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全国Ⅱ卷高考作文材料解读及范文
诗词化育后代 ——2017 年高考全国 2 卷高考作文 一、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 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二、诗词材料作文审题要点 1.读懂诗句,分析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义等) 2.分析重点词语,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理清材料内在、外在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互补关系),整体阅读。 4.因果法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类比联系生活。 三、审读材料 1.读懂材料 (1)审清材料: 选材: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文化,“化育后世 ”的六个名句。 (2)审清关系: 六个名句(并列、互补)→化育后世 (3)思考材料:六个名句说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化育后世”的?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思亲、乡愁、家国情怀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位置与格局、远大理想、社会责任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正视现实、责任担当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立足当下、坚定自信、责任自信 (4)提炼关键词: 第 1 句关键词:自强 第 2 句关键词 :思乡 第 3 句关键词 :内在美、自信 第 4 句关键词:眼界、视野、远大理想 第 5 句关键词:正视、敢 第 6 句关键词:风流人物、今朝 (5)审清要求 任务要求:六则材料,至少六个话题 ①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提示考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触 ②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要求根据名句内在联系进行组合运用。 ③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2.确定立意 ①⑤: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③④⑤: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 ①③④: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 ②⑤:家国情怀、社会现实…… ③⑤⑥: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 3.拟题 胸怀天下、直视人生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自强勇敢,方可成就强大自我 内外之美,绽放中国耀眼光彩 若为成功故,君子当自强 四、范文 1.长江后浪,今朝风华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在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了许多英杰。同样地,作 为“长江后浪”的新时代的年青人,更应该助力发展新中国,展现“长江后浪”的风华。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强不息助国昌。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不仅是衡量个人品质优劣的凭据,更是展现一个 国家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谭嗣同冷面刑台,“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慷慨陈词彰显了一个 民族的自强精神;国学大师季羡林从容面对他的“牛棚十年”,用自强不息的人生准则书写了自己 的百年人生。我们作为时代的后继之人,更应该学习并传承前贤的自强精神,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 前进方向,用每一个人凝聚起来的自强不息的雄壮力量,推进祖国蓬勃发展,为祖国做出力所能及 的贡献。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尊自信报国强。 易安居士曾作诗:“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万花丛中,我们也许是其中最不起 眼的几朵,但何须在意那些有着出众样貌的高贵的花呢?无论那些花多么明艳动人,我们都要时刻 保持着自信的姿态。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将他搜集的砖铭、古陶、壁画、石刻等文 物古迹上的符号、图形和文字汇编成《天书》,让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活水长流。复旦附中才女武亦 姝更是将新一代年青人的自信很好的展现了出来,面对劲敌,万人瞩目,她以散发着无上自信的姿 态赢得了胜利。中华后辈敢争先,用自信创造未来。 长江后浪推前浪,英勇无畏正国风。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敢当。“鲁迅先生如是说。辛幼安 21 岁参加 抗金义军,《美芹十论》和《九议》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气魄,穷其一生,力主抗金。再者,黄继 光、董存瑞、邱少云……一个个凝结了中华民族英勇气魄和高尚灵魂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人们记得他们的年轻,记得他们的伟迹,记得他们的无悔生命永垂不朽!同样年轻的生命,他们可 以用热血书写出不一样的人生光彩,我们又何尝不能像他们一样英勇无畏?我们后一代人应敢于正 视,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方能为国风兴振尽一份绵薄之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身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的我们,要以自强、自 信、英勇无畏的面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用年青人的蓬勃朝气振兴民族的未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江后浪;观兴振国邦,只览明日盛世风华! 