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第一讲 考点分析 第二讲 一词多义 第三讲 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 第四讲 词的偏义:偏义复词 第五讲 词类活用 第六讲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第七讲 文言虚词 第八讲 文言句式 第九讲 文言文翻译 第十讲  高考古文小段翻译练习 第十一讲  文言文断句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第一讲 考点分析 第二讲 一词多义 第三讲 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 第四讲 词的偏义:偏义复词 第五讲 词类活用 第六讲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第七讲 文言虚词 第八讲 文言句式 第九讲 文言文翻译 第十讲  高考古文小段翻译练习 第十一讲  文言文断句 第一讲    考点分析 文言文考点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⑤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者观点 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含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 文言实词主要有三个特点:通假性,单音性,多义性 把握古代汉语实词主要通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1.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2. 文言文的单音性:注意文言文词语以单音为主的特点 ‎3.一词多义。‎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4.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5.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第二讲     一词多义 一.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 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士: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相: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例:(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要求熟记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 本字 通假字 例句 毋 无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寡人之于国也》)‎ 斑 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同上)‎ 途 涂 涂有饿殍(同上)‎ 又 有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同上)‎ 智 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上)‎ 性 生 君子生非异也(同上)‎ 径 泾 泾流之大(《秋水》)‎ 辨 辩 不辩牛马(同上)‎ 横 衡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殁 没 孝公既没(同上)‎ 纵 从 合从缔交(同上)‎ 崛 倔 倔起阡陌之中(同上)‎ 影 景 赢粮而景从(同上)‎ 又 有 百有余年(同上)‎ 拒、纳 距、内 距关,无内诸侯(《鸿门宴》)‎ 彩 采 观帝王之气,成五采(同上)‎ 邀 要 张良出,要项伯(同上)‎ 背 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上)‎ 早 蚤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上)‎ 隙 郗 令将军与臣有郗(同上)‎ 座 坐 因击沛公于坐(同上)‎ 纳 内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同上)‎ 趋 趣 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 犹 由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同上)‎ 横 衡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 震 振 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消 销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几 机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同上)‎ 否 不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餍 厌 暴秦之欲无厌(《过秦论》)‎ 倘 当 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同上)‎ 暮 莫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绝壁下(《石钟山记》)‎ 何 曷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彩 采 极天云一线,呈异采(《登泰山记》)‎ 圆 圜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同上)‎ 俊 畯 才畯满前,道古今誉满德(《送李愿归盘谷序》)‎ 慧 惠 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同上)‎ 嘱 属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 缺 阙 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陆游《入蜀记》)‎ 擒 禽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猝 卒 五万人难卒合(同上)‎ 焰 炎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太半(同上)‎ 价 贾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卖柑者言》)‎ 悯 闵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李密《陈情表》)‎ 伶仃 零丁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同上)‎ 馐 羞 远具时羞之奠(韩愈《祭十二郎文》)‎ 逝 世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同上)‎ 吁 于 于嗟鸠兮,无食桑椹(《卫风·氓》)‎ 脱 说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卫风·氓》)‎ 悦 说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邶风·静女》)‎ 罹 离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骚》)‎ 彰 章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娶 取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奁 帘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 韧 纫 蒲苇纫如丝,磐石方且厚《孔雀东南飞》)‎ 脏 藏 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合 阖 每至是日,倾城阖门。(袁宏道《虎丘记》)‎ 才 裁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行(《促织》)‎ 值 直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同上)‎ 翌 翼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同上)‎ 需 须 以待子不时之须(苏轼《后赤壁赋》)‎ 返 反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同上)‎ 尽 禁 取之不禁,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屈 诎 其次诎体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 剃 剔 其次剔毛发(同上)‎ 抢 枪 监狱卒则以头枪地(同上)‎ 磨 摩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同上)‎ 抵 底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为(同上)‎ 佚 失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同上)‎ 债 责 则仆偿前辱之责(同上)‎ 捧 奉 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 否 不 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同上)‎ 廷 庭 拜送书于庭(同上)‎ 按 案 召有司案图(同上)‎ 熟 孰 唯大王与群臣孰议之(同上)‎ 罹 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返 反 人穷则反本(同上)‎ 旨 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同上)‎ 浊 濯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同上)‎ 黜 绌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同上)‎ ‎ ‎ 质 厚币委质事秦(同上)‎ 披 被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江畔(同上)‎ 座 坐 直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诀 决 ‎(公子)辞决而行(同上)‎ 向 乡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同上)‎ ‎ ‎ 二.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如“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丧失物质 亡:逃亡、隐避(本义)      死亡      灭亡(引申义)  ‎ ‎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 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 ‎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去(本义“距离”—离开—废除—舍弃)‎ ‎4.要集中记忆。(见120个实词表)‎ 第三讲  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 复习要点:1. 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词义弱化。5.词义强化。6.感情色彩变化。7.名称说法改变。‎ 语言是发展的,词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同是一个词就有了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注意区分古义和今义的不同,就成了我们准确理解古人语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当然也有些词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来”,还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执事”,这部分词语,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 概括起来,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 ‎(1)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雏(小鸡——幼小的动物或诱饵,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雏鸟,雏形)‎ ‎①“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等等。‎ ‎(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义。例如:甘(味甜——味甜乐意)‎ 苦(味苦——痛苦辛苦)‎ ‎①“甘”。《说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②“苦”。《说文》:“苦,苓也。”“苓”是一种苦菜,表示味苦的意思。现在的“苦”,不仅有“甘苦”之“苦”义,还衍生出“辛苦”、“痛苦”等义。还有像“病”(重病——病)‎ ‎(3)由专名扩大为通名。例如:‎ ‎①“江”、“河”。(专指长江、黄河之——后来扩大到河流的通名)‎ ‎②“好”(女子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等)‎ ‎③“中国”,(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如:‎ 秋(秋季——秋季,一年)‎ 百年(晚年——很多年,一辈子,一生)‎ 宾客(门客——客人)‎ ‎“秋”。《说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好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练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二、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1)词义程度的减弱。例如:‎ 饿(严重的饥饿,受死亡威胁——肚子饿)‎ 怨(恨——不满意,责备)‎ ‎①“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孟子•告子篇》:“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用“饿”的古义。今义的“饿”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 ‎②“怨”。古义指“恨”的意思。《屈原列传》:“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个“怨”即是古义。今义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从无怨言”、“任劳任怨”。‎ ‎(2)词义的表示范围的缩小。例如:‎ 丈夫(男子的通称-------女子的配偶 子(孩子总陈——男子)‎ 臭(气味——难闻的气味)‎ ‎②“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触龙说赵太后》:“丈夫变爱怜其子乎?”这里指成年男子。今义“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③“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孩都称子。现在“子”只指“儿子”。 ④“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只指难闻的气味。‎ ‎(3)词义义项的减少。例如:‎ 劝(鼓励、劝说、规劝——劝说、规劝)‎ 让(辞让、谦让之意,责备——辞让)‎ ‎①“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就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肃劝权如瑜还。”即“劝说”之意。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②“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指南录〉后序》:“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调任、升职)《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流放)。今义“迁”只剩下“迁移、变换”之义。如“迁居”。‎ ‎③“让”。文言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现在只用前一意义。