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岳麓版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史载:某日宋太祖与石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守信等问他原因,他说:“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这反映当时( ) A.军事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B.大臣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C.节度使的权力比皇帝大 D.宋太祖未能掌握军队的控制权 解析 据题干材料表明宋太祖担心军事将领的权力过大,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军事运行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故选A项;材料不能看出大臣与君主之间矛盾尖锐,故B项错误;节度使的权力不可能比皇帝的大,存在史实错误,故C项错误;宋太祖掌握了军队的控制权,只是在运行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北襄阳模拟)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士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解析 根据材料“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得出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故选B项;据材料可以看出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但不是本质,故A项错误;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但不是王安石科举经历所反映的,故C项错误;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8·山西考前模拟)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殴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 ) 7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 解析 据题干,治国方略的调整,宋代文官政治的出现使得政治生态相对宽松,故D项正确。材料中宋代文官政治说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缓和,但没有基本解决,故A项错误;宋代文官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君主专制,不同于儒家的君民共治,故B项错误;宋代文官政治促使官僚政治成熟,仍然服务于君权,君权并没有弱化,故C项错误。 答案 D 4.(2018·山东淄博模拟)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 ) 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解析 根据题目中“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三年一替”得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非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故A项错误,故选C项;据材料可知造成官僚机构的臃肿,行政效率的低下,故B项错误;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8·山东德州模拟)北宋太祖有言,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宋神宗时,大臣文彦博也言:“与士大夫治天下。”后来,“共治天下”的理念经士大夫进一步发挥,阐释为“共天下”。由“共治天下”到“共天下”反映出( ) A.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B.天下之事已经不能由皇帝独裁 C.士大夫追求“民贵君轻”的政治理想 D.宋君主专制制度实质上已弱化 解析 由“共治天下”到“共天下”强调的是天下是大家的,体现了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属于 7 君主专制时期,实质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民贵君轻”强调的是重视人民的作用,“共天下”是士大夫提出的,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的实质不会弱化,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8·江西鹰潭模拟)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常常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见( ) A.宋代因为积贫积弱而逐渐衰亡 B.宋代相权有其传统客观的地位 C.中国传统政治是帝王专制独裁 D.宋代重文轻武提升了文臣地位 解析 根据“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宋代中书丞相有一定的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未强调宋代的积贫积弱,故A项错误;根据“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宋代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故不能体现帝王专制独裁,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重文轻武,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8·黑龙江大庆调研)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元丰改制后,御史台的职责是:“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谏官的职责是:“凡朝政阙失,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这反映了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 ) A.御史与谏官事权分明 B.谏官的谏诤由大臣转向皇帝 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出现了“台谏合一”的态势 解析 材料“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凡朝政阙失,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反映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出现了“台谏合一”的态势,而不是事权分明,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不符,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明清时期废除丞相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凡朝政阙失,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8.(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 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7 C.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 D.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解析 北宋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北宋中期仁宗、英宗时出现了严重的冗兵、冗官、冗费问题,带来财政入不敷出,故A项正确,北宋中期社会经济仍然在发展,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格局变动不会影响全国的财政收支,故C项错误;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为维持和平局面而向辽金输出的岁币加重国家财政负担,但不是导致财政入不敷出的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答案 A 9.(2018·四川成都模拟)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1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1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 ) A.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政制缺乏制约机制 C.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D.地方行政体制混乱 解析 根据材料中描述的元代地方行省的权力虽然较大,但是设置了较完备的机构相互制约,不能形成专制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地方行省有一定的权力,不是中央过分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体现了不同部门之间一定的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地方行省的运行,不是体制混乱,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8·吉林调研)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 《论行省》中认为“威权太重”“宰相自负,骄倨纵横”说明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元文类》记载“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说明地方行省官员行事须听从中央中书省的意见,行省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两则材料揭示了行省制度中央集权和地 7 方分权的特点,即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故选C项。 答案 C 11.(2018·山东菏泽模拟)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材料说明元代行省制( ) A.削弱了政令的执行力 B.改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 C.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D.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解析 根据材料,这是元朝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行省的监控力度,元朝中央政府通过将地方行省的军事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央,从而有利于削弱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进而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故选C项。 答案 C 12.(2017·重庆诊断)元朝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总理全国政务,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各一人,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领百司。这一政策措施有助于(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防止丞相专权 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缓解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 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中央官制的调整,调整的皇权和相权的关系,精简机构是提高办事效率的方式,元朝是三省归一提高了行政效率,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贵州贵阳模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事为之防,曲为之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曾说:“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立法不足以尽事,非事不可以立法也,盖立法者未善耳。”宋代的“祖宗之法”作为根本性的治国原则,本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的精神,在行政管理上充分运用了制衡原则,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各自行使独立职权,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官员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同时,“祖宗之法”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北宋中后期的党争问题、强敌当前收武将兵权的问题等,无不与宋代遵循“祖宗之法”的立国之策有密切联系。 7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共理”“共治”,本质是通过士大夫、借士大夫的能力来治理天下。政治的主导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朝政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好恶,这种状况在11世纪前期的北宋发生了深刻转变。 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使君不陷于非义,父不入于非道。君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士大夫以“公议”“天道”为旗帜,作为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宋太祖曾对臣僚说:“天下广大,卿等与朕共理。”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成为君臣双方共同承认的原则——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大原则。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的原因。(12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一的内容从法制、政治运作程序、权力分配与制衡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在回答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从实际效果方面进行说明。第(2)问,结合材料二从宋朝的政治传统以及士大夫的责任感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 (1)特点:重视完善法制纲纪;政治运作程序更加理性、严密;行政管理上运用制衡原则,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9分) 影响:强调法制纲纪,有利于宋政府把兵权、财政权、行政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分裂割据的基础;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和重文轻武及党争的局面。(4分) (2)原因: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统治者要倚重有责任感的士大夫阶层实现长治久安;在“尊王”的同时,士人群体整体追求建立理想的政治秩序,普遍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担当。(每点4分,共12分) 14.(2017·四川乐山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艾森斯塔德认为: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其第一个一般性政治目标首先是“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统治者的第二个一般性目标则是发展“有关资源动员的特殊取向”,“保证其能够从社会不同群体那里得到不断的、独立的资源补充”,“ 7 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控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己所用”。 ——摘编自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 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 运用所学知识,试以北宋史实为例论证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这一观点。(12分,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逻辑清晰) 解析 论证时,需依据材料中的“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和“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控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己所用”等信息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加强君主专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对其加以监督;财政上,在地方设转运使管理财政,地方大部分赋税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8分) (2)强化君主专制: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4分)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