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检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一轮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检测

高考一轮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下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下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1、2题。‎ ‎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解析】1选C ,2选A 。第1题,根据题目材料及图示,可以知道只露“腰身”是因为顶部和底部都有植物生长,掩盖了地貌的其他部 分。而“腰身”也即中间部位,雨水冲刷不严重,因为地势陡峻,难以发育土壤或土壤浅薄,难以生长植 物,形成只露“腰身”的现象。第2题,“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应该是风化和侵蚀作用的共同作用结果。仅有光照,无法拂去岩石表层碎屑, 不足以形成“圆头圆脑”;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貌景观;融水侵蚀会形成切割地貌。‎ 下图为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 3.图示 (  )‎ A.甲岩石形成早于岩浆岩 B.乙处为向斜谷 C.丙断层形成于泥砂岩之前 D.丁为断块山 ‎4.该地区 (  )‎ ‎①地形以山地为主 ②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③乙地适宜修水库 ④丙地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3选B,4选D。第3题,结合图示,甲岩石位于沉积岩层的最上层,故形成年代最晚;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地表为谷地,故为向斜谷;丙断层附近泥砂岩也发生断裂,故断层形成于泥砂岩之后;丁处为背斜山。第4题,该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不大,主要以低矮的山地、丘陵为主。该地区石灰岩广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丙地虽然为谷地,但地下多为石灰岩,易形成地下溶洞,导致地表水下渗,故不宜修建水库;丙地有断层,且地势较低,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区 (  )‎ 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岩石层理构造明显,多含有化石 D.地壳比较稳定,气象灾害多发 ‎6.图中所示石柱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 A.岩浆喷发、冷却凝固、流水搬运、风力侵蚀 B.岩浆喷发、冷却凝固、海浪侵蚀、风化作用 C.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D.固结成岩、断裂抬升、海浪侵蚀、风化作用 ‎【解析】5选B,6选B。第5题,北爱尔兰位于大西洋,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沉积岩层理构造明显,多含有化石;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第6题,材料显示石柱是玄武岩组成,玄武岩属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后经海浪侵蚀、风化等作用形成。‎ 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意为“金山”,历来以富金藏宝而闻名,有着丰富的黄金、铁矿、稀有金属及玉石;而这里的另一种“宝藏”——奇景迭出的花岗岩地貌,还不为很多人所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木乃“神石城”,一片造型奇特、规模宏大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区(如下图)。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阿尔泰山富金藏宝与该地多花岗岩有关 B.该处先后经历地壳上升-岩浆喷发-风化剥蚀 C.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遍布石臼和石穴 D.“像丰满圆润的肥羊”的石蛋,主要是化学风化形成 ‎8.该地额尔齐斯河峡谷长约30千米,峡谷两岸绝壁对峙、石峰兀立。在绝壁上有时还会看到犹如凝固的瀑布一样的竖直沟槽,俨然如“石瀑布”奔流而下。有关“石瀑布”的主要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风力侵蚀、冰川刨蚀 B.冰川刨蚀、重力崩塌 C.流水冲刷、冰水冻融 D.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解析】7选A,8选C。第7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成因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凝而成,后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故阿尔泰山富金藏宝与该地多花岗岩有关该处先后经历岩浆喷发-地壳上升风化剥蚀该地花岗岩地貌发育;“像丰满圆润的肥羊的石蛋,主要是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第8题,据图分析,凝固的瀑布一样的竖直沟槽与流水作用有关,故排除风力侵蚀;由该地的地理位置与海拔可知,该地区无冰川分布,不存在冰川作用该地昼夜温差较大,冰水冻融作用明显,夏季温度高冰雪融水较多,以流水冲刷为主。‎ 科学家在中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下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 9.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花岗岩 ‎10.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于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9选C,10选B。第9题,生物化石都属于沉积岩。第10题,图中沉积物经过箭头②指向甲,即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变成沉积岩。丙符合“三进一出特征,即为岩浆,进而可判断丁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③为重熔再生,④为上升冷却凝固。‎ 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段地质构造为背斜 B.b段构造地貌为向斜谷 C.③、④两地的最大高差约200米 D.图中河流流向自北向南 ‎12.从地形和岩层新老关系看,下列四图中与④处最接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1选D,12选D。