2.做一位君子 君子即品德高尚的人,君子的观念出现在中国各家中。孔老夫子在《论语》就多次提到了君子 一词。在古代君子是德才兼备的代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其追求的理想人格。身为 中学生也应当具备君子的品质,做一位正真的君子。 做一位君子当自强不息。《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名垂青史的君 子莫不都为了自己的追求而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司马迁忍辱含垢接受宫刑,为完成父亲遗愿,他 自强不息,刻苦奋斗,他大笔如椽,发奋而作,才最终写出了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做一位正真的君子必应自 强不息,刻苦奋斗,若是言行不一必定不会成功。 做一位君子应当敢于正面人生。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敢当。做一位君子也应当如此。孙中山发起的反清革命运动不断失败,但他用于正面人生,勇往直 前,越挫越勇,再接再厉,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张海迪自 幼患小儿麻痹,下肢瘫痪,面对这样的人生她选择积极面对,她凭借个人毅力,自学了多种语言, 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在医学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人生中难免会有许多的不美好,但君子应当 敢于面对,勇往直前。 做一位君子应当不断充实自己。魏源曾说过:“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君子 当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这也是我们应当做的。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 就必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变的更加开阔。魏源作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不断学习西方的文化制度等,一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一位正真的 君子。 毛主席曾说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身为中国未来的花朵,应当要做到自强不息, 直面人生,不断学习,正真拥有一个君子所应当具备的品质,正真实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志 豪情,做一位真正的君子。 3.做大写的人 “人”字,一撇一捺,表现的是人格的张力。而人自然要顶天立地,做一个大写的人,不枉来 这世间一遭。我认为,做大写的人,要有敢于正视的勇气,接纳开放的心态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做大写的人,要有敢于正视的勇气。 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感想敢说敢做敢当。做一个大写的人,首先要敢于正视 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此来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依据。倘若一个人不敢正视自己, 只活在自己为自己营造的幻想乡,这样的人难以被社会所接纳,所做出的行为也可能脱离自己的实 际能力与经验,往往无法取得成功。加拿大魁北克建筑大学在设计桥梁时,没有正视自己的建筑水 平,盲目的提出全钢铁衍架桥的构想,最终桥梁倒塌,仅 84 名工人生还。他们的失败,很大程度 是缺乏敢正视自己的设计与建筑水平的勇气。有了敢于正视自己的勇气,做事就会实际慎重,做人 也是堂堂正正。 做大写的人,要有接纳开放的心态。 在当今社会,信息的交流越来越便捷,而那些能够迅速获得利用信息的人就可能成为时代的宠 儿。魏源说过,受光于庭户照一堂,受广于天下照四方。一个人有了接纳开放的心态,对外界的批 评指正就可以客观的对待,更能够迅速吸取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大写的人。而如若 故步自封,在常人看来便是偏执,甚至是癫狂,自然无法成为大写的人。中国民科界“赫赫有名” 的雷绍武,被无数拥护者成为雷老师,在无数报刊论坛上阐述自己反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观点,大肆 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连法拉第也予以否定。但他从来不接受系统的物理学习,认为别人都是错 的。这样的人以旁观者看来,简直是精神障碍的患者,人格也是相当渺小。因此,若想要成为大写 的人,接纳开放的胸怀是必要的。 做大写的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于常人来说亦是如此。想要做大写的人,无论面 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想着自强不息,不断完善自己,磨练自己的人格与品质。被粉丝们成为“神 主”的 zun,在日本工作的前几年时,常常受到公司同事的排挤。但是他没有应此消沉放弃,而是 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自强不信,最终创作出《东方 project》,创造了一代神话。而他本人,也 被粉丝看做了人格的模范。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人在精神上就是充实的,人格也是强大的,自然 也是大写的人。 有了直视自己的勇气,接纳包容的心态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的人格便会伟大起来,人,自 然也是大写的人。 4.做国之脊梁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大提高,中国人再也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我们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应该树立做国之脊梁的远大抱负。 做国之脊梁,需要我们自强不息。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 该自我力求进步,发愤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只有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精神,努力拼搏,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攀上人生的新高度。巨鹿之战中,项羽面对前方强大的敌人 和作壁上观的盟友,没有恐慌、畏惧,而是带领着几万士卒破釜沉舟,用以一挡百的气势,最终最 终击退了兵力达数十万的敌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鲜活例证。 