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高考地理仿真模拟卷解析版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版高考地理仿真模拟卷解析版5

‎11+2+3选1仿真模拟卷(五)‎ ‎(限时: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3年1月,华北地区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纤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本次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 A.冷锋 B.暖锋 C.强低压 D.弱高压 ‎2.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 ‎①机动车辆的增多 ②高耗能工业比重大 ③冬季燃煤取暖 ④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冷锋、暖锋、强低压系统控制下的大气不稳定,易使灰霾消散,而在弱高压系统控制下,空气下降,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形成连续性灰霾天气。第2题,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机动车辆的增多、高耗能工业比重大、冬季燃煤取暖。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与灰霾天气关系不大,因为二氧化碳是气体,不是颗粒物。‎ 答案 1.D 2.B 瑞士著名的旅游胜地——达沃斯是阿尔卑斯山上的小镇,海拔1 560米,是每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办地。读达沃斯小镇镇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达沃斯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是 (  )。‎ A.银行林立,为金融中心 B.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C.海拔较高、空气清新 D.俯视群山,视野开阔 ‎4.如测算达沃斯某处滑雪场的面积,则需要该地的 (  )。‎ ‎①经纬网图 ②等高线图 ③积雪等深线图 ④等降雪量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达沃斯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是海拔较高,空气清新。银行林立,为金融中心不是该地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不分明;达沃斯位于河谷中,不能俯视群山。第4题,如测算达沃斯某处滑雪场的面积,则需要通过该地的经纬网图计算水平距离,通过等高线图计算垂直距离,由此算出某处滑雪场的面积。‎ 答案 3.C 4.A 下图是世界部分大洲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丙三类用水分别表示 (  )。‎ A.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 B.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C.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D.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 ‎6.下列有关北美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 B.中部地区水资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C.西部高原地区水资源缺乏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水资源供不应求 解析 第5题,由于亚洲人口最多,其粮食需求量大,因此农业用水量大;北美洲工业发达,工业用水量大;澳大利亚荒漠化面积较大,农业用水量较生活用水量小,‎ 因此甲、乙、丙三类用水分别表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第6题,北美洲西部高原地区受西部山地阻挡,降水少,因此水资源缺乏。西部沿海热带沙漠气候区水资源缺乏;中部地区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美国东北部地区水资源丰富。‎ 答案 5.A 6.C 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坡及北麓,城市化对其市区土地利用结构有很大影响。读乌鲁木齐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02年面积分布图与1998~2002年面积变化幅度分布图,回答7~8题。‎ ‎7.图中M折线表示 (  )。‎ A.绿化用地 B.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商业用地 ‎8.能准确反映乌鲁木齐市由南到北植被变化的是 (  )。‎ A.荒漠、戈壁—耕地—林地、草地 B.林地、草地—荒漠、戈壁—耕地 C.荒漠、戈壁—林地、草地—耕地 D.林地、草地—耕地—荒漠、戈壁 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M折线所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逐渐由市中心向外移动,应为工业用地。第8题,乌鲁木齐市南部为天山,植被为林地、草地,向北逐渐出现耕地、荒漠、戈壁。‎ 答案 7.B 8.D 读甲、乙两类作物种植面积在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中所占比重变化表(单位:%),回答9~10题。‎ 年份 比重 作物 ‎1955年 ‎1965年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08年 甲 ‎1.7‎ ‎1.0‎ ‎1.2‎ ‎4.3‎ ‎11.0‎ ‎12.9‎ 乙 ‎85.9‎ ‎83.5‎ ‎78.3‎ ‎76.5‎ ‎69.3‎ ‎68.3‎ ‎9.甲类作物是 (  )。‎ A.粮食作物 B.糖料作物 C.油料作物 D.蔬菜作物 ‎10.从甲、乙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可推测 (  )。‎ A.甲类作物的需求量在下降 B.乙类作物的单产在提高 C.乙类作物的总产量在下降 D.未来几年种植面积甲类作物大于乙类作物 解析 第9题,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甲类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重总体上是不断增大的,说明人们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第10题,读表可知,乙类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重大,故其应为粮食作物。乙类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重在减小,可能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粮食作物的单产在提高。甲类作物的需求量在上升,乙类作物的总产量在上升,未来几年乙类作物种植面积仍较大。‎ 答案 9.D 10.B ‎11.在距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赤道上空,每日的昼长为 (  )。‎ A.12小时 B.14小时 C.20小时 D.22小时 解析 赤道上昼夜平分,夜弧的范围为180°。依据题意可绘制下面的简图,内圆为赤道,A为赤道上一点,B点为距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赤道上空的点。B点所在的外圆真正处于赤道影区的范围为劣弧。因OB=2OA,∠AOB=60°,所以劣弧的范围为60°,即夜长为4小时,则外圆上的点每日的昼长为20小时。‎ 答案 C 二、综合题(共56分)‎ ‎1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单位:小时)。‎ 材料二 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人口增长速度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增长速度的2倍。