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经济史部分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详解版)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精选 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一、选择题 1.(珠海市 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13.考古人员在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进行考古挖掘时,下列物品不可能出现的是 A.顾恺之《女史箴图》 B.佛的塑像 C.鲜卑族骑士陶俑 D.有五彩花纹的瓷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艺术作品出现的时代。D项属于彩瓷,出现在清朝。A项为东晋时期的作品,B项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C项属于北魏时期的作品。 2.(皖南八校 高三第二次联考)13.下列手工业品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瓷 ②白瓷 ③彩瓷 ④珐琅瓷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答案】A 【解析】A 青瓷成熟于东汉,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彩瓷出现在明朝,珐琅瓷出现于清朝。 3. (山西省晋中市 高三12月四校联考)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答案】B 【解析】考察对古代手工业的理解。由“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句话可知是指手工业水平提高和专业的市镇兴起。 4.( 江西省六校高三年级联考27题)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有官窑58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生产规模宏大。一般来说,历代由朝廷垄断专用的瓷窑均称“官窑”,由官员管理。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A.保证朝廷有丰厚的财政收入 B.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C.显示朝廷的威严 D.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拥有技术规模优势,故选B。不投入市场获利,排除A.与朝廷威严无关,排除C。技术垄断,不利于创新,排除D。 5.( 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2题)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指 A.中央集权 B.盐铁官营 C.“贱商令” D.“海禁”政策 【答案】B 【解析】钱穆先生在材料中认为因为汉代开始的盐铁官营制度,使盐铁等重要资源控制在国家政府手中,使中国直到清代没有产生垄断性的大资本家。 6.(安徽省宿州市 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民营发展在明清超过官营。在于自身的发展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即面向市场生产商品。这恰是官营手工业的局限性。官营技术仍占优势。排除B项目。分布的地点不是决定其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地区的选择还是源于市场因素。排除C。明清制度的腐朽是其阻碍因素,排除D。 7.(山东省日照市 高三第一学期模块考试)右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和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家私营手工业作坊,所以A项错误;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代中叶以后,而《水浒传》是反映宋代历史的小说,故B项错误;“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故C错误;只有D项没有错误,故应该选D项。 8.(北京市西城区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清朝末年,外国棉纱涌入苏北地区。在徐州府睢宁县,户户织棉,“谓每尺布可省钱十余文,诚无衣者之乐事也”。据负责苏北地区进出口商品的海关观察,“未闻此等自织布匹”对外销售,而“(苏北地区)原洋布减销十五万五千余匹。”以上材料可用来说明苏北地区 A.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解体 B.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C.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 D.家庭纺织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户户织棉”“未闻此等自织布匹”对外销售,可见当时农户的纺织只要是自己消费。排除B。自然经济没有解体,排除A。民族工业材料中未提及,其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也不符合清朝末年的时间界定。排除C。故选D。 9.(江苏省无锡市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制度 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 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盐铁官营的目的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的信息之所以古代各朝政府都采取盐铁官营,主要的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巩固政权。 10.(浙江省宁波市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图1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盂鼎、大盂鼎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 图1 ①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 ②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 ③钟鼎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④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特点的准确掌握。根据所学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燃料主要是木炭,最早在冶金业使用煤是在汉朝,故应排除②。 11.( 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题)中华文明在新石器时代获得重大发展,下列各项中属于该时期重要成就的是 A.瓷器制作技术成熟 B.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C.人工冶炼铁器出现 D.青铜铸造达到很高水准 【答案】B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本题关键信息是:新石器时代。A项是汉代;C项是西周;D项是商周时期。 12.(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14题)史载,西汉政府曾令商人自报资产并按高于手工业者五倍的税率纳税。对违反规定者,没收其全部财产,对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的一半。此举的作用包括 ①增加了财政收入 ②加强了经济调控 ③强化了“工官”制度 ④打击了商人势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工官”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皇室,其生产水平最高,题干中的措施属于“抑商”的体现。题干中“五倍的税率纳税”体现①,“政府曾令”体现了②,“没收其全部财产”体现了④。 13.(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9题)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反映了明朝手工业 A.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 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答案】B 【解析】 考察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从材料信息“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来看可以明显判断出纺织业的分工很细。 14.(山东省潍坊三县联合 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制瓷业。青花瓷出现于元朝,而青瓷出现于东汉晚期。故选A。 15.