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2017年度模拟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2017年度模拟试题)

‎2014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2014模拟试题)‎ ‎1.(江西省红色学校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最近,“中国好声音” 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   “中国好声音” 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 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 ,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 “90后” 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 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 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获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 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 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是中国近 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B.“中国好声音” 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 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C.“中国好声音” 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 和长期的学习努力,因而赢得了公众。‎ D.“中国好声音” 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 成为唯才是举的最重要砝码。‎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选手们的经历更加真实,他们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只有这样,“中国好声音” 这个优秀的节目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B. “中国好声音” 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C.“中国好声音” 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D.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此“中国好声音” 中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因不够真实就引发了一些争议。‎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秀节目对“80后” “90后” 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声音” 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B.“中国好声音” 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 ,让他们的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C.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因此,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 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 D.“中国好声音” 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一模考试,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 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 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 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 “不朽” 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 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 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 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 ‎ 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 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 ,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文化影响衰减” 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 “五四” 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 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 的说法来  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 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3.(湖北省武汉市2014届高三2月调研测试,6-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远古图腾 李泽厚 中国史前文化比过去所知有远为长久和灿烂的历史。七十年代浙江河姆渡、河北磁山、河南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不断证实这一点。将近八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 上溯到旧石器时代,从南方的元谋人到北方的蓝田人、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虽然像欧洲洞穴壁画那样的艺术尚待发现,但从石器工具的进步上可以看出对形体性状的初步感受。北京人的石器似尚无定形,丁村人的则略有规范,如尖状、球状……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已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磨制光滑、钻孔、刻纹的骨器和许多所谓“装饰品” :“装饰品中有钻孔的小砾石、石珠、穿孔的狐或獾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等。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它们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 这表明对形体的光滑规整、对色彩的鲜明突出、对事物的同一性有了最早的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但要注意的是,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 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虽然二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前者的内容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想象)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均匀、光滑等)和主体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装饰” 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 和“人的对象化” ,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 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哲学等胚胎在内的上层建筑。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做出上述种种“装饰品” ,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 追溯到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 、尸体旁撒红粉,“红” 色对于他们就已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这是动物也可以有的),而是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这是动物所不能有的)。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也就是说,红色本身在想象中被赋予了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从而,它诉诸当时原始人群的便不只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与了、储存了特定的观念意义。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式里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理解。这样,区别于工具制造和劳动过程,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亦即包含着宗教、艺术、审美等等在内的原始巫术礼仪就算真正开始了。所以,如同欧洲洞穴壁画作为原始的审美艺术,本只是巫术礼仪的表现形态,不可能离开它们独立存在一样;山顶洞人的所谓“装饰” 和运用红色,也并非为审美而制作。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之中。‎ 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它们具体的形态、内容及形式究竟如何,已很难确定。也许,只有流传下来的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 ,这种部分反映或代表原始人们的想象和符号观念的“不经之谈” ,能帮我们去约略推想远古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的面目。‎ ‎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6.下列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 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两者在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的。‎ B.两者产生的时间相距遥远,因而前者是物质生产的产物,后者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 C.两者似是“自然的人化” 和“人的对象化” ,但前者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只是物态化的活动。‎ D.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等萌芽在内的上层建筑。‎ ‎7.下列对山顶洞人“染红穿戴、撒抹红粉” 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 色对于他们甚至连同动物都一样能引起生理的刺激作用,但对他们却还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 B.这标志着他们拥有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的开始,而不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 C.红色赋予当时的原始人群不仅仅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与了、储存了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意义。‎ D.这种行为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观念性的想象和理解,表明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就算真正开始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七十年代河姆渡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中国史前文化的秘密被揭开,近八千年前的文明已初显。‎ B.山顶洞人制造的石器很均匀、规整,而且还能打磨骨器,自觉加工“装饰品” ,表明他们追求精致,爱好红色。‎ C.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红粉,并做出种种“装饰品” ,这种原始的物质化的活动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 D.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已经不可能复现,但我们可以凭借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 ,去约略推想其面目。‎ ‎4.(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6-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 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 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 也能背涌,只有“疏” 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 ,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 “跳读” 。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 到“一目十行” 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 ,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 来读古人的书,“客观” 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 。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 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虚” 和“谦”‎ ‎ 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 ,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 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 ,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 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 ,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 “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 ,能“发前人所未发” 。‎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选自《悦读》,2013年第9期,有删节)‎ ‎6.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 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专精” 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 ,达到“熟” 的程度。‎ B.“博览” 是在“专精” 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 ,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会有“先入之见” ,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 的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7.“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熹观点的一项是 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 到“一目十行” ,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 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 不尽记得外,经文与“注” 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 B.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是每—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判” 。‎ 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 的人。‎ 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不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 ;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 ‎5.(湖北省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6-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表人流行词语探微 刘峰 在近几年的流行新词语中,反映社会多元人群的新词语逐渐增多,其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产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表人流行新词语是流行新词语中的一个小类,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具有鲜明的类指化特征。如“高考移民、宅男” 等。此外,表人流行新词语具有信息浓缩化的特点,用一个词就能表达一般要用几个词、一句话甚至几句话才能表达的语义,更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便于人们记忆。例如,“高富帅” “~控” 等。‎ 从语言结构特征看,表人流行新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成群” 的方式出现,形成一个个表人流行新词语词群。例如,~族(蚁族、裸婚族、啃老族),~控(微博控、网购控)等。每一个词群,都可归纳为一个构词模式。另一类则以单个词语的形式出现,如“草根” “土豪” 等,与第一类词相比,该类流行词语数量较少。从表达色彩看,大部分表人流行新词语的感情色彩浓厚,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很多表人新词语之所以能够流行,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极富表达的感情色彩,如讽刺、戏谑等,不一而足。‎ 表人流行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多种多样。“闺蜜” 是通过简称(闺中密友)及谐音(闺密)两种方式创造出来的,“草根” 和“炮灰” 是通过借喻产生的“旧词新义” ,“粉丝” 是音译外来词,并和汉语已有词偶合。在表人流行新词语中,有两种词语衍生方式非常突出,即词语模造词和借用外来词。‎ ‎ 李宇明先生曾指出,当前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是造词模子一样,称之为“词语模” 。词语模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族。上文所列举的每一个表人流行词语词群,都是由相应的词语模衍生出来的。词语模造词实际上就是一个类推过程,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汉语创造新词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汉语中现有的构词材料和规则创造新词,二是借用外来词。在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时,借用外来词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近年日本动漫、游戏等在中国的流行,不少日语中的表人新词语也随之进入汉语。如“正太” “达人” 等皆来自日语,词语模“~控” 最早也源于日语。当然,汉语在引入这些外来词时,会根据汉语词的构造、表义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 ‎ 表人新词语的流行与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在信息数量日益膨胀、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当下,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趋同、从众以及追求新异的心理。例如,当“剩男” “剩女” 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广泛传播后,只要社会中出现具有某些类似特征的人时,人们就倾向借“~男(女)” 这一形式来表达。人们对新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有着极强的心理需求,倾向于不断创造新形式或新意义的词语来满足语言交际日益精细化的需求。如“女汉子” “伪娘” 等。从表面上看,这种求新求异与求同从众心理是矛盾的,其实这正是人们语言文化心理复杂性的独特体现。一方面,当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就会尽力模仿,达到趋同;另一方面,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 ‎ 表人流行新词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当然,这类词语在快速发展中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哪些词语能够继续使用下去,哪些应当被淘汰,除了有赖于语言发展规律和交际实际需要之外,也需要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加以理性引导。‎ ‎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6.下列有关“表人流行词语的特点” 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表人新词语是指在汉语新词语中,由表人的语素构成的新词语,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如“老王、小张” 等。‎ B.表人流行新词语折射了当前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诉求,满足了当前社会指称各类人群精细化的需求,具有信息浓缩化特点。‎ C.从语音特征角度,表人流行词语可以分为以“成群” 的形式出现和以“单个词语” 形式出现这两类。‎ D、表人流行词语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这是它们能够流行的原因。‎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用外来词是人们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的首要选择。‎ B.“草根” 和“炮灰” 这种通过引申方式产生的表人新词更能刺激人们对于词义的联想和想象。‎ C.人们为了追求交际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利用现有词语模完全创新生产出大量表人新词。‎ D.表人新词语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社会心理需求或情感表达,在记录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意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人流行新词丰富了现代汉语表人词汇系统,是当前大众语文生活中一种鲜活、引人关注的语言现象。‎ B.吸收外来词可以丰富和发展汉语词汇,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体现了汉语强大的包容性,但在吸收的同时也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C.表人新词的产生及发展不受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需要社会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力量的理性引导。‎ D.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尽力模仿,达到趋同;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6.(广西六市(柳州、玉林、贵港、钦州、梧州、河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 马与龙的文化缘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经过不断的创造、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在龙的诸多“模特” 中,有马的身影。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 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 。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 ——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具有龙性,龙和马可以相互变化。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 《山海经·图赞》:“马实龙精,爰出水类。” 《全唐文·上龙马奏》:“有马生龙驹……身有鳞而不生毛。” 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一农夫将自己发现的一件“宝物” 送到翁牛特旗文化馆,后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和鉴定,确认该“宝物” 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 。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生成的见证物,这件玉龙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那么,此玉龙造型以何物为取材对象呢?有专家根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 的特征,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 ,或“马型原龙” 。理由是:该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该龙头上没有猪那样的大耳朵;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占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于马鬃而不是猪鬃。‎ 我国先民饲养马是较晚的事,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的塔里他里哈遗址内发现畜圈,圈内有马的粪便,断代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即距今约4400年。这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证据。看来,说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赛沁塔拉玉龙的取材对象是马,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 马与龙的文化缘,还体现在语言文字中。古代常用“龙驹” 、“龙骧” 称骏马。成语中有“车水马龙” 、“龙神马壮” 、“龙马精神” 等。“龙马精神” 这个成语,无论其表层意思还是其深层,都带着文化意味。对这一成语,一般辞典把“龙马” 解释为“骏马” ,说“龙马精神” 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喻指人体质强,魂魄健。我觉得,“龙马” 应解释为“龙” 和“马” 。按我的考察,龙的精神是融合(兼容、包容、综合、化合之概称)‎ ‎ 、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 和“福生” ,就很适合马,尤其是骏马、千里马。这样,“龙马精神” 就可以理解为龙的精神与马的精神的结合,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5. 关于“马与龙的文化缘” ,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龙的形象得之于诸多动物,其中就有马的身影。甲骨文中的某些“龙” 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头,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龙头的造型参照了马头。‎ B. 龙在其不断创造、演进和升华的过程中,既融入了马的头颅高扬、身姿飘逸的形象,也融入了马的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 C.   马与龙的文化缘虽然悠久深厚,但若认为这种文化缘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时代就已开始,则属无稽之谈,因为这样的见解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 D.   古代常用“龙驹” 、“龙骧” 称骏马,成语中有“车水马龙” 、“龙神马壮” 、“龙马精神” 等,这些现象说明马与龙的文化缘已凝聚在中国语言文字中。‎ ‎6.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录异记·王宗郎》关于龙的描述“有群龙出水上……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有人认为龙与马形态相似。‎ B.   柳宗元《龙马图赞》一文对马的生动描述,证明了马都具有龙性,龙和马都可以相互变化,而这正是我国古代人对马和龙的认知。‎ C.   红山文化赛沁塔拉玉龙的造形特征是: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方头,耳不大,后颈与脊梁似有飞掠鬃毛。‎ D.   在青海的塔里他里哈遗址内发现的古代马粪遗迹,距今约4400年,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证据。‎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形象还是品格,龙都具有马的特征,但又不惟马的特征。或许正是这种兼容并蓄,才使得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B.   赛沁塔拉玉龙的重要性之所以非同小可,并不是因为它的造型,而是因为它存在于红山文化时代,可作为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的见证物。‎ C. 红山文化遗址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正是由于当时的先民对马或野马的骨骼的特点很不了解,他们也就不太可能在造型艺术创作中取材于马。‎ D.   与一般辞典的解释相比,把“龙马精神” 理解为龙的精神与马的精神的结合,理解为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显得更全面,内涵更丰富。‎ ‎7.(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投资与消费不能顾此失彼 唐玮婕 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五届“转型与经济发展” 国际双年会上,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等一批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转型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莫里斯认为,目前中国应尽可能地刺激消费增长,但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两者双管齐下,中国经济未来几年依然可以维持GDP年均8%左右的增速。‎ 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悄然出现了四个重要的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教授指出,在2007年至2008年,包括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出口对于GDP贡献在内的三大指标都已经达到峰值,开始往下走。与此同时,在劳动力供给方面,根据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来预测,到2016年、2017年,也将迎来“分水岭” 。“这四大拐点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变化。” 她说。莫里斯指出,投资和消费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当投资的回报率足够高时,没有理由一定要去减少投资。消费也不是想刺激就能随时刺激起来的,应该尽可能在合理范围内拉动消费。” 他表示,只要不过于莽撞,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更为审慎一些,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还有巨大的调整空间,必须要关注资本的回报率,“长期来看,中国确实还需要基础建设,使城市更适宜居住,这些都离不开投资。过度强调消费可能会成为误导。” 中国社科院汪同三教授也指出,对于中国来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角力不能完全偏向一方,“光想着拉动消费,忘记投资,很可能顾此失彼。”‎ 在与会的诸多专家看来,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力,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改革和创新。举个例子来说,政府想要尽可能地拉动消费,背后的关键问题其实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李善同表示,目前来看,中国工业化的潜力已经不大,但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至少可以提高20个百分点。“城镇化应该是改革的抓手,而并非指标。想要通过城镇化实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政府必须推动很多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等。”‎ ‎(2013年9月《文汇报》)‎ ‎1.下列对“投资与消费” 的理解,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五届“转型与经济发展” 国际双年会上,诺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说:“投资与消费不能顾此失彼。”‎ B.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教授指出,只要不过于莽撞,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更为审慎一些,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C. 如果能做到刺激消费和保持投资规模,中国经济未来几年依然可以维持GDP年均8%的增速。‎ D. 莫里斯认为投资和消费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在中国经济出现四大拐点之时如果投资回报率足够高可适当保持投资,消费也应该尽可能在合理范围内拉动。‎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复旦大学张军、中国社科院汪同三等专家也认识到,保证消费和投资均衡发展才可能维持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B.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出口这三大指标对于GDP贡献在2007年至2008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滑。‎ C. 长期来看,中国确实还需要基础建设,使城市更适宜居住,这些都离不开投资。而政府想要尽可能地拉动消费,背后的关键问题其实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D. 中国经济想要通过城镇化实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政府必须推动很多改革,包括消费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等。‎ ‎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悄然出现了四个重要的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教授指出,它们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变化。‎ B. 莫里斯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只要保证投资与消费比例都得到大力提高,中国经济就可以加速增长。‎ C. 根据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来预测,中国经济继2007年至2008年之后,在2016年、2017年,又将迎来一个“分水岭” 。‎ D. 中国工业化的潜力已经不大,但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可以提高20个百分点。‎ ‎8.(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诗言志” 观念被近代学者视为“千古诗教之源” ,又被现代学者视为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 。我们不妨以“诗言志” 观念的演进作为中国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路径。‎ ‎“诗言志” 见于《尚书•尧典》,它只是原始乐教的一个关目,沟通人神的一条途径,达致“神人以和” 的一种手段。早期的“诗言志” 还不是独立的文学观念,而是宗教观念,但它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自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 以后,“诗” 被纳入礼乐教化的体系之中,与世俗政教和文化制度紧密结合。“采诗” 和“献诗” 制度使“诗” 成为表达氏族情感和沟通政治情绪的工具,完成了从“神明昭告” 向“天子听政” 的转变。社会礼乐制度规范和仪式运用规则赋予了诗乐以意义和价值。春秋时期,“诗” 逐渐摆脱礼乐束缚而获得独立发展,这种发展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赋诗言志” 以摆脱乐教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独立“言志” 功能;一是通过“礼” “仪” 之辨以摆脱典礼仪式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内在意义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春秋诗教传统,为诗的观念解放和文学观念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也使诗进入到表达个体情感和培养独立人格的发展新阶段。“献诗陈志” 的礼乐教化增强了诗的社会性功能,文学观念的伦理道德要求可以从这里获取实践理性经验。“赋诗言志” 的春秋诗教赋予了诗的独立性价值,文学观念的私人化倾向可以从这里开放出个体人格和精神情感的奇葩。当诗获得独立价值并与个人精神生活和人格修养联系在一起,独立的文学观念也就同时发生了。‎ 春秋末年,孔子继承西周以来的诗教传统,强调其“兴、观、群、怨” 的社会功用,提倡用诗来培养君子“威仪” 和“气志” ,并指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的学术路径,将重视集体仪式的传统诗教改变为重视个体人格修养的新诗教,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学观念的成熟和文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孔子的文学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源头,无论道家、墨家,还是后起的法家,都从孔子文学观念中得到启发,并循着各自的学术路径来表达他们各自的文学观念,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着文学观念的发展和文学思想体系的建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儒家文学思想一直被奉为正统,引导着并规约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探讨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路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学观念的发生路径和建构过程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 ‎(节选自《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有删改)‎ ‎8.下列不属于诗言志可作为中国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诗言志” 被近代学者视为“千古诗教之源” ,被现代学者视为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 。‎ B.我们从“诗言志” 观念的演进中,认识和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路径。‎ C.道家、墨家和法家都从孔子文学观念中得到启发,孔子文学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源头。‎ D.“罢黜百家” 后,儒家文学思想一直被奉为正统,引导着并规约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早期的“诗言志” 虽不是独立的文学观念,但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我们仍可视其为“千古诗教之源” 。‎ B.西周时“诗” 被纳入礼乐教化的体系之中,这使“诗” 的社会性功能得到增强的同时也受到了礼乐的束缚。‎ C.通过“赋诗言志” 和“礼仪之辨” ,“诗” 的独立性价值得到凸显,这为文学观念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D.孔子将“诗” 与个体人格修养联系在一起,提倡用“诗” 来培养君子的“威仪” 和“气志” ,不再强调“诗” 的社会功能。‎ ‎10.概括“诗言志” 观念的演进所经历的三个阶段。(3分)‎ ‎           ▲            ‎ ‎9.(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统一测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大一统:诸葛亮人格的文化属性 ‎   诸葛亮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导,这是古今学人的基本共识。洪迈《容斋随笔》就曾言道:“诸葛孔明千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 这种对诸葛亮的评价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主流观点。除了仁义礼智信等一般的儒家人格特性外,诸葛亮人格中其有鲜明的儒家大一统的文化禀赋。‎ ‎   三国时代是一个政权分裂的时代,亦可以看作是各个文化集团都在进行着的国家统一事业的时代。以此视角观之,诸葛亮的南征与北伐则格外引人注目。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既表现对于君王的忠诚,更表达对于江山一统的渴望。前《出师表》强调:“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统一意志坚决。后《出师表》一开篇就说:“王业不偏安!” 并表达为了一统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决心。‎ ‎   儒家大一统的社会理想,一是理论观念的表达,一是实践行为的表现。而打通儒家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重要环节,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典籍《礼记·王制》既记述了天子诸侯及其公侯伯子男的纵向的结构体系,也描述了东西南北中的空间格局,这是据于天下太平语境的规定。诸葛亮处在一个乱世,天下并未一统。诸葛亮的治国平天下,就是实现国家的统一。其于乱世的治国平天下之策,就是天下一统之策。‎ ‎   大一统之于诸葛亮,是长时段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塑造。无论是作为意识、观念,抑或传统,甚至是一种基因,都是被历史一再肯定的结果。‎ ‎   这种文化基因,在前轴心时代即形成胚胎。黄帝行德政,诸侯皆归之,“抚万民,度四方” ,“监于万国,万国和”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局面的形成,这种一统是制度上的统一,黄帝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夏商周,这种大一统的文化一脉相承,为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轴心时代,诸子百家竞相提出自己的文化主张,以应对周代国家体制危机。无论是儒家的一统于道德仁义,法家的一统于帝王专制,还是道家一统于自然尊奉,他们对于天下“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的主张却是整体认同的。大一统是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主题。‎ ‎   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战争,稳定了大汉江山;另一方面则通过一系列策略,解决了封国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统一局面下,董仲舒等人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的大一统思想出笼了。他强调作为帝王统治者,向外施恩,就是仁;作为远方的族群,向中央的职贡就是义。国家这样的施恩越多,其领属的天地就越宽广辽远,而远方的职贡也就越多,与大一统国家的关系就越近。这时,族群关系被纳入了大一统的国家意识。‎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豪并起。” 威胁一统的因素再次明显地凸显出来。过去的史学家往往关注的是魏、蜀谁为正统问题。