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在滇西北等地的高山上,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寒冻劈碎、热胀冷缩风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那里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下图中的“花”为在遍地湿润的碎石块间茁壮醒目的一株1米多高的塔黄,叶片呈:“垫伏”(匍匐贴近地面生长)状,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1.下列有关高山流石滩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冰川堆积 B.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 C.流石滩的形成与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冻融作用有关 D.流石滩的形成与重力作用和较平坦地形有关 2. “ 塔黄”花色艳丽,叶片“垫伏”于地面,是高山花卉的重要生存手段,下列描述“ 塔黄” 与“流石滩”环境的相关性正确的是 A.花色艳丽能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B.花色艳丽能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 C.叶片“垫伏”于地面,是为了适应强风及碎石松动的环境 D.叶片“垫伏”于地面,是为了更好吸收地面热量 【答案】 1.CD 2.AC 【解析】 1.材料中给出了构成流石滩的石块是由寒冻劈碎、热胀冷缩风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块。由此可分析,流石滩的形成与冰川沉积和风力沉积基本无关,AB错。其形成与物理风化关系密切如冻融作用形成破碎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较平坦处堆积形成,CD正确。 2.此花生存环境恶劣,动物非常稀少,花色艳丽可以吸引到数量有限的动物为之传粉,A正确。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高山环境风力较大,气温低,地温也低,叶片贴地只是适应强风与碎石环境,C正确。植物叶片不能直接吸收地面热量,D错。 3.生物圈占据的空间范围是( ) A.大气圈的全部和水圈的全部 B.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C.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答案】D 【解析】生物圈占据的空间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D对。大气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下部不属于生物圈,A、B、C错。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有明确的边乔 C.地形是四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D.区域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5.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雨热同期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四季分明 D.丁区域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 4.D 5.D 【解析】4.读图,根据图例,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是按照植被类型划分的,是单一指标划分的,A错。自然带没有明确的边界,B错。植被类型是四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C错。区域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D对。 5.图中甲区域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A错。乙区域降水少,季节变化小,B错。丙区域干湿两季分明,C错。丁区域常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D对。 6.按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下列自然现象属于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布)的是 A.热带雨林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区 B.大兴安岭以西出现温带草原 C.塔里木盆地边缘出现绿洲 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草甸 【答案】A 【解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又称之为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表现在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分异。热带雨林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区就是这种分异规律,A正确。大兴安岭以西出现温带草原属于经度地带性,塔里木盆地边缘出现绿洲属于非地带性,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草甸属于垂直地带性。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8.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9.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答案】 7.A 8.A 9.A 【解析】7.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形成这里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不前。故选A。 8.雨带位于①时,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平原此时春旱严重;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雨带位于③时,正值7、8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跃;雨带位于④时,华北、东北进入雨季,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故选A。 9.图示该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应该是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高温降水少,蒸发旺盛,雨带来得晚、退得早,故南涝北旱。故选A。 日喀则位于拉萨以西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这里的农民被称为“离天最近的耕作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图中a与b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 ) A.a处与b处经度相同 B.a处与b处海拔相同 C.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 D.a处位于冬季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 11.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日喀则地区的年积温值较小 B.日喀则地区的降水少、晴天多 C.日喀则地区光照强度大 D.日喀则地区年日照时数较长 【答案】 10.C 11.A 【解析】10.图中a与b纬度不同,但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C对。经度不是影响积温的主要因素,A错。a处位于高山区,与b处海拔不相同,B错。a处、b处不受季风影响,D错。故选C。 11.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喀则地区的海拔高,年积温值较小,A对。成熟期晚与降水、光照、日照时数关系不大,B、C、D错。故选A。 12.下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 【解析】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判断气候类型。据图中可知,1月份气温最低,但降水集中在冬季,即雨热不同期,说明是地中海气候,故B项正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图示地区最典型的地貌是( ) A.移动沙丘 B.喀斯特地形 C.冲积平原 D.盆地地形 14.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交通 C.光照 D.政策 15.图示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矿物丰富 B.高原地形 C.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 D.纬度较低 【答案】 13.B 14.B 15.C 【解析】13.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区,最典型的地貌是喀斯特地形,B对。该地位于湿润区,没有移动沙丘,A错。位于高原区,C、D错。 14.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B对。该地降水丰富,不是制约因素,A错。光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小,C错。政策支持发展,不是制约因素,D错。 15.能源资源指水能、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图示地区降水多,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C对。 矿物不一定是能源,A错。高原地形、纬度较低与能源丰富无必然联系,B、D错。 读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16.甲地对应的自然带属于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7.下列属于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共同特点的是 A.都位于亚热带 B.都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 C.受季风影响十分明显 D.降水季节分配都不均匀 【答案】 16.B 17.B 【解析】16.因为甲地“全年高温”说明属于热带,“常年受高气压带控制,全年少雨”,这个高压只能是副高,因此,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相应植被为热带荒漠带,B正确。热带雨林带全年多雨,A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夏季高温、冬季低温,也非全年少雨,C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错。 17.读图可知,甲地常年受高气压带(副高)控制,乙地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正确。二者都位于热带,A错。二者都不受季风影响,C错。两地要么终年多雨,要么终年少雨,降水季节均匀,D错。 高山嵩草“站”在青藏高原“等风来”,风一来嵩草全面生长。回答问题。 18.“等风来”中的风主要是指 A.东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西南季风 19.上述地理现象主要体现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空间性 D.综合性 【答案】 18.D 19.A 【解析】18.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风,主要是夏季的西南季风,“等风来”中的风主要是指西南季风,D对。 东北季风、西北季风的厚度薄,影响不到高原内部,A、C错。东南季风受横断山脉阻挡,对高原影响小,B错。 19.风来、雨降、草长,上述地理现象主要体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A对。B、C、D错。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唤起了许多人的神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玄武岩 21.与桂林山水成因相似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云南石林 C.