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优选习题 题型专项必练六 数据计算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优选习题 题型专项必练六 数据计算类

题型专项必练六 数据计算类 一、选择题 ‎1.(2018山西沂州摸底考试,5)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答案:B 解析:O2浓度为a时,O2吸收量为0,此时只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不利于贮藏该植物器官,A项错误;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释放CO2量=O2吸收量=3,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为(8-3)=5,据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0.5,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2.5,B项正确;O2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释放CO2量为4,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为(6-4)=2,故无氧呼吸不是最弱,最弱应为0,C项错误;O2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O2吸收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再进行,D项错误。‎ ‎2.(2018山东潍坊二中摸底考试,25)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的量/mol ‎9‎ ‎6.5‎ ‎6‎ ‎0‎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7‎ B.氧浓度为b时,相同时间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多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氧浓度为a时,由产生的酒精和CO2均为9 mol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项错误;氧浓度为b时,由酒精6.5 mol可知,无氧呼吸产生CO2为6.5 mol(葡萄糖3.25 mol),有氧呼吸产生CO2为12.5-6.5=6(mol)(葡萄糖1 mol),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多,B项错误;氧浓度为c时,由酒精6 mol可知,无氧呼吸产生CO2为6 mol(葡萄糖3 mol),有氧呼吸产生CO2为15-6=9(mol)(葡萄糖1.5 mol),因此用于无氧呼吸(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了所有葡萄糖的3/(3+1.5)≈66.7%,C项错误;由氧浓度为d时酒精0 mol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项正确。‎ ‎3.(2018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月考,15)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klx ‎ 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100 cm2叶的CO2吸收速率/(mg·h-1)‎ 黑暗条件下‎100 cm2叶CO2释放速率/(mg·h-1)‎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 mg CO2/h D.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CO2速率的差值为4 mg CO2/h 答案:D 解析:由表可知,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是植物的光补偿点,A植物的光补偿点低,则A植物属于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植物。B植物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是9 klx,此时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会限制暗反应,则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光饱和时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表示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30+15=45(mg CO2/h)。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对B植物来说,此光照强度是光补偿点,因此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5 mg CO2/h,对A植物来说,此光照强度是光饱和点,因此总光合速率=11+5.5=16.5(mg CO2/h),因此差值为1.5 mg CO2/h。‎ ‎4.某遗传病由单基因控制,正常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现在国家政策鼓励生二胎,请你为他们测算风险值,以下测算中计算错误的是 (  )‎ A.如果他们首胎异卵双生获得双胞胎,则有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9‎ B.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则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1/9‎ C.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8‎ D.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7‎ 答案:A 解析:正常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由此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妻双方均有2/3的可能性为杂合子,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2/3)×(1/4)=1/9,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9=8/9。如果他们首胎异卵双生获得双胞胎,则有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8/9)×(8/9)=17/81,A项错误;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则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1/9,B项正确;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则可以确定双亲均为杂合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女孩或患病男孩的概率均是(1/4)×(1/2)=1/8,C、D两项正确。‎ ‎5.(2018山东聊城二模,6)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玉杏自交,子代F1中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_bb A_Bb A_BB、aa_ _‎ 深紫色3/16‎ 淡紫色6/16‎ 白色7/16‎ A.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开淡紫色花个体的占1/4‎ B.F1中淡紫色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5/24‎ C.F1中深紫色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深紫色植株中纯合子为5/9‎ D.F1中纯合深紫色植株与F1中杂合白色植株杂交,子代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占1/2‎ 答案:C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淡紫色花,占测交后代的1/4,A项正确;F1中淡紫色的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F1中淡紫色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基因型为A_bb)=(1/3×1/4)+(2/3×3/4×1/4)=5/24,B项正确;F1中深紫色的植株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可产生的配子为2/3Ab、1/3ab,F1中深紫色的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深紫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占比例(2/3×2/3)+(2×2/3×1/3)=8/9,其中纯合子AAbb占1/2,C项错误;F1中纯合深紫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F1中杂合白色植株杂交,若杂合白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占1/2;若杂合白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占1/2,D项正确。‎ ‎6.(2018山西太原金河中学开学摸底,14)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B.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 答案:B 解析:一条链上A∶T∶G∶C=1∶2∶3∶4,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另一条链上A∶T∶G∶C=2∶1∶4∶3,故该DNA分子中A∶T∶G∶C=3∶3∶7∶7,A项错误;若该DNA分子中A为p个,其占全部碱基的n/m 7‎ ‎,则全部碱基数为p÷,所以G的个数为(p÷-2p)÷2,即-p,B项正确;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含200个碱基,由于碱基比例一定,故碱基的排列方式少于4100种,C项错误;DNA双链应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D项错误。‎ ‎7.(2018浙江选考十校联盟3月适应考试,28)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0-4。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Ⅰ-2和Ⅰ-4基因型一定相同 C.若Ⅱ-5与Ⅱ-6结婚,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128‎ D.若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60 000‎ 答案:C 解析: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没有甲病,但其女儿有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Ⅰ-4也没有乙病,其儿子有乙病,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A项正确;Ⅰ-2因为其儿子有乙病,女儿有甲病,所以一定是甲病和乙病的携带者;Ⅰ-4儿子既有甲病也有乙病,所以她也是甲病和乙病的携带者,B项正确;Ⅱ-5有1/3AAXBY、2/3AaXBY,Ⅱ-6有1/3AA、2/3Aa及1/2XBXB、1/2XBXb,他们结婚,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是2/3×2/3×1/4=1/9,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2×1/4=1/8,所以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9×1/8×1/2=1/144,C项错误;Ⅱ-7和Ⅱ-8都没有病,但Ⅱ-7有1/3AA,2/3Aa,而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0-4,所以Ⅱ-8是Aa的概率为10-4,所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2/3×1/10 000×1/4=1/60 000,D项正确。