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世界地理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 一、总论 ‎1、大洲分界线(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A、南美洲、北美洲自然分界线;北美洲、拉丁美洲政治分界线 B、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C、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D、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大、地势最高的洲;欧洲是地势最低的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 ‎2、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围);及大洋中著名的岛屿 A、分别被哪些大洲包围 B、岛屿: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 大西洋------格陵兰岛、冰岛 印度洋------科伦坡岛、马达加斯加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大的大洋。‎ ‎3、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运河、海峡)‎ A、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26万吨;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为5—10万吨 B、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麦哲伦海峡、非洲南端好望角、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150多个,绝大部分是亚非拉国家 二、亚洲 ‎1、季风气候显著:(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大陆性季风、海洋性季风) ‎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分析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日本:‎ ‎(1)自然环境特点: ‎ 先熟悉地名:四大岛、濑户内海、日本海、太平洋、关东平原、东京湾、富士山、北海道渔场。‎ A、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如横滨(最大港口)、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B、3/4为山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森林覆盖率世界第一(68%);水力丰富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富士山‎3776米活火山,1995年阪神地震)‎ D、矿产贫乏------工业所需的燃料、原料需大量进口 利用优越的海洋运输条件进口铁矿石、石油、煤炭:‎ 铁矿石------由澳大利亚、巴西、印度进口 石 油------中东、东南亚 煤 炭------中国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A、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多港湾、多人力资源优势、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利条件:矿产贫乏、市场狭小 C、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家市场。冶金、石化、汽车、造船、电子等工业是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D、日本工业遵循“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布局原则,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四大工业区:京滨区、阪神区、名古屋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3、东南亚: ‎ ‎(1)熟悉东南亚各国的位置 ‎ ‎(2)熟悉东南亚的物产: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锡(马兰西亚)、石油。------“单一经济”‎ A、分析东南亚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湿热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B、分析东南亚单一经济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廉,因而在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新加坡似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A、扼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且地处东南亚中心,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B、针对资源匮乏,面积小、市场狭小的缺陷,充分利用本国人口多,技术先进的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加工型贸易)‎ C、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世界花园”城市)‎ 新加坡成为“世界花园“城市的原因?‎ A、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的生长 B、市政规划合理: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 C、环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4、印度的位置 ‎ ‎(1)熟悉南亚的位置: ‎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恒河三角洲、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新德里 主要物产:煤、铁、锰、棉花、小麦、水稻、黄麻 ‎(2)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 ‎ 一年分三季:‎ ‎4—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气温很高,降水稀少。)‎ ‎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常出现洪涝灾害。)‎ ‎10—次年3月为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温暖干燥。)‎ 由于热季和凉季同属干季,因此,一年也可分为干季(10—5月)和雨季(6—9月)两季。‎ ‎(3)印度耕地面积1.73亿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寒较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5、中亚 ‎ ‎(1)中亚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是亚欧大陆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 ‎ 中亚深居大陆中心地区,远离海洋。‎ 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从中亚南部穿过。“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和渭水流域,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上游,直到地中海东岸。“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在现代,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已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从而形成从我国江苏连运港向西横穿中亚,直到西欧的铁路线------亚欧第二大陆桥。‎ ‎(2)中亚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棉花) ‎ 中亚主要的出口物资:小麦、棉花、畜产品(细毛羊、羔羊皮)‎ ‎6、分析西亚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 (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只有资源)‎ ‎(1)熟悉西亚地图,掌握主要产油国、海湾、霍尔木兹海峡等。 ‎ ‎(2)西亚成为战略要地的原因: ‎ ‎ A、处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 ‎ B、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1/3,出口量占世界60%。西亚石油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和西欧 ‎(3)西亚发展农业离不开灌溉。(灌溉农业) ‎ 三、非洲 ‎1.熟悉一组地名:四大河流、沙漠、几内亚湾、埃及、南非、尼日利亚、开普顿等。 ‎ ‎2.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 成因:属于地堑构造,由板块张裂作用造成。(或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大断裂)‎ ‎3.非洲的气候特色: ‎ A、“热带大陆”------3/4以上面积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00C以上 B、“干燥大陆”------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C、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并大致对称于赤道 ‎*分析气候类型南北对称的原因 先看图,熟悉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自然带 ‎(1)赤道横贯中部 ‎(2)地形起伏不大,海岸线较平直。