截至2012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常住人口为2 268.36万人,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35.96万人。‎ ‎(1)分析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均较长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丁地7月和1月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较大的原因。(6分)‎ ‎(3)指出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国大城市主要的分布地区及其形成的区位因素。(10分)‎ 解析 第(1)问,甲地位于大陆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较多;乙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又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晴天多。第(2)问,从该地的气候类型及1月、7月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析。第(3)问,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迁入。该国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其形成的区位因素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 答案 (1)甲地位于大陆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晴天较多;乙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又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晴天多。‎ ‎(2)丁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且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较长,因而该地1月每日平均日照时数较长;7月时受西风影响,降水多,且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较短,因而7月每日平均日照时数较短。‎ ‎(3)外来人口的迁入。东南沿海。气候条件优越(降水适度,‎ 气温适中);人口稠密;海、陆、空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等。(3点即可)‎ ‎13.2012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如下图所示),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千米,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 材料二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10分)。‎ ‎(2)图中显示中原经济区空间布局结构呈“一核四轴两带”的特征,试对此特征进行具体描述。(10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河南信阳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原因。(4分)‎ 解析 第(1)问,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应从交通运输条件、农业基础、市场、历史条件、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分析。第(2)问,依据图示信息对“一核”“四轴”“两带”三个特征分别加以描述即可。第(3)问,原因应从该地所处温度带、干湿地区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交通便捷;农业基础好,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大;国家政策扶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劳动力资源丰富等。(5点即可)‎ ‎(2)“一核”:以郑州及其周围地区为主体的核心区域。“四轴”:沿陇海线发展轴、沿京广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四个重点开发地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发展轴。“两带”:沿邯(郸)长(治)—邯(郸)济(南)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 ‎(3)信阳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兼有两种温度带和两种干湿地区的特征。‎ ‎14.各地考生根据考试情况选做。‎ A.(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简称“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 298千米。该客运专线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组成部分,是一条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快速客运通道。该客运专线通车后,将使京广铁路实现客货分离。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营。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左右。‎ ‎(1)京广高铁被誉为“开往春天的高铁”。这里“春天”的含义是什么?(4分)‎ ‎(2)京广高铁的开通对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有何有利影响?(6分)‎ B.(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联合早报》网站消息,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发表声明说,2012年自然灾难共造成全世界1 600亿美元的损失、650亿美元的保险损失。约67%的全部损失和90%的保险损失归于美国。飓风“桑迪”造成了2012年最高保险损失约250亿美元。此外,美国还遭受了严重干旱和龙卷风的伤害。总的来说,2012年全球的损失大大低于2011年。2011年由日本和新西兰的地震、泰国的严重洪灾造成的损失创造了纪录,2011年的总损失达4 000亿美元,保险损失达1 190亿美元。‎ 结合材料,分析2012年自然灾害损失较2011年小的原因。‎ C.(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1月,新疆举办,“海水西调”论坛,筹划引渤海水入疆,某网站发表了百名专家讨论引东部海水浇灌西部戈壁的稿件。稿件发出后,立即引来网友热议。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实现;更有网友表示这想法比在马喜拉雅山炸口子还不靠谱……‎ ‎(1)有人认为“海水西调”是一件好事,其理由是什么?(4分)‎ ‎(2)“海水西调”的危害可能有哪些?(6分)‎ 答案 A.(1)南方特别是广东纬度低,气温高,广泛分布着常绿阔叶林。‎ ‎(2)沿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高铁开通能够整合旅游资源,缩短出行时间(提高交通通达度),扩大旅游市场。‎ B.2012年,主要自然灾害发生在美国,美国地广人稀,救灾能力强,‎ 造成损失小。2011年,日本发生的地震震级高,邻近人口稠密的关东地区,次生灾害严重;泰国洪灾严重,受灾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落后,救灾能力差,综合损失大。‎ C.(1)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海水西调”可以缓解新疆用水紧张的状况。‎ ‎(2)破坏新疆的生态环境,使土地盐碱化范围扩大,使某些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甚至导致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