‎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三、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 练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四. 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l   练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五、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还有大家熟悉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这些,都是典型的词义转移现象。‎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例如:‎ ‎①“币”,古义指礼物。“置币遗单于”。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②“涕”,古义指眼泪。《促织》:“儿涕而去。”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例如:‎ ‎①“走”,古义为“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 ‎②“去”,古代指离开某地,现在则指到某地去。“去国怀乡”。“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勤”。古义是“辛苦”,与“逸”相对。《肴之战》中“勤而无所,必生悖心”的“勤”就是“辛苦”的意思。今义“勤”已没有它的原义了。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的意思。‎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如:‎ ‎“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来。‎ ‎(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例如:‎ ‎①“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即是古义。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 ‎②“假”。古义指“借”的意思,属动词。《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义。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现在的名词或形容词。‎ 练习: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六、感情色彩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如此说来,古今书写相同的词,其词义并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阅读古文时,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唯其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书中的内容。‎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 ‎①‎ ‎“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 ‎②“衣冠禽兽”,原指官司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牲一样的人。‎ ‎(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乖”。古义指偏执、不驯服。《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 ‎①“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②“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练习,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 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七、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l  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八、单音词变为复音词。‎ 文言以单音节词为主,将文言文解释为现代汉语时,大都将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比如,"俭约"就解释为"俭朴节约"。 “前”变为“前面”,“敌”变为“敌人”等。‎ 第四讲  词的偏义:偏义复词 一,偏义复词例谈 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有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的地方用上了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就是偏义复词,“作息”分别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处,意义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义。‎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学习文言文时对此类的词的识别,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语境又合逻辑。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只得注意的是,在辨别偏义复词是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从许”, 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合译为“答应或允许”‎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个意义。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 二,偏义复词曾经在 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三,课文偏义复词示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6 .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7 .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8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9 .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0 . 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1 . 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12 .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3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14.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15.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16.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第五讲      词类活用 ‎   教学要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 ‎1. 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3.名词意动用法。4.名词使动用法。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10.形容词使动用法。11.形容词意动用法。12.数词活用。‎ 教学内容:‎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 先看例句: ①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         ‎ ‎②晋军函陵,秦军*南(军,驻扎)‎ ‎③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     ‎ ‎④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 ‎⑥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七句,都是加线的词是活用的。而通过分析这些活用的词的环境可以总结出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如下: A.两个名词连用,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关系,则前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后一个名词是它所带的宾语。例如①②两句。 B.名词前带有副词修饰,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如③④句。(说明:“先”表示空间的先后是方位名词,表示时间的先后是时间副词。第④句的“先”是时间副词) C.名词前带能愿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⑤⑥‎ 句。 D.连词“而”连接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连词“而”只用于连接动词)如⑦句。 不仅名词能活用为动词,名词性词组也能活用为动词,其规律与名词活用作动词相同。 2.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 ②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 ③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同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以……为先,以……为后:同②) 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与一般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相同。 其实,形容词、数量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为名词。 二.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例①‎ 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三.使动用法 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分述如下: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这种动宾结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先看两个例句: ①孟子将朝王                    ②武丁朝诸侯 这两例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谓语动词都是“朝”,但它们的动宾关系却不同。前一例是一般句式,“朝”的动作是主语“孟子”发出的,宾语“王”是谓语动词“朝”的对象。语译为“孟子将朝见齐宣王”。后一例是使动用法,“朝”的行为不是主语“武丁”发出的,而是宾语“诸侯”发出的,是主语“武丁”使诸侯发出这个动作。语译为“武丁使诸侯朝见”。 ⑴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是由不及物动词充当的。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用作使动时,便带有宾语。——这也是识别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途径。如: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上两例中,“惊”和“亡”是不及物动词,但后面带了宾语,我们就知道它们是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 ]也。 当翻译时,省略了的宾语要补上。 ⑵古代汉语及物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但为数不多。 如: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 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 正由于及物动词本来就是可以带宾语的,要识别它是使动用法就困难得多。有的从句子的意思就可以识别,如下例的“饮食之”,我们解释为“吃喝他”就解释不通,只能解释为“让他吃喝”。《子路从而后》中的“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也属于这种情况。有的从中国的一般礼仪和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识别,如开头举的两例:孟子身份地位低,他朝见齐宣王是正常的;而武丁是天子,比诸侯的身份地位高,他去朝见诸侯是不正常的,只能作使动用法解。“阳货欲见孔子”也属于这种情况。阳货是鲁国季孙氏的家臣,地位高;孔子是老百姓,地位低,阳货并不是想要去拜见孔子,而是想让孔子去拜见他,所以“见”是使动用法。有的则还要熟悉历史。如“外连衡而斗诸侯”是商鞅的策略:对外采用连横亲秦的策略,不是秦国自己同诸侯斗争,而是使诸侯相互争斗,秦国坐收渔人之利。所以“斗”是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用作使动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这个形容词首先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作一般动词,也可进一步用作使动。比较两个例句: ①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②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前一句“长”和“短”都是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分别解释为“擅长”和“不擅长”。后句“正”、“笃”、“睦”、“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们之间一般通过句子的意思就可以区别开。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音wàng,“使……为秦王”。 一般地说,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做什么;形容词的使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什么。(但也有个别例外, 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这个“肉”就不表示成为肉,而是表示“使……长肉”。) 四.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其动词与宾语的关系,动词表示对宾语的认识,可以用“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要注意:意动用法仅限于名词和形容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贤,以……为贤)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以……为少;轻,以……为轻)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把……当作伴侣;友:把……当作朋友)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把……当作良药) 楚亭怪而察之(怪:对……感到奇怪) [我]不女瑕疵(瑕疵:认为……有毛病。注意:“瑕疵”所带的宾语,‎ ‎ 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了。这是由于句子是否定句,宾语又是用代词充当的。)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致,主要靠上下文,从语义上加以区分。