华北平原 D.新疆绿洲 【答案】 20.B 21.B 【解析】20.石灰岩经过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例如溶洞、桂林山水等地貌,故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石灰岩,B项正确;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A项错误;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故D项错误。 21.桂林山水属于流水的侵蚀作用。长江三角洲属于流水的沉积作用,故A项错误;云南石林属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故B项正确;华北平原属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故C项错误;新疆的绿洲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故D项错误。 下图中横线是20°纬线,①②③④表示某海区洋流分布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22.A、C、E处的气候类型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导致农业减产的区域濒临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22.A 23.A 【解析】22.读图可知,图中洋流模式图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模式图,根据洋流流向可知,图中洋流位于南半球海洋中,结合经纬度位置,A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暖流及东南信风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C位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受东澳大利亚暖流以及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E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受巴西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 2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秘鲁寒流影响,使得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变弱,使得该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减少,农业减产,结合图中经纬度来看,①位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故选A。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南以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为界,北至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起乌鞘岭,西迄甘肃与新疆交界。大部分地区海拔为1000—2500 m。河西走廊曾经是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还是个“聚宝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储量也很丰富。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 (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河西走廊中内流河的形成过程。 (2)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原因。 (3)试评价河西走廊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 【答案】 (1)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该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且河流中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渗漏多,在流动过程中水量不断减小直至消失在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形成内流河。 (2)河西走廊南北方向均为山地,而该处地势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而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山麓水资源较为丰富;河西走廊是人口聚居地,交通需求量大。 (3)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由此经过,油气开采设施完善;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资金充足。 不利条件: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油气开采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山地众多,地形条件复杂,增加了开采的难度。 【解析】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且河流中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渗漏多,在流动过程中水量不断减小,直至消失在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形成内流河。 (2)河西走廊南北方向均为山地,而该处地势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而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山麓水资源较为丰富。山麓地带的绿洲适宜农业发展和人口居住,河西走廊是人口聚居地,能够为过往商旅提供住宿 ,补充食物和淡水需求,交通需求量大。 (3)河西走廊的油气资源丰富,区域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由此经过,油气开采设施完善。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资金充足。 不利条件是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油气开采可能加剧水资源短缺,甚至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区域内山地众多,地形条件复杂,增加了开采的难度。 25.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全境4/5为山地,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亚平宁山脉,意、法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居欧洲第二。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该国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世界闻名。 材料二 意大利轮廓、波河流域图(波河为意大利最大水系)。 (1)根据材料说出意大利所在地区的内力作用形式及其具体表现。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从河流水系和补给角度分析原因。 材料三 近百年来水域威尼斯每年遭遇洪水侵袭的次数上升了数倍,同时带来的问题有城市排污受阻、风暴潮侵袭、土地盐碱化等。下图是某中学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构建的威尼斯环境问题关联图。他们从酸雨、地壳抬升、海平面上升、不合理灌溉四个地理要素逐一分析其与威尼斯环境问题的关联性。 (3)你认为他们分析的四要素中,与这些问题关联性最强的地理要素A是哪个?并说明A的成因。 【答案】(1)地壳运动:多褶皱山、地震频繁; 岩浆活动: 有火山分布;变质作用:有大理岩(或变质岩)分布 (2)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汛期较长;春夏,气温升高,得到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季,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得到雨水补给,形成汛期;夏末秋初,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量减少,形成枯水期。 (3)海平面上升;原因: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水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 【解析】(1)主要的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其具体表现为:地壳运动板块碰撞会形成褶皱山脉、海岸山脉、岛弧、海沟等,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变质作用主要形成了变质岩;岩浆活动主要形成了岩浆岩。材料中显示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说明该地有地壳运动;大理石是变质岩,说明该地有变质作用;埃特纳火山说明该地有岩浆活动。 (2)结合材料可得该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这一特征说明该河汇水区域大,流量大,汛期较长。该河全流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河流流量丰富,夏季降水少,但该河北部支流源自阿尔卑斯山,夏季有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所以夏季河流流量也较丰富。综合来看,该河汛期较长。 (3)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排污受阻;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蒸发量增大,使得土地盐碱化严重;海平面上升会使得风暴潮灾害加剧;排水不畅后会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综合这些关系,A应该表示的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水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 26.下图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M、图N分别为上图中M、N地的气温曲线一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相同之处。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 (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 (1)相同: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现象。 (2)不利影响:径流变率增大(或答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温差变大,降水量(或空气湿度)减小;导致大气碳氧平衡失调。 (3)原因:四周地形崎岖(或答盆地四周多山地),陆地交通不便利;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或木材需求量小)。 【解析】1)读图,两地都有赤道穿过,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两地海拔低,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所以两地降水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植被丰富,含沙量小。位于热带,河水无结冰现象。 (2)该地雨林被破坏后,由于环境的整体性,对大气圈、水圈对造成不利影响。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河流的径流量变率增大,水旱灾害频繁。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多,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导致温差变大,降水量减小,导致大气碳氧平衡失调。 (3)刚果盆地四周地形崎岖,多山地,陆地交通不便利。在河流下游流速快,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木材需求量小。所以用伐木业不发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