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科技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科技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科技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第一层阶 纠错特训——精题分解 ‎【易错考点一】 理解与筛选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技发展的研究应独立成线,在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中,科技发展的研究应独立成线,因为科技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变化虽然有很大关系,但它始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不会因为政治的变化而呈明显的跳跃式发展,所以,科技水乎的高低并不代表社会政治的发展程度,尤其是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科技的独立性作用更是独一无二的。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们大概都忽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即真正推动中国古代辉煌的实际上是古代发达的实用科技,而不是中国封建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国古代最发达的是实用科技,而不是封建系统的管理思想和制度体系,我们不能用古代发达的实用科技来掩盖落后的管理制度,也不能用封建的落后制度来,代表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 研究历史的几条主线虽然是互相影响的,但是,这几条主线是应当分开研究的,比如,印刷、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这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个飞跃时代,但北宋却是中国封建统治最混乱薄弱的时期;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但是,唐代却是道德沦丧最为严重的时期.如同先秦”诸子百家”形成是因为社会战争的原因一样,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是与政治制度的前进是很不协调的。‎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授中国历史的时候,总是喜欢按照时间顺序把封建的落后制度、农民运动和当时的科技发展情况混在一起叙述和研究,这样一来,就很难说清各条主线的发展现状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脉络,特别是中国古代一直繁荣的经济文化与因为近代突然受到外族的侵略而落后的对比,会给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人一种非常突凡的感觉,给人一种困惑,这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最突出的悖论。这也是我在研究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常常走进的送里,至今许多的学者仍然在走这条老路,耗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所以,在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中,不要总是从前人奠定的大道中走路,是要学会独辟蹊径,并循着这条线索探究下去.著名作家刘心武探侠《红楼梦》,将文学与史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极有价值的路径,尽管他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却着实是有价值的。‎ 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社会只有对科技尊重才能说是一个进步健全的社会。翻开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政治家和宗教领袖的名字,而是牛顿、达•芬奇、富兰克林等一个个科学家或艺术家的名字。对科学的尊重反映了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这也就是西方文明最终战胜东方文明的真正原因,除此而外不可能有任何别的解释。‎ ‎(李慧《大视野——剖析中国企业》)‎ ‎1.对第三段画线的词语“误区”内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总是按照时间顺序把封建的落后制度、农民运动和当时的科技发展情况混在一起叙述和研究。‎ B.很难说清各条主线的发展现状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脉络,特别是古代的繁荣与近代落后的对比。‎ C.中国古代一直繁荣的经济文化与近代因挨打而迅速落后的对比,给人一种非常突兀的感觉,给人一种困惑。‎ D.在研究中国历史的过程中,许多的学者仍然在走将几条主线混在一起研究的老路,耗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答案】A ‎【解析】A项,应紧扣着下文来理解即可;B项,是误区产生的结果;C项,是误区带来的影响;D是误区带来的深远危害。另外,第三段中的“困惑”“悖论”“误区”二个概念的内涵并不相同。‎ ‎2.对文中历史上的“科技”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与封建政治体系虽然有很大关系,但它始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B.科技水平的高低并不代表社会政治的发展程度,尤其是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 C.从战国、唐宋时期某些方面来看,中国科技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前进是很不协调的。‎ D.是古代实用科技推动了中国古代的辉煌,中国封建的政治制度体系却起了阻碍作用。‎ ‎【答案】 D ‎【解析】D项,“起了阻碍作用”的话属于无中生有。从“真正”“最发达”等词语潜在意来看,中国封建的政治制度体系对科技发展多少也有些促进作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弘扬科学精神的思路 吴 国 盛 今天到处都能听到弘扬科学精神的呼声。但这个正被弘扬的东西究竟指的是什么?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弘扬科学精神,现在一个广泛持有的思路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上,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这种思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第二部分,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的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我把这样的主张定义成科学主义:主张在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在非科学领域普遍使用。[来源:状元源]‎ 在这种思路下人们对“什么是科学精神”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关于“什么是科学方法”的总结概括。但问题在于,有没有一个普遍适应的科学方法。历史学派的科学哲学家都承认,像逻辑主义那样建立一个严格的超历史的形式方法论以符合科学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任何方法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因此,一般的谈论科学方法可能是舍本逐末。对于一个非科学家,或者对于一个正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来说,有没有必要把科学方法也同时运用起来呢?弘扬科学主义的人所希望的正是这个。我可以举例来说明,为什么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对所有的对象一视同仁,忽略掉它们的特质,从而用数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处理,这是典型的科学方法。但是,忽略掉个体的特质,肯定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用在人与人交往的领域。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因材施教”,如果培养学生像搞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一样,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 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们都深深地意识到科学的有限性,反对科学的“无限扩张”。爱因斯坦在对加州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1937年9月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我已经指出了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的种种缺陷,但我还是赞成弘扬科学精神的提法,因为还有第二种思路。第二种思路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相对立的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由”精神。它与第一种思路的效用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相对立。竺可贞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对于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自由的精神。[来源:Z.yy100.Com]‎ 为什么要弘扬真正的科学精神?因为在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自由的精神反而面临着威胁和危险。“算计利害”而非“不计利害”成了压倒性的时代精神,令自由的心灵感到窒息,这是90年代的有识之士发起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真正动机。弘扬科学精神轻而易举地走上了第一种思路,更表明“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 ‎1.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两项是( )( )(5分,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A.把在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的做法属于科学主义。‎ B.一般人或者是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不能把科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C.只有懂得科学本身,拥有知识和技巧,人类的生活才会有幸福和尊严。‎ D.第一种思路弘扬的是与人文相对立的、科学至上的精神,容易导致科学“无限扩张”。‎ E.“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几乎被人遗忘,使得科学精神的弘扬误入歧途。‎ ‎【答案】D E ‎【解析】A.原文为“ 普遍使用(运用)”;B. 说法过于绝对; C.与文意相反。)(5分,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2.完全不能证明“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一项是 ( ) (3分)‎ A.任何方法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一个普遍适应的科学方法。‎ B.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在非科学领域普遍使用。‎ C.科学主义对所有的对象一视同仁,忽略掉它们的特质。‎ D.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意识到科学的有限性,反对科学“无限扩张”。‎ ‎【答案】B。‎ ‎【解析】(B证明的是科学主义的可取)‎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12分)‎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答案】C ‎【解析】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这句话。A项所说“道德黄金律”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B、D项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2.下列各项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答案】A ‎【解析】“……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文意不符。正确意是“……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 ‎【易错考点二】 分析与概括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系马桩的文化根系 鄢烈山 ‎ 今夏有机会在西安观光了四天,对这个旅游城市的开发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感受。不用说与二十年前我初履西安不同,就是与 四年前我二到西安时比,其旅游业的开发规模也当刮目相看了。单以“曲江新区”而言,这几年投资数十亿,兴建了曲江池、唐城墙、唐慈恩寺等六大遗址公园,而类似于清代圆明园的唐代“大明宫”也正在热火朝天的筹建中……‎ ‎ 也许是出于一个杂文和时评作者习惯于挑刺的劣根性,我对观光过程中感觉到的和看到的东西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我虽然明白,除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农 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是“文革”后顺应民意上下结合推进的,迄今为止各地的改革开放有不少是由当地政府主导的,而所谓“经营城市”的主体就是政府;政府开发的项目不仅为财政创收,也让市民分享建设成果;但是,我仍然要问,那些开发项目 和文化产业公司都是国家办的吗?其职员是国家公务员、事业编制还是国企性质?投资怎么收回?服务效率如何提高?有无权力寻租及如何防止腐败?‎ 我也明白旅游休闲对大众来说就是找乐,因此以华清池所在的骊山、九龙湖为实景的爱情史诗歌舞剧《长恨歌》的演出,极声色之娱远出当年唐明皇杨贵妃的想象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仍然担心在这种氛围中,本来就帝王意识浓厚的国人,会“忘记”了所谓雄主明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贪婪,模糊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残酷历史真相。‎ 参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解答了我的上述疑虑,使我的观感取得了一定的平衡。‎ 这个博物院建在长安区 终南山下,已建成的部分,主要的,一是明清民居宅院群,都是整体搬迁、修复如旧。二是石雕区,包括石人石兽、上(下)马石、饮马槽等,尤其值得一看的是八千多柱拴马桩(我们南方人称为系马桩)。我看了这么多千姿百态的系马桩真是很兴奋。我知道古人代 步的骏马好比今人的“奔驰”、“宝马”轿车,因此重义气的子路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是“肥马轻裘与朋友共”,但我没有想到系马桩有这么讲究的。精雕细刻放在宅院前后,实用是拴马,虚用是辟邪祈福,一般是桩身上立着人骑狮,或大猴背小猴(意为辈辈封侯)。系马桩雕像不仅创作艺术上丰富多样,作为民族风情、民俗和宗教等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也很有考证研究价值。 ‎ 这个博物院是民办的。据介绍,创办者历经二十多年,投资数亿元,雇请三千多人次,行程十万多公里,走村串乡征集整理。他为国藏真宝所显现的远见和气魄太值得推崇了。