如上例“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首先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既可理解为“把……当作药”,也可以理解为“使……成为药”。但联系上文——人们在乡校议论郑国为政的得失,有人劝当政者子产毁乡校。“闻”的肯定是人们的议论,子产只能把人们的议论当作治理国家的良药,而不能使人们的议论成为药。 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是形容词,但后面带了宾语,肯定活用作动词了。既可进一步理解为“使……美”(把我打扮得美),也可进一步理解为“认为……美”。但联系上文——邹忌问自己的妻子,自己和徐公比,谁美——妻子当然是认为他美,“美”应该作意动用法理解了。‎ 第六讲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有八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也会有帮助的。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 ‎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 (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  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二, 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  ‎ 第七讲 文言虚词 一,教学要点:‎ ‎1. 了解《考试说明》中列出的20个常见虚词及课本中系统介绍的其它虚词的用法。‎ ‎2. 了解虚实多类的现象。3.了解虚词的一词多用现象。4.了解虚词的同类异词现象。‎ ‎5.区别句末虚词的用法。6.了解关联虚词的用法。‎ 教学内容:‎ 一.  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  仔细阅读常见虚词用法列表,体会要求的20个虚词的用法。然后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A.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你的)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并列)‎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承接) D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好象)‎ E.吾恂恂而起(表修饰关系) F.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这样)‎ ‎2.下列各句中“乃”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竟然)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是)‎ B.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可是) D.屠乃奔倚其下(于是)‎ F.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3.下列各句中的“于”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 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到)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对于)‎ C.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比) D.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被)‎ D.贫者语于富者曰(对) F.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在)虚实兼类现象:‎ 所谓虚实兼类,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小练习]解释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用法。‎ ‎1. 安 ‎1.. 然后得一夕安寝 形容词,安稳 2. 君子食无求饱,居主安 形容词,安乐,安逸 ‎2. 可以为富安天下 动词,使安定 4. 君安与项伯有故 代词,怎么 ‎6.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代词,哪里 ‎7. 所 ‎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名词,处所 ‎②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名词,结果 ‎③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助词,与后面的动词一起构成名词性结构 ‎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助词,表被动 ‎⑤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 量词,座 ‎8. 与 ‎①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期 介词,同,和 ‎②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动词,给予 ‎③ 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动词,交好 ‎④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助词,同“欤”,吗 ‎⑤ 蹇叔之子与师 动词,参加 ‎⑥ 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 介词,对 三.  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而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一般用作介词,但可以表示“因为”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可以表示“根据”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小练习]解释下列虚词在各句中的用法。‎ ‎1. 者 ‎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附于短语之后,相当于“……的人”‎ ‎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附于短语之后,相当于“……的事物”‎ ‎③ 二者不可得兼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④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⑤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语气助词,表提顿 ‎⑥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2.   以 ‎①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凭借 ‎②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在 ‎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 ‎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并且 ‎⑤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和楚 用以 ‎3.   焉 ‎①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那里 ‎② 青麻头伏焉 兼词,“于彼”,在那里 ‎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助词,了 ‎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怎么 ‎⑤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拟声词词尾,助词 四.  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中的“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的“而已”,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所以”,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中的“何如”,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矣”,感叹助词,现在为“啊”“了”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所替代。‎ ‎[小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虚词。‎ ‎①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况且 ‎②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那 ‎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呢 ‎④ 为众人师且不敢 尚且 ‎⑤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那样 ‎⑥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你的 ‎⑦ 以啮人,无御之者 如果 ‎⑧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同“岂”,难道 ‎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于是写作 ‎⑩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 二,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 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文言虚词例释(20个)‎ 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何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哉?(《曹刿论战》)‎ 乎 ‎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乃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且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然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若 ‎1.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一)表假设,“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所 ‎1.用作助词。‎ ‎(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闻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为 ‎1.动词:(1)做。‎ 谁为大五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3)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5)通“谓”。可译为“说”。‎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1)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给,替。‎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疱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3)向,对。‎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焉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殽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殽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以 ‎1.介词。(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疱丁解牛》)‎ 矣 ‎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因 ‎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 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 ‎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欤)‎ ‎“与”可作动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一)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二)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奉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者 ‎(一)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二)“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用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三)“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之 ‎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批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第八讲 文言句式 一,教学要点:‎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内容:‎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下面针对《语文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 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     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二,文言句式的难点:    在考试中常见的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及一些固定句式。复习时要抓住每种特殊句式的难点或易误点。      第一.关于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三个句子都比较容易分辨,如果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的结构。而对下面这个句子,有些同学就要犯迷糊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同学们为什么会犯迷糊呢?第一在于“是”,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第二在于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第二.关于被动句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上述两句都是被动句,有被动标志词“见”或“见……于”,“见”后都接动词。但并不是所有“见”后接动词都表示被动。“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容易相混,如:     ‎冀 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充当动词的宾语(很奇怪,动宾倒装!),实际上起一个代词的作用,“见恕”意为“饶恕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原谅我。