假如我们放弃正统说,而改为大一统说,则曹魏和蜀汉都是天下统一的追求者,同样都是大一统的天下观的实践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对于乌桓和匈奴,采用了武力征服与和亲的双重形式,维护了晚期东汉王朝的基本稳定。可以说,这是据乱世、求一统之曹操的方式。而诸葛亮主导下的蜀汉,强调“王业不偏安” ,则具有更强的统一欲望。‎ ‎   对于民族关系,诸葛亮始终采取的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的和平策略,主要不是武力的征服,这与曹操以征伐为主的策略大为不同。诸葛亮在尊重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强化了西南区域的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诸葛亮在南中,“即其渠帅而用之” ,用当地的领袖治理,南征后不留兵,保留其自治权,体现出对于南中各族的信任。同时,这种地域化尊重不能排除对于共同文化的尊崇。据《华阳国志》载:诸葛亮“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 。这是一种以图像文献对于民众进行国家与地域关系的教育行为,即地方文化隶属于主流文化的教育,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十分必要的。诸葛亮南征及其对西南边地的治理,与北伐一样,可以说是对大一统天下的儒家理念的践行。‎ ‎   (节选自‎2013年7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大一统” 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典籍《礼记·王制》通过记述天子诸侯及其公侯伯子男的纵向的结构体系及东西南北中的空间格局,最早对大一统的社会理想进行了规定。‎ B.黄帝“抚万民,度四方” ,“监于万国,万国和”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局面,这种制度上的统一,是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的发端。‎ C.大一统是轴心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主题,诸子百家为应对周代国家体制危机,提出了相同的文化主张:“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 D.董仲舒等人把族群关系纳入了大一统的国家意识,为汉武帝征服匈奴,稳定大汉江山,解决封国问题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强调“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王业不偏安!” 既为了实现其统一江山的社会理想,也是为了实现其儒家的人格理想。‎ B.诸葛亮的大一统,作为一种意识、观念,是长时段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塑造的结果;作为一种基因,则是被后代历史一再肯定的结果。‎ C.曹操和诸葛亮都是天下统一的追求者,同样都是大一统的天下观的实践者;但曹操因“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不被认为是正统。‎ D.对于民族关系,诸葛亮始终采取的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的和平策略,强化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像曹操那样采用武力征服的策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迈认为诸葛亮除了仁义礼智信等一般的儒家人格特性外,其人格中具有鲜明的儒家大一统的文化禀赋,他对诸葛亮的这一评价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主流观点。‎ B.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豪并起” ,威胁一统的因素再次明显地凸显出来,三国这个政权分裂的时代,也是各个文化集团都在进行着的国家统一事业的时代。‎ C.在轴心时代,诸子百家虽然整体认同大一统的观念,但他们主张一统的方式却大相径庭:儒家一统于道德仁义,法家一统于帝王专制,道家一统于自然尊奉。‎ D.诸葛亮对待西南区域的策略是尊重地方文化,“即其渠帅而用之” ,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其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以独特的方式践行了儒家大一统的理念。‎ ‎10.(湖北省黄冈市2013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抗日神剧 陈季冰 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手痛批那些充斥着“牛鬼蛇神” 的“打鬼子剧”‎ ‎ 后,这一话题迅速成为热点,足见广大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 对它的反感已经压抑很久。‎ 从射箭拦子弹、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到村姑全裸敬礼抗战红军战士……按照《人民日报》和央视的说法,所有这些离奇的情节都折射出眼下抗日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武侠化” “玄怪化” “言情化” ……简而言之,就是娱乐化,而它的同义词是庸俗化。“投资方和电视台,为了收视率而肆意涂抹严肃的历史,将原本应当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篡改成了迎合一部分观众低俗口味的愚昧主义……”‎ 最让我不满的倒不是“打鬼子剧” 的胡编乱造,而是它的铺天盖地、一统荧屏。如果你在每天的黄金时段拿着遥控器轮番调台,你会觉得,各个卫视的抗战剧情节,甚至都能直接连上!《人民日报》和央视的统计,明白无误地证实了这一点:2012年,全国主要电视频道黄金档共播出200多部电视剧,其中涉及抗战及谍战的超过70部。‎ 这就是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贫血现状。然而,恐怕很少有人会认为,中国的电视剧投资者、制作发行人、编剧导演和电视台负责人,统统都是思想觉悟如此低下、想象力如此贫乏、审美趣味如此庸俗。假如“打鬼子剧” 的总量减少到现在的1/l0,还会有那么多烂片吗?‎ 抗战剧的“武侠化” “玄怪化” “言情化” ,正在日益朝暴力、迷信和色情的方向豪迈前进,恰恰说明,本来只是电视剧宽广领域中的一个类型(历史战争剧)的抗战剧,承载了观众太多的娱乐需求。甚至可以说,它承载了观众对电视剧的一切期待,从严肃的历史和战争本身,到动人的爱情与阴谋,直至等而下之的暴力、色情、玄怪……无奈的编剧和导演们都在动足了脑筋,把上述所有内容,一股脑儿硬塞进“打鬼子剧” 这件狭窄的外衣中。‎ 之所以会让抗战剧挑起电视剧所有的功能,是因为这样做经济风险最小。熟悉中国影视管理体制的人都明白,目前的审查机制,很可能让一部投入了巨资精心拍摄的优秀影视作品,一辈子躺在积满灰尘的片库里血本无归。如果你站在投资人的立场上设想一下,除了胡编乱造的清宫剧、光怪陆离的抗战剧和浮光掠影的都市剧之外,还有哪些题材是可以随意投拍而不必担心审片时被“枪毙” 的?“地雷” 无处不在,而最让人束手无策的还在于:这些禁忌的边界极其模糊,时松时紧,甚至无规律和章法可循。‎ 说起来真是具有反讽意味,主管部门设置这些红线及审查机制的初衷,是为了让中国的影视文化产品弘扬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然而,谁能想到,低俗的“打鬼子剧” ,却走到了这种初衷的反面。而在对其进行反思之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现在的审查制度如何改变,以使其真正有利于优秀影视剧的繁荣。‎ 回到“打鬼子剧” 本身,尽管我们不应将责任尽数归咎于中国的影视剧工作者,但他们的工作成果在客观上的确是令人非常担忧的。那些充满凶残暴力想象和仇恨意识的“打鬼子剧” ,实际是在教唆犯罪。如果再过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当我们的后人审视我们所经历的这一段思想文化史时,他们多半会认为,很多文化工作者,都要为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智商和情商而忏悔!‎ ‎——选自‎2013年4月18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6.下列对“抗日神剧” 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抗日神剧是指充斥着“牛鬼蛇神” ,让广大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 极其反感的抗日历史题材影视剧。‎ B.抗日神剧在情节的设置上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都有诸如射箭拦子弹、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离奇的情节。‎ C.抗日神剧的“武侠化” “玄怪化” “言情化” ,实为娱乐化、庸俗化,迎合了口味低俗、思想愚昧的观众收视需求。‎ D.抗日神剧沦为充满凶残暴力和仇恨意识教唆人犯罪的“打鬼子剧” ,应完全归咎于投资方和电视台。‎ ‎7.下列对“这就是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贫血现象” 一句含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应成为爱国主义教材的“抗日剧” ,情节离奇、数量众多,以致各个卫视的抗战剧情节都能直接连上。‎ B.一小部分中国电视剧投资者、制作发行人、编剧导演、电视台负责人思想觉悟低下,想像力贫乏,审美趣味庸俗。‎ C.中国电视剧制作题材狭窄,抗战剧承载了观众太多的娱乐需求,甚至承载了观众对电视剧的一切期待。‎ D.中国影视审查机制存在弊端,有违中国影视文化产品弘扬和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初衷,不利于优秀影视剧的繁荣。‎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人民日报》和央视联手痛批“打鬼子剧” 后,抗日神剧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B.“牛鬼蛇神” 所指的就是“凶残暴力” “仇恨意识” ,充诉着凶残暴力想象和仇恨意识的“打鬼子剧” 实际是在教唆犯罪。‎ C.因为抗日剧拍摄经济风险小,所以审查通过率高,如2012年全国主要电视频道黄金档播出抗战、谍战电视剧占全年播出量1/3强。‎ D.抗日神剧的传播是令人忧虑的社会现象,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污点,很多文化工作者应为自己的失职而忏悔。‎ ‎11.(安徽省黄山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腾笼换鸟” 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 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议论并未停止。‎ 对于“腾笼换鸟” 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 的不同看法。‎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 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 则势在必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 和“涨薪潮” 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施“腾笼换鸟” ,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1.下列关于“腾笼换鸟” 和“刘易斯拐点”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腾笼换鸟” 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是因为“腾笼换鸟” 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 B.“腾笼换鸟” 就是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C.“刘易斯拐点” 是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枯竭,出现的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相对短缺的转折点。‎ D.“刘易斯拐点” 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情况下,出现的非农产业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 ‎2.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 ,下列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   )‎ 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 B.近年来,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 D. 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竞争优势。‎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是否实施“腾笼换鸟” 取决于刘易斯拐点的是否到来,若未到刘易斯拐点,则应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滕笼换鸟” 必须缓行。‎ B.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刘易斯拐点” 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验证。‎ C.实施“腾笼换鸟” 战略,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 D.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而未来被动改变不太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12.(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原则这两个层面。在孔子仁体礼用的儒学体系中,“仁” 为人格完成的德性理想,“礼” 则为涵养德性的伦理秩序,二者构成了一个君子型的伦理道德体系。儒学这一寓仁于礼的伦理体系,自始即难免其人文性和宗法性的内在紧张,它表现为仁学之人道原则与礼律之尊卑秩序的冲突。先秦儒学之人道与反人道的张力,贯穿于其后两千年儒学发展史中。随着汉后儒学的制度化和意识形态化,儒家礼教的宗法封建性伦理得以强化,逐渐演变为以三纲五伦为主轴的威权主义的封建伦理,儒家仁学之人文性的君子理想和礼教之封建性的臣民伦理的紧张亦更趋深化。宋明理学进而将礼教的尊卑等级秩序神圣化,其“存天理,灭人欲” 的伦理原则,集中彰显了理学之反人道的本质。至此,孔子“仁者爱人” 的人道原则遂为反人道的“吃人的礼教” 所扼杀。‎ 晚清以来,以儒学为典范的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深陷危机。儒学文化所附丽的农业经济、家族社会和专制政体,在西方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公民文化的侵蚀下渐次解体,儒教亦随之陷入失堕的困境。儒教的危机,首先是其宗法封建性礼教伦理的危机。现代化是一个由人格依附的臣民社会向自由平等的公民社会转型的过程。儒家礼教之义务本位、人格附从、等级尊卑的宗法封建伦理,与现代性公民伦理具有根本性的价值紧张。戊戌以后,随着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核心的侵蚀,儒教的危机日渐凸显,中国进入思想文化转型的时代。‎ 如前所述,支撑古典中国意义世界的儒家文化,其仁礼合一的价值结构内蕴着人文性和宗法性的深刻紧张。因而,如何对待儒家传统的宗法伦理和普泛德性,成为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基本难题。戊戌以来,儒家伦理规范受到维新思潮的正面挑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对礼教核心的三纲之说进行批判。然而维新派的传统批判大致保持在儒学改革的范式之内,其对儒教基本上持弃礼存仁的文化改良主义方针。康有为对儒家“仁” 的精神超越性伦理与“礼” 的社会约束性伦理臧否有别。在其儒学宗教化计划中,康氏主张立孔教为国教,并改革其礼律中不契于公民社会的宗族伦理。而在其大同乌托邦中,“大同” 则被归为人类社会超越据乱世①“礼” 之等级秩序的“仁” 的最终实现。谭嗣同在其《仁学》中,则以“平等” 、“大同” 释仁,而以礼教三纲五伦为过时的据乱世的礼法,并倡言“冲决伦常之网罗”‎ ‎ 。梁启超则从伦理学层面响应了儒学变革与接续的问题。他认为,道德与伦理异,道德可以包伦理,伦理不可以尽道德。伦理因时势而变迁,道德则具有普泛和永恒的价值。综而言之,维新时代思想家虽已向礼教纲伦提出正面挑战,但其仍维护孔子的精神权威和儒家仁学的德性价值。他们虽然观点各有特点,其要旨皆在于改革制度化儒学之“礼” ,从中剥离并开发德性儒学之“仁” 的有生命力的人文价值资源。‎ ‎(节选自高力克《五四伦理革命与儒家德性传统》,有删节)‎ ‎[注]①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历史演变阶段有三:据乱世,升太平,太平世。大同之始基为据乱世,大同渐行为升太平,大同成就为太平世。‎ ‎1.下列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在儒学的两个层面中,“仁” 这一德性理想和“礼” 这一伦理秩序的配合,构成了伦理道德体系。‎ B.在儒学的两个层面中,对“礼” 的强化直接导致富有人文性的君子理想屈从于封建性的臣民伦理。‎ C.在儒学的两个层面中,体现德性原则的人道精神被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的“礼教” 扼杀。‎ D.在儒学的两个层面中,“仁” 与“礼” 所具有的内在紧张与冲突因宗法封建伦理的强化更趋深化。‎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第一段首先指出儒学内在的两个层面,并对这两个层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释,进而简单地论述了“仁” 与“礼” 冲突的原因与发展。‎ B.第二段紧承第一段,由内而外着重论述了自晚清以来儒学作为典范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现代公民伦理价值相互冲突的原因及表现。‎ C.第三段先指出儒学文化仁礼合一的价值结构自身的缺陷,继而侧重阐释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代表人物的儒学改革主张的不同点。‎ D.文章紧扣儒学体系中的“仁” 与“礼” 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冲突,按时代进程,分别介绍儒学具有的这种内在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儒家礼教的封建宗法伦理在儒学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反人道的倾向,“三纲五伦” 这一封建伦理的出现则体现了这一倾向的强化。‎ B.晚清以来,儒学的危机主要体现在所依附的农业经济、家族社会和专制政体的解体一级宗法封建礼教伦理与现代公民伦理不可避免的冲突等方面。‎ C.维新派的传统批判基本上没有抛弃儒学中的德性原则,而将批判的重点都放在了以礼教为核心的三纲之说,并各自提出了富有个性的理论。‎ D.康、梁、谭三位对儒学的改良主义方针都注重保护并开发传统儒学中富有生命力的人文价值资源,如孔子的精神权威以及仁学的德性价值。‎ ‎13.商品环保性的终极评价 一听汽水、一瓶洗发液的“可持续度” 有多高?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根据这个问题的答案来决定买还是不买。然而,要找到一个综合的评测指标,把地球上所有商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影响都囊括其中,恐怕不是一件易事。“可持续指数” 评分体系,会分别对供应链中的不同阶段或产生的不同效应(比如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的二氧化碳) 打分,而且不同的组织和团体会使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因此,这个评分体系的问题不是信息量太少,而是太多。‎ 如果评判环境和社会代价的衡量标准只有一种,那么给产品打分就会简单得多——可持续发展联盟就是这么想的。这个联盟的成员包括10所顶尖高校、多个大型非营利组织和80家跨国公司,它们都达成了一致,希望创立一个能涵盖整个供应链的通用指标。可持续发展联盟最近发布了一个指标体系,联盟成员将根据这些指标衡量首批100种产品,这些产品五花入门,从午餐麦片、洗涤剂到电视机都有所涉及。‎ 沃尔玛的可持续发展部主任杰夫·莱斯是建立通用标准的支持者,他认为,在供应链中的可持续性措施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整洁,还能降低清理垃圾所耗费的成本——比如说,垃圾少了,就没必要花大价钱把它们拖走。沃尔玛已经开始将可持续标准编制成“评分卡” ,并把这种卡片分发给旗下约400家收购商,这些收购商一直是从零售商手中进货的,作为买家的大小收购商,可能会为了降低商业行为的环境效应,而对产品供应商有所动作;产品供应商的行为又会影响收购商的年度业绩总结。同样身为联盟成员的戴尔公司已经对LCD屏幕制造商下达了指示,要求他们在生产屏幕时设法降低全氟烷烃这种强效温室气体的排放。联盟提供的数据“让我们可以有的放矢” ,戴尔环境事务部主任斯科特·奥康奈尔说。‎ 联盟认为,这个指标最终会取代其他评分体系。现在,美国的消费者走进一家杂货店后,只要掏出手机扫描洗发液上的条形码,就能读取GoodGuide网站评测的可持续性分数了。但是GoodGuide的导购只是根据公开信息做出的,而联盟评分所依照的数据,比如废气、垃圾、劳动力、水资源的使用和其它敏感信息则不易得到,只有大型商业集团对供应商施压才能拿到。因为这些数据,通用指标比其他指标更全面些。像沃尔玛、百思买和戴尔这类商业巨鳄每年从供应商处进货时,都手握着千亿美元的资金。“就凭这一点,可持续性也会比此前的任何理念更主流。” 莱斯说道。然而消费者要想自己接触到指标所依赖的数据,恐怕还得等上个三年五载。可持续联盟的领导者承诺,这些数据会对消费者公开,但他们还没想好怎么公开。与此同时,指标的存在可以激发创新。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就为联盟编撰了一部白皮书,评估了笔记本电脑中用生物基材料代替塑料的好处。‎ 选自《环球科学》2013年第1期 ‎1.下列有关第一段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度” 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因为它反映了商品的可持续使用时间。‎ B.“可持续指数” 评分体系能够对商品在供应链中的不同阶段或产生的环境效应做出评价。‎ C.商品“可持续度” 的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要评价每件商品的可持续度,并非易事。‎ D.“可持续指数” 评分体系涉及范围宽泛,衡量标准各异,导致存在信息量太多的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联盟致力于创立一个通用标准来评判商品的环境和社会代价,使它能涵盖整个供应链,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 B.沃尔玛给收购商分发“评分卡” ,就是为了让他们明确可持续标准,这必然能够推动收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正面互动。‎ C.斯科特·奥康奈尔也是建立通用标准的支持者,他认为根据联盟提供的数据,戴尔公司可对供应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D.通用指标的数据比其他指标更全面,要想得到有些信息是不容易的,只有某些大型商业集团才能拿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用指标的目的是建立明确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商品的环保性作出综合评价。‎ B.一个通用的评价体系能对产品作出可持续性评价,从而使商品生产更环保、更高效。‎ C.可持续联盟承诺,消费者未来会得到指标依赖的数据,但现在为了某些利益还不愿公开。‎ D.通用指标的存在能够激发创新,但它要想真正走入消费者的生活,还需克服阻力。‎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飞白的趣味 痖 弦 飞白,是汉字书体的一种,一般认为是东汉蔡邕所创。相传左中郎蔡邕有次赴鸿都门巡访,看到修饰房子的匠人以垩帚成字,引发了他的灵感。飞白书,便是他从垩帚拖出的痕迹上作墨趣的联想,所创意出来的书写技法。‎ 飞白书的最大特征,是文字笔画轻微不满,或中空,或断续,丝丝露白,看起来就像用枯笔疾扫而过的样子,呈现一种意到笔不到的特殊气韵。此种技法历代仿效者甚多,且有不少诠释的理论。如“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 (宋·黄伯思)、“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 (明·赵宦光)等,都是对飞白所作的归纳与界定。至于说它能创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那是属于书艺美感之外的哲学演绎了。‎ 其实,飞白的技巧在其他的文学艺术中也有类似的展现,举以光色线条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影为例,历来被导演们常用的溶、淡、叠影、圈入、圈出等叙述元素,“抽象电影” 所强调的韵律及视觉设计,“加速蒙太奇” 以剪辑密度所构成的时空新关系,以及现代派电影在意象思考上的突破、对电影分镜辩证观念的新探索,都可以与中国书法的飞白趣味产生联想,称之为映像的飞白也无不可。‎ 中国古典戏曲的唱腔,也有类似飞白的设计。经验老到的演员在诠释唱段时,常常故意不把一个乐句唱满,留下一些空间让伴奏曲点缀。因为演员们发现,一个乐句的不完全唱满,比唱满有更大的弹性,除了留出余地供乐队去发挥之外,观众也可以根据自己早已耳熟能详的调子做想象的补充,在鉴赏的心理层次上,无疑使观众也感觉参与了创造,这种赋格式的变奏,是属于声音的飞白了。‎ 如果把飞白的观念,用在诗文的朗诵上,也会创造一些新感觉。“五四” 时期戏剧家洪深谈朗诵,认为散文与诗,各有其格式,前者是节奏格式,后者是韵律格式。朗诵者首先要进行分析才能定出基调,一般来说,表现节奏的办法,是将节奏中的“时隔” 加以区分,定出加强点的位置,或做短暂的顿逗,或将重音特别提高。而表现韵律的方法,则是把加强点的字印的“时隔” 延长,将加强点以外的字音以轻读带过。有时,朗诵者也可以视诵材的内容与感情倾向,不延长时值而以顿歇补充之。更重要的是,在意群与节奏之间,做适当的调节,或以韵律为重,或以意群为重,这种轻重浓淡疏密间的互补,与书法上所讲求的飞白十分相似。‎ 朗诵是介乎语言旋律和音乐旋律之间的产物。通常,在音乐旋律的表现上,吟唱的成分大于说白的成分,吟唱时从一个音高到另一个音高,必须跳跃,一音停顿,再续一音,情况像越栅栏。而在语言旋律的表现上,则是说白的成分大于吟唱的成分,从一个音高滑溜到另一个音高,音音连续,没有间隔,情况像走斜坡。诗的朗诵秘密,便是跳跃与滑溜之间的交替运用,这又符合垩帚成字的意念了。‎ 飞白之用大矣哉。       ‎ ‎          (摘自《台湾散文选》)‎ ‎1. 从原文看,下列不能说明“飞白之用大矣哉” 的一项是  (  )‎ A. 在书法艺术中,飞白的运用可以产生更多的笔墨情趣,创造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 B. 在电影艺术中,飞白的运用可以使得光色线条的运动更为丰富多样,使影片更具有表现力。‎ C. 在戏曲艺术中,飞白的运用可以让观众对乐句做想象的补充,感觉参与到了艺术创造中来。‎ D. 在朗诵艺术中,飞白的运用可以区分散文节奏模式和诗歌韵律模式的不同,增强表现效果。‎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般认为,飞白是东汉蔡邕所创意出来的书法技法,它所呈现出的特殊气韵吸引了众多的仿效者。‎ B. 演员与乐队应建立彼此映衬、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乐句如不完全唱满,反而能让乐队得到发挥。‎ C. 一些电影拍摄的观念、技巧可以与书法的飞白趣味产生联想,比如现代电影在意象思考上的突破等,这在电影理论上称之为映像的飞白。‎ D. 朗诵是超越于语言、音乐之上的,它一方面具有语言的旋律之美,一方面又具有音乐的旋律之美。‎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飞白的概念由来已久,作者在前人阐述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使之能更好地探讨文学艺术的奥秘。‎ B. 飞白的技巧运用非常广泛,但以书法、电影、戏曲和诗文朗诵等方面为主,其他方面并不明显。‎ C. 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而飞白的具体表现方式也是形形色色,各具特点。‎ D. 戏曲的飞白需要借助欣赏者的想象来实现,而书法、电影和朗诵的飞白也不能离开想象的帮助。‎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心理,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节选自《河流的文化生命》一书) ‎ ‎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人类早期四大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C.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 D.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媒介阅读,是指我们通过电子屏幕,来获取多元形态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它正日益取代传统印刷媒介阅读的主流地位,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媒介决定阅读方式及文化意义,新媒介阅读提供了全新的认知方式,正全方位拓展着我们的文化视野,其蕴含的巨大能量初露端倪。‎ ‎   有人认为,传统媒介阅读是一种深度阅读,而电子文本阅读则是一种“浅阅读” 。这种看法完全是“误读” 。弗里德曼说“世界被拉平了” 。电子屏幕则充当了这个“扁平化地球” 的隐喻。世界上的丰富信息,都被电子屏幕压扁了。就像大百科全书被压成一个平面,只要点击就可翻阅其中任何一页。世界被拉平,并非是信息浅显化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传播已超越时空,传播节奏被迅猛加速,从而导致信息对象变形。‎ ‎   新媒介将促使传统阅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传统文本的阅读遵循着一种线性的时空模式。印刷文本有一个时间轴在制约着读者的信息获取,是一种循序渐进方式。印刷文本是静态的,读者是动态的。文本的阅读进程取决于读者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其页码定位、内容选取,完全受制于文本的时空顺序。而电子文本阅读则截然相反。其信息传播主动权在于读者的接受需求。电子文本阅读节奏快捷,是一种快速跳跃、大剪接式的运动,基本形式则是横向联系,能瞬间传播,不受时空限制,被所有网络终端的成员所共享。所有电子文本将形成一个巨大信息库,其信息检索功能要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化图书馆。多媒体电子文本存储的是全息、立体的信息,能从一种媒体流动到另一种媒体,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它是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交互式信息。各种观念都可被打开,从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其信息的接受和利用率要远远高于单一、平面的书刊文本。‎ 尤其是阅读“超文本” ,读者将进入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艺术创造天地。他可以互动式地从文本的任何一个媒体或维面切入,进行网状检索,或对某个节点进行放大,以获取图像、声音、文字及其引申说明。他还可决定文本每一部分的阅读顺序,并运用标记代码为文本文件生成一个具有一定格式的层次结构。读者用这种独特的调用和组合,参与了文本的艺术创造,并体现出读者个性化的文化观照。超文本没有规范顺序,包含着无数种组合的阅读路径。特定阅读路径的确立,完全取决于读者特定的阅读意图和审美取向。超文本没有明确主旨和中心,有多少读者就会产生多少文本主旨和中心。没有什么领域的原理、观点、思想会强制人们接受,读者的主体意识是形成超文本主旨和中心的决定因素。   ‎ 虽然新媒介会扩大感觉中枢并给予人们更全面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多媒体文本越生动、形象、具体,而艺术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小,受到一定抑制。相反文字能够激发意象和隐喻,充分调动接受者的创造性想象,从而衍生出丰富的意义。可见,传统媒介阅读与新媒介阅读,这是一体两面,完全可以相互渗透和融合,各显其能。‎ ‎1.下列对于新媒介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媒介阅读是通过电子屏幕来获取信息,其呈现形态有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B. 电子文本是新媒介阅读的媒介,因其信息的浅显化而有利于所有网络终端成员共享。‎ C. 新媒介阅读是一种快速跳跃、大剪接式的运动,有着印刷文本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 D. 人们在阅读新媒介提供的多元形态信息的同时,其艺术想象的空间会受到一定抑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在当今世界,新媒介阅读,使得“世界被拉平了” 。这是说因信息对象的传播超越时空、节奏迅猛加速,致使信息对象变形的现象。‎ B. 传统文本的阅读遵循一种线性的时空模式,其内容的选择会受到文本本身时空顺序的制约,新媒介阅读则没有这个限制。‎ C. 在新媒介阅读中,读者的接受需求促使信息的传播,这是电子文本成为可随读者的行动延伸或缩减的唯一原因。‎ D. 读者在阅读“超文本” 时,可以决定文本每一部分的阅读顺序,参与文本的艺术创造,使文本留下参与者的痕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媒介阅读在不同程度上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它给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认知方式,正全方位拓展着人们的文化视野。‎ B. 电子文本存储的是全息、立体的信息,又是交互式信息,所以相比书刊文本有很高的信息接受和利用率。‎ C. 超文本没有明确主旨和中心,读者的主体意识决定超文本主旨和中心,有多少读者就会有多少文本主旨和中心。‎ D. 由于新媒介会给予人们更全面的表达方式,它比传统文本更形象生动,其取代传统文本的阅读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进行人体器官移植,最理想的状态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或组织,用基因技术,分化、培养、人造一个他所需要的器官,因为这能避免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排斥反应。这种自体人造器官移植技术现在虽然已有巨大突破,但由于技术水平和培育成本的制约,尚不能普遍应用。‎ ‎  目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远远大于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很多人往往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科学家试图通过在其它动物,比如猪、羊等身上培育出人体器官,为患者移植。这种在其它动物体内培育的人造器官叫做异体人造器官。猪是人类理想的器官供体,其器官在大小、结构等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体的器官大体接近。例如,人的体温为36-37摄氏度,猪的体温为36-37摄氏度,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猪为55-60次/分钟。因此,科学家选择在猪的体内进行人体器官培育研究。现在,他们已经培育出了一种具有免疫缺陷的猪,这种猪因缺乏某种在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因,免疫功能较弱,对外部组织的排斥也较少,从而使得在猪体内培育人类肝脏等人造器官成为可能。‎ ‎  不过.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即使未来在猪的身上培育出了人造器官,要将其移植到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犹如一支军队,护卫着身体不受外来细菌和病毒的侵略,也清除着体内出现的“非己” 成分。在外来器官移植入人体的同时,会带来另外身体的细胞,这样,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将这些“非己” 成分视为侵略者,试图将其消灭,这就是“免疫排斥” 。现在临床医学上解决免疫排斥问题通常是服用药物,抑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使外来的细胞得以定居,但服用抗免疫排斥药物却会大大增加接受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另外,猪的体内还有多种病毒,给人类移植在猪体内培育的器官,人也有可能会感染猪体内的这些病毒。‎ ‎  除了技术难题,这种异体器官移植还面临着许多伦理问题。临床实验发现,器官移植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影响。年长的人身上移植了年轻人的肾脏,头发会变黑;脾气温和的人移植了脾气暴躁的人的心脏后,脾气也会变暴躁。据此推测,如果将生长于猪身上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人恐怕也会显示出猪的某些特征。如果某人在生育前接受了异体器官移植,他的下一代的基因就有可能带有其它动物的成分。另外,作为培育人造器官“容器” 的动物,又会不会因为曾经注入过人类干细胞,而具有某种人类特征?2002年,美国两位科学家把人类干细胞植入绵羊的早期胚胎里,结果在生育下来的这只小羊的血液、肌肉和心脏里,发现了40%的人类特质。同样,当人类干细胞注入到猪的胚胎后,猪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具备了一定比例的人类细胞,从四肢到内脏,甚至大脑,那这只“猪” 还能叫做猪吗?所有这些都是人造器官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 ‎  (摘编自《人造器官:从科幻中走来》)‎ ‎1.下列表述,不属于科学家在猪的体内进行人造器官培育研究原因的一项是(  )‎ ‎  A.自体人造器官移植虽然能避免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排斥反应,且已在技术上取得巨大突破,但仍有条件限制,尚不能普遍应用。‎ ‎  B.现在,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远远不足,很多患者往往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科学家希望培育出异体人造器官解决这一问题。‎ ‎  C.与其它动物相比,猪的器官在大小、结构等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体的器官大体接近,这决定了它是人类理想的器官供体。‎ ‎  D.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一种免疫功能较弱,对外部组织的排斥也较少的猪,这使得在猪的体内培育人类肝脏等人造器官成为了可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由于现有技术水平所限,未来即使在猪体内培育出人造器官并将其移植到人体内,但要解决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问题,会大大增加接受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 ‎  B.猪的体内有多种病毒,如果给患者移植在猪体内培育的器官,这些病毒就可能通过移植的器官进入患者体内,使患者感染。‎ ‎  C.异体人造器官移植会引发伦理问题,如,移植年轻人的肾脏,年长人的头发会变黑:移植脾气暴躁人的心脏,温和的人会变暴躁。‎ ‎  D.根据美国科学家在绵羊早期胚胎里植入人类干细胞的实验可知,把人类干细胞注入到猪的胚胎后,这只猪已经不是真正的猪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技术水平和培育成本的制约,自体人造器官移植目前还没有应用于实践中,这种技术应用于临床现在还只是科学家的一种理想。‎ ‎  B.与其它动物相比,猪虽然是异体人造器官的理想供体,但为患者移植在猪身上培育出来的器官,仍然具有极大的风险。‎ ‎  C.免疫排斥实际上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人体自身的保护,只是这种保护不利于移植异体器官后患者的康复,因此需要加以抑制。‎ ‎  D.在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并将其移植给人,可能使这些动物和器官接受者的身体发生生理改变,这是人造器官研究面临的问题之一。‎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来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几千年里的农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加以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主要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从而实现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则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也有重要区别。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问实现基因转移,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因而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持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阐亲缘关系的限制,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  转基因技术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富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尽管尚无定论,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 所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很难被消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作了大量研究,相关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 ‎  面对种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许多科学家、学术团体纷纷以各种形式表明对转基因技术的支持态度。由美国Tuskegee大学Prakash教授起草的题为“科学家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声明” 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通过重组DNA技术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则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 ‎  当然,在目前条件下,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难题尚未解决。另外,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对生命“任意修改” ,也是时传统伦理的一种挑战。这些都制约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但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和各国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规范管理,保证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健康有序,这一技术肯定会更好地贴近民众,造福人类。‎ ‎  (摘编自朱蒙《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 ‎1.对于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区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是通过随机、自然的方式积累优良基因,而转基因技术则是通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来实现遗传改良。‎ ‎  B.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在没有亲缘关系的物种间进行。‎ ‎  C.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 ‎  D.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因不能准确操作和选择某个基因而不能很好地预见后代的表现,而转基因技术可准确预期后代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但又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  B.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创造出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加快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还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 ‎  C.转基因技术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 ,不仅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生存有负面作用,而且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很难被消除的遗传基因污染。‎ ‎  D.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改良方式虽有随机自然、人工杂交、转基因的不同,但各种方式的本质都是要获得优良基因。‎ ‎  B.Prakash教授发表声明支持转基因技术,认为转基因技术通过重组DNA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 ‎  C.转基因技术尽管得到了许多科学家和学术团体的支持,但其广泛应用仍然受到技术、伦理、安全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  D.更好地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既需要依靠科学家的迸一步研究,也离不开各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生物和食品的规范管理。‎ ‎1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志。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 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这里所说的“赋”‎ ‎ ,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诵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于是“不歌而诵” 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 的文体为“赋” 。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 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 在《诗经》中,“赋” 和“比” “兴” 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 指“直书其事” 。到了《楚辞》,发展到对“其事” 铺排开来叙写,为赋这种文体的出现准备了条件。