做国之脊梁,需要我们心忧天下。 个人的命运和祖国、民族的命运总是紧密相连的,国既衰,民亦不免矣。如果人们能够自觉地 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把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话,那么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充 分的发展,国家也一定会繁荣昌盛;相反,如果人们做事只为自己着想而不考虑他人的话,那么贫 富差距就很可能会拉大,社会发展变得畸形,而国家也就不可能有长久的发展。因此,编撰过《海 国图志》的清末著名思想家魏源才大声疾呼,“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为国家、 为社会做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我们今天更要把它传承并弘扬下去,这一点在现代中 国的转型时期中尤为重要。 做国之脊梁,需要我们抓住时代机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不应该沉湎于过去的荣光,也不需要展望未来的美好,我们 所处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也 在不断的提升,在世界上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我们年轻人也拥有 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快递、创业咨询、共享经济…一个个新行业、新工作不断涌现,这就是社会活 力的象征。面对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发挥自身优点和长处,成就人生,做 国之脊梁。 自强不息,心忧天下,抓住时代机遇…这些都是成就国之脊梁所必不可少的。机会只垂青于那 些有准备的人,我们年轻一代要不负历史的重托,不负国家的期望,不悔个人的理想,努力成长为 社会的中流砥柱,成就国之脊梁。 5.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 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 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当别的女子穿 针引线做女红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吟词作赋了。当别的女字柴米油盐的时候,李清照已经牵着丈 夫的手行走在金石古玩的巷尾街边了。所以,李清照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女词人,而其他“浅碧 深红”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人和人是相同的,但是又是不同的。在众生当中自然有大多数认可夸赞的地方,但是你是否要 和它们一样呢?李清照的回答是——不要! 而要有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和自信! 希腊神庙镌刻的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被外在世界所迷惑,要反求诸自 己的内心,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只有独特的自我才是无人能匹敌的, 这与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异曲而同工。 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可以不畏惧流俗,就像李清照一样。更可以成就一番伟业。比如说我们伟 大领袖毛泽东。当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绝对领导地位的时候,他写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 豪言壮语,抒发的正是自己在这纷乱的时代中独特的自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有才学,但是还是不如我辈啊!这是何等的自 我肯定!坚信凭借自己独特卓越的才能,定能开拓出一个崭新的时代! 但是有这样的自信,不是凭空中来,自然需要有获取它的途径。《周易》里提到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那就是君子的不断进取!伤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那么聪明的孩子泯然众人矣, 实在可惜!个中原因,不外乎是恃才而不努力!每个肯定独特自我的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就事业的君子,当是自强不息,坚贞而后才能自信的。李清照的“不须浅碧深红色”,凭借自己 的是内在的浓郁的诗书的芬芳,毛泽东的“还看今朝”凭借的是对中国形势长期的深思熟虑,深谋 远虑。所以,能自称第一流也不是任性而言的事情。 李清照,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就写出了这样的豪迈的句子,不由的又让人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么现在的人呢,是不是当也如毛泽东的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 6.做人要有格局 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有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说的就是人的格局啊! 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 者。 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别人 家的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 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积极投身 经济社会的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觉得缺一点精彩。 格局大的人,前行未必很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 格局小的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是一种悲哀; 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人生。