‎ 但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出现了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一。)‎ ‎4.非洲尤其是东非、中非、西非粮食匮乏的原因 ‎ ‎ (1)人口增长快 ‎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欧洲5‰,中国11.2‰)‎ ‎1978—1988年十年中,非洲人口增长了34%,粮食只增长了24%。人口增长超过了粮食增长。‎ ‎ (2)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很低。 ‎ 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 长期地发展单一经济。‎ 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使自然环境恶化。‎ ‎ (3)国家政局不安定,影响生产发展。 ‎ ‎5、“富饶的大陆”----黄金和金刚石产量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 尤其是南部非洲区是世界罕见得矿产富集区,主要有金、铀、金刚石河多种稀有金属。‎ ‎6、埃及:(属于北非,属于白非洲)‎ ‎(1)熟悉地名:开罗、尼罗河(世界最长‎6600KM)、阿斯旺大坝、苏伊士运河 ‎ ‎(2)盛产长绒棉。 ‎ 条件适宜:‎ A、肥沃的沙性土壤 B、便利的灌溉条件 C、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 ‎*埃及最大的港口亚历山大港是著名的棉花市场 ‎(3)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附近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7.南非: ‎ ‎(1)开普顿港口:属于地中海气候。 ‎ ‎(2)黄金之国,其他主要矿产有铀矿、煤炭等。 ‎ 四、欧洲 ‎1、海岸线最曲折 多半岛、岛屿、海湾。(地名:四大半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 ‎ 冰岛、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巴伦支海、挪威海、英吉利海峡。) ‎ 使欧洲大陆深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亚洲地区相比,冬季比较温和,夏季较为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挪威峡湾------冰川侵蚀形成。‎ ‎2、面积第六(1000万平方公里);地势最低(平原地形为主)。‎ ‎3、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A.欧洲大部分地处盛行的西风带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的知识) ‎ B.西部沿岸海域有势力强盛的北大西洋暖流,直达北冰洋巴伦支海西部。西风吹过暖流上空,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带入欧洲大陆内部,使之温和多雨。 ‎ C.欧洲海岸曲折,山脉多呈东西向延伸,有利于西风和海洋影响的深入。 ‎ ‎(2)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有雨,秋冬较多,雨日多,日照少。 ‎ 由于日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3)分析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分布在南欧地中海一带)‎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 盛产油橄榄、柠檬、无花果、柑橘等 ‎4、熟悉欧洲各分区主要国家 看图时,注意河流与流经的国家,河流与流经的城市,河流与流经的工业区之间的关系。(著名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泰唔士河。)‎ ‎5、简介欧洲联盟 原称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是欧洲国际性经济组织,成立于1957年,成员国有爱尔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英国等12国。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该条约1993年11月生效,原欧共体改称欧洲联盟。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洲联盟。欧洲联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上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6、德国 ‎1.熟悉德国的位置;德国1990年10月统一,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柏林。 ‎ ‎2.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贸易额与美国不相上下。‎ 鲁尔区是欧洲和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有利条件:‎ A、煤炭资源丰富(褐煤产量世界第一)‎ B、地处东欧和西欧、南欧和北欧铁路交通枢纽,莱茵河流贯全区,水源充足,航运便利 C、雄厚的科技力量 工业部门中以煤炭、钢铁、化工有名。‎ 德国的新兴工业正在向南部发展。如慕尼黑------宇航、飞机和电子工业。‎ ‎7、英国与法国:‎ ‎1.英国与法国的相对地理位置:英吉利海峡 ‎ ‎2.比较英国、法国的主要自然特征 ‎ ‎  英国 法国 首都(流经的河流) 伦敦(泰晤士河) 巴黎(塞纳河)‎ 最大海港 伦敦 马赛(地中海岸)‎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英格兰中部区、苏格兰地区(电子)、‎ ‎ 伦敦(新老工业中心)、伯明翰(钢铁)、‎ ‎ 曼彻斯特(纺织)、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敦刻尔克、福斯(钢铁)‎ 在欧洲的经济地位 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量仅次于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出口小麦)‎ 主要特产   葡萄酒(香槟、白兰地)‎ ‎8、俄罗斯 ‎(1)了解其邻国;掌握莫斯科、摩尔曼斯克(冬季不冻港,受暖流影响)的位置。‎ 邻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 ‎(2)重要的地理特色:‎ A、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 B、拥有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C、摩尔曼斯克濒临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北,终年不冻 D、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E、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核工业、宇航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不发达。农业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F、主要工业区:莫斯科综合工业区、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 G、目前工业、人口正向乌拉山脉以东迁移 例题:1999年上海地理高考题:将俄罗斯西北工业区和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部门以及工业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异同点填入表中。‎ 俄罗斯西北工业区:濒临的海域(波罗的海),主要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 ‎ 主要工业部门(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 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濒临的海域(南海),主要工业中心(广州、珠海、深圳),‎ ‎ 主要工业部门(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两地工业发展特点及条件的共同点 ( AC )‎ A、属于加工型工业区 B、靠近国内有色金属重要矿产区 C、主要工业中心是全国重要海港与外贸中心 D、附近的燃料与原材料价格低 E、着重发展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部门 ‎(珠江三角洲主要为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工业)‎ ‎9、巴尔干半岛上各国的相对位置。‎ 五、北美洲(自然地理意义)‎ ‎1、熟悉四组地名:‎ ‎(1)海洋、海湾、半岛、岛屿(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湾、拉布拉多半岛、阿拉斯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纽芬兰岛。)‎ ‎(2)主要地形区(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3)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科罗拉多河、五大湖(美洲大陆地中海)冰蚀形成、尼亚加拉瀑布)‎ ‎(4)著名城市(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休斯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温哥华)‎ ‎2、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1)分析三大地形区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北美洲大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 使太平洋和西风带的影响难以深入内陆。(使北美洲的降水来源主要来自大西洋。)‎ 使山系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南北延伸分布。‎ B、中部广阔的大平原:(西部称大草原)‎ 冬季,北方寒潮可不受阻碍地南下。