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博收藏展览类、旅游休闲类为什么不可以多让民间来办呢?再 就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总讲称王称霸者多么了不起, 而要更多地关注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现代历史观早就不只“为帝王将相做家谱”了,民间的生活状态更有研究价值。‎ ‎ (选自2008年 11月7日《文汇报》,有改动)‎ ‎3.“参 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解答了我的上述疑虑”,作者疑虑的是哪 些方面的问题?请加以概括。(6分)‎ 答: ‎ ‎ ‎ ‎4.从作者的介绍和分析看,“系马桩”这一旅游景点给整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营提供了哪些借鉴?请分条列举。(6分)‎ 答: ‎ ‎ ‎ ‎【答案及解析】‎ ‎3.(1)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和经营问题;(2)克服权力寻租和防止腐败问题;(3)历史题材文艺节目除娱乐之外,如何尊重历史真实问题。(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1)好的旅 游景点和娱乐节目应该做到优美的艺术形式和丰厚的文化思想底蕴的完美结合;(2)文化产业应该主要由民间来办;(3)应更多地关注散落在民间的文化 艺术和民间的生活状态。(6分,每点2分)‎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16分)‎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 陈思和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时候,会爆发文化大革命?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容易显现出来。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到,等到大家集体发现就来不及了。‎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约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已经加入WTO。但是,我们的人文教育是否必须进入西方模式,而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毁掉?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西方的模式下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我们任重而道远。‎ ‎ (选自《新华文摘》2001年12期,有删节)[来源:状+元+源Z+y+y+100]‎ ‎3.从全文看,造成人文教育的困境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 ‎ ‎ ‎ ‎4.作者认为,人文教育缺失造成的危害是什么?(不超过50字)(4分) ‎ 答: ‎ ‎ ‎ ‎【答案及解析】‎ ‎ 3.(6分)①整个世界潮流都强调技术知识教育。②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充满了计量化特征,而对人文缺损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考虑。③一个国家或民族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文教育。‎ ‎ 4.(4分)压抑、扭曲、扼杀人性,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从而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 ‎ 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 ‎ 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粱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州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 ‎ ‎ 徽州民居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宅院整个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也是重点装饰、注重文彩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岁岁安详”。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侧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名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制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徽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使人心平气和,使人安详知足,使人率真超脱,使人不再束缚于名缰利锁,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这种氛围给人的印象是,人与自然无时无地不在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天人感应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徽州民居村落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也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黄山脚下新一代的徽州人,在“打好黄山牌”的同时,要“做好徽文章”,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徽派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底蕴。(6分)‎ 答: ‎ ‎ ‎ ‎【答案】 (1)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保持材料的质地感;建筑色彩摒弃浓墨重彩,以黑白相问为整体色彩,呈现出对东方美学“道法自然”观点的追求。‎ ‎(2)徽派建筑讲究宅内陈设,如挂名人书画,挂制楹联,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表现出古徽州居民恬淡、宁静、幽清的生活情趣。 ‎ ‎(3)徽派建筑在宅内设计中,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这一民俗文化反映了徽州居民对美好安康生活的期盼。‎ ‎(4)徽派建筑无论是建筑用材还是宅内陈设,均显现出徽州文化传统中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表现了古徽州居民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加点文字为概括要点的提示。答对三点即给满分。)‎ ‎【易错考点三】 推断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核心技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前一轮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只能做制造大国,依靠扩大产量来维持产出生存。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不能再吃缺少核心技术的亏了。‎ 世界发达国家都已经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减碳技术,包括节能减排,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二,无碳技术,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去碳技术,如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欧盟到2013年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美国能源部最近投资31亿美元用于碳捕获及封存技术研发;英国2009年7月公布了《低碳产业战略》。‎ 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有良好开端,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必须急起直追。如减碳技术之一的节能LED.(发光二极管)技术。LED.直接将电转化为光,是继火、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第四次人类照明革命的代表作。在同样亮度下,LED.照明的电能消耗仅为白炽灯照明的八分之一。2010年,我国照明耗电估计在3225亿度以上;假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照明改用LED.,那么一年可节电近1000亿度,节省标煤12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73万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已经有计划大力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然而眼下我们主要是做LED.封装和应用,芯片大部分依赖进口——外延片与芯片要占去行业利润的70%,大部分被国外企业获得。国内生产的芯片品质与国外相比,至少有5年以上差距。‎ 在无碳技术方面,风力发电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拥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攻克。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硅材料制备技术落后,与美、日、德、意、挪威等国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落后,平均能耗为世界先进水平的1.5—2倍;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也非常落后,只能采购国外设备供应商的整线设备,所谓“交钥匙工程”,使得大部分利润落到他人囊中,而且未来的设备升级和技术升级都将依赖国外设备厂商,处境非常不利。‎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人才、技术和经济基础的积累,我们现在已经具备研发核心技术的条件,我国科技部、教育部、基金部、中科院和许多省市已经制订了发展低碳技术的计划,中科院于2009年已经启动了《太阳能行动计划》,但我们一定要看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技术是关乎中国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问题。‎ ‎ B.在各类照明应用领域中LED取代传统照明器件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 C.太阳能发电目前在中国成本太高,短期内难以像风力发电那样快速发展。‎ ‎ D.我国已具备研发核心技术的条件,发展低碳技术可以不需要国际技术转让。‎ ‎【答案】D.‎ ‎【解析】“或然”误为“已然”,具备条件不等于已经实现,而我国要发展低碳技术当下特别需要引进国际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A.项,从第一段就可知,从全文主题更可以合理推断出低碳技术关乎我国的竞争力。B.项,从“LED.直接将电转化为光,是继火、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第四次人类照明革命的代表作,在同样亮度下,LED.照明的电能消耗仅为白炽灯照明的八分之一”可知。C.项,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硅材料制备技术落后”“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也非常落后”“ 处境非常不利”和“风力发电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拥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的对比中可以得出结论。‎ ‎2、、(经典题)阅读下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 科学家已经发现如何“读取”人的思想的途径——通过扫描大脑活动,再现人们眼前的甚至记忆中的景象。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把人们观察或回忆时所激发的大脑活动转化为粗略的图像。这项突破可能大有用处。例如,通过把人的思想图像化,行动或语言能力存在障碍的人便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警察则可以通过恢复目击者的记忆来确定罪犯。然而,这项突破还可能开启一个新的“老大哥”时代,类似于好莱坞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所想像的那样:当局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个人的思想。 ‎ ‎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名神经学家杰克•加仑特和西本新次(音)去年设法把大脑中视觉皮层的活动与人所看到的静态图像结合起来。上周,他们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们发现,“解读”‎ ‎,动态景象在脑中产生的信号是有可能的。在一项实验中,加仑特和西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两名受试者观看视频时扫描他们的大脑。利用一个电脑程序来寻找视频中图形、颜色和活动的构成与受试者视觉皮层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受试者的神经活动,再现出受试者所看到的景象。 ‎ ‎  加仑特说:“利用类似的装置,你可以做一些非常酷的事情。过去,当你看到什么事情,想对人描述的时候,必须用语言形容或画出来,而这样做表达得并不是很清楚。现在,你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把图像传给别人。这项技术或许对艺术家有用,也可以用来恢复目击者对犯罪行为的记忆。”‎ ‎  目前,大脑科学领域发展迅猛。研究人员还利用扫描技术测量学术能力,检测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旱期症状以及其它病变;甚至可以预计到一个人即将作出的决定,而这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要做决定。 ‎ ‎  上述技术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具有争议的结果。在英国,大脑fMRI扫描技术被卖给了联合利华和麦当劳等跨国公司,用于研究我们对品牌的潜意识反应。在美国,安全机构正在利用脑部扫描仪审问犯人,而美国的军火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据说正在研究远距离扫描大脑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在机场等敏感地点,个人的想法和焦虑在他们未知的情况下就可以被检测到。 ‎ ‎  牛津大学的神经学家拉塞尔•福斯特说,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伦理难题。他说:“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知识就是力量,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 ‎   (节选自《参考消息》2009.11.3) ‎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A.科学家可以成功“读取”人的思想意味着人类将不再有隐私。‎ ‎ B.科学家可以通过fMRI,获取“5•12”大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带亲身经历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干预他们的心理提供可能。‎ ‎ C.成功“读取”人的思想不但可以为安防、医学、艺术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 D.通过扫描人的大脑活动而获取人的思想会带来伦理难题,而这是所有的科学技术都会面临的难题。‎ ‎【答案】B ‎【解析】A“意味着人类将不再有隐私”说法绝对,且可以成功“读取”人的思想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把这样的技术用于实际生活。