“铺采摛文” ,铺,即铺叙、敷陈,言赋直陈其事,不取比兴。一方面是强调赋铺陈直叙的写作特点,另一方面是强调赋文辞华丽的语言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明确地提出了诗与赋的文体区别:“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流亮。” 意思是说,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所以要绮丽细腻;赋是用来铺陈事物的,所以要清晰明朗。再说“体物写志” ,志,一般指思想、志向,当然也包括感情。刘勰更是把“体物” ,即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认定是赋“写志” 的一种“载体” ,道出了赋融体物写志为一体的本质属性。这样,赋的基本特征,就在“铺采摛文” 的艺术形式与“体物写志” 的思想内容相互统一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 ‎1.下列关于“赋”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赋” 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都可以找到它的生命因素,直到战国后期《赋篇》《风赋》的出现才形成赋的文体。‎ B.“赋” 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不是诗歌,但是语言基本整齐、押韵;它也不是散文,但经常运用散文句式。‎ C.春秋时期,贵族礼会之际往往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这种形式可以称为“赋” ,后来“不歌而诵” 成了“赋” 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 D.在《诗经》中,“赋” 只是一种“直书其事” 的艺术手法,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了只用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的一种文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赋这种文学作品是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在口中吟诵的,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 B.刘勰认为“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把赋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二者统一起来了,对赋的基本特征表述较为完整。‎ C.陆机从文体角度对诗和赋进行了区别,他认为诗绮丽细腻,是为了抒发情感;赋清晰明朗,是为了铺陈事物。‎ D.从荀子、宋玉起,文人创作出现了体物言志的赋,它与布衣所作的乐府民歌有了很大不同,但赋和乐府民歌都源于“古诗”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赋在描绘事物风貌上具有铺陈直叙的特点,而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是用以“写志”‎ ‎ 的“载体” ,所以一篇好赋仅仅堆砌辞藻是远远不够的。‎ B.即使吸收了《诗经》《楚辞》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发展了《楚辞》中铺排的写法,但如果没有纵横家参与创作,“赋” 这种文体还是无法形成的。‎ C.后世的一些诗也“不歌而诵” 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诗歌原始阶段不具有歌唱的特征;而赋虽然讲究韵律,但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配乐歌咏而生的。‎ D.班固的《两都赋》、刘歆的《艺文志》、刘勰的《文心雕龙》分别对赋这种文体的流变或特点进行了诠释,使后人对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013大纲,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7题。‎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 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 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 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 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 从地球的立场出发, 都是“正常运作” 。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于四季交替, 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述, 大自然的“春天” 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 那时, 天气已开始转暖, 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 海平面上升, 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到现在, 人类已经处在“夏季”,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夏季” 终将过去, 这也是自然规律, 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期, “秋季” 才会来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 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 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 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 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 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 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其实, 这在克罗宁博格看来只不过是大自然循环中出现的“一丝波纹而已” 。‎ 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 观察一个漫长的周期, 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丧了——那就是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为什么要一万年的时间尺度? 因为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 地质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 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年; 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与地质学应用的时间尺度相比, 人类的尺度就不那么适用了。这也难怪他要嘲讽因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变得异常焦虑的人们, “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围着小周期内出现的现象团团转”?‎ ‎《人类尺度: 一万年后的地球》这本书的观点有助于提升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挑战的勇气, 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 穿着熊皮、拿着石斧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尚且知道如何在冰期生存下来, 我们难道无法运用现代高科技去解决海平面上升一米带来的后果吗? 当然,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即使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 我们也不能从此以后就不加节制地去排放温室气体。大量地消耗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 “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以保护有限的资源。‎ ‎(摘编自俞金尧《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 》)‎ ‎5. 下列关于本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环境学论著的观点, 但是克罗宁博格对此并不认同。‎ B. 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 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 从地球的立场出发, 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 。‎ C. 全球变暖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例如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 这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D. 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克罗宁博格并没有使用“人类的尺度” 来衡量这一问题, 所以他显得十分淡定。‎ ‎6. 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克罗宁博格对地球的未来作出了预测, 并以此为基础, 从地质史上的火山爆发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进程的角度进行了论证。‎ B. 克罗宁博格认为, 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 从一个漫长的周期来观察温室效应的话, 那么可能就不会如此焦虑了。‎ C. 《人类尺度: 一万年后的地球》向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二者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为我们思考气候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角度。‎ D. 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会严重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 ‎7.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大自然的“春天” 降临之前的远古时期, 气候异常寒冷, 广大区域都覆盖着冰层, 因此人类的祖先当时并没有采取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 B. 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 克罗宁博格却改变了研究的视野: 他不考虑明年, 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 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 C. 克罗宁博格采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地质学上的时间尺度都是以一万年为单位的。‎ D. 石器时代的人类能在冰期中生存下来, 与今天我们试图解决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问题相比, 虽然形式不同, 实质都是积极利用知识应对危机的表现。‎ ‎21.(2013四川,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7题。‎ 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 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 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 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 雅好诗文书画, 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 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 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 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 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 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 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 ‎ 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 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 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 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 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 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 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 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 疏简而不放逸; 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 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 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 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 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 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 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 后学于文徵明, 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 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 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 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 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 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 浇胸中块垒, 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 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 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 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 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 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 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 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 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 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 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 ‎5. 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明宣宗时, 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 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 “吴门四家” 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 取得重大突破。‎ C. 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 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 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 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 对后世影响深远。‎ ‎6. 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 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 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 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 画家们大胆尝试, 或借鉴山水画笔法, 或引书法笔法入画, 或使用新材料。‎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宣宗在位期间, 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 没有取得突破。‎ B. 明代中期, 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 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C. 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 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 D. 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 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5. B 文章第三段第一句是对吴门画派的花鸟画影响的准确界定: 严格地说, 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 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由此可知B项中说“吴门四家” 花鸟画“取得重大突破” 不合文意。‎ ‎6. C 具有“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的只有徐渭, 而不是明代的画家们。‎ 评析 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错误原因不外乎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颠倒是非、混淆因果等, 此题错在以偏概全。‎ ‎7. D D项可在第三段中找到, 符合原意。A项弱化了宫廷画院花鸟画的成绩, 第一段中的原文是“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 并无根本突破”, A项将“大多” 与“根本” 去掉, 改变了原意。B项错在无中生有, 原文并没有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标新立异” 的说法。C项同样错在无中生有, 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属于陈淳的自创。‎ ‎22.(2013江西,7—9,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题。‎ 病 毒 病毒不同于其它所有生物, 它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 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 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进入细胞后, 灾难就来了。‎ 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 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 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蛋白质外衣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 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实际上这并不容易。病毒外衣的表面必须刚好依附在细胞膜的“接收器” 的位置。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 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 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最明显的例外, 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 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 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 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当病毒进入细胞, 它就开始回复成它自己了。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 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 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和RNA。DNA构成基因组合。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DNA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DNA是怎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呢? 它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 RNA是干什么的呢? 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它将信息从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 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 。DNA像模板一样造出正确的RNA, RNA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 病毒要么有DNA, 要么有RNA, 但不会两样都有。在病毒中,‎ ‎ 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基因物质。‎ 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 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与正常分子成分惊人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 它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实际上, 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 病毒和细胞就共同存在, 共同进化。‎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 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 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随着时间的变迁, 这些“逃出来的基因” 提高了独立的能力, 能自我复制, 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 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 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 病毒有修复4000种人类混乱基因的特殊能力。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 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 这是修复这些细胞最好的方法。这种基因疗法还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 ‎(选自《在岩石上漂浮》, 有删改)‎ ‎7. 下列关于“病毒” 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 A. 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没有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 B. 所有的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这层蛋白质外衣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 C. 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 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 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 D. 病毒和细胞共同存在, 共同进化。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 危害性就越小; 而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旦病毒依附上了细胞, 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法就是, 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B. DNA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 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 DNA就是这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 C. 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 而在病毒中, 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 是基因物质。‎ D. 病毒强迫细胞制造更多病毒, 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 这种惊人的相似性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 ‎9. 从全文看, 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B. 病毒作为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 能自我复制。‎ C. 狂犬病和感冒病毒能感染的范围极广, 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 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 D. 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 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的基因疗法, 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 ‎23.(2013湖北,6—8,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6—8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 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因为在乡下住, 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种地的人搬不动地, 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 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 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 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 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 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 在区域间接触少, 生活隔离, 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 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 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 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 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 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 前者是“有机的团结”, 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 前者是礼俗社会, 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 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 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 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 而是无须选择, 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 字。“学” 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 “习” 是陶炼, “不亦说乎” 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 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 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 打个招呼就是了, 还用得着多说么?”‎ ‎ ——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 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 所以得讲个明白; 还要怕口说无凭, 画个押, 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 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 不需要这种原则, 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 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 的意义时, 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 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 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 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 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 “土气” 成了骂人的词汇, “乡” 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6. 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的理解,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 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 因此与土地分不开, 为土地所束缚。‎ B.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 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 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 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 分工协作, 有机地聚合在一起, 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 社会。‎ D. 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 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 再熟悉不过的, 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 终老于斯。‎ ‎7. 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 彼此之间相互了解, 没有隔阂, 相比现代社会, 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 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 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 因为大家感情深厚, 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 C. 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 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 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8.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 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 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 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 ‎ 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 乡土社会中, 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 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 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 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暴露出弊端, “土气” 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24.(2013安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 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 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 (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 。粗略地说来, 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 或者是“否” 。‎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 只有“存在” , 而没有什么愿望, 没有什么价值, 没有善, 没有恶; 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 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 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 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 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 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 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 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 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 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 那么, 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 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 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 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 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 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 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 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 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 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 社会合作就不可能, 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 并且过得去, 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 从“你不可说谎” 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 “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 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 它们是不是任意的? 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 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 从纯逻辑看来, 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 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 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 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 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 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略有改动)‎ ‎1. 联系上下文,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 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 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 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 这一类的命题。‎ C.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 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 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 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2.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 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 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 ③段承②段, 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 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由此引出④段。‎ C. 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 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 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 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 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 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 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 “你不可说谎” 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 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 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 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 它决不是任意的。‎ D. 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 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25.‎ ‎(2013辽宁,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 字上, “和” 有“中和” “融合” 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 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 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 ‎ 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 饮食方式, 扩大了食物范围, 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 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 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 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 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 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 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 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 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 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 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 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 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 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 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 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 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 的餐馆与酒店中, 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 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 一是接受, 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 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 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 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 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 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 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 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 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 进食采用“分餐” 方式。