还有: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例如:    1,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2,日削月割。     1,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因为附操之民是被逼迫的。2,“削”“割”都是被动的。意念被动要求考生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      第三.关于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这里有几个难点:      1.宾语前置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倒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原句颠倒过来,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图利”“从命”。这里的“之”“是”用法归于结构助词一类。 2.定语后置中的楚辞句式。“楚辞”代表着南方方言,一般用“之”来倒装,考生掌握较差。其固定格式是:名词+之+定语: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孰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颠倒过来,依次是“陆离(言长)的长铗”“崔巍(言高)的切云(指帽子)”,“高的庙堂”“远的江湖”,“洁白的身子”“肮脏的外物”。     3.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考生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深入。      ‎ 第四.关于一些固定句式 文言常见固定句式资料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 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剥丝,层层深入。 ‎ 常见的固定句式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一些固定的词组搭配来体现。这样的词组搭配非常多,我们这里选择一些重要的或易错的来讲解: ‎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 翻译为: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如……何 奈……何 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翻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何(胡)以……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 不亦……乎 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何(奚)……为? 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译:还要报答干什么呢? 文言句式的掌握直接影响着文言句子的翻译和文章的理解。希望能在这察漏补缺中有所裨益。下面有一些针对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3.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庄暴见孟子》)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察今》)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二.辨析下列句子的类型 ‎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劝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3.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4.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促织》 5.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6.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7.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8.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 9.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治平篇》 10.“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12.善哉,祁黄之论也! ‎ 答案: 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呢? 该不是楚国的水土叫人善于偷盗吧? 你们该不会为贫穷而苦恼吧?(意思是你们有可能正为贫穷苦恼) 翻译为:不肯做和不能做的具体表现用什么方法区别它们的不同呢? 像这样寻找宝剑,不是太迷糊了吗? 现在人家如同刀和菜板,我们如同鱼肉,还辞谢干什么呢?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判断句 判断句 被动句 主谓倒装 ‎ ‎ 第九讲:文言文翻译 教学要点:‎ ‎1. 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2. 准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3. 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语句。‎ 教学内容:‎ 文言文翻译是中考的常见考点。要翻译好文言句子,我们需牢记清末著名学者严复的“三字经”——信、达、雅。“信”,就是翻译时要忠于原文,准确、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意义;“达”,就是要求译句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所谓“雅”就是要求遣词造句要表现原文文笔优美的特点,富有表现力。‎ 一.  句子的理解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襄阳土俗,‎ 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2. 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 ‎3. 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 ‎4. 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 ‎5. 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中“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往往”是副词,“有”是动词,作谓语。“得”就应该是宾语,看来是动词名用,引申理解为“收获”“心得”较为恰当。所以整句就可翻译成:古人对天地、山河、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常常有所收获。‎ ‎6. 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语出《战国策·魏策》)“挠”一词陈述“色”,应为形容词,不能作动词,联想到“不屈不挠”,应理解为“屈服”之意。“长跪”一词古汉语是“直着身子跪拜”,这里也不例外。“谢”有多种意义:感谢、拜谢、谢绝、辞谢、告诫、谢罪等。根据前面对“挠”字的理解,应取“谢罪”“道歉”之意。所以整句应翻译为:秦王露出屈服的神色,直着身子跪拜,向他表示道歉。‎ 二.  文言翻译的原则:‎ ‎1. 译文忠于原文,要做到“信”。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文语义,与原文语义要保持完全一样。‎ ‎2. 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是要做到“达”。所谓“达”,也就是行文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3. 译文要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语言要“雅”。所谓“雅”,就是要注意语言的美化,尽量用最美的语言翻译原文。‎ ‎[小练习]依据信、达、雅的原则,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 惟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⑤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⑥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 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 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不过三十日。《廉》 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 减。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   有时为了使译文简洁通畅,对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例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为”译一次可。   此外,有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 三、 乘。‎ 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应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反而显得不通顺。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 (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六,换 ‎。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义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还有,同一个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求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 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 (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二) 名称说法改变。如: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 (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 (三) 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七,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 (一) 主谓倒装。如: (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 (二) 宾语前置。 (1) 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 B.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 (2)‎ ‎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 B.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译文:没有人肯照顾我。 (3) 用助词“之” 、“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 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A.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 B.是以见效。(《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 (三) 定语后置。如: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明确:“高”修饰“庙堂”,即“高庙堂”;“远” 修饰“江湖”,即“远江湖”。)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 (四) 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 (1)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明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做“饰”的状语。译文:(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八、增  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一)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如: (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 (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省宾语)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词) (5) 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省量词) (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为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我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二).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三).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留、换、调、引、增、删”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 ‎ 此外,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 文言文中还有一些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意义的词语,其中比喻、借代居多。如:布衣——百姓,锦鳞游泳——漂亮的鱼儿,驾崩——皇帝的死。 译出语气。1、表判断语气。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译为“修建亭子的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啊。”2、表推测语气,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为“真的是世上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的不了解千里马吧。”3、表反问语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为“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 高考文言文主观翻译题的八个关注点 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2002年高考上海卷) 分析: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此句应译为: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例2: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2004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此句中的“穷”字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窘迫”。此句应译为: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 例3: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年高考重庆卷) 分析:此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在早晨”“一大早”。