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8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8含答案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8)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②虽然不少通信运营商信誓旦旦地保证,其营业点将确保通信业务中关键的私人信息不会被泄露,然而事实却是差强人意的。‎ ‎③真正的读书,需要一种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的从容心境。在淡泊的氛围中,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古色古香的书味尽情飞翔,内心就会进入一种幸福的境界。‎ ‎④电视剧《琅琊榜》因故事生动曲折而热播不断,一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该剧也因此成了近几年来少有的经典之剧。‎ ‎⑤中国刺绣是一门传承了4 000多年的经典手工艺术。它以一颗颗慧心,一双双巧手,飞针走线,丝丝入画,化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锦绣画卷,传达出一种精致婉约的人文情怀和审美价值。‎ ‎⑥31周岁,对于任何一名游泳运动员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年纪,而菲尔普斯克服了这一切,在里约奥运会上仍拿下了5枚金牌,创造了奥运历史上个人金牌最多的纪录。‎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①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使用正确。②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合语境。③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使用正确。④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望文生义。⑤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形容“画卷”不合适。⑥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使用正确。‎ ‎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法国工人在大罢工了一个星期后,法国社会经济运转出现严重迟缓。马赛街头垃圾堆积如山,炼油厂工人封堵油库使法国几乎断油,交通也大受影响……‎ B.由于遭遇近5年来最强冷空气袭击,中国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这股冷空气将继续南下,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C.从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看,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而我国目前的矛盾凸显,主要是因为一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造成的。‎ D.夜郎国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它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存在约300年,之后神秘消失。其中心位置至今尚无定论。‎ 答案:B(A.成分残缺,第一个主语“法国工人”后缺少谓语部分。就把“法国工作”放在“在”之后,“大罢工”之前。C.句式杂糅,“主要是因为”和“是……造成的”杂糅,应删去其中一个。 D.偷换主语,“它的历史”不能与其后的几个谓语成分“存在约300年”“神秘消失”搭配,应在“存在约300年”前加上主语“这个小国”。)‎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时说:“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 C.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说:“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答案 D 解析 D项“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辞,符合语境。A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不合语境。B项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C项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菟丝子是一种典型寄生的植物。菟丝子的寄生会造成作物减产。① :一是菟丝子深入宿主,获取生长所需的一切;二是缠绕在宿主叶片上,影响其光合作用。② ?这就不得不说说它的神奇武器——吸器,菟丝子通过吸器形成寄生。菟丝子除了从寄主转运营养,③ 。这样看来,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菟丝子窃取寄主的营养,但是也能帮寄主除去病菌。‎ 答案 (示例)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 ②菟丝子是怎么实现寄生的呢 ③也能转运寄主的病菌 二、古代文化知识 ‎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谥号是皇帝死后用一两个字对其一生作概括性的评价。像文帝、武帝等都是褒谥,厉帝、炀帝都是恶谥,哀帝一般用作朝代末帝。‎ B.“庐冢”是指父母或师长去世,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 C.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有误则刮去重写,谓之“削牍”。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D.“肉袒”是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这个一般是去请罪或者向人赔礼道歉的时候做出的行为。‎ 答案 A 解析 谥号并非皇帝专用,大臣等人也可以有。‎ 三、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韩愈的《师说》中士大夫以互相学习为耻,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 ‎(2)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四、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咏竹 陆 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①,名淇澳②。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注 ①华胄:贵族的后裔。②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片用“池”“亭”点出了竹生长的环境,“几竿”表明竹的数量不多,“相映带、一泓流水”描绘了竹周边的景物特点。‎ B.“风动仙人鸣佩遂”是写竹的动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雨余净女添膏沐”是想象雨后竹子的情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化用了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中“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两句,抒发内心的情感。‎ D.下片从竹的渊源写到竹的秉性和竹的可人,词人用阿娇金屋的典故,意在表明竹可以消除烦暑,使人内心清净。‎ E.本词综合运用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用典等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竹,收到了含蓄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2.这首词写出了竹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答:  ‎ ‎【参考答案】‎ ‎1.BD [B项“拟人”和“夸张”错,此二句的意思是:风吹竹林的响声像仙人身上的玉佩发出鸣响,雨后竹子光洁得像洁净的美女添上了润发的油脂。故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意在表明竹可以消除烦暑,使人内心清净”错,借用“阿娇金屋”的典故,是为了突出竹子的珍奇。]