南北朝时期, 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 和“貊盘” 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 即现在的马扎, “貊盘” 是一种较大的餐桌, 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 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 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 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 事实上也建构在“和” 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 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 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 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 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 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 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 不能体现“和” 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 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 饮食方式之后, 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 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 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 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 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 任何一个厨师, 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 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 芝麻引入中国后, 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 后来有了新的含义, 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 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 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 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 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 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 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 的, 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 “胡床” “貊盘” 带来了很多便利, 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 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 根据原文的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 同样, 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 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 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 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 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 在全球化时代, 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 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26.(2013天津,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6—8题。‎ ‎“微博粉丝” 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也受“粉丝” 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 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 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 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 相类似, 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 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 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 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 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 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 “粉丝” 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 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 “‘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 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 换句话说, “粉丝” 对偶像“评论”, 为其争取人气, 照亮星途, 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 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 虽然不像其他“粉丝” 那样狂热, 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 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 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 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 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 同时也为“粉丝” 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 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 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 客体的信息, 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 ‎ 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 或者是“粉丝” 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 “粉丝” 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 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 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 这就给“粉丝” 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 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 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6. 下列对“微博粉丝” 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博粉丝” 精通现代媒体技术, 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 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 “微博粉丝” 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 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 “微博粉丝” 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 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 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 “微博粉丝” 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 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 为大众“粉丝” 提供谈资。‎ ‎7.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 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 “微博粉丝” 和传统“粉丝” 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 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 对“粉丝” 客体的态度, 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 要冷静务实。‎ D. 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 “粉丝” 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8. 根据本文内容,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 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 与传统“粉丝” 相比, “微博粉丝” 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 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 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 开通微博, 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 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 “微博粉丝” 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 有别于传统“粉丝” 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27.(2013课标Ⅱ,1—3,9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20世纪后期, 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 字的甲骨四片, 这些“凤” 字的形体大致相同,‎ ‎ 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 凤属, 神鸟也。……江中有, 似凫而大, 赤目。” 据此, 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 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 普通的短尾鸟“凤” 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 我们看到, 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 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 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 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 可见“凤” 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 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 凤在后, 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 凤鸟适至, 故纪于鸟, 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 ……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 之官, 是由于它知天时, 九扈成为“九农正”, 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 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 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 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 “凤” 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 的重视。《尚书》“周书” 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 字多指天命, “殷革夏命” 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 紧接着就“不革服” “格于庙” (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 这个“庙” 自然不可能是周庙, 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 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 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 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 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 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 ——凤鸟。《国语》云: “昔武王伐殷, 岁在鹑火。” 岁即岁星, 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 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 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1.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 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 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 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 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 在周代文化中, 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 下列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 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 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这句话看, 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 凤鸟知天时, 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 D. 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 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代所见的“凤” 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 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 最终完成于周代。‎ B. 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 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 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 《尚书》“周书” 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 在“周书” 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 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 D. 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 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 就是因为鹑是赤凤, 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 ‎28.(2013课标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 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 对此议论纷纷, 如汪中作《老子考异》, 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 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 “老子伪迹不彰, 真相不白, 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 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 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 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 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 年代确不可移的, 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 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 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 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内有《老子》两种版本, 甲本字体较早, 不避汉高祖讳, 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 乙本避高祖讳, 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 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 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 系“黄” 、“老” 合抄之本, 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 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 为其指归, 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 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 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 《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 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 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 前人推为战国中期, 《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 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 什么是“玄德”, 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帛书所讲“玄德” 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 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 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 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 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 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 。如《论语·卫灵公》: “子曰: ‘无为而治者, 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 是老子的学说, 细味孔子的话, 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 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 “或曰: ‘以德报怨, 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朱熹指出: “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 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 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 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 老子> 的年代》)‎ ‎1. 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从司马迁《史记》开始, 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 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 钱穆说过: 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 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 《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 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 但是成书太晚, 也无济于事。‎ D. 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 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 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 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 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 《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 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 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 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 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 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 《老子》有“以德报怨” 之说, 所以“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 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 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 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 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 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 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 为其指归, 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 、“老” 合抄之本, 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 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 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 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 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 《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 等意见, 并加以阐发, 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 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29.(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孙犁论 贾平凹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划,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疾病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皇而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 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 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他的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学者都喜欢拥集孙门,学到一定水平了,就背弃其师,甚至生轻看之心,待最后有了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来尊他。‎ 孙犁不是个写史诗的人,但他的作品直逼心灵。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个人能够匹敌。举一个例子,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 ,但“活诸葛” 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明白了要做“活诸葛” 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意,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 ‎24. 简要说明文中划线语句的含意。(7分)‎ ‎25. 本文对孙犁的作品有怎样的评价?(8分)‎ ‎30.(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对悲剧的深沉纪念 王开岭 在对“悲剧” 的日常感受上,除了重大轻小的不良嗜好,人们总惯于以整体印象代替个体的不幸——以集体的名义遮蔽最真实的生命单位。‎ 数字仅仅描述体积,它往往巨大,但却被抽空了内涵和细节,它粗糙、笼统、简陋、轻率,缺乏细腻成分,无疼痛感,唤不起我们最深沉的人道主义的感受。过多过久地停留在数字上,往往使我们养成一种粗鲁的记忆方式,一种遥远的旁观者态度,一种徘徊在悲剧之外的“客人” 立场,不幸仅仅被视为他者的不幸,被视为一种隔岸的“彼在” 。‎ 如此,我们并非在关怀生命、体验悲剧,相反,是在疏离和排斥它。说到底,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粗糙化、淡漠化的打量,我们把悲剧中的生命推得远远的,踢出了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情感领地。久之,对悲剧太多的轻描淡写和迎来送往,便会麻木人的心灵,情感会变得吝啬、迟钝,太多的狭隘和不仁便繁殖起来了,生命间的良好印象与同胞精神也会悄悄恶化。‎ 感受悲剧最人道和理性的做法:寻找“现场感” !为不幸找到真实的个体归属,找到那“一个,又一个……” 的载体。世界上,没有谁和谁是可以随意叠加和整合的,任何生命都唯一、绝对,其尊严、价值、命运都不可替代。生生死死只有落实在具体的“个”‎ ‎ 身上才有意义,整体淹没个体、羊群淹没羊的做法,实际上是对生命、对悲剧主体的粗暴和不敬,也是背叛与遗忘真善的开始。‎ 同样,叙述灾难和悲剧,也必须降落到实体和细节上,才有丰满的血肉,才有惊心动魄的痛感和震撼,它方不失为一个真正的悲剧,悲剧的人性和价值才不致白白流失。‎ 记得有个地方的“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 ,在设计上就注重了“个” 的清晰,它拒绝用抽象数字来控诉什么,而是费尽心机地搜录了大量个体遇难者的信息:日记、照片、证件、信件、日用品、纪念物、甚至还有声音资料……当你对某一个名字感兴趣时(比如你可以选一个和自己容貌酷似或生日相同的人),便可启动某个按钮,进入到这个个体的生命故事中去,与其一道重返半个世纪前或晴朗或阴霾的日子,体验那些欢笑和泪水、安乐和恐怖、幸福和屈辱……这样一来,你便完成了一次对他人的生命访问,一次珍贵的灵魂相遇。‎ 记住了他,也就记住了恐怖和灾难,也就记住了历史、正义和真理。与这位逝者的会晤,相信会对你今后的每一天、你的信仰和价值观,产生某种影响。它会成为你生命中一个珍贵的密码——灵魂密码。这座纪念馆贡献了真正的“悲剧” 。‎ 重视“小” ,重视那些不幸人群中的“个” ,爱护生也爱护死,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它教会我们一种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认知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生命对待另一个生命的最正常态度。在世界眼里,我们也是一个“个” ,忽视了这个“个” ,也就丧失了对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 其实,生命之间,命运之间,很近,很近。‎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6.文中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 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本文题为“对悲剧的深沉纪念” ,请联系全文说说“深沉” 的内涵。(6分)‎ ‎31.(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 王文章 中国民族艺术以独特的创造法则和审美取向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艺术创造的多样性和精粹性,艺术认知的深刻性和审美思想闪耀的光辉,都可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媲美。但不能否认的是,以现代学术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的艺术缺乏严密逻辑论证和系统理论体系建构的系统性、体系性的研究和把握,从历史的纵向上来看尤其如此。当代中国艺术的研究,要改变传统的非学理性的感性体悟式研究方式,不能再停留在无需确定学科边界的“广谱研究” 上。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无疑为我们改变这一艺术研究的状况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艺术学在中国作为独立学科虽然已经确立,但仍处在学科建设的初始探索发展阶段。首先要明确我们建立的是中国的艺术学,它已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学者提出这一概念时的内涵。建构和发展艺术学“本土化” 的学科体系,核心是“中国艺术” 的。其内涵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民族性” ,二是“当代性” 。‎ 建构中国的艺术学,要在对中国艺术本体及其呈现形态内部规律的揭示中,表达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性,同时要注意概括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的艺术的时代特征。在艺术的分析中,要尽可能运用传统艺术概念和语言方式,运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去阐释艺术现象及论证艺术观念。另一方面,今天艺术的多元化形态及构成,已远远扩展了多少年来我们固守的艺术认识论的价值标准。这些也都需要我们在艺术学体系建构中表达民族性的同时,又要以理论创新的眼光为中国艺术学体系赋予鲜明的当代性。这种当代性既内含着对外来优秀艺术理论成果的吸纳,也体现着对新的艺术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时代要求,同时,在我们的理论叙述中,也要真实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的艺术发展已经和正在产生的重要影响。‎ 建构中国艺术学知识体系,要关照它与哲学、美学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同时要以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坐标来审视中国艺术学体系的建构,比如不因改变多少年来持有偏见的“西方艺术中心论” 而偏移为“东方艺术中心论” 。有了正确的坐标,才会有“美美与共” 的学术眼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资源的转化与发展。如果不能做到在这样一个深厚的“中国特色” 的基础上对中国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就很难建立起“中国的艺术学” 。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今天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开掘其蕴含的人文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在新的时代文化崛起的必然要求。‎ ‎(摘自《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指的是建构当代中国艺术学,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这门学科还处于建设的初始探索发展阶段。‎ B.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其内涵的主要内容是民族性和当代性,其核心是“中国艺术” 的,即建构和发展艺术学“本土化” 的学科体系。‎ C.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要改变传统的非学理性的感性体悟式研究方式,所以不能再停留在无需确定学科边界的“广谱研究” 上。‎ D.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理论基础薄弱,我们对中国艺术在严密逻辑论证和系统理论体系建构方面具有系统性和体系性的研究和把握比较缺乏。‎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创造的多样性和精粹性,艺术认知的深刻性和审美思想闪耀的光辉是中国民族艺术独树一帜,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重要原因。‎ B.在阐释艺术现象及论证艺术观念时,要运用传统艺术概念和语言方式以及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 C.表达独特的中华民族艺术特性和概括艺术的时代特征是建构中国艺术学最基本的内容。‎ D.由于传统的艺术认识论的价值标准因当今艺术的多元化形态及构成而大大扩展了,因此,在艺术体系建构中应赋予其鲜明的当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建构中国艺术学因当代性的特点要求,既要吸纳外来艺术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要对新的艺术实践进行理论概括。‎ B. 建构中国艺术学体系要以国际学术视野为坐标,要观照中国艺术学知识体系与哲学、美学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 C.建构中国艺术学体系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如何转化与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资源,使中国学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 D.建构中国艺术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主要在于开掘民族文化的人文价值,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再启民族文化复兴之路。‎ ‎32.(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刘再复 如果说《论语》是儒家文化的原形,那么《山海经》则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形象性原形原典。它所凝聚、所体现的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中华文化精神,其中的英雄无私无畏、不知算计、不知功利,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精神气质。《红楼梦》也体现了中国的原形文化,不仅因为小说的开篇就紧连着《山海经》,而且因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公和他心爱的诸女子,以及浸透于全书的赤子情怀,都远离《山海经》之后的巧取豪夺的世界。贾宝玉知其不可而为之,用他的天真挑战着一个庞大的泥浊世界,与夸父、精卫一样呆傻。《山海经》所呈现的中国原形文化精神是热爱“人” 、造福人的文化精神,是婴儿般拘囿质朴内心的精神。《红楼梦》连接、呈现并丰富化了的正是这种精神。《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及唐僧所呈现的也是这种精神,二人所形成的心灵结构,是童心和慈悲心融合为一的结构。孙悟空如同不死的刑天,而唐僧则给他以慈悲的规范,唐僧所要造化的英雄是造福的英雄,这一基本精神和《山海经》完全相同。‎ 若以《山海经》为坐标和参照系,便可发现《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发生了严重的“伪形” 。其英雄已不是建设性的英雄,而是破坏性的英雄,其生命宗旨是不断地砍杀人。他们不是要去“补天” ,而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无法无天或自己想成为“天” 。他们已失去《山海经》时代的天真,或把天真编织为粗暴与凶狠,或埋葬天真与政治,走向天真无邪的极端反面,耍尽心术与权谋,智慧用于杀人与征服。两书袭用传统的“忠义” 理念,但没有灵魂和精神指向——只有情绪,没有信念;只有政治沙场,没有审美秩序。鲁迅则用“三国气” 与“水浒气” 来描述,实在恰切不过。中国文化的原始精神,到了这两部经典便走到了“伪形” 的高峰。‎ 中国原形文化系统中,早期又有一个女性文化的原形。女性在原形中具有创世的地位,既补天又造人的创世者女娲就是女性,这是中国文化原形的象征。《山海经》中另一女性精卫(炎帝之女),化为精卫鸟后以填海为目标,是“补天” 的对应性行为。西周时期周人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嫄,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而怀孕生后稷。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中有“知其雄,守其雌” 和“牝常以静胜牡” 的“雌性优胜” 理念,反映出其哲学精神指向是重“水” 性、柔性和雌性。这都为女性能站立于大地而奠定了哲学基础——英雄文化不等于雄性文化,真正的英雄必须把握刚与柔、雌与雄的合理关系;男性英雄应该充分尊重女性。这种雌性优胜的哲学是中国的原形哲学,是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则是这种哲学的变形变质。两部经典在崇尚雄性暴力的同时蔑视、仇视雌性,砍杀和利用女性,从而展示了中国文化最黑暗的一页。‎ ‎(节选自刘再复《双典批判》,有删改)‎ ‎6.下列对“原形文化” 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原形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红楼梦》与《山海经》中的英雄,他们都具有赤子情怀,远离污浊世界。‎ B.中国原形文化的精神,在《山海经》《红楼梦》和《西游记》里的英雄人物身上,都呈现出相同的精神实质。‎ C.中国原形文化认为女性具有创世的地位,这为女性站立于大地奠定了哲学基础,《山海经》里的女娲就是其中的代表。‎ D.中国原形文化系统,既包括能造福人类、内心慈悲、勇于担当的英雄文化,还包括体现雌性优胜的女性文化。‎ ‎7.关于中国文化发生了“伪形”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里的英雄跟《山海经》里的英雄有所不同,主要是前者发生了“伪形” ,变为破坏性的英雄。‎ B.《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自己想成为“天” ,他们走向英雄文化的反面,耍尽心术与权谋,将智慧用于杀人与征服。‎ C.鲁迅用“气” 来评价两部经典,充分说明传统的“忠义” 理念不可取,没有灵魂的作品将会发生“伪形” 。‎ D.《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崇尚雄性暴力的同时蔑视、仇视雌性,是雌性优胜哲学的变形与变质。‎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孙悟空呈现出童心和慈悲心融合为一的心灵结构,这一基本精神与《山海经》的基本精神相同。‎ B.中国文化的原始精神,到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便走到了以雄性暴力为主要内容的“伪形” 文化的高峰。‎ C.《山海经》中炎帝之女精卫,是又一个女性文化原形代表,她化为鸟后的填海行为,与女蜗补天的行为相对应。‎ D.《道德经》中有“牝常以静胜牡” 的理念,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必须把握刚与柔、雌与雄的合理关系。‎ ‎3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 “作庙翼翼”‎ ‎ 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 ,建筑亦然。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 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本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格。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借景” “虚实” 等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1. 下列对于中国建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的土木体制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成为后世的主要建筑形式;从秦到清一直保持、延续着一致的建筑艺术风格。‎ ‎ B.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建筑材料暖和、坚实,建筑物之间相互接连和配合,平面铺开,雄伟壮观。‎ ‎ C.中国建筑以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为特征,表现了中国实用的、人世的、理智的、历史的生活意绪。‎ D.中国建筑的代表主要是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而高耸人云,给人以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经》中“如翚” “作庙翼翼” 之类的描写不仅说明当时木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  B.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能使人在游历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这是中国建筑理性精神的很好体现。‎ ‎  C.中国建筑讲究对称,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有机安排,因此,虽然它的风格严肃方正、缺少变化,但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  D.新石器时代,人们祭拜神灵就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儒学替代宗教后,神人同在的倾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以逶迤交错、气势雄浑的建筑群取胜,基督教、伊斯兰教建筑则以孤立高耸、出世脱俗的单个建筑见长,二者各具特色。‎ ‎  B.封建社会晚期,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出现了,打破了以前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的变化。‎ ‎  C.以阴冷的石头、空旷的空间等体现出的反理性迷狂意识是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特征,这与中国建筑的审美观念有很大不同。‎ ‎  D.“借景” “虚实” 等方式把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明了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 ‎34.(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    中国的传统院落由于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建筑的围合形式、房间的位置都表现出丰富的空间感。‎ ‎    传统院落多数为四合院或三合院,即由四个或三个单体建筑构成。正房一般坐北向南,三至五开间(包括耳房) ,地位最高,为长辈所住,是院落中的主体建筑;该房如为两层,二楼中间的房间作为奉祖牌位、岁日祭祖用房;有些紧邻正房的两侧还设有耳房,功能为卧室。正房的下方是东西方向两两相对的厢房,为晚辈所用。正房的对面是倒坐,用于堆放杂物或佣人居住。有些院落还设有影壁(照壁) ,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独特元素,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对空间的聚景、虚实变化起着重要影响;民间认为它还有驱魔避邪、遮风收气的功能。