C原文是“这项技术或许对艺术家有用”,且“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于文无据。‎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现代哲学家中,罗素是个精神出奇地健康平衡的人。他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却不像别的分析哲学家那样偏于学术的一隅,活得枯燥乏味。‎ 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并不麻木,他知道现代西方人最大的病痛来自基督教信仰的崩溃,使终有一死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在无神的荒原上,现代神学家们凭吊着也呼唤着上帝的亡灵,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诅咒着也讴歌着人生的荒诞。但罗素一面坚定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不因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他相信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对于死亡,他从容而又冷静地去思考它,并不有意缩小它的重要性,相反地对于能超越它感到一种骄傲。‎ 罗素极其珍视爱在人生中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不是柏拉图式的抽象的爱,而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爱。不过,他主张爱要受理性调节。他的信念归纳在这句话里:“智慧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与知识,本能与理智,二者不可或缺。有时他说,与所爱者相处靠本能,与所恨者相处靠理智。‎ 几乎所有现代哲学大师都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者,在这一点上罗素倒不例外。他崇尚科学,但并不迷信科学。他认为,爱与科学,爱是第一位的。科学离开爱的目标,便只会使人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的增殖。罗素说,在现代世界中,爱的最危险的敌人是急于在工作和财产上取得成功的贪欲。这种过分膨胀的“事业心”耗尽了人的活动力量,使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趋于消极的和团体的。像历来一切贤哲一样,他强调闲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欣赏非实用的知识如艺术、历史、英雄传记、哲学等等的美味。为此他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他相信,从“无用的”知识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便能生出智慧。如果说尼采式的敏感哲人曾对此发出振聋发聩的痛苦呼叫,那么,罗素,作为这时代一个心理健康的哲人,我们又从他口中听到了语重心长的明智规劝。但愿这些声音能启发今日性灵犹存的青年,去寻求一种智慧的人生。 ‎ ‎5、对罗素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闲暇对于人生十分重要,有一定的闲暇,人们可以去学习非实用的知识。 ‎ B、现代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过于个性化,是过分膨胀的“事业心”导致的。‎ C、人应欣赏非实用的知识,如艺术、英雄传记、哲学等,体会其中的美感。‎ D、“无用的”知识给人心灵的滋养与无私的爱结合,才可能有智慧的人生。‎ ‎5、B(“休闲方式过于个性化”错,原文说“娱乐方式趋于……团体的”)‎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有较敏感的认识,他知道,基督教信仰的崩溃造成了现代西方人精神的最大病痛。‎ B.罗素不相信上帝,但他并不悲观,他相信人虽终有一死,但人生美好的东西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价值。‎ C.与柏拉图的主张不同,罗素认为,爱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知识与理性不该影响爱的活动。‎ D.在爱与科学的关系中,罗素认为爱是科学的目标,离开这一目标,人们往往会因贪欲而盲目追求财富。‎ ‎6、(3分)C(“知识与理性不该影响爱的活动”错。文中说“他主张爱要受理性调节”,“爱与知识,本能与理智,二者不可或缺”。)‎ ‎7、下列根据文意做出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罗素是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开山鼻祖,相对于别的分析哲学家而言,他的生活更丰富而有趣,这与他精神的健康平衡有关。‎ B.基督教信仰崩溃了,现代神学家仍关注着上帝的亡灵,存在主义哲学家关注着人生的荒诞,西方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C.罗素极其珍视爱在现实人生中的价值,认为智慧的人生应该基于“爱”,但他的学说中也曾涉及对“恨”的情感的关注。‎ D.对“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罗素是明智地规劝,尼采是痛苦地呼叫。表达方式的不同,是由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 ‎【答案】D ‎ ‎【解析】“是由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错,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相同的。)‎ 第二案 能力·提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警惕“生态癌症”——蓝藻 ‎ 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蓝藻具有双重性,一个是光合作用,因为它带有叶绿素,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一种植物;另外它比较微小,是一种细菌,所以它是植物性和细菌性的结合体,蓝藻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和植物的不同点更多,所以目前大部分学者还是主张将蓝藻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列入原核生物。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它能存在于90℃高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山里,它的细胞外有一层很厚的胶质,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蓝藻家族成员众多,既有“好蓝藻”,也有“坏蓝藻”。好蓝藻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发菜,而著名的蛋白质补充剂螺旋藻,则是螺旋藻属的著名成员。“坏蓝藻”的典型是微囊藻属的蓝藻,正是它们,将河水与湖水染成蓝绿色的“水华”,并散发出阵阵恶臭。 ‎ ‎ ‎ ‎ 蓝藻爆发主要存在于静止的水体中,中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生长蓝藻明显。一说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通常会立即联想到工业污染,工业污染大家比较容易发现,而农业污染则不太为公众熟悉,可也比较严重。此外,生活污染也加快了富营养化。蓝藻需要的营养物质比较多,一般水里的氮都比较多,其他营养也都够用,就是磷比较缺。一旦水体中出现大量的磷,蓝藻的爆发就自然而然了,所以磷是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其次,适宜的温度也是引起蓝藻大量繁殖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最常见的蓝藻在亚热带地区的25℃-35℃温度下繁殖较多。而今年的蓝藻大爆发同样也有着温度的促进,大气变暖是肯定的促因之一。 ‎ ‎ 蓝藻中的微囊藻、鱼腥藻及颤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这些毒素通常存在于蓝藻的细胞膜里,所以蓝藻活着的时候没事,待其死亡腐败时,细胞膜破裂,藻毒素就释放到了水里。动物实验表明微囊藻毒素可能让小鼠致癌,但这一情况对人体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在目前已经检定出的微囊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LR是最常见、毒性也最强的一种,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微囊藻毒素-LR作为饮用水质量测定标准的项目之一。另外,蓝藻腐烂时会释放出异臭。但研究尚未发现它们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 ‎ 有人说蓝藻是“生态癌症”,一旦患上就很难清除。对于蓝藻的治理,应急办法很多效果却一般,一旦蓝藻爆发,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但打捞漂浮在水面的蓝藻只能产生眼不见为净的效果。大部分蓝藻存在于水中和水底淤泥里,打捞不上来。另一种应急方法是“物理吸纳法”,往水里添加黏土,可以让蓝藻吸附在黏土颗粒上,令其沉入水底。但这也没法治本,因为蓝藻还在水底生存,还会继续爆发,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蓝藻去除工作,比如在水中投放杀藻剂或絮凝剂。不过,这些化学药剂可能对湖泊产生污染,因此对化学药剂有着很高的要求。此外,生态治理上更高级的办法还有利用微生物直接侵袭蓝藻细胞,这一方法非常有效,缺点是价格昂贵。 ‎ ‎1.对“蓝藻”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蓝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很早,它为地球提供着氧气,在地球生物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 B.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似乎是一种植物;但它又比较微小,是一种细菌,所以应该归属于原核生物。 ‎ C.蓝藻的细胞外有一层很厚的胶质,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生物。 ‎ D.蓝藻家族成员中既有像发菜、螺旋藻一样的“好蓝藻”,也有将河水与湖水染成蓝绿色的“坏蓝藻”。 ‎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蓝藻腐烂时释放出的异臭气味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实质性的伤害,我们目前还不太清楚。 ‎ B.蓝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蓝藻死亡腐败时,细胞膜破裂,藻毒素就释放到了水里。 ‎ C.微囊藻毒素可能让小鼠致癌,对人体健康也有害,世界卫生组织将微囊藻毒素-LR作为饮用水质量测定标准的项目之一。 ‎ D.25℃-35℃温度下各种蓝藻繁殖较多。今年我国各地的蓝藻大爆发与大气变暖关系密切。 ‎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磷对蓝藻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我们如果能控制水体中磷的排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蓝藻的爆发。 ‎ B.只要我们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入湖泊,就一定能够控制住蓝藻灾害。 ‎ C.水体不流动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如果保持水体的流动,相信也可以缓解蓝藻成灾的局面。 ‎ D.蓝藻被称为“生态癌症”,但加强环境预警,严格控制污染源,对湖泊进行水源修复,消灭蓝藻灾害并不是不可能的。‎ ‎【答案及解析】‎ ‎1.D (A原文是“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B对于蓝藻的归属,原文说“蓝藻具有双重性”,承认从某个角度看它“就是”一种植物,而选项却说“似乎”是一种植物,实际上是否定了它属于植物;另外文中说的是“大部分学者”主张将蓝藻列入原核生物,而选项却说“应该归属于原核生物”,显得过于绝对。C原文是“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 ‎2.A (B原文说部分蓝藻会产生毒素,此处扩大了范围。C原文说微囊藻毒素“对人体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D原文是“最常见的蓝藻”在亚热带地区的25摄氏度到35摄氏度下繁殖较多而不是“各种蓝藻”。)‎ ‎3.B (工业污染只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因素,此外还有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只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入湖泊,还不能完全阻止湖泊富营养化,也就不一定能够控制住蓝藻灾害)‎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D.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朝经艺之所以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答案及解析】‎ ‎1.C(A是秦朝的措施。B“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并不是内容,而是指导思想。D“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不是“家庭教育”是“诗书教育”。)‎ ‎2.A(因果倒置)‎ ‎3.D(“除富商外的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还应该包括“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 ‎3、、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手工是一种遗产(冯骥才)‎ ‎① 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用双手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无论盖房造物,还是做饭制衣,都由双手来完成。但这还不够,双手还要去实现人类对更精美事物的追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于是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便都由双手来体现。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相应而生。‎ ‎②在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愈聪明;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各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 ③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不断冒出一位又一位工匠。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过人,或是在技艺上做了这样或那样的绝妙的改进和创新,或是在审美情趣上做了一些提升,受到人们的认同。这些新的技艺或审美便自然而然地融进传统的手工中去。精湛的民间手工全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面对广汉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们用何种技术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其缘故,便是这些标志着远古文明高度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 ‎④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里。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文明的传承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⑤ 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一次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由于机器的能力与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这一转型急剧而猛烈,所向披靡,故而抛弃手工在所不惜。