‎ ‎8.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 A.50%和40% B.50%和62.5%‎ C.50%和80% D.62.5%和50%‎ 答案:B 解析:感染锈病之前,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所以T的基因频率为20%+1/2×60%=50%。感染锈病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所以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T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3/4,T的基因频率是1/4+1/2×3/4=62.5%。‎ ‎9.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9×109‎ ‎7.5×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7‎ 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 B.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 C.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相对蛇等变温动物少很多 D.鼬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来源于鼬的摄入量,实质来源于鼬同化量 答案:D 解析: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100%=2.25×107÷7.5×108×100%=3%,A项正确;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在公式“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中,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B项正确;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的呼吸作用更大,故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能量相对蛇等变温动物少很多,C项正确;鼬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田鼠的能量,D项错误。‎ ‎10.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 kJ/(m2·a),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小 C.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 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 答案:C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仅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包括人为补偿输入的能量,A项错误;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需要补偿输入的能量较多,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B项错误;图中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4×103 kJ/(m2·a),加上补偿的能量2×103 kJ/(m2·a),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16×103 kJ/(m2·a),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2.5×103 kJ/(m2·a),所以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5÷16≈15.6%,C项正确;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不包括其粪便的能量,其粪便的能量应属上一营养级的能量,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某同学甲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影响,在一片叶子的某一部位用打孔器取一个面积为‎1 cm2的小叶片,称重为M0;然后在实验温度条件下将该植株置于黑暗环境下6 h后,在第一次打孔的附近取一个面积为‎1 cm2的小叶片,称重为M1‎ 7‎ ‎;再将该植株置于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在恒定的光照强度下放置6 h后,再在第二次打孔的附近取一个面积为‎1 cm2的小叶片,称重为M2。设置不同的温度,分别测定M0、M1、M2的值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温度/℃‎ 质量/g      ‎ ‎10‎ ‎15‎ ‎20‎ ‎25‎ ‎30‎ ‎35‎ M0‎ ‎3.0‎ ‎3.0‎ ‎3.0‎ ‎3.0‎ ‎3.0‎ ‎3.0‎ M1‎ ‎2.4‎ ‎2.2‎ ‎1.8‎ ‎1.6‎ ‎1.2‎ ‎1.8‎ M2‎ ‎2.2‎ ‎2.2‎ ‎2.4‎ ‎2.8‎ ‎1.6‎ ‎2.0‎ ‎(1)光照处理时,植株叶肉细胞能够产生[H]的场所为                  。 ‎ ‎(2)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g/(h·cm2)(M0、M1、M2表示),当温度为‎10 ℃‎时,在该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来自于             。若白天在‎25 ℃‎条件下光照14 h,夜间温度为‎10 ℃‎,则该植物经过一昼夜每平方米叶片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为         g。 ‎ ‎(3)同学乙重复了同学甲的实验,但是将黑暗和光照处理的时间由6 h缩短为0.5 h,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实验、方案更为合理?同学   (填“甲”或“乙”),理由是                                           。 ‎ 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2)(M0+M2‎-2M1)/6 叶绿体和外界环境 1.8×104‎ ‎(3)甲 同学乙的实验中光照和黑暗处理时间过短,会导致偶然因素给实验造成较大误差 解析:(1)光照处理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植株叶肉细胞能够产生[H]的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2)分析题意可知,黑暗条件下小叶片的质量从M0变化到M1的过程中,小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其呼吸速率可表示为(M0-M1)/6,光照条件下,小叶片质量从M1变化到M2过程中,小叶片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可表示为(M2-M1)/6,根据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光合作用速率的计算公式为(M0-M1)/6+(M2-M1)/6=(M0+M2‎-2M1)/6。当温度为‎10 ℃‎时,据表格数据可知,光照后小叶片的质量从‎2.4 g变为‎2.2 g,质量减轻,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因此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来自叶绿体和外界环境,若白天在‎25 ℃‎条件下光照14 h,‎1 cm2的小叶片的有机物的积累量为(2.8-1.6)/6×14=2.8(g),夜间温度为‎10 ℃‎时‎1 cm2的小叶片经过10 h有机物的消耗量为(3.0-2.4)/6×10=1(g),因此一昼夜内‎1 cm2的小叶片在这段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2.8-1=1.8(g),每平方米叶片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为1.8×‎104 g。‎ ‎(3)重复此实验时,将黑暗和光照处理的时间由6 h缩短为0.5 h,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同学乙的实验中光照和黑暗处理时间过短,会导致偶然因素给实验造成较大误差。‎ ‎1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和碳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7‎ ‎(1)图甲中,蛇与鹰的关系是         。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 g,最多需要草   g。 ‎ ‎(2)图甲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请写出在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                。 ‎ ‎(3)图乙中,5过程是           。 ‎ ‎(4)图乙中,物质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 ‎(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                                     。 ‎ 答案:(1)捕食与竞争 4 600‎ ‎(2)先增加后减少 ‎(3)(化石燃料)燃烧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 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蛇与鹰都捕食鸟,属于竞争关系,同时鹰又捕食蛇,所以蛇与鹰间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已知鸟的食物中60%来自草,则鸟的食物中40%来自蝗虫,要求使鸟体重增加‎100 g至多需要生产者量,则能量流动效率应该取最小值10%,据此可以列式:草的量=100×40%÷10%÷10%+100×60%÷10%=4 600(g)。‎ ‎(2)如果青蛙的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蝗虫将因天敌的数量减少而先增加,达到一定数值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等因素种群数量会减少,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图乙表示碳循环,图中的A为大气中CO2库,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E为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故过程5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 ‎(4)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