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安徽卷答案精析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安徽卷)答案精析 图1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3~25题。 图1 23.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标志以及读图能力,难度较小。由图可知,城市化水平大约从35%到45%快速增加,说明处于中期阶段。 24.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4.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总体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这就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25.A [解析]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可促进就业,原料导向型工业则可促进农业产业化,此外这两种工业类型也比较适合安徽省的省情。 图2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26~27题。 图2 26.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6.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各个环节以及水循环的意义,并对伏尔加河流域内的气候特征进行考查。当地纬度较高,蒸发不是很旺盛;该流域虽然距海远,但仍有部分西风带来降水;该流域为内流区,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河流作用是一种外力作用,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平坦;河流可以调节湖泊的水热平衡。 27.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27.C [解析] 化石燃料和水能都间接来源于太阳能;石油、天然气形成于地质时期的生物沉积;丰富的水资源能促进石化工业的发展;伏尔加河受结冰期影响,航运价值低,该流域的资源外运主要通过管道和铁路运输。 图3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28~29题。 图3 2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A.3月12日 晴朗 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 D.6月20日 多云 28.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昼长大于 12小时,因此为夏季;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有波动变化,故该日天气为多云。 29.该地可能位于( )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29.A [解析] 该地昼长接近15小时,说明纬度较高。据图计算该地正午为13:30,比120°E地区晚1.5小时,因此位于97.5°E附近,祁连山地符合条件。 图4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30~31题。 图4 30.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30.D [解析] 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0℃等温线向北移动,因此答案为D项。 3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31.B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根据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在0℃以下,乙在0℃以上),因纬度基本相同,所以甲地海拔高,两地冬季平均气温都趋于上升。 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图5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32~33题。 图5 3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32.B [解析] 热带森林带的降水量居于高值,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的蒸发量居于高值,据此可判断Ⅰ为降水,Ⅱ为蒸发。 33.风化壳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33.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植被条件下风化壳的厚度要大于其他区域植被条件下的风化壳厚度。 34.图6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6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34.[答案] (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利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并有闭合的等压线,即高压中心,等压线分布较少,因此气压梯度较小,而中部有明显的低压中心,并且等压线较南部要密集。(2)此季节为春季,受冷锋影响,强劲风力吹扬干燥表土,图示虚线区域易形成沙尘暴。 35.图7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图7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35.[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 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达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示意图表达):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解析] (1)种粮易引起植被破坏,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2)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需针对陕西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条件进行分析。合理的农业发展的作用需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分析。(3) 本题主要考查对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理解,循环经济需要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使用绿色肥料,清洁能源,种植业促进畜牧业发展,两者形成的废渣用于生活能源,沼渣作为肥料,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利用,既最大化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又保护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