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

‎2009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若,,则P+Q中元素的有________个。(答:8)‎ ‎(2)非空集合,且满足“若,则”,这样的共有_____个(答:7)‎ ‎2.“极端”情况否忘记:集合,,且,则实数=______.(答:)‎ ‎3.满足集合M有______个。 (答:7)‎ ‎4.运算性质:设全集,若,,,则A=_____,B=___.(答:,)‎ ‎5.集合的代表元素:(1)设集合,集合N=,则___(答:);(2)设集合,,,则_____(答:)‎ ‎6.补集思想:已知函数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 ‎7.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在下列说法中:⑴“且”为真是“或”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⑵“且”为假是“或”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⑶“或”为真是“非”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⑷“非”为真是“且”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正确的是____答:⑴⑶)‎ ‎8.充要条件:(1)给出下列命题:①实数是直线与平行的充要条件;②若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③已知,“若,则或”的逆否命题是“若或则”;④“若和都是偶数,则是偶数”的否命题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答:①④);‎ ‎(2)设命题p:;命题q:。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答:)‎ ‎9.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答:)‎ ‎10.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解关于的不等式:。‎ ‎(答:当时,;当时,或;当时,;当时,;当时,)‎ ‎11. 对于方程有实数解的问题。(1)对一切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2)若在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满足等式,则实数的范围是_______.(答:)‎ ‎1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理论。‎ ‎(1)实系数方程的一根大于0且小于1,另一根大于1且小于2,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1))‎ ‎(2)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 二、函 数 ‎1.映射: AB的概念。‎ ‎(1)设是集合到的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每一个元素在中必有象 B、中每一个元素在中必有原象  C、中每一个元素在中的原象是唯一的  D、是中所在元素的象的集合(答:A);(2)点在映射的作用下的象是,则在作用下点的原象为点________(答:(2,-1));(3)若,,,则到的映射有个,到的映射有个,到的函数有个(答:81,64,81);(4)设集合,映射满足条件“对任意的,是奇数”,这样的映射有____个(答:12)‎ ‎2.函数: AB是特殊的映射。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则=(答:2)‎ ‎3.若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其定义域不同的函数,则称这些函数为“天一函数”,那么解析式为,值域为{4,1}的“天一函数”共有__个(答:9)‎ ‎4.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树立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1)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答:);(2)设函数,①若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的取值范围;②若的值域是R,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①;②)‎ ‎(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1)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答:);(2)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答:[1,5]).‎ ‎5.求函数值域(最值)的方法:‎ ‎(1)配方法―(1)当时,函数在时取得最大值,则的取值范围是___(答:);‎ ‎(2)换元法(1)的值域为_____(答:);(2)的值域为_____(答:)(令,。运用换元法时,要特别要注意新元的范围);3)的值域为____(答:);(4)的值域为____(答:);‎ ‎(3)函数有界性法―求函数,,的值域(答:、(0,1)、);‎ ‎(4)单调性法――求,的值域为______(答:、);‎ ‎(5)数形结合法――已知点在圆上,求及的取值范围(答:、);‎ ‎(6)不等式法―设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 ‎(7)导数法―求函数,的最小值。(答:-48)‎ ‎6.分段函数的概念。(1)设函数,则使得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2)已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答:)‎ ‎7.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待定系数法―已知为二次函数,且 ,且f(0)=1,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的解析式 。(答:)‎ ‎(2)配凑法―(1)已知求的解析式___(答:);(2)若,则函数=___(答:);‎ ‎(3)方程的思想―已知,求的解析式(答:); ‎ ‎8. 反函数:‎ ‎(1)函数在区间[1, 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 B、  C、  D、(答:D)‎ ‎(2)设.求的反函数(答:). ‎ ‎(3)反函数的性质:‎ ‎①单调递增函数满足条件= x ,其中≠ 0 ,若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为 ,则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答:[4,7]).‎ ‎②已知函数,若函数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求的值(答:);‎ ‎③(1)已知函数,则方程的解______(答:1);‎ ‎④已知是上的增函数,点在它的图象上,是它的反函数,那么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答:(2,8));‎ ‎9.函数的奇偶性。‎ ‎(1)①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____(答:奇函数)。‎ ‎②等价形式:判断的奇偶性___.(答:偶函数)‎ ‎③图像法: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2)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若为偶函数,则.‎ 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且=2,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答:)‎ ‎④若为奇函数,则实数=____(答:1).