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格局小,影响力就 小,发挥的作用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的作用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 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发展 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它同样需要培养。 大文豪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首先是正视自己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方向。要用虚心的态度聆听批评,用开放的胸怀包容多元, 多取长补短,多加油充电,知耻而后勇,才会夯实大格局的基础。 其次是增强必胜的信心,增加超越的勇气。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认落后、安于落后,自 甘菲薄,失去前行的动力。我们必须要有不服输、不服老的心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打破别人眼中的你不行不能的妄断。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信心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三是要脚踏实地的笃行,完成历史的使命。人的格局不是高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 动之上。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 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 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要问你的追求。 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你的志向。 那么,你做人的格局有多大?不要问我,要问你的内心。 7.眼界无穷世界宽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 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 至善、至美的阳光里。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 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 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 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 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 散发着灵魂的芳香!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 宫折桂”?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它彰显了秋天,也 彰显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 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来阳光与人都在成长。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 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魏源正是在太阳的运行中领悟了眼界和 境界提升的关键:所受者小,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见者博。满足于一米阳光的人怎能体味真 正的光明与温暖;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庄子笔 下望洋向若而叹的河伯,用巨钩巨饵、踞会稽、投竿东海的任公子,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还有 “抟扶摇羊角而上”的大鹏……汪洋恣肆的笔端分明流淌着两个词:眼界与格局。哲人的话言犹在 耳,社会上却早已喧嚣着浮躁、自我、狭隘与浅薄。君不见,“秀”成了“规定动作”:秀颜值, 秀财富;秀孩子,秀爱人;秀仁善,秀孝顺!到底是要彰显对方,还是虚荣自卑自私自利地彰显自 己?君不闻,“保护自己”成了“必修课”:不与陌生人说话是保护自己的法宝;思想和内心是不敢 被阳光触碰的堡垒;“世界那么大”的诱惑敌不过“社会充满陷阱”的恫吓!到底是阴霾太多还是我 们自我封闭太小家子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落霞成就了孤鹜,还是秋水彰显了长天?“问汝平 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成就了赤壁与黄州,还是命运与历史成就了大师?我想,成熟的 人一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拥有大眼界和大格局才能趋向真善美的境界。是为“眼界无穷世界宽”。 8.正视自己的优点 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似一朵绽开的花,各具特色,独领风骚,或艳丽、或芬芳、或淡雅、或 清新……何须强求自身所不具有的特点,每个人本身便是一道靓丽的景色。 正如李清照吟出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们并不生来十全十美,但必生 来就独具特点,正视这些别样的特点,你会发现,自己可发展的优点并不少! 不强求自己与别人同化,不逼迫自己学来他人优点,而是找到自身优点,发现自己,发现你便 是那独特的“花中第一流”。与其羡慕别人的“浅碧深红”,渴望将自己油漆成“浅碧深红”,倒不 如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一流的地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不可以已”早已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这样的思想让许多已足 够优秀的人忽略了正视自己,忽略了正视的重要性。 正视究竟有多么重要? 鲁迅曾回答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位具有时代意义的革命家的话,敲响了我们脑海中的警钟:我们可曾正视过自己? 我们不停地忙着提升自己的能力,忙着提升自身素养,可到头来却忽略了这之中最重要的东西 ——自己。我们本就具有的优点被我们遗忘在了阴暗的小角落,以至于当我们遇到需要这些优点来 处理问题时,我们“不敢做”,“不敢当”,“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孰不知,正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就不必再为“浅碧深红”而苦恼,因为那时你早已 知道自己便是花中第一流了!当年的阿西莫夫不就正是这样吗?