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随堂高考分组集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金版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随堂高考分组集训

随堂高考·分组集训 题组一 基因突变 ‎1. [2014·浙江高考]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 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 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解析: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假设抗性基因为显性,则敏感型也表现为显性,假设不成立;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此基因不存在了,不能恢复为敏感型;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再经诱变仍有可能恢复为敏感型;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有可能氨基酸序列不变或只有一个氨基酸改变或不能编码肽链或肽链合成到此终止,所以A正确。‎ 答案:A ‎2. [2014·江苏高考]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 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 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 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解析:X射线既可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引起基因突变,又能造成染色体片段损伤导致染色体变异;图中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人工定向选择过程。通过此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的其他性状未必符合生产要求,故不一定能直接用于生产;诱变可提高基因的突变率,但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不一定都会明显提高。‎ 答案:D 题组二 基因重组 ‎3. [2012·江苏高考]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遗传定律的基本知识。从题中信息可知,突变植株为父本,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为b和B,后者花粉不育。正常情况下,测交后代表现型应都为白色性状,而题中已知测交后代中部分为红色性状,推知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含B基因的正常染色体的可育花粉,而产生这种花粉最可能的原因是减Ⅰ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故D最符合题意;题中缺乏判断最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相关信息,减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与此题出现的现象无关,减Ⅱ时没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自由组合,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D ‎4. [2014·北京高考]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_______经__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_______。‎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___。‎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 ‎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________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交叉互换概念及过程的理解。试题考查方式较为灵活,极具特色。属较高水平的考查试题。(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会分离。(2)根据PCR的原理以及DNA复制时,是从一条链的5′端向3′端进行的,选择图1中引物Ⅱ和Ⅲ时,即可将Ⅱ的右侧、Ⅲ的左侧共同覆盖区域的DNA片段大量扩增,再进行该片段的测序,即可确定T-DNA在A基因中的插入位置。若选用Ⅰ、Ⅱ或Ⅰ、Ⅲ 两引物组合,则无法对某一确定的DNA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3)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杂交,F1有AABb、AaBb两种基因型。F1自交得到的F2中,bb纯合的概率为1/4。(4)①杂交前,乙中C、R基因与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两代后,丙的含a基因的1号染色体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获得了C基因和R基因,由于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分别来自丙的父本和母本,由此可知丙的亲代中父本和母本的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了染色体交换。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C、R所在染色体基因位点之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复制后的C、R基因中一个换至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致使此染色单体含有C、R两种基因,表现为蓝和红叠加色。发生交换的另一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则不含C、R基因,致使花粉粒无色。没发生交换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分别含C基因和R基因,花粉粒分别为蓝色和红色,所以四个花粉粒呈现颜色应为:红色、蓝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③b基因不能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利用了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统计,并判断出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是否发生互换及交换的次数,并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丙(aa)和乙(AA)个体的交换频率进行比对,可确定A基因对于交换频率的影响。‎ 答案:(1)四分体 同源 (2)Ⅱ和Ⅲ (3)2 25%‎ ‎(4)①父本和母本 ②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 ③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 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