(安徽省宿州市 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_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民营发展在明清超过官营。在于自身的发展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即面向市场生产商品。这恰是官营手工业的局限性。官营技术仍占优势。排除B项目。分布的地点不是决定其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地区的选择还是源于市场因素。排除C。明清制度的腐朽是其阻碍因素,排除D。 16.(新疆乌鲁木齐地区 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彩瓷 【答案】B 【解析】本题根据所学回答即可,杜甫在诗中赞赏了白瓷。青花瓷出现于元代;彩瓷是在清代。 17.(北京市丰台区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 B.春秋战国、唐朝 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 D.隋唐时期、清朝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手工业勃然兴起;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故选A。 18.(北京市丰台区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2010年5月,明代沉船南澳1号出水文物大批亮相,包括一批青花瓷器,这种制瓷技术最早出现在 A.南北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青花瓷制瓷技术最早出现在元朝。 19.(江西省九江市 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古代手工业。从“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可知开矿冶铁和盐业的规模来讲是比较大的。官方的史籍记载该事件是“奸伪之业”可知不是官办企业,而是对民营企业的污蔑。故选A。这些行业只是在“深山穷泽之中”故不能判断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排除B。C是明朝时期出现的现象。“水力鼓风”是东汉时期出现,排除D。 20.(永州市 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与妇女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关。结合明清时期棉纺织业的发展,可以判断A正确。B项不能说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提高,C项“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有误,D项不符合史实。 21.(北京市石景山区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11年7月故宫宋代哥窑瓷器被损坏,一时间舆论哗然。宋代制瓷业发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哥窑属于家庭手工业 B.当时官营手工业水平最高 C.宋代制瓷业达到顶峰 D.瓷器开始大量向国外输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于官营手工业,代表了较高的水平。 22.(河南省漯河市 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提供的时间和数据可以判断。 二、非选择题 1.( 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26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4分)与西方相比,为什么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4分) 【解析】第1问考查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概况,可根据相关所学知识来回答,时空限制突破、出现纸币等;没有爆炸性影响指封建生产关系没有转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第2问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可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回答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第3问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期间得到发展的共同原因,可依据两个时间段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作答。 【答案】(1)表现: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原因: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2分) (2)特点: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3)共同原因: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江西省九江市 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 汉口开埠以后,江汉关以下地段开辟了粗界区。外国人在汉口有自己的码头货栈,兴建了工厂公司,开办了航运业。汉口的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汉正街的繁华盛景,逐渐被六渡桥、江汉路以及租界滨江商业区所取代。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在洋街的影响下,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脚步缓慢地移动了。1871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1889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加速了汉口前进的步伐。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中国1990年和2000年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分析图 请回答: (1)“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这一观点。(4分) (2)以材料二的汉口为例,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的主要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近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变化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2分) 【解析】第(1)问,本问注意从两个角度作答,中国方面和西方方面。再寻找有效信息进行归纳作答。从中国:“朝廷控制””司法随意”欧洲:“自治和独立”“法典保护”“商业影响大”分别进行理解分析,组织语言作答。第(2)问,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思想,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外国的殖民扩张和新经济因素或经济成分的诞生分不开。“开辟了粗界区。外国人兴建了工厂公司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可以看出新经济成分外商经济的产生和城市布局的变化,“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可见人民观念生活的变化。“1871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1889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可见新经济成分,洋务经济的兴起。第(3)问,从第一个表格数据的强烈对比,不难得出两者之间的差距特点。从第二个图标看,跟第一个表格中国城市化数据相比,不难得出其速度上的明显变化。而图表二本身东西部的对比,不难得出同一时期地区城市化差异的特点。实质应从经济根源寻找答案。中西同一时期数据对比,和中国不同时期的数据对比无不说明不同生产模式对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影响。 【答案】(1)中国:中央行政控制强;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2分,任答两点)西方: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2分,任答两点) (2)特点:出现租界区和外国人创办的公司,洋货充斥市场并影响人们的观念;(1分)城市商业中心向沿江地区和外国人居住的区域转移;(1分)近代工业开始出现。(1分) (3)特点: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且与西方差距较大;(1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地区发展明显不均衡。(1分)实质:与农业文明相比,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更加巨大。(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