‎ ‎⑤设是定义域为R的任一函数, ,。①判断与的奇偶性; ②若将函数,表示成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之和,则=____(答:①为偶函数,为奇函数;②=)‎ ‎10.函数的单调性。‎ ‎(1)若在区间内为增函数,则,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 ‎(2)若函数 在区间(-∞,4] 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 ‎(3)已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_(答:); ‎ ‎(4)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答:(1,2))。‎ ‎(5)已知奇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 ‎11.常见的图象变换 ‎①设的图像与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像由的图像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则为__________(答:)‎ ‎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个数有____个(答:2)‎ ‎③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又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如果与原图象关于直线对称,那么 ‎ ‎  (答:C)‎ ‎④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伸缩为原来的得到的。如若函数是偶函数,则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_______(答:).‎ ‎12.函数的对称性。‎ ‎①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且方程有等根,则=_____(答:); ‎ ‎②己知函数,若的图像是,它关于直线对称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像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答:);‎ ‎③若函数与的图象关于点(-2,3)对称,则=______(答:)‎ ‎13. 函数的周期性。‎ ‎(1)类比“三角函数图像”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是以2为周期的奇函数,则方程在上至少有__________个实数根(答:5)‎ ‎(2)由周期函数的定义 ‎ ‎(1) 设是上的奇函数,,当时,,则等于_____(答:);(2)已知是偶函数,且=993,=是奇函数,求的值(答:993);(3)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为周期函数,若它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____(答:0)‎ ‎(2)利用函数的性质 ‎(1)设函数表示除以3的余数,则对任意的,都有 A、 B、 C、 D、(答:A);‎ ‎(2)设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且满足,如果,,求(答:1);(3)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单调递增。如果,且,则的值的符号是____(答:负数)‎ ‎(3)利用一些方法 O 1 2 3 x y ‎(1)若,满足,则的奇偶性是______(答:奇函数);(2)若,满足,则的奇偶性是______(答:偶函数);(3)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的图像如右图所示,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答:);‎ 三、数  列 ‎1、数列的概念:(1)已知,则在数列的最大项为__(答:);(2)数列的通项为,其中均为正数,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__(答:);(3)已知数列中,,且是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 ‎ A B C D ‎2.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 (1)等差数列中,,,则通项(答:);(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 ‎(1)数列 中,,,前n项和,则=_,=_(答:,);(2)已知数列 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前项和(答:).‎ ‎(4)等差中项 ‎3.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中,,则=____(答:27);(2)在等差数列中,,且,是其前项和,则A、都小于0,都大于0  B、都小于0,都大于0  C、都小于0,都大于0  D、都小于0,都大于0 (答:B)‎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25,前2n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n和为。(答:225)‎ ‎(2)在等差数列中,S11=22,则=______(答:2);(2)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奇数项和为80,偶数项和为75,求此数列的中间项与项数(答:5;31).‎ 设{}与{}是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项和分别为和,若,那么___________(答:)‎ ‎(3)等差数列中,,,问此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此最大值。(答:前13项和最大,最大值为169);(2)若是等差数列,首项,‎ ‎,则使前n项和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是(答:4006)‎ ‎4.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1)一个等比数列{}共有项,奇数项之积为100,偶数项之积为120,则为____(答:);(2)数列中,=4+1 ()且=1,若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的通项:设等比数列中,,,前项和=126,求和公比.(答:,或2)‎ ‎(3)等比数列的前和:(1)等比数列中,=2,S99=77,求(答:44);(2)的值为__________(答:2046);‎ ‎(4)等比中项:已知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为A,等比中项为B,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答:A>B)‎ 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成等比数列,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为12,求此四个数。(答:15,,9,3,1或0,4,8,16)奇数个数成等比,可设为…,…(公比为);但偶数个数成等比时,不能设为…‎ ‎,…,因公比不一定为正数,只有公比为正时才可如此设,且公比为。‎ ‎5.等比数列的性质:‎ ‎(1)在等比数列中,,公比q是整数,则=___(答:512);(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答:10)。‎ ‎(1)已知且,设数列满足,且,则.