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高考必备考点 氮及其化合物答案不全
2019-2019学年高三高考必备考点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聚焦 1. 知道氮气的物理性质及存在。 2. 能从氮气的结构理解其化学性质。 3. 掌握氮氧化物的重要性质,知道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氨与水、HCl、O2等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不稳定性。 4. 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知道NH4+的检验方法。 5.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6. 了解硝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梳理 一、氮气 1.氮气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氮气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 。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氮气的电子式 ,结构式为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其原因是 。所以氮气可做保护气。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氧气反应,方程式 。 2.自然界的固氮是把 态的氮转化为 态的氮,如把 转化为一氧化氮。方程式 。 二、氮的氧化物 气体 性质 NO NO2 状 态 气体 气体 颜 色 无色 红棕色 气 味 无味 刺激性气味 水溶性 不溶 与水反应 实验室制法与收 集 Cu + HNO3(稀) 因会与O2反应,只能排水法收集 Cu+HNO3(浓) 因会与水反应,只能排气法收集 关 系 都是有毒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会与碳氢化合物作用形成光化学烟雾,也会形成酸雨 三、氨气 1.氨气是 色 气味的气体, 液化, 溶于水。电子式是 ,它的空间构型是 ,是 性分子。 2.氨气是 色有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所以常用作制冷剂。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用喷泉实验证明,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想一想还有哪些气体能做喷泉实验?) 3.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思考:氨水和液氨在微粒的组成、性质上有何区别。 (2)与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氨水易挥发,不易运输,因此常将其转化为各种固态铵盐加以使用。 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收集方法: (3)干燥方法: (4)验满方法 (5)尾气处理: 思考:哪些气体最后要进行尾气处理。 四、铵盐 1.结构: (电子式) 1. 物理性质:都是离子晶体,都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1)受热分解:NH4Cl NH4HCO3 铵盐的受热分解比较复杂,并非都生成对应的酸和氨气。 (2)与碱的反应: 思考:NH4+的检验:操作为 离子方程式为 五、硝酸 浓、稀硝酸均为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均不产生氢气,但浓硝酸的氧化性更强,浓硝酸一般被还原成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成NO;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不稳定性,遇金属铁、铝产生钝化现象;因此保存时要把它盛放在棕色瓶里,储存在阴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练习: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 硝酸的不稳定性: 2.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3. C与浓硝酸的反应: 4. 与苯的反应: ☆三大强酸的对比 硝酸 硫酸 盐酸 重要物理性质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纯净硝酸为无色液体,常见浓硝酸因溶有分解产生的NO2 而呈黄色,易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纯净盐酸为无色液体,常见盐酸含有工业杂质(Fe3+)而呈黄色 重要化学性质 强酸性;不稳定性,受热见光易分解;浓稀硝酸均有强氧化性 强酸性;稀硫酸只表现酸性,浓硫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强酸性;还原性(浓度越大还原性越强) 实验室制法 硝酸钠与浓硫酸微热 氯化钠与浓硫酸强热 工业制法 NH3 ~NO~NO2 ~HNO3 注:NO循环氧化吸收 FeS2~2SO2 ~2SO3 ~2H2SO4 注:SO2 循环氧化吸收 H2 在Cl2 中燃烧生成的HCl 用水吸收 ☆关于浓酸变稀的问题 从上表中可看出三大强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浓度不同时所表现的性质有所不同,记住此点会给我们解题带来重要突破。记住下列反应: 4HNO3(浓) + Cu = Cu(NO3)2 + 2NO2 ↑+ 2H2O 8HNO3(稀) + 3Cu = 3Cu(NO3)2 + 2NO↑+ 4H2O 2H2SO4(浓)+ Zn = ZnSO4 + SO2 ↑+2H2O H2SO4(稀) + Zn = ZnSO4 + H2 ↑ 4HCl (浓 + MnO2 MnCl2 +Cl2 ↑+2H2O 试题枚举 【例1】Murad等三位教授提出NO在人体内有独特的功能,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 ②NO不是亚硝酸酐 ③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 ④NO是无色气体 A.全部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NO中氮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它可以是还原产物,如HNO3→NO,也可以是氧化产物,如NH3→NO;HNO2的酸酐是N2O3;NO是无色气体。所以,所给的几种说法都正确。 答案: A 【例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致冷。该化学物质是 A NaCl B NH4NO3(s) C NaOH(s) D CaO(s) 解析:溶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生石灰与水的反应也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很小。 答案:B 【例3】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的2种气体,它们是(1)NO和NO2(2)NO2和O2(3)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是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V1>V2>V3 B. V1>V3>V2 C. V2>V3>V1 D. V3>V1>V2 解析:设每种气体的体积为1体积,则:(1)中剩余1+(1/3)=4/3体积气体;(2)中剩余3/4体积的氧气;(3)中剩余1体积的N2. 答案:B 在进行氮氧化物计算时,要注意有关循环氧化、由多步反应合并所得总反应的应用。记注下列反应: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3O2 + 2H2O = 4HNO3 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 H2O 【变式】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来体积的3/5,则远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 A.2:3 B.3:2 C.3:5 D.5:3 答案: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