正视自己,发现了自己写作的天赋, 凭借这笔与墨汁造就了跨时空的科幻小说的传奇! 不可否认,“正视”对阿西莫夫这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或许,他忽略了正视自己的话,他 至死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 “学”却乎“不可以已”,但“正视”也如“学”一样,不可以忽略。正视自己,发现独特的 优点,你将是最大的赢家! 不刻意与别人一样,发现并正视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便是这两句所教授给我的全部。 9.悠悠文墨贯古今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化亦然。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 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变数之中,见微波而知暗涌,闻弦歌而知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方为智者之所为, 更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然选择。具有优秀基因的文化,当在变化之中有所坚守,更有面向环境 的创新求解。 自强不息,创新求解传承传统。 诗词歌赋似一脉清流,滋润现代人的心灵。近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 还人们苍白的生活以斑斓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怀疑论患者,认为所谓“文化热”不过是刺激 感官、吸引眼球;或成为无厘头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群众”。人们或怀疑或戏谑,却 忘了正是热播节目的创新求解,让诗意悄然重新进驻人们的生活,让悠悠文墨在热议中得以传承。 与时俱进,重新定义传统文化。 有人痛批当下的“汉字危机”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然而我们不可能限 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废食。魏源云:“受光于庭户见一堂, 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悠悠文墨“受光于天下”,从而传 播四方。《中国诗词大会》的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现代科技还原古典意境;“摇一摇”、新 媒体互动,搭建传播平台供文化驱驰。以现代科技之土壤护佑传统文化之根,方能养其端倪,植其 苗芽。 重拾自信,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 价值观的多元、外来文化的入侵,难免使国人迷惘于光怪陆离之中,忘了去拥抱传统文化。然 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才 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与其他文化握手言和。林风眠在水墨的清雅韵致中得到滋养,方能调和中西, 打破画种界限而真正融会贯通;潘天寿挥毫落笔强悍霸道,以最大力量表现传统文化的优秀状态, 与各族文化平等交流。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让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让传统文化被拖拽的踉跄脚步恢复稳重,让现代中国人不仅 会敲击键盘,也会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求解,更是民 族的未雨绸缪。 10.文人的傲骨 自古以来,文人以两种面孔示人:一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谄媚,毫无气节;一种是 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这种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 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傲视百花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性。诸多文人以物自喻,洁身自好。爱菊的陶渊明,面对充 满束缚的官场选择隐遁。不愿久在樊笼,心为行役,于是种豆南山,采菊把酒,复得返自然,灵魂 舒畅,安贫守志。爱莲的周敦颐没有选择逃避,不被逍遥山水所吸引,不被污浊世风所沾染,亭亭 而立,香远益清,操守高洁,矢志不移。爱桂花的李清照,竟埋怨起当年的屈原来,《离骚》里赞 美了那么多花,为何不提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眼里,桂花为秋花之 冠,“梅应妒,菊应羞”,只因它色淡香浓性柔,卓尔不群,这种清雅秀美,幽香袭人的美,也是李 清照傲视尘俗,乱世挺拔性格的写照。他们虽不见得要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但或出世入世,或自 赏自伤,都保有文人的一颗清净之心,止于至善,完善人格,无愧于心,也便无愧此生。 傲视死亡是一种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诱降 不为所动,忠心可鉴,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落入敌手, 不屈不卑,年仅 17 岁,慷慨赴死,可叹可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国不复, 悲情难书,身入黄土,心系天下,陆游的身后事与己无关,与利无关,只有民族危难,国家统一。 “此去泉台找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不惧死难,存亡之间豪气冲天,有的只是“死亦为 鬼雄”的英雄壮歌。他们有血性,有骨气,有面对死亡的无畏和悲壮,这是中华民族凛然正气之所 在,也是我辈敬仰膜拜的楷模。 傲视群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绝对自信。黄巢作为起义领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豪情,“待 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眼里的菊花独芳天下, 香透长安,列阵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临天下。之后虽无帝王之功,彼时确有称雄之意。这种自信 与张扬在历代文人身上很少见,也并不会因他的功败垂成的而消弭,反而格外难得。与他不同,毛 泽东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面对湘江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 叩问,已有鸿鹄之志。