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九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九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九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山西名校联考)图1、图2分别表明了1960~2010年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的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读图回答1~2题。‎ ‎1.1960~2010年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的迁移规律是(  )‎ A.整体向南迁移     B.整体向东迁移 C.波动向西北迁移 D.波动向东南迁移 ‎2.近50年来,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变化可信的是(  )‎ A.天山雪线上升 B.黄河汛期延长 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 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 解析:1.C 2.A 第1题,读图1和图2可以发现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波动向西北迁移,故选C。第2题,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向西北迁移体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可知天山雪线上升,故选A。‎ 7 / 7‎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如图为近15年来秦巴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3~4题。‎ ‎3.近15年来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是(  )‎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4.造成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气候变冷 C.地形抬升 D.土壤贫瘠 解析:3.D 4.A 第3题,图示归一化植被指数都为正值,在2000年至2010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植被覆盖处于增加态势,从2010年开始往后处于下降趋势,说明植被覆盖开始下降,即D项正确。第4题,图中显示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总体一致的是平均降水量,故造成该山区植被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减少。‎ ‎(2018·华中师大附中模拟)读1961~2004年我国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图(图1、图2),回答5~7题。‎ ‎5.从图中可知,20世纪90年代前后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有(  )‎ ‎①发生次数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②宁夏中部地区暴雨次数少 ③暴雨高发区位于南部六盘山东南山麓 ‎ ‎④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下列地点中,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最小的是(  )‎ A.贺兰山 B.银川 C.西吉 D.麻黄山 7 / 7‎ ‎7.西吉暴雨次数偏少的原因可能是(  )‎ A.气温较高,水分蒸发旺盛 B.位于背风坡,水汽难以凝结 C.深居内陆,水汽来源较少 D.缺少冰雪融水,水汽含量较少 解析:5.B 6.C 7.B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61~1990年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总体上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最大值出现在南部六盘山东南山麓。第6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贺兰山的暴雨次数原先高于8次,后来为4次左右;银川原来是接近6次,后来是接近2次;西吉原来是少于6次,现在是3~4次;麻黄山原来高于10次,后来是不到7次,因此西吉变化最小。第7题,从位置看,西吉位于六盘山的西侧,属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水汽难以凝结,因此暴雨次数偏少。‎ ‎(2018·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如图为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统计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读图回答8~9题。‎ ‎8.该地区月平均最多降水量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分别是(  )‎ A.86 mm 1月 B.86 mm 7月 C.60 mm 12月 D.60 mm 5月 ‎9.导致该地区夏季降水距平较大的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盛行西风影响 C.暖流的影响 7 / 7‎ D.东南季风的影响 解析:8.B 9.A 第8题,从图中看平均每月降水量为26 mm,月降水距平值显示7月份最大为60 mm,说明7月平均降水量最多,为86 mm;从图中显示的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曲线看6月到7月的累计值增加最小,说明7月为月平均最低气温。第9题,从图中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高,平均气温大于20 ℃,1月气温累计增长快,7月气温累计增长慢,说明1月份是夏季,7月份是冬季,应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其夏季降水距平较大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1.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A.③地 B.④地 C.⑤地 D.⑥地 7 / 7‎ 解析:10.B 11.C 第10题,由图可知,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四地均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③地为地中海气候,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干旱,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第11题,由图可知,该地各月气温都在15 ℃以上,属于热带,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量很小,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上图中的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如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原因。(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8分)‎ 7 / 7‎ 解析:第(1)题,从我国近30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和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图可直接读出。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增温更明显,进而推测世界增温的纬度变化。第(3)题,由材料可知,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我国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缺水,降水增多会使粮食产量增加。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热量更加充足,也有利于粮食生产。第(4)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其影响可从对土地、陆地污水排放、港口等方面分析回答。第(5)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人们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因此可从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节约能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 ‎(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13.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8分)‎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7 / 7‎ 解析:第(1)题,读图,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上海受雨带影响时间长,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第(2)题,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成都和上海纬度大致相同,造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差异。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缺少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第(3)题,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要防晒。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答案:(1)秋季(9~11月)降水差异:上海为260 mm左右,哈尔滨为70 mm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 原因: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 ‎(2)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7 /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