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1届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Ⅰ(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发(fā) 发型 发誓 令人发指 百发百中 B.处(chǔ) 处分 处决 处变不惊 泰然处之 C.参(cān) 人参 参观 参差不齐 参天大树 D.强(qiáng) 倔强 勉强 强词夺理 差强人意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愁莫展 铤而走险 既往不咎 缘木求鱼 B.委屈求全 再接再厉 坐收渔利 众口铄金 C.封妻荫子 闻过饰非 迫不急待 流言蜚语 D.各行其是 貌合神离 按部就班 事过境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希望美方切实履行 ,与中方一道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 ②平时出了问题,你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检查自己,绝不能 责任,或埋怨别人。 ③在每一次创新攻关时,他都全力以赴、全身投入, “走路撞树”的现象时有发生。 A、承诺 推托 以至 B、诺言 推脱 以致 C、诺言 推托 以致 D、承诺 推脱 以至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珠宝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很多顾客。 B.这座小学庭院狭小,房屋破旧,室内光线阴暗,同对面富丽堂皇的县委办公大楼不可同日而语。 C.大家对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看法一致,使我感到非常欣慰。 D.亚太经合会议早已结束,如今才见报道,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报道真是明日黄花。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古巴队和秘鲁队以3︰1和2︰1分别战胜韩国队和捷克队。 B.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本市交管部门将根据本市情况,重点整顿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开车,逾期不年检、闯 红灯等十种违章。 D.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张衡首先制造的。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从今年1月1日起,建筑企业必须“两证”齐全(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方能从事 生产经营活动。 B.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发现,若物体距离人约四、五十米以内发出声音,人脑就会视听混 淆。C.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说话时,不能口无遮拦。D.作为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电子产业巨头,日本索尼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侵犯其他企业 专利权将意味着什么? 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8.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B. 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 C. 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 D. 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10.下列作家、时代、评价、作品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A.翦伯赞—— 当代—— 历史学家—— 《一段最古的长城》 B.司马迁—— 汉代—— 历史学家—— 《史记•鸿门宴》 C.朱自清—— 当代—— 作家—— 《荷塘月色》 D.柳永—— 北宋—— 词人—— 《雨霖铃•寒蝉凄切》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完成11-12小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1.对这首诗的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时间、氛围,山雨初霁,万物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空山”之“空”,含有宁静之意。 B.第二联描画了幽清明净的自然雨景。诗人是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C.第三联描画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传出一阵喧笑,溪中莲动花荡,那是渔船在沿水下行。 D.《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尾联反用其意,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春暖花开,春意正浓,景色可人,王孙们可随意停歇,自可留在清净纯朴的山中。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但各有侧重。第二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第三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B.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C.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情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先写“竹喧”“ 莲动”,再写浣女、渔舟,这样写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二、单项选择题Ⅱ(共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6题。 从“格致”到“科学” 西学中源,这个词的意思是,西方学问源自中国。Science(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就遇到这种情况。中国士大夫问,Science是什么?洋人说,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中国士大夫说,这种学问,中国自古有之,叫做“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四书集注》的作者朱熹先生解释说,“格”就是“到”,“格物致知”就是“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这不是你们的Science吗?洋人一听,大为叹服,从此Science便译为“格致”,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使用了半个世纪。 朱熹先生教诲我们,从自身到万物,一草一木都要“格”(研究),今日格一物,得到一点知识,明日再格一物,又得到一点知识,积累多了,万物之理,豁然贯通。这套“格致”学问,表面上看,很像搞科研,却只是假象。原来朱熹先生所谓“格物”,不是动手动脚做实验,而是瞅着那物想问题;“格物”不是研究那物,而是通过那物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达到圣贤境界。在朱熹先生看来,真要用全副精力去研究实物,那叫“玩物丧志”;让你观察外物,为的是内省,好像参禅,与科研风马牛不相及。明朝的另一个理学家王阳明曾讥笑朱熹的“格致”说:“有一位朋友姓钱,想成为圣贤,我就让他去‘格’庭前竹子。钱先生面对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个道理。我就自己去试,‘格’了七天,也‘格’不出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了!”