如果不能识别名词活用就很难获得满分。此句应译为: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 例4:大用则王,小用则亡。(2005年高考福建卷) 分析:此句中的“王”本为名词,在句中用做动词,译为“称王”。因此本句应译为: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例5: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2005年全国卷Ⅱ) 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关注点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易造成失分。‎ 例6: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2003年高考安徽春招) 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故为兵者”为“农”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句应译为: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 例7: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此句中的“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此句应译为: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福祸(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例8: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此句为以“…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是……”的格式,即: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如不能将此句式特点译出就很难得满分。‎ 例9: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分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必须将“何”回归其位。应译为: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例10: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此句的“刚于为吏”属介词结构后置,“见忌于上”属于被动句式。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即:朱晖做官很正直,被上司嫉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关注点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11: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分析:句中的“已”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取消;已经;过分;语气词等。根据语境,可知“取消”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例12: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2005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句中“罢”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罢免;结束,遣散等。根据语境可知“结束,遣散”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裴侠说:“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役使他人,这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于是全部都遣散了。‎ 例1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2005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句中“剧”的常见义项有:厉害,严重;复杂,繁多等。根据语境可知“繁多”义项最合适。此句应译为: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关注点四、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也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例14:因乞李氏以归。(2005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宾语“这部书”,翻译时应补出来,即,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例15: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005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此句中的“遽以白就”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这件事)”,在翻译时省略的内容要补上,即“遽以(之)白(于)就”。此句应译为: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例16: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2005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此句中的“乃以告僧”省略了主语、宾语和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语,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他们补出来。即:李超最初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关注点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17: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中的“穷”不能译成“贫穷”“穷困”,而应该译成“偏僻”。因此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18: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2005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此句中的“学者”是古今异义的词语,不能译为“做学问的人”,而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即该句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应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 例19: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2005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此句中的“再”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两次”。即该句应译为:(任期)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二年就轮换两次。‎ 例20: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分析:此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妻子和儿女”。如果不能识别就会失去此点的得分。该句正确的翻译为: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 关注点六、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 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例21: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所以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22:遂大困,寻死富阳。(2005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该句应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关注点七、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例23: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正确的翻译应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24: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正确的翻译为: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 例2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此句中的“……孰与……”是固定格式,应译为“与……相比……”。即此句应译为: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关注点八、修辞知识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 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比喻的修辞方式,有 ‎ 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就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方式进行翻译;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如委婉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译出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目前 高考试题中虽然此知识点设题并不多,但今后是否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我们很难知道。‎ 例2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91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容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例27:峰极危者,必跃而居其颠;洞极遂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2002年高考上海卷) 分析:该句中的“猿挂蛇行”是比喻的修辞方式,应译为“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如果不了解此修辞就很容易翻译错误。‎ 例2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 分析: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例29:金就砺则利。(《劝学》) 分析: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以上内容。因此,我们在文言文翻译的备考过程中,重点要从上述角度,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惟其如此,我们才不会事半功倍。 文言文翻译七大误区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如: ⑴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年高考    全国卷) 译成: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⑵其李将军之谓也。    (2002年高考     全国卷) 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在⑴、⑵句中就犯了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⑴中“交阯郡”是地点名词不用翻译;⑵中的“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也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且翻译的也不准确。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如: ⑶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2004年高考     湖北卷) 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 ‎ ⑷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⑶⑷两句的译文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⑶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 ;⑷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三、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 ⑸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译成: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⑹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孔雀东南飞》 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 ⑺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⑸⑹⑺三句的译文都犯了盲目的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⑸句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⑹句中的“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⑺句中的“北”并非指“北方”而是指“败兵”。 四、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如: ⑻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⑼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译成:刘母向媒人道谢。 在⑻句中把“微”错译成了“稍微”,结合语境,当时是“侯赢在暗中观察信陵君”因此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⑼中,“谢”的翻译也没有结合语境,误译成了“道谢、感谢”,结合语境可知这是“刘母谢绝媒人”的话,因此“谢”应译为“推辞、谢绝”。 五、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罗嗦赘余。如: ⑽婴之亡,岂不宜哉?  (2003年高考   京皖内蒙春招卷) 在本句中“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婴逃亡,难道不应该吗?” ⑾宋何罪之有?   (2002年高考     北京卷) 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本句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 六、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 ‎ ‎ ⑿范氏富,盍已乎?