(答:);(2)在等比数列中,为其前n项和,若,则的值为______(答:40)‎ 若是等比数列,且,则=(答:-1)‎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和为,若成等差数列,则的值为_____(答:-2)‎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关于数列有下列三个命题:①若,则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②若,则是等差数列;③若,则是等比数列。这些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答:②③)‎ ‎6.数列的通项的求法:‎ 已知数列试写出其一个通项公式:__________(答:)‎ ‎①已知的前项和满足,求(答:);②数列满足,求(答:)‎ 数列中,对所有的都有,则______(答:)‎ 已知数列满足,,则=________(答:)‎ 已知数列中,,前项和,若,求(答:)‎ ‎①已知,求(答:);②已知,求(答:);‎ ‎①已知,求(答:);②已知数列满足=1,,求(答:)‎ 数列满足,求(答:)‎ ‎7.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1)等比数列的前项和Sn=2n-1,则=_____(答:);(2)计算机是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进行处理的。二进制即“逢2进1”,如表示二进制数,将它转换成十进制形式是,那么将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______(答:)‎ ‎(2)分组求和法:(答:)‎ ‎(3)倒序相加法:①求证:;②已知,则=______(答:)‎ ‎(4)错位相减法:(1)设为等比数列,,已知,,①求数列的首项和公比;②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①,;②);(2)设函数,数列满足:‎ ‎,①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②令 ‎,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并比较与的大小。(答:①略;②,当时,=;当时,<;当时,>)‎ ‎(5)裂项相消法:(1)求和:(答:);(2)在数列中,,且Sn=9,则n=_____(答:99);‎ ‎(6)通项转换法:求和:(答:)‎ 四、三角函数 ‎1、的终边与的终边关于直线对称,则=_____。(答:)‎ 若是第二象限角,则是第_____象限角(答:一、三);已知扇形AOB的周长是6cm,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答:2)‎ ‎2、三角函数的定义:(1)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5,-12),则 的值为__。(答:);(2)设是第三、四象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1,); ‎ ‎3.三角函数线(1)若,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答:);(2)若为锐角,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答:);(3)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答:)‎ ‎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已知,,则=____(答:);(2)已知,则=____;=___(答:;);(3)已知,则的值为______(答:-1)。‎ ‎5.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的值为________(答:);(2)已知,则______,若为第二象限角,则________。(答:;)‎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倍角公式:‎ ‎(1)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A、B、C、D、 (答:C);‎ ‎(2)命题P:,命题Q:,则P是Q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C);(3)已知,那么的值为____(答:);(4)的值是______(答:4);(5)已知,求的值(用a表示)甲求得的结果是,乙求得的结果是,对甲、乙求得的结果的正确性你的判断是______(答:甲、乙都对)‎ ‎7.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证明 ‎(1)巧变角:(1)已知,,那么的值是_____(答:);(2)已知为锐角,,,则与的函数关系为______(答:)‎ ‎(2)三角函数名互化(切割化弦),(1)求值(答:1);(2)已知,求的值(答:)‎ ‎(3)公式变形使用设中,,,则此三角形是____三角形(答:等边)‎ ‎(4)三角函数次数的降升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_(答:)‎ ‎(5)式子结构的转化(1)(答:);(2)求证:;(3)化简:(答:)‎ ‎(6)常值变换主要指“1”的变换已知,求(答:).‎ ‎(7)“知一求二”(1)若,则 __(答:),特别提醒:这里;(2)若,求的值。(答:); 8、辅助角公式中辅助角的确定:(1)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答:[-2,2]);(2)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值是______(答:);(3)如果是奇函数,则=(答:-2);(4)求值:________(答:32)‎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1)若函数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__,_(答:或);(2)函数()的值域是____(答:[-1, 2]);(3)若,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____ 、_____(答:7;-5);(4)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此时=__________(答:2;);(5)己知,求的变化范围(答:);(6)若,求的最大、最小值(答:,)。‎ ‎(3)周期性: (1)若,则=___(答:0);(2)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答:);(3) 设函数,若对任意都有成立,则的最小值为____(答:2)‎ ‎(4)奇偶性与对称性:(1)函数的奇偶性是______(答:偶函数);(2)已知函数为常数),且,则______(答:-5);(3)函数的图象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4)已知为偶函数,求的值。(答:)‎ ‎(5)单调性: ‎ ‎16、形如的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_(答:);‎ ‎(1)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得到 的图象?(答: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的图象,再向左平移个单位得的图象,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的图象,最后将纵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即得的图象);(2)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向___平移____个单位(答:左;);(3)将函数图像,按向量平移后得到的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这样的向量是否唯一?