夏季,南部暖湿气候可长驱北上。‎ 大面积地区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特征显著。‎ C、东部低矮的山地高原:‎ 由于地势低矮 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一直影响到东海岸。‎ 夏秋季节,飓风常常袭击东南部。‎ ‎3、美国:‎ ‎(1)美国是世界石油产量最大,进口最多的国家。‎ A.工农业高度发达,生产消费量大。 ‎ 美国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属“石油农业”,能源消费量大。‎ B.人口多,高消费,高浪费。 ‎ ‎(2)美国三大工业区:‎ ‎*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A.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 B.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 C.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 ‎ D.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 E.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 F. 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 G.东北部地区是美国数量技工和科技人员集聚的地方。 ‎ 东北部主要工业城市:‎ 纽约------美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港口和金融中心。‎ 芝加哥------美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机械制造有名。也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 底特律------四大汽车城之一。 匹兹堡------著名的“钢都”。‎ 波士顿和费城------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小结: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 a.历史基础;b.矿产资源;c.交通运输;d.农业基础;e.消费市场;f.科技力量;g.劳动力。(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 ‎*分析美国西部、南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原因?‎ 西部、南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工业区。‎ A.东北部工业区已达饱和状态,且出现环境问题。 ‎ B.西部、南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如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西部加利福尼亚洲。 ‎ C.西部、南部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属于“阳光地带”。 ‎ D.建立了新兴的石油、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 休斯敦------石油化工、宇航工业。是最大的石化中心和最大空间研究、发展中心。‎ 旧金山------附近有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洛杉矶------西部最大的城市、工业中心和海港。其西北郊有电影业中心好莱坞。‎ 西雅图------飞机制造工业 ‎*分析美国“硅谷”高速发展的原因?‎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至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国内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硅谷”现在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靠海岸山脉,面金山湾。) ‎ B、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智力和科技发达。(有斯坦福大学等) ‎ D.便捷的交通,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 E.稳定的军事订货量。(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 其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的40%。)‎ ‎(3)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A、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 ‎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 B、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 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以养牛、猪、鸡为主。)‎ C、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进口热带农产品)‎ D、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是: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主要的专业化农业区和农业带有:(参考地图)‎ 棉花带:位于北纬350以南的美国东南部。得克萨斯州是美国棉田面积最大、棉花产量最多的州。‎ 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广大低平原地区。这里也是美国的大豆产区和重要的肉牛与猪的饲养区。‎ 乳畜带:位于五大湖以南的东北部地区。(此处热量不足,土壤不肥沃,不宜发展种植业。)‎ 小麦区:位于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区)和北部地区(春小麦区)。‎ 混合农业区:‎ 亚热带作物带:以种植柑橘、甘蔗和水稻为主。‎ 畜牧灌溉农业区:‎ ‎4、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了解中美七国的国名; 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为古巴岛(甘蔗)‎ 六、南美洲  ‎ ‎1.熟悉地名:‎ ‎(1)海洋、海峡、岛屿: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 ‎ ‎(2)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 ‎ ‎(3)主要地形区:呈“K”字 ‎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 ‎*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2.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 ‎ ‎3.巴西 ‎(1)掌握巴西的轮廓,和阿根廷的相对位置。‎ ‎(2)主要物产:‎ 矿产:铁、锰的储量占世界前列 农产: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产量居首位。‎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 ‎(3)首都:巴西利亚(政治职能)、圣保罗(南美最大)、里约热内卢(原巴西首都)。‎ ‎ 七、大洋洲 ‎1.熟悉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关岛、火奴鲁鲁港的位置。 ‎ ‎*注意赤道、180度经线的位置。‎ ‎2.太平洋中众多的岛屿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 ‎(1)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之间海上、空中航线和海底电缆的必经之地。‎ ‎(2)是远洋船舶的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 ‎3.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人均资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如人均水资源、人均粮食等。 ‎ ‎4.澳大利亚 ‎ ‎(1)显著特征:面积------768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 ‎ 人口------1600万 地广人稀(2人/平方千米)。‎ ‎(2)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形区。‎ 西部高原(450~‎600米)‎ 中部平原(‎200米以下)------有大自流盆地 东部山地(800~‎1000米)------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岭 东北沿海有大堡礁 ‎*大自流盆地的成因:‎ ‎*自流井水盐度很高,不适合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可作为牲畜的饮水。‎ ‎(3)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植物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外围的北、东、南三面森林带,向内陆过渡到草原带,到大陆中央和西部沿海为半荒漠和荒漠带。‎ 分析原因:‎ 东部山地东侧面迎东南信风,降水丰富。且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湿的影响。南部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丰富。北部沿海夏季(1月份)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影响,降水也较多。‎ 广大的中部和内地,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且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又起了降湿的作用。