这些建筑的内部,都不同程度的设有造形优美、内涵丰富的花格窗、隔扇、家具、匾额字画等,处处透露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此景与室外封闭的院落空间交融在一起,大中有小,小中见大,产生的意境含蓄内敛,寓意深长,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    由于南北的气候和地貌等特征不同,院落给人的那些空间感受又各有特色。北方气候干旱少雨,院内多有花草树木、盆景鱼缸,一来改善小环境气候,二来增加一些自然情趣;此布置虽与南方有些相同,但由于地势平缓,院落面积较大、形状方正,建筑多为一层,空间相对开敞,所以形成的空间氛围,既有含蓄隐秘的意味,又有明了显露的感觉。南方地形起伏较大,院内建筑的底面或院落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特别是一些多进大院,从前至后,逐渐升高,幽静深远,加之多雨潮湿,每逢天阴下雨,四周屋檐形成的天井,瀑布垂帘,天光如柱。雾气蒙蒙,明暗交替,此情此景.仿佛是有人在向你讲述一段动人的故事,其委婉的空间意境不言而喻。‎ ‎   ‎ ‎ 大门是院落的出入口,其体量和醒目效果是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屋主地位来确定的。一般民居的大门,上面是一坡水的小青瓦屋面,门扇为数块厚木板拼接而成的实榻门;王府第宅的大门多为门楼型,不仅体量大,而且装饰讲究。大门的位置还对院内空间有着较大的影响。民居的大门一般设在东南角,官府、寺庙设在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两种布置,排除风水理论中气场说之言,前者自然亲切,后者严肃庄重,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氛围。‎ ‎    (选自《建筑与文化》,有删改)‎ ‎6.下列表述不能体现中国传统院落在构成上具有丰富空间感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传统院落多数由四个或三个单体建筑构成,也就是四合院或三合院。‎ ‎  B.正房一般由长辈居住,如为两层,二楼中间的房间一般用来供奉祖先牌位。‎ ‎  C.晚辈居住的厢房位于正房的下面,东西方向两两相对而建。‎ ‎  D.由佣人居住或用来堆放杂物的倒坐位于正房的对面,坐南朝北。‎ ‎7.关于中国南北方传统院落的异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北方院落院内大多有花草树木、盆景鱼缸,增加了许多自然情趣。‎ ‎  B.北方院落面积较大,形状方正,其建筑一层居多,空间相对开阔宽敞。‎ ‎  C.因地形起伏较大,南方院落与院内建筑底面之间,往往存在一定高差。‎ ‎  D.北方院落既含蓄隐秘,又明了显露;南方院落则幽静深远,意境委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壁能挡风、遮蔽视线,影响对空间的聚景、虚实变化,还能驱魔辟邪、遮风收气。‎ ‎  B.花格窗、隔扇、匾额字画等,与室外封闭的院落空间交融在一起,能形成寓意深长的意境。‎ ‎  C.大门的位置对院内空间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位置是根据建筑的功用、屋主的地位来确定的。‎ ‎  D.本文采取由虚到实的顺序,从建筑的围合形式、位置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院落的空间感。‎ ‎35.(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鲁  迅 ‎①前两三年的书报上,关于文艺的大抵只有几篇创作(姑且这样说)和翻译,于是读者颇有批评家出现的要求,现在批评家已经出现了,而且日见其多了。‎ ‎②以文艺如此幼稚的时候,而批评家还要发掘美点,想扇起文艺的火焰来,那好意实在很可感。即不然,或则叹息现代作品的浅薄,那是望著作家更其深,或则叹息现代作品之没有血泪,那是怕著作界复归于轻佻。虽然似乎微辞过多,其实却是对于文艺的热烈的好意,那也实在是很可感谢的。‎ ‎③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 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或则仗着中国固有的什么天经地义之类的,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试将粗浅的事来比罢,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 ①,没有喝醉了酒,没有害着热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④我对于文艺批评家的希望却还要小。我不敢望他们于解剖裁判别人的作品之前,先将自己的精神来解剖裁判一回,看本身有无浅薄卑劣荒谬之处,因为这事情是颇不容易的。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例如知道尸体解剖和戮尸的区别,出洋留学和“放诸四夷” ②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猫和老虎的区别,老虎和番菜馆的区别……更进一步,则批评以英美的老先生学说为主,自然是悉听尊便的,但尤希望知道世界上不止英美两国;看不起托尔斯泰,自然也自由的,但尤希望先调查一点他的行实,真看过几本他所做的书。‎ ‎⑤还有几位批评家,当批评译本的时候,往往诋为不足齿数的劳力,而怪他何不去创作。创作之可尊,想来翻译家该是知道的,然而他竟止于翻译者,一定因为他只能翻译,或者偏爱翻译的缘故。所以批评家若不就事论事,而说些应当去如此如彼,是溢出于事权以外的事,因为这类言语,是商量教训而不是批评。现在还将厨子来比,则吃菜的只要说出品味如何就尽够,苦于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缝或造房子,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的了。‎ ‎(选自《热风》)‎ ‎【注】①“嗜痂之癖” :病态的、反常的嗜好。②“放诸四夷” :放逐到边远的地方。‎ ‎1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思路。(6分)‎ ‎16.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滥用” 一词的含义。(6分)‎ ‎17.结合全文,谈谈鲁迅对批评家的希望。(6分)‎ ‎3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无论怎样成功的艺术家,必有他的短处。泰戈尔也逃不出这条公例。‎ 哲理本不宜入诗,哲理诗之难于成为上等的文艺正因这个缘故。许多的人都在这上头失败了。泰戈尔也曾拿起尤利西斯的大弓尝试了一番,他也终于没有弯得过来。国内最流行的《飞鸟集》,作者本来就没有把它当诗做,便是那赢得诺贝尔奖的《吉檀迦利》和那同样著名的《采果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诗人理智中的一些概念,还不曾通过情感的觉识。诗家的主人是情绪,智慧是一位不速之客,无须拒绝,也不必强留。至于喧宾夺主却是万万行不得的!‎ 泰戈尔的文艺的最大的缺憾是没有把捉到现实,便是形而上的诗也是生命的表现。形而上学惟其离生活远,要它成为好的文学,越发不能不用生活中的经验去表现。泰戈尔虽然爱好自然,但他爱的是泛神的自然界。人生也不是泰戈尔的文艺的对象,只是他的宗教的象征。诗人的“父亲” “主人” “爱人” “弟兄” “朋友”‎ ‎ 都不是血肉做的人,实在便是上帝。泰戈尔记载了一些自然的现象,但没有描写他们;他只感到灵性的美,而不赏识官觉的美。泰戈尔也摘录了一些人生的现象,但没有表现出人生中的戏剧;他不会从人生中看出宗教,只用宗教来训释人生。‎ 在艺术方面泰戈尔更不足引人入胜。他是个诗人,而不是个艺术家。他的诗是没有形式的。我讲这一句话恐怕又要触犯许多人的忌讳。但是我不能相信没有形式的东西怎能存在,我更不能明了若没有形式艺术怎能存在!‎ 泰戈尔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哲学,他在欧洲的声望也是靠他诗中的哲学赢来的。我们要估定泰戈尔的真价值,当保持一种纯客观的、公正无私的态度。‎ ‎(选自《闻一多全集·泰戈尔批评》,有改动)‎ ‎24.结合材料,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诗学观。(4分)‎ 答:         ▲          ‎ ‎25.请简要分析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5分)‎ 诗家的主人是情绪,智慧是一位不速之客,无须拒绝,也不必强留。至于喧宾夺主却是万万行不得的!‎ 答:         ▲          ‎ ‎26.请结合材料,从泰戈尔“记载” 的自然“只感到灵性的美,而不赏识官觉的美” 的角度,评析以下《飞鸟集》中任一诗句。(6分)‎ ‎①群星不怕显得像萤虫一样。‎ ‎②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 答:         ▲          ‎ ‎37.(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慎防基因造成的污染 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 一个是19世纪上半叶的玛丽·雪莱。当时科学初兴,但她已警觉到科学家可能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个科学家竟然东拼西凑做出了一个人造人。最后他后悔莫及,和他造的人一起自我灭亡。“科学怪人” 这个名词现在已成了一个通用的隐喻,任何人类以科学手段创造出来的非自然食物,都叫做“科学怪食” 。‎ 另一个则是加拿大当代的女诗人和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前几年在基因改造问题闹得很厉害的时候,她以一本《末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以科幻小说的方式尽现无遗。‎ 对近代科学发展略有所知的都当知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乃是生命科学发展快速的阶段。随着1962年DNA双螺旋构造的被发现,基因科学进入了黄金时代。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但科学从来就不是价值中性的事务,科学的使用者是人,而人是个有七情六欲的自私动物。科学发展后,它也会成为一个体制,一种权力体系。当科学成了一种权力,科学的滥用、误用甚至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科学成了一种体制、一种商业、一种权力后,它的自闭和反动最好的例子即是卡逊女士的遭遇。当年她发表《寂静的春天》,指出除草剂等化学药物造成生态的破坏,于是美国的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她发动排山倒海的围剿。幸而当时主政的是肯尼迪政府,至少还有知识和判断力,才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这显示出,当科学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和教育体制,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特权,一个恶势力,并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而当代基因科技发迹后所造成的“科学怪食” 就是个新兴的话题和论争的焦点。‎ 美国的“孟山都” 公司乃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农业公司,例如它可以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基因被改造过的玉米新品种。种植这种玉米极为省事,可以大面积喷洒除草剂,少了许多经营成本。再例如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蕃茄,可以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主流。‎ 但欧洲以“英国医学会” 为主的一大群生化专家反对这种农业,他们提出了“基因流动” 和“基因污染” 这两个核心概念,基因是会流动的,基因流来流去,接来接去,它的结果完全不可预测,最后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美国的帝王蝗吃了这种被污染的叶子,百分之百会死亡,其他便会生长停滞,这项发现被登在《自然》杂志上,证实了“基因污染” 和风险的存在。前述的作家阿特伍德大胆地认为基因科技发展到最后,会形成一种“基因定时炸弹” 。它会隐藏不彰,等到其他条件配合,它的致命效果就会出现。‎ 因此,基因科学家已成了新的上帝,把基因接来接去,要什么品质的作物,只要找到基因加以移植,就可以形成新的作物品种,甚至有可能培养出新的动物品种。但基因科技所造成的未必是个基因乐园,却反而因为基因科学家的走火入魔,而造成人类的恶梦。人们不敢预测基因的任意接植,最后会形成什么奇怪的品种,也无法预测它的运动会产生生态上什么难测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固然带来许多福祉,但也产生了许多恶梦。对大自然知所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或许才是科学家应有的谦虚吧!‎ ‎——《南风窗》2013年第24期 ‎  6、下列关于“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 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玛丽·雪莱在19世纪上半叶科学初兴的时候,已警觉到科学家定会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书来警示世人。‎ B、前几年,加拿大当代的女诗人和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用一本科幻小说《末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尽现无遗。‎ C、美国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卡逊女士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发动了排山倒海的围剿。‎ D、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基因科学必将造福人类。‎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肯尼迪政府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显示出政府利用特权,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 B、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基因被改造过的玉米新品种,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主流,也将是今后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 C、欧洲 “英国医学会” 里的一大群生化专家提出了“基因流动” 和“基因污染” 这两个核心概念。‎ D、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的蕃茄,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就是“基因流动” 一种形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怪人” 和“科学怪食” 都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自私的使用者不可避免地造成其滥用、误用,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B、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的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证明基因污染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种“基因定时炸弹” ,其危害是致命的。‎ C、基因科技发展到今天,基因科学家通过基因流动,培植出新的作物品种甚至培养出新的动物品种都不是难事。‎ D、正确对待基因科技的态度应该是: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 ‎38.(黑龙江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到先秦文献之版本美,就是说它的“文字载体” 美。世界上有过各种各样的文字载体:古巴比伦人用泥版,古埃及人用纸草,古印度人用贝叶,古希腊人用羊羔皮,古俄罗斯人用桦树皮……,他们都是就地取材,利用天然材料,没有制作过专用的文字载体。古代中国人也曾利用过天然材料,比如龟甲、牛胛骨之类,还利用过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创造出了“甲骨卜辞” 和“金石文本”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不易复制,不易储藏,不易递运,故很难成“书” ,以供跨时空阅读、使用。‎ 到了两三千年之前,我国先民们开始用质地轻柔的缣帛写字,这很美,但是太贵了;于是人们就剖开竹子,削成轻巧细长的竹片写书。这竹片非常廉宜,叫做竹简。竹简(或木简)作为专用文字载体,是中国也是世界书籍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首创。它廉宜,可以批量复制,可以传输,可以储存,一句话,可以成“书” 了。我国周秦两汉魏晋两三千年间,使用的就是这种“简书” 。传世至今的上古经典文本,原本都出自“简书” 。‎ 西周末年,文字载体和文字录入方式实现了一次空前的变革:时人有文,不再使用甲骨契刻了,也不依靠青铜器皿了,而是改用竹简与缣帛。春秋后期,郑国有位邓析,在子产“铸刑鼎” 之后,造出了一部“竹刑” ,就是用竹简录写的国家刑典。邓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这也说明早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就已经有了“竹书” 。《论语》中有“子轼负版者” 的话,说是孔子向背负版籍的人行注目礼,这“版” (木牍)便是政府登录土地人口用的,可以画“土地四至图” 和刻制“家族谱系表”‎ ‎ 。西晋时期,有个叫不(fǒu)准的人,盗掘了汲县的战国魏襄王的坟墓,发现了一批殉葬品,光是竹简就装了十几大车,还被他当火把烧掉了不少。后经人整理,清理出了《古本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好几种书,记载了炎黄舜禹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它的发现,确证了上古就有简书的存在。‎ ‎《论语》中又有“子张书诸绅” 的话,绅是丝织品,在丝织品上录文记事,看已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了。另外,元魏时的《齐民要术》中说: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以丹书帛,置于枕中,以为国宝” 。加之考古发现先秦人手抄的帛书《老子》,这又证明那时节确有帛书的流布。神仙家把“帛书” 尊为“天降圣书” ,不无缘故。‎ 简的出现,使书面作品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这才有了专供“传授知识” 的“书” 的生产,这才为诸子著作的涌现准备了前提,也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条件,中国南北朝以前的书,基本上都是“简书” ,其文化学意义怎么估量也不算高。‎ ‎(摘编自陈洪彝《闲话“简书” 》)‎ 下列关于古代文献“文字载体”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一般就地取用一些天然材料作为文字的载体,而不会去制作专用的,但这些天然材料都不易复制、储存和递运,所以很难成“书” 。‎ B.“甲骨卜辞” 是将文字刻在龟甲、牛胛骨等甲骨类材料上,而“金石文本” 则是将文字烧制或铸刻在陶、玉、青铜等材质的器皿之上。‎ C.两三千年之前中国先民找到新的书写载体,其中“帛” 虽然轻柔美好但价格昂贵,相比而言,以竹木加工而成的“简” 轻巧细长且非常廉宜。‎ D.竹简(或木简)拥有之前甲骨、金玉等文字载体所不具备的优点,是一种专用文字载体,也是中国甚至世界书籍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创造。‎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周末年,人们开始以简书、帛书替代甲骨与青铜器皿契刻,这一巨大的转变是文字载体和文字录入方式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B.西晋盗墓者不(fǒu)准从战国魏襄王的墓中挖掘并整理出《古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从而确证了上古就有简书存在的事实。‎ C.《论语》和《齐民要术》中在织物上书写的相关记载,再加上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老子》手抄本,可以证明先秦时的确已有帛书流传。‎ D.专供“传授知识” 的“书” 的生产、诸子著作的涌现以及私人办学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简” 的出现使得书面作品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周秦之后至南北朝以前的书,基本上都是“简书” ,其中一些成为传世至今的经典文本,这些“简书” 具有极高的文化学意义。‎ B.邓析用竹简录写国家典刑——“竹刑”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等,都可以说明至迟在春秋后期,社会上就已经有了“竹书” 。‎ C.从《论语》“子轼负版者” 以及“子张书诸绅” 等话中可以看出,在木牍和丝织品上录文记事,几乎已经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了。‎ D.《齐民要术》上记载越国大夫范蠡以帛书为国宝,足见当时帛书的珍贵,由此大概可知为何神仙家把“帛书” 尊为“天降圣书” 。‎ ‎39.(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期的测量技术 相传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 ;就是说,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握着规和矩。“准” 和“绳” 是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规” 是校正圆的工具,而“矩” 则是画方形的曲尺。尽管这些测量工具不一定真发明于大禹时代,但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掌握了这些工具,也说明至迟在战国后期或汉初已经有了专门的测量人员。‎ ‎《诗经·大雅》中有一篇《公刘》,其中有一句称公刘“既景乃冈” ,就是在一个山冈上立表测影,以确定方向。公刘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15世纪末。‎ ‎《周礼·考工记》称匠人“水地以县” ,根据郑玄的解释,“水地以县” 就是“于四角立直而县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从这一记载看来,当时已经掌握了利用挂着重物的线来测量水平面的方法。《周礼》的成书不会晚于战国时期,而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肯定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证明,至迟在西汉时,人们已经能够使用多种方法测量山高、谷深、距离,并有方法同时测量山高及远。指南车和计里鼓车至迟在汉代已经出现,这为大规模、长距离测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古代发达的天文学.还为人们提供了利用天象来定位的条件。《诗经》中《小雅·大东》有“维南有箕” (南有箕星)、“维北有斗” (北有斗星)这样的诗句,这首诗大致作于公元前684年前,证明当时人已经知道利用星座的位置来确定方向。《尚书·尧典》中记载的方向已有东、西、南、北四个,《尚书·禹贡》中增加到八个。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西汉初的六壬式盘上,由八干、四雏组成了12个方位。而在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一书的《天文训》中,已出现了24个方位。将式盘和指南针组合,就能构成测量方位的仪器,可以测出山川城郭的具体位置,比较精确地表示在平面图上。‎ ‎“十字仪” 或测距仪曾经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测量工具,一般认为,是由普罗旺斯的犹太学者利瓦伊·本·格尔森在1321年首先提到的。这种测距仪可以用来测量那些无法到达的或不能进行步测的线段的长度。然而北宋科学家沈括却发现,早在公元2世纪末,用十字线网格测量距离的原理在我国已经得到运用。‎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陈王刘宠却依靠他神奇的射技暂时保持了一方平安,《后汉书》卷五十有这样的记载:“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 “宠有强弩数千张。” 刘宠能“十发十中” 的秘诀,据华峤的解释是“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境,经纬相将,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 。由于这几句话相当隐晦难懂,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沈括在海州时,有人在地下挖到一只弩机,沈括看到后,觉得很奇怪:用它来观测山的整个宽度时,弩机上的距离很长,而用来观测山腰的一小部分时,弩机上的距离就很短。弩座看来就像一把带有分、寸刻度的尺。沈括认为,原设计者的用意是,当发弩人把箭架在不同的点,并用眼对准箭镞的两端时,他就可以在此弩机上测出山的度,从而就能计算出山的高度,就像数学家所用的相似三角形计算法一样。‎ 这时,沈括理解了刘宠神射的奥秘:所谓“天覆地载” ,是指双手握弩的姿势,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所谓“参连为奇” ,是指箭镞在所标刻度上的相对位置,这个位置又取决于目标的远近,这样就能确定弩的合适仰角。这一原理和使用相似直角三角形来计算高度和深度的原理完全一致。“三经三纬” ,是设在一个框架上的,射手利用它们就可以上下左右地瞄准目标了。‎ ‎(选自《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有删改)‎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传说,大禹在治水时,用到了许多测量工具,他不仅要对物体的平、直进行测定,还要校正物体圆否。‎ B.大约公元前15世纪末,古人已经可以在一个山冈上立表测影来确定方向了。《诗经·大雅》中就有“既景乃冈” 的句子。‎ C.有文献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证明,至迟在西汉时,人们测量山高、谷深、距离,或者同时测量山高及远已经有多种方法。‎ D.《尚书》中记载的方向多至八个,西汉初的六壬式盘上,已经出现了12个方位,而《淮南子》一书中,已出现了24个方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至迟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利用挂着重物的线来测量水平面的方法,甚至有可能在西周时代人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 B.指南车和计里鼓车极可能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这为大规模、长距离测量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是古代测量技术的巨大进步。‎ C.“十字仪” 或测距仪曾是欧洲最重要的测量工具,然而沈括却发现,早在公元2世纪末,相同原理的测量工具在我国已经得到运用。‎ D.发弩人可以在弩机上测出山的度,从而能计算出山的高度,就像相似三角形计算法一样。沈括认为他理解了原设计者的用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早之前人们丁就已经可以巧妙地利用星座位置来确定方位。将式盘和指南针组合,能使地图的绘制更为精确。‎ B.一般认为,“十字仪” 或测距仪是犹太学者在14世纪首先提到的一种测量工具,这种工具可以测量不能进行步测的线段的长度。‎ C.对于刘宠的弩的记载的话语相当隐晦难懂,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沈括看到弩机实物,才理解了刘宠神射的奥秘。‎ D.和使用相似直角三角形来计算高度和深度的原理完全一致的是所谓“参连为奇” ,根据目标远近,箭镞放在适当位置,确定弩的合适仰角。‎ ‎40.(河北省唐山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快乐由什么决定?‎ 础德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和反应? 经过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最主要的生理原因是一种叫“内啡呔” 的物质在起作用。当人感觉快乐的时候,大脑便会分泌出“内啡呔” ,并指示神经系统传达“快乐的讯息” 到全身。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其实很大部分是大脑中内啡呔浓度的外在表现。‎ 很多青年人喜欢向那些成功者请教成功的秘诀,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如出一辙:去做你最喜欢的事,这样你才会焕发出全部的热忱,并坚持到底,取得成功。这的确有道理。因为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脑中会释放内啡呔,这种东西让我们快乐。如果一项工作让你的内啡肽高度分泌,当你进入这样的工作状态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愉悦,沉浸在自我欢乐的海洋中。工作中固然也有挫折和艰辛,但是你身体在工作中产生的这种快乐足以打败这种艰辛,而这种境界最容易让你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与灵感,也就容易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你能够成功。而同样的工作给其他人(假如他们对它不感兴趣,只是为了谋生而选择做这件事,他们身体里就不分泌内啡呔)带来的只是艰辛,他们当然体验不到快乐与忘我的境界,所以也不容易成功。因此,选择一份你喜欢的事业,等于你能够享受到快乐的同时还能挣到钱,并比别人更容易成功,而这些都是由于你身体里分泌的激素物质在起作用。‎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爱情物质,它能产生一种欢欣的感觉。当你头脑中充满着这些爱情物质的时候,也正是你意乱情迷的时候。一旦爱情物质消失,人也就从这样的迷醉状态中恢复过来,或者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失去了爱的感觉。一般来说,这种物质的浓度高峰持续时间不会超过30个月。因此许多人悲观地认为爱情注定不能永恒。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夫妻可以白头偕老呢? 这是因为很庆幸,我们在多巴胺分泌下降时,又开始分泌一种新的激素——内啡呔。夫妻长期相处,血液中内啡呔的水平就会逐渐增加,从而使两人相互依赖,甚至不可分离,也称为感情的进一步深化。这种情况所产生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依赖作用,或者说成瘾。当你的另一半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不舒服。单纯地从化学角度上可以说,这是白头偕老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不好时,到操场上跑几圈,心情就会有所改变。这是偶然的吗? 对于这种现象,美国心理学家马尔曼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人在运动后,焦虑、抑郁的水平显著下降,而愉快程度则会显著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长期参加锻炼的人其快乐程度和不参加或不坚持参加锻炼的人相比,也有明显的数据差异。这是因为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内啡呔,在内啡呔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9期)‎ ‎1.下列关于“快乐”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乐既是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心理反应,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与大脑分泌的内啡呔有密切关系。‎ B.快乐是成功者成功的秘诀,他们选择做事的原则是让自己快乐,因为这样可以焕发出自己的全部热情,且可催生毅力和恒心。‎ C.快乐是多巴胺和内啡呔两种物质都能产生的一种感觉,多巴胺不再分泌时,内啡呔反而会增加,这是白头夫妻能偕老的原因。‎ D.快乐可以凭借身体运动获得,因为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内啡呔。我们心情不好时,可以到操场上跑几圈,心情就会有所改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内啡呔” 是使人们产生快乐的重要物质,这是生理学家研究的结果。当大脑分泌出“内啡呔” 时,也是人们感觉快乐的时候。‎ B.当你喜欢某一项工作的时候,你的内啡肽会高度分泌,在实际工作中,哪怕是困难重重,充满挫折和艰辛,但也会感到快乐。‎ C.悲观者认为爱情注定不能永恒,因为决定爱情的物质多巴胺浓度高峰持续时间不过两年半,而以后人们会逐渐失去爱的感觉。‎ D.体育锻炼会产生短期情绪效应:运动可减少人们的焦虑感,使抑郁心情得到一定释放,而且能显著提高锻炼者心情愉快程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大部分取决于大脑中内啡呔的浓度。内啡呔浓度高,幸福程度就高,内啡呔浓度低,幸福程度就低。‎ B.如果为谋生而选择做事,他的大脑里就不分泌内啡呔,就体验不到快乐与忘我的境界,也发挥不出创造力与灵感,就不易成功。‎ C.大量多巴胺让我们沉浸在爱情的深度甜蜜中,而内啡呔的增加让我们的爱情更为持久,让夫妻依赖感得以强化,感情得以深化。‎ D.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内啡呔,人会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长期锻炼的人其快乐程度比不参加或不坚持锻炼的人快乐程度要高。‎ ‎41.(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射箭,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打仗、狩猎都少不了这一活动,因而古人将“射” 列为“六艺” 之一。《周礼·地官·大司徒》就有“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的语句。操弓射箭,在今人看来充其量也不过是一项专门技能,但古人却不是这样看的。从古籍记载可知,“射” 在古代曾是选拔人才的标准,而这种标准的确定,主要是因为“射” 不光是技艺,还是人的德行的体现。在儒家看来,“射” 与“仁” “礼” 是相关联的。故《礼记·射义》又云:“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认为射法是人的德行所由生,又是人的德行所由见。‎ 高超的射术,原本是勇气与技巧相结合的技艺。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弓箭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兵器。正是在这样崇尚武力的时代,我们的古人有意将弓箭变成礼乐教化的工具,引导社会走向和平,射礼就此诞生。顾名思义,射礼是一种射箭的礼仪,它融合了比赛、礼乐和宴饮等内容,用于选拔、竞技、宴宾、致礼等活动。射礼作为周礼之一,也是古代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讲究谦和、礼让,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 ,重视人的自省,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引导方式,也是华夏先民特有的寓教于射的娱乐方式。‎ 古代的箭靶一般用兽皮制作,以较量射中并射穿为目的的比赛,称为“主皮之射” 。孔子对这种光讲究力量的比赛很不以为然,认为它违背了“古之道” 。《论语·八佾》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意思是比赛时射手能否射中、射穿靶子,主要取决于射手的体能,不值得看重;更应当注重的是射手的德行和修养。因而,儒家巧妙地抓住了射箭与礼乐的结合点,在保留比射的同时,赋予射箭新的灵魂。‎ 射礼按规格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大射,是天子、诸侯举办盛大祭祀活动之前所行的射礼;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燕射,是天子、诸侯待客宴会时的射礼;乡射,是举行乡饮酒礼时所行的射礼,用以竞技、选贤等活动。‎ 以乡射礼为例,它的比赛规则,完整地记录在《仪礼·乡射礼》中。这是一项非常正规而又礼貌的竞技活动,既有长度固定的射程,也有严格的比赛规则。乡射礼的比赛往往非常激烈,但是最后评价一名射手,不仅要看他能否射中靶心,还要看他形体动作是否合适于音乐节奏;此外,还要求礼让为先,即使输了也要保持良好的修养,尊重比赛规则并尊敬对手。在比赛后,负方喝罚酒,并向胜方射手行拱手礼,体现出君子之争的风度。《论语·八佾》中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有,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的记载。其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要争,只有比箭了。开始射箭比赛时,参加竞赛的人先相互作揖,然后登堂比赛,比赛完后再走下堂来喝酒。看来,射箭也是古代士大夫经常开展的一项高雅娱乐活动。‎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3年第1期俞水生《射箭与射礼》,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射礼” 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 射礼融合了比赛、礼乐和宴饮等内容。在儒家看来,“射” 与“仁” “礼” 是相关联的,射法体现人的德行。‎ B. 春秋时期崇尚武力,射礼的诞生使弓箭变成了礼乐教化的工具,引导崇尚武力纷争的混乱的社会走向了和平。‎ C. 射礼是一种射箭的礼仪,也是华夏先民特有的寓教于射的娱乐方式,引导人们谦和、礼让、自省。‎ D. 射礼不仅看重射手是否射中靶子,而且看重射手在此过程中所展示的的德行和修养,赋予了射箭新的灵魂。‎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为“六艺” 之一的“射” 在古代不仅是一种重要生存手段,在打仗、狩猎中地位很重要,而且曾是选拔人才的标准。‎ B. “射”‎ ‎ 不仅是一项专门技能,而且是人德行的体现,古人用既有长度固定的射程又有严格的比赛规则的乡射来选贤。‎ C. 乡射的比赛大都非常激烈,比赛时射手能否射中靶子主要取决于射手的体能,孔子对这种讲究力量的比赛很不以为然。‎ D. 融合了比赛、礼乐和宴饮等内容的射礼按规格分为四种,其中大射、宾射、燕射都与诸侯举办的活动有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射礼用于选拔、竞技、宴宾、致礼等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的引导方式,它引导人们看重比赛过程中展现的良好修养。‎ B. 乡射礼是一项非常正规而又礼貌的竞技活动,比赛往往非常激烈,但儒家看重射手的德行和修养,因此人们评价射手时不看比赛结果。‎ C. 乡射礼要求礼让为先,射手即使输了也要保持良好修养,向胜方行拱手礼并喝下罚酒,以此体现出君子之争的风度。‎ D. 射箭原是古代打仗、狩猎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射礼产生后,它又成为士大夫经常开展的一项高雅娱乐活动。‎ ‎42.(河北省石家庄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至令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琴、棋、书、画“四艺” 中居于首位。‎ ‎“琴” 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更具有了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西汉时期便被文人们公认为“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唐人顾况甚至说“众乐.琴之臣妾也” 。另外,随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左琴右书” “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 等古琴音乐观念在凝固。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琴成为历代文人具备音乐修养及实践技能必修的一种乐器,也成为他们思想学识与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琴体,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 ,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琴的弦位较长,音量不大但余韵悠长,面板、底板浑厚且共鸣箱体积较小,特别是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这样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使共鸣体振动不充分且有传播阻碍,造成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音色特点。而这些特点,恰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中正平和” “温良敦厚” 及“虚静简淡” 的审美情趣相舍。可以说.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 尚“雅” 的审美情趣。‎ 古琴的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大类型。散音,指左手不按弦,以右手弹弦所发出的空弦音,其特点是浑厚宏亮,共鸣性强,余音悠长。按音,指右手弹弦,左手指顺弦依微位按弦所发出的声音。按音没有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相时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也主要是由按音来表现的。泛音,为右手弹弦,左指对准徵位轻点琴弦.得音清亮空灵。泛音清脆、晶莹、纯净、明亮,有金属声,富于弹性,与散音的厚重深沉、按音的沉着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古琴还分为低音区、中音区与高音区三个不同的发音部位.低音区低沉浑厚、古朴苍老.余音绵长不绝;高音区则清亮圆润.富有穿透力而又具醇厚之韵。中音区取音“中和” 。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使古琴的散音、按音、泛音及高、中、低音区调和在同一首曲中,使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这恰与中国文人崇“和” 的观念相契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经流传了三千余年,它具有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B.琴体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制成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狭长的“共鸣箱” ;它以琴弦为振动源.通过弹拨与共鸣体共振而发音。‎ C.古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特点,这与其共鸣箱体积较小、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等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相关。‎ D.古琴的发音部位分低冲、高三个音区。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弹奏时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它们就调合于一曲,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特殊的斫制工艺,使琴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是古琴具有神奇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B.弹奏者右手弹弦.左手指或顺弦依徽位按弦,或对准徼位轻点琴弦,就能弹出时而厚重深沉,时而沉着多变,时而清亮空灵的音调。‎ C.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主要由按音来表现,虽然它不如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并且与泛音相比也沉着多变。‎ D.古琴音色的三大类型,特点各不相同;古琴的三个发音部位,乐音各不相同。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了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B.琴被列为“四艺” 之首,西汉文人公认“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顾况说“众,琴之臣妾也” 。由此可见文人们对古琴的推崇与偏爱。‎ C.古琴用来禁止淫邪、矫正人心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左琴右书” “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 等古琴音乐观念。‎ D.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尚“雅” 的审美情趣.是因为它所造成的音色特点,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审美情趣相合。‎ ‎43.(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 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崇” 字从“山” 从“宗” ,说明“崇拜” 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牡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 要早二百多年。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 相重,又与“久久” 谐音,故认为是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稍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当时的重阳节俗:“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 北朝杜台卿的《玉烛宝典》进而解释说:“其时黍秫并收,因以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这些记载都说明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非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农历九月,夏季作物已经成熟,晚秋作物也丰收在望。黍秫收割后,各家各户满怀丰收的喜悦,品尝以黍米或秫米做成的新米饭,娱神又娱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成群结队到都外铺草为席,设宴饮酒,欢乐相庆,答谢山川大地赋予的恩惠,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使人们丰表足食,得以长寿。‎ 古人说:“重九须登高,不高无节气。” 自各地开山建刹以来,重阳登高便由人类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并最终演变为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 ‎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面有关“重阳节” 的表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重阳登高源自原始先民的山岳山神崇拜,他们在领略群山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滋生了“万物皆有灵” 的神秘自然观念,并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B.