就算是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会慷慨高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 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是文韬武略 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那真英雄舍我其谁。何况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了,那属于谁?这种含蓄 的自况迸发的却是绝对的自信,难怪蒋介石诚惶诚恐,责令御用文人再写诗词压过毛泽东。毛泽东 是胸怀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带领无产阶级所开创的新时代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种气 魄岂是一般庸才所及。 当今时代,文人的傲骨更不可少。这种傲骨不是清高自闭,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高高在上,也不 是不与尘俗,不触名利的酸葡萄心理,更不是没有道德底线无知无畏的冲锋陷阵。它是一份沉淀了 浮躁的平心静气,是一种摒弃了俗累的自由性灵,是一种有节有度的自尊自强,更是一份充满了理 性的社会担当。 11.格局与担当 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格局;鲁迅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 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敢言敢作敢当,为同仁呐喊,为革命鼓与 呼,这是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宽窄;不同的眼界,担负不同的责任。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 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何等境界!格局就是无尽的远方,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担当 是为了无数的人们的福祉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局有大有小,根植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大我;格局小者,为已为私为小我,也许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自 古士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 “脊梁”何等气魄!他们有为民请命肝脑涂地者,有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还,有身处异域不改气节者, 有面对利诱势逼不改初衷者,有为官一方与民同乐者,有著书立说延续中华文脉者,有壮烈激烈慷 慨赴死者……他们的名字、事迹如昆仑伟岸,如大海浩浩。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 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格言诠释什 么是格局,什么是大我。 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鲁迅面对万马齐喑、风声鹤唳的局面,团结文化战线上 志同道合人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也勇于解剖自己,对国民劣根性而痛,揭开伤疤以引起疗 救的注意。这就是担当。有人批判现如今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精致利 己主义,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沾染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 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我们不会忘记 “耶鲁哥”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官;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 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 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 扎克伯格在回到母校演讲时说,FACEBOOK 有志创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 里人类就是命运共同体,气候变化与你我相关,基因组全球共享为治愈某些病症提供契机。中国致 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个大国立于民族之林,也离不开格局 和担当。 12.“敢”字为先,风流再现 风流人物在当代为何难以寻觅?为何责任和担当在日常渐渐缺席?我们丢掉了什么?惟一“敢” 字而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知识占有量都不逊色于以往的大师,但当代的大师和风流人 物却渐渐难觅踪迹。因为缺失了“敢”。鲁迅先生笔下之不敢正是现实写照。我们不敢于正视自己、 社会,只是用功利层层包裹自己虚弱的内核。这样的时代又怎能期待着风流再现?欲见风流,必要 先“敢”。 松开囚禁的锁,让自由引领灵魂自省。 时时约束,处处限制,最纯真的生命也难免于被功利同化。孩子的时间都被课外班、补习班所 挤占,自己的时间也流于无益的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可期望孩子能突破重围正视自己?规 矩,为约束提供了教鞭,失去了自由的孩子只能被同化。没有犯过错的孩子,又怎会懂得承担自己 的过错?救救孩子,不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是救救未来。我们怎忍心见到如此瘦弱的脊梁 扛起未来的重担?不敢正视自己的人,知识占有再多,也无异于社会的蛀虫。而东坡在人生最低谷 处仍能解放自己的视野,敢于正视自己,终在黄州突围后成为“千古风流”。欲风流,必敢正视。 伸出助力的手,让“敢”推动责任担当。 我们总是在逃避着正视自己和社会。我们太想要逃避。亦步亦趋中我们谁也不想做出头之鸟, 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扛起来。我们难道忍心见到,小悦悦在马路上被车轮碾过,路人却只是旁观? 难道忍心见到,老人在马路上跌倒,他人却因怕被讹而无人搀扶?难道忍心见到,共享单车作为带 来便利的工具,被肆意的破坏和偷窃?不,我们不能。但我们却在旁观。因为不敢。那么,如果无 法完全战胜怯懦,何不一同携手,每个人互相推动,让责任和担当在社会蔚然成风?