‎ ‎(4)是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的国家: ‎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小麦出口占重要地位。养羊区和小麦产区基本一致,属于混合农业。 ‎ ‎“躺在矿车里的国家”:东煤西铁北铀。铀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铀原料的主要供应者。‎ ‎(5)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海港---悉尼。注意两者的相对位置。‎ 八、南极洲(纬度最高、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 ‎1、熟练标注南极洲周围的海洋:‎ ‎ (1)根据大陆轮廓判断:南极洲轮廓似“蝌蚪”,头部沿印度洋,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为太平洋、大西洋。‎ ‎(2)看经度位置判断:印度洋300E~1200E 太平洋1200E~900W 大西洋300W~200W ‎2、海拔最高的洲: ‎ 海拔:‎2350米,冰层厚2000多米。全部融化,全球海面将上升60~‎70米。‎ 冰川类型:属大陆冰川,呈盾形,厚度大,体积占世界总体积的90%。大陆冰川向沿海伸出巨大的冰舌,进入海面时就形成在海洋飘浮的冰山,有20多万座,给海上航行带来威胁。有些科学家提出将冰山拖到某些缺水的国家附近海域,以解决其供水合农业灌溉问题的设想。‎ ‎3、南极洲气候特点:(属典型的冰原气候)‎ 酷寒------纬度高;海拔高;冰面的强反射;西风漂流形成的特殊“风壁”,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 干燥------处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属于极地少雨带,是全球降水最少的地方。但由于气温低,蒸发微弱,仍较湿润。‎ 烈风------吹极地东风,最大风速可达为‎100米/秒,被称为“风极”‎ ‎4、资源: ‎ ‎(1)固体淡水:冰川体积占世界90% ‎ ‎(2)矿产资源: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和煤矿。(但开采困难,运输不便,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开发。 ‎ ‎(3)海洋生物资源:磷虾(人类潜在的蛋白质来源)、鲸鱼(20多种) ‎ ‎5、南极考察的意义:‎ ‎*1911年,挪威人阿蒙森等首次到达南极点。‎ ‎*1959年12月,《南极条约》签订。中国1983年正式加入这个条约。条约规定:南极洲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极洲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 ‎*1985年2月,中国考察队在南极半岛尖端附近的乔治王岛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 (在南极圈以北,靠近阿根廷,600W处。)‎ ‎*1989年2月,中国又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在南极圈以内,750E处)‎ 对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在科学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 ‎1.其他大洲的矿产和生物资源正在逐步减少,南极洲的资源及其开发将日益显示出极大的重要性。 ‎ ‎2.有利于各有关学科的发展。如对南极古地理和地质学的研究,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南极洲是南半球各大洲的中间基地,弄清楚其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意 义。‎ 古诗句中的地理知识精选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c) ‎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葛尔盆地 ‎ ‎2、杜甫的著名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的是:( c) ‎ ‎ A、安徽黄山 B、江西庐山 C、山东泰山 D、四川峨眉山 ‎ 分析: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容的是:(d) ‎ ‎ A、四川九寨沟 B、长江三峡 C、海南“天崖海角” D、桂林山水 ‎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b) ‎ ‎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 分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色。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枯藤和老树,小桥和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的对比写照。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给我们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色。毛泽东的《昆仑》一词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飞出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既写出了昆仑山之高,又写出了山上茫茫苍苍的积雪,被狂风一吹,沸沸扬扬的景象。‎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 a) ‎ ‎ A、江西庐山 B、安徽黄山 C、青藏高原 D、桂林猫儿山 ‎ 分析: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是我国的春末夏初。这种锋面雨属于(c) ‎ ‎ a、冷锋 b、暧锋 c、准静止锋 d、对流雨 ‎ 分析: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梅子黄熟的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山色如洗、一派生机的美景。‎ ‎7、“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b) ‎ ‎ a、路南石林 b、桂林山水 c、杭州西湖 d、云南滇池 ‎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 a) ‎ ‎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 ‎ c、三江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滇南谷地的垂直地带性气候 ‎ 分析:新疆一带〝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温带大陆地性气候条件早晚温差大的真切实写照旧;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 ‎。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c ) ‎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 分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又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d ) ‎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 分析: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语双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戍守玉门的士兵发出的感叹,由此还可说明军事对玉门城市区位的影响;“春风”也指皇帝的恩惠,戍守玉门的士兵得不到皇上的关爱,玉门因得不到皇帝的重视而难以发展,可见政治也是影响玉门城市的区位因素之一。如今,玉门因石油的开采而再度兴起,表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玉门有很大的影响。‎ ‎1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b) ‎ ‎ a、降水垂直变化 b、热量垂直变化 c、光照垂直变化 d、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 ‎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d) ‎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a )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江淮地区 c、南岭一带 d、华北平原 ‎ 分析:“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洋的暖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有的年份夏季风特别强,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移到华北、东北,江淮地区基本无梅雨期,成为“空梅”,造成干旱灾害,即“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而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比正常年份来得早,雨季时间也长。这样,在我国就形成南旱北涝的格局。相反江淮地区形成“涝梅”,产生南涝北旱的格局。‎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b ) ‎ ‎ a、冷锋天气 b、暧锋天气 c、地形雨 d、对流雨 分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雨,反映的是暖锋天气。依据是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没有明显的降温过程,而是“润物细无声”。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因而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还描述了降水过程。