‎ ‎2.竹的特点:翠绿、姿态可爱、高洁、不畏冰霜。‎ 表达的情感:表达出词人对竹的喜爱赞美之情,并以竹自勉,希望具有像竹一样高洁的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 ‎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这样,她的接受教育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周遭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她感到恐怖。出于叛逆和反抗,萧红离家出走,流浪生活。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开始,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永远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歧视、侮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把不幸和死亡连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满着人本主义色彩,与当时建基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著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废名笔下的中国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梦想的幻景的写相”。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欢制作牧歌情调,说到底,它源自东方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直接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一定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处理生活。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使用的是“第三只眼”。五四时的涂女士、卢隐,都是持女性视角的,但也跟许多知识分子作家一样,缺少穷人的视角。像萧红这样兼具了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恐怕是惟一的。‎ 英国作家,女性主义者伍尔芙说: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拿这句话来概括萧红的写作,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萧红的自由的风格,表现在她对社会和人生悲剧的诗性书写上。同时,她将小说散文化,逶迤叙来,无边地伸展,只需忠实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通过自由联想连缀起来,而无需依赖虚构的想象。‎ 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学生机勃发。鲁迅曾经为《生死场》作序,赞赏作者的描写的细致、明丽和新鲜。胡风写了读后记,称作“不是以精细见长的史诗”。他认为作者把一种女性的纤细感觉与非女性的雄迈的意境相结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萧红同聂绀弩谈文学时,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她不承认小说有所谓“范式”或者“顶峰”,不同意对她的小说的散文化写法的批评意见。她坚持自己。‎ 五四之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她的文学资源主要来自新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刚刚形成,说不上深厚,但因此也就最少腐朽和保守的东西;它是现代的,开放的,尊重个性与自由的,这就给她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带上更多的个人天才的特点。‎ ‎(摘编自林贤治《回首看萧红》)‎ ‎【相关链接】‎ ‎①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 ‎(徐晓红《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②《生死场》是描写东北人民愚昧麻木的,是描写东北大地苦难生活的,是描写整个民族痛苦遭遇的,但更是描写东北人民对自身的拷问的,更是描写东北大地对“生”的追求的,更是描写整个民族对“自强”的渴望的。……阅读萧红的作品能够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这些对于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如何不断奋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今天我们再读萧红的意义所在。‎ ‎(刘勇《今天为什么再读萧红》)‎ ‎1.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萧红写作“自由的风格”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B )‎ A.萧红的小说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模式,是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B.《生死场》是表现民族苦难的,阅读这样的作品会激发、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 C.萧红的小说大多源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使得她的小说具有自传小说的特点。‎ D.萧红认为小说没有一定的范式,认为作家是各式各样的,作品也是各式各样的。‎ ‎[解析] “《生死场》表现民族苦难”主要是从萧红作品内容出发,“激发、增强读者的忧患意识”则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谈阅读萧红作品的感受,这些表述均不符合题干中所说的萧红写作的“自由的风格”。‎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DE )‎ A.萧红认为“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所以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并予以批判,以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B.萧红的文学创作受到当时多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深受左翼政治思想的影响,使她的写作更多地关注底层的穷苦人民。‎ C.萧红和许多女作家一样,并不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因为她们想要尽可能冷静客观地叙述,以避免过多融入自己的私人感情。‎ D.萧红的作品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除了超前的文体风格外,主要还在于她作品中所描写的苦难和“自强”的渴望,会促使今天的人们奋进。‎ E.萧红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自然是因为她左翼作家、女作家的身份,但更是因为她超越了这些身份,最终形成了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魅力。‎ ‎[解析] A“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没有依据。B原文只说受到左翼思想的影响,但不能称之为“深受”,尤其是后来“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C萧红是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的。‎ ‎3.为什么说萧红是“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__示例:①因为她是唯一兼具穷人视角与女性视角的作家。②她的创作不像左翼文学作家那样受意识形态的规训,也没有其他作家的文人气。③她的小说兼具女性的纤细与非女性的雄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⑤她是少有的过着贫穷、流浪生活的作家。⑥她的文学创作是献给穷人和妇女的。__‎ ‎[解析] 4分,答出一个要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