若唯一,求出;若不唯一,求出模最小的向量(答:存在但不唯一,模最小的向量);(4)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且仅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答:)‎ ‎(5)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1)函数的递减区间是______(答:);(2)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答:);(3)设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它的周期是,则A、 B、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C、  D、的最大值是A(答:C);(4)对于函数给出下列结论:①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②图象关于直线成轴对称;③图象可由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④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得到函数的图像。其中正确结论是_______(答:②④);(5)已知函数图象与直线的交点中,距离最近两点间的距离为,那么此函数的周期是_______(答:)‎ 的周期都是, 但的周期为,而 ‎,的周期不变;‎ 中,若,判断的形状(答:直角三角形)。‎ ‎(1)中,A、B的对边分别是,且,那么满足条件的 A、 有一个解 B、有两个解 C、无解 D、不能确定(答:C);(2)在中,A>B是成立的_____条件(答:充要);(3)在中,,则=_____(答:);(4)在中,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若,则=____(答:);(5)在中,若其面积,则=____(答:);(6)在中,,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则外接圆的直径是_______(答:);(7)在△ABC中,a、b、c是角A、B、C的对边,=,的最大值为(答:);(8)在△ABC中AB=1,BC=2,则角C的取值范围是(答:);(9)设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心,若,且的面积满足关系式,求(答:).‎ ‎19.求角的方法(1)若,且、是方程的两根,则求的值______(答:);(2)中,,则=_______(答:);(3)若且,,求的值(答:).‎ 五、平面向量 ‎1、向量有关概念:‎ ‎(1)向量的概念:已知A(1,2),B(4,2),则把向量按向量=(-1,3)平移后得到的向量是_____(答:(3,0))‎ 下列命题:(1)若,则。(2)两个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3)若,则是平行四边形。(4)若是平行四边形,则。(5)若,则。(6)若,则。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答:(4)(5))‎ ‎2、向量的表示方法:(1)若,则______(答:);(2)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基底的是 A. B. ‎ ‎ C. D.(答:B);(3)已知分别是的边上的中线,且,则可用向量表示为_____(答:);(4)已知中,点在边上,且,,则的值是___(答:0)‎ ‎4、实数与向量的积 ‎5、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ABC中,,,,则_________(答:-9);(2)已知,与的夹角为,则等于____(答:1);(3)已知,则等于____(答:);(4)已知是两个非零向量,且,则的夹角为____(答:)‎ 已知,,且,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______(答:)‎ ‎(1)已知,,如果与的夹角为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或且);(2)已知的面积为,且,若,则夹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3)已知与之间有关系式,①用表示;②求的最小值,并求此时与的夹角的大小(答:①;②最小值为,)‎ ‎6、向量的运算:‎ ‎(1)几何运算:‎ ‎(1)化简:①___;②____;③_____(答:①;②;③);(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_____(答:);(3)若O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的形状为____(答:直角三角形);(4)若为的边的中点,所在平面内有一点,满足,设,则的值为___(答:2);(5)若点是的外心,且,则的内角为____(答:);‎ ‎(2)坐标运算:(1)已知点,,若,则当=____时,点P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答:);(2)已知,,则(答:或);(3)已知作用在点的三个力,则合力的终点坐标是(答:(9,1))‎ 设,且,,则C、D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答:);‎ 已知向量=(sinx,cosx), =(sinx,sinx), =(-1,0)。(1)若x=,求向量、的夹角;(2)若x∈,函数的最大值为,求的值(答:或);‎ 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那么=_____(答:);‎ 如图,在平面斜坐标系中,,平面上任一点P关于斜坐标系的斜坐标是这样定义的:若,其中分别为与x轴、y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P点斜坐标为。(1)若点P的斜坐标为(2,-2),求P到O的距离|PO|;(2)求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在斜坐标系中的方程。(答:(1)2;(2));‎ ‎7、向量的运算律:下列命题中:①;②;③;④ 若,则或;⑤若则;⑥;⑦;⑧;⑨。其中正确的是______(答:①⑥⑨)‎ ‎ (1)若向量,当=_____时与共线且方向相同(答:2);(2)已知,,,且,则x=______(答:4);(3)设,则k=_____时,A,B,C共线(答:-2或11)‎ ‎ (1)已知,若,则(答:);(2)以原点O和A(4,2)为两个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 (答:(1,3)或(3,-1));(3)已知向量,且,则的坐标是________ (答:)‎ ‎10.线段的定比分点:‎ 若点分所成的比为,则分所成的比为_______(答:)‎ ‎(1)若M(-3,-2),N(6,-1),且,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答:);(2)已知,直线与线段交于,且,则等于_______(答:2或-4)‎ ‎11.平移公式:(1)按向量把平移到,则按向量把点平移到点______(答:(-8,3));(2)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是,则=________(答:)‎ ‎12、向量中一些常用的结论:‎ 若⊿ABC的三边的中点分别为(2,1)、(-3,4)、   (-1,-1),则⊿ABC的重心的坐标为_______(答:);‎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若点满足,其中且,则点的轨迹是_______(答:直线AB)‎ 六、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 ‎(1)对于实数中,给出下列命题: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答:②③⑥⑦⑧);‎ ‎(2)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 ‎2.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比较1+与的大小(答:当或时,1+>;当时,1+<;当时,1+=)‎ ‎3. 