古人认为,“九” 是最大的阳数,而“九九” 相重,又与“久久” 谐音,因而“重阳节” 被认为是一个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C.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重阳佳节登高祭祀,汉朝时南越王赵佗、汉闽越王无诸等也曾在这一天率群臣登山饮宴游乐。‎ D.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不是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这从南北翱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和《玉烛宝典》等著作的有关记述和解说中可以得到证明。‎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说《齐谐》是一部连作者自己都未将其视作史实的志怪书,言外之意是《续齐谐记》中关于桓景登山辟邪一事的记载也不宜作为可信的史实来对待。‎ B.山林物产丰饶,能为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的原始先民提供最直接的生存资料,这是他们崇拜山岳山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C.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能够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诚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D.史料记载的重九登高活动可以追溯到比所谓桓景登高避祸早二百多年的汉初,但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重阳登高习俗的明确记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而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却均无桓景其人的记载,可见费长房指点桓景登高避祸的说法并不可信。‎ B.秦统一至汉朝历代帝王对山川祭祀的重视和各地开山建刹的助推,使重阳登高由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 C.重阳节的习俗兼有“娱神” “娱人” 两种功能,前者在于感谢自然的恩泽,祈求神灵的保佑;后者则在于亲朋相会宴饮,共享丰收喜悦。‎ D.“重九须登高” ,如今,重阳登高已演变为一种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这与古人登高祈福的风俗颇有不同,说明随着时代变迁,节日的风俗也会随之变化。‎ ‎44.(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共6分)‎ 古代的“城管”‎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户。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 ;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 ,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 ,或称“卒” ,还有称“市吏” 、“监市” ,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 ‎ ,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 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 ,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 外多占一块(偏铺) 。在李显(唐中宗) 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 :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 ,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 ,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 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 ‎《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 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 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 。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 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 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 行动,“惩治侵街者” 。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 ,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 。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 ‎10、下列有关古代“城管” 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 B、虽然古代没有“城管” 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 C、古代城管常由士兵充当,明清时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 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 ,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就完全来源于此。‎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人口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所以尚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 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 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屡禁不绝,更为突出。‎ D、为防止“侵街” ,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 。‎ ‎12、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会被“杖七十”‎ 。‎ B、宋代法律规定,只要有人破坏公共卫生,除当事人受罚外,“城管队长” 即主司也要挨打。‎ C、唐景龙年间,朝廷以敕令的形式,发布“城管通知” ,禁止建造偏铺侵街。‎ D、明代规定,凡是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随地大小便者,都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45.(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①在历史上,城与市是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事物。这两个事物既曾结合在一起,融为一物( 城市);也曾互相独立,或为无市之城,或为无城之市。“城” 与“市” 是反映不同事物的两个概念。‎ ‎②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与形态,是社会关系演变过程与形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其中的交换关系演变的集中表现。在氏族社会的早期和中期,既无城,更无市。到了后期,在距今7000年前后,修城之初,城墙内没有商品交换活动,没有市场。当社会组织由氏族变为家族,开始有了产品交换、商品交易和相关场所——市。此事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当国王在市的四周修筑墙垣,将商业和商人的活动限定在这个称之为“市” 的小区域内活动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的产生。奴隶主生产方式促使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庄主经济使早已存在的、无城的乡村市场兴盛。地主制与商品经济相伴而行,城里的市场活动跨过市垣,扩散到全城,市垣被市场淹没了,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市垣和被它围起的那种“市” 成了历史遗迹。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突破这个被称为“市” 的围墙,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在空间上城与市同大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即商品经济阶段。随着企业制与雇佣制的兴起,城里市场活动的范围又跨越城墙,扩散到全社会,那种原初的“城” 也成了历史遗迹。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地区扩大到城墙之外,在空间上市比城大,甚至可以有市无城时,这标志市场交换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大体说来,无城无市和有城无市是原始自然经济的标志;城中有特定的“市” (区)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城区即市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③城与市的兴起,以及城与市关系的变化,是交换方式发展的结果。随着交换的发展,城中之市从无到有,市在城中作用从小到大,其地位从低到高,所占的空间,先是在一个被市垣围起来的范围之内,继则跳出市垣跑遍全城,又跳过城墙跑到城外,把城包围起来。市从蜷缩在城的边缘到位于城的中心,由城的附属物变成城的主体。在城与市关系的演变过程中,厚厚的市垣没能挡住市场自我扩散的力量,高高的城墙也没能挡住市场自我扩散的力量。市的自我扩散力量是人建筑的坚固市垣和高矗城墙挡不住的,也是人制定的政策和制度挡不住的。市场依靠自身的力量开辟前进的道路,直至成为调配资源的基础。如果把历史比喻像一条长河,那么市场就是河中之水,它自然地流淌着,冲垮一切障碍,水到渠成。中国的市场经济,既不是从外国学来的,也不是某个人设计出来的,它是几千年来市场力量自我发展的结果。中国的市场经济植根于中国历史之中。‎ ‎(选自赵德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有删节)‎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市” 所起作用逐渐扩大,最终在整个“城” 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B.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市” 所处地位逐渐升高,最终在整个“城” 的发展中居于支配的地位。‎ C.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市” 所占空间逐渐拓展,最终超越整个“城” 的范围而扩散到全社会。‎ D.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市” 所具力量逐渐增强,最终超越整个“城” 的实力而对其产生威胁。‎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①段紧紧围绕“城” 与“市” 的概念,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城” 与“市” 产生时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并简要说明了二者之间既分且合的独特联系。‎ B.第②段首先明确“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是社会关系中交换关系演变的集中表现,之后依次剖析了城与市关系在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情况,以论证观点。‎ C.第③段着重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动力和规律,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和外来文化及政策因素无关,而是根植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之中。‎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形态及规律,后一部分着重阐述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全文意在明确城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历史上,“城” 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后期,而“市” 作为产品交换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出现在距今5 000年前后。‎ B.奴隶主生产方式和庄主经济都得益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他们都曾经以各自的方式塑造过“城” 与“市” 的形态。‎ C.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突破“市” 的固有范围,市在空间上与城同大时,城市合一,表明市场交换关系进入商品经济阶段。‎ D.从有城无市到有市无城,可以看出,“城” 与“市” 关系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市场依靠自身力量不断开拓前行的历史。‎ ‎46.(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质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今天我们该如何学雷锋 郑连根 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以来,雷锋的形象从最初的十全十美,逐渐还原为有血有肉、可信可爱,可谓走下了“神坛” 。相应的,我觉得学雷锋的方式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力避过去学雷锋活动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端。‎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这种精神是好的,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可是,毋庸讳言,我们过去学雷锋也一度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造成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 的尴尬现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去那种“运动式” 的学雷锋方式值得商榷,而学雷锋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的问题也让不少人“很受伤” 。‎ 学雷锋是提倡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这说到底是道德领域的事,属于“道统” 的范畴。道德是一种诉诸人们心灵的软约束,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天然地不适合用强硬乃至强悍的方式去推行。若以强制的手段对人们推行道德教化,势必会催生形式主义,同时还会让人走向道德的反面:伪善。在还没有真正升起善心但又不得不做出种种善行之时,人们最本能的选择就是以伪善之举应付了事。‎ 学雷锋活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起的,免不了会有当时的历史烙印和时代局限,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是,我们今天再提倡学雷锋,理应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学雷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也要有好的思路,好的方式和方法。‎ 就现实情况而论,我认为学雷锋活动宜从两个方向用力。其一,中国人惯于“以吏为师” ,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雷锋精神才能落到实处。从‎2012年2月6日到‎2月17日,《人民日报》以“本报评论员” 的名义陆续发表了六篇“换届之际话官德” 的文章,这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讨论了官德的重要性,提醒各级官员要“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 ,“在是非抉择中筑牢政德的基石” 。我觉得各级领导干部若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便是把学雷锋落到了实处。‎ 另外,提倡领导带头学雷锋还不要放松了监督机制的建设。道德软约束和制度硬约束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而且二者常常是相得益彰的。古今中外的诸多事实都证明,只有权力作恶的空间被硬约束极大压缩之后,官员的道德操守才会有基本保障,而普通民众的道德水平也会水涨船高。‎ 其二,改变过去那种生硬的“运动式” 学雷锋的模式,代之以民间广泛参与的志愿者模式。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的民间慈善力量和志愿者组织已成为一股健康清新的社会力量,他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在许多领域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喝彩。可以说,他们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们也一定会为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编自《济南日报》‎2012年3月5日)‎ ‎10.下列对文章“学雷锋”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雷锋五十年,雷锋的形象越来越模糊了,从最初的十全十美,逐渐还原为有血有肉,可谓走下了“神坛” 。‎ B.学雷锋过程中出现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 ,有人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欲所惑等方面的问题,让不少人“很受伤” 。‎ C.学雷锋要联系实际,关注中国人惯于“以吏为师” 的现实情况,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雷锋精神才能落到实处。‎ D.学雷锋要改变过去那种生硬的“运动式” ,代之以民间广泛参与的志愿者模式,他们是雷锋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11.结合文本,就“雷锋三月来四月走” 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3分)‎ ‎1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分)‎ ‎47.(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文艺作品不能简单“娱乐化”‎ 杜学文 ‎①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现在这类表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专家们如果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不讲上几个什么“化” ,似乎就没有水平,跟不上时代。我不是说这样就不对,而是说,要什么什么化,也得具体研究一下内容,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化” 。比如娱乐,就应该慎提“化” 。‎ ‎②其实,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一种是因为我们的文艺作品往往有主题先行的弊病。很多人总是说,我们搞一个什么样题材的作品,这往往就是一个事先设定的概念,就可能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结果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如果文艺作品不感人,缺乏吸引力,失败也是常理之中的。所以,有的人就强调,文艺创作应该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娱乐化,我以为还有一些规律性的意义。因为其出发点是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过还有人是从经营的角度讲的。认为文艺作品也是一种商品,要进入市场,如果没有娱乐元素,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市场效应。所以,他们说,要娱乐化。强调文艺作品要有娱乐元素,我觉得不能算错。艺术本来就有娱乐的意义,说要有娱乐性,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接受。比如接受美学就是专门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的。这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但是,如果娱乐要实现“化” ,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了。‎ ‎③所谓“化” ,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多义的词。不过什么什么化,是使什么成为、变成什么的意思。比如,现代化,就是说要使什么成为具有现代特性的东西。相应地,娱乐化,也就是要把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化,具有一种全面性、普泛性的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娱乐就不能化。‎ ‎④首先,从艺术的本质来看,艺术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形象表达。虽然由于其生动性、形象化,使艺术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但娱乐并不是最核心的品格。如果片面强调娱乐化,就会消解人类情感,使之浅薄、浮躁,而丧失神圣和庄严。其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悲剧当然就难以娱乐化,即使是喜剧,也有其深刻的批判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再次,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并不是娱乐元素多,其传播面就越广。相反,很可能是其艺术品格高,其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久。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一些具有很好的娱乐特性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的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就文艺作品而言,不能简单地强调娱乐化。‎ ‎⑤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强调作品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对艺术作品不能简单强调经济回报,在考核时不能只看作品的收视率、票房等经济效益,更要看其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再提娱乐的“化” ,许多艺术领域的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选自《文艺报》‎2013年9月4日,有删改)‎ ‎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专家们喜欢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讲上几个“化” ,这是跟上时代、体现专业水平的表现,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B.文艺作品如果存在主题先行的弊病,就可能会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这样就会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 C.艺术不可否认有娱乐的意义,从接受美学角度认真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的娱乐性。‎ D.文艺作品应该具有一种全面性和普泛性的娱乐意义,但一味强调文艺创作应该具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就会忽略艺术的核心品格。‎ E.进入市场的文艺作品要强调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重视展现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3.关于艺术作品的娱乐化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尽管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文艺作品的娱乐化需要慎重。‎ B.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 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C.喜剧虽然和悲剧艺术类型不同,审美追求也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批判性,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 D.娱乐元素多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要传播得更广更久,不能只靠娱乐化。‎ ‎14.“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 ,其中“所指的” 是什么?(4分)‎ ‎15.以戏说历史为主要题材的“戏说剧” 风靡荧屏,为了“以古娱今” ,创作者随意更改历史,在古代事件中滥加现代元素,内容荒诞,让观众看后哭笑不得。请结合文意,以“戏说剧” 为例,分析文艺作品为什么不能简单“娱乐化” 。(4分)‎ ‎48.(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食物是危险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 ,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引燃。‎ 播出效果这么火,《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表示“挺不适应” ,“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 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 ,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 的狂欢。‎ ‎“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陈晓卿说。‎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拍摄。一年多时间,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 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 陈晓卿说。‎ 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 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和“妈妈做的饭” 。‎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片子其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 资深媒体人陈女士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一位网友说,“看《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当下新闻,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 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用怀疑的眼光去一遍遍审视身边的食物,当公众将“吃什么” 的筛选重心转移为“不能吃什么” ,当“吃货” 们越来越发觉已经山穷水尽没得可吃的时候,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信任正在消失,几千年饮食文化也面临颠覆或消亡。一想到食品安全,一想到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舌尖上就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了。好在,有《舌尖上的中国》,它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 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正在举办的第65届戛纳电影节,其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 ‎(载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05月22日09版,有删节)‎ ‎19. 根据文本,概括《舌尖上的中国》给国人带来的影响。(4分)‎ ‎20. 文章行文过程中多处引用导演陈晓卿的话,还引用了网友、资深媒体人和文化学者等人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21.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49.(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不能彼此全同,亦不能全异。全同全异不能有节奏,节奏生于同异相随相续,相错综,相呼应。寒暑昼夜的来往,新陈的代谢,雌雄的匹偶,风波的起伏,山川的交错,数量的乘除消长,以至于玄理方面反正的对称,历史方面兴亡隆替的循环,都有一个节奏的道理在里面。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造型艺术则为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在诗、乐、舞诸时间艺术则为高低、长短、疾徐相呼应。‎ 在生灵方面,节奏是一种自然需要。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如呼吸、循环等等都是一起一伏的川流不息,自成节奏。这种生理的节奏又引起心理的节奏,就是精力的盈亏与注意力的张弛,吸气时营养骤增,脉搏跳动时筋肉紧张,精力与注意力亦随之提起;呼气时营养暂息,脉搏停伏时筋肉弛懈,精力与注意亦随之下降。我们知觉外物时需要精力与注意力的饱满凝聚,所以常不知不觉地希求自然界的节奏和内心的节奏相应和。有时自然界本无节奏的现象也可以借内心的节奏而生节奏。比如钟表机轮所作的声响本是单调一律,没有高低起伏,我们听起来却感觉它轻重长短相间。这是很自然的。呼吸、循环有起伏,精力有张弛,注意力有紧松,同一声音在注意力紧张时便显得重,在注意力松懈时便显得轻,所以单调一律的声音继续响下去,可以使听者听到有规律的节奏。‎ 这个简单的事实可以揭示节奏的一个重要分别,节奏有“主观的” 与“客观的” 两种。我们所听到的钟表的节奏完全是主观的,没有客观的基础。有时自然现象本有它的客观的节奏,我们所听到的节奏不必与它完全相符合,这正犹如同一炮声在与枪同听时和与雷声同听时所生的印象有高低之别一样。‎ 主观节奏的存在证明外物的节奏可以因内在的节奏改变。但是内在的节奏因外物的节奏而改变也是常事。诗与音乐的感动性就是从这种改变的可能起来的。有机体本来就最立于善于适应环境,而模仿又是动物的一种很原始的本能。看见旁人发笑,自己也随之发笑,看见旁人踢球,自己的腿脚也随之跃跃欲动;看见山时我们不知不觉地挺胸昂首;看见杨柳轻盈摇荡时,我们也不知不觉轻松舒畅起来。这都是极普遍的经验。外物的节奏也同样逼迫着我们的筋肉去适应它,模仿它。单就声音的节奏来说,它是长短、高低、轻重、疾徐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时时变化,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身心活动也随之变化。因此,听者心中自发生一种节奏和声音的节奏相平行。听一首高而急促的调子,心力与筋肉亦随之作一种高急促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柔缓的调子,心力与筋肉也随之作一种低而柔缓的活动。诗与音乐的节奏常有一种“模型” ,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所以我们说它有规律。这“模型” 印到心里就成了一种心理的模型,我们不知不觉地准备着照这个模型去适应,去花费心力,去调节注意力的张弛与肌肉的伸缩。这种准备在心理上的术语是“预期” 。‎ 有规律的节奏都必能在生理、心理中印为模型,都必能产生预期。预期的中不中就是节奏的快感与不快感的来源。如读一首平仄相间的诗,读到平声时我们不知不觉地预期仄声的复返,读到仄声时不知不觉地预期平声的复返。预期不断地产生,不断地证实,所以发生恰如所料的快慰。‎ 从上面的分析看,外物的客观的节奏和身心的内在节奏交相影响,结果在心中产生的印象才是主观的节奏,诗与乐的节奏就是这种主观的节奏,它是心物交感的结果,不是一种物理的事实。‎ ‎(节选自朱光潜《诗与乐. 节奏》)‎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 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A. 由于精力的张弛,注意力的紧松,连续的声音即使单调一律也能让人听到有规律的节奏。‎ B. 自然界本来没有节奏的现象都可以借内心的节奏而生节奏。‎ C. 诗与音乐的感动性的存在证明外物的节奏可以因内在的节奏而改变。‎ D. 看见旁人发笑自己也随之发笑,是因为外物的节奏逼着我们的筋肉及相关器官去适应它,模仿它。‎ E. 我们感知到的有规律的节奏都一定能让人不知不觉地准备着去适应,去花费心力,去调节注意力的张弛与筋肉的伸缩。‎ ‎13. 下列关于“节奏” 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节奏是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的同异相承续、相错综、相呼应等都是节奏的表现。‎ B.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它表现为艺术作品浓淡、疏密、阴阳或高低、长短、疾徐等的相配称或相呼应。‎ C. 节奏是生灵的一种自然需要。人体各种器官机能的起伏交替不息、精力的盈亏与注意力的张弛等都是节奏的表现。‎ D. 节奏有主观节奏和客观节奏之别,主观节奏的存在必须以客观节奏为基础。‎ ‎14. 诗与音乐的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点简要概括。(4分)‎ ‎15.‎ ‎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当我们欣赏优美的音乐时,往往能从感受到内心的愉悦,获得快感,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乃至手舞足蹈。试运用本文的观点的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4分)‎ ‎50.(绵阳市高中2011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虫洞理论 ‎   上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宇宙中可能存在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这个隧道就是后来物理学家所说的虫洞。爱因斯坦认为通过这个隧道即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如果虫洞的出口恰好停在过去,就可以通过它逆着时间旅行。当然,进行这种时间旅行时你只能旁观,因为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就是一个个已经穿好的珠子,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其顺序。但截至2013年,还尚未有实验证实虫洞真正存在。‎ ‎   早在19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 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虫洞可以使用,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同时,即使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也很少会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因此虫洞不太可能用于宇宙航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 来中和,起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 ,“反物质” 拥有“负质量” ,可吸去周围所有能量。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 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负质量” 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只要用“反物质” 去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并强化“虫洞” 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让太空飞船穿过。‎ 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也在致力于构造人工虫洞的研究。科学家桑恩等人从理论上提出了构造虫洞的概念。他们相信,先进文明所创造的人工虫洞,可以用奇异物质的“支柱” 来保持虫洞的畅通。奇异物质具有超过它能量密度的极大的负压,其引力具有排斥性,从而使得它周围的空间被扭曲得十分奇怪,这正好改变了空间扭曲的“符号” 。桑恩的虫洞,可称为奇异物质虫洞。‎ 科学家麦可思提出了“磁虫洞” 理论。他说,极强烈的磁场能弯曲时空而形成虫洞。根据相对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包括磁场) ,皆能弯曲空间。远在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莱特,就在爱氏方程中找到了磁引力。莱特的理论表明,在一个由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中,螺线管内形成了一个引力场,但要获得这种人工引力场,需要十分巨大的磁场。麦可思说,在实验室内,用2.5T(特斯拉) 的磁场即可构造出一个“磁虫洞” ,但洞的半径极大,约为150光年,若要将此“虫洞” 的半径压缩到实验室的尺度,则所施加的磁场需大到10亿T,这显然超出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最大人工磁场约10T) 。但麦可思认为,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这种“磁虫洞” ,因为中子星表面的磁场达10亿T,在那里,“磁虫洞” 将自发地产生。‎ 不论“奇异物质虫洞” 或“磁虫洞” ,只要它们存在于天空之中,就能从地球上测得它们的特征性信号,我们将看到一个两边特别明亮中间较暗的R光学像。‎ ‎5.   下列对“虫洞理论” 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理论上,利用它我们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回到过去或穿越未来。‎ B.   虽然虫洞的能量场可以毁灭所有进入虫洞的东西,但利用“反物质” 来中和以后,太空飞船就有从虫洞中穿过的可能。‎ C.   “虫洞的引力” 和“虫洞的超强力场” ,拥有负质量的“反物质” 和具有极大负压的“奇异物质” 是含义各自相同的两组概念。‎ D.   尽管以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还不能建造一个适合实验室尺度的“磁虫洞” ,但麦可思却相信太空中或许存在着这种“磁虫洞” 。‎ ‎6.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桑恩和麦可思建造的虫洞,分别利用了奇异物质的负压和人工磁场的引力来稳定虫洞的能量场,其中的科学原理是相似的。‎ B.   “反物质” 是相对于“正物质” 而言的,它拥有“负质量” ,可以在虫洞中吸收能量,并使自身的结构稳定,从而扩大虫洞。‎ C.   麦可思首先提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皆能够弯曲空间,极强烈的磁场也能弯曲时空而形成虫洞,他据此提出了磁虫洞理论。 ‎ D.只要桑恩的奇异物质虫洞和麦可思的磁虫洞存在于天空中,我们就能从地球上看到它们两边特别明亮中间较暗的R光学像。‎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则像一个个被穿好的珠子,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整顺序,故即使能由虫洞回到过去,也不可能“重新来过” 。‎ B.   既然“负质量” 已经被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成功地证明了能够存在于现实世界,那么,利用“反物质” 来建造虫洞就不是不可能了。‎ C.   目前尚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虫洞的真实存在,所以,现阶段科学家对虫洞的所有研究都只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猜测,前景不容乐观。‎ D.   蛀虫在苹果表面的两个点之间蛀出了一个“虫洞” ,如果在这两个点之间走直线,从三维的物理空间来看,这条直线就类似于虫洞。‎ ‎51.(天津七校联考高三语文学科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梅兰芳》是不是“梅兰芳” ?‎ 翁思再 经过舆论的千呼万唤,电影《梅兰芳》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已经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借此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该片热议热映带来的最大附加值。‎ 在时尚的包装下,向观众展现京剧中最美好最本质的唱腔艺术,这是电影《梅兰芳》的文化价值之一。影片里有几段“戏中戏”‎ ‎ ,是剧情演绎的需要,同时又具备声腔艺术的价值。其中最成功的是梅葆玖的幕后配唱配音,包括《樊江关》、《黛玉葬花》以及昆腔《游园惊梦》、时装戏《一缕麻》等,无论在梅派风格的把握、韵味的呈现,还是在声乐上的表达方面,它们都达到很高的境界。不过除了唱腔外,“戏中戏” 在表演方面就显得生硬了。除了扮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外,黎明、章子怡和王学圻,由于不是戏曲出身,学京剧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他们的手眼身法步基本“不是里头的事儿” 。‎ 电影《梅兰芳》对众所周知的一些大事的处理,应该说是基本符合人物和历史的真实,诸如梅兰芳蓄须明志富有民族气节爱国情怀,坚持艺术革新创立梅派,国际巡演提高中国文化的地位,威武不屈为“戏子” 赢得尊严。《梅兰芳》对于这些人物基本面的正确表现,使得我们相信:这是梅兰芳。然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我又觉得“这不是梅兰芳” 。影片的第一段描述青年梅兰芳同老辈名角“十三燕” 斗法。“十三燕” 这个名字,看其影片中的事迹,原型应该是谭鑫培。既然作者把谭鑫培的名字改成“十三燕” 了,那么完全可以虚构,这些我不反对。我反对的是把梅兰芳和他的艺术对立面,处理成创新和守旧的截然对立和两极分化。梅兰芳绝对的新,对方绝对的旧,而且是新的绝对战胜旧的。‎ 其实,梅兰芳在艺术上的新旧观不是将两者对立,而是创新中有继承,继承时求创新。‎ 关于人物塑造,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黎明的表演。梅兰芳的那一份木讷,那一份“蔫儿” 劲,反应迟钝却又诚恳而有主见,这些他都拿捏得很好。好的男旦演员,应该是“台上不像男,台下不像女” ,黎明演得一身正气,他使观众相信,梅兰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当然如果他在眉宇和举手投足之间,再出一点京剧艺人生活中的神采或者说是惯性动作,那么人物形象就会更加传神。     (节选自 《文汇报》‎2008年12月6日)‎ ‎6、下列关于电影《梅兰芳》的文化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起了人们对已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的广泛关注,起到了保护和弘扬国粹的作用。‎ B.借助时尚元素的包装,向广大观众展现了京剧艺术中最美好、最本质的唱腔艺术。‎ C.在处理一些众所周知的大事时,不仅充分尊重历史事实,还完全符合人物的真实。‎ D.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主要演员一身正气的表演,准确捕捉住了梅兰芳的风范。‎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梅兰芳》里的“戏中戏” 虽然在声乐表达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在表演方面却显得比较生硬。‎ B.作者觉得从人物基本面上看演的“是梅兰芳” ,但从对人物关系的处理上看又“不是梅兰芳” 。‎ C梅兰芳在艺术上的新旧观不是绝对化的,而是体现了辩证的思想,即创新中有继承,继承时求创新。‎ D梅兰芳的性格是复杂的,既木讷、迟钝,又诚恳有主见,但黎明竟能拿捏得很好,很出乎作者意料。‎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物“十三燕”‎ ‎ 的设计告诉我们,编导完全可以设计主人公在事实中并未做的行为和动作。‎ B.梅兰芳蓄须明志,威武不屈,从而树立了京剧男旦演员“台上不像男,台下不像女” 的典范。‎ C.“艺术真实” 的内涵是对“大事” 的处理必须尊重事实,但对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可以想象。‎ D.由于不是戏曲出身,黎明的手眼身法步基本属于外行,所以无法使人物形象达到传神的境界。‎ ‎52.(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卢新宁 ‎①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②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 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 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而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③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 ,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 ,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只会说“我看你可怜” “老子跟你拼了” “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 写成“劣祖劣宗” 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扪心灵的母语?