对此,胡适先生说,“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建立科学。” 《四书集注》里的“格致”与“科学”无关,却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终演变为“科学”。读《四书五经》,遇到“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否则,《四书五经》就读不懂;可读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遇到“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1866年,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为学生编译《格致入门》,放在今天,与《科学入门》同义。1874年,徐寿和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英文译作“上海综合工学院”,又创办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刊名为《格致汇编》,英文称作“中国科学杂志”,发行23种,译介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如数学、化学、电学、声学、光学、热学等等,都有了对应的中文译名,但“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却步履维艰。 日本学者岛尾永康考证,日本最早将英文的Science译为“科学”的时间在1874年;中国科技史家樊洪业先生考证,中国最早引入“科学”二字的学者是康有为先生,他在1897年11月前编写的《日本书目志》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两本书:“《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樊先生说,“虽然中日两国的‘科学’在写法上没有差别,但中文从前无此词,康有为的书目志意味着把日文的‘科学’译为中文,是中文第一次出现‘科学’,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有其特殊意义。”同一年,严复先生开始翻译《原富》,将“格致”与“科学”并用。但直到十年后的民国初年,“科学”才逐渐取代“格致”,在中国学术界广泛流行。 13、关于中国古代“格致”之学的实质,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 B、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 C、从自身到万物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万物之理豁然贯通。 D、通过研究事物来反照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从而达到圣贤境界。 14、关于中国近代对“科学”一词的理解和使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科学”一词是康有为首次从日本借用过来的。 B、中文“科学”一词的含义与英文Science的含义完全是一致的。 C、《四书五经》里的“格致”不能理解为“科学”,但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里的“格致”却与“科学”的含义完全遗址。 D、中国近代科技史上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都有对应的中文译名,但“科学”一词却一直未得到确认。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的“科学”,强调实验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规律,求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 B、西方的“科学”,经中国士大夫依据朱熹的言论,译为“格致”,让人大为叹服。 C、中国古代的“格致”之学,不是真正研究事物,所以,“格致”最终没有成为“科学”的代名词。 D、由“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其实质上是由主观臆想向实证研究的过渡。 16、下面对导致“‘格致’向‘科学’的过渡”“步履维艰”的直接原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中国人思想保守、落后,不愿接受任何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 B、中国士大夫饱读圣贤之书,却没有“科学”的观念,错将“格致”之学理解为西方的“科学”。 C、近代有些进步的知识分子,赞同戏噱中源说,乐意以中国的“格致”指称西方的“科学”。D、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格致”与“科学”的认识是模糊的。 三、单项选择题Ⅲ(共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20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而卒莫消长也 消损 B.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隐藏 D. 盈虚者如彼 指月的盈亏 18.选出与“不知东方之既白”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B. 惟江上之清风 C. 取之无禁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9.选出与“而又何羡乎”句式相同的一项( )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而今安在哉C.客从外来,与坐谈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0.选出译文有误的一项( ) A.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译文:又圆又缺的犹如那月亮,可是终究是不消不长啊。 B.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译文:只要不归我所有,那就丝毫也拿不到手 C.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译文:获取它没有人制止,享用它不会倾竭。 D.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考号: 班级: 姓名: -------------------------密-----------------------封--------------------线------------------------------------ 2011届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答题卡 第一卷(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二卷 四、填空题(共6分,每题1分) 21.《乡愁》是台湾诗人_________写的一首爱国诗。 22.《沁园春 长沙》,作者_________。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蒹葭》选自《诗经》十五国风中的_________。 26.我国的诉讼案件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政案件。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4分,每小题2分) 27.仿照下列排比句的形式,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我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28.根据示例,在所给的四个汉字中任选其一,进行合理的趣解。 示例:①怯:“心”都“去”了,胆当然要“怯”了。 ②财:“财”的真正意义是凭着自己的“才能”去赚的相应的“财富”(“贝”) 穷 出 否 愧 趣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9题—32题。 小鸟,你好 陆星儿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是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 ②华山路、常熟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马路和路边的大店小铺,仿佛都焕然一新,我像个好奇的孩子一头扎进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鲜、都兴奋。 ③住院一个月,我似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那个总在埋头赶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见了。每天清早下楼去散步,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脚步踩不稳,摇摇晃晃的,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一些在过去很少引起我注意的东西,一一进入了我的视线:首先是楼外靠围墙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试着下楼,刚迈出门,迎面所见的就是那排齐腰的冬青己笼着一层鲜润的新叶,油嫩油嫩的,嫩得像婴儿的心,嫩得让人不忍走开。我停在树丛前,像碰摸炫目的肥皂泡一样小心地捏了捏那遥自民的嫩叶,我的指尖如过电似的被那饱含新生的“嫩”触动了,有一股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东西。 ④弯过冬青,有一大簇细密的枝条,没吐叶子,却已爆出层层叠叠的小花。一片片小巧细润的金黄花瓣,蓬蓬勃勃,耀眼夺目。走过花丛,我驻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围我,吸住我的脚步,我知道,这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⑤在晨风的吹拂中,新吐的嫩叶和初放的小花,隐隐地飘散着清纯的气息,这不舍丝毫尘浮的清纯,是生命最新鲜的时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婴儿的满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我又回身,再缓缓地扫视那些新叶,并用力呼吸。这些难得的“新鲜”和“清纯”,对我受损、虚弱的身体都是最好不过的养料。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长,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啊。而当我走过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饱含希望的小树和小花时,我的心顿时被启迪,豁然开朗:“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也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感受。 ⑥这时,有几只小鸟从半空斜着飞下,雀跃地掠过冬青和小花,并“叽叽啾啾”地啼啭,轻快、清脆、单纯,这是天籁之声,如同深山里“叮咚”的泉吟。我屏息凝神,仔细静听,“叽啾 —— 叽啾”,这是一种生命的声音,在这嘈杂喧闹的世界里,无论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小鸟们却始终如一地雀跃、欢叫,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过滤一切。我的心也顿时被过滤了,沉淀下所有的杂念。 ⑦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 ⑧过去的日子里,虽然天天与这排冬青擦肩而过,也常见小鸟在窗外的树木间飞来飞去,我却熟视无睹,根本不可能留意这些花花草草,与听而不闻的鸟叫,更不会产生共鸣。心,没有一刻是“空”的“净”的,还自以为很充实、很强大,无所不能。而有了“空”与“净”的体验,我才理解了“清静以养神”的涵义,只有清虚静定,才能真正发挥人的潜能,表现出更大的智慧。战胜疾病、重建生命,尤其需要智慧与潜能。大自然真的对我无比恩爱,帮我推开了心灵的又一扇窗户,让我发现“新叶”、“小花”和宛转的“鸟叫”,体会“空”与“净”的境界,并领会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爱与大爱。 ⑨从那以后,我似乎懂得了感恩,对每一片阳光,对每一阵清风,对每一朵白云,对每一排绿阴,对草丛里被我看到的每一茎野花,我都会欣然地表示感谢,是它们带给我好心情,是它们让我体会自然与生命的美妙。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能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吧。 ⑩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我每天早早醒来,在晨光乍明时便振作精神出门去听鸟叫、去呼吸新鲜空气。清晨的风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面临风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树下,我会仰起头向大树问好,然后,再对小鸟们说一声:“小鸟,你早啊!” 29.怎样理解“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中“空了、净了”的含义? 30.第8段写到“过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境,作用是什么? 31.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什么妙处? 3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说自己病后初愈,“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这里的“眼光”,不仅指看待外物的视角,也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和一种态度。 B.作者从小鸟“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感悟到面对世界的嘈杂、生活的灾难时应保持坦然和平静。 C.“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一句中,“复活”加了引号,目的只是强调自然万物的新生给了作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D.本文用娓娓的语调述说着作者在这次生命休整中所获得的惊奇和快乐,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从眼前景物的鲜嫩、清纯到心灵的“空”与“净”,由实到虚,形神一体,文意隽永。 七、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请以“播种与收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作文另附) 2011届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一、 1、B 2、D 3、D 4、D 5、A 6.C 7. D 8、C 9. C 10.C 11.D 12.A 二、13、D 14、C 15、D 16、A 三、 17.C 18.D 19.B 20.B 五、27. 我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我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28. 出:翻过两座山,总能找到出路。 否:“不同意”别人“口”里讲出来的话就是“否定”。 穷:“力”被困在“穴”里,怎能不“穷”。 愧:“心”中有“鬼”,就应该感到惭愧。 六、29.要点:“空了、净了”指清空了杂念、净化了心灵(1分),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30.①对比突出如今鸟语花鲜的清晨,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②引出下文的感悟。 31.①以“小鸟,你好”这样的问候语为题,亲切、灵动,能更好地体现作者与自然和生命的对话与交流。②文章多处提到“小鸟”,小鸟是作者描绘的自然物中最具生命活力的代表(或小鸟是触发作者感悟的最重要的形象));以“小鸟,你好”为题,能更好地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传达出作者在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生命的活力之后发出的对生命的问候。(意思对即可) 32.C D 七、【略】40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