‎ ‎15、“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c) ‎ ‎ a、食物链关系 b、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c、物质循环 d、能量流动 ‎ ‎16、“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何处过去交通的困难(d ) ‎ ‎ a、四川 b、青藏高原 c、福建 d、云贵高原 ‎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瀑布是(b) ‎ a、黄果树瀑布 b、庐山瀑布 c、壶口瀑布 d、吊水楼瀑布 ‎ ‎1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c)‎ ‎ a、山西省 b、北京市 c、江苏省 d、浙江省 ‎ ‎19、“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哪个城市的气候特征(d)‎ a、台北 b、南宁 c、贵阳 d、昆明 ‎ ‎20、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应当指 (d)‎ ‎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对流层 c、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 分析: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本组诗反映了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及其应用。海水经蒸发变成水汽,水汽通过季风环流(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水的主要补给,即“黄河之水天上来”。根据现代水循环理论,“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不够严谨。因为流到海洋中的黄河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又有可能随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再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的补给水源,即流入海洋的黄河水可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如果“黄河之水”真的“不复回”的话,那么黄河早就干涸了。这里“奔流到海”的 “海”指渤海。从“奔流”二字可看出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因为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黄河干支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毛泽东笔下的“高峡”是指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即西陵峡、巫峡、瞿塘峡。“高峡出平湖”的构思如今正在变为现实,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规模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高峡出平湖”是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的具体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2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b) ‎ ‎ a、极地地区 b、赤道地区 c、回归线 d、极圈附近 ‎ 分析: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 ‎22、“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 d ) ‎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 其他蕴含地理知识的古诗词汇总 ‎1、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 ‎“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丽、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 ‎2、“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 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 ‎3、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指向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4、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徐玑《夏日怀友》)‎ ‎“月生林欲晓”,即月出的时候天要亮了,这是下蛾眉月出的时间。该地此时的降水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故“雨过夜如秋”。‎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 此句诗具体描绘当时的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区别是: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一般有较大的变化。气候是对一个地方长期的、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加以概括总结,得到的大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此句诗具体说明了夜间的风雨等大气状况及其变化,因而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的多云天气,因夜间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地面就能获得较多的热量补偿。故夜间降温较晴天慢得多,地面温度不易降到‎0℃‎以下。这就是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冻的科学道理。而连续的阴天除使霜冻来得晚外,还会导致降水天气。诗人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秋阴不散”的两种结果。‎ ‎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地面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出现霜,即“山明水净夜来霜”。‎ ‎8、“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 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庐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即“热风吹雨”)。‎ ‎9、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黄者》)‎ 本组诗句说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及秋季早来的寒潮带来的危害。春季和夏初,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加之多风,蒸发较强,而南方夏季风前缘雨带尚未移到本区,降水少,因而这里春旱相当严重,“春雨贵如油”。春旱对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正如诗中所说的“麦苗不秀多黄死”、“麦死春不雨”。七、八月份,当锋面雨带移到华北时(此时为快行冷锋),华北地区降水较多,即“夏雨满地流”。有的年份,北方寒潮来得早,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危害很大,即“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禾损秋早霜”。由此可说明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季节不是冬季,而是春秋两季。‎ ‎10、“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此句说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在对流层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在高空,由于距离地面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在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藏高原),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 ‎11、“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应制联句》)‎ 该句直观地说明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即“熏风自南来”,由于海洋上空气温低,因而海风凉爽,即“殿阁生微凉”。‎ ‎1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云、贵、川三省夜雨频率较高,四川盆地尤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白天由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云下不易增温,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上部冷却快,而云层下部大气逆辐射强,故温度较高。云层上下温差较大,使大气产生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降水,所以这里夜雨比较多。‎ ‎13、 “淮海多夏雨”(刘禹锡《五排?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此诗表现了淮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降水季节类型为夏雨型。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有冬雨型和年雨型。