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最值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的最小值是2 B、的最小值是2 C、的最大值是 D、的最小值是(答:C);(2)若,则的最小值是______(答:);(3)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答:);‎ ‎4.常用不等式有:如果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 ‎5、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1)已知,求证: ;(2) 已知,求证:;(3)已知,且,求证:;(4)已知,求证:;‎ ‎ 6.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1)解不等式。(答:或);(2)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答:或);(3)设函数、的定义域都是R,且的解集为,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答:);(4)要使满足关于的不等式(解集非空)的每一个的值至少满足不等式中的一个,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 ‎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1)解不等式(答:);‎ ‎(2)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答:).‎ ‎8.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答:);若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 ‎9、含参不等式的解法:(1)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或);(2)解不等式(答:时,;时,或;时,或);(3)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答:(-1,2))‎ ‎11.恒成立问题(1)设实数满足,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2)不等式对一切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_(答:);(3)若不等式对满足的所有都成立,则的取值范围_____(答:(,));(4)若不等式 对于任意正整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5)若不等式对的所有实数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6)已知不等式在实数集上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__(答:)‎ 七、直线和圆 ‎1、直线的倾斜角:(1)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____(答:);(2)过点的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值的范围是______(答:)‎ ‎2、直线的斜率: (1) 两条直线钭率相等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____________条件(答:既不充分也不必要);(2)实数满足 (),则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______(答:)‎ ‎3、直线的方程:(1)经过点(2,1)且方向向量为=(-1,)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___________(答:);(2)直线,不管怎样变化恒过点______(答:);(3)若曲线与有两个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 过点,且纵横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___条(答:3)‎ ‎4.设直线方程的一些常用技巧:‎ ‎5、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6、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设直线和,当=_______时∥;当=________时;当_________时与相交;当=_________时与重合(答:-1;;;3);(2)已知直线的方程为,则与平行,且过点(—1,3)的直线方程是______(答:);(3)两条直线与相交于第一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4)设分别是△ABC中∠A、∠B、∠C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____(答:垂直);(5)已知点是直线上一点,是直线外一点,则方程=0所表示的直线与的关系是____(答:平行);(6)直线过点(1,0),且被两平行直线和所截得的线段长为9,则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答:)‎ ‎7、到角和夹角公式:已知点M是直线 与轴的交点,把直线绕点M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的直线方程是______(答:)‎ ‎8、对称(1)已知点与点关于轴对称,点P与点N关于轴对称,点Q与点P关于直线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答:);(2)已知直线与的夹角平分线为,若的方程为,那么的方程是___________(答:);(3)点A(4,5)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B(-2,7),则的方程是_________(答:);(4)已知一束光线通过点A(-3,5),经直线:3x-4y+4=0反射。如果反射光线通过点B(2,15),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答:);(5)已知ΔABC顶点A(3,-1),AB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6x+10y-59=0,∠B的平分线所在的方程为x-4y+10=0,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答:);(6)直线2x―y―4=0上有一点P,它与两定点A(4,-1)、B(3,4)的距离之差最大,则P的坐标是______(答:(5,6));(7)已知轴,,C(2,1),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答:)。‎ ‎9、简单的线性规划:‎ 已知点A(—2,4),B(4,2),且直线与线段AB恒相交,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 ‎(1)线性目标函数z=2x-y在线性约束条件下,取最小值的最优解是____(答:(-1,1));(2)点(-2,)在直线2x-3y+6=0的上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3)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_________(答:8);(4)如果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_________(答:21)‎ ‎10、圆的方程:‎ ‎(1)圆C与圆关于直线对称,则圆C的方程为____________(答:);(2)圆心在直线上,且与两坐标轴均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答:或);(3)已知是圆(为参数,上的点,则圆的普通方程为________,P点对应的值为_______,过P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答:;;);(4)如果直线将圆:x2+y2-2x-4y=0平分,且不过第四象限,那么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0,2]);(5)方程x2+y2-x+y+k=0表示一个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答:);(6)若(为参数,,,若 ‎,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 ‎11、点P(5a+1,12a)在圆(x-1)2+y2=1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 ‎1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答:相离);(2)若直线与圆切于点,则的值____(答:2);(3)直线被曲线所截得的弦长等于(答:);(4)一束光线从点A(-1,1)出发经x轴反射到圆C:(x-2)2+(y-3)2=1上的最短路程是(答:4);(5)已知是圆内一点,现有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和直线,则A.,且与圆相交   B.,且与圆相交  C.,且与圆相离 D.,且与圆相离(答:C);(6)已知圆C:,直线L:。