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红对勾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含解析

课时作业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和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解析: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是DNA特有的元素,而C、H、O是它们的共有元素,不能区分DNA和蛋白质。‎ 答案:D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 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 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 D.将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 解析: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转化中的作用,清楚地看到了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蛋白质不能使其转化。‎ 答案:D ‎3.(2013·浙江金华十校一模)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析: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所含遗传物质不同导致的;肺炎双球菌有自己的核糖体,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蛋白质高温变性的原因是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肽键依然存在,而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的实质是与肽键反应。‎ 答案:A ‎4.用DNA酶处理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B.这个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这个实验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时也证实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但这不是该实验的目的。‎ 答案:A ‎5.(2013·浙江宁波一模)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利用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C.科学家根据同位素示踪实验的结果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解析:科学家利用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时只是提出“转化因子”这个名词,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每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连接2个脱氧核糖。‎ 答案:B ‎6.(2013·福州高三毕业班质检)下列各项科学发现,都早于艾弗里等人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其中哪项成果不能作为当时生物学家推测“DNA可能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 A.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的体细胞DNA含量稳定,但不同物种的体细胞DNA含量不同 B.配子中DNA含量是体细胞DNA含量的一半 C.诱发突变的最有效的紫外线波长是2.6×10-‎7 m,与DNA分子的吸收峰值相同 D.DNA分子含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等化学成分 解析:‎ 组成DNA分子的化合物种类不能作为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如RNA、ATP等也是由这三种成分组成;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稳定,不同生物间遗传物质含量不同;导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最有效的紫外线波长刚好与DNA分子的吸收峰值相同,说明遗传物质可能是DNA。‎ 答案:D ‎7.(2013·山东临沂一模)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B.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可以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解析:该步骤是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重要步骤,其作用是与S型菌中完整的DNA进行转化作对照。‎ 答案:D ‎8.(2013·江苏南京期末调研)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最终释放的100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噬菌体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标记。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不能直接培养,必须用其宿主细胞培养。‎ 答案:D ‎9.(2013·江苏潍安)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分开研究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解析: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证明该“转化因子”是DNA的科学家是艾弗里,他提取S细菌的蛋白质、多糖、DNA、脂质,与R型细菌混合,证明了只有加入DNA时,才可以实现R细菌的转化。‎ 答案:B ‎10.(2013·浙江省联考)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B.培养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 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 解析:‎ 该实验中,沉淀物主要是细菌,上清液主要含有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该小组得到上清液中放射性强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答案:A ‎11.(2013·郑州质量预测)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追踪研究物质的转移变化途径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的应用及结果错误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CO2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O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检测不到 C.将15N标记的DNA置于含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进行复制,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可以分析得出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解析:小鼠吸入的18O2首先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形成HO,如果HO接着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会产生C18O2,故呼出的CO2中可能含有18O,故A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核和线粒体中DNA的复制会消耗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脱氧核苷酸,而核糖体不含DNA,故B正确;DNA复制一次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可得到中带,DNA复制两次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可得到中带和轻带,故而可推导出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故C正确;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在培养基上繁殖,所以要标记病毒首先应标记细菌,故D正确。‎ 答案:A ‎12.(2013·江苏名校联考)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证明DNA是“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可用同位素32P、35‎ 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以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而氨基酸、核苷酸、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单独侵染细菌,再作观察并分析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1P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1‎ 解析:该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选项是错误的。任何病毒一旦离开活的细胞,都不能单独地进行生命活动,因为只有依靠细胞为它提供各种原料、能量、酶及场所它才能表现出各项生命活动。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多少次,子代的每一个DNA分子中至少有一条链是重新合成的。‎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5分)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和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_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型细菌转化为________型细菌。‎ ‎(3)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________型细菌的后代也是________性的________型细菌。‎ ‎(4)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艾弗里等人发现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仍不足以完全说明DNA是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又做了一组实验,这组实验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知识,可根据该经典实验的步骤、现象及结论答题,在(6)问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的基础上得出的,而不是依据单一的某个实验,此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主要”与否。‎ 答案:(1)多糖 蛋白质 R (2)DNA 少数R S ‎(3)S 有毒 S ‎(4)把有荚膜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5)有荚膜细菌的DNA+DNA水解酶+无荚膜型活菌→在培养基上培养,最后得到无荚膜菌的菌落 ‎(6)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DNA在细菌转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从该实验得出DNA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 ‎14.(10分)(2013·吉林质检)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方法,进一步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存在________(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5)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____。‎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表达式是_______。‎ 解析:(1)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才能单独地观察各自的作用。(2)DNA是遗传物质,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3)噬菌体侵染细菌使用了32P、35S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去观察各自的作用。(4)32P标记的噬菌体的DNA会进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在沉淀物中。(5)DNA连续复制n次后生成2n个DNA,含有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DNA有2个,所以占总数的2/2n=1/2n-1。‎ 答案:(1)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 ‎(3)同位素标记 ②①④③‎ ‎(4)沉淀物 (5)1/2n-1‎ ‎(6)DNARNA蛋白质 探究点 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与结果预测 ‎——病毒遗传物质的检测 ‎15.(15分)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简称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预防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学组分,原理是:‎ ‎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 ‎(3)实验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RNA,不含DNA。则证明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最关键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预测用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活鸡胚所存在的几种可能性:‎ ‎①如果蛋白质与RNA都有遗传效应,说明蛋白质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人透析:‎ ‎(1)解题中的两个疑惑点 ‎①病毒培养基的选择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寄生生物,它们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不能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只能利用宿主的活细胞培养。‎ ‎②探究实验中如何设置单一变量 禽流感病毒体内有RNA和蛋白质,要探究到底哪一种是它的遗传物质,需要设置对照实验进行探究,而控制单一变量是设置对照实验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即需要单独观察每一种物质的作用效果,因此需利用分离提纯法或同位素标记法。‎ ‎(2)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的方法 探究性实验的预测结果不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者如本题(4)这种情况:“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答案:(1)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 ‎(2)②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 ‎(3)设法将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4)②RNA有遗传效应,而蛋白质没有遗传效应 R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③RNA没有遗传效应,而蛋白质有遗传效应 RNA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④RNA和蛋白质都没有遗传效应 RNA和蛋白质都不是遗传物质 阅卷人点评:(与15题中问题序号对应)‎ 一、得分要点 ‎(1)必须体现“在宿主的活细胞中”。‎ ‎(2)必须体现“双缩脲试剂、紫色”。‎ ‎(3)必须体现“分开、单独”。‎ ‎(4)必须体现“RNA……,蛋白质……”。‎ 二、失分案例 ‎(1)错答为“活鸡胚内营养物质丰富”。‎ ‎(2)答为“双缩尿”,错别字失分;错答为“蓝色”。‎ ‎(3)答为“分离提纯”。‎ ‎(4)在②“说明”中只写“RNA是遗传物质”而未写“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