然而,人们在生活中只会关心物品的本身,不会关心造物的手段——到底是机械还是手工。等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⑥ 如今,市场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陶艺、锻打的铁艺和种种编织的手艺,为之标上高价。市场的规律是“物以稀为贵”和“按工计价”。人们认可这种高价,是因为手工制品纯朴、生动,带着人的气息。人用双手触弄和制造这些物品时,总是渗透着心中的想法、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不会重复。这是机器制品不具有的。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中摇曳的烛光。‎ ‎⑦然而,遗产的意义远非如此。‎ ‎⑧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的体现在手工制品中,更多的保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因此,抢救与记录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因为,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 ‎⑨人类放弃手工,使用机器,是伟大的进步。但我们有时还要记忆手工。因为——‎ ‎⑩放弃手工是为了文明的发展;记忆手工是为了文明本身。‎ ‎5、下面是对划线句“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艺人如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 B.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属于记忆性的;手工智能都是靠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里。‎ C.在工业文明时代,由于机器的能力与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这一转型急剧而猛烈,所向披靡,故而人们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D.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属于机器的时代,手工给人的是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温馨。‎ ‎【答案】D ‎【解析】“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温馨”说的是手工的意义。‎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保护手工遗产的意义的一项是( )‎ A.人们在生活中只会关心物品本身,不会关心是机械的还是手工的,因为,很多的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了。‎ B.手工制品纯朴、生动,带着人的气息,渗透着心中的想法、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这是机器制品不具有的。‎ C.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 D.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的体现在手工制品中,更多的保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 ‎【答案】A ‎【解析】“因为,很多的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错,强加因果关系。‎ ‎7、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愈聪明,可见手是心灵最灵便的工具。‎ B.引用“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方孔”主要用意是说明我国古代工匠手工制作技艺的高超。‎ C.第⑤段中“文明的转型”是指属于手工时代的农耕文明转向属于机器时代的工业文明。‎ D.“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意在突出远古文明高度的手工技艺传承的中断。‎ ‎【答案】C ‎【解析】A.从“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愈聪明”中的“故而”可知其因果颠倒的错误;B.由原文“这些标志着远古文明高度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可知,引用“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方孔”主要用意是说明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现在已经中断;D.由原文“抢救与记录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可知,“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意在突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的必要性。‎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①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时将面对所有与会方的疑问:美国是否将进一步提高减排目标,美国目标是否写入国际协议,美国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多少资金。归结为一点,美国是否愿意在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奥巴马“绿色新政”的诚意到底有多大。 ‎ ‎②美国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十字路口”‎ ‎,若干问题在谈判桌上迟迟没有给出答案,也正反映了美国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上的踌躇。2001年,布什总统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是由于国会的否决,更是由于美国利益集团的反对。美国强大的石油财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现有市场。 ‎ ‎③如今,美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窘境,奥巴马的“绿色新政”充满挑战。奥巴马将面临一个选择,即是否将本国经济引入一个不占优势的国际竞赛场。 ‎ ‎④以太阳能行业为例,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新能源企业还需要与传统能源企业进行激烈的博弈,美国政府如果不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很难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 ‎⑤相比之下,欧盟承诺减排的额度远高于美国。为了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欧盟展现尚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积极”姿态,除了想要争取“道德模范”声望外,更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 ‎ ‎⑥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欧盟之所以极力要求一些“先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之地”。 ‎ ‎⑦而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随着减排额度的提高,减排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不愿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同时又鼓吹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  ‎ ‎⑧当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碳排放”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 ‎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妥协与博弈同样重要。在激烈交锋的同时,各国的共识也在不断增多,这是达成协议的基础。正如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赫泽高所言,在当前的谈判中,“妥协”应当成为一个关键词。 ‎ ‎5.下列各项中关于“减排额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减排额度”提高标准,减排成本就会上升,对于还没有拥有新能源的国家是个挑战。 ‎ B.“减排额度”的大小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 C.美国的“绿色新政”客观上也是有关降低“减排额度”政策。 ‎ D.各国制定“减排额度”的高低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否积极。 ‎ ‎6.下列对“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盟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说明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对它有利,会使它有更多的商机。 ‎ B.欧盟极力要求“先进发展中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之地”,以便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 C.欧盟倡导提高减排标准,意在以气候大会为契机,在美国犹豫不决之际,与美国在经济上争高下,取代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 ‎ D.欧盟展现的“积极”姿态实质上就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这也是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原因之一。 ‎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融危机前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逐渐形成了。 ‎ B.由于美国朝野上下特别是利益集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现有市场,2001年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 C.美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美国政府想要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就得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 D.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答案及解析】‎ ‎5.答案C。(非“降低”,而是“提高”;“绿色新政”与“减排额度”政策也非等同。) ‎ ‎6.答案C。无中生有。 ‎ ‎7.答案D。(A项应为“金融危机之后”;另“形成了”应为“正在逐步形成”,已然未然错位。。B项偷换概念。C项扩大概念,非“新能源”而是“太阳能”,后两个分句条件错误。)‎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等,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称之为“古琴”。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外合五音。据传文王囚于茭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舍称文武七弦琴。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 ‎ ‎ 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和弹奏的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第一次听琴乐时甚至觉得这件乐器是无声的。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不中听”,“无人听”,正因为古琴音乐风格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等静态的美。这也是为什么古琴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所追求的意境配合。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整个古琴音乐艺术被称为琴道确实有其道理,对古琴的欣赏和认识不能只单一地从其音乐曲调去理解,而应综合地多方面从琴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反映去理解。‎ ‎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琴乐是人心灵的外在体现,不同琴家,对于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资、性格、个人修养、思想境界、心理状态的影响。随着理解的不同,流露于指下,则神韵各异,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同一地域的琴家,便于寻师访友,相互切磋琴艺,加之民风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响,较易形成默契,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成为琴派。一些卓越的琴学家,由于其深厚的造诣,独树一帜,得到仰慕,以致琴人随之学习,形成了不同的师承体系。同一师承的琴家,遵循恩师的教导,往往对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风格相同或相近,自成一派。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谱钻研琴学,学习同一琴谱的琴家,则更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形成琴派。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 ‎ 5.下列有关“吉琴”的介绍。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距今已超过四千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 B.古琴最早有五根弦,后经改造,才成了现在七弦的形制,人们还将它的结构赋予了文化与政治的内涵。‎ ‎ C.古琴的音乐倾向于简单含蓄、古淡阴柔、典雅静态的抒情,因而很多人认为它不好听,以致没人欣赏。‎ ‎ D.古琴只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环境安宁静谧,才能与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以及弹奏者平和闲适的心境相适合。‎ ‎ 6.下列对于琴派形成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同琴家,他们的天性、修养、思想、心理,影响了各自对于琴文化的理解,流露于指下,则神韵各异,于是就形成琴派。‎ ‎ B.同一地域民风相近,同一地域的琴家性格也常常相近,又经常寻师访友,相互切磋影响,较易形成默契,成为琴派。‎ ‎ ‎ ‎ C.造诣深厚、独树一帜的琴学家,琴人随之学习,形成了师承体系,对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风格往往相同或相近,形成琴派。‎ D.不同琴家钻研学习同一琴谱,对琴文化往往会更易产生相同或相近的认识,形成相同或相近的演奏风格,从而形成琴派。‎ ‎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两个人既对音乐曲调有相同的理解,又能在琴曲的精神层面产生共鸣,那么他们往往会成为知音。‎ ‎ B.