‎ ‎④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 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⑤“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 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 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⑥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⑦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为汉语心忧原因的一项是 A.在校生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B.拒绝汉语的优雅,只会粗言俗语,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C.生活用语乏味,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日趋式微,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 D.有不少人认为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结果“语言破碎处,万物不存在” 。‎ ‎6.下列说法涉及汉语的特点,不属于作者看法的一项是 A.汉语让我们牢记自己身份,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标记。‎ B.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C.汉语在中国式生存中血脉相延,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 D.汉语隽永有致,古老而优雅。故深受欢迎,“热” 追全球,可见汉语的魅力。‎ ‎7.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代表了国人汉语书写的最高水平,他们是我们母语文化的集大成者。‎ B.汉语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有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也会引领中国走向未来,汉语最终也会世界通用。‎ C.汉语故乡的后代即使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不可能走向世界,又岂能尽展欢颜。‎ D.尤其是高学历的人,要在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容和感受中国精神的宏大深远方面用力,提高母语修养,担负起母语的责任。‎ ‎53.(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隐秀” 是南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里提出来的,是他对意象这一美学范畴所做的又一个特质规定。秀,是指审美意象之鲜明生动、直接感人的性质。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容出于文词概念、逻辑判断之外;二是指审美意象的蕴意不是直接的、单纯的、有限的、确定的,而是宽泛的、复杂的、丰富的和不确定的,具有多义性。刘勰之后,隐秀说作为审美意象的一个规定性确立下来。‎ 隐秀是对审美意象的内在规定,因而也是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秀的规定,使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直接感人,情节曲折而不失明畅,人物质朴而不失光彩,令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隐的规定,使作品中的境界千回百转、柳暗花明,主题深刻而不和盘托出,内容丰富而不一览无余,令人产生不厌百读的深厚韵味。具有隐秀规定的优秀作品,不仅是特定社会生活内容的真实反映,又具有超越时空的哲理、心理内涵的普遍性。人们在认读之时,似可直接触摸到创作者萌发动机时的心灵律动,又似可感知作者寄寓于意象之中的暧昧之情和宽泛之义。因此,这样的作品就具有意义的广延性和理解的弹性等特征,亦正因为此,它才经得起人们的咀嚼、回味,使人感到余味无穷,才能吸引人们去追索、探寻,进而生发探幽揽胜的惊快之感。中国古典名剧《琵琶记》、《西厢记》所以能够经世流传,即是因为它们的审美意象具有深远厚重的内涵,有隐约淡远之气而耐人寻味,有引人遐想的空灵而追人迷醉。它似乎混沌朦胧,却又具有无限的暗示性和丰富的启示力,使读者获得联想生发的广阔天地。‎ 在我们的现代戏创作中,审美意象隐秀的规定对许多人来说,显得比较生疏。也许是由于美学知识的忽略,也许是由于艺术功力的不足,也许是由于政治功利的短视,也许是由于传统创作思维定势使然,总之,在建国以来的现代戏作品中,我们还很难找出几部在隐秀观上可以称道的佳品来。许多作品是昙花一现,不说是图解政治,亦只是无有时代超越感的时事剧。它们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摹写和简单表现上,缺乏新意、过于浅露,很难成为传世之作。‎ 近年来的戏剧创作,由于当代审美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超越浅层的社会政治道德是非的判断,走向对历史长河的动态观照和对人类内心宇宙骚动的精微探讨。作家一旦实现了这种对生活的超越,就会透过生活表象而有所发现,原来那意蕴深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就在自家灵府之内,“悟性即在你的脚下” 。人们亦同时发现,那些能够超越时间磨蚀而永葆其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原来与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多义性竟有如此的生命系联!隐秀,作为审美意象的—个重要规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剧作家们自觉遵从的美学追求。‎ ‎7. 下列对于隐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隐秀” 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是对意象这一美学范畴的内在规定,同时也是刘勰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 B. 隐既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容超出文词概念, 又指其蕴意具有多义性。秀是指审美意象鲜明生动、直接感人。‎ C. 隐秀的规定不仅使作品中的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令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而且使作品富有深厚的韵味。‎ D. 自刘勰提出隐秀说后,隐秀说作为审美意象的一个重要规定被确立下来,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剧作家自觉遵从的美学追求。‎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具有隐秀的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还具有超越时空的哲理、心理内涵的普遍性,读之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B. 建国以来的现代戏或忽略了美学知识,或艺术功力不足,或政治功利短视,或传统创作思维定势,几乎未产生可称道的佳品。‎ C. 阅读具有隐秀的佳作,似可直接触摸作者的内心,又似可感知作者寓于意象中的情义,故此类作品具有意义的广延性和理解的弹性。‎ D. 审美意识的觉醒使近年来的戏剧创作,不仅有浅层的社会政治道德是非判断,还有对历史长河的动态观照及对人类内心的精微探讨。‎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超越生活,才能透过生活的表象而有所发现,意蕴深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就存在于作者自己的心中。‎ B. 《琵琵记》等作品的审美意象具有深厚的内涵、无限的暗示性和丰富的启示力,使读者能产生广泛的联想,故能经世流传。‎ C. 秀的规定,使作品形象生动感人、情节曲折、人物质朴,具有秀的作品经得起人们的咀嚼、回味,使人感到余味无穷。审美意象隐秀的规定对许多人来说,显得比较生疏。‎ D. 注重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多义性,才能使作品永葆艺术生命力;对生活直接摹写和简单表现、缺乏新意的作品,只能会昙花一现。‎ ‎54.(陕西省渭南市2014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 刘长乐 有人说,世界的动荡不安源于“文明的冲突” ,而且这种冲突将越来越深刻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怎样通过对话消弭人类的隔阂? 这时,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一一包容进入了人们的视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向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时,社会形态也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开放、开明。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开放应是中国文化必然呈现的一种状态。从唐僧西天取经到郑和下西洋,从接受佛教到接纳遣唐使,传统中国曾有着对外开放包容的恢弘气度,而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一百多年来中国学生大规模的出国留学潮和最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更显示了中国知识阶层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的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寻求真理与复兴的不懈努力,显示了中国学习世界,融合世界的强烈愿望。‎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 ,《周易》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儒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 ‎ 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他在理《五经》时,并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孔子被后世誉为“集大成,,者,其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中国古研“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从仁出发,亦可肯定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圆满和谴。“和而不同” 的模式对各种不同文化有相当宽厚的容忍性。中国文化在观念和价值上对21世纪人类所能提供的有意义的东西,也许就是“以仁为体,以和为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开明的中国更加渴望与世界对话,中国在传统文化精粹中找到了包容的智慧,希望参与到世界文明的对话中,希望在文明的对话中找到和谐,找到中国未来文明发展的坐标.,世界应该感觉到了中国人对于文明对话的自信和迫切。‎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多元化走势,最终将使东西方文化彼此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社会进步的路径,也将是殊途同归,长安罗马,大道相通。用平等铺路,无差别尊重。与人为善,尊重个性,交换立场,平等众生——那就是求同存异的过程,那就是多赢共和的结局,也就是包容智慧的体现。(有删改)‎ ‎1.下列对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容是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它能为解决“文明的冲突” 、消弭人类的隔阂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B.郑和下西洋、接纳遣唐使、洋务运动以及百年来大规模的留学潮,都显示出中国学习世界、融合世界的包容心态。‎ C、中国儒家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注重对其他各派思想的吸收融合,但这种多元开放并不意味着儒学就具有包容性。‎ D.“和而不同” 在强调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的同时,也突出了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是一种富有中国智慧的古老理念。‎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具有必然性,是中国愿意融合世界、包容世界的反映。‎ B.因为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哺育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C.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多元开放,这使中国文化得以绵延不绝,并进而形成了其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点。‎ D.开放的中国之所以渴望与世界对话,并拥有相当的自信心,是因为它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包容的智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文化理念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且使其歉收并蓄,绵延不绝。‎ B.孔子在整理《诗经》时,并没有删掉其中的齐诗,是因为他对儒学以外的文化传统采取了积极的继承和吸收的态度。‎ C.中国古人倡导“仁的观念,亦是对“和” 的肯定,体现了一种包容精神,它对人类在‎2l世纪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D.东西方文化最终的相互融合,有赖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多元化走势,也依靠平等、尊重求同存异等包容的智慧。‎ ‎55.(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鲁  迅 ‎①前两三年的书报上,关于文艺的大抵只有几篇创作(姑且这样说)和翻译,于是读者颇有批评家出现的要求,现在批评家已经出现了,而且日见其多了。‎ ‎②以文艺如此幼稚的时候,而批评家还要发掘美点,想扇起文艺的火焰来,那好意实在很可感。即不然,或则叹息现代作品的浅薄,那是望著作家更其深,或则叹息现代作品之没有血泪,那是怕著作界复归于轻佻。虽然似乎微辞过多,其实却是对于文艺的热烈的好意,那也实在是很可感谢的。‎ ‎③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 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或则仗着中国固有的什么天经地义之类的,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试将粗浅的事来比罢,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 ①,没有喝醉了酒,没有害着热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④我对于文艺批评家的希望却还要小。我不敢望他们于解剖裁判别人的作品之前,先将自己的精神来解剖裁判一回,看本身有无浅薄卑劣荒谬之处,因为这事情是颇不容易的。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例如知道尸体解剖和戮尸的区别,出洋留学和“放诸四夷” ②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猫和老虎的区别,老虎和番菜馆的区别……更进一步,则批评以英美的老先生学说为主,自然是悉听尊便的,但尤希望知道世界上不止英美两国;看不起托尔斯泰,自然也自由的,但尤希望先调查一点他的行实,真看过几本他所做的书。‎ ‎⑤还有几位批评家,当批评译本的时候,往往诋为不足齿数的劳力,而怪他何不去创作。创作之可尊,想来翻译家该是知道的,然而他竟止于翻译者,一定因为他只能翻译,或者偏爱翻译的缘故。所以批评家若不就事论事,而说些应当去如此如彼,是溢出于事权以外的事,因为这类言语,是商量教训而不是批评。现在还将厨子来比,则吃菜的只要说出品味如何就尽够,苦于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缝或造房子,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的了。‎ ‎(选自《热风》)‎ ‎【注】①“嗜痂之癖” :病态的、反常的嗜好。②“放诸四夷” :放逐到边远的地方。‎ ‎1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思路。(6分)‎ ‎16.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滥用” 一词的含义。(6分)‎ ‎17.结合全文,谈谈鲁迅对批评家的希望。(6分)‎ ‎5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6~8题 国学的原义、演变及内核 ‎  “国学” 最早见于周代,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高级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周朝的“礼乐文化” 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和文献,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 ‎  进入近代,国学的内涵发生了嬗变,国学不再是指国家的教育基地和学校,而是指中国固有学术和文化的总体,其间经历了从“中学” 向“国学” 转变的过程。19世纪中叶,挟裹着军事经济强势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并冲击着中国固有的文化。由此,古代的“华夷之辨” 转变成“中西之辨” 。在中西文化的抗争中,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实现富强,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以魏源、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及以王韬、郑观应、黄遵宪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主张在坚持孔子之道的同时,学习西方的技艺器用,他们的主张后来被提炼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之论。其中的“中学” ,就是指以孔门之学为主的中华固有的学术,它与西方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工商法律等知识相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文化更加弱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保国保种,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 提出“保存国学” “振兴国学” 的口号。章太炎认为,国学是国家成立的根本,国学亡而国必亡,国学兴而国自立,国学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存亡相依。章太炎指出,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 ;相对于“中学” ,此时的国学已无“以孔门之学为主” 的强调。而章太炎的国学观,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知识界对国学的基本看法。‎ ‎  当然,由于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其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因此,说到国学的具体内容和研究目的,以胡适为代表的“反传统派” 和以梁启超、梁漱溟为代表的“传统派” 便出现了分歧。反传统派心目中的国学内容,侧重于古代文学史、史学考据文献及诸子作品;而传统派心目中的国学内容,主要是指影响中国人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儒家经典。就学习国学之目的,“反传统派” 是要通过清理中国的历史和学术史,批判传统儒学的弊病,来寻找几点与西方现代学术相契合的“真价值” ,以便接引西方的知识,在中国“再造” 现代文明。相反,“传统派” 研究国学之目的则很明确,他们相信中国固有学术的道德和精神价值,希望人们熟读儒家经典,体验其中的“活灵魂” ,并以之修身践履。‎ ‎  由上可知,国学的概念及其内容不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然而,除“反传统派” 外,人们对国学的看法,在不断变化中有一不变的红线:即不论是周代的官学、还是近代的“传统派” ,人们把国学当作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生活方式和基本价值观的载体,它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这就是国学的内核所在。‎ ‎  如果明白了国学的内核,今天我们学国学、读国学,面对的就不是让人畏惧、无处下手的中国学术文化的总体,而是以儒学为主脑,在研习四书五经的基础上,适当可以旁及先秦诸子、佛道之书及诗词文史。‎ ‎6.下面有关“国学”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国学” 的内涵发生了嬗变。‎ B.“国学” 教育自古以来都以周朝的“礼乐文化” 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和文献为核心。‎ C.章太炎提出的“国学” 是涵盖“经学、史学、哲学、文学”‎ ‎ 在内的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的总称,并将其提升到立国之本的高度。‎ D.“国学” 的概念及其内容是动态的、变化的,但人们大都认为其内核仍是儒学传统。‎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抗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人们才提出“保存国学” “振兴国学” 的口号,“国学” 一词由此出现。‎ B.由于对“国学” 内容及目的的理解不同,产生了许多派别,但都是与“西学” 相对立而存在的。‎ C.尽管名称从“中学” 改变为“国学” ,但是它们都侧重于古代文学史、史学考据文献及诸子作品。‎ D.以胡适为代表的“反传统派” 批判传统儒学的弊病是为了寻找与西方现代学术的契合点,来接引西方的知识,在中国“再造” 现代文明。‎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 侧重于对个人及民族价值观念的塑造,在充满功利性的现代社会,“国学” 前途堪忧。‎ B.“反传统派” 想通过对西方知识的接引在中国再造“现代文明” ,说明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失去了信心,对传统文化持怀疑态度。‎ C.“国学” 自古至今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生活方式和基本价值观的载体,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意义非同一般,因而对它的传承和发扬十分重要。‎ D.章太炎的“国学” 观是根据中国文化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的弱势地位提出来的,如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他的观点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57.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南宋以后,“琴棋书画”作为文人四事,成为一种雅致的社会风尚,琴位居“四事”之首,列为“君子修养之物”。‎ 古琴一般以桐木作面板,梓木作底板,合为音箱。传说原始时代神农氏曾“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古琴琴身依照人身凤形而制,有头、颈、肩、腰、尾、足等。古琴的形制体现出道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表示音位的十三徽①,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琴面“上圆而敛,法天”为阳;背板“下方而平,法地”为阴,符合天圆地方之说。在中国古代的诸多乐器中,大概没有什么乐器像古琴这样被赋予了如此多的文化寓意。‎ 古琴乐没有二胡的如泣如诉,不如古筝的响亮欢快,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古琴音色明净,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古琴的音色分三种,即泛音、散音、按音。泛音玲珑剔透,像天一样空灵清越;散音浑厚如钟,像大地一样坚实厚重;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宏亮,像人一样丰富多变。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与“人籁”,讲求天地人和,认为“天籁”最高最美。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认为道的境界就是天的境界,天的境界就是自由的境界。古琴乐追求高逸、深远的意境,代表着天地间永恒绝对的大美。古琴的演奏技法也融入了道家所讲求的清虚自然。古琴演奏以右手弹拨,以左手按弦取音。左手在演奏技法上比右手更加多样,如吟、揉、绰、注、进、退等。多种手法的应用使古琴的音色,似虚似实,似有似无,余音绵长不绝。‎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林黛玉给贾宝玉谈抚琴之道有一段话: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②,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可见古琴演奏是十分讲究的,正是遵循这些近于苛刻的要求,才易于达到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取材于陈业秀《中国古琴音乐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注释:①徽:亦作晖。古琴定为十三音,每音在琴面左侧饰以金玉或螺蛤的圆点为标记,谓之徽。②鹤氅,深衣:古代两种服饰。‎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琴位居文人“四事”之首,是因为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B.历史上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后世便都以桐木做古琴面板。‎ C.古琴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音色,分别体现了“天地人”的不同特点。‎ D.古琴演奏以右手弹拨,左手按弦取音,因为演奏时左手比右手灵活。‎ ‎14. 根据文意,在画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古琴艺术蕴涵着丰富的道家文化,古琴的形制体现出道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古琴的音色体现出道家  ① 的思想,古琴乐所追求的意境体现出道家推崇的 ②  ,古琴的演奏技法融入了道家讲求的清虚自然,古琴弹奏十分讲究,体现出道家所追求的 ③  的境界。‎ ‎15. 请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中林黛玉给贾宝玉谈抚琴之道的一段话,说说古人弹琴都有哪些讲究。请分条概括,每一条不超过7个字。(5分)‎ ‎5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 -15题。‎ 阅读经典的文化价值 徐 雁 ‎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不但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成果,而且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这文明的载体,就是历经劫难而传承下来的经典文献。它们被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所传抄记诵、编辑印行,并整理研究和阐述发扬,从而在社会个体的心理和情意,以及民族群体的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  “经” 者,本义与“纬” 相对,是指古代人工编织物上的纵线,后引申为被读书人历代尊奉的典范性著述;“典” 者,标准也,法则也。用文字结撰的著述,只有经历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洗礼,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接力式的认可,才能成为“经典” 。经典著述,往往凝聚着前贤先哲思想文化的精华,是后来者读书求知、作文治学的重要依据,因而浩瀚国学以“经学” 为源,琳琅四部以“经部” 为尊,灿烂辞海中则有“引经据典” 之语。‎ ‎  在中华文化史上,最早的经典,特指孔夫子晚年删订传世的五部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故有“五经” 之说。自汉武帝“独尊儒术” ,确立“五经博士” 之后,经学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学术正统,“五经” 也就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基本经典。“玩习古义,修明经典。” (《三国志·魏志》)儒家经典的精义,乃是一个读书人入则修身养性,独善其身,出则议事参政,兼济天下的基本人文规范。隋、唐科举制度的推波助澜,使得“经学” 的社会地位获得了进一步的强化。南宋时期,在大儒朱熹等人的倡导下,“经学” 与时俱进地发展成为了“理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取得了与“五经” 相等同的地位,从此“四书” 与“五经” 并称于世,深刻地影响了元、明、清三代读书人。直至清廷在近代“西学” 浪潮冲击下,废止全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传统经学的神圣地位才一落千丈。‎ ‎  其实,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西学东渐” 的历史帷幕就曾悄然开启。随着欧洲耶稣会传教士到访我国,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一度深入吸引过中国士大夫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经过了数百年间中、西方的政治博弈和宗教风波,到十九世纪中叶,科技水平和新知识体系愈发先进了的西方人士再度进入中国,但运随时迁,在大清帝国的封建体制统治下,中国社会早已积弱积贫,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 ‎  自1840年“鸦片战争” 开始,内忧外患的形势,国破家亡的现实,终于昭示了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有识之士们,认清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政治幼稚病,觉悟了“落后就要挨打” 的本质是在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性。‎ ‎  尽管自“五经” 而“四书” ,自“经学” 而“理学” ,儒家文化及其经典著述完成了其历史的使命,但它们对于中国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乃至民俗心理的重大影响,并未随时磨灭;而且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它们对于凝结中华民族以思想、道德、文化、学术乃至政治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的卓越贡献,更在与时俱增。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坐标上,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不难发现,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不仅是保持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共识基础,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地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底蕴,更是可持续性地走向现代化未来的不竭精神源泉。‎ ‎  “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曾精辟地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钱穆也曾在《国史大纲》中告诫我们,一国国民不可“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而当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那么,就让我们从不断的诵读开始,温故而知新,通过对中华经典的温情沉浸和敬意培育,立志做一个出色的民族文化传人吧。‎ ‎             (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答题区” 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 ‎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 A.经典文献作为文明的载体,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B.经学的社会地位在唐代获得进一步强化,在宋代达到顶峰。‎ C.“西学东渐” 即使在明代就已经开启,可惜屡屡错失让西方科技进入中国的良机,这与当时经学的强大势力不无关系。‎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政治幼稚病导致了有识之士向社会发出有关政治制度改革的强烈呼声。‎ E.在二十一世纪,儒家经典仍然以其卓越的贡献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走向。‎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必须历经劫难,经历时间和空间的洗礼,并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认可。‎ B.国学以“经学” 为源,四部以“经部” 为尊,辞海中有“引经据典” 之语,这说明经学往往凝聚着前贤先哲思想文化的精华。‎ C.没有汉武帝“独尊儒术” ,经学就不会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学术正统。‎ D.儒家文化及其经典著述已完成其历史的使命,因此,儒家经典需要注入时代内涵才能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14. 本文是如何逐层论证阅读经典的文化价值的?(4分)‎ ‎15.依据文意,简述现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4分)‎ ‎59.(2013重庆,5—7,11分)阅读下文, 完成第5—7题。‎ 年味越来越淡, 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 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 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压岁钱水涨船高, 变成了负担, 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 庙会办到商场里边, 实际就是商品交易; 群发短信拜年, 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 专家们认为, 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 、“空洞化” 、“物化” 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 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 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 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 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 这都是表面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 和“物化” 。“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 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 节日就会越来越淡, 越来越没意思。比如, 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 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 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 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 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 取而代之的是, 春节越来越物质化, 越来越热闹, 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 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 因为社会在发展, 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 不再是人们的必需, 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 “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的, 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 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 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 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 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 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 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 的结果, 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需要保护的, 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 并且,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 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 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 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 ‎(有删节)‎ ‎5.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的一项是(3分) (  )‎ A. 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 压岁钱水涨船高, 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 B. 随着通讯的现代化, 过节时大家已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 进行“隔空对话” 。‎ C. 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 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 D. 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 ‎6.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 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  )‎ A. 传统节日的“异化” 、“空洞化” 、“物化” 。‎ B. 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C. 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 越来越趋向物质化。‎ D. 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 ‎7.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2013广东,12—15,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2—15小题。‎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 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 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 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 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 有一个特点, 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 有一个三角形于此, 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 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 ‎ 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 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 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 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 摆脱实用的目的, 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 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 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 我们读一书时, 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 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 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 要虚心忘我, 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 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 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此种方法, 用来体察人生, 欣赏艺术, 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 特别适用。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沉潜玩索”, 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 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 设身处地, 用一番心情, 费一番神思, 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 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 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 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 含英咀华, 体会古人真意, 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 则其所建立的学说, 所发出的议论, 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而不至于粗疏浅薄。‎ 所谓玄思的方法, 最简易地讲来, 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 由部分观全体” 之法。只知全体, 不知部分, 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 不知全体, 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 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 各得其所, 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 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 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 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 而观一事一物之理, 而发现本末精粗, 条理井然, “枝枝相对, 叶叶相当” 。用此方法读书, 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 读一篇文字, 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 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 由全篇文字的主旨, 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 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 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 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 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 有如常山之蛇, 击首则尾应, 击尾则首应。故读书, 了解思想, 把握世界, 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 总之, 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 须有严格的方法, 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 ‎(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12—13题为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 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 选对两项给5分, 多选不给分)‎ ‎12. 下列说法, 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 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 B. 体验法要虚心忘我, 观察事物的外表, 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 C. 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 站在作者的立场, 赞同作者的观点。