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地理人教一轮选练编题9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人教)一轮选练编题(9)含答案 一、选择题 (一)(【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 三伏是我国华北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时长为三十或者四十天。三伏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付从夏至日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末伏为10日,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始,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在中国古代的干支计时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庚日,即为按照干支计时法,当日计时带有“庚”子,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资料显示,2018年6月27日为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该年8月7日为立秋,则2019年三伏天数及三伏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为 ( ) A. 30天 6°N B. 40天 7°N C. 30天 7°N D. 40天 6°N 2.三伏天时,华北地区天气炎热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 B. 雨天多,空气湿度大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 D. 全球气候变暖,升温异常 【答案】1.B 2.A 【解析】 2.三伏天时,华北地区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是华北地区天气炎热的最主要原因,A正确。雨天多,空气湿度大会缓解炎热程度,B错误。7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8月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所以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升温异常不具有说服力。综上所述,A正确。 链接--(2019·定州模拟)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下表。据此回答1~2题。 1.上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A.a B.b C.c D.d 2.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①⑦ B.③⑦ C.②④ D.⑤⑧ 解析:1.A 2、D 第1题,河流应是自高处往低处流,根据表3的坡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市河流流向大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再结合表2河道分布位置,可判读出A项正确。 第2题,形成泥石流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结合表1、表2、表3的信息,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位置是表4中的⑤⑧,故D项正确。 (二)(2019·浙江衢州质检)读图,图中A平面为黄道平面,B平面为赤道平面,回答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 A.黄赤交角变为25.5° B.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5° C.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D.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扩大2个纬度 解析:1.B 2.C 第1题,图中①为黄赤交角,则P点位于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夏至。 第2题,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即黄赤交角比现在减小2°,变为21.5°,则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1.5°,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4个纬度,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三)(2019·定州模拟)右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低压的槽线。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部的风向分别为( ) A.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 2.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解析:1.B 2.C 第1 题,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对于槽线西北部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成西北风。对于槽线东南部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成西南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第2题,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则该槽线向北移动,为暖锋天气。夏天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时,最可能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四)(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二调)如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杭州市在2019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 A.出生率较高 B.死亡率较低 C.迁入率较高 D.迁出率较低 2.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 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 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解析:1.C 2.B 第1题,根据图例,结合图中曲线形态判断,杭州市在2019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C对。1964年后,该地0~14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A错。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死亡率可能较高,B错。迁出率较低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D错。 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图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人口总数增加,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A错。根据曲线形态,1964年之前人口总数增长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不明显,0~14岁人口比重增长快,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对。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但人口总数增加,0~14岁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C错。1982年该市老龄人口约占5%~6%,人口结构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 (五)我国农业部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拟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 000万亩,主要调减玉米非优势产区集中的“镰刀弯”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2019年这一区域玉米种植面积约1.56亿亩,比2019年增加了7 000多万亩。据此完成1~2题。 1.近期我国农民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直接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耕地减少 B.玉米价格 C.气候变化 D.生产成本 2.关于我国近年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B.玉米消费需求不足 C.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 D.玉米质量明显下降 解析:1.B 2.D 第11题,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我国农民近期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说明其种植热情受到了干扰,最有可能是受价格的影响。选B。 第2题,玉米价格大幅下滑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主要有种植面积增加导致总产量增加,消费需求不足,替代品增加等。选D。 (六)如图示意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鱼塘水质将转化为咸水 B.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C.因地制宜,减轻水涝 D.可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解析:1.C 2.C 第1题,根据图中的农作物类型分析,小麦、玉米是北方作物,排除B、D选项;三江平原不适宜棉花生长;华北地区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需要淋盐改造土壤。 第2题,该生产模式并不会使鱼塘的水变为咸水;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不会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该模式因地制宜,既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土地问题,又解决了土地盐碱化和低洼地洪涝问题,减轻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的整体海拔没有影响。 (七)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该岛上港口很少。读图完成1~2题。 1.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A.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C.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2.M岛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M岛受印度洋海浪的影响 B.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 C.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 D.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解析:1.A 2.A 第1题,M岛为苏门答腊岛,该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丰沛,但东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再加上沿岸海水顶托作用强及森林覆盖率高,蒸发弱,故沼泽广布;该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没有冻土。 第2题,M岛虽然海岸线很长,但缺乏天然良港,原因是经常受到印度洋海浪的袭击。高高卷起的海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岸上推进,其力量极大,可以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对港口建设有一定影响,但这不是主要原因;马六甲海峡是天然要道,对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港口建设;该岛有赤道经过,地转偏向力小,不能形成台风,受台风影响较小。 (八)(2019·河南百校联盟联考)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 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 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 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 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解析:1.C 2.D 3.D 第1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 第2题,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 第3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 二、非选择题 (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④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海陆风的根本原因。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由表可知,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是冬季风强劲。海风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第(2)题,从大气增温的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温室大棚可提高太阳光照的利用效率,提高大棚内温度,减轻冻害,改善大棚内空气和土壤水分。 答案:(1)①海陆热力性质 ②如图 ③冬季 冬季风 ④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2)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3)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