色的,很柔,花瓣圆圆的,很润,是江南娇小女儿态,居然冲寒而来,让人心头一热。连续两个月反反复复的病好像好了起来。‎ ‎②三月底,樱花开了。特地去复旦南区看,原先最大的一株,不知道为什么少了很粗的一枝,不知道是台风刮断了,还是砍掉的。这一来就不成气势了,一瞬间的失望几乎变成气愤。真是不如不来,不来的话,这里的樱花在记忆中照旧浮一片云霞。‎ ‎③可是若是不来,待到花期过了,肯定以为是人辜负了花。谁知却是花辜负人。可是那么美妙,那么短暂,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 ‎④四月中旬。竟不知道自己住的小区里有樱花。就在后面一个自行车棚前面,有三大棵,是日本晚樱,似乎又叫八重樱的,一棵白色,两棵粉色。想必是自己也知道是迟了,于是格外盛大地开了,在花下仰了头看,一层花上面还是一层花,竟是花天。让人薄醉的明媚梦境,难怪“花天”是和“酒地”连在一起。‎ ‎⑤想起上一次这样仰看樱花,是几年前在扬州的徐园,就在院子门内一侧,牡丹正开,盛大无比,色泽灼人,上面居然是一棵樱花,密密盖住了天,这种搭配在别处从未见过,给人的感觉足够奇异,简直有几分妖魅。人坐在中间的石凳上,眼睛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还觉花气填满了肺腑。人生到此,还有什么愿望?大概只有一个: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 ‎⑥但是樱花还是谢了,最初几瓣飘落,就让人担心风雨。但是风雨该来的时候还是来了,于是樱花雪一阵比一阵密。一夜风雨之后,出门时倒吸一口气,台阶下,堆了一堆的粉色花瓣。‎ ‎⑦本来想改后主词一个字,叹一句: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⑧正好我白发苍苍的母亲走过樱花树,抬头说:“不要这样嘛。”我就觉得不必说了。‎ ‎⑨今年天暖得疯疯癫癫,花期都乱了,还没到谷雨,牡丹都开过了。好不容易到了植物园,人家告诉我,牡丹都谢了。心想,只要还有三四朵,让我看看,也算没白来这一趟。到了一看,十停里谢了七八停,开着的那些也是萎靡。‎ ‎⑩站在这样的园中,才明白什么叫大势已去。‎ ‎⑪牡丹是热闹到不避杂乱的花,红的,粉的,紫的,白的,黄的,还有一种接近黑色的紫绛。花前的小牌子都写了品种名,无心看。没有花,秃秃地光知道名称做什么用?若有花时,更不需要了,它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⑫这有点像爱情,爱着的时候不需要任何概念和定义,不爱了,多少种界定和解释都不能挽救。‎ ‎⑬那么,地上的花瓣是没有结果的爱情,而那些没有花只剩名称的植株,是无爱的婚姻。‎ ‎⑭春天是一年中最让人心烦的季节。伤感细密而粘稠,有时让人觉得自己脆弱到可耻。‎ ‎⑮春暖花开?不,春天是花谢的季节。你不会在别的季节里,看到这么多的花凋谢。‎ ‎⑯许多花争先恐后地开了,然后谢去,一场场花事是一个个陷阱,等着我们的心情陷进去,防不胜防。‎ ‎⑰对人,为了躲避散时惆怅,你可以不聚,可是对花,你能怎么样?那花该开时就开了,你不能不看,不能不爱,那花该谢时就谢了,丢下你狼藉满地的心情。‎ ‎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谁不怜?可是怜又能怎么样呢?‎ ‎⑲为了想躲过心痛,其实不要花开。但是春天一到,偏偏花开,偏偏花谢。‎ ‎⑳五月六日,立夏。‎ 昨天半夜,或者说今天的凌晨,起风了,然后打起了雷,怪不得昨天开始头疼。雨下下来了,头渐渐不疼了。起来出门,看到第十宿舍围墙外的地上,一片雪白的细碎落花。那几棵绣球不落则已,一落就到了这步田地。走近了看,五瓣五瓣的,依然精细着,像满地的小篆,曲曲折折的心事无人能懂。比起“立夏”这个抽象的节气,这满地的雪白小篆,更加让人彻悟,春天过去了。‎ ‎[问题]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花事的描述,寄寓了哪些人生感悟?试加以概述。(6分)‎ ‎[尝试答题]  ‎ ‎ [析错因·明误点]‎ 样卷 错因分析 ‎  考生答案脱离文本内容,另起炉灶。文中作者在对春天的花事的描述中寄寓的人生感悟,在文中都有相关的文字,如说“樱花”的美丽吸引着“我”前去观赏,“可是那么美妙,那么短暂”“今年天暖得疯疯癫癫,花期都乱了,还没到谷雨,牡丹都开过了。好不容易到了植物园,人家告诉我,牡丹都谢了。心想,只要还有三四朵,让我看看,也算没白来这一趟”,只要对这些文字稍作概述即可得出答案。该考生的答案完全是个人的理解,脱离了原文。(得分:2分)‎ ‎[参考答案] ①美丽往往是短暂的,我们不应错过;②人世沧桑,世事无常,有些东西是无可挽留的;③爱情和婚姻时常割离,应当将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④对于那些逝去的美好,那些无可挽留的事实,坦然待之。‎ ‎[点迷津·创高分]‎ 以本为本,摘录整合 ‎1.阅读文本,根据文章内容切分层次,简单概括段落大意。‎ ‎2.依据题干信息要求,在原文中快速确定答题区域,并画出回答问题所涉及的语段、语句和词语。‎ ‎3.对所画内容分类合并,利用关键词语概括答案。‎ 在这一步中也要避免“缺少归纳意识,没有上位概念”的失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