古琴不易弹奏,技法较难掌握,并且琴乐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和欣赏的,所以经常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 ‎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尝有较高的心性修养,因此追名逐利、心浮气躁之人,往往是不能弹奏好古琴的。‎ D.古琴文化中的“尊卑之别”“社会等级”“君臣合恩”等观念,使古琴成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 ‎【答案及解析】‎ ‎5 B (A 项范围扩大,原文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C项“以致无人欣赏”意思表达错误;D项“只适宜”错,原文是“最适宜”)‎ ‎6 A (“神韵各异,于是就形成琴派”错。原文“神韵各异,形成不同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 ‎7 D (“古琴成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错。原文没有依据。)‎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近似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此外《灵宝经》还记载某国大旱,一个女仙“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这是用啸来求雨。葛洪的《神仙传》也曾记载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众客震惊”。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 魏晋以后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但其实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 来形容周颧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所以吟啸之风,广泛流行,以至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吐属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啸于其音乐性之外,再蒙上这样薄薄一层玄学的外衣,遂使它在当时更具魅力。如《晋书•阮籍传》说他在苏门山遇见后来被称为“仙君”的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不过,啸声中确乎没有歌词,不能把吹口哨说成是无词之歌,正像不能把吹喇叭说成是无词之歌一样。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存,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泰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这时在考古材料中看到的啸者,则大抵为艺人。河南偃师出土的宋代砖画河南焦作、山西侯马出土的金代陶俑中都有吹口哨的。他们都是正在演戏的演员: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5.根据文意,下列对“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啸.近似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可以用来抒情,也可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 ‎ B.魏晋名士首倡“啸”,他们常常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时甚至是登高临远之际且吟且啸。‎ ‎ C.啸声没有歌词,但相当优美,带有旋律且具有音乐性。因其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因而不能理解为唱歌。‎ ‎ D.魏晋时期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或“感慨发声”,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不是随声感叹,而是有音乐性且寄托了文人的风骨和气质。‎ ‎6.下列不属于表现“吟啸之风,广泛流行,以至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 B.阮籍遇见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 C.《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 与琴声相谐”。‎ ‎ D.河南偃师出土的宋代砖画,河南焦作、山西侯马出土的金代陶俑中都有吹口哨的。‎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啸”在早期是妇女抒发胸中忧怨郁闷之气的途径,也有巫术的神秘色彩,后来进入文人圈后不啸则无法表现名士风度和气质。‎ ‎ B.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泰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可以证明,“啸”在唐朝的文人中也是非常流行的。‎ ‎ C.孙登没有回应阮籍的“商略”,却回应了他的“啸”,可见孙登也是一个“啸”的高手,且对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不懂不通甚至厌恶。‎ ‎ D.“啸”的风俗因为后世的学者文人逐渐热衷于义理功业而逐渐淡化,没有人再会“啸”,“啸”最终沦为艺人的表演技巧。长时问的隔膜,使现代人已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 ‎【答案及解析】‎ ‎5.B(“啸”并非魏晋名士首倡,《诗经》中早已屡次提及)‎ ‎6.D(砖画表现的是演戏的技巧,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7.D(A“不啸则无法表现名士风度和气质”过于绝对;B王维李白的诗只证明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存,“非常流行”无根据;C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不出孙登“对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不懂不通甚至厌恶”)‎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一般说来,动物的体形越大,它的新陈代谢越慢,寿命就越长,反之亦然。大自然如何赋予每种生物不同的新陈代谢速度呢?为什么有些动物注定比其他一些动物短命呢?澳大利亚的比较生理学家赫伯特和艾尔斯或许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认为,那层只有百分之一厘米厚、将细胞内物质包裹起来的膜——细胞膜的成分决定了一切。‎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组成,而脂质是由脂肪酸和甘油两种物质反应形成的。这些脂质疏水性尾部彼此靠在一起,纵向排列,形成了一个阻止水通过的油性密封带。据说,我们每个人身体里的细胞膜足以铺满75个足球场。艾尔斯认为,由于细胞膜形成一个个独立结构,是生命的屏障,所有的物质都必须经过细胞膜才能进入到细胞内部,而各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速度正是新陈代射的基础。因此,细胞膜是调节新陈代谢水平的最佳场所。‎ 细胞膜中脂肪酸种类差异很大。根据对不同动物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研究,赫伯特发现脂肪酸越是趋于饱和,动物的新陈代谢速度就越慢,而脂肪酸越是趋于不饱和,动物的新陈代谢速度就越快。‎ 大象的细胞膜只有O.2%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老鼠的新陈代谢速度比大象快35倍,它的细胞膜里含有20%的不饱和脂肪酸。鸟类也是如此,其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与其新陈代谢速度几乎成线性相关。爬行类和两栖类也符合这一模型.,它们由高度和脂肪酸组成的细胞膜与其动作缓慢和冷血的特性相符。‎ 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动物的寿命就越短。因为那些使膜具有良好流动性和渗透性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受到自由基氧分子攻击,其结果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细胞膜比那些更为饱和的脂肪酸组成的细胞膜恶化和衰老得快。在自由基的攻击下,不饱和脂肪酸会被氧化,同时释放出两种讨厌的化学物质,进一步破坏DNA和蛋白质。‎ 这方面的证据已由西班牙科学家通过相关的膳食实验得出,研究人员将老鼠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提高30%后发现,细胞膜和蛋白质的受损程度提高了50%。这种细胞膜氧化理论或许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何限制热量摄入能够延长寿命,以及为什么鸟类会比和它体形相似的某些哺乳类动物长寿等疑问。‎ 赫伯特和艾尔斯的观点,对生命长短、动物进化等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细胞膜把细胞内物质包裹起来,形成独立结构,筑起生命的屏障.‎ B.细胞膜是脂质疏水性尾部交织成的一个阻止水通过的油性密封带。‎ C.细胞膜非常薄,而每个人体内细胞膜平铺起来的面积却又相当大。‎ D.细胞膜的成分不同,导致动物新陈代谢速度不同,寿命长短不一。‎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细胞膜的成分决定了外界物质能否进入细胞以及渗透的速度,所以说细胞膜是调节新陈代谢的最佳场所。‎ B. 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细胞膜由高度饱和脂肪酸组成,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缓慢,动作也比较缓慢,多有冷血特征。‎ C.赫伯特和艾尔斯的观点,完全能解答关于生命长短的疑问,并对动物进化等问题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D.科学家通过控制老鼠的膳食,观察细胞膜和蛋白质受损与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关系,验证了细胞膜氧化理论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受到自由基氧分子的攻击而氧化,只要清除自由基氧分子就能彻底遏止细胞的衰老。‎ B.动物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含量与其新陈代谢速度几乎成正比,与其寿命长短成反比。‎ C.大象长寿的原因,是它们细胞膜流动性、渗透性差,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使萁新陈代谢速度缓慢。[来源:状元源zyy100K]‎ D.限制热量摄人能够保护动物自身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从而延长动物寿命。‎ ‎【答案及解析】‎ ‎5.B(原文说脂质疏水性尾部“彼此靠在一起,纵向排列”,并非“交织”)‎ ‎6.C(注意原文首段“或许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尾段“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等内容)‎ ‎7.A(据原文,即使“清除自由基氧分子”,也只能延缓而非遏止细胞的衰老。“彻底”一说违背自然规律。)‎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深海的发现:从“大洋中脊”到“深部生物圈”‎ 人们看惯了绵亘的山岭和曲折的海岸,一般不会问“为什么”的问题。90年前,A•WEGENER发现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和南美洲海岸线可以拼合,又有同样的化石,从而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但当时回答他的只是嘲笑和冷漠。半个世纪后,深海测量技术发现深海洋底也有高山峻岭,全世界有8万公里长的山脊蜿蜒在各个大洋,而大西洋的中脊恰好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平行,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陆和大洋的岩石圈是分成若干“板块”的整体。‎ 同样,沐浴在阳光下的人们,看惯了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决不会对“万物生长靠太阳”产生怀疑,又是深海洋底“黑暗生物圈”的发现,开辟了新的视野。上世纪70年代,“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了近百度的高温区,原来海底有“黑烟”状的含硫化物热液喷出,冷却后形成“黑烟囱”耸立海底。更为有趣的是在热液区的生物群。现在,这类热液生物群在各大洋被发现的地点已经数以百计,离我们最近的就在日本冲绳海糟。‎ 黑暗食物链的基础,是在还原条件下进行化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原核心生物,据推测与生命起源时的生物群相近。不只是海底,近年来发现在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有人估计其生物量相当于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 ‎“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原来从极地冰盖到火山热泉,从深海海底到地层深处,生物的分布几乎无处不在,人类迄今研究和熟悉的,只不过是生物圈中的一小部分。不但海底,海水层里也是一样:运用新技术,发现了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的微微型浮游生物。‎ 深海大洋的发现,纠正了我们对生物界的偏见:我们用肉眼甚至用光学显微镜见到的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上层,只占生物圈的一小部分;地球生态系统的真正基础,在于连细胞核都没有的原核生物。生物的一级人类,应当是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生物圈概念的扩展,也改变了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而实际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几乎没有形态化石可留,只靠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在三四十亿年的地质历史上默默无声地“耕耘”,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的评价。总之,深海大洋的研究,不仅是地球科学,也是生命科学的突破口。‎ ‎5.根据本文信息,下列对“深部生物圈”有关内容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深部生物圈”的数量极多,其生物量是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 B.“深部生物圈”的分布范围可以拓宽到极地冰盖、火山热泉、深海海底和地层深处。‎ C.组成“深部生物圈”的原核生物生存于深海海底及其下面数百米的深处。‎ D.“深部生物圈”的生物即是指那些只存在于数千米深海海底的微微型浮游生物及微小的原核生物。‎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平行的大西洋海底山脊,构成了大西洋的“中脊”。‎ B.原核生物作为生命起源时的生物群,能在还原条件下进行化合作用转化为有机质。‎ C.深海大洋的发现说明我们平时用肉眼或用光学显微镜见到的生物只占生物圈的一小部分。‎ D.热液生物群可生存于因含硫化物热液喷出而形成近百度高温的深海海底。‎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海测量中对“大洋中脊”的发现,为后来“黑暗生物圈”的发现开辟了新视野。‎ B.现代地质学研究要重视的是几乎没有形态化石的原核生物而不再是大化石。‎ C.数十亿年来原核生物在改造地球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已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 D.对深海大洋的研究,将是今后开展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答案及解析】‎ ‎5.