属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属冬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属年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4、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前句说明水汽凝结使云层加厚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后句说明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成云和雾这一原理。‎ ‎15、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陈毅《过太行山书怀》)“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 本组诗句反映了坡向和气温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北坡对阴坡。阳坡的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比平地大,比阴坡更大,故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比阴坡的多,气温比阴坡高。由于山地阳坡的气温比同一高度的阴坡高,因此,山地同一自然带的高度,应该是阳坡比阴坡高。一般情况下,雪线也是阳坡比阴坡高。关于雪线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珠穆朗玛峰等少数山地除外,因为珠峰北坡为雨影区,降雪少,冰川的类型为大陆性冰川,稳定性强,雪线高。珠峰南坡面向印度洋,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冰川的类型为海洋性冰川,滑动性强,雪线低。‎ ‎16、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洛阳三月飞胡沙”(李白《扶风豪士歌》)‎ 这两句诗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同样是三月(一般情况下,农历三月时,阳历为四月),南方百花齐放,而北方因春旱严重,造成了沙尘暴天气(“飞胡沙”)。‎ ‎17、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 新疆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雨水稀少,沙漠广布、山麓砾石到处可见。但这里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很大。九月的轮台,狂风在夜间呼啸着,飞沙走石,风力作用十分强烈。西北地区冬季风风力强劲,寒潮经过的次数也多,可见那里的气候条件是相当恶劣的。这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句谚语,这句谚语主要反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风力作用显著的自然特征。‎ ‎18、“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此诗表明我国北方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北方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结冰时,河水很少流动,即“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9、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此诗表明,夏季冰雪融水,补给江河,使河流的水位上涨。由此可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洪水期在夏季。‎ ‎20、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白居易《潮》)‎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潮汐成因及涨落规律的领悟。当某海区正对月球或背向月球时就涨潮,即“海上明月共潮生”。该海区随着地球自转,一天中有一次正对着月球,有一次背对着月球。因此一天中有两次涨潮,据此计算,一个月有六十次涨潮,即“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21、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此诗体现了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五原”即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长安即陕西省的西安市。五原“河畔冰开”、“垂杨未挂丝”,而此时“长安花落”,这正是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同样,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北方)却十分寒冷。‎ ‎2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 以上两句既体现了生物循环的重要环节,又反映了土壤的本质属性。落花等有机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即“化作春泥”),再被绿色植物吸收,更有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即“更护花”)。“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万物土中生”说明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万物土中灭”指各种动物植物遗体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保持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23、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诗中描写的岩石是石灰岩,按成因属沉积岩。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因此以石灰岩为主的地区常发育成喀斯特地貌。‎ ‎24、“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 此诗描绘了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分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带景观。‎ ‎25、 “胡风吹沙度陇飞,陇头林木无北枝。……天寒山路石断裂,白日不销帐上雪。”(张籍《塞下曲》)‎ ‎“胡风吹沙度陇飞”表现北方冬季风强劲,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沙尘暴灾害严重。“陇头林木无北枝”表现生物对风向的指示作用(长时间地吹偏北风,使北面树枝受到损伤,南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天寒山路石断裂”说明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26、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 由此诗可看出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27、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白居易《浪淘沙》)‎ 该诗将河流的侵蚀作用描写得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能表现出流水的沉积作用(“会交山海一时平”)。‎ ‎28、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此诗是植物风化作用的真实写照。植物的根系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使岩石破裂。‎ ‎2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长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学习长江各河段的河道特征时,可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著名诗句,描述在横断山区长江两岸高山耸立,山高水深的地形特色;三峡河段山高峡窄、水深流急的特征,用“青山夹岸,碧水中流”的形象化语言来比拟再合适不过,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突出此处河流的落差之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中游,可以用“九曲回肠,水乡泽国”的语言来描述河道弯曲、湖泊众多的特点;“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荆江弯曲,船逆水而上,水急,暗礁也多,速度十分缓慢;长江下游,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来形容“江阔水深,江海相连,极为壮观”的意境。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如今正在开发利用。‎ ‎30、“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万里泥沙,浩浩荡荡从天边滚滚而来,道出黄河含沙量之大,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有“一碗黄水半碗沙”的说法。‎ ‎31、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此诗道出了波浪的侵蚀作用。‎ ‎32、“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罗隐《四顶山》)‎ 此句说明水体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文中的山地在安徽境内,湖泊为巢湖。湖水热容量大,夏季升温慢,周围地区不热,这就是“过夏僧无热”的原因;冬季湖水降温慢,使得周围地区不冷,因而“凌冬草不枯”。当然,“凌冬草不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地位于亚热带,冬季不冷。‎ ‎33、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 此诗帮助我们引出长江的源头和入海口。长江源头是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在上海北部、江苏南面,长江注入东海。