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译成: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⒀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⒁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译成:范献子抓住并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在⑿句中省略了“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添加上译句才完整;在⒀句的译句中明显缺少陈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⒁句中是个省略句,省略了“执而纺”的宾语“董叔”翻译时应该补上。 七、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如: ⒂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这个句子是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孝谨于其族闻,其信义于其友著”在翻译时应加以调整。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⒃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004年高考    湖南卷) 本句也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斯亭饮酒而乐之”,因此应翻译成“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把这当作乐趣”。 ⒄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本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欲而得之,又请何焉?”应翻译为“(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⒅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记》 本句语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古汉语中常把数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且省略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加以调整和补充。本句可译为“(朋友)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核舟”。 ‎ 八、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1、结合背景 每一段文言文章都有它的历史背景,因此理解时要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背景的显示可能是直接的,如文末注明文章作者、出处等或有简单的背景注释;也可能是间接的,从文中的人物及事件或细节中推断出来。了解了历史背景后,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就从大脑中涌现出来,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关政策、科技水平、民风时俗……只有结合了背景,对文章的理解才不会失之于主观臆测。‎ ‎2、到语境中去 通常讲“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是强调语境的重要。有些词多义,但放在个体句子中取哪个义项就确定了;有的代词,具体指代什么,只能根据上下文去推断;有的虚词用法灵活,但在语境中的用法却是固定的。‎ ‎3、忌以今律古 古人的思想与今人有一定的差异,古文中的词语也有的与现代汉语迥然有别,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以古人的思想标准和行为习惯去理解古人”,“以词语的现代用法去翻译古文”‎ ‎。要充分重视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忌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总之,文言文翻译时应做到“该删的删,该添的添,该调的调,改换的换”,一定要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 第十讲 高考古文小段翻译练习 ‎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01年上海卷) 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2、【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刘邦曾经从容地与韩信谈论众将领的才能如何,认为各有不同能力.皇上(刘邦)问道:"那像我这样能带领多少人马?"韩信答道;"您最多能带十万."皇上说:"和你比比如何?"韩信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既然多多益善,那为什么曾被我擒住过?"韩信说:"您不能率领士兵,但善于率领将领,这就是我韩信之所以曾被陛下擒获的原因." 3、【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有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市场,没有人知道他有骏马。这人去求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卖掉它,连续三天站在市场上,没有人来与我谈生意。希望您围着马绕一圈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我愿送您一天的报酬。" 伯乐于是绕着马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仅一天马价就贵十倍。 4、【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对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5、【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6、【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7、【丑妇效颦】西施病心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西施有心病,双手按住胸口,皱着眉头。离西施家不远,有个长得很丑的女人,看到西施的那副模样很美,回家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棒着心口,紧皱着眉头。村里的富人看见她那副模样,紧闭大门;穷人看见,赶紧带着妻子儿女躲开。她只知道人家皱眉棒心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捧心为什么美。 8、【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珠子。他制了一只木兰木的匣子,这只匣子,他用桂和椒的香气来熏,用珠玉来点缀,用美石来装饰,用翡翠鸟的羽毛来衬托。郑国人把他的匣子买下,却把珠子退还给他。这可以说这个楚国人擅长于卖匣子,但不能说擅长于卖珠子呀。 9、【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公明仪为牛弹琴清角曲调的琴曲,但是,老牛就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埋头吃草。并不是牛没有听到琴声,而是这种调子它根本听不进去啊。后来公明仪改变了弹法,模仿蚊虻(méng)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寻找母牛的哀鸣声。那头老牛立刻甩着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倾听起来。 10、【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02年北京卷)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译为“了解”也对)。 11、【求仁得仁】董叔将娶于范氏,叔问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曰,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矣,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04年福建卷)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 (1)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2)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3)(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12、【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来看他,见王恭坐在一个六尺长的竹席子上,于是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所以应该有(很多)这种东西,把这一领送给我吧。”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把自己坐的席子送给了王大。已经没有多余的席子了,王恭就做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非常惊讶,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我才要的。”王恭说:“您不了解我,我这个人没有多余的东西。” 13、【三人成虎】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庞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葱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葱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14、【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 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哭着要跟她去。孩子的母亲说:“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想要捉猪杀猪。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不是好跟她开玩笑的。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父母学的人,听取父母的教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在教孩子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于是就杀掉而且烧熟了那只猪。 15、【及之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亲自)实践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艰难。哪有不去做就知道结果的?翻阅五岳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得多)。细数了八珍的菜谱,认为了解全了菜的味道,还不如厨师尝一口知道的多呢? 16、【商鞅布令】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又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能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17、【楚庄忧亡】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18、【月攘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或”,解对1分;“是非”,解对1分)‎ ‎ (2)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礼义,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一句1分,第一句重在“其非义”,第二句重在“速已”,第三句重在反问句式解释出来) 译文: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19、【假药之得】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曰:“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竽)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戚然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译为:“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关键要弄清“尤”在文中的意思,即与“怨天尤人”的“尤”的意思相同。(卖药者以假乱真,买药者无知) 20、【克己复礼】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 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解析]耍弄清的几个词: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干:求;以为:古今异义,此处的意义是"以之为。;举:推荐。 21、【呕心之作】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他)不是先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写诗"也不像别人那样受那些条、框的限制。 他母亲让婢女掏出锦囊中的纸条,看见许多所写的诗句,就生气地说:"这孩子要呕出心来才肯停下来啊!" [解析]要弄清的几个词语:未始,不是;程课,这里指写的某些固定的格式、标准等;探,掏出。 22、【披肝沥胆】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吊,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①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俺)饯行。②范公是天下有才有德的人,只是我怎么敢奢望与他结为朋党。 23、【失镜之察】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或: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了)。 五官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明察的,脸面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看世间赞许的美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却不知道自己脸上的黑点,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像自己漂亮。 24、【臧谷亡羊】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古代的赌博游戏)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臧和谷两人一同去放羊,两个人全都把羊丢了. 问臧在干什麼,原来他手执竹简读书;问谷在干什麼,原来他掷骰子玩去了. 这两个人所做的事不同,却同样地丢失 ‎25、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 ‎26、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泰,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服其义。‎ ‎ ‎ ‎27、二人并走 ‎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 ‎ [译文]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婆在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言府那里去。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这两个人赛跑,先出风阳门的就不是强盗。”他们跑完又回到州衙门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你才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遂认罪。