【C】A项文中信息“有人估计”不等于“是”;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拓宽了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分布而不是说“深部生物圈”的分布;D“只存在于”与原文不符,且“微微型浮游生物及微小的原核生物”并不能确定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 ‎6.【B】“转化为有机质”错,文中是说原核生物能“制造有机质”‎ ‎7.【C】A项两者没有关系;B项“要重视的是……而不是…….”没根据,也太绝对;D项“将是……主要途径”说得太过,文中只是说是“突破口”。‎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科学”崇拜与中医“落后”‎ 在传统的西方学术和思想中,科学被认为是把握某个领域里的唯一的、绝对确定的客观真理。从古希腊人开始,“科学的”就意谓着“绝对确定的”和“具有演绎性的”,因此数学被认为是科学的典范。到了近代,产生了“实证科学”。“科学”这个概念中又加进了实证或经验观察的维度,“科学”就既指演绎科学,又指自然科学(探讨自然现象,在其中找到不变的规律)。科学活动要尽量寻找一种脱离了具体生活情境和人文因素的理想状态和纯客观状态来进行。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就是这样一种科学观。按照这种观点,科学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真理、逼近真理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对科学的崇拜。‎ 其实,这种科学观是相当老旧和不正确的,它没有探讨科学真理的有效性是否有根本的限度。19世纪后期在同一个领域中出现了不同的科学系统(比如非欧几何学),后来的量子力学说明,在物理世界的深处科学的事实与人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表明科学的客观性是有限度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同一个领域的不同的科学系统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个谁真谁假或谁更真的问题,而是个谁更强、更顺应知识界潮流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两个不同的理论可能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临场发挥中 它们的强弱是可以转化的。所以,科学的真理并不是绝对客观的、唯一的和排他的,也不是不管一切条件而普适的,而是需要依靠某个时代的某个科学团体才为真的。现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科学在根本上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生活世界不同,对于科学的理解就可能不同。由此可见,科学并不是绝对真理的化身,科学真理可以是多元的。而且,由于每个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功能、结构和方式,它们不可能是完全中性的、普适的。‎ 落实到医学上就是:中医与西医可以是、事实上也正是各擅所长的。中西医从理论上是不可能硬性“结合”的。以西医为(科学的)模式,来逼中医“科学化”或“现代化”,其结果只能是中医理论或学术灵魂的死亡。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五运六气等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是内在相通的,它与建立在解剖与其他实证科学基础上的西方医学大为不同。它有自己的与现实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角度,这使得它是一种充满了文化与哲理深度的,对人的生活情境有着特殊敏感的但同时又是可实证的科学。它是可以被验证的,实际上已被几千年的相当成功的医学实践所验证过.但是,这些验证都是在中医这个意义世界中进行的。脱离了它,中医就失去了自己的理论灵性和生机来源。实际上,西医要是脱离了它的理论和意义世界也一样“玩不转”。任何科学系统的科学性都要在坚持自己的理论根基、发挥自己的思想性情的情形下才会呈现出来。‎ ‎ 在中医教育上,要坚持从理论上与西医“划清界线”,在维护自身的独特生命的前提下与异己者对话。所以需要整个思想方式、教育方式的大转变。现在不仅是教材、课程要复中医之原,而且要尽量以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恢复传统的“师徒制”。这是因为中医不是可以完全普遍化、数据化的学问,而是相当直观化、体验化和艺术化的学问,非有师徒之间长期的和情境化的交流不足以将新手带入这个意义世界。‎ ‎5.下列对造成科学崇拜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传统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把握某个领域里的唯一的、绝对确定的客观真理。‎ B.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是西方传统的科学观,这在中国造成了对西方科学的崇拜。‎ C.按照西方传统的科学观,科学发展被认为是一个不断积累真理、逼近真理的过程。‎ D.科学活动要尽量寻找一种纯客观状态来进行,没有探讨科学真理的有效性的限度。‎ ‎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同一领域中不同科学系统的出现,表明科学真理并不是绝对客观的、唯一的。‎ B.量子力学说明科学的事实与人为的活动分不开,表明科学的客观性是有限度的。‎ C.同一领域不同科学系统之间没有真假之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中医是可实证的科学,它实际上已被自己几千年相当成功的医学实践所验证。‎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以西医为模式,来实现中医的“现代化”,起源于人们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崇拜。‎ B.中、西医事实上各擅所长,表明科学真理并不是完全普适的,而可以是多元的。‎ C.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内在相通,因此中医的人文价值大于科学价值。‎ D.中医与西医在理论上截然不同,中医教育必须割断与西医的联系,完全传统化。‎ ‎【答案及解析】‎ ‎5.B(答非所问)‎ ‎6.C(“可以互相转化”不合文意。)‎ ‎7.B(A强加因果。C结论无据。D绝对化)‎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中国茶种类繁多,品种优良,栽种管理精细,加工方法科学,工艺先进,花色品种齐全。品质风格独特。其中,名优茶品种就有600多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提并论。茶具有廉、美、清、和的品格,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它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 ‎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的程度,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有好的鲜叶原料和精良的加工工艺才能制出好茶。‎ ‎ 有了好茶,还要看好的水质、好的器具和好的冲泡方法,才能沏出色香味俱全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茶来。泡茶用水一般宜用软水,如洁净的泉水、天落水、溪水等。城市的自来水含有较多的氯离子,直接用来烧开水沏茶,会影响茶汤的色香味,故宜将自来水先在容器内贮放24小时后使用,有条件者可用净水器。烧水宜用硬质本炭或电,忌用煤油、柴油、木柴等有烟气及异杂味的燃料。冲茶水温要适当,高档茶水温控制在85℃左右,中、低档茶可同93℃~l00℃水冲泡。冲泡时间与水温有关,85℃水温以4分钟为佳,沸水冲泡只需2分钟。据试验,93℃、3分钟可作为冲泡的最佳温度和时间来掌握。为便于观赏,细嫩茶特别是毫尖茶宜用玻璃杯沏茶;其它茶应首选紫砂茶具,次选白瓷茶具,最次是保温杯、塑料杯、热水瓶等。冲泡时先冲入茶具容量的三分之一,然后迅速滤去,以清除杂质污物,接着便可将茶具冲满,并用杯盖或壶盖将面土的泡沫括去,冲沏即告完成。 以茶醒脑助兴,以茶消忧解困,以茶联络感情,饮茶成为我们中国人生活的一大乐趣。饮茶是很讲究环境氛围的。若在茂林修竹、空谷幽兰的环境中,邀上三五知己,品茗、赏景、赋诗,便会进入一种乐而忘归的境界。‎ ‎ 中国茶艺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就拿清饮式来说,品茶的真趣需从茶之品、茶之味、茶之韵、茶之德、茶之美中去体会。茶艺的最高境界是人与景、物的形神结合,这要以文化素养和灵感培养为基础。对于善饮茶者,只要呷上一口便会顿觉满口清香、香冲脑门,并会产生肺腑空灵的感觉;再呷一口便觉疲惫全消、神清气爽;再慢啜细品,胸中似有一股太和之气冉冉升起,继而如风生两腋而飘然欲仙,心中的块垒愁楚便会一并失之物外,并选入品茶文化的最高境界——忘我境界。‎ 选自《清茶一杯也能醉人》有删节)‎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又具有廉、美、清、和的品格,它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 B.中国茶种类繁多,有六大类2000多个品种,且名优品种多,茶的外形、风格、滋味、效能各不相同。‎ C.荼能清忧解困、联络感情,尤其是三五知已借品茗之机赏景、赋诗,会使人感受到茶带来的生活乐趣。‎ D.茶叶可以从芽叶的整碎、色泽等外在综合表现和芽叶的光润、滋味的浓淡程度等内在综合反映两方面来评价。‎ ‎6下列关于沏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饮茶要选好茶,好茶的标准是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冲泡时宜首先滤去杂质污物。‎ B.泡茶宜用软水,烧水宜用硬质木炭或电,为避免城市的自来水影响茶汤的色香味,故宜将自来水净化或者在容器内贮放24小时后使用。‎ C.依据茶叶品种选用不同温度的水冲泡,冲泡时闻与水温有关,85℃水温以4分钟为佳,93℃、3分钟可作为冲泡的最佳温度和时间。‎ D.选用茶具宜讲究,多数茶应首选紫砂茶具,次选白瓷茶具,最次是保温杯、塑料杯等;为便于观赏,冲泡细嫩茶特别是毫尖茶宜用玻璃杯。‎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购买茶叶时,既要关注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鲜暗等外观特点,还应冲泡一杯,看其色,嗅其味,品其香,衡量其内在品质。‎ B.只要是好茶,人们都会在呷第一口时感到满口清香、肺腑空灵,第二口时感到神精气爽,并于慢啜细品后进入品茶文化的最高境界。‎ C.电影电视节目中常有饮用盖碗茶的情节,饮者多用杯盖在水面上括两下,这似乎是程式化的表演动作,其目的在于括去水面上的泡沫。‎ D.中国茶艺是学问与艺术的结合,茶、水、器、环境、技艺、心灵的完美统一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般饮茶者较难达到这种境界。‎ ‎【答案及解析】‎ ‎5.D(茶叶的综合表现和综合反映信息交叉)‎ ‎6.C(偷换概念,冲茶的水温与茶叶的档次有关,文中没有涉及品种。)‎ ‎7.B(忽略了原文的条件,好茶,还需要善饮者。)‎ 第三案 高考·练兵 ‎1、、(10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 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在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是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摘编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报》)‎ ‎5.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 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答案】C ‎【解析】“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错,文中说“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可见,生物学角度的研究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不能说“解决了”。‎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 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削弱。‎ 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 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正常。‎ ‎【答案】D ‎【解析】“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是两个不同的原因。A项将冬季抑郁症视作更严重的例子,文中没有直接说明,可以从症状中勉强推断出。‎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 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 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 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答案】A ‎【解析】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是多巴胺传导顺畅与否,不是多巴胺量的多少。‎ ‎2、、(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 ‎,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答案】D ‎【解析】“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错,文中说“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方形象征大石块。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7.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答案】B ‎【解析】A“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盘子要随星转;C“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错,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直接观察天象。‎ ‎8.“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来源状元源zyy100K]‎ 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答案】C ‎【解析】A、“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B、壁和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只是礼器;D、文中说:“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推断想象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9.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 ‎【答案】典籍和文物 ‎【解析】屈原的《天问》,璇玑、璧、琮的样式和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推测。‎ ‎3、、(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并积极倡导和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 生态理论以珍爱、尊重和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为评价标准,生态道德是指将生态理论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提出与构建人类道德文明进步与完善的标志,是新时期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所谓“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是人类持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是继承、发展和超越传统道德教育之后的崭新教育范式。