‎ ‎34、“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下渗到地下,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水源,使百泉流淌。而“万壑树参天”,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体现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3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绿色水库”‎ 以上能说明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在林区,地表植被比较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称),减小地表径流量,同时森林能减缓地表的泥沙被冲入河谷,使“清泉石上流”。‎ ‎36、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此诗反映了森林美化环境的功能。‎ ‎37、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这句话揭示了秦始皇为修建宏大的阿房宫而大量消耗木材,使森林受到破坏的痛心场面。由此将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物种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 ‎38、“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温庭筠《烧歌》)‎ 中晚唐烧之畬风愈来愈烈,山中树木经常被砍烧,天然植被遭到大量破坏,以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可见开发山田,虽然暂时获得一点土地,缓和了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并取得一定收益,却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最终长远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损失。‎ ‎39、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刘禹锡《浪淘沙》)“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观浙江涛》)‎ 本组诗说明钱塘江的大潮特别壮观。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此时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海水涨得最高,也落得最低,即大潮。‎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当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水面就会迅速地堆高。另外,浙北沿海一带,夏秋之交常吹东南风或东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也助长了它的声势。总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天文和地理(包括河口形状、气候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40、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苏轼《荆州十首(其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外》)‎ 本组诗反映了长江中游和下游两岸地形的显著差异。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巫山,长江切断了巫山,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因此游人顺长江而下,出了长江三峡,就到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即“平川”),这里没有很多大的山地,即“山随平野尽”。‎ ‎41、“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元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李益《度破讷沙二首》之一)‎ 该诗形象描绘出塞北春季多风沙的状况。沙尘暴形成时间主要为冬、春两季,其中冬末、春初最常见。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北方地区主要受快行冷锋控制。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①我国北部、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沙漠和沙化面积大;②冬季风强劲,快行冷锋前的暖气团干燥。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迅速,工农业破坏性开发;②过度放牧,草场退化;③毁林毁草开荒;④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局部地区趋于干燥;⑤城市建筑工地扬尘。‎ ‎42、 “江南江北雪漫漫”(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南方也有降雪天。冬季,冷空气南下时,与南面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天气,使我国南、北方普遍大幅度降温,并产生雨雪天气。由此可见,“江南江北雪漫漫”是寒潮影响的结果。‎ ‎4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此诗说明草场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44、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 以上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柑橘属亚热带作物,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柑橘生长,故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外,淮河南北的土壤不同也是造成橘树果实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要求我们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 ‎4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46、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此诗反映了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道出了卖者要注意商品的运输成本,以免亏本的生意经。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使运输成本对商业的影响逐渐减小。同时此诗还能体现商业网点的效益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商业网点靠近商品生产地,有利于及时进货,缩短商品的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反之,则降低经济效益。‎ ‎47、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诗中的“桥”指湖北省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处于长江流域庞大水运网的枢纽地位,历史上汉口早有“九省通衢”之称。‎ ‎4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如今的四川,特别是四川盆地,交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的铁路有成渝线、宝成线、成昆线、川黔线、内昆线、襄渝线等。此外,航空线四通八达,还有长江便利的水运。‎ ‎49、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 本组名句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等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持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5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是快行冷锋或寒潮的极好写照。“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51、“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 天马是指西域来的马,需用苜蓿来饲养,引进天马,同时还要引进苜蓿,所以,汉武帝在宫外好几千亩地里种了苜蓿。因此这种文化扩散为迁移扩散。‎ ‎5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作的极高的评价。‎ ‎5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这句诗主要揭示了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道理。山地的迎风坡抬升了爬升的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变冷凝结而形成地形雨,而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断增温,不易凝结降水而成为雨影区。这样,在山的两侧就会形成晴雨不同的鲜明对比。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在平原地区的对流性降水天气中虽也能看到,但不如山区多见。这里还需指出,山区除具有地形雨外,也有雷阵雨等天气,这就更增加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频率。‎ ‎54、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在阴山西北植被以草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生活着被称为“胡”的少数民族。阴山东南部即汉族的主要聚居区,以种植业为主,也是古代所称的“中原”。