①求证:对,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②设L与圆C交于A、B两点,若,求L的倾斜角;③求直线L中,截圆所得的弦最长及最短时的直线方程. (答:②或③最长:,最短:)‎ ‎1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1,顶点为A1、A2,P是双曲线右支上任意一点,则分别以线段PF1、A1A2为直径的两圆位置关系为(答:内切)‎ ‎14、圆的切线与弦长:‎ 设A为圆上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P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答:);‎ ‎(2)弦长问题: ‎ 八、圆锥曲线 ‎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 ‎(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1)已知定点,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的轨迹中是椭圆的是 A. B. C. D.(答:C);(2)方程表示的曲线是_____(答:双曲线的左支)‎ ‎(2)第二定义已知点及抛物线上一动点P(x,y),则y+|PQ|的最小值是_____(答:2)‎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1)椭圆:(1)已知方程表示椭圆,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答:);(2)若,且,则的最大值是____,‎ 的最小值是___(答:)‎ ‎(2)双曲线:(1)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且与椭圆有公共焦点,则该双曲线的方程_______(答:);(2)设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离心率的双曲线C过点,则C的方程为_______(答:)‎ ‎(3)抛物线: ‎ ‎3.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 椭圆:已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__(答:)‎ ‎4.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1)椭圆(1)若椭圆的离心率,则的值是__(答:3或);(2)以椭圆上一点和椭圆两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为1时,则椭圆长轴的最小值为__(答:)‎ ‎(2)双曲线(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_____(答:或);(2)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答:4或);(3)设双曲线(a>0,b>0)中,离心率e∈[,2],则两条渐近线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 ‎ ‎(3)抛物线;设,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答:);‎ ‎5、点和椭圆()的关系:‎ ‎ 6.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1));(2)直线y―kx―1=0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1,5)∪(5,+∞));(3)过双曲线 的右焦点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AB︱=4,则这样的直线有_____条(答:3);‎ ‎(2)过双曲线=1外一点的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如下:①P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不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分别与双曲线两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②P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包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只与双曲线一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③P在两条渐近线上但非原点,只有两条:一条是与另一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一条是切线;④P为原点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 ‎(3)过抛物线外一点总有三条直线和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条切线和一条平行于对称轴的直线。(1)过点作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______(答:2);(2)过点(0,2)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3)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4,则满足条件的直线有____条(答:3);(4)对于抛物线C:,我们称满足的点在抛物线的内部,若点在抛物线的内部,则直线:与抛物线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答:相离);(5)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则_______(答:1);(6)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右准线为,设某直线交其左支、右支和右准线分别于,则和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等于);(7)求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答:);(8)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①当为何值时,、分别在双曲线的两支上?