传统德育是一种以“知识性”为主导理念的模式,这种“知性论”‎ 德育的哲学取向是主客体二元分立的人际观、自然观与心灵观,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理论知识型纽带关系,忽略了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的道德体验关系,其德育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是信奉外部道德规范知识传输的实践祥态,而生态德育从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德行这三重生态的视界重新定位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态体验视界中深度领悟生存实践的关系。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和无法确认的人类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行为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纳入德育视野,以一个崭新的思路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5. 下列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道德教育要求人类以一种新视角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类生存需要的崭新教育模式。‎ B.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它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协调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C. 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D. 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引导人们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将“伦理道德观念”范畴扩大为“道德观念”。‎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德育突破了传统德育的范围,主张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强调人的生态体验,重视培养人的生态意识.‎ B.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 C.从道德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的理念,与中国古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是一致的。‎ D.传统德育关注的是人在人类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而生态德育关注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B、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无中生有。C、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与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不一致。D、生态德育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虽然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可以预见这门新兴学科一定会引起来赵多的有识之的重视,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实际效益。‎ B.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使之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解决当前人类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C.提倡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逐渐削弱生态环保领导领域的强制性惩处力度,转换该领域执法机构的工作职能 D.生态道德观念把人类道德理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就意味着一个不珍爱自然、不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人,不是完美健全的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教育,重在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选择,不具有政府的强制力。‎ ‎4、、(10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 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即使是眼下北京绞尽脑汁建造起来的多层环状结构也将大不适应。中心化城市的各种弊端,诸如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疾病易于传播、犯罪案件增多、居住环境恶化、管理难度增加和公众空间锐减等,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高科技可以自由地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取代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拥挤在一个地域。于是自然而然就开始了从市区向市郊的转移,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又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 现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许多边缘城市,就属于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中心化城市逐渐演变为主城市和边缘城市。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它们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紧密联系。城市的边缘化,就是城市由中心向四周的蔓延与扩展,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既是城市又是乡村的地区。这里,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也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规模、生产程序、劳动力市场和销售状况呈分散状。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铁道、地铁、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等组成的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 这种城市的边缘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规模,比如今天的美国就已经形成大洛杉矶都市区以及波士顿—劳伦斯—洛厄尔、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都市区。它们还会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展,通过原料网、生产网、销售网、消费网、信息网和电脑网的连接而延伸到整个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城市。‎ ‎5.下列对于“枝蔓状城市”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 B.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成为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场所的城市 C.彻底打散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利用各种网络相互连接的城市 ‎ D.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联系紧密的城市 ‎【答案】B ‎【解析】枝蔓状城市指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而成的城市体系;据第二段,应是“市区”即主城区。‎ ‎6.下列对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不再拥挤在市区 B.城市蔓延扩展到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地区,这里既是城市又是农村 C.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销售、劳动力市场呈分散状 D.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成为全球化城市 ‎【答案】D ‎【解析】据末段,应指美国的大落杉矶都市区和波士顿城市区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全球化城市”,是今后的演变趋势,不属于“后现代演变”。‎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枝蔓状的城市布局中,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差别将趋于消失 B.铲除中心化城市的诸多弊端有待于城市的后现代演变 C.在枝蔓状城市中,人们受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的限制将越来越少 D.随着中心化城市的边缘化,生产地域化和劳动力低廉化将成为现实 ‎【答案】C ‎【解析】A有些方面差别缩小,有些方面差别不可能消失;B文中毫无依据,第二段只说这些弊端“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并未说城市后现代演变就能铲除;D劳动力低廉化文中无据。‎ ‎5、、2010全国卷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 ‎,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得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中说:“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先秦两汉文化也不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故选D。‎ ‎6、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中第三段说:“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说明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还可以选择其他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故选C。‎ ‎7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正确,但不能推出“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借助研究了解文化的流变,完成自由的文化对话,故选A ‎6、、2010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并积极倡导和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 生态理论以珍爱、尊重和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为评价标准,生态道德是指将生态理论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提出与构建是人类道德文明进步与完善的标志,是新时期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所谓“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是用人类持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是继承、发展和超越传统道德教育之后的崭新教育范式。传统德育是一种以“知识性”为主导理念的模式,这种“知性论”德育的哲学取向是主客体二元分立的人际观、自然观与心灵观,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理论知识型纽带关系,忽略了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的道德体验关系,其德育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是信奉外部道德规范知识传输的实践样态,而生态德育从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德行这三重生态的视界重新定位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态体验视界中深度领悟生存实践的关系。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和无法确认的人类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行为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纳入德育视野,以一个崭新的思路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5. 下列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道德教育要求人类以一种新视角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类生存需要的崭新教育模式。‎ B.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它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协调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C. 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来源状元源zyy100K]‎ D. 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源状元源zyy100K]‎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此项中“天然合理性”的表述是错误的。对应的答题区间是选文的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这部分语意是介绍“生态道德教育”‎ 的内涵和意义,强调的是基于人类道德自身的缺陷而提升人类道德境界。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引导人们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将“伦理道德观念”范畴扩大为“道德观念”。‎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德育突破了传统德育的范围,主张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强调人的生态体验,重视培养人的生态意识。‎ ‎ B.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 ‎ C.从道德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的理念,与中国古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是一致的。‎ D.传统德育关注的是人在人类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而生态德育关注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B项的设误方式是无中生有。选项中“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的表述是错误的,文中没有说明这方面的信息。C项的设误方式是张冠李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说“智者”、“仁者”的性情和修养,这与本文说明的“生态道德教育”不属于同一范畴。D项的设误方式是以偏概全。此项对应的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后半部分和文末几句话。