“不教胡马度阴山”即遏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55、刘禹锡“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来”揭示了潮汐现象与月相变化的关系。白居易的《海潮赋》,“白浪茫茫与海边,白沙茫茫四无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则说明了地球上海陆变迁及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5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提到“月落”时间是“夜半”。半夜落山的月相是上弦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昏后月亮刚刚升到柳梢的月相是满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既道出了黄河的流向,又揭示了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 ‎110个世界之最 ‎ 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 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 ‎ 世界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 ‎ 世界最深的海----白令海 ‎ 世界最浅的海----亚速海 ‎ 世界最咸的海----红海 ‎ 世界最淡的海----波罗的海 ‎ 世界最热的海----红海 ‎ 世界最脏的海----地中海 ‎ 最年轻的海----红海 ‎ 透明度最大的海----马尾藻海(百慕大附近) ‎ 世界上最大的内海----地中海 ‎ 沿岸国最多的海----加勒比海 ‎ 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 世界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 最繁忙的海峡----多佛莱海峡 ‎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 最大的风浪区----南非的好望角 ‎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 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 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 世界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 世界上最壮观的海潮----钱塘江潮 ‎ 世界最大的洋流----墨西哥湾暖流 ‎ ‎--------------------------------------------------------------------------------‎ 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 ‎ 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 ‎ 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 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 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 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 世界最高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 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 世界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 世界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 ‎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 大陆上最低的地方----死海 ‎ 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 ‎ ‎--------------------------------------------------------------------------------‎ 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 世界上流域最广的河----亚马孙河 ‎ 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 ‎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 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 ‎ 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 世界最长的峡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 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峡谷谷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 货运量最大的运河----苏伊士运河 ‎ 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 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 ‎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 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 分属国家最多的湖泊----里海 ‎ 最高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 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 ‎ ‎--------------------------------------------------------------------------------‎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 ‎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 世界“旱极”----南美洲智利阿塔卡玛沙漠 ‎ 世界“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 ‎ 世界“寒极”----南极大陆 ‎ 世界“热极”----利比里亚的加里延 ‎ 最寒冷的小镇----俄罗斯的上扬斯克 ‎ 雷雨最多的地方----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茂物市 ‎ 降雪最多的地方----华盛顿 ‎ 世界上下雨天数最多的地方----智利的费利克思湾(1961年下了348天雨) ‎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 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 人口最少的国家----梵蒂冈 ‎ 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摩纳哥 ‎ 高峰最多的国家----尼泊尔 ‎ 海拔最高的国家----莱索托 ‎ 产椰子最多的国家----菲律宾 ‎ 最早种植咖啡的国家----埃塞尔比亚 ‎ 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 ‎ 椰枣生产最多的国家----伊拉克 ‎ 养牛最多的国家----印度 ‎ 养羊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 ‎ 最大的储金国----南非 ‎ 世界产白银最多的国家----加拿大 ‎ 绿宝石的储量最多的国家----哥伦比亚 ‎ 世界铜的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 ‎ 产丁香最多的地方----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 ‎ 最大的玫瑰产地----保加利亚 ‎ 世界产辣椒最多的国家----中国 ‎ 最大的油库----波斯湾地区 ‎ 世界上最北的城市----挪威的特里姆瑟城 ‎ 世界上最南的城市----乌斯怀亚 ‎ 世界最大的海港----鹿特丹港 ‎ 桥梁最多的城市----威尼斯 ‎ 最高的树----澳洲的杏仁桉树 ‎ 体积最大的树----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巨杉 ‎ 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桥----美国犹他州的风景拱桥 ‎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大金字塔 ‎ 世界上离赤道最近的首都----基多 ‎ 平均身高最高的民族----中非卢旺达和布降迪的图西人(平均身高1.83) ‎ 平均身高最矮的民族----刚果(金)的姆布蒂人 ‎ ‎--------------------------------------------------------------------------------‎ 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一块陆地----新疆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最长的城墙----长城 ‎ 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故宫 ‎ 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中国长江三峡的白鹤梁 ‎ 最大的铜佛----“强巴”(藏语,即未来佛,西藏日菏则的扎什伦布寺内) ‎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 ‎ 海拔最高的宏伟建筑群----布达拉宫 ‎ 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井----中国四川邛崃县的临邛火井 ‎ 产钨最多的地方----中国江西 ‎ 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三峡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