社会的进步绝 不会得益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知道会因此陷入困境却义无反顾的那些“敢”的人。敢承 担,方有风流。 张开勇敢的翅膀,以“敢”克服自己的怯懦。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者,就是敢于承担。承担自己的命运,也承担社会的重担。若无陈寅恪先生 几近失明又身处漩涡但仍担负文学发展,何来诸多关于诗词的传世著作?若无蔡元培重压之下仍为 教育而行动,何来北大今日的辉煌?他们用敢做,成为了传世之风流人物 。而今已然没有了社会 的压力,何不就此抛却逃避之意,鼓励自己,用勇气克服不敢,以让风流再现的豪气处世? 敢于正视自己和社会,用“敢”让责任和承担在社会传播开来,敢于化“不敢”为“敢”,才 能让国之未来更坚实。 若此,风流人物,应在今朝! 13.筑梦中华 舍我其谁 文化为大国复兴的原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当有此担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粹粕并存优芜互见,终能一脉相传,滋养后世。无论是清 泉还是粪水,当各有优劣之处。世上也并无一厢情愿式的纯净与美好,面对传统文化之时,也必然 会存在墨守陈规者以至于抱残守缺,也一定会有如临大敌者不免矫枉过正——这原本也无可厚非。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颇具奥意,时事与时人,却常有“一把火烧掉 大宅子”之类的主张。本人以为不然,如何面对,略有浅见。 首先要有自信。今天的中国人,不自信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某种程度上比百年之前尤为严重。 是凡中华文化中与友邦相牴牾的,必要先反恭自问三省吾身,必要达到那个见贤思齐的境界,本人 所处的教育行业尤甚。其实外来文化大可借鉴,而没必要妄自菲薄,否则如邯郸学步,悔之晚矣。 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自己的是不可替代的,人如此,文化也如此。如同易安词中咏桂花句意,“何 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所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自信,才不盲从。 其次要化神髓。传统文化对今日的我们来说,弃其糟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取其精华。熏陶浸 润,如鱼得水,厚积薄发,根能深入叶才能茂盛。其实文化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普世价值,毕竟是 先有了人,才有文化;人有差异,文化必不相同。所以,以自家文化为精神故乡,是必要的,也是 美好的。总是浅尝辄止,必难体验到“月是故乡明”。 还要能有胸怀。受光于庭户只能见一堂,受光于天下才能照耀四方。有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 么样的见识。中华文化历来都容纳万端为己用,可谓是大有胸怀。不全盘接受,不固步自封,为我 所用,去芜存精,当是正道。今天过个洋节就能导致文化的缺失,那么存亡续绝什么时候变得如此 轻易和大众化了? 最重的是,要能担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有那些批判儒家百般缺陷的时间, 不如修炼自身品质,让自己与夫子一样,以天下为己任,大厦将颓,我为独木。义之所向,虽千万 人吾往矣。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批评者,不因噎废食;反对者,能乐见其成。传承不是复古,创新不是 破坏。不偏为中,不易曰庸,中庸者,恰到好处而已。在最好的时间遇到最好的人,就是最好的故 事。在当今文化传承过程,做了该做的事,就是最好。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时代召唤声起,君子当自强不息。筑梦中华,风鹏正举,我 辈须有功于后世。 14.燕雀心态与鲲鹏境界 鲲鹏一跃九万高空,而燕雀不过蓬蒿之间。正所谓“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视野往往决定了见识,胸怀常常影响着格局。 山高入云,与其近观,不如俯瞰;海阔接天,与其视下,不如眺远。由此我想起北宋著名的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其实是期许能够 放开自己的胸怀,去爱这个世界。 然而当下我们却盛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犬儒主义者”,更多的则是“燕雀主义者”。 虽然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是真实的境况却是:诗不 知远在何方,而眼前却只剩下了“苟且”。君不见因为座位而慨叹“坏人变老”,因为“扶与不扶” 而陷入全民集体纠结;君不见地沟油污染了多少人家的餐桌,共享单车某些人居然也在努力“私 享”;君不见有人台面反腐台下贪腐而满壁“辉煌”,也有因为权力离婚而不离家的“奇葩”…… 我们许多人恰如一只萤火虫,只想照亮自己,同时也以为人人都是萤火虫。 然而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越想利益到自己,却越会损害到自己。正如《大学》所谓“货悖 而入,亦悖而出”,又如《易经》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一切都源于 因“短视”而急功近利,正如燕雀视野的限制和心胸的偏狭,自然难以理解鲲鹏的层次和境界。 真正利己者常常是利人者,有大胸怀者亦常常是大成就者。 这种成就可以体现为一种成功,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尊重。“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无论主持 访谈节目还是拍摄电影,都在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尤其是《摔跤吧,爸爸》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 特蕾莎修女为了印度街头濒死之人建立“死亡之家”,将全部身心奉献穷人,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得到世人爱戴,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因为心中怀有世界,脚步才能不 断向前。 儒家经典《大学》让我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华严经》 主张“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因此才有摩西带领族群跨越红海、范仲淹忧乐天下, 才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也因此才有今天的“中国梦”、“一带一路”。我们虽为匹夫,然亦有 责,虽不能至,至少心亦向往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