第11题,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a、b所属的地质构造,a段中间是①岩层,两侧是②岩层,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可判断为向斜;b段中间是③岩层,两侧是②岩层,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③处有一河流经过,所以其海拔范围为300~350米,④为400~450米,故两地的高差范围为50~150米,最大高差不超过150米;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第12题,从等高线看④处应为一山地,且岩层最新,应为内力作用下地壳抬升所形成的。四幅图中①②③都为外力作用形成,只有④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如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 (1)根据资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 ‎(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 【 解析】第(1)题,“水石是翡翠石料,翡翠是岩浆岩经高压变质形成,可从岩浆岩、变质岩成因分析,在河床上形成如图2所示的水石,还需经过流水的外力作用。第(2)题,从气候对河流水量影响的角度分析。‎ ‎【答案】(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2)热带季风气候,6~9月是雨季,河水流量大,易搬运玉矿碎块堆积在河床上;10月至次年的4月是旱季,水位低,玉石显露,便于采石。‎ ‎14.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贵州省安顺市。读贵州省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简述黄果树瀑布景观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质作用原理,简述瀑布景观的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是识别出“黄果树瀑布景观所在地形区”就是云贵高原地形区。云贵高原地形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形崎岖,起伏较大,有喀斯特地貌分布,读等高线分布图发现,高原上有闭合的等值线,有山间盆地。第(2)‎ 题,地质作用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该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源充足。云贵高原地质条件不稳定,多断层发育。大量地表水沿裂缝往下,在流水不断侵蚀和溶蚀作用下,形成地下暗河、溶洞。上方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有陡崖分布,形成黄果树瀑布。‎ ‎【答案】(1)高原地形为主(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地形崎岖,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发育;高原上多小型山间盆地(坝子)。‎ ‎(2)先有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势落差(如断层等),然后不断地流水侵蚀和流水溶蚀作用使河床跌落,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仅140 mm,冬季盛行偏北风。‎ ‎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图中PQ段河谷狭窄,为峡谷地形;QR河谷较宽阔,为宽谷地形。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硬度与河流流速。岩石坚硬,侵蚀慢,反之,侵蚀快。落差大,流速快,河道窄深,反之,河道宽浅。第(2)题,沙洲的形成过程主要从沙的来源以及流水的沉积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图中PQ段位于河流上游,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强,携带泥沙量大。在QR段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第(3题,材料显示该处盛行偏北风,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丬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图中沙丘南侧为山地,受山地阻挡,风速减小,沙沉积形成沙丘。第(4)题,赞成主要结合R的位置分析建设的有利条件,如工程量、蓄水区域等;不赞成主要结合该地降水量,河流水量小,电站建设可能导致生态破坏,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答案】(1)PQ为峡谷,QR为宽谷;岩石硬度;河流流速。‎ ‎(2)PQ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甲处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学.科.网 ‎(4)赞同。理由: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 不赞同。理由:水量小,可能导致生态破坏(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16.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判断图中F1F2、F3F4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形,及F1F2、F3F4形成之前,该地区完整地质构造。‎ ‎(3)说明图中河流成因及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的主要原因。‎ ‎(4)从地质构造条件考虑,该地区地下水分布可能较多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知,图中F1F2、F3F4两侧的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位置移动,说明图中F1F2、FF4的地质构造为断层。(2)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说明该区域主要地形为山谷;根据该区域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定其完整的地质构造。(3)断层构造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发育成河流。结合河流航运条件分析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的主要原因。(4)向斜部位是地下水的聚集之地。‎ ‎【答案】(1)断层。F1F2、F3F4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生断裂位移。‎ ‎(2)山谷。向斜。‎ ‎(3)岩层断裂后遭侵蚀而成。该河沿线多急流或瀑布,不利于发展航运。‎ ‎(4)A 此处为向斜构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