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  28、卧薪尝胆 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 ‎[译文]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场曾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晋文公重斗(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们最终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忧患)为什么就不能转化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苦。‎ ‎29、孟子少时(汉 韩婴《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 “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合怀妊是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卖东家邻脉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 ‎ [译文]孟于年小的时候,东边邻居杀猪,孟子问他母亲说:“东邻家杀猪干什么?”母亲说:“要给你吃。”他的母亲懊悔而自语道:“我怀着这个孩子的时候,席子不端正我就不坐,割肉割不方正我就不吃,我是从胎中就教育他啊,现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我却欺骗他,这是教他不讲信用。”就向邻家买了些猪肉做给孟子吃,以证明没有欺骗他(或说得是实话)。‎ ‎30、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扎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扎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弃世为通好也。”元扎及宾客莫不奇之。大中大夫陈题后至,人以其言语之,起曰:“②小时了了,大未必住。”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 ‎[解析]“诣门”,登门拜访;“俊才”,才智出众;“清称”,有声誉的人;“通”,通报。‎ ‎  [译文]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是当时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来到李元礼的门口,对守门的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拜你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世世代代都是有过友好往来的。”元礼和宾客们听了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放过一会儿也来了,别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他说:“小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就是好的。”人了。”陈进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31、袁虎少贫  袁虎少贫,①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 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②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解析]关键词语:“为人佣”,被别人雇佣; “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译文]袁虎年轻时,家里贫穷,曾经被人雇佣,载运租谷。镇西将军谢尚从船边经过,那天晚上清风刁习,明月技洁,听到江上小洲之间的商贩船上,有吟咏诗歌的声音,很有情调;所吟诵的王言许,又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他赞叹不绝。就派人去详细询问(事情原白),原来,是袁虎在吟咏自己作的咏史计。谢尚于是邀请袁虎相见,对他十分赏识。‎ ‎32、魏文侯问李克  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 国之福也,①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 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制疲民,此其所以亡也。②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译文]魏文侯问李克道:“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田答说:“屡次作战屡次取得胜利。”文侯又说:“屡次作战屡次获胜,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它却因此而灭亡,这是为什么呢?”李克回答:“多次战斗,百姓就疲惫不堪,多次获胜,君主就骄横,让骄横的君主统治疲惫的人民,这就是它灭亡的原因。所以,喜欢打仗穷竭兵力的君主,他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 ‎  七、枯 梧 树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阀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 翻译: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说了:“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这是太过狭隘了,要和不要枯树当柴火,这一点不能怀疑枯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 ‎33、攫金者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 翻译: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前往卖金子的人聚集的场所,看见人拿着金子,就抢夺过来。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  ‎ ‎34、孔子困陈蔡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黎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①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②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 ‎  翻译: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取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35、澄子亡缁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褝缁也,以褝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  翻译: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黑色的衣服,(便)在路上找,看见一个妇女穿黑色衣服,拉住她不放,说:“今天我掉了黑色的衣服。”那妇女说:“您虽然掉了黑色衣服,这件衣服事实是我自己做的。”澄子说:“您还是赶快给我衣服,原来我掉的衣服,双层黑布的;现在您这衣服,单层黑布,用单层黑布换双层黑布衣服,你难道不是更划算吗?”‎ ‎36、掣肘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①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何故?”②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③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 ‎ 翻译:宓子贱被派往亶父为官,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小人谗言,从而会使自己无法按自己的方法治理亶父,要动身的时候,他请求鲁国国君,派两名身旁的人一同前往。(亶父)当地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宓子贱让那两人书写记录。他们每次准备要写时,宓子贱就从旁边时不时的拽啊摇啊他们的手肘。他们写的字很难看,宓子贱就为这事生气。那两人很怕他,请求让他们回去。宓子贱说:“你们的字写得太差了,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人回去后向鲁国国君汇报,说:“宓子贱不让他们好好写字。”鲁国国君说:“怎么呢?”回答说:“宓子贱让我们写字(记事),却总是拽摇我们的手肘,字很难看他又生气。那些官吏都说宓子贱,所以我们就要求回来了。”‎鲁国国 君叹息道:“宓子贱用这个办法来提醒我的不是啊!我扰乱他的治理方案,就会使他无法按照他自己的办法治理了,肯定有很多次了。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 ‎37、亡 戟 得 矛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②“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 ‎  翻译: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不痛快。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陌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往回家的路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地名)的孤(官名)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只矛,他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跑步,才赶上了战斗。终于是战死了。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于是)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离去。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或权力)小啊。‎ ‎38、宋人御马  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鸂水。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鸂水。如此者三。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与御。‎ 翻译:宋国有个赶路的人,他的马不前行了,他在马脖子上砍上一刀将它丢进鸂水河里。重又赶路,马还是不走,他又在马脖子上砍上一刀将它丢进鸂水河里。这样做了有三次。虽然是造父对马发威,也不过如此,学不到造父训马的方法,只学到发威的手法,对驾御的方法没有帮助。‎ ‎39、次非刺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此非子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①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 翻译: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地名)得到一把宝剑。返回的路上过一条江,(船)走到江中间的时候,有两条龙绕着船将船挡住。这时次非问船家道:“您见过两条龙围住船时还有人和龙都能活的吗?”船家回答:“没见过。”次非捋起袖子举起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宝剑,说:“这不过是江中的腐肉朽骨吗,如果丢弃宝剑而保全自己,我还珍惜什么呢?”(次非)于是跳进江中刺杀蛟龙,杀死了龙以后重新上船,船里的人全部保住了性命。‎ ‎40、相马  古之善相马者,寒风是相口齿,麻朝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髭,许鄙相尻,投伐褐相胸胁,管青相膹肳,陈悲相股脚,秦牙相前,赞君相后,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若赵之王良,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其所以相者不同,见马之一征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之长短。非独相马然也,人亦有征,事与国皆有征。‎ 翻译:古代的善于相马的人,寒风(人命。后面同)是相口齿,麻朝是相面颊,子女是相眼睛,卫忌是相马嘴的毛,许卑是相马的臀部,投伐是相马的胸肋,管青是相吗的嘴唇,陈悲是相马的腿脚,秦牙看马的前面,赞君看马的身后,所有这十个人,都是天下相马的高手。就像赵国的王良,秦国的伯乐、九方芫堙(《列子》的故事中叫九方皋),全都掌握了其中的奥妙,他们之所以相马的方法不同,是看准了马的某一特征,就知道马的骨骼的高和差,腿跑得快和不快,体质的坚韧和脆弱,耐力是长还是短。不单单相马是这样,人也有特征,事物和国家都有特征。‎ ‎41、黎丘丈人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①邑丈人有之市而罪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譆!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②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③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 翻译: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所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我曾经听说过的!”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第二天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他。老人的头脑迷惑就在于有像他儿子的鬼,却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 ‎  42、丁氏穿井 ‎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不闻。‎ 翻译: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就出去洗东西和取水,常常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的家里打井时,他告诉别人说:“我打井得一人。”有的人听了他的话然后转述道:“丁氏打井得一人。”国人谈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者件事。他就派人去问姓丁的。姓丁的回答说:“得一个人使用,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听话听成这样,不如不听。‎ ‎  43、齐攻宋 ‎  齐攻宋,宋王使人侯齐寇之所在。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①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②“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 ‎  ‎ 翻译: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国王派人侦察齐国军队到了什么地方。侦察人员回来了,说:“齐国的侵略者很近了,国人很害怕。”左右的大臣都对宋国国王说:“这就正如‘肉自生虫’(肉烂了就自己生出虫来了。比喻自己害怕就捏造事实。)所说的,以宋国的强大,齐国的弱小,怎么可能会这样呢?”宋国国王怒而曲杀了侦察人员。(于是)又派去侦察齐国的侵略者情况,侦察人员报告的情况像前面一样,宋国国王又怒而曲杀了侦察人员。像这样做了三次。后来又派人前去侦察。齐寇近了,国人害怕了。侦察员遇见自己的哥哥。他哥哥说:“国家危在旦夕,你准备怎么办?”那弟弟说:“我是为国王侦察敌情,没想到他们这么迫近致使国人害怕成这样。现在我担心的是前面来侦察的人,都因为‘敌人已经迫近了’这么报而被杀了。现在,如实报告情况是死,不如实报告情况,恐怕后来也是死(为齐兵所杀),这怎么办呢?”他的哥哥说:“如果报告实情,就会比后来的死先死,比后来逃命的先逃。”(那侦察员)于是报告国王说:“完全没有齐国敌人的踪影,国人都很安心。”国王大喜,左右的大臣都说:“前面那几个杀得对啊。”国王赐了很多金子(给那个侦察员)。齐国的侵略者到了,国王自己坐上马车飞快地逃跑了。这个人因此在别的国家富足地生活。