文中明确的意思是关乎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生态德育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虽然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可以预见这门新兴学科一定会引起来赵多的有识之的重视,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实际效益。‎ B.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使之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解决当前人类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C.提倡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逐渐削弱生态环保领导领域的强制性惩处力度,转换该领域执法机构的工作职能 D生态道德观念把人类道德理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就意味着一个不珍爱自然、不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人,不是完美健全的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此项设误方式是过于绝对化。此项对应的答题区间在文章第三段的后半部分。这部分语意是在说明传统道德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不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教育,重在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选择,不具有政府的强制力。并不能成为C项推断的依据。‎ ‎7、、2010年课标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 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答案】C ‎【解析】此项在文中对应的信息是“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此句陈述的对象一直是书法,至于其他对象,只是陪衬对比而已。‎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来源:zyy100.com]‎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答案】A ‎【解析】此项对应的信息是“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应该是真书写的再快一点就是草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D. 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答案】D ‎【解析】“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的表述错误,“只是”的说法也不正确。‎ ‎8、、2010年湖南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实际体现形式就是志愿行动。志愿精神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式,体现了在不同层面上的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社会运行层面上将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对于人的社会化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使社会成员接受基本的社会准则,塑造具有社会取向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潜在的服务社会的行动倾向,这就是 它的社会教化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起到将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进行凝聚和团结的作用,它提供了同一个场景和机遇,使他们共同参与到同一项活动中,甚至还会起到聚合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这就是它的社会整合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号召作用,而且这种召唤常常是以无声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其超越性的社会关怀又是使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无法抗拒的,从而会最终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这就是它的社会动员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以其实际的效应,广泛地宣传并大力地弘扬最具有普遍性的、作为最能够表达优秀文化成分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而且在越重大的社会事件中,这种特征就会表现得越鲜明,这就是它的社会导向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人的发展层面上也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体现了社会成员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现代化的物质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工具合理性的追求,然而,现代化进程的悖论特征之一就在于,对工具合理性的关注常常极大程度地抑制了价值合理性。因此,为了防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畸形走势,强调价值合理性的意义就会显得极其重要。而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意义之一就是体现出了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本身对于价值合理性所作的追求。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表达了社会成员对人本化取向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而在表达志愿精神或参与志愿行动的过程中,过一种富有意义的集体生活,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善良愿望,可以充分地表现出其中内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 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社会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社会凝聚其成员的一种重要场域;从社会成员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则成为社会提升其成员素质的一个平台。正是在自愿参与公益事业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行动中,社会成员实现了其精神境界的提升,完成了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人生经验的丰富,甚至促进了其自身知识的扩展和技能的增强,而这一切的经历及其感受也必将成为生命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志愿行动所体现的功能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层面的一项是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玉树抗震救灾行动中,全国各族人民心系灾区,目前已为灾区捐款45亿多元人民币。‎ ‎ 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快乐天使”们长期坚持照顾孤残儿童,实现了帮助他人的善良愿望,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 C.“一个也不能少”,希望工程志愿者们以他们的满腔热忱和无私行动,唤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失学儿童的真诚关爱。‎ ‎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服务志愿者“一对一”定人到户帮助孤寡老人,弘扬了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答案】B ‎【解析】本题在四个事例中选出一个与其它三个不一样的,只要结合文章的段落结构就能很快得出:一个是志愿精神对于社会层面的影响,一个是对于个人发展层面的影响,于是这样就很容易得出B选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愿精神通常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亲身参与性的人文内涵。‎ B.志愿行动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化和日常化的实际体现形式。[来源状元源网]‎ C.社会成员追求工具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物质成就的获得。‎ D.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 ‎【答案】D ‎【解析】判断选项正确与否应该从文中找到充分而可靠的依据。D项中“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所以其设误方式是无中生有。‎ ‎15.简要谈谈,如果缺乏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6分)‎ ‎【答案】 ①从人对社会的融入(社会角度)看,少了一种扩大交往面、凝聚交往对象的重要场域,对价值合理性社会意义的关注以及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都可能趋于淡化;②从个人发展角度看,少了一个提升个人素质的平台,一条让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人的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畸形走势。‎ ‎【解析】本题是今年的新题型,要求考生谈谈如果缺乏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这道题其实就是一道开放的题目,考生可以畅所欲言。那么要问人的发展,考生可以就着原文最后一段的第二句中关于“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这两层意思来答影响即可,无非就是把原文中“有了志愿精神好的方面”的反面写出来。所以这道题尽管是新题型,但是难度不是很大。‎ ‎9、、2010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德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再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者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历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勃。”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德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补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诗歌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的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现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10. 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的,而早期的歌是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 ‎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重要概念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D项中“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是不准确的,文章第五段“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可以充分的证明这一点。A、B、C三项在文中都各有体现。‎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是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C项把歌和音乐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这两者是一体的,另外借助音乐更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12. 请结合文本,简述“诗”在西周的作用。(3分)‎ 答: 。‎ ‎【答案】诗诗西周礼乐政治活动的产物,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可以补察时政,另一方面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是国家政治医师形态的工具。‎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综合能力。对本文的解答要把握住文章的内容要点,从全文入手,找出有关诗的作用的信息,整合作答。‎ ‎10、、2010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 ‎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A项是“原本”内涵的正确的表述。B项据原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可知,B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内涵。C项把原本的属性搞错了。C项的表述简化为“原本是过程”,据原文“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知,“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项 原文是“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是原本的丰富、更新和壮大。D项的表述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来源:zyy100.com]‎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对于“原因、根据、证据”这样字眼的题干,特别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D选项中,新参照系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摩擦,二是抗拒摩擦。摩擦作用使传统更新”,因而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但是传统“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使得传统力图保持原本的最初本质特征,尽可能的不远离原本。 ‎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A项“唯一的”原文表述为“特定的”与原文不相符。B项原文是说“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所以消失指的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不是“原本的特征丧失”C项“突变”概括错误。原文“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因而传统内涵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的是“渐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