‎ D. 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 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E. 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 也观察事物的整体, 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 ‎13. 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 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 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 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 B. 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 要充分运用理智, 把握书的精髓, 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 C. 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 要求静心诚意, 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 把握作者的真意。‎ D. 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 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 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 ‎14. 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 同时, 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 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 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2013福建,10—1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0—12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 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 。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①, 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 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 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 还不妨说, 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 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 此起彼落, 时有变更, 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 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 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 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 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 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 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 因而成为可能, “圣者时也” 的名言, “我行我素” 的标榜, 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 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 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 “趋时” 是人类的天性, 要不然, “ok” 、“bye bye” 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 能力, 另一方面呢, 也就说明了人的“从众” 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 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 大体指向外部关涉, 关涉“面子” 上的事, 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是不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 须得一议的是: 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 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 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鹜趋之或心理失衡, 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 、“安贫乐道” 的慰勉, 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 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 存在, 那么, “与时俱进” 跟“顺时迁变” 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 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 的姿态, 所谓“不随俗沉浮”, 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 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 是“抗尘走俗” 与“超尘脱俗” 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 可以肯定的则是: 一个精神强健的人, 一个有作为的人, 一个不失尊严的人, 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 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 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 ①性相: 梵语, “性” 是事物内在的本质, “相” 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0. 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 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 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 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 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 流行时间虽然不长, 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 还是厌恶、拒绝, 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 存在两面性, 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 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11. 文章说, “‘趋时’是人类的天性” 。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013湖南,12—14,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2—14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 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 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 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 人们众说纷纭, 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 “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 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 他们往往不屑一饮。” 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 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 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 的习惯。因此, 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 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 单说欧洲人, 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 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 。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 对此, 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 “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 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 更要阻止这种罪恶贸易, 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 然而, 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贸易, 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 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 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 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 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 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 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 墨西哥总督认为, 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 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 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 “这样, 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 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 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 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 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 但它仍然被人所用: 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 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 另外, 为了逃避消费税, 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 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 ‎12. 文章以“烈酒” 为话题, 先分析印第安人     的缘由, 再叙述殖民者     的行为, 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分) ‎ ‎13. 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 烈酒与印第安人         B. 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 酒瓶与异国文化  D. 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14. 根据原文信息, 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 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 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 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 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 的批评, 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 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 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 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63.(2013浙江,8—10,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8—10题。(9分)‎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 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 或是, 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 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 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 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 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 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 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 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 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 相反, 在这样的时刻,‎ ‎ 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 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 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 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 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 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 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 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 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 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 也不是自愿的, 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 ‎8. 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 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 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 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 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 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 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 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 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枯竭的论断。‎ B. 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 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C. 传统建筑产生危机, 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 D. 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被侵蚀和污染, 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重新使用。‎ ‎10. 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2013江苏,15—17,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 15—17题。‎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 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 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 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 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 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 ‎ 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 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 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 终至完全消失, 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 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 举例来说, 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 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 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 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 战功的评定, 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 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 即使果然在场目击, 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 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 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 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 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 内容愈深奥, 批评愈不易。通常, 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 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 靠立言而得的名声, 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 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 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 然而有价值的著作, 除非有丧失的章页, 否则总是历久弥新, 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 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 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 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 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 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 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 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 所以, 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 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 而所谓绝对价值, 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 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 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 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 名声并不代表价值 , 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 “有些人得到了名声, 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 ‎(金玲译, 有删改)‎ ‎15. 文章说 “立功” 与“立言” 是通向“名声” 的两条大道, 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最后一段说 “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 又说 “名声并不代表价值”, 二者是否矛盾?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我国古代有 “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说法,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2013北京,14—16,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4—16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 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 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 把“飞行家” 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 ‎ 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 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 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 它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 以藻类为食, 当它们准备繁殖时, 便爬出水面, 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 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 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 伸展双翅, 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 便在风中舞动, 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 雌虫产卵, 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 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 多数昆虫学家认为, 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 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 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 而非“机翼” 。‎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 一片几丁质的薄层, 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 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 它们是液压管道, 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 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 下端平直, 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 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 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 000次。不仅如此, 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 你会惊奇地发现, 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 从侧面观察, 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 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 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 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 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 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 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 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 与之相比, 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 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 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 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 这有点儿不太划算, 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 便让飞行的“经济性” 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 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 000公里, 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 ‎14. 根据文意, 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 的一项是(3分) (  )‎ A. 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 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 C. 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 D. 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 昆虫最初驾驭“风帆” 在水面上滑行, 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化到在空中飞行。‎ B. 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 虽然飞行的时间不长, 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 昆虫翅膀的剖面, 上端弯曲, 下端平直, 这可以使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 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 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 E. 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 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16. 根据本文和下面的材料, 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的翱翔有哪些不同点。(5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 负青天, 然后图南” 这几句话, 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 鹏鸟翱翔时要借助上升气流, 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文1.7. B ‎8. A ‎9. D  2.1. A ‎2. C ‎3. B  3.6. B ‎7. A ‎8. D  4.6. C ‎7. C ‎8. A  5.6. B ‎7. D ‎8. C  6.5. C ‎6. B ‎7. C  7.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 A  8.8.答案 B ‎9.答案 D ‎10.答案:①早期的“诗言志” 是宗教观念,是达到“神人以和”‎ ‎ 的一种手段。②西周时,“诗言志” 与礼乐教化联系紧密,成为表达氏族情感和沟通政治情绪的工具。 ③春秋时期,“诗” 逐渐摆脱礼乐束缚而获得独立发展,进入到表达个体情感和培养独立人格的发展新阶段。(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9.答案B 答案A 答案A  10.6.答案 A ‎7.答案 B ‎8.答案 D  11.1.答案 A ‎2.答案 A ‎3.答案 B  12.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B  13.1.A 2.B 3.C   14.1. D     2.B    3. B  15.1.B2.C3.D  16.1.B     2.C    3.D  17.1.D ‎2.C ‎3.A  18.1.A 2.C 3.B    19.1.D  2.A  3.B  20.5. B    6. A    7. B   21.5. B    6. C    7. D  22.7. D    8. A    9. D  23.6. A    7. C    8. B  24.1. B    2. B    3. D   25.1. C    2. D    3. D   26.6. C ‎ ‎7. B ‎ ‎8. D   27.1. B    2. A    3. B   28.1. B    2. D    3. C  29.24. 执着(始终不渝)追求文学的最高境界;淡泊功名利禄;不追求时尚、赶热闹;不避世;有学问、品德高尚。(每点2分,答出4点满分)‎ ‎25. 孙犁的文章写得自在(2分);孙犁创作题材广(2分);孙犁的文章有深厚的修养(2分)(答“语言有情操的内涵” 得1分);孙犁的作品直逼心灵,晚年的文章越发老辣(2分)。  30.15. 先指出人们对“悲剧” 日常感受上的不良嗜好,并分析其弊端;其次提出感受和叙述悲剧最人道和理性的做法;最后指出重视“个” 对人和生命的重大意义。(6分,每点2分)‎ ‎16. 举例证明叙述灾难和悲剧必须落到实体和细节上(2分);强调这样纪念会对每一个参观者产生心灵震撼(2分);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依据(2分)。‎ ‎17. 关怀个体生命(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2分);体验悲剧(唤起人们人道主义的感受)(2分);记住历史、正义和真理的同时,教会我们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2分)(若只答前一句,得1分)。  31.1.C ‎2.B ‎3.D  32.6. D ‎7. C ‎8. D  33.1. D ‎2. C ‎3. D  34.6. B ‎7. C ‎8. B  35.15. 首先指出批评家业已出现并快速增多的现象;然后提出当前文艺批评存在的优缺点;(亦可分为两点——“接着肯定某些批评家怀有宽容态度的好意批评;然后批评某些批评家非正确的批评方法” )最后集中表明对批评家的希望。‎ ‎16. 套用西方陈旧的理论,照搬他人呆板的观点,固守中国非文艺批评的方法。‎ ‎17. 对文艺有着“热烈的好感” ;深谙并掌握各种批评理论;踏实了解作者,并多读所批评的文本;以宽容态度,就事论事。  36.24.诗是情感的表现;诗是现实人生(社会、生命、现实)的表现;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并重。(4分。一点1分,三点4分)‎ ‎25.诗人在诗歌中主要要表达情感,不须反映哲理;虽然不必刻意拒绝哲理,但也不能刻意反映哲理;至于在诗中以哲理来取代情感是万万不行的。(5分。第一点1分,第三点每点2分)‎ ‎26.示例1:萤火虫已经够渺小,星星,很多时候还小于萤火虫。但星星会愧现于夜空吗?它眨它的眼,你闪你的灯; 我做我的星,你做你的萤火虫,谁说太阳一定亮过星星呢?渺小,不是惭愧的理由;自大,才是。因为真正的内涵和价值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外表。‎ 示例2:人们都认为尘土是脏的东西,所以说尘土受到损辱。但是尘土却开出美丽的花朵给人观赏,并没有报复人类。尘土以德报怨的胸怀让人体会到应该乐观面对人生。  37.6. B ‎7. D ‎8. B  38.1. A ‎2. B ‎3. C  39.1. C ‎2. C ‎3. C  40.1. C ‎2. A ‎3. C  41.1. B ‎2. C ‎3. B  42.1. B ‎2. B ‎3. A  43.1. C ‎2. C ‎3. B  44.10. B ‎11. D ‎12. C  45.1. C ‎2. B ‎3. B  46.10. A ‎11.要点: ①“雷锋三月来四月走” 这是学雷锋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的问题。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过去那种“运动式” 的学雷锋方式紧密关联。③今天学雷锋要与时俱进,关键要常态化,能持之以恒,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3分)‎ ‎12.要点: ①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②我们过去学雷锋也一度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不少人“很受伤” 。③学雷锋活动宜从两个方向用力。要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雷锋精神落到实处。不要“运动式” 的学雷锋模式,要志愿者模式。(3分)  47.12. BE ‎13. B ‎14. ①文艺作品主题先行使作品不感人、缺乏吸引力的弊病。②作为一种商品的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需要娱乐元素。[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①从艺术的本质来看,娱乐不是艺术作品最核心的品格。戏说剧因为片面强调娱乐化,内容变得浅薄、浮躁,而丧失了历史剧本该有的神圣和庄严感。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历史剧应该保持深刻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观众的。③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其艺术品格高,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久。戏说剧艺术品格不高,即使一时风靡,终究难以长久传播。[4分。一点2分,理由1分,分析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48.19.(1)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重新引燃了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2)《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勾起了人们骨子里的乡愁,让人有流泪的冲动。(3)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让观众更关注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4)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每点1分,如果答“《舌尖上的中国》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美食背后是爱国情感。” 也可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20. 引用总导演陈晓卿的话,真实地还原了评论对象《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意图,使读者对评论对象有更清晰明确的认识,更能理解和接受文章的观点和评价。(2分)‎ 引用网友、资深媒体人和文化学者等人的话,则从不同方面展示了观众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后的感受,使文章的观点和评价显得水到渠成。(2分)‎ 引用这些人的话,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也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2分)‎ ‎21.(1)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 ‎(2)纪录片体现的最朴素又令人骄傲的饮食传统文明,让我们,尤其是食品制造者和对食品安全问题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从纪录片中看到现实问题,去正视、反思并努力实践。‎ 食品危机下,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信任正在消失,这部纪录片充满中国韵味和人文关怀,它所营造的温暖和感动,让人们重新审视过去和现在,重建信任体系。‎ ‎(每点2分,三点5分。意思答对均可酌情给分。)  49.12. BC ‎13. D ‎14. (1) 诗与音乐的节奏具有规律性,它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可以让人产生心理预期。(或:诗与音乐的节奏常有一种“模型” ,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具有规律性。)(2分)‎ ‎(2)诗与乐的节奏是一种主观节奏,它是外物的客观节奏和身心的内在节奏交相影响的产物,是心物交感的结果。(2分)‎ ‎15. (1)外物有规律的节奏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理预期,当这种预期与外物的节奏相符时就会产生快感。而外物的节奏也会逼着我们的筋肉及相关器官去适应它,模仿它。(2分)‎ ‎(2)当人欣赏音乐时,由于其旋律变化富有长短、高低、轻重、疾徐等节奏与人内心的预期相应和,因而人就感受到了内心的愉悦,获得快感,并不由自主跟着哼唱乃至手舞足蹈。(2分)  50.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C  51.6. C ‎7.A ‎8.D  52.5. C ‎6. D ‎7. A  53.7、答案 A ‎8、答案 A ‎9、答案 C  54.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55.15.(6分)首先指出批评家业已出现并快速增多的现象;然后提出当前文艺批评存在的优缺点;(亦可分为两点——“接着肯定某些批评家怀有宽容态度的好意批评;然后批评某些批评家非正确的批评方法” )最后集中表明对批评家的希望。(每点2分;若第二部分分为两点,此两点各1分。)‎ ‎16.(6分) 套用西方陈旧的理论,照搬他人呆板的观点,固守中国非文艺批评的方法。(每点2分。)‎ ‎17.(6分) 对文艺有着“热烈的好感” ;深谙并掌握各种批评理论;踏实了解作者,并多读所批评的文本;以宽容态度,就事论事。(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6分。)  56. 6.B   7.D  8.C  57.13.C ‎14.①“天地人和”(“崇尚自然”)②“天籁之美”(“大美”)③“物我合一”‎ ‎15.①环境须安静优雅。(答出一个方面如“安静”即可得分,下同)②心神须平和安宁。③仪表(穿着)须整洁古朴。④态度须庄重。⑤坐姿须端正。(答对一点给1分;不分条,整体扣1分;超过字数不给分)  58.12. CE(5分) ‎ ‎13.B(3分)‎ ‎14. (4分)第一层简述经典文献对中国的影响。第二层论述经典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举例论证传统经学给我围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层论述经典在今天的作用以及阅读经典的意义。(答对二点得3分)‎ ‎15.(4分)示例:①中华经典是文明的载体,在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②通过温故而知新,可以培育中华经典的温情沉浸和敬意,有利于做一个出色的民族文化传人。(结合文意,分析合理即可)  59.5. D    6. C ‎ ‎7. (5分)‎ ‎(1) 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正日渐式微, 所以需要保护和传承。‎ ‎(2) ①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教育、宣传活动。‎ ‎②在传统节日开展新的民俗活动, 以增加其新的文化内涵。‎ ‎③如在春节期间, 大力宣传中国年的悠久历史; 以网络祭拜方式祭奠祖先, 增加新的文化内涵等。  60.12. AE ‎ ‎13. D ‎ ‎14. (1) 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 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2) 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的相同点就是扫除偶然性的事实, 摆脱实用的目的, 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 追求一种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 用种种理智的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精义。‎ ‎15. (1) 体验方法: 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 含英咀华, 体会古人真意, 发挥自己的心得。‎ ‎(2) 玄思的方法: “由全体观部分, 由部分观全体” 之法。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 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 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  61.10. C ‎ ‎11.【要点】①人具有“顺变” 能力, 能适应时尚。②人有“从众” 心理, 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都爱“面子”, 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12. 【要点】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 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③要保持心灵的高傲, 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62.12.喜欢烈酒 以酒治人    13. D    14. D  63.8. D    9. C  10.①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②这是文化的选择。  64.15.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 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 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 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 ‎16. 不矛盾, 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 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 ‎17.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立德” 是指树立圣人之德; “立功” 包含功业和声名; “立言” 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 优于“立言”; 叔本华则认为“立言” 优于“立功” 。但它们都强调“德” 的首要作用。  65.14. C    15. BD ‎ ‎16. (5分) 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 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 ‎②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 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③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 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