‎ ‎  44、王戎死孝 ‎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仲雄曰:" 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 ‎  翻译: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 炎)对刘仲雄(刘毅)说:"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 人很担心。" 刘仲雄回答道:" 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 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  45、桓南郡既破殷荆州 ‎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①,咨议罗企生亦在焉②。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 若谢我,当释罪。" 企生答曰:"2、 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 既出市③,桓又遣人问:" 欲何言?" 答曰:" 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⑤,即日焚裘。‎ ‎  「注释」‎ ‎  ①收:逮捕。将佐:将领和僚属。‎ ‎  ②罗企生:字宗伯,时任殷仲堪幕府咨议参军。‎ ‎  ③出市:到刑场。出:到达某地。市:东市,晋时刑场。‎ ‎  ④稽绍:字延祖,嵇康子。八王之乱时,为保卫晋惠帝遇难,被称晋室忠臣。‎ ‎  ⑤问:消息。‎ ‎ 「译文」桓南郡(桓玄)打败了殷荆州(殷仲堪),俘虏了殷的将领十几人,咨议参军罗企生也在其中。桓玄素来厚爱罗企生,要杀他时,先派人对罗企生说如果向桓宣道歉,就会免去死罪。罗企生回答道:" 我作为殷荆州的下属,现在殷荆州跑了,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面向桓公谢罪。" 已经到了刑场,桓玄又派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罗企生答道:" 从前晋文王虽然杀了嵇康,但他的儿子嵇绍却成了晋国的忠臣。希望桓公能留我弟弟一条性命,服侍我的老母。" 桓玄答应了他的要求。赦免了他的弟弟。桓玄以前曾给罗企生的母亲胡氏送了一件养皮袍子,胡氏当时在豫章,得知儿子被杀的消息后,就把这件皮袍给烧了。‎ ‎  46、王恭从会稽还 ‎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①。见其坐六尺簟②,因语恭:" 卿东来③,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1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④。后大闻之,甚惊,曰:"‎ ‎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 2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⑤。"‎ ‎  「注释」‎ ‎  ①王恭:字孝伯,性格率直,官至中书令、青州刺史、兖州刺史。晋安帝隆安年间,与桓玄、殷仲堪起兵谋反,兵败被杀。王大:即王忱。王忱字元大,小名佛大,人称阿大,王坦之子,为王恭的同族叔父,官至荆州刺史。‎ ‎  ②簟(diàn ):竹席。‎ ‎  ③卿:第二人称代词,用于上称下,尊称卑。‎ ‎  ④荐:草垫。‎ ‎  ⑤丈人:对年长者的敬称。长物:多余的东西。‎ ‎  「译文」王恭从会嵇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富裕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  47、纯孝之报 ‎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①。1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②,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③,袁府郡即日便征④。2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⑤,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⑥,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  「注释」‎ ‎  ①铛(chē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 ‎  ②贮录:贮存,收藏。录:收藏。‎ ‎  ③孙恩:字灵秀。晋安帝隆安三年,聚集数万人起义,攻克会嵇等郡,后来攻打临海郡时遭败,投水而死。‎ ‎  ④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 ‎  ⑤沪渎:水名,在上海东北。‎ ‎  译文」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妈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薄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府君(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沪渎一仗,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孝道的报答。‎ ‎  48、过江诸人 ‎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①,藉卉饮宴②。周侯中坐而叹曰:" 1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④!"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2当共戮力王室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⑥!"‎ ‎  「注释」‎ ‎  ①新亭:亭子名,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边上。‎ ‎  ②藉卉:坐在草地上。‎ ‎  ③正自:只是。‎ ‎  ④戮力:合力。‎ ‎  ⑤楚囚:本指楚国的囚犯,后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 「译文」渡江以后,士大夫们每到风和日丽的日子,就相邀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喝酒野餐。周侯(顗)在座中叹息道:" 景色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有山河变异的感觉。" 大家都相视流泪。只有丞相王导脸色突变,厉声说道:" 我们要齐心合力,报效朝廷,收复中原,怎么可以像楚囚一样,相对落泪!‎ ‎  49、江左有管夷吾 ‎  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①。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②。既出,欢然言曰:" 江左自有管夷吾③,此复何忧!"‎ ‎  「注释」‎ ‎  ①黍离之痛: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周大夫行役到镐京,见到宗庙宫殿都已经毁坏,长满了禾黍,不胜感慨,作《黍离》一诗。见《诗经·王风·黍离》,后以" 黍离之悲" 、" 黍离之痛" 作为感叹国家衰亡的典故。‎ ‎  ②酬纳:酬谢接纳。‎ ‎  ③管夷武:管仲名夷吾。齐国大夫,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 ‎「译文」温峤作为刘琨的使者刚到江南来,此时江南政权刚刚建立,各种律令尚未确定。温峤刚来,心里很担忧,就去丞相王导那里,述说怀愍二帝被俘,国家灭亡,帝陵遭毁的惨状,有亡国之痛。温峤当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丞相也和他一起痛哭。叙说之后,温峤向丞相表达了交好的诚意,丞相也对温峤真诚接纳。从王导那里出来,温峤高兴地说:" 江南有了管仲这样的贤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  50、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①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②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 译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罚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如同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  51、曾参不受鲁君邑 ‎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②“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  52、周处改过自新 ‎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1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2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  译文: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殴,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  53、蒲松龄之妻 ‎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  (选自蒲松龄《述刘氏行实》)‎ ‎   [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觖(jué)望:不满意。‎ ‎  [思考与练习]‎ ‎  1.解释: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  2.翻译:‎ ‎  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 ‎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蒲松龄之妻 ‎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3.①看到②回顾。‎ ‎  54、杭世俊喜博 ‎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 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文敏即出舆揖日:“前辈在此乎?”时先生以扇自障,业知不可避,即回面话曰:“汝已见我耶?”文敏曰:“正诣宅谒前辈耳。”曰:“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始寻道反。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日:“汝何人?学使⑤见敬若此?”曰:“此我衙门中后辈耳。”遂不告姓名去。‎ ‎  (选自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 ‎  [注释]①先生:指清人杭世俊,他官至翰林院检讨(即翰林院里掌管编修国史的人)。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③视学:职官名称。此指以视学身份视察学校。④舆(yú):轿子。⑤学使:即“视学”。‎ ‎  [思考与练习]‎ ‎  1. 解释:①或________②博________③酣________④揖________‎ ‎⑤业________⑥却________⑦反________‎ ‎  2.翻译:‎ ‎  ①张盖往访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正诣宅谒前辈耳___________          _______‎ ‎  ③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上文“学使见敬若此”中的“见”有以下解释,哪一项是正确的? ______      ①指代“你”;②看见;③被;④同“现”。‎ ‎ 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2.①坐轿子前去拜访先生;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3.①‎ ‎55、答李几仲书①‎ ‎  天难生于才②,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凡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  [注释]①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一位年轻人的信(摘录)。②天难生于才:天才是很难出现的。③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④中朝:朝廷中。‎ ‎  [思考与练习]‎ ‎  1.解释:①长者_________②然________‎ ‎  2.理解:“学问琢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理解:“晚成之器”即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翻译: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选择:“当继此有进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 ‎①当继续给你写信;②要继承别人的精神才能前进;③当接到这信后要跟周围人商量;④要继续努力才能超过周围的人。‎ ‎ 1.①德高望重的人②对的;2.求学好问与钻研磨练3.大器晚成4.那些自暴自气与懒惰(的人)。5.④‎ 第十一讲  文言文断句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读文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 找虚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 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 例〔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依总分:‎ ‎ 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 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顶真:‎ ‎ 例〔5〕、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 ‎ 例〔6〕、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对称:‎ 例〔7〕、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 反复:‎ ‎ 例〔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 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 例〔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 例〔10〕、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例〔1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w.w.w.k.s.5.u.c.o.m ‎ ‎[检测练习] 阅读语段,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 ‎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 ‎ ‎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 ‎3.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 ‎ [参考答案] 1.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 ‎2.译文: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诸侯国游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他妻子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就够了。”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3.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www.ks5u.co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