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高考 高三年级历史 一轮复习综合测评卷 1
高三年级历史 综合测评卷 1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2.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 3.“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4.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规定是为( ) 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 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 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 5.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由此可知,宋代( ) 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 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 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 6.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此“词曲贵浅”的主张( ) A.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 B.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7.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8.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9.《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10.“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11.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 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排除恩荫人仕的可能性 D.堵塞了门阀人仕的途径 12.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 A.导致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 B.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 C.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D.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 13.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 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4.明末清初,中国在引进西方大炮的同时,也引进了“开花炮弹”技术,然而这种技术为御林军所专用,久不使用,不但统治者忘记了,主持海防的林则徐也不知“开花炮弹”为何物。这反映出( ) A.鸦片战争失败根源于武器落后 B.清政府的国防技术水平比较低下 C.清朝统治者对军事技术的轻视 D.工业技术落后对军事装备的制约 15.《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此观点主要是依据( ) A.清政府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 B.清政府已经完成了军事近代化 C.西方国家反对日本发动对华战争 D.洋务运动造成的中国强大假象 16.“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阅之者尚多,销路至今未减。”这可说明( ) A.《申报》在国内最畅销 B.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提高 C.报纸主要面对下层民众 D.《申报》内容通俗易做 17.2019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而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日故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18.1896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1897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这说明( )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19.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20.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常熟有个叫曾含章的人在《避难纪略》中写道:“令业户(指地主)领伪凭,日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人应之者。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户而加害不休也。”这一记载( ) A.可体现出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颁行的局限性 C.表达了他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D.不是对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如实反映 22 .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普通民众根本没有人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23.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周恩来说此话的主要目的是( ) A.强调保持政治力量联合的重要性 B.肯定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的作用 C.主张尽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要求蒋介石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4.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25.1935~1936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推动 B.国内政局的稳定 C.国际社会的支持 D.科技发展的影响 26.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27.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 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28.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 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29.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30.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须知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譬如与我有仇的人家,他办的事情很好,却因为有仇,不肯学他,这仇怎么能报呢?” 这实际是继承了 A.黄宗羲的思想 B.洪秀全的思想 C.魏源的思想 D.康有为的思想 31.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2.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实现了生话上的移风易俗 D.颁布<中华民临时约法> 3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34.“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材料中的“这一制度”是指(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35.2019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2019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19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加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国家的合作与共赢 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D.与美、日等国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36.古代雅典设有很多警奴,每当公民大会的日于,警奴就用浸过湿漆的鞭子将公民赶往公民大会会场。据此可知( ) A.公民大会参与者众多 B.公民的权力受到限制 C.公民消极对抗执政者 D.雅典民主带有强制性 37.如图所示是1810~1812年间英、德、法、美四国机器棉纺业中拥有的纱锭数量的对比示意图。下列对图中的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 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B.美国民主制没能推动经济发展 C.法国共和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德国的分裂严重影响了工业化 38.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39.1931年12月,美国总统胡佛在向国会提交的复兴计划大纲中提出:大幅度削减行政开支,发展联邦公共工程;扩大联邦农业贷款银行的贷款能力。这说明该计划( ) A.坚持了自由放任政策 B.不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C.体现了国家的干预性 D.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40.某荷兰人曾说:“我打开随身带着的盒子,里面有各种欧洲不同国家的钱币,每晚都要整理一下,因为一天就可能要用好几种,这是当时的习惯。”此“习惯”改变于( )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联盟最终成立 C.欧元进人流通领域 D.荷兰正式加人欧盟 二、材料解析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们,从但丁开始,讽刺和反对的就是作为政治力量的教会,而不是精神意义上的上帝。所以,与其说是“人神对立”,不如说是社会阶级对立;与其说是“发现了人”,不如说是回归了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简单点说,就是反教权不反神权。……在神权作为基础的前提下,人们寻求和上帝的直接接触、对话。……人文主义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谓复兴,就是人文主义掀起希腊文学以后的一次文学高潮。……人文主义文学作家提倡希腊古典文化,研究推广古典名著。……可以说,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理性精神来源。 ﹣﹣摘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中“理性”的对比》 材料二 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不只想引进新课程、新书面语、新学术方法、新的七零八碎的外来知识、新“事实”。他们的潜在动机,是通过提倡和示范、普及新的行为模式、新的个性类型﹣﹣实际是创造一种“新民”。有鉴于早期改良派曾强调,所创造的新公民要能承担政治责任并履行参与政治团体的义务,新文化改良者强调了他们希望培育的新个性文化和知识方面的重要性。 ﹣﹣摘自(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文艺复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要求创造“新民”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相同点。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高三年级历史 综合测评卷 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题,共60分) 1—5:BAABC 6—10:ACCBB 11—15:BBDCD 16—20:BBCAD 21—25:ADADA 26—30:ABCBC 31—35:DBAAA 36—40:DDBCC 二、材料解析题(2题,共40分) 41.(1)特点:反教权而不反神权;体现了新旧阶级的对立;迫求信仰自由,借助于文艺形式;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 (2)原因:封建儒学造就了国民奴役心态;民主政治缺乏国民的政治参与;西方人权思想传入的影响.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都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都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42.示例一 角度: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 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实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新中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斯大林模式中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所以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 示例二 角度:弱化政府的干顶有利于经济发展. 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转变职能,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苏联(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也是弱化政府干预,市场活力得到提升,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过程中均出现政府权力下放,市场活力相对提升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后,各国纷纷对市场放权,弱化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促成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所以政府干预一定程度的弱化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