②当为何值时,以AB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答:①;②);‎ ‎7、焦半径(1)已知椭圆上一点P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为____(答:);(2)已知抛物线方程为,若抛物线上一点到轴的距离等于5,则它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等于____;(3)若该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是4,则点的坐标为_____(答:);(4)点P在椭圆 上,它到左焦点的距离是它到右焦点距离的两倍,则点P的横坐标为_______(答:);(5)抛物线上的两点A、B到焦点的距离和是5,则线段AB的中点到轴的距离为______(答:2);(6)椭圆内有一点,F为右焦点,在椭圆上有一点M,使 之值最小,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答:);‎ ‎8、焦点三角形(1)短轴长为,离心率的椭圆的两焦点为、,过作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的周长为________(答:6);(2)设P是等轴双曲线右支上一点,F1、F2是左右焦点,若,|PF1|=6,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答:);(3)椭圆的焦点为F1、F2,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当·<0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答:);(4)双曲线的虚轴长为4,离心率e=,F1、F2是它的左右焦点,若过F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A、B两点,且是与等差中项,则=__________(答:);(5)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F1、F2是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且,.求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答:);‎ ‎9、抛物线中与焦点弦有关的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                              ‎ ‎10、弦长公式:(1)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两点,若x1+x2=6,那么|AB|等于_______(答:8);(2)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已知|AB|=10,O为坐标原点,则ΔABC重心的横坐标为_______(答:3);‎ ‎11、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1)如果椭圆弦被点A(4,2)平分,那么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答:);(2)已知直线y=-x+1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的中点在直线L:x-2y=0上,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答:);(3)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椭圆上有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对称(答:);‎ 特别提醒:因为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的必要条件,故在求解有关弦长、对称问题时,务必别忘了检验!‎ ‎12.你了解下列结论吗?‎ 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的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答:)‎ ‎13.动点轨迹方程:‎ 已知动点P到定点F(1,0)和直线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P的轨迹方程.(答:或);‎ 线段AB过x轴正半轴上一点M(m,0),端点A、B到x轴距离之积为2m,以x轴为对称轴,过A、O、B三点作抛物线,则此抛物线方程为(答:); ‎ ‎ (1)由动点P向圆作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APB=60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答:);(2)点M与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 (答:);(3) 一动圆与两圆⊙M:和⊙N: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答:双曲线的一支);‎ 动点P是抛物线上任一点,定点为,点M分所成的比为2,则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答:);‎ ‎(1)AB是圆O的直径,且|AB|=2a,M为圆上一动点,作MN⊥AB,垂足为N,在OM上取点,使,求点的轨迹。(答:);(2)若点在圆上运动,则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答:);(3)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答:);‎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c,0)、F2(c,0),Q是椭圆外的动点,满足点P是线段F1Q与该椭圆的交点,点T在线段F2Q上,并且满足(1)设为点P的横坐标,证明;(2)求点T的轨迹C的方程;(3)试问:在点T的轨迹C上,是否存在点M,使△F1MF2的面积S=若存在,求∠F1MF2的正切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1)略;(2);(3)当时不存在;当 时存在,此时∠F1MF2=2)‎ 九、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 ‎1、三个公理和三条推论:‎ ‎(1)在空间四点中,三点共线是四点共面的_____条件(答:充分非必要);(2)给出命题:①若A∈l,A∈α,B∈l ,B∈α,则 lα;②若A∈α,A∈β,B∈α,B∈β,则α∩β=AB;③若lα ,A∈l,则Aα④若A、B、C∈α,A、B、C∈β,且A、B、C不共线,则α与β重合。上述命题中,真命题是_____(答:①②④);(3)长方体中ABCD-A1B1C1D1中,AB=8,BC=6,在线段BD,A1C1上各有一点P、Q,在PQ上有一点M,且PM=MQ,则M点的轨迹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答:24)‎ ‎2、直观图的画法(斜二侧画法规则):(1)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为如下图的一个正方形,则原来图形的形状是(  )(答:A)(2)已知正的边长为,那么的平面直观图的面积为_____(答:)‎ ‎3、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则直线EG和FH的位置关系_____(答:相交);(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异面直线是指空间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②两异面直线,如果平行于平面,那么不平行平面;③两异面直线,如果平面,那么不垂直于平面;④两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不可能是两条平行直线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答:①③)‎ ‎4、异面直线的判定:(1)“a、b为异面直线”是指:①a∩b=Φ,但a不平行于b;②a面α,b面β且a∩b=Φ;③a面α,b面β且α∩β=Φ;④a面α,b面α ;⑤不存在平面α,能使a面α且b面α成立。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答